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从石头到玉器再到文化
中国玉文化课件
目录
• 中国玉文化概述 •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 •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 中国玉器的市场与价值 •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玉文化概述
玉的起源与历史
玉的起源
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 和饰品。
玉的历史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占有重 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 用途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资料。
玉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艺术收藏
玉器作为艺术品,被广泛 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 和艺术机构,丰富了现代 社会的艺术视野。
文化旅游
玉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 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 地方经济发展。
品牌营销
玉文化元素被应用于产品 设计和品牌形象塑造,提 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
。
镂雕
通过去除玉料内部的某些部分 ,使图案或文字呈现出空洞的
效果,具有通透感。
圆雕
全方位雕刻立体形象,使玉器 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形态。
微雕
在极小的玉料上刻划精细的图 案或文字,需要高超的技艺和
耐心。
玉器的镶嵌与搭配
镶嵌工艺
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玉器中,以增强玉器的装饰效果和牢 固度。
搭配技巧
根据玉器的款式、颜色和纹理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饰进行 搭配,如宝石、珍珠、绳索等。
02
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成 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 要载体。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收藏家们通过鉴赏和收藏 玉器来品味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收藏玉器需要注重真伪鉴别和价值评 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 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精】玉文化发展史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在我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
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
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
它为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
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我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
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
但我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
玉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
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
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
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
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
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
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用作装饰品的有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
玉石文化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玉石文化。
玉石,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文明璀璨夺目的瑰宝。
玉石,顾名思义,是指经过自然力量长时间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丽色泽、质地坚硬、光泽柔和的矿物。
在我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开始采集和利用玉石。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玉石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伦理观。
首先,玉石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
自古以来,玉石就被视为纯洁、高雅的象征。
正如古人所说:“玉有五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瑕不掩瑜,忠也。
”这“五德”不仅是对玉石品质的描述,更是对君子品质的追求。
玉石之美,在于其温润、内敛、坚韧,这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
其次,玉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
在我国古代,玉石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价值。
如《礼记》中所言:“玉者,石之美者也,有德而贵者。
”玉石的美,在于其德,这种德,既是对个人品德的期许,也是对国家、民族的期望。
玉石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忠孝、礼仪、诚信等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再次,玉石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先民们对玉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玉石加工、雕刻、佩戴等技艺。
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玉石雕刻技艺,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玉石文化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玉石饰品、玉石艺术品等,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同时,玉石文化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玉石文化呢?首先,我们要加强玉石文化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玉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普及玉石知识,提高人们对玉石文化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重视玉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田玉自发现,便与华夏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昆仑山采出美玉,沿着一条极其漫长的道路运至中原。
人们对玉的理解,从原始的崇敬,到谦谦君子的品性,对玉的追求成为了对精神境界的探求。
玉被视为品德和身份的象征,至于朝堂,国之重器;至于民间,赏玩名德。
玉不琢不成器,玉雕工艺也随之绵绵不绝的延续了几千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繁荣,玉雕流派百家争鸣,件件作品都默默无言的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故事,百世流芳。
中国玉文化八千年,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玉器最早可追溯到古石器时代,当时主要以制作成工具为主,因为技术水平有限和经验不足,因此人们制作的玉器外形都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艺术价值也不高。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遗址,新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制成,形如铁斧一般大,玉质细润光滑。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顶峰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使用玉石制成了大量的玉器,作为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东至中原,西至西亚、欧洲等地,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到了夏商周时期,和田玉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一种礼器,成为了宫廷用玉的主题,象征着政治地位与权贵,因此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它的工艺也得到了升华,考古出土这时候的玉器都有龙纹,凤纹,云纹等等的图案。
周王朝时期,和田玉成了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皇帝,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
这时候经过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渐渐的演变成了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管子、孔子以和田玉的物理性质比附于道德,赋予玉“仁、义、智、勇、洁、礼、忠”等品德。
儒家思想的介入,使和田玉从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品德的配饰。
制作手法及用途也多了很多,比如玉璧、玉佩、玉琮、玉圭、玉管、玉珠等等,三十多个品种。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沉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玉,在中国古代就有“美玉”之称,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物品。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玉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状两方面对中国玉文化进行浅谈。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开始认识和利用玉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距今约8000年前的中国的遗址中已经出土了玉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璧。
而在后来的商、周时期,玉器作为贵族的象征物,更是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如商代特有的“玉鎛”、周代的“玉琮”等,都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载体。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是玉器的大量制作和使用时期,大量的玉器被用来作为礼品或祭祀用具。
中国玉文化在汉代更是达到了高潮,汉代玉器制作工艺非常精湛,玉璧、玉佩等玉器是当时贵族和文人的收藏品。
而在隋唐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宴赏之物。
中国玉文化在历史上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玉文化在现代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
如今,不少玉器艺人开始尝试用现代工艺手段来进行玉器的制作,如雕刻、琢磨等,使得玉器的样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品味。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中国各地的玉石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许多地方都成为玉器制作的重要产地,如新疆、甘肃等。
这些产地的玉器也成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一大特色。
与此中国玉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现在的人们喜欢将玉器作为饰品佩戴,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
不少企业也开始将玉石作为原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的玉器产品。
中国玉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玉文化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玉器制作工艺的传承问题。
中国玉器文化-玉字概说
中国玉器文化-玉字概说祝昌中整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解释:“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和艺术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众所周知,汉字是象形文字。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
”即“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字型,“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通。
后来人们又解释“玉”字是“玉”字加一点,即玉者怀抱一块石头,当然这块石头也就非常珍贵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用玉,也将玉的含义扩及语言、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查《辞源》、《辞海》,以玉为部首的字多达五百多个,包含“玉”字的词汇、成语、句子也已超过一千条以上,这些字及词汇与玉有直接关系,包含着各种不同意义。
我们祖先赋予“玉”的内涵无比深这、无比广阔。
《礼记•聘义》及《论语》中都有“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句子。
古人认为工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
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北齐书》里有句话:“大丈夫宁为玉碎,不可瓦全”,道尽中国人对信念的执著。
玉既与君于美德相连,也往往与女性形象相连。
“玉人”用以形容美貌的女子,更有“金枝玉叶”、“金董玉女”、“小家碧玉”、“玉貌花容”,“冰清玉洁”、“纤纤玉手”、“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冰肌玉骨”、“玉容”、“玉面”、“玉言”、“玉颜”、“玉照”、“玉骨”、“玉肌”、“玉手”、“玉腰”、“玉步”、“玉心”、“玉发”、“玉体”、“玉目”、“玉音”等形容女性的词汇。
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旧时激励读书人奋发上进的动力,曾经延续了几千年。
在日常生活中,以玉为性虽不多见,以玉为名则较多见,历朝历代,男男女女,都常以“玉”字为名,以象征个人的高超德行。
自然界万物中也往往被与玉相关的名词美化,如吃的有“玉米”,花有“玉兰花”、“玉蕊花”、“晚愿背叛结发,拒绝了丞相招婿,得罪权贵祸端院起,落走他乡。
中国石文化与玉文化探源
中国石文化与玉文化探源伴随着人类的起源,石头、兽骨最先被作为工具开始使用的,而后较好的作为饰品等。
首先出现的是早期猿人,他们大约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开始,到一百多万年前消失。
起初,它们用自己的牙齿去咬取死兽身上的肉。
后来它们偶然利用天然尖利的石块去刮割兽肉,感到方便得多了。
于是它们学会经常利用尖利的石块来做工具了。
但是,天然的、尖利的石块是会用坏的,也并不是到处可以找到的。
慢慢地,逐渐地,它们模仿用石头去敲破坚果的办法,用一块石头去敲碎另一块石头。
只要敲打得好,就可以得到尖利的小石块。
第一件劳动工具——石器,就这样制造出来了。
人类出现了!这就是早期猿人。
晚期的猿人了解较多的是北京猿人。
就晚期的猿人的劳动工具来说,那里有几万件粗糙的石器。
这些石器已经有几种比较固定的型式,例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
北京猿人的石器虽然有不少进步,也属于旧石器。
在人类文化的上百万年演进中,人们才晓得进一步把石器磨光,磨制石器的出现不啻为一个重大转折,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这个新时代便是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早期的遗址有(在这些遗址中都发现大量的“石器”但还没谈得上是“文化”,限于篇幅略去大部内容):云南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170万年。
北京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
陕西蓝田人遗址: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
金牛山遗址及金牛山人: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遗址距今31万年~距今16万年,人类化石距今约28万年。
马坝人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距今12.95万年~距今13.5万年。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遗址,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的泥河湾盆地,距今100多万年~距今1万年。
丁村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12万年~距今10万年。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距今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9000年。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自新石器时代起,对玉就有了较明确的认知,至东汉才在总结前人认识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玉的科学性解释:“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将玉确认为:玉的本质是石;玉是美丽的石;玉有五种道德品性。
这第三项内容是古人的哲学价值取向,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爱玉、崇玉的思想情感和历史传统。
“玉不琢,不成器”,可以看成“玉器”这一专用词语的最早依据。
它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玉必须经过雕琢才能造成器物,即规定了玉器的雕刻工艺美术品的属性;玉具有超越于玉璞的价值——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等。
但我们仍然要对有些人引用时只用“石之美”,而去掉“有五德”则说是不可取的错误。
同时还要指出,许慎的概念是指狭义的玉——闪石玉,且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介入而占据了统治地位。
我们细嚼玉器所蕴涵的社会学和美学意境,就会发现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公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暇,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
而这些综合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禁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了神秘化的美感,这种神秘化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化的独特审美趋向,由此,崇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
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喜马拉雅山及东南沿海等地是我国宝玉石资源主要成矿带。
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档玉9种,其他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
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和湖北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了解历代玉器的发展历程是研究玉文化的基础,要深入探讨其主干和精髓,挖掘中国玉器及玉文化的特色是关键所在。
中国玉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门径有一下四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
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玉器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远古时代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了对玉的极度崇拜和深度开发,从玉质、文化、工艺等各个方面入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玉器文化。
本文将逐一分析它的来源、形成、发展,并深入探讨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来源玉是一种天然矿物,其硬度高、韧性好、质地优美,充满着宇宙和谐、自然感和美学价值,给人以无限遐思的感受,因此,一直被视作是神圣的、具有良心的贵重物品。
据考证,中国玉器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就将玉当作一种神奇物品来崇拜,把玉雕刻成各种器具,用于祭祀和仪式。
此后,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玉器的种类和用途也愈发多样化,玉器文化也在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和技艺体系,而且这些艺术品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历程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玉器文化的形成与诸多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玉器文化与中国的山川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山川河流纵横交错,造就了独特的玉石资源。
因此,古代中国人民对玉器的认识和使用,是依赖于土地与山水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其次,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在于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天地、人伦、社会结构、婚礼习俗和艺术形式等多个方面,中国文化都强调和谐相处的原则。
这种和谐美学观念也在玉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异常重要,是因为玉器集天地人为一体,天然自然,凝结了中国玉文化特有的和谐观念和审美意识。
最后,玉器文化的形成也与中国古代文明的道德、文化、宗教和艺术等多层面因素密切相关。
玉器凝聚了中国古代文明里珍贵的道德大义和精神智慧。
杨柏生曾经说过,玉器历经千古之悦,所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情感,是文化传承和家庭教育的良币。
这些因素都为玉器文化的创造和发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制器到商代的太监,再到汉代的玉龙、玉扳指、玉佩等等,中国古代玉器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简述玉文化的演变历史
简述玉文化的演变历史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玉文化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和装饰品。
这些原始的玉器主要是用打磨的方式制作而成,形状简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玉石的认识逐渐深化,开始意识到玉石的独特价值,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到了商代,玉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商代的玉器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玉器的造型更加精美,纹饰更加繁复。
玉器在商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不仅作为贵族身份的象征,还被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中。
随着周代的到来,玉文化进一步发展。
周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玉器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玉器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必备品,不仅代表着财富和地位,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祝福。
这一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不仅注重纹饰的精细处理,还注重整体的造型和比例。
到了秦汉时期,玉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秦汉时期的玉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玉石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更加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不再局限于实用功能。
同时,秦汉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玉器制作的经典范例。
玉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无论是在政治、宗教还是艺术领域,玉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礼仪和文化传统中,玉器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被广泛运用于婚嫁、祭祀和宴会等场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玉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玉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玉石的加工更加精细和多样化。
同时,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不仅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门,还成为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符号。
总体来说,玉文化的演变历史可以概括为从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到商代的社会象征,再到周代和秦汉时期的艺术精品,以及现代的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关于玉的故事
关于玉的故事
玉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代表着高尚、纯洁和高贵的品格。
本文将介绍玉的故事,以及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约 5000 年的历史。
在古代,玉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只用于少数贵族和皇室成员的装饰和仪式活动中。
早期的玉主要是新疆昆仑山脉出产的和田玉,后来随着不同地区的玉矿被发现和开采,玉的种类和产地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物,不仅代表着美学和精神上的价值,还象征着道德和伦理上的品质。
古人认为,玉具有凝神静气、通灵辟邪、护身祈福等功能,因此玉被视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物品。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和英雄都佩戴着玉,被视为一种高贵和荣誉的象征。
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等,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文化的传说中,玉是女娲补天所用之物,因此被视为一种神圣和神秘的象征。
除了玉本身的价值外,它还代表着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启示和激励。
在中国文化中,玉被视为一种具有灵性的物品,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玉的图案和纹饰也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符号,代表
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宝石,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关于玉的故事
关于玉的故事玉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广泛地用于装饰和收藏。
本文将介绍玉的故事,包括它的起源、发展、文化意义和现代应用。
一、玉的起源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 8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和陶器,并逐渐掌握了打磨技术,开始将玉石打磨成各种形状,用于装饰和祭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玉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玉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帝王们常以玉为贵,将其作为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大量开采和垄断玉石资源。
在汉代和唐代时期,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装饰和收藏的重要物品。
明清时期,玉的制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如大禹治水图和三希宝帖等。
三、玉的文化意义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物和道德的象征。
在古代,玉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石,不仅代表着物质上的财富,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满足。
玉代表着纯洁、高贵、坚强和忠诚等品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
四、现代玉的应用现代玉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珠宝行业中,玉被广泛应用于首饰和玉器的制作中。
除了珠宝行业,玉还被广泛用于装饰和收藏,如工艺品、艺术品和古董等。
此外,玉的文化内涵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艺术和音乐等领域。
玉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代表着纯洁、高贵、坚强和忠诚等品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
在现代,玉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玉文化的心得篇1玉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玉一直被视为珍贵的宝藏,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玉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玉的材质:玉的材质并不只是它的美丽外观,还包括它独特的物理性质。
玉的坚硬度、密度、折射率、颜色、纹理等等,都使得玉具有了它独特的质感和魅力。
2.玉的象征意义:玉在古代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同时,玉也代表着美丽、纯洁和高贵,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表达。
玉器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
3.玉的审美价值:玉的美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形态,更体现在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玉器的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玉的美学价值所在。
4.玉的道德观:玉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道德高尚的物质,代表着忠诚、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
玉器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谨,这也体现出了玉的道德观。
总之,玉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材质、象征意义、审美价值、道德观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研究玉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玉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玉文化的心得篇2玉文化的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玉器作为玉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在玉文化中,玉器被赋予了各种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玉器被视为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民间等各个场合。
玉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玉器在古代被用来制作礼器、生活用品、工艺品等,其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在玉文化中,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玉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料、切割、打磨、雕刻等。
以玉比德:从《论语》中的“玉”看玉文化发展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以玉比德:从《论语》中的“玉”看玉文化发展韩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 要:儒家“以玉比德”的玉德观念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论语》中也有很多利用“玉”的人格化阐发的观点。
对玉文化的来由,有人从玉的物理属性出发分析其形态与君子品行高洁的相似性,也有人将儒家对玉文化的推崇与原始的玉崇拜联系起来。
人们对于玉,从膜拜其“神性”到崇敬其“人性”再到看重其“物性”,这其中不仅有线性的历史发展因素,也包含了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对神、人、物之间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拜物;儒家;玉文化;比德于玉作者简介:韩钰(1994-),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88-02寒梅傲雪、松柏不凋、杜鹃啼血……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借助自然物象以比喻、象征等方式阐发思想、彰显价值及高尚道德品格的文学传统。
《周易略例•明象》云:“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1]”便是对“意”、“象”、“言”三者的关系进行梳理概括。
玉是承载传统文化诸多意象的代表之一。
一、缘起:为何以玉比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对“玉”做解,认为玉是“石之美”也,其中蕴含“五德”。
《说文》对玉的释义显示它被主观认定为“美”的事物,对它的属性辨析以人的德性为参照。
因此,古代的玉不仅是矿属分类中物的概念,它从为人所用时就具有了文化属性加成。
王铭铭《“君子比德于玉”》中对中华文明与玉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概括。
他认为“并非所有民族都像我们这样好玉,赋予玉器非物质的精神价值,实在可谓是中华文明的古老特征之一”。
“玉器是属于石器的一部分,不过它是美的石头。
这些美的石头——美玉,从普通的石器发展成为玉器之后,这些器物本身就不再是普通的工具了,它被注入了更高一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玉的语言
清代玛瑙缠枝花卉花插雅致莹润
79
同样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还有玉环,玉环的基本造型为扁平圆环状, 多用白玉、黄玉制作。因 “环 ”与 “还 ”同音,古人还把它作为信物。古代官员贬谪后,
获赐玉环,官员就知S 己被朝廷重新召回,官复原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一级文 物 "绞 丝 纹 玉 环 ”源 g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78
工 艺 文 化 I 神州民俗
两汉时期,上层贵族厚葬盛行。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T 形
帛画中描绘了由地狱到人间再到天堂的景象,而阻隔地狱与人间的, 是一件可以让灵魂进出的玄璧。在 “长生不老”思想影响下,两汉 王公贵族除在祭祀中供奉玉器敬天礼地外,也在丧葬入殓时使用玉 衣及大量的玉璧,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主棺中,随葬了多件玉璧, 其中南越王玉衣上方有十件,下方有五件,玉衣内贴身有十四件, 可谓葬玉之典型。除了玉衣玉璧,还眼覆玉盖、□含玉蝉以求不朽。 古人认为,蝉虫以雨露为生,可脱壳再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西 汉 时 期 的 "白 玉 蝉 ”温润恬静,它的大小正好可以覆盖在死者的 舌面上,这暗合了古人祈求死后复生的愿望。
春秋战国以后,玉器在儒家的影响下,被赋予了王权的象征意义,并成为君子高尚品 德的代表,于 是 出 现 了 玉 玺 (印 )、玉佩等象征性玉器件。秦始皇将玉玺作为传国玺,汉 朝规定帝后的玺印用玉螭虎钮;广 州 南 越 王 墓 出 土 了 “泰子”、 “赵眛”、 "帝印”等玉 印及无字玉印共九枚以及百余件(套 )玉佩饰,玉佩饰中单件的多为龙凤佩、鲽形佩和玉 舞人等,组玉佩多以璧、璜、环及其它配件组成。这些玉器反映了佩戴者的身份等级差别, 并表明南越国也保留了先秦佩玉的传统。
玉石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玉石文化的兴起与发展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玉石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文化符号。
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内涵。
它由玉和石两部分组成,玉是指玉器,石是指石器。
玉石文化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因此备受青睐。
玉器文化是中国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玉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巨量的玉器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
玉器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往往被从神仙世界赋予了特殊的象征和仪式意义,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自中国玉石文化诞生以来,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玉器是玉石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古代中国的尊贵之物,它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传承,其中鉴识、制作、考据、赏玩等方面有严格得不能再严格之规范。
玉器的种类非常繁多、丰富多彩,涵盖了玉人、玉兽、玉饰、玉印、玉器、玉璧等多种不同的形态和类型。
它们不仅具有篆刻、绘画、雕塑等方面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熏陶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石器则是玉石文化中相对较少被研究的一种领域,但却是玉石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
石器由于产生方式及使用方式的不同,具有不同颜色、形态和大小。
而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石器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玉石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玉石市场的推动。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玉器市场便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全球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感兴趣程度不断提高,玉石文化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
玉石文化除了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追捧,还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人士的喜爱。
玉石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旅游行业的推动。
中国被赋予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旅游是重要部分之一,而文化旅游更是游客喜爱的选择之一。
在上一届中国旅游年度峰会,中国旅游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文化旅游消费报告》,其中指出文化消费成为了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人对玉石情有独钟
中国人对玉石情有独钟:中国人爱玉,爱到骨子里,融入到血脉中;中国人好玉,好到性情中,揉搓进文化里。
其爱之浓,其好之烈,令人叹为观止。
泱泱世界,玄黄天地,无一民族可比,堪称世界一绝。
换言之,玉已经浸染了整个中国的历史,泡透了我们所有的文化。
它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且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一些看法。
若以文字而言,便可做窥豹之论。
一、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故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中国玉器自产生以后,历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阶段:1、孕育期——新旧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2000年);2、成长期——夏商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0年);3、檀变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4、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5、繁荣期——隋唐五代宋辽金(公元581——1279年);6、鼎盛期——元、明、清(公元1279——1911年);.中国的玉先于中国的文字出现,它一经出现便催生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形意文字的诞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玉石的国家,20世纪中后期几大考古发现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河南装李岗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文化层、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层、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等等,都曾经出土了数量不等的玉石残片或玉石器皿,他们基本都属于旧石器晚期或新石器初期。
这些出土的玉器将中华文明至少推至距今8000年前,比最早的文字记载足足早了3000年!从公元前6000年前到公元前2000前,在长达4000年的时间里,中国玉石经历了它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同时也是中国文字的孕育阶段。
玉石的演化发展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文字的孕育与形成。
根据考古发掘,我们发现旧石器中晚期至新石器初期是中国远古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
许多影响后世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很多起源这一历史时期。
玉----器-PPT模板
图5-93 清代翡翠翎管 图5-94 汉代新疆和田白玉羊
玉器
(二)按产地
图5-95 清代岫岩玉法轮佩 图5-96 晚清独山玉葫芦高足杯
二、玉器的分类
1.岫岩玉。岫岩玉简称“岫玉”,因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 岫岩玉山生水藏,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明亮,色彩丰富, 具有块度大、色度美、明度高、净度纯、密度好、硬度足六大特 点,自古以来就是理想的玉雕材料。
4.绿松石。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 绿”而得名。其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一般多呈 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具有柔和的 蜡状光泽。
图5-97 西汉四神纹玉铺首
图5-98 清代绿松石釉大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5-92 桐荫仕女图玉雕
玉器
二、玉器的分类
(一)按质地 1.硬玉 硬玉是由一种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 物,硬度较高,纯净者无色或白色。翡翠就是硬玉的一 种(见图5-93),是中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 2.软玉 软玉是中国矿物学家对英文“Nephrite”的译名。 软玉在中国主要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有白玉、青玉、碧 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软玉常见颜色有白、灰白、绿、 暗绿、黄、黑等色。上等白玉纯洁无瑕,称为羊脂玉 (见图5-94)。
2.南阳玉。南阳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而得名,又因矿区在南阳 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南阳玉质地坚韧微密,细腻柔润, 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等颜色,是工 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玉器
(二)按产地
二、玉器的分类
3.蓝田玉。蓝田玉因产自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著称。蓝田 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由于含有氧化 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往往一玉多色,乳白、青、 黄、红诸色错杂,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从石头到玉器再到文化
来源:发布日期:2005-10-15 15:37:00 来源:点击:
大众说玉
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
人们用玉字组成不计其数的词,来表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例如玉貌、玉体、玉女、玉容等等,并把为正义而死形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现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陈设,不过是寻常装饰品而已。
玉器在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并不是人人皆知的。
玉文化绵延7000年,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玉器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比拟的。
它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
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
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
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对玉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热情。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德”既是玉的特性,又被拟人化、道德化,成为古人心目中正人君子良好品德的象征。
玉材的珍稀和雕工的艰难,以及用玉礼制化,使得玉器的身价为货宝之首,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
先民制玉
玉是以其绚丽的外观和温润的内质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崇的。
作为一种工艺品,它的产生是与古人的审美观念相联系的。
那么,玉饰品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在人类迎来文明曙光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经走过了几百万年漫长的发展历程。
到了距今4万年至1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制石工艺的进步,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我国北方的黄河、辽河流域的一些原始人类中,逐渐萌发出审美意识,这种意识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产生了许多以兽牙、骨制成的人体装饰品。
虽然在旧石器时代还没有出现玉饰品,但其他各种质料人体装饰品的出现,表明了审美观念的萌生和人们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而这一切为玉饰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工具,生产技能有了重大飞跃,随之而产生了治玉技术。
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这两处遗址的时代距今均为7000年至8000年,共出土玉器数十件。
这些玉器色泽纯正,磨制光滑。
从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艺之精美、选料之准确来分析,当时的玉器制作和使用已比较发达。
玉器的出现与人类从打制石器转向磨制石器的生产技能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因为制作一件玉器最基本的步骤是切坯、琢磨和钻孔,需要有比较高的磨制技术,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一定美观造型的玉制品。
除中国外,世界上还有两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即中美洲和新西兰。
这两处所产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上,还是在延续时间和使用数量上,都远逊于中国古代玉器,所以中国制玉工艺在世界琢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玉石之辨
原始人类对玉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时人们常把质地比一般石材更细腻坚硬、色彩绚丽斑澜近似玉质的彩石视为宝物,因此古人对玉的笼统概念是“石之美者”,并赋予这些充满神秘感的“美石”以信仰和崇拜功能。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加工这些玉石料不易,
所以琢制成型的彩石更显珍贵,这是人类对玉的最初认识。
当时的玉器质料较杂,并非像后世玉器以纯玉料制成,而是杂以各种石料,所以此时的玉器可称为“彩石玉器”。
而现今人们常把质地坚硬细腻,色泽温润典雅,硬度较大,具有透明感,适于雕琢成工艺美术品的岩石和矿物称为玉。
玉的质料有广狭二义。
广义上的玉料包括软玉、硬玉、碧玉、蛇纹石、水晶、玉髓、玛瑙、斜长石、黝帘石、汉白玉、石英岩、芙蓉石、松石、青金石等。
狭义的玉料指的是软玉、硬玉、蛇纹石和黝帘石,这个定义比较严格,具有科学性,因此被广泛采用。
从矿物学角度来看,软玉是角闪石族钙角石组透闪石-阳起石-铁阳起石系列之具有呈毡状、簇状、捆状交织纤维显微结构者,具有油脂、蜡状光泽,摩氏硬度6-6.5度,比重为2.96-3.17。
软玉的质量取决于它的显微结构特征,也就是透闪石-阳起石交织纤维的粗细程度,纤维越细,质量越好。
优质的白色软玉由透闪石组成,分布不广而少见,正如古人所言:“玉以少贵,石以多贱。
”软玉的颜色取决于矿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
不含铁的透闪石呈白色或浅灰色;含铁的透闪石呈淡绿色或褐色。
软玉是我国最重要的玉石品种,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地区。
和田玉应用历史悠久,质量最佳,西方学者曾将和田玉称为中国玉,作为中国特有玉料的代表。
和田玉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面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东起且末县,西至塔什库尔干县,东西绵延达1100多公里。
和田玉的基本色调有白色、黄色、青色和墨色,白色中质地细腻,光泽滋润,温滑如羊脂者,称为羊脂玉,是和田玉中最名贵的品种。
其他著名古代软玉产地还有辽宁岫岩、陕西蓝田和河南独山。
辽宁岫岩细玉沟所产透闪石,俗称“岫岩老玉”,质地细腻,颜色有白、绿、黄绿等,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许多玉器,就是利用这里的玉料制作的。
岫岩和陕西蓝田还主要产蛇纹石玉。
颜色常见是微带黄的浅绿色,也有豆绿色、黄绿色、白色、黄色、墨绿色。
蓝田玉曾在汉唐时期被大量开采。
独山是河南南阳市北郊的一座小孤山,著名的独山玉就产自这里。
独山玉颜色比较复杂,有白、绿、黄、紫等色,质地细腻但不均匀,各色相互交错混杂。
硬玉是辉石族钠辉石组中的一个矿物品种,半透明至微透明,颜色有绿、红、黄、白、紫等。
硬玉又称翡翠,名称来源于翡翠鸟。
这种鸟雄的羽毛红艳,称为翡鸟,雌的羽毛鲜翠,称为翠鸟,翡翠的主要颜色正合乎此鸟,因而名之。
翡翠是现代人们喜爱的玉石品种,翠绿色玉是硬玉中最为宝贵者,它犹如雨洗冬青,凝翠欲滴,鲜亮清明,晶莹剔透,质地细腻。
世界上90%的翡翠产于缅甸,清代乾隆时期才大量输入内地,制作的器型以龙形带钩、方牌、手镯、项链为主。
琢玉成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
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已熟练地掌握了一套虽然原始简陋,却娴熟精湛的琢制玉器的技术。
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一些原始治玉工具,以及琢制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使我们可以循序复原出比较接近当时治玉的真实工艺过程。
据推测,当时的治玉工序分为采玉、开眼、解玉、钻孔、打磨、镂刻、抛光等。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直到近代都是在手工业作坊中进行的。
从明清时期玉业来看,其工艺流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是开玉,即将玉料外包裹的粗松的石面削掉,切削的主要工具是条锯。
锯割时,要掺加水和颗粒细碎均匀的石砂(即解玉砂),以降低摩擦产生的热和增加摩擦系数。
第二步是在车床上将玉料琢制出器物的大致轮廓。
加工玉料的车床叫“旋车”,上面安置“扎石呙”(圆形薄钢盘)、“冲石呙”(圆形钢圈)和“磨石呙”(圆形厚钢盘),先将玉料切成方块或方条,然后冲去棱角,最后再磨细器物表面。
第三步是将已经雕琢好外形的玉器,掏空它们的内膛,形成内空的空器,使用的工具是钢卷筒和一端套着弯钩的铁轴。
对于一些小物件,如鼻烟壶、搬指、烟袋等,掏空时需要特别娴熟的技巧。
第四步是在玉器的外表雕琢各种花纹,使用的工具类似钉子形状,主要琢刻阴线条。
雕
琢镂空的花纹需要打钻,使用的工具是弯弓和金刚钻,金刚钻的硬度是10度,可以刻动所有的矿物。
琢刻透雕图案时,用钢丝伸入已钻好的孔眼内,按照玉片上画好的线条来切割。
第五步是把已雕琢好的玉器外表,仔细地磨光。
先用木制圆盘外包上牛皮(称“皮石呙”),配上似沙土的“宝料”,做最后的磨光。
每当我们欣赏远古精美的玉器时,在赞叹之余,都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几千年前古人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玉器的?史前时期,生产技术水平十分低下,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其坚硬程度远不及青铜和铁器,用它们来琢治硬度较大的玉器显然是相当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