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一、前言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术语定义二、编制范围与内容2.1 编制范围2.2 编制内容三、编制原则和方法3.1 编制原则3.2 编制方法四、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4.2 自然资源和环境基础调查4.3 社会经济基础调查五、发展战略及规划目标5.1 发展战略5.2 规划目标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6.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6.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七、规划实施及监测7.1 规划实施7.2 规划监测八、规划编制的质量控制8.1 规划编制的质量要求8.2 质量控制的组织和实施九、编制报告的撰写9.1 编制报告的组成9.2 编制报告的撰写要求十、编制报告的审查与批准10.1 编制报告的审查10.2 编制报告的批准十一、附则11.1 审查程序11.2 技术资料的保存11.3 编制报告印制和装订一、前言1.1 编制目的本技术规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实际,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指导。

1.2 编制依据本规程的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修订版);2)《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导则》(GB/T 50198-2011);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GB 50168-2015);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范》(GB 50190-2019)。

1.3 术语定义本规程中涉及的术语定义如下: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全面规划的计划,包括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用途结构、空间组织、保护和利用等内容。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一个地区内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情况、土地质量、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详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

详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

详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一、引言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特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进行规划,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其编制要点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收集、评估分析、规划编制和方案调整等。

本文将详细解析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各种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

其次,还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数据,如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条件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数据,如人口分布、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估分析评估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首先,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然后,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其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需求。

通过对这些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四、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首先,需要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需要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功能和用途,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具体用地要求和限制条件。

同时,还需要确定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密度,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等。

通过对这些规划编制的工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五、方案调整方案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最后环节,主要是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和修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
的重要战略性规划。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以及面
临的环境、资源、生态等问题的挑战,需要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需要。

通过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切实解决当前各种问题,如
土地过度开发、城市用地过度集中、资源浪费等,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达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
构等目的。

二、修编目标
本次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
1. 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总体框架,规划城市总体用地布局与城市
发展的空间结构;
2. 加强区域发展统筹,促进协同发展,构建城乡有机结合的空
间格局;
3. 保障公共资源供给,建立社会公平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土地利
用格局;
4. 引导和规范城市空间布局和地域空间结构调整。

三、修编工作范围和内容
1. 修编对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xx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业务培训等。

工作计划是对编制规划的任务、时间、经费、人员等方面的统一安排。

工作方案主要是明确规划的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工作步骤、成果要求以及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的组成等。

(2)调查研究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分析有关文件、资料,如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相关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资料和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外业调查核实。

通过上述工作,要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潜力、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供应能力作出确切的分析,明确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3)编制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资料分析和必要的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土地利用区,拟定各类用地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规划图,对规划方案和图件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论证。

论证之后,提交同级人民政府审议。

(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议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规划经批准后,要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1/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一、修编背景和目的1.1 修编背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土地合理利用的目标和原则,制定出统一的规划方案,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综合规划的过程。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根据上级规划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更好地指导土地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修编目的本次修编的目的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土地浪费;•完善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二、修编原则2.1 基本原则本次修编的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国家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原则,确保修编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公众参与原则,促进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参与和监督,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综合平衡原则,协调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修编原则本次修编的工作要遵循以下修编原则:•科学性原则,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施和监督;•可行性原则,规划方案要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规划目标;•经济性原则,规划方案要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投入。

三、修编内容和工作步骤3.1 修编内容本次修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2.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政策进行评估和修订;3.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4.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规划和政策指导;5.对土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6.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长效机制和监督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特定土地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和开发利用的活动。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是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2. 编制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规划范围首先,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此步骤需要考虑城市或乡村的整体发展策略,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如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现状等。

2.2. 制定规划目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引导规划过程和最终的规划成果。

规划目标应当与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一致,并且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可持续性。

2.3. 进行规划设计在此步骤中,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

设计包括确定不同地段的功能分区、确定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土地利用强度等。

设计的过程应当考虑到市民的意见和参与。

2.4. 编制规划方案制定完规划设计后,需要将规划设计转化为具体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当包括规划的时间框架、实施步骤、权责等内容。

编制规划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可行性。

2.5. 公示和听证规划方案编制完毕后,应当进行公示和听证。

公示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公开规划方案,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公示期间,公众可以提出对规划方案的异议或建议。

2.6. 评审和批准在公示和听证结束后,需要进行评审和批准。

评审的目的是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批准则是对规划方案进行最终的决策和批准。

2.7. 实施和监测规划方案获得批准后,需要开展实施和监测工作。

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的管控和管理。

同时,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方案以适应发展需要。

3. 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需要经过确定范围、制定目标、进行设计、编制方案、公示和听证、评审和批准、实施和监测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编制程序,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实验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实验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利用规划




实验名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任课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1.新建一个字段,作为规划后的地类的属性,利用ArcGIS中属性表“按属性选择”的功能,选择旱地和水田等价值较高的地类中面积较大的地块作为基本农田,并在新字段中统一输入属性“基本农田”,并统计基本基本农田总面积,保证不少于4000公顷。

可以适当将基本农田中的地部分面积较小的“坑塘水面”也划入基本农田。

2.确定规划建设用地,通过“编辑器”中的“分割”功能分割部分图斑,将分割后的图斑新属性命名为“新增XXX”,使用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功能选中这些新增建设用地,统计新增的建设用地面积,保证在200公顷以内。

3.确定完所有需要变更的地类后,将所有没有变更的地类原属性都转入新建的字段。

4.底图表示“规划现状分类”字段,用无色的纹理表示。

5.规划变更图显示规划后的属性字段,其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用带纹理的颜色表示,地类发生变化的(新增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用纯色无纹理表示。

6.给地图添加地图要素(标题、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等)。

(比例尺有误,没有加入最终生成的地图中,不符合现实状况,可能是因为图层缺少地理坐标信息所致)。

7.最终生成的地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一、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国土空间整体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重要规划文件。

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需求的要求,通过全面、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调整和整合,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修编目标本次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和精细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多重目标。

三、修编原则1.科学性原则: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确保土地利用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多元化原则: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需求的发展。

4.公平性原则: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修编内容与重点1.调整现有划定的用途范围和限制性条件2.规划新增用地和保留现有优质农田3.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布局和管理4.完善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功能空间格局5.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整治6.加强土地规划管控体制和机制建设五、修编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市民意见等。

2.风险评估和模拟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应用风险评估和模拟分析等方法,评估不同方案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修编方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和模拟分析的结果,制定修编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总量、区位、限制条件等。

4.公众参与:将修编方案公之于众,征集公众意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修编方案审查和批准: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后,将修编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

六、实施路径和机制1.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机构和责任体系,保障修编方案的实施。

总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及相应内容

总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及相应内容

YX TZ 32016010000 总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及相应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的、庞大的编制,其主要经过为准备、编制和审批实施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涉及众多部门协同工作,首先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由有关部门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相应土地管理部门成为办公室,规划需要专业技术支持以及学科理论基础,然后成立具有专业相关人员的技术组,包括技术人员以及综合类专家。

然后制定工作计划由领导小组起到组织领导作用,办公室进行相关的日程安排,明确各个项目的工作分工,并且编制工作方案、制定可行计划以、各项开销预算情况和技术方案,其中技术方案的编制明确了规划的原则、目的、完成时间期限、完成目标、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从相关进度安排和相关程序安排完善人员安排。

最后,根据规划需要收集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相关规划图件等相关的基础资料并进行调查,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组织准备2、制定工作计划3、制定技术方案4、收集基础资料二、第二阶段:编制阶段首先,根据2017年修订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当前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以合法审定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按照用途分类进行转换,确定规划基数。

其次根据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以现状为基础进行参照对比以及分析,然后对主要的多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在资料分析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然后对总体规划的基础数据进行预测,再来,对总体规划涉及到的土地进行供需预测,确定出规划目标,搞好用地分区,调整用地指标,把各项规划内容综合成为规划初稿、规划说明和总体规划图,完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根据综合平衡法或者模型化方法,编制几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选方案,筛选其中之一为正式方案。

规划初稿要在产业主管部门之间、省市(地)县乡之间进行协调,还要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以及有关人员进行规划方案的比较论证。

论证之后,分析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规划科学性,注重环境问题,协调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清晨的阳光洒在规划院的办公室,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这个项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我可是有着十年经验的老手了,这种项目对我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

我们要明确这个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个规划可是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一、现状分析要对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状况等。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二、规划目标根据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需求,确定规划目标。

主要包括: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这些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便于实施和监管。

三、规划方案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需求;合理安排生态用地,保障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2.土地开发整理:对低效利用、闲置和废弃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土地流转;加大城市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3.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禁止开发;加强水土保持,防治土地沙化;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土地利用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监管制度,确保规划实施到位。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完善土地利用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土地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土地行为。

四、实施保障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是向国家和社会塑造未来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活动。

这个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意义非常重大,对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和编制过程。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方政府规划管理的基础。

它的编制和实施都需要经过广泛的论证和审批程序,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首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粮食生产的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持土地资源的广阔和稳定,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规划中明确划分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市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等,避免乱占耕地和农业用地,从而确保了粮食生产的土地,并提高了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规划方案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浪费程度。

同时,规划方案还可以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是推行生态文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规划方案中要兼顾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考虑生态功能补偿、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问题,积极推进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市场化运作,建设工业园区等。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分析编制分析是指对规划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土质、水文地质、气候水文状况、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

根据规划目标、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特点等,对规划区域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土地资源分配方案和规划图。

3.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应当合理,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推进规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土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应运而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

首先是统筹兼顾原则。

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不能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其次是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在规划中,要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再者是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差异,规划编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之前,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这包括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利用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实地勘察、遥感技术、统计资料等手段,获取准确的数据,为规划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还要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如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生态破坏等,以便在规划中加以解决。

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应当具有前瞻性和可实现性,既要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任务则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规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建设用地等范围。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是重中之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要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同时,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

建设用地的规划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文将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义、编制过程以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与编制过程1. 定义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分类、划定土地利用区域,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 编制过程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调查研究: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了解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目标确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3)功能区划定: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需求,将土地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农业区、工业区、生态保护区等。

(4)政策制定:根据目标和功能区划定,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包括土地利用的限制条件、支持政策等。

(5)编制与评估:根据前面的工作成果,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草案,并进行评估和调整,最终形成正式的土地利用规划文件。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性1. 调整土地结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总体规划的制定,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不同功能区域的土地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例如,合理划定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等,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促进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使经济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3. 推动经济发展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总体规划的编制,可以明确各类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吸引投资和产业布局,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土地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土地资源管理中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土地利用进行系统、科学、统筹的规划。

它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和目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措施和监督机制。

1. 制定实施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明确具体的措施和步骤。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规划目标、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此外,制定实施方案还需要遵循科学、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实施步骤能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强组织领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和指导工作。

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考核机制,以确保责任到人,并及时发现和弥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加强监督管理为了检验实施效果,还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可通过定期评估,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监督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以确保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实施的依据,也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1. 调查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前提是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基本情况,并调查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这些信息将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2.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保障农田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下,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规划范围与目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第一步是确定规划范围和目标。

规划范围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明确受规划影响的地域范围。

规划目标应明确、具体,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二、土地资源状况评估土地资源状况评估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

评估的内容包括土地质量、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

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综合分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三、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在确定布局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的平衡,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

四、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道路、绿地、水源、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规模。

规划应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重要内容。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土地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标准,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六、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划中应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工作阶段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1家。

23①规划任务书:要求明确规划的范围、时间期限、指导思想、目的、参与规划的部门、成果要求以及方法步骤、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等。

②工作计划:要求在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内容包括:详细列出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及来源,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和业务培训,明确物资设备供应,作出费用预算,确定时间进度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2)调查研究阶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料、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

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或不准确部分,应进行必要的补查和1根据以上三方面调查研究,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提出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

从而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2)确定规划目标?根据当前和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即在规划期间,通过规划的实施所要达到的土地利用状况及效果。

(3)编制规划方案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资料分析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搞好用地分区,调整用地指12宜性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编制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确定用地规划指标。

全国规划中应列出各省的土地利用平衡表;在省级规划中应列出市、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市、县规划除编制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外,还要画出土地利用分区图。

3)编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和编绘规划图规划方案确定以后,即可编写规划报告(草稿)。

规划报告草稿完成以后,召开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专家等人员参加的评审会,对报告草案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第七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第七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把道路设在林带南面、西面或东南面。 (4)主干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最小曲线半径,在
平原微丘区不应小于50米,山岭、重山区不应小于15m。 (5)主干道路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大型畜牧场,
以保证居民区的安静、卫生条件和牧畜的兽医防疫条件。
(四)灌溉渠道配置
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 流灌溉和排水面积,灌溉干渠应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带或沿着分水岭
三、建设用地的配置
(一) 居民点用地布局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用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2.宜于建筑 3.土质条件 4.安全与环境卫生条件 (二)工业用地配置 (三)公路用地配置 1.现有公路网的调查 2.确定主干公路的走向
3.公路选线的原则 (1)选线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2)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其各种附属建筑物 (3)道路与林带结合布置时,为了保证路面的干燥。应
土地利用构成
结构指标 劳动力构成
资金投资构成
经济效益指标
产值(收入)构成
总价值投入产出比
效益指标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人均产值
农林牧如渔各业结构比
土地利用总
结构指标 种植业结构
体规划方案
养殖业结构
综合评价指
已整治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标体系
生态效益指标
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效益指标 水土流失的变化
三、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一)规划战略的层次分解 1.战略目标(O) 2.规划战略(S) 3.制约因素(C) 4.对策措施(P)
(二)战略研究的层次结构 如图(简单) 所示
(三)规划战略研究的层次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正是实现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对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这些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

比如,在山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可能更适合发展林业和生态旅游;而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其次,社会经济因素也是编制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都会对土地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在规划中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城市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要注重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工业、服务业等提供相应的土地支持,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还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土地开发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湿地等。

加强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

二是整体性原则,将土地利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统筹协调城乡、区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利用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

四是公众参与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的认可度。

为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这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规划可能侧重于为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而在生态脆弱地区,则更注重土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对土地的自然条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摸底。

通过实地勘察、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详实准确的土地信息。

比如,了解不同地块的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等,以及现有土地的用途、利用效率、闲置情况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数据,才能为后续的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要根据当地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合理确定各类土地的比例和布局。

比如,保障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满足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的需求;同时,划定一定比例的生态用地,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

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兼容性和多功能性,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另外,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也是十分关键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避免出现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确保各项建设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例如,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布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合,交通规划中的道路建设要考虑土地的供应和利用情况,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生态保护区划定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到体现。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公示、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一)计划的类型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城市和农村的小康量化标准详见表。 (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城市和农村的小康量化标准详见表。 小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
指标 宏观 经济 条件 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⑵第三产业比重 ⑶贫困人口比重 ⑷吉尼系数② ⑸人均收入 ⑹人均热能摄入量 ⑺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⑻人均居住面积 ⑼文化用品及生活服务 支出比重 ⑽平均期望寿命 ⑾中学入学率 全国 2400元 36% 5%以下 0.3~0.35 1400元 2600千卡 75克 15.5m2 47~49% 16% 70岁 55~60% 城市 5000元④ 40% 0.26~0.30 2380⑤ 2600千卡 80克 8~10 m2 44~46% 22% 70岁 90% 农村
三、山西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例
(一)选定决策变量 (二)目标函数的选择及期望值的确定 经专家评议,确定四项目标的优先顺序为: 经专家评议,确定四项目标的优先顺序为: P1: P2: P1:耕地保有量 P2:粮食生产量最大 P3: P4:投资最省、 P3:森林覆盖率最大 P4:投资最省、经济效益最高 第一目标一一耕地保有量期望值的确定: (1)第一目标一一耕地保有量期望值的确定: 第二目标一一社会需求目标: (2)第二目标一一社会需求目标: 第三目标——生态目标 (3)第三目标 生态目标 第四目标——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 (4)第四目标 经济目标 (三)目标函数中系数的确定 (1)粮、棉、油系数的确定 (2)水果 (3)水产品 (4)资金投入系数
表7—6
渠 道 级
各级渠道比降参考数值
别 适宜纵比降 1/2000~1/5000 1/5000~1/10000 1/1000~1/3000 1/200~1/1000
(1)地 形 较 陡 ) 1、干 、 渠 (2)地 形 平 坦 ) 2、支 、 渠
3、斗、农 渠 、
第六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
一、方案评价的原则 方案评价的原则
第四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依 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 据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基础工作, 据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基础工作,选取不同的投入水 平和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 平和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具体确定和调整各类用地 的规模和结构。 的规模和结构。它包括规划期各类用地的规模和规划期内各类用地 以及未利用土地增减变化的调整指标两方面。 以及未利用土地增减变化的调整指标两方面。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法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法 (一)常规方法 综合平衡法的重点应放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上。 综合平衡法的重点应放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上。各类用地规模 的重点应放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上 和结构的调整方法如下: 和结构的调整方法如下: 1.各类用地增减量确定 1.各类用地增减量确定 2.土地利用平衡表的编制 2.土地利用平衡表的编制
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一)“公众参与”的原则 公众参与” (二)农业优先的原则 (三)坚持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开发、利用、 (四)综合平衡的原则 (五)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经济、 三、依据 (一)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据 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 (二)有关计划、规划方面的依据 有关计划、 (三)土地利用专题研究
(四)构造约束条件
(五)建立达成函数
(六)规划选方案的选定
(七)结果分析
第五节
一、土地利用布局的概念 土地利用布局的概念
土地利用布局
用地布局则是指土地利用的再分布,是规划中设想的未来用地空间形式, 用地布局则是指土地利用的再分布,是规划中设想的未来用地空间形式, 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果之一。 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果之一。
3.公路选线的原则 3.公路选线的原则 (1)选线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选线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2)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其各种附属建筑物 (3)道路与林带结合布置时,为了保证路面的干燥。应 道路与林带结合布置时,为了保证路面的干燥。 把道路设在林带南面、西面或东南面。 把道路设在林带南面、西面或东南面。 (4)主干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最小曲线半径,在 主干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最小曲线半径, 最小曲线半径 平原微丘区不应小于50米 山岭、重山区不应小于15m。 平原微丘区不应小于50米,山岭、重山区不应小于15m。 50 15m (5)主干道路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大型畜牧场, 主干道路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大型畜牧场, 以保证居民区的安静、卫生条件和牧畜的兽医防疫条件。 以保证居民区的安静、卫生条件和牧畜的兽医防疫条件。
表7—2
2010年土地利用平衡表 年土地利用平衡表
调查后地类 规划基 期面积 牧 草 地 居民 点及 独立 工矿
单位: 单位:公顷
土地 类型
耕 地
园 地
林 地
交通 用地
水 域
未利 用土 地
期内 减少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独 立工矿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土地 规划目标年面积 期内增加 增(+)减(-)相抵
(一)规划方案的评价,必须正确处理控制与协调的关系。 规划方案的评价,必须正确处理控制与协调的关系。 (二)要按照土地既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又是一个生态综合体 要按照土地既是一个自然综合体, 的观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的观点,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三)要尽可能按照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社会目标统一要求 要尽可能按照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 进行规划方案的评价。 进行规划方案的评价。
二、规划方案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经济效益评价和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和指标 1 .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物质效果和经 .经济效益的评价: 经济效益的评价 济利益的程度。 济利益的程度。 .经济效益指标 2 .经济效益指标
(二)生态效益评价和指标 生态效益评价和指标
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指生态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指生态环境效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效益评 价包含内容较多,应主要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价包含内容较多,应主要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优良的 生活环境和社会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经常采用的评价指标 生活环境和社会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经常采用的评价指标 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以下几个方面: 涵养水源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①涵养水源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②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固土能力增加,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固土能力增加,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保持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肥力,减少肥料损失的效益分析 ④防护林网产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⑤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效益分析 ⑥森林抗洪能力效益分析 森林能够美化环境,给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 ⑦森林能够美化环境,给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是指通过规划的实施,在经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是指通过规划的实施,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 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直接关 系到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途径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措施。 系到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途径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措施。
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一、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是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的前提条件之一,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是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 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 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需求量三方面进行调 查研究,对照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查研究,对照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找出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 问题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问题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用地的配置
(一)蔬菜地的配置 (二)大田作物用地的配置 (三)园地用地的配置 1.果园用地配置 1.果园用地配置 2.桑园用地配置 2.桑园用地配置 3.茶园用地配置 3.茶园用地配置 (四)林业用地的配置 1.木本油料树种用地配置 1.木本油料树种用地配置 2.水土保持林用地配置 2.水土保持林用地配置 (五)人工饲料地配置
(六)农副业用地配置 1.养蜂场选址 1.养蜂场选址 2.养蚕室选址 2.养蚕室选址 3.养鱼池用地选择 3.养鱼池用地选择
三、建设用地的配置
(一) 居民点用地布局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用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用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要求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4.安全与环境卫生条件 4.安全与环境卫生条件 (二)工业用地配置 (三)公路用地配置 1.现有公路网的调查 1.现有公路网的调查 2.确定主干公路的走向 2.确定主干公路的走向 2.宜于建筑 2.宜于建筑 3.土质条件 3.土质条件
总目标
战略目标 利用战略
o s c
1 1
1
o s c
2 2
2
s
3
制约因素
c
3
政策措施
p
1
p
2
p
3
图7-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研究结构模型
四、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报告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完成以后,要编写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报告,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报告编写的主要 内容包括: (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二)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三)土地资源的供需状况; (四)规划期间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土地利用的战略重点、目标与布局; (六)实现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目标和布局可能采取的政策 与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