植物病理学-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共42页
水稻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Z i x u n t a i一、水稻纹枯病1、症状识别水稻纹枯病俗称烂脚病,初期在底部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后期小斑相互融合,扩散成云纹状大斑。
侵染叶片时形成的病斑与叶鞘相同。
由于叶鞘和叶片受害枯死以致维管束受损,养分不能正常输送而造成瘪粒和白穗。
严重时整株枯死。
2、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田间持水不可过深,最好保持湿润灌溉,干湿结合。
发病严重时可进行轻度晒田。
(2)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井冈霉素,和牙狍菌素进行喷雾防治。
二、水稻稻瘟病1、症状识别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病。
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颈瘟为害最重。
(1)苗瘟:秧苗三叶期前发病,由种子带菌引起,无明显病斑,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
三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
(2)叶瘟: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叶上病斑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4种类型。
①慢性型。
是稻瘟病的典型症状特征,病斑呈梭形,两端常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外围有黄色晕圈。
潮湿时背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叶上病斑多时,可连接形成不规则大斑,发病重的叶片枯死。
②急性型。
发生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发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
这种病斑是大流行的先兆,但若天气转晴,湿度小,可转为慢性型病斑。
③褐点型。
多在气候干燥时抗病品种上产生,呈褐色小点,不产生孢子,无霉层。
④白点型。
多在发病品种嫩叶上出现,呈圆形白色小点,无霉层,天气有利可转变为急性病斑。
(3)节瘟:节间变黑,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
(4)穗颈瘟:穗颈和枝梗发病后变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
(5)谷粒瘟: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发生黑褐色小斑点。
谷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苗瘟的重要初侵染源。
植物病理学-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苗期病害病原物
稻棉霉(Achlya oryzae),鞭毛菌亚门棉霉属 腐霉菌(Pythium spp.),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镰刀菌(Fusarium spp.),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 茄丝核菌(Rhizoctinia solani),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稻瘟病的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危害秧苗、叶、节、穗等,分别称 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茎瘟、谷粒瘟。除叶片病 斑外其余部委症状大多为组织变褐色,温度大时有灰色霉层。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串珠镰孢 (Fusarium moniliforme)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
主要危害叶鞘、茎杆,也可侵染叶片。病斑形状 为云纹状,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病部有白 色蛛丝状菌丝和菌核。天气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 中央灰白色。发病后期病部还可见白色粉状霉层, 为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三 实验作业
绘制稻瘟病菌、恶苗病菌、纹枯病菌 比较不同病原物引起病害症状的差别
苗期病害的症状
棉腐的症状为种壳破口处或幼芽基部出现少量乳白色胶状物, 逐渐向四周长出放射状白色絮状菌丝,后呈铁锈色或绿褐色, 稻种、幼苗易腐烂死亡。
黄枯病有几种症状类型: 芽腐:幼芽变褐扭曲腐烂 针腐:心叶枯黄,茎部变褐软腐 黄枯:从外部叶片到心叶逐渐变黄,萎蔫,心叶卷曲残留少 许绿色,容易拔断 青枯:心叶纵卷成针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
病原物为立枯 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半长,病苗比健苗高,颜 色黄绿色,植株细弱。成株期叶鞘和茎杆上产生 淡红色或白色粉状物,后期常可见蓝黑色颗粒状 物。剥开叶鞘,茎杆上有褐色条斑,茎节上长出
倒生的不定根。
水稻恶苗病的病原
有形态为子囊菌亚门赤霉属,藤仓赤霉 (Gibberella fujikuroi)
植物病理学(各论)
三、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
•
病菌的越夏与初侵染源,越夏期间,病菌不断侵染自生 麦苗,并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 部叶鞘或叶片组织中或上面越冬。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 寄主抗病性有显著差异,气候条件(温 度、湿度、日照)影响病菌分生孢子。
五、流行预测
六、防治(control)
1. 清除菌源:打捞菌核,避免稻草还田,稻草垫栏
肥须充分腐熟后施用。 2. 管好水肥:合理排灌,以水控病;N P K配合施用, 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一般在分蘖末,丛发病率
达5%,或拔节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的田块需进 行药剂防治,可选药剂如下:
二、病原菌(pathogen)
无性世代: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有性世代: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mk),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
1.形态:
菌丝幼嫩时物色,老熟时浅褐色,较粗Ø8-12µm。分枝与 主枝成锐角,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见图③。 见图③。 菌核由菌丝体交织纠结而成, 初期白色,后变为暗褐色, 扁球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表面粗糙,有菌丝相连, 一般Ø1-5mm。
1-病叶前期 2-病叶后期
二、病原物(pathogen)
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属于子囊菌; 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Oidium moniliides Nees)。
1.分生孢子梗及串生的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 3.闭囊壳 4.子囊及子囊孢子
水稻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三.稻胡麻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症状: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 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成株叶片染病初为 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 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 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 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 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 枯,中肋黄化,叶片细瘦且直立不疲,有 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稻株间不 散开,稻丛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 细,新根少。若有硫化氢中毒的并发症, 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3)中毒型赤 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 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气 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 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 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苗床管理:
浇水:每天早晨浇透水,忌下午或晚上浇 水
通风:只要是晴天,早晨浇水后直接开棚 通风(阴雨天例外)。 一叶一心:浇土净(1毫升/㎡)瑞苗清(12毫升/㎡)+苗床初乳。 炼苗:插秧前4-5天全天大通风炼苗。 出棚前:喷施高猛(乐果)+生根剂+送嫁 肥
2.防治
发现立枯病立即喷施土净(1.5毫升/㎡)或瑞 苗清(2毫升/㎡ )+生根剂+硫酸500倍, 因盐碱重而引起的立枯病,要配合浇施禾 康盐碱清除剂(10毫升/㎡)
防治方法:同稻瘟病
四.水稻赤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症状: 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 面三种类型:(1)缺钾型赤枯 在分蘖前始现, 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 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 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 ,并产生赤褐色 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 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以后每长 出一片新叶,就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似火烧状。 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2)缺磷型赤枯 多发 生于插秧后3-4周,分蘖很少,或返青后出现 僵苗现象,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
实验一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一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一、目的要求认识和掌握主要水稻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
学会独立诊断鉴定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病害,及掌握一些水稻病害的简易鉴别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水稻病害的新鲜实物标本,腊叶标本和病原菌玻片标本。
病害特征挂图或多媒体幻灯片等。
显微镜、放大镜、滤纸、镊子以及实验常规用具。
三、内容与方法(一)、稻瘟病1、症状观察水稻稻瘟病可发生于水稻各生育期,危害水稻地上部位。
症状呈现多种类型,进行症状观察时应注意这一特点。
叶瘟症状:观察叶瘟病部病斑是何形状病斑中心及病斑周围是什么颜色病斑上有无霉层区别急性型和慢性型病害症状有何不同节瘟症状:被害节在颜色上有何改变在形态上是否缢缩变细穗颈瘟症状:穗颈瘟发生的部位病部的大小病健交界处清晰否病部是否有霉层病穗颈部或枝梗以及病粒在颜色上有何改变谷粒瘟症状:观察有病谷粒上的病斑大小、颜色。
谷粒饱满否是否有霉层或其它病症2、病原菌形态观察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梨抱属灰梨抱菌[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有性阶段[ 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 ,为子囊菌亚门真菌。
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
取长有青灰色霉层的叶部病斑或穗颈病斑直接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的着生形状,注意分生孢子梗是单生还是数根成丛用玻片标本或挑取病部的霉层制片观察,注意分生孢子梗呈何形状,分枝否分生孢子形状有何特点是几个分隔有无颜色苗叶瘟叶瘟(慢性型)叶瘟(急性型)叶瘟(褐点型)叶瘟(白点型)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稻瘟病病原(稻梨抱)(二)、水稻白叶枯病1、症状观察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大小、颜色病斑的形状病部是否有菌脓菌脓颜色、大小如何2、病原菌形态观察病原菌为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Ishiyama) Swings],黄单胞菌属细菌用现成的玻片标本。
水稻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
水稻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1.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灰梨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诊断] 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常发并危害大的主要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
①苗瘟:多发生在2~3叶期,病菌侵染稻苗基部,出现灰黑色,造成稻苗卷缩枯死。
②叶瘟:3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病斑有四种类型。
慢性型:又称典型病斑,为叶片上最常见的症状,病斑呈梭形,最外层中毒部为黄色晕圈,内圈坏死部为褐色,中央崩溃部为灰白色,两端有褐色坏死线;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多数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品种感病,氮肥偏多,气象条件适宜时大量出现;白点型:病斑呈近圆形小斑点,多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出现,条件转好病斑可转化为慢性型和急性型;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局限于叶脉之间,多在抗病品种和下部老叶上出现。
以上四种病斑中前两种为产孢病斑,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
③穗颈瘟: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先呈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展呈灰色或墨绿色。
发病早,多形成白穗,严重影响结实、粒重、米质。
[发病规律] 稻瘟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气流传播。
种子带菌易引起南方双季早稻的苗瘟。
在分蘖至孕穗期,经常低温多雨易造成叶瘟爆发,抽穗前期多雨易引起穗颈瘟流行。
山区、长期深灌、冷浸田、偏施氮肥等都容易引发稻瘟病。
[防治] 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稻瘟病菌生理分化显著,高抗品种大面积种植容易丧失抗病性,利用抗病品种要注意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抗病良种,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切忌抗病品种大面积单一种植。
(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3)种子处理 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小时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直接催芽,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洗净后催芽。
水稻病害怎么辨别?就差这一篇病害快速诊断表,总结的很详细!
水稻病害怎么辨别?就差这一篇病害快速诊断表,总结的很详细!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一:一、根部黑根、死亡、腐烂,造成青枯和黄枯。
1、水稻绵腐病。
苗期基部出现白色绵毛状物,真菌性病害,水稻烂秧。
2,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插后1周至乳熟期,根基部黄褐色至黑色死亡、腐烂、无虫伤(飞虱、螟虫)和病害(纹枯病、菌核秆腐病)危害症状,闻有腐烂臭味。
3,水稻根结线虫病。
危害须根根尖,形成根结,严重时地上部矮化,发黄。
病苗叶色变淡、纤弱,分蘖期根瘤数量大增,症状更显著,植株矮小,根短、叶片均匀黄化,茎杆纤细,分蘖力减弱。
4,水稻旱青立病。
因干旱、水供应不足、或天气聚冷聚热,秧苗、植株青枯死亡,生理性病害。
二、危害水稻茎杆、叶鞘,在其上产生病斑、菌核等症状和病征。
1,菌核秆腐病。
基部茎秆腐烂,近水面叶鞘上产生黑色纵向条斑或不规则大斑,表面生稀疏浅灰色霉层,病鞘内侧有菌丝块,基部成段变黑软腐,后变成白色腐朽,病秆内有大量黑色菌核。
2,水稻恶苗病。
秧苗植株细长、叶狭窄、根少、全株颜色淡黄绿色、高出健苗1/3左右;或大田病株拔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地上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病株下叶发黄,上部叶片张开角度大,病株不抽穗或穗小;枯死病苗(株)在潮湿条件下表面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霉。
3,水稻紫杆病(褐鞘病、紫鞘病、锈秆黄叶病、黑骨)。
多在稻株抽穗-稻穗灌浆期发生,剑叶鞘和下一片叶鞘为主,致剑叶变黄、叶鞘变紫色或褐色呈典型的“褐鞘”、“紫鞘”症状。
4,水稻纹枯病。
先在近水面叶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多个病斑连结成云纹状,严重时产生初乳白色-浅黄色-黄褐色菌核,易脱落。
5,水稻叶鞘腐败病(鞘腐病)。
剑叶叶鞘上部初现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多个病斑连合成云纹状斑块,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死胎”或“枯孕穗”;潮湿时病斑上呈现薄层粉霉,叶鞘内亦长有菌丝体及粉霉。
该病易与纹枯病混淆,但纹枯病病斑边缘清晰,病部不限于剑叶叶鞘,病征主要为菌丝体纠结形成的不规则状菌核,鞘腐病无菌核。
农业植物病理学-水稻
综合防治: 1. 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施肥时间和种类、合理排灌
3. 种子处理 4. 及时处理病残体 5. 药剂防治:抗菌剂401、三环唑、多菌灵等 6. 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
水稻纹枯病 (rice Rhizoctonia rot)
发生概况: 水稻纹枯病目前在美国、南美的巴西、和 委内瑞拉、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主要稻区均有 发生,但以东南亚稻区受害更重。我国的华南 、 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较重;华北、东北和云南 稻区了有发生,局部地区也为害重。 早稻发病重于晚稻,双季晚稻发病较轻。发 病的田块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 70%
有效药剂:20%稻脚青和5%田安,两种农药均为
有机砷类,必须在孕穗前使用,否则会发生药害。 防治纹枯病时最好井岗霉素交叉使用。 5%井岗霉素,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残效期长, 又不会产生药害。喷雾或泼浇或撒施。
稻曲病症状
稻胡麻斑病和水稻全蚀病
打捞菌核 春季灌水后,多数菌核浮于水面,混杂在水 面的“浪渣”内,可以捞出菌核,深埋或烧毁,以减 少田间的菌源。
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进早发,避免后期 徒长。分蘖期开沟排水,适时晒田,以促进水稻生长 健老,提高抗病力。
适时用药 这是当前防治纹枯病最主要措施。
防治时期:各季水稻发病率达到病穴率15~30% 时施药防治。
发病时期:纹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
危害部位:叶鞘、叶片
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云纹状病斑和菌核。 发病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边 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云纹
状,中央灰绿色至灰褐色,湿度低时是草黄色或灰白
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中心有时半透明。病斑多时互
相连接成很大的不规则云纹斑,引起叶片发黄枯死。
水稻病害识别
水稻纹枯病菌菌丝
生理 ●病菌发育适温为28~32℃。 ●菌核萌发:RH﹥96%,﹤85%则受抑制。 ●菌丝:pH 2.5~7.8,最适pH为5.4~6.7。 ●光照对菌丝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菌核的形成。 ●条件适宜时,当年新生菌核不需要经休眠期或
成熟期,即可萌发致病。
三、稻曲病识别 (一)症状识别
1.苗瘟
一般在三叶期前发生。 初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 渍状斑点; 后基部变成黑褐色,并 卷缩枯死。
苗瘟
2.叶瘟
发生在秧苗和成株期的叶片上。 病斑随品种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可分为4种类型:慢性型、急性 型、白点型、褐点型。
1~2.急性型病斑; 3.慢性型病斑中期; 4.慢性型病斑后期; 5.白点型病斑; 6.褐点型病斑
许多病斑连在一起成云纹状
病征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许多白色菌丝
白色绒球状菌丝团
暗褐色菌核
水 稻 纹 枯 病 叶
纹枯病叶片
纹枯病叶鞘
水稻纹枯病茎秆
水 稻 纹 枯 病 菌 丝
菌 核
(二)病原识别
形态 ➢无性态: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有性态: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
分枝与主枝近似直角 ➢菌丝三特征 分枝处显著缢缩
水 稻 条 纹 叶 枯 病 病 田
1.病苗呈“假枯心”症状; 2~4.叶片的症状 5~6.穗部症状 7.传毒昆虫灰飞虱
(二)病原识别 ● 由纤细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引起。 ● 病毒粒体为环状或丝状,病叶和带毒虫体内的病毒
可保持侵染性8个月。 ● 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色菌脓,排列成行; ● 病叶成片枯黄,似火烧状。
细 菌 性 条
斑 病
细菌性条斑病初期
细菌性条斑病与白叶枯病的主要不同点 ✓多从气孔侵入 ✓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发生 ✓短而细的窄条斑 ✓对光观察呈半透明、水渍状 ✓菌脓多、颗粒小、色深、干燥后不易脱落
水稻病害识别及防治
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 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 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 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 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 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 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
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 湿度70%-96%,90%以上最适。
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
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 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 停止发病。
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有利
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药剂防治:
30%苯醚甲· 丙环唑(世苗、嘉润、世爱)
20毫升 20%井· 三环唑(恒清) 20毫升 烯·Biblioteka 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基腐病
水稻病害的症状识别与治理
水稻病害的症状识别与治理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病害的侵袭,使得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准确地识别水稻病害的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水稻病害,分析其症状特征,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法。
一、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病害之一。
初期感染稻瘟病的水稻叶片会出现淡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暗褐色条状斑。
同时,可见黑色霉点,并伴有白色轧条状菌丝。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患病部分的水稻会出现褐斑,并逐渐枯死。
为了有效控制稻瘟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稻瘟病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损失。
2. 合理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排水良好,及时清除病叶和秸秆等植物残体,减少病原菌的存活,防止病害的蔓延。
3. 喷施药剂: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施,起到控制病害扩散的作用。
二、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另一种常见的病害。
在感染纹枯病的水稻叶片上,可观察到红色或黄色的条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条纹逐渐加宽并呈现褐色,形成纹枯病的特征症状。
同时,叶片上还可出现白色的霉状孢子丝,为病原菌的繁殖体。
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可采取以下方法:1. 深耕培土:在播种前,进行适度的深耕培土,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2. 确保充足的光照:纹枯病一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合理修剪枝叶,确保水稻充足的光照是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
3. 施用病害防治剂: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以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纹枯病的病害防治剂,起到防治和控制病害的作用。
三、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也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
患病的水稻叶片上可出现白色至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并变为黄褐色,形成典型的病斑。
同时,叶片上还可出现黑褐色的孢子层。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
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
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浅析,并介绍其识别与防治措施。
一、水稻常见病害1.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稻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在水稻生长期的后期发病,病原菌在温湿条件下易于生长繁殖。
病害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并变为暗褐色,最终整片叶子枯黄并坏死。
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减少。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杀菌剂。
2. 稻瘿螟稻瘿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以水稻植株的汁液为食。
病虫的幼虫会在水稻叶片上产生宽长的白色线状斑,使叶片变黄并干枯,直接危害水稻的生长。
防治措施:采用黏虫板、灭虫剂等方式进行防治,定期检查田间病情,做好观测和预警工作。
3. 稻瘿螨稻瘿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以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使叶片逐渐干枯变黄。
病虫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及时清理田间杂草,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1. 识别方法水稻病害的识别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叶片的形态、病症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要留意水稻的生长情况,观察叶片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变色、死亡等。
其次要注意病害表现,对不同的病害表现进行区分,找出病害的具体特点。
最后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综合判断,进行病害的识别。
2. 防治措施对于水稻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施肥:充分了解土壤状况,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通过引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水稻生长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减少病害的传播。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于水稻的病虫害进行识别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防治方法的探讨。
一、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症状主要为叶片、茎秆和穗颈处出现浅褐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茎秆和穗颈凋萎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病秧田间检疫、灭菌种田、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等。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水稻叶片颜色变白、轻微卷曲,后期叶片完全干枯,叶鞘变黑。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健康种子、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注意灌溉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3.叶黄病毒病4.水稻条斑病水稻条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短小的条纹,颜色为暗绿色或紫色。
随着病情加重,条纹逐渐变宽,变成褐色或白色。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健康种子、注意灌溉管理、及时杀菌、增强植株抵抗力等。
二、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一种主要的昆虫害虫,其口器善于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水稻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其症状为水稻叶片上出现白色条纹,并逐渐干枯。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虫品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增强植株抵抗力等。
2.稻螟3.稻蟋蟀综上所述,水稻的常见病虫害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防治工作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选择健康的种子、增强植株抵抗力、清除田间杂草和废弃物、及时喷洒杀虫杀菌剂等,以确保水稻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对保障水稻产量和质
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
助种植户更好地保护水稻作物。
一、水稻常见的病害
1. 稻瘟病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叶片和穗部。
受害的叶片上会出
现黄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叶片会逐渐枯黄并脱落。
稻瘟病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量减少。
防治稻瘟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2. 稻瘿蚊
稻瘿蚊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生活在水稻的叶片上,通过吸食叶片的汁
液造成叶片瘪曲和黄化,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防治稻瘿蚊的方法包括选择抗虫品种、灭
绝虫源和喷洒杀虫剂。
1. 识别
要及时有效地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首先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
种植户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穗部和田间环境来判断病虫害的情况,比如叶片上的斑点、卷
曲情况和幼虫的存在等。
2. 防治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保护水稻作物。
可以选择抗病或抗虫
品种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定期对水稻进行农事管理,如及时施肥、灌溉和除草等,以提
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还可以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但要注意
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
响。
水稻病害检索
水稻病害检索1)、幼苗①、只变色,无病斑⑴幼芽或幼根变褐,出苗后心叶枯萎,以至叶尖枯黄,最后幼苗枯死……………………………………………………………立枯病⑵幼苗心叶及上部叶片打卷,叶色青绿,全株萎蔫………………………………………………………………青枯病(生理性病害)②、变色,有病斑⑴叶片上有梭形病斑,并有青灰色霉状物,严重者全株枯死………………………………………………………………稻瘟病(苗瘟)⑵徒长,茎及叶片细长,叶片黄化……………………恶苗病2)、成株叶片①、病斑上有霉状物⑴病斑梭形,周边褐色,中部灰色、青灰色霉状物少,病斑上有坏死线………………………………………………叶瘟病(慢性型)⑵病斑椭圆形,褪绿色,叶片背面产生明显的青灰色霉状物………………………………………………………叶瘟病(急性型)⑶病斑椭圆形,褐色,周边深褐色,并有黄晕,病斑小如芝麻粒…………………………………………………………胡麻斑病⑷病斑较大,多呈梭形或块状斑,可扩大到叶片宽度,颜色为黑褐色或茶褐色,边缘深色,病斑生有灰色以至褐色霉状物……………………………………………………………………………煤纹病⑸病斑多为黄褐色线形斑或条状斑,背面有灰白色霉状物。
病株心叶淡黄色不易抽出,分蘖减少…………………………………霜霉病②、病斑上无霉状物⑴病斑长椭圆形,近梭形或条状,深褐色,中部色淡……………………………………………………………………细菌褐斑病⑵病斑多发生于叶尖和叶片边缘,枯死后呈灰白色,尤其叶缘病斑,分界明显,有时呈波纹状,空气潮湿时,病斑上有蜜黄色细菌……………………………………………………………白叶枯病⑶病斑初为赤褐色小斑点,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以后病斑增多,以至扩大全叶使全株枯黄……………………赤枯病3)、成株叶鞘、茎①、病部形成菌核⑴病斑圆形或纺锤形,中央变浅,周缘深褐〇病斑较大1-3厘米,椭圆形,边缘赤褐色,中央草黄色;菌核小型0.5毫米左右,肉红色,生于叶鞘组织内为圆柱形,生于叶鞘间则为扁平圆形或椭圆形…………………………………赤色菌核病〇病斑椭圆形,褐色,有明显边缘,大小为0.5-1厘米;在叶鞘及茎内形成暗褐色菌核,球形或圆柱形菌核,深褐色,球形或圆柱形长约1毫米左右……………………………………褐色菌核病⑵病斑初为大纺锤形,扩大至全株,病茎褐色,黑色崩环,菌核形小,0.25毫米左右,表明平滑,球形,有光泽,生于叶鞘和茎组织内、外,尤以茎空腔内最多………………………………小球菌核病⑶病斑较大,褐色,中央色淡,呈云纹状,叶鞘组织内、外形成黑褐色,球形至不定形,菌核大小为1.5-3.5毫米,易脱落………………………………………………………………纹枯病②、病部不形成菌核,病斑多生于剑叶叶鞘部⑴病斑较大呈褐色斑纹,界限明显,浅褐色以至黄褐色…………………………………………………………………………鞘腐病⑵病斑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后变灰褐色,剥开叶鞘茎上生黑褐色条斑…………………………………………细菌褐斑病③、病部不形成菌核,病斑生于水稻茎节部,初呈褐色小点,以后可扩大到茎节周围,黑褐色凹陷,易从节部折断…………节稻瘟4)、穗部①、穗颈或小穗变褐…………………………………………穗颈瘟②、穗上少数小枝上生有黄绿色块状物(“稻曲”),比谷粒大数倍…………………………………………………………………稻曲病③、穗上少数谷粒受害,内外颖壳缝开裂,有舌状物突出,并有黑色粉状物散出……………………………………………粒黑粉病④、穗上少数或多数颖壳上生有明显的黑色霉状物………污点病5)、种子①、颖壳上生有椭圆形、褐色斑点,中央灰白色,有灰色霉状物………………………………………………………………谷粒稻瘟②、颖壳上生有不定形、褐色病斑,在合缝处生有黑色霉状物………………………………………………………………胡麻斑病③、颖壳一部分或全部生有不定形褐斑………………细菌褐斑病④、颖壳上生有明显的黑色霉状物………………………污点病⑤、颖壳及合缝处生有粉红色霉状物………………………赤霉病⑥、颖壳基部或尖端呈褐色,重者全部变褐,一般在颖壳接缝处生有深红色霉状物……………………………………………恶苗病⑦、颖壳一般不变色,仅在内外颖之间开裂,并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粒黑粉病⑧、颖壳尖端或侧面生黑色椭圆形小斑点,边缘不清,后扩大颖壳大部或全部,同时病斑中部变灰白色,条状斑,其上生有黑色小点…………………………………………………………………谷枯病6)、全株①、植株徒长,细长,以后全株枯死,剥开叶鞘,可见节上生有倒生不定须根,有时可见粉红色霉状物…………………………恶苗病②、病株矮缩,节间缩短而分蘖增多,形成簇状,不抽穗或抽小穗,叶色浓绿,质僵硬,有时叶鞘上有黄白色断续条点……………………………………………………………………………普通矮缩病③、植株从心叶基部开始,叶脉退色呈黄绿色,全叶呈黄绿相间条状斑,有的心叶纤细,扭曲呈纸捻状,弯曲下垂,枯死成“假枯心”………………………………………………………………条纹叶枯病④、病株矮缩,成株期则从心叶发黄,而后叶鞘也黄化,直至全株黄化,分蘖丛生,根系短而小,少数叶片狭小,柔软,呈竹叶状…………………………………………………………………黄萎病⑤、病株矮缩,株形分散,分蘖停止,根系老朽,短小,易拔出,病叶呈黄色乃至橙黄色,但叶脉绿色,叶鞘也保持绿色………黄矮病。
植物病理学 水稻病害
五、综合治理
• 水稻纹枯病的治理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结合适时的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 管好肥水,既可促进稻株健康生长,又能有效 地控制纹枯病的危害程度,是防病的关键措施 之一。
• 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 湿润”的用水原则,既要避免长期深灌,也要 防止晒田过度。
• 注意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搭配施用,有条 件的地方,以农家肥为主,化学氮肥应早施, 切忌水稻生长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
• 病菌产生孢子的始期,南方较早约为3月上旬, 长江流域约为3月下旬、北方较迟约为6~7月。
• 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引起秧田和本田期的初 侵染而形成中心病株。
• 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至健株,引 起再侵染。
气流 传播
初侵染源
水稻稻瘟病病害循环示意图
稻瘟病病菌传播及植株感病动画
四、发病因素
•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稻瘟病流行是病菌和水稻群体间在气象因素与栽 培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1、水稻的抗病性 (1)形态、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水稻株型紧凑, 叶片窄而挺,叶表水滴易滚落,可相对降低病菌孢 子的附着量,减少侵染机会。 (2)品种抗病性:在籼稻和粳稻中均存在高抗至高 感的品种类型。水稻抗瘟性多为显性,少数为不完 全显性或隐性。
稻瘟病与胡麻斑病的症状比较
• 稻瘟病的典型病斑为纺锤形或梭形,长度相对较 大,为三层结构。
• 水稻胡麻斑病斑为圆形至长椭圆形,长度相对较 小,外圈黄色,中央褐色。除形状外这与稻瘟端 病的褐点型有些相似。
2、病原物
• 病原物为稻双极蠕孢Bipolaris oryzae (Breda de Haan) Shoemaker,无性真菌 类双极蠕孢属成员。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期间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可能会给作物的产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及早识别和有效防治水稻的常见病虫害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1.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茎孢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是常见的水稻病害之一。
叶片表面出现黄色至褐色的斑块,并逐渐扩大,最终叶片呈现暗绿色,田间熏黑。
棕色液体流出,为黑色孢子体。
在田间管理上,要严格控制施肥、灌水和松土等活动,减少水稻生长期受紫外线侵袭的机会。
2. 稻瘤病:稻瘤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在幼叶、叶鞘和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橙色凸起的块状病瘤。
在挤压后,病瘤的中央会出现黄色的液体。
3.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由小叶槽线虫引起的病害,病叶一般出现白色纵条纹,约有2~3mm宽,条纹之间可能会有弓形弯曲的细线,叶片呈现金黄色或褐色。
田间管理上,要进行土梗剥离、秸秆处理等卫生措施。
1. 棉铃虫:棉铃虫属于主要害虫,可以在整个生长期内对水稻产生损害。
铃虫的体型稍微扁平,身体颜色多为黄、绿或灰黑色。
它们用吸壁口器在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失去绿色,病叶枯萎。
2. 稻飞虱:稻飞虱是另一个主要害虫,在水稻成长期间会造成重要损失。
它们的身体长度约为3mm,有明显的双翅。
稻飞虱在水稻中会吸取汁液,引起叶片的黄化和卷曲。
田间管理上,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如提高人工授粉率,加强陆生昆虫防治等。
3. 稻虎尾蛉:稻虎尾蛉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昆虫。
在育苗期和幼穗期,它会在水稻上产卵,导致水稻失去营养。
虎尾蛉的幼虫约4mm长,有金色或淡黄色头部。
幼虫会在叶片上吃去叶肉,导致叶片凋萎。
为减少水稻延迟发育,而导致產量降低,可以选拔愈嫩、愈早结、愈多结、愈耐候、“五优”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稻作之间轮作或休胡田,控制浸涝和腐烂等。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选择抗病品种:不仅自行选用抗病、优质、早熟、稳产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还要尽量使用种植计划、轮作及栽培和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提高水稻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