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安全事故如何划分等级

安全事故如何划分等级

一、安全事故如何划分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安全事故如何划分等级二、安全事故赔偿标准(一)丧葬补助费是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连续6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劳动者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给劳动者死亡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是配偶每月40%,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每月10%。

核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总额不得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工业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

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三、发生安全事故后如何处理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

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指对于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划分和归类,以便于对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也能够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

一般而言,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一、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民生造成极大影响或有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造成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或造成300人以上的严重伤亡。

2.直接财产损失在5亿元以上,或占国家重要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设备的重点部位受到严重破坏。

3.对环境、社会治安、民族团结等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威胁国家安全。

二、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民生造成较大影响或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重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造成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或造成100人以上的严重伤亡。

2.直接财产损失在1亿元以上,或占国家重要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设备的部位受到严重破坏。

3.对环境、社会治安、民族团结等造成不良影响,威胁国家安全。

三、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民生造成一定影响的安全事故。

较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造成死亡人数在3人以上,或造成10人以上的严重伤亡。

2.直接财产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或占国家重要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设备的部位受到较大破坏。

3.对环境、社会治安、民族团结等造成一定影响,威胁国家安全。

四、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民生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的安全事故。

一般事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造成伤亡人数在1人以上。

2.直接财产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或占国家重要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设备的部位受到一定破坏。

3.对环境、社会治安、民族团结等造成一定影响。

五、轻微事故轻微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民生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的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安全生产事故按照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这个等级划分是为了方便事故的分类和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一级事故是指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多人死亡或者大规模财产损失。

这种事故往往对企业的经营和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和救援。

二级事故是指较为严重的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这种事故需要及时调查原因,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发生类似事故,同时需要对事故进行处理和救援。

三级事故是指一般性的事故,往往只对个别人员或者区域造成伤害,对整体运营影响较小。

这类事故需要深入调查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并对伤者进行妥善处理。

四级事故是指轻微的事故,通常只对个别人员造成轻微伤害或财务损失。

这类事故虽然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每个等级的事故都有着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处置程序,以保障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员工也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严守安全规章制度,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在日常的新闻中,常会出现一些对事故程度的描述,一般来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其实对于这些对事故程度的描述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并不能随意的使用这些程度性的词汇,那么▲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一)安全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死亡0人,重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元,上报县级,企业处理。

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

以上各条件为或的关系。

符合一项即可定性。

▲(二)其它不同行业还有相应标准:一、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指的是一次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者导致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元以上;
2、重大事故则指的是一次性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因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较大事故一般是针对一次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出现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4、一般事故则是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出现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事故安全等级分类

事故安全等级分类

一、事故安全等级分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事故安全等级分类
二、什么是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三、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划分
(一)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二)火灾事故
(三)道路交通事故
(四)农机事故
(五)水上交通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安全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

安全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

安全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安全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这4个等级,区分这四个等级可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或直接经济损失程度进行。

其中,设备事故等级也存在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这几种类别。

一、安全事故等级分为哪4个等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就是说 30人以上包含30人。

二、特种设备事故等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二)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

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活动中,由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对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和应对,需要对安全事故进行等级划分,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对方案。

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身伤亡情况。

1. 一级安全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的安全事故;2. 二级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的安全事故;3. 三级安全事故,造成1人轻伤的安全事故。

二、直接经济损失。

1. 一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2. 二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安全事故;3. 三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安全事故。

三、环境污染情况。

1. 一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范围较大的安全事故;2. 二级安全事故,造成一般环境污染,影响范围较小的安全事故;3. 三级安全事故,造成轻微环境污染,影响范围较小的安全事故。

四、事故原因和责任。

1. 一级安全事故,由于严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2. 二级安全事故,由于一般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3. 三级安全事故,由于轻微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

五、其他因素。

1. 一级安全事故,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2. 二级安全事故,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技术性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3. 三级安全事故,由于管理不善、监管不力等管理性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实际工作中,对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同时,对于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和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事故的管理和应对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标准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标准1. 什么是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安全生产事故等级是指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安全事故进行的等级划分。

通常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和危害程度将事故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和预防。

2.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划分主要包括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般事故:死亡人数少于3人,或者重伤人数少于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少于100万元的事故。

- 重大事故:死亡人数3-10人,或者重伤人数10-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1000万元的事故。

- 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大于10人,或者重伤人数大于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的事故。

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事故的等级。

3.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准确划分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降低事故损失、加强事故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事故等级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指导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对于不同等级的事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管理,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5. 总结与回顾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标准是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了解和应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事故的各个方面,力求科学、公正地进行划分。

除了上文提到的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外,还应该考虑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对公共安全的影响等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一、人员伤亡情况:
1.死亡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导致1人或多人死亡的事故,最为严重。

根据死亡人数的多少,还可以分为较大规模死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2.重大伤亡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导致重伤(即重大伤残)或有人失
踪的事故。

重伤通常指人员伤残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3.一般伤亡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一般人员受伤的事故。

一般伤
亡通常是指人员受伤但未造成重大伤残。

4.轻微伤亡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轻微人员受伤,无重大伤残,伤情较轻。

二、财产损失程度:
1.特别重大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
经济秩序的事故,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2.较大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一般是指财产损
失达到一定的金额,且造成影响。

3.一般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一般的财产损失,对生产经营活动
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4.轻微事故:指安全生产事故造成轻微的财产损失,对正常生产经营
和社会生活产生轻微影响。

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程度,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可以将
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

以上是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对于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划定事故等级,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一、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二、发生安全事故后多少小时上报(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二)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三、不同等级的上报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是根据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划分的一种管理手段。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一般将安全生产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 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因超过标准、超过容许范围或设计要求,造成多人死亡、大面积土地破坏等严重后果的事故。

例如核反应堆爆炸、大型化工厂爆炸等。

特别重大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事故等级。

2.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因超过标准、超过容许范围或设计要求,造成多人死亡、较大范围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事故。

例如煤矿瓦斯爆炸、建筑工地重大坍塌等。

重大事故对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需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并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

3. 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因超过标准、超过容许范围或设计要求,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较大范围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事故。

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工业企业火灾等。

较大事故对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调查处理,并加强管理和安全措施。

4.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因超过标准、超过容许范围或设计要求,造成少量人员伤亡、局部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事故。

例如建筑工地小型坍塌、人员单一伤亡的交通事故等。

一般事故对
人员和财产的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进行事故调查和妥善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等级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通过对事故的等级划分,可以对事故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究,加大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安全事故的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安全事故的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安全事故的级别是怎么划分的安全事故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确定。

可以知道的是,安全事故可以按照等级来进行划分。

一般可以分为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安全事故的级别是怎么分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发生安全事故后如何处理?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如何划分

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如何划分

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如何划分在现实⽣活中,安全事故是经常发⽣的,安全事故有不同的类型,例如交通事故、⽣产安全事故等,⽽⽣产安全事故有不同等级,不同等级报告的时间不同,那么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等级怎样划分?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如何划分⽣产安全事故可以分为4个等级,特别重⼤事故、重⼤事故、较⼤事故、⼀般事故。

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特别重⼤事故。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 根据⽣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事故,是指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事故,是指造成3⼈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般事故,是指造成3⼈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程重⼤安全事故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的财产和⽣命安全以及国家的建筑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安全事故的⾏为。

违反国家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是这种犯罪⾏为的本质特征。

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国家有关建筑⼯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为单位犯罪。

主体只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施⼯单位及⼯程监理单位中,对建筑⼯程质量安全负有直接责任的⼈员。

事故等级如何界定

事故等级如何界定

事故等级如何界定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产安全事故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如果造成⼈员伤亡的话是⽐较严重的,这样的情况下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对这样的情形,那么对于事故等级界定是怎样的呢?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解答相关的内容。

⼀、事故等级如何界定根据《⽣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事故划分为特别重⼤事故、重⼤事故、较⼤事故和⼀般事故4个等级:1、特别重⼤事故,是指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事故,是指造成3⼈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般事故,是指造成3⼈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业中毒的⼈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安全⽣产事故罪附带民事可以吗不能⼀概⽽论,要看刑事诉讼的被告⼈是否民事赔偿义务⼈,如果不是,主体对不上,就不能附带。

例如:刑事被告⼈履⾏单位职务⾏为过程构成本罪,那么民事赔偿义务⼈是单位,⽽不是刑事诉讼的被告⼈,该案就不能附带民事诉讼。

例如:刑事被告⼈是个体⽼板,那么他也是民事赔偿义务⼈,该案就可以附带民事诉讼。

依据《刑法》第134条第1款,在⽣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发⽣重⼤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重⼤责任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事故等级分为⼏种情况,当发⽣安全事故的时候需要进⾏事故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来确认赔偿问题,如果有什么纠纷的话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就是⼩编整理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标准一、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或者特别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导致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增加死亡人数3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人数10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涉及人员多,影响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的;发生事故后,造成城市大面积停电、交通中断、通信瘫痪等严重社会影响的;其他应当认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情形。

二、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导致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增加死亡人数3人以下,或者增加重伤人数10人以下,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其他应当认定为重大事故的情形。

三、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导致事故危害扩大的;其他应当认定为较大事故的情形。

四、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害,但未达到较大事故标准的事故。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他应当认定为一般事故的情形。

事故级别划分4个标准口诀

事故级别划分4个标准口诀

事故级别划分4个标准口诀
以下是事故级别划分4个标准口诀: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后,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简述安全事故等级

简述安全事故等级

简述安全事故等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安全事故的等级分类是根据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同的。

本文将从高到低依次介绍几个常见的安全事故等级。

一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一级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事故规模大、伤亡人数多、财产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广泛。

这类事故往往是由于重大设备故障、人为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核电站爆炸、大型化工厂泄露等。

二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二级安全事故的特点是:事故规模较大、伤亡人数较多、财产损失较为严重、社会影响较为广泛。

这类事故往往是由于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管理缺失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石油输油管道泄漏、火灾事故等。

三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三级安全事故的特点是:事故规模较大、伤亡人数一般、财产损失一般、社会影响较为局限。

这类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建筑工地坍塌、交通事故等。

四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四级安全事故的特点是:事故规模一般、伤亡人数较少、财产损失较小、社会影响较小。

这类事故往往是由于个别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家庭火灾、企业事故等。

五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造成较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五级安全事故的特点是:事故规模较小、伤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小、社会影响较小。

这类事故往往是由于个别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家庭意外、个人事故等。

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的,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程度也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职业活动或有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由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具体事故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也不同,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的分类划分如下:
一、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按经济损失程度分: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
(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

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

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具体计算方法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

所有统计火灾应包括下列火灾:(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2)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3)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4)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三、船舶交通事故分级标准
1990年6月16日交通部发布的第16号令《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造成财产和营业员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

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

四、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根据公安部修订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各类的标准如下: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五、铁路行车事故分类
1987年12月10日铁道部颁布的《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按照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将行车事故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一)重大事故
1、客运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构成重大事故:
(1)人员死亡3人或死亡、重伤5人及其以上者;
(2)机车中破1台;
(3)动车、客车中破1辆;
(4)货车大破1辆;
(5)单线或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2小时,或影响本列车满2小时。

2、其他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构成重大事故:
(1)人员死亡3人或死亡、重伤5人及其以上者;
(2)机车大破1台或中破2台;
(3)动车、客车大破1辆或中破2辆;
(4)货车报废1辆或大破4辆(大破2辆折合报废1辆);
(5)单线行车中断满4小时并影响其他列车,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4小时,双线行车完全中断满2小时。

3、调车作业(包括机车车辆整备作业)发生冲突或脱轨,造成下列后果之一时,构成重大事故:
(1)人员死亡3人或死亡、重伤5人及其以上者;
(2)机车大破1台;
(3)动车、客车报废1辆;
(4)货车报废3辆;
(5)单线行车中断满4小时并影响其他列车,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4小时,双线行车完全中断满2小时。

4、由于铁路技术设备、其他临时设备破损或货物装载不良,致使铁路技术设备破损,造成2款各项后果之一时,构成重大事故。

(二)大事故
1、客运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构成大事故:
(1)人员死亡1人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者;
(2)中途摘车或货车中破1辆;
(3)重型轨道车报废;
(4)单线或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1小时,或影响本列车满1小时;
(5)报废钢轨200米及其以上或钢筋混凝土轨枕500根及其以上。

2、其他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构成大事故:
(1)人员死亡1人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者;
(2)机车中破1台;
(3)动车、客车中破1辆;
(4)货车大破1辆或中破2辆;
(5)重型轨道车报废;
(6)单线行车中断满2小时瓶影响其他列车,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2小时,双线行车完全中断满1小时;
(7)报废钢轨200米及其以上或钢筋混凝土轨枕500根及其以上。

3、调车作业(包括机车车辆整备作业)发生冲突或脱轨,造成下列后果之一时,构成大事故:
(1)人员死亡1人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者;
(2)机车中破1台;
(3)动车、客车大破1辆或中破2辆;
(4)货车报废1 辆或大破2辆;
(5)重型轨道车报废;
(6)单线行车中断满2小时并影响其他列车,双线之一线行车中断满2小时,双线行车完全中断满1小时;
(7)报废钢轨200米及其以上或钢筋混凝土轨枕500根及其以上。

4、由于铁路技术设备、其他临时设备破损或货物装载不良,致使铁路技术设备破损,造成(2)款各项后果之一时,构成大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