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放大电路
第13讲--差动放大电路课件

+ T1 RC1 uBE1
- iE1
RS2 -
+ uod -
+
+
uo1
uo2
-
-
RE iE
iC2
iB2 T2
RC2
+
uBE2 -
iE2
❖ 由三极管e极电流与e极电压指数关系,电流方程:
iC1
iE1=I ES
exp( u BE1 UT
)
iE iE1 iE2 iC1 iC2
iC 2
iE2=I ES
2024/10/10
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三讲 差动放大电路 (1)
1
主要内容
7.1 基本电路及特征分析 7.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旳特征 7.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旳特征 7.4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旳特征 7.5 有源偏置差动放大电路
2
零点漂移
❖ 放大电路无输入时,还有缓慢变化旳电压 输出旳现象为零点漂移
(2)先求rbe,再用前述公式
rbe
rbb
UT ICQ
134 100 26 1.1
2.5(k)
ASD
RC1 //( RL / 2)
RS1 rbe1
100 5 // 5 71
1 2.5
VCC
iC1
iC2
RC1
RL
RC2
Ri 2(RS1 rbe1)
2 (1 2.5) 7(k)
❖ 增大发射极电阻RE旳阻值,线性范围增大
uo1, uo2
uo2
uodm
uo1
RE 小
RE 大
uid
0
电压传输特性
第二节差动式放大电路

共摸信号:是指两个幅度相等、极性相同的双端输入信号。
差摸、共摸混合信号:是指两个极性相同(或不同)、幅度 不等的信号加在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则相当于一组差模 信号迭加在共模信号上,共同加在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差模信号
共模信号
(一)工作原理:
各元件相同:即T1,T2管对称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二节 差动式放大电路 (Differential Amplifier)
一、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电路组成
特点: a.两只完全相同的管子; b.两个输入端,
两个输出端; c.元件参数对称;
差分放大电路一般有两个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 如图所示。在输入端ui1输入极性为正的信号,输出信号极性 与其相反,称该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在输入端ui2 输入极 性为正的信号,而输出信号极性与其相同,称该输入端为同 相输入端。极性的判断以图中确定的正方向为准。
分对管”,两半电路中对应的电阻可用电桥精密选配, 尽可能保证阻值对称性精度满足要求。
结论:可想而知,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差动放大
电路的两半电路仍不可能完全对称,也就是说,零点 漂移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被抑制到很小。
2。差模输入方式
Ui1=Uid,Ui2=Uid
差模输入信号为Ui1 - Ui2=2 Uid
若Ui1的瞬时极性与参考 极性一致,则Ui2的瞬时 极性与参考极性相反。则
有:
ui1↑→ib1 ↑ →ic1 ↑ →uc1↓
ui2 ↓ →ib2 ↓ →ic2 ↓ →uc2 ↑
差模输入方式
输出电压uO= uC1 - uC2≠0,而是出现 了信号,记为Uod。
第三章 差动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一节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3.1.1.1 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 差动放大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2中可以算出差模输入电阻为: Rid=2(rbe+Rb) 输出电阻为: Rο=2RC
差动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3.1.3 共模输入信号与共模抑制比KCMR
在差动放大器两输入端同时输入一对极性相同、幅度相 同的信号称为共模输入方式。定义共模信号uic为两个输入信 号的算术平均值,即:
uic
ui1
差动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因此,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Aud
uo uid
Rc
Rb rbe
上式说明,该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
放大倍数相等。
这里我们用两套电路的元件实现的电压放大倍数和一套 电路相同。但该电路具有很好的超低频性能和很强的抑制零 点漂移的能力,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详细讨论。
uo uo1 uo2 2uo1
差动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
由图3-2可以计算出VT1、VT2的输出电压分别为:
VT1的输出电压:
uo1
Rcuid
2(Rb rbe )
VT2的输出电压:
uo 2
Rcuid
2(Rb rbe )
则差动放大电路的双端输出电压为:
uo
uo1
uo2
RCuid
Rb rbe
在一些超低频及直流放大电路中,级间耦合必须采用直 接耦合方式。直接耦合电路既能放大交流信号又能放大直流 信号,具有相当好的低频特性,所以又常称为直流放大器。 但由于其内部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给电路设计 和调整带来诸多不便。
差动放大电路

uic = (ui1+ ui2 ) / 2
ui1 = 1.01 = 1.00 + 0.01 (V) ui2 = 0.99 = 1.00 – 0.01 (V) = 1.01 – 0.99 = 0.02 (V) u = u + 1 u
i1 = ic + 2 id
3 差动放大电路的计算
RC RC
uo ui1
例1
RC
(1)求差模输入电压 uid 、共模输入电压 uic ) +VCC (2) 若 Aud = – 50、 Auc = – 0.05 ) 、
RC
uo 求输出电压 uo,及 KCMR 1.01 V uC2 0.99 V uC1 [解](1) 可将任意输入信号分解为 ui2 ) ui1 V V2 1 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之和 共模信号 差模信号 R
(1)求静态工作点; )求静态工作点; +V RC +6CC V 7.5 k ui2 V2 IREF
Hale Waihona Puke K CMRAud = Auc
实际中还常用对数的形式表示共模抑制比, 实际中还常用对数的形式表示共模抑制比,即 常用对数的形式表示共模抑制比
Aud K CMR (dB ) = 20 lg Auc
值越大, 若Auc=0,则KCMR→∞,这是理想情况。这个值越大,表 , ,这是理想情况。这个值越大 示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好 抑制能力越好。 示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好。一般差动放大电路的 KCMR约为 约为60dB,较好的可达 ,较好的可达120dB。 。
EE
VEE
uid = u i1 – u i2
= 1 (V) ui2 = uic 1 uid 2 uod = Auduid = – 50 × 0.02 = – 1 (V) (2) ) uoc = Aucuic = – 0.05 × 1 = – 0.05 (V) uo = Auduid + Aucuic = –1.05 (V) 50 Aud = 20 lg K CMR (dB ) = 20 lg = 60 (dB) 0.05 Auc
差动放大电路

为了表示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常把温度每升高 1oC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ΔUo按放大电路的总增益Au折 合到输入端的等效输入漂移电压ΔUi作为温漂指标。
温漂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所特有的现象,也是最棘手 的问题。人们采用各种补偿措施来抑制温漂,其中最有 效的方法是使用差动放大电路来抑制零点漂移。
1.2 差动放大电路的对零点漂移的抑制
VEE
图 8.10 差模输入电路
VCC
ic1
ic2
Rb
uic
ui1 ib1
Rc
Rc
uoc
T1
T2
ie1
ie2
Rb ib2 ui2
Re
VEE
图 8.11 共模输入电路
差模输入时,ui1 = - ui2,由于两管的输入电压方向 相反,流过两管的电流方向也相反。一管电流增加,另 一管的电流减小,在电路完全对称的条件下,ic1增加的 量与ic2减小的量相等,所以流过Re的电流变化为零,则 URe = 0。可以认为:Re对差模信号呈短路状态,交流通 路如图8.1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当从两管集电极取电 压时,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为
故输出电压
uo UC1 UC2 0
由此可知,输入信号为零时,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输 出信号电压uo也为零。
VCC
Rb1 ui1
Rc1
Rc2
T1
T2
RP
Rb2 ui2
Re VEE
图 8.9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2. 抑制零点漂移的演示
演示过程如下:
(1)当将两输入端与地连接即uபைடு நூலகம் = 0时,将万用表直 流电压挡接在输出端,此时会发现,万用表的指针几乎 不动,即Uo = 0 。如果有偏差,可通过调节电位器RP 弥 补因两管参数误差造成的不对称性,可使输出电压Uo = 0。
差动放大电路(

§5、1差动放大电路(第三页)这一页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一: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我们知道长尾式差动电路,由于接入Re,提高了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且Re越大,抑制能力越强,但Re增大,使得Re上的直流压降增大,要使管子能正常工作,必须提高UEE的值,这样做是很不划算的。
因此我们用恒流源代替Re,它的电路图如右图所示: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的指标运算,与长尾式完全一样,只需用ro3代替Re即可二:差动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因此信号的输入、输出方式有四种情况。
(1)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它的电路的接法如图(1)所示:差模电压的放大倍数为:共模电压的放大倍数为:共模抑制比为:CMRR→∞(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它的电路接法如图(2)所示:差模电压的放大倍数为:共模电压的放大倍数为:共模抑制比为:(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它的电路接法如图(3)所示:这种放大电路忽略共模信号的放大作用时,它就等效为双端输入的情况。
双端输入的结论均适用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4)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它的电路的接法如图(4)所示:它等效于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这种接法的特点是:它比单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抑制零漂的能力强,还可根据不同的输出端,得到同相或反相关系。
三:总结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差动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仅与输出形式有关,只要是双端输出,它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管基本的放大电路相同;如为单端输出,它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是单管基本电压放大倍数的一半,输入电阻都相同。
下一节返回§5、2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是一种高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一:集成运放的组成它有四部分组成:1、偏置电路;2、输入级:为了抑制零漂,采用差动放大电路3、中间级:为了提高放大倍数,一般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
4、输出级:为了提高电路驱动负载的能力,一般采用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二: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扼要介绍)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od它是指集成运放在无外加反馈回路的情况下的差模电压的放大倍数。
差动放大电路

当电源电压或温度变化时,两管的集电极电流和电位同时发生变化,输
出电压Uo=UCE1-UCE2=0。因此,尽管各管的零点漂移仍存在,但输出电 压为零,整个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得到抑制。
差
动
放差
大 电 路
动 放 大 电
路
的
分
析
1.2
第5页
2 动态分析
当有信号输入时,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可以分为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两种 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放大器两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即 ui1=-ui2)时称为差模输入;放大器两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 号(即ui1=ui2)时称为共模输入。
Aud
Aud1
RC
rbe
两输入端之间的差模输入电阻为:
rid 2(RS rbe )
两输出端之间的差模输出电阻为:
rod 2RC
差
动
放差
大 电 路
动 放 大 电
路
的
分
析
1.2
第8页
2 动态分析
2)共模输入
在共模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对于完全对称的差动放大电路来说,两管的 集电极电位变化相同,因而输出电压等于零,所以,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信 号没有放大能力,即放大倍数Auc为零。
电 工 电 子 技 术
过渡页
第2页
差动放大电路
• 1.1 概述 • 1.2 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
差 动 放 大 电 路
概 述
1.1
第3页
差动放大电路是由对称的两个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射极公共电阻耦合构 成的,如图10-16所示。对称的含义是两个晶体管的特性一致,电路参数对应)和两个输出端(晶体 管的集电极)。若信号同时从两个输入 端加入,称为双端输入;若信号仅从一 个输入端加入,称为单端输入。若信号 同时从两个输出端输出称为双端输出; 若信号仅从一个输出端输出称为单端输 出。
差动放大电路

号的变化。
有时,为简化起见,常常用一个简 化的恒流源符号来表示恒流管VT3 的具 体电路,如图3.9所示。
图3.9 集成运算放大器
3.2.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高 电压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四代产 品,类型和品种相当丰富,但在结构上基 本一致,其内部通常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 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以及偏置电 路,如图3.12所示。
1.单端输入
单端输入和双端输入并没有本质的区
别,可以直接利用双端输入时的公式进行
计算。
2.单端输出
单端输出的输出信号可以取自VT1 或 VT2的集电极。
(1)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1 (2)单端输出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1 (3)单端输出时的共模抑制比KCMR (4)单端输出时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d
5.输入失调电压温漂ΔUIO/ΔT和
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ΔIIO/ΔT
6.共模抑制比KCMR
7.差模输入电阻rid 8.输出电阻rod
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 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3.2.3
1.集成运放的选择 (1)信号源的性质 (2)负载的性质 (3)精度要求 (4)环境条件
2.集成运放参数的测试
以μA741为例,其管脚排列如图3.14(a) 所示。其中2脚为反相输入端,3脚为同相
(1)它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射电 路组合而成。 (2)电路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
图3.1 典型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2.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由于电路的对称性,温度的变化对VT1、 VT2 两管组成的左右两个放大电路的影响 是一致的,相当于给两个放大电路同时加 入了大小和极性完全相同的输入信号。因 此,在电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两管的集 电极电位始终相同,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 为零,不会出现普通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 的漂移电压,可见,差动放大电路利用电 路对称性抑制了零点漂移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动放大电路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无论是温度变化,还是电源电压的波动都会引起两个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以及相应的集电极电压相同的变化,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在理想情况下,可使输出电压不变,从而抑制了零点漂移。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带有射极电阻的差分放大电路
(1) 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
电路输入差模信号时,e R 中的电流变化为零,即e R 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也就是说e R 对差模信号相当于短路,因此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
(2) 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 (3) 共模放大倍数
e R 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则抑制零漂的效果越好,但是,e R 越大,e R 上的直流压降也越大。
为此,在电路中引入一个负电源EE V 来补偿e R 上的直流压降,以免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变小。
基极回路方程
静态基极电流
静态集电极电流和电位
静态基极电位
动态分析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差模放大倍数:
共模抑制比
其值越大,说明电路对称性越好,抑制零漂的能力越强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差模输入电阻:
差模输出电阻:
(2)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在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带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