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word资料16页

合集下载

气象个人总结

气象个人总结

气象个人总结通常将两个低压之间的狭长的区域称为高压带。

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

气压梯度几乎等于0的地区为鞍形区。

等压线弯曲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大。

高压向西南倾斜,低压向西北倾斜。

(北半球)冷高压和暖低压属于浅薄系统。

500百帕等压面上,沿平直等高线所吹的风接近地转风。

地转风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地转风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和纬度正弦成反比其方向平行于等压线。

地转风不适合于赤道地区。

地转风公式适合于空气平直运动。

梯度风平衡的表达式 Gn+An+C=0梯度风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5.5KM的自由大气不考虑摩擦力。

弯曲的是梯度风,平直的是地转风。

根据梯度风原理,水平气压梯度在气旋中没有限值,在反气旋中有限值。

也就是说在台风中没有限值,冷高压空气中有限值。

在空气密度和纬度相同时,高气压区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是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越稀疏。

摩擦层中的风考虑的力有1,地转偏向力2气压梯度力3惯性离心力4黏性力。

摩擦层中风斜穿等压线,偏向低压一侧吹。

摩擦层中的风海洋10°~20°陆地35~45°。

实际风风速=地转风×(60~70%)在高压区低层水平辐散高层水平辐合,并伴有下沉运动。

在低压区,低层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并伴有上升运动。

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和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和行星风带的主要假设条件是地标均匀且平坦。

单圈环流假设条件中不考虑地球自转。

海陆热力差异之一是热量在海水中混合和厚度比陆地大。

海陆热力差异有利于低压系统发展的情况冬季海洋,夏季大陆。

“咆哮”西风带位于南半球副高与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半球的信风带稳定少变,盛行方向分别为南半球东南风、北半球东北风。

信风特点:风速不大,风向稳定。

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亚洲和北太平洋有北太平洋副高和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有冰岛低压。

深厚系统还有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中小尺度动力气象学

中小尺度动力气象学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天气系统: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比常规探测站网小,但比积云单体的生命周期及空间尺度大得多的一种尺度。

即水平尺度为几公里到几百公里,时间尺度由1小时到十几小时。

2、划分依据及分类:1)早期的经验分类天气系统——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空间尺度分别为:106m、105m和104m时间尺度对应为:105s、104s和103s2)依据物理本质对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动力学分类方法)依据无量纲数罗斯贝数Ro 和拉格朗日时间尺度T的尺度分类行星尺度、气旋尺度、中尺度、积云尺度、小尺度3)Orlanski的综合分类(观测与理论分类)大尺度(α、β)中尺度(α、β、γ)小尺度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空间尺度范围广,生命周期跨度大;2)气象要素梯度大;3)散度、涡度与垂直速度;4)非地转平衡和非静力平衡;5)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6)小概率和频谱宽、大振幅事件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的分类: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的基本类型主要依赖风的不同类型(1)层状气流小风、层状气流。

平滑浅波,波动只发生在山脉上空的浅层,向上很快消失——山脉波(mountain wave)(2)驻涡气流:在山顶高度以上风速较大时,可能在山脉背风坡形成半永久性的涡动,上面则有气流的平滑浅波——驻涡(standing eddy)(3)波动气流当风速随高度增大时,在背风坡出现波动气流——背风波(lee wave)。

背风波可以伸展到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

(4)转子气流:在背风波出现时,当垂直方向有风速极大值出现时,则会形成转子气流(rotor streaming)。

驻涡和转子是背风波的特殊形式!3、背风波的形成、特征及大气条件背风波是地形波的一种类型,由于障碍物引起空气垂直振荡而造成的。

特征:波长:1.8~70km之间,多为5~20km左右。

波长一般随高度而变,高层较长,低层较短。

气象学整理资料

气象学整理资料

1热赤道及其成因
热赤道是指地球表面上平均温度最的纬度性区位。

热赤道一定不会在赤道上空,因为赤道地区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但因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加上赤道上有许多高大山脉(如非洲肯亚山、南美安第斯山等),亦有降温效应。

所以,意谓全球的最热的热赤道约不等于赤道。

南半球热赤道范围较小,原因是南半球多为海洋,海洋热容量较大,受热较慢,有降温效应。

相反,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广大,而陆地热容量小,吸热快,温度也就高,形成热赤道的区域位于半球的沙漠带出现,如非洲沙哈拉沙漠
2,台风形成条件
最主要有3个。

一是需要较高的海水温度,因为台风只生成在水温26 27℃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二是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即地球自转产生的改变风向的力(北半球向右)。

地转偏向力随地理纬度的降低而减小,在赤道地区为零。

这就是纬度低于5°海洋上没有台风生成的原因。

三是要有一个原始涡旋,这样在台风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气流直接流入低涡中心,使之迅速
填塞而消失。

还有,在台风生成区高低空风向风速差别要小,这就是20°纬度以上不易生成台风的主要原因。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气象学:水平尺度: 10-1000km对象:中尺度环流系统内容:中尺度环流系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机制及其分析预报方法意义:①许多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都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

②中尺度气象学是甚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理论基础。

(长期>10天,中期3-10天,短期1-3天,甚短期0-12h,临近0-2h)③中尺度环流系统是大气环流重要成员(大尺度背景场依存条件)2、天气系统的尺度划分:(一)经验分类法(经典方法)小尺度系统(雷暴、龙卷)和大尺度系统(锋面、气旋)中尺度系统(飑线、中气旋等)(二)动力学定义可利用罗斯贝数(Ro)和弗劳德(Froude)数(Fr)来描述大气的时空尺度。

Ro = U/fL (惯性力/柯氏力);Fr=U2/gL(△ρ/ρ)(惯性力/浮力)(三)实用(几何)分类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尺度:水平尺度在2-2000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范围很宽。

性质不同。

(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取V~10m/s,H~10km,对α,β,γ中尺度W分别为10-1m/s, 100m/s和101m/s,垂直速度、散度、涡度都比大尺度运动大1到几个量级。

(3)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中尺度运动中,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都必须考虑。

大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重要,浮力可略小尺度运动:浮力重要,地转偏向力可略中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和浮力都考虑(4)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关系: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大尺度运动: 风场适应质量场(气压场)。

中尺度运动: 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分为: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一般把气流过山所引起的气流称为地形波。

3、地形波的基本类型:层状气流(山脉波):山脉上空的平滑浅波,风小。

驻涡气流(驻涡):山脉背风面的半永久性涡旋,山顶以上风速大。

气象资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气象资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气象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全面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气象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气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汇总、气象灾害情况分析、气象服务效果评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

二、气象观测数据汇总1. 观测站点及观测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共设有X个气象观测站点,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气压、湿度等。

2. 气象观测数据特点(1)气温: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冬季低温天气较少。

(2)降水:降水量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

(3)风速:风速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风速较大,部分地区风速较小。

(4)风向:风向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

三、气象灾害情况分析1. 气象灾害类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共发生X起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暴雨、冰雹、寒潮等。

2. 气象灾害特点(1)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受强降水影响,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2)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受干旱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

(3)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台风登陆我国后,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灾害。

(4)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山区泥石流等灾害。

四、气象服务效果评估1. 气象预报准确率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X%,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2. 气象预警发布及时性在气象灾害发生前,我国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气象服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X%,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2)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加强。

(3)气象服务针对性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2)加大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投入,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

气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气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气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气象学简介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规律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气、气候、大气环流、气象灾害等。

气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测、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

气象学的研究目的是预测和控制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据大气的21%,氩气占据大气的0.93%,其余的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氮氧化物等。

2. 大气的结构大气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的层次,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水蒸气和云。

平流层是对流层的上方,延伸约50公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中间层是平流层和热层之间的层次,延伸到约80公里,其中包括臭氧层。

热层是大气的最外层,延伸到约500公里,其中包括热层电离层。

三、气象要素和气象要素观测1.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是指描述大气状态和过程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

这些要素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2. 气象要素观测气象要素观测是指对大气中各种要素进行定量测量的过程。

观测的方法包括地面观测、卫星观测和雷达观测等。

地面观测主要通过气象观测站对气象要素进行测量,包括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

卫星观测通过卫星传感器对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量等进行遥感观测。

雷达观测通过雷达系统对大气中的降水、风暴等进行探测和监测。

四、气象系统和大气环流1. 气象系统气象系统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其中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带、温带低压带等。

这些系统的形成和运动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是大气中气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水平和垂直气流的运动。

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海洋等。

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气象学:水平尺度: 10-1000km对象:中尺度环流系统内容:中尺度环流系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机制及其分析预报方法意义:①许多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都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

②中尺度气象学是甚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理论基础。

(长期>10天,中期3-10天,短期1-3天,甚短期0-12h,临近0-2h)③中尺度环流系统是大气环流重要成员(大尺度背景场依存条件)2、天气系统的尺度划分:(一)经验分类法(经典方法)小尺度系统(雷暴、龙卷)和大尺度系统(锋面、气旋)中尺度系统(飑线、中气旋等)(二)动力学定义可利用罗斯贝数(Ro)和弗劳德(Froude)数(Fr)来描述大气的时空尺度。

Ro = U/fL (惯性力/柯氏力);Fr=U2/gL(△ρ/ρ)(惯性力/浮力)(三)实用(几何)分类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尺度:水平尺度在2-2000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范围很宽。

性质不同。

(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取V~10m/s,H~10km,对α,β,γ中尺度W分别为10-1m/s, 100m/s和101m/s,垂直速度、散度、涡度都比大尺度运动大1到几个量级。

(3)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中尺度运动中,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都必须考虑。

大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重要,浮力可略小尺度运动:浮力重要,地转偏向力可略中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和浮力都考虑(4)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关系: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大尺度运动: 风场适应质量场(气压场)。

中尺度运动: 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分为: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一般把气流过山所引起的气流称为地形波。

3、地形波的基本类型:层状气流(山脉波):山脉上空的平滑浅波,风小。

驻涡气流(驻涡):山脉背风面的半永久性涡旋,山顶以上风速大。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气象学:水平尺度: 10-1000km对象:中尺度环流系统内容:中尺度环流系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机制及其分析预报方法意义:①许多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都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

②中尺度气象学是甚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理论基础。

(长期>10天,中期3-10天,短期1-3天,甚短期0-12h,临近0-2h)③中尺度环流系统是大气环流重要成员(大尺度背景场依存条件)2、天气系统的尺度划分:(一)经验分类法(经典方法)小尺度系统(雷暴、龙卷)和大尺度系统(锋面、气旋)中尺度系统(飑线、中气旋等)(二)动力学定义可利用罗斯贝数(Ro)和弗劳德(Froude)数(Fr)来描述大气的时空尺度。

Ro = U/fL (惯性力/柯氏力);Fr=U2/gL(△ρ/ρ)(惯性力/浮力)(三)实用(几何)分类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尺度:水平尺度在2-2000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范围很宽。

性质不同。

(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取V~10m/s,H~10km,对α,β,γ中尺度W分别为10-1m/s, 100m/s和 101m/s,垂直速度、散度、涡度都比大尺度运动大1到几个量级。

(3)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中尺度运动中,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都必须考虑。

大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重要,浮力可略小尺度运动:浮力重要,地转偏向力可略中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和浮力都考虑(4)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关系: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大尺度运动: 风场适应质量场(气压场)。

中尺度运动: 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分为: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一般把气流过山所引起的气流称为地形波。

3、地形波的基本类型:层状气流(山脉波):山脉上空的平滑浅波 ,风小。

驻涡气流(驻涡):山脉背风面的半永久性涡旋,山顶以上风速大。

气象学总结知识分享

气象学总结知识分享

气象学总结1、通用气体常数:8.31焦耳/摩尔*开尔文2、在一定温度与压强的条件下,虚温差的大小表征了大气中含水量的多少3、压力一定时,水汽含量越多,露点越高4、对流层高度:低纬度—17-18公里,中纬度—10-12,极地—8-9公里。

5、当热量平衡时,物体对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值,只是温度与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他性质无关。

6、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7、朗伯定律: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

8、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会被大气吸收、散射和反射而减弱,其减弱程度是决定于当时的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

9、直接辐射的大小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10、太阳直接辐射的最大值在纬度20度附近11、一年中太阳直接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初夏)最小值出现在冬季12、散射辐射强度大小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另外还与云状、海拔高度、纬度有关13、总辐射的影响因子与直接辐射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14、总辐射的年变化:中高纬度最大在夏季最小在冬季,赤道地区:一年中两个最大分别在春分和秋分15、总辐射的日变化:最大值在赤道,向两极减小。

在夏至和冬至日最大出现在北纬和南纬90度附近。

16、高积云的反射率比层积云大,因为高积云中有大量的冰晶。

17、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吸收和放射起重要作用成分有:水汽、液态水、二氧化碳和臭氧。

18、层状的低云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和放射很强。

19、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要素有:地温、气温、空气湿度和云的状况。

20、气温越低,空气湿度越小和云越少,则大气逆辐射越弱,则有效辐射越强。

21、地面辐射差额由负转为正的时间,分别出现在日出后或日落前一个小时。

22、影响下垫面温度的因子: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下垫面的热属性、热量传递的方式23、土壤温度的影响因子:土壤的颜色、土壤的结构24、松软的土壤越是粗糙不平,则白天的温度越高,夜间的温度越低。

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经验总结

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经验总结

学校的天气分析课及micaps上机课没有专门教中尺度天气分析,我完全是自学自悟自己摸索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经大家建议,开这个帖,把个人经验体会详细写出来和大家讨论,欢迎预报的同行交流学习,带动micaps版块中尺度天气分析活跃起来,因为气象台业务上中分析很重要。

尽管业务上很依赖于数值预报,但是实况天气分析(包括手绘天气图和micaps分析)作为预报员的一项基本技能,还是需要掌握的。

定槽脊线、切变线、地面锋线、高低压中心、冷暖中心什么的,这些基础知识天气学分析里讲得很清楚,这里简单提一下。

各线条、箭头等表示什么含义,中尺度(强天气)分析工具箱里的帮助也有,如图1,也要熟记于心。

这两点是中分析的必备知识,是前提。

另外,最好对中尺度气象学或中尺度天气系统有一定的掌握或了解。

还有,你不能是色盲•••还有,得有观测资料啊,否则是无米之炊啊。

学校的天气分析课及micaps上机课没有专门教中尺度天气分析,我完全是自学自悟自己摸索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经大家建议,开这个帖,把个人经验体会详细写出来和大家讨论,欢迎预报的同行交流学习,带动micaps版块中尺度天气分析活跃起来,因为气象台业务上中分析很重要。

尽管业务上很依赖于数值预报,但是实况天气分析(包括手绘天气图和micaps分析)作为预报员的一项基本技能,还是需要掌握的。

定槽脊线、切变线、地面锋线、高低压中心、冷暖中心什么的,这些基础知识天气学分析里讲得很清楚,这里简单提一下。

各线条、箭头等表示什么含义,中尺度(强天气)分析工具箱里的帮助也有,如图1,也要熟记于心。

这两点是中分析的必备知识,是前提。

另外,最好对中尺度气象学或中尺度天气系统有一定的掌握或了解。

还有,你不能是色盲•••还有,得有观测资料啊,否则是无米之炊啊。

业务上,中分析一般分析5层,从下往上依次是地面、925hPa、850hPa、700hPa、500hPa,500hPa以上层次很少分析。

为了防止线条太多看不清,一般用5个交互符号分析,每层一个。

中小尺度天气学

中小尺度天气学

第一章1. (选填)简述Orlanski分类法对屮尺度的分类?Meso: a中尺度200—2000km ; 3 中尺度20—200km ; 丫屮尺度2—20km2. (选简)简述屮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按时空细分)①空间尺度小,生命期短。

②气象要素梯度大。

③非地转平衡和非静力平衡及强的垂直运动。

④小概率和频谱宽、大振幅事件。

第二章1 什么是〃对流近似” ?只有与重力联系的项屮保留了密度扰动,而在气压梯度力项屮,则略去了密度扰动的影响,这样的近似称为对流近似。

2 什么是“对称不稳定” ?判断用气块法所谓对称不稳定,从物理上看就是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是对流稳定的和水平方向上是惯性稳定的情况下,作倾斜上升运动时仍然可能发生的一种不稳定大气现象。

第三章1 (★反复记忆)简述强风暴发生的天气学必要条件?①位势不稳定层结,并常有逆温层存在②低层有水汽辐合③有不稳定的释放的机制④强的风垂直切变⑤低空急流⑥中空干冷空气等。

2 (★)什么是条件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①条件不稳定:丫m<Y <Y d,对于未饱和大气是静力稳定的,而对饱和湿空气来说是静力不稳定,这种大气层结称为“条件不稳定”层结。

适用于气块②对流性不稳定:对流性天气一般发生在条件性不稳定层结的情况下,但有时在上干下湿的条件性稳定层结下,如果有较大的抬升运动,特别是发生整层大气得到抬升时,原先的条件性稳定层结变成不稳定的了,这种不稳定层结称为对流性不稳定。

适用于气层3 逆温层和干暖盖的作用是什么?在强对流爆发前,屮低层常常有逆温层和稳定层,它相当于一个阻挡层,暂时把低空湿层与对流层上部的干层分开,阻碍了对流的发展,这样使风暴发展所需要的高静力能量得以积累,当大气低层出现阻挡层时,一般称为干暖盖。

具有稳定层结的干暖盖抑制对流的作用是十分清楚的,另一方面它对于大气低层不稳定能量又有储存和积累作用。

4 普通积云的云外下沉气流与强风暴屮尺度环流的下沉运动对对流运动各起什么作用?①普通积云对流的云外下沉运动的出现,使对流运动的发展受到不利的影响。

初中地理气象知识总结

初中地理气象知识总结

初中地理气象知识总结地理气象知识总结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变化的科学。

在地理学中,气象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气象现象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应对气象变化。

本文将总结初中地理课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

一、气象的定义和重要性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变化的科学,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气象的观测、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气象元素与气象要素气象元素是描述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气象要素是指构成大气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三、气象现象1. 大气的成分和结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小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它们在大气中的比例称为大气成分。

大气的结构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部空间。

2. 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为大气的重力作用会使大气在底层更加密集,压强更大。

3. 气温气温是描述大气的热度或冷度的物理量。

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中分子的热运动情况,高温意味着分子的热运动较快,低温则相反。

4. 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湿度的测量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即大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之间的比值。

5. 风风是大气中气压和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运动。

风的方向是指风来自的方向,风的强度则取决于气压的差距和地形等因素。

6.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水或固态水并从云层中落下的过程。

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四、气候与天气1.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出来的特征。

气候与地理位置、海洋流、山脉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 天气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期间的气象状况。

天气的变化与气压系统、 atmos 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相关。

五、气象与人类活动1. 农业生产气象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一次微小尺度平流雾天气特征分析——一次漏报天气总结

一次微小尺度平流雾天气特征分析——一次漏报天气总结

一次微小尺度平流雾天气特征分析——一次漏报天气总结摘要平流雾的非常难于预报的天气,危害性很大对于飞机降落、起飞有很大影响;目前对于大雾影响航班正常率比例较大。

因为尺度小、突发性强,各类探测工具探测不到当时的气象要素。

因而也就无法对短时平流雾做较准确预报。

本文主要是对一次短时出现平流雾天气进行分析,对于气压场,温度平流,小尺度平流雾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于短时平流雾的预报方法并及时所采取的方法措施。

以利于平流雾天气下航班及训练的气象保障工作。

关键词温度平流湍流气压场多年来,国内外气象工作者对大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天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统计特征和预报方法研究的不多。

因为雾预报也是一个世界难题,大雾形成是由多种天气条件,环境因素决定的,其形成受到天气系统、本地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大气稳定度、大气成分能各种因素制约。

大雾是比较常见的灾害性的天气之一,其中出现几率高,发生范围广、危险程度大的特点,大雾对民航、高速公路、海洋航行都是危险天气。

尤其平流雾,尺度小,时间短,天气尺度气象要素根本探测不到。

雾的定义:雾是指浮在近地层中,大量小水滴,小冰晶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km。

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到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产生的雾。

平流雾发生时,能见度往往在几分钟内迅速转差至200—300以下,甚至降到0米,飞机无法正常起降。

是危机航班及训练安全和效率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

因此,了解大雾出现的特点、做好大雾预报工作、对防止又大雾造成的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洛阳机场地形特点及产生平流雾的背景条件:有平流雾的定义可知,平流雾形成条件主要有两个:(1)暖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暖湿空气水平气流经寒冷的地表时,因暖湿空气受冷的地表影响,近地面气层温度才能迅速下降,相对湿度不断增大而形成平流雾。

(2)有适宜的风向和风速。

一般洛阳东北风4—5米,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流向冷的地面,而且能产生一定强度的湍流,使雾达到一定厚度。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资料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资料
三、龙卷(Spout / Tornado) 1、概述 1)定义 ――和强对流云相伴出现的、具有垂直轴的小范围强烈 涡旋,是破坏力很大的小尺度风暴系统。
12
13
2)结构特点 ――有如同“象鼻子”一样的漏斗状云柱自对流云底盘旋而下 ――有时成对出现,一个是气旋式的,另一个是反气旋式的, 气旋式龙卷较为常见。 3)产生条件 ――强的层结不稳定性,因此产生龙卷的雷暴云比别的雷暴云 更高、更强。 4)出现时间 ――主要出现在春、夏季,陆地上以下午到傍晚的机会居 多,海上一般出现在清晨6h前后。 5)发生地区 ――墨西哥湾、地中海和孟加拉湾上空,水龙卷出现最频 繁。我国南海西沙群岛一带,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尤 以8、9月为最多。美国是龙卷出现最多的国家。
3
一、雷暴(Thunderstorm) 1、概述 1)定义 ――积雨云中发生的激烈放电、雷鸣现象,一般伴有阵 雨,所以常与雷雨通称。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做雷暴云或雷暴单体,是小尺度天 气系统。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集在一起,叫做雷 暴群或雷暴带(又称多单体雷暴)。 普通雷暴――伴有阵雨的雷暴。 强雷暴――伴有暴雨、阵性大风、冰雹、龙卷等强对流 天气的雷暴,也叫“强风暴”。包括飑线、 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 2)活动地区 低纬多于中纬,中纬多于高纬; 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海洋。 3)季节性:夏季出现较多,冬季几乎绝迹。
14
2、一般特征 ――水平范围很小; ――持续时间很短; ――移动路径多为直线,漏斗状云柱的倾斜方向,通常 指示龙卷移动的方向; ――中心气压极低,可低至400hPa以下,甚至达到200hPa。 ――风力大,最大可达100~200m/s,风速自中心向外增 大,在距中心数十米的区域达到最大,再往外,风速 便迅速减小。 ――破坏力巨大。

中小尺度气象学实习报告

中小尺度气象学实习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小尺度数值模拟上机实习报告实习日期2012.6指导教师得分一、背景知识:LINUX系统的命令:cd 进入文件夹(退出是cd..)ls 列表显示查看当前目录中的内容mkdir 建立新文件夹vi 进入vi文本编辑器ln 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不同的链接tar 解压缩pwd 显示当前位置的绝对路径clear 清屏rm 删除此外,在vi 编辑器中,在命令行状态下输入:wq 表示对当前操作保存退出。

用i 键可完成从命令行到插入行的转换,用Esc键可返回命令行状态。

二、实习内容利用上课所学知识,模拟'“梅花”台风(资料已经给出)48小时的变化情况,初始时间可以自己选定(我选择的是2011年8月1号12:00开始,模拟预报到2011年8月3号12:00)。

三、实习步骤:1,在成功解压SSH文件后,会出来一个蓝色图标,双击安装,只需要一路NE XT即可。

安装完成后会出现两个新图标,一个白的一个黄的,目前我们只需要用那个白的即可。

双击进入,在对话框中输入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

2,先建立一个以自己学号的目录mkdir 20091346009rc,然后进入自己的目录cd 20091346009rc;在20091346009rc这个目录下分别对WRFV3、WPS 以及ARWpost 三个部分进行解压缩,并编译运行这个三个的步骤为:WRFV3:1)解压缩WRFV3文件,使用命令tar zxvf .../models/WRFV3.0.1.1.TAR.gz 解压成功后会在A 目录下出现一个WRFV3 子文件夹2) 进入WRV3文件夹,使用命令cd WRFV33) 生成脚本文件,使用命令./configure 参数选择:S1部分选3;S2部分选1。

4)进入vi 编辑器修改文件参数,使用命令vi configure.wrf需要修改的部分为FCOPTIM = -O3把其中的3 改成2修改完成后,在命令行状态下,输入:wq保存退出。

中尺度应用模式实习报告

中尺度应用模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中尺度应用模式实验室,主要从事气象、环境等领域的小尺度模拟研究。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中尺度气象模拟、大气污染传输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与收获1. 中尺度气象模拟在中尺度气象模拟方面,我主要参与了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型的气象模拟研究。

通过学习WRF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我了解了气象模拟的基本流程,掌握了气象数据处理、模型配置、模拟运行等技能。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模拟结果,如降水、风场、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情况。

2. 大气污染传输模拟在大气污染传输模拟方面,我参与了基于CALPUFF模型的污染扩散研究。

通过学习CALPUFF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我了解了大气污染传输的基本过程,掌握了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对污染传输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配置CALPUFF模型、运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等技能。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Python、R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数据读取、清洗、转换、可视化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后续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导师、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向他人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模型配置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模型配置与运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参数设置不当、模型运行报错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查阅文献、向导师请教、与同学讨论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2.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问题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我遇到了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缺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会了使用Python、R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编写代码自动化清洗、转换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气象气候学小结

气象气候学小结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可总结为:

种类多,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 灾害。
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


时空分布广,灾害地域组合明显。
自然灾害的类型
按照自然灾害形成所处的地表圈层的不 同空间位置,可以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1、地质灾害 2、地震灾害 3、气象气候灾害 4、生物灾害

气候学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生物圈等的综合表现。具有明显的空间 特征。
教学目的: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培养学生的 忧患意识。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 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 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注意辨证认识灾害的意义。指反常现象。如旱 灾,对现在的罗布泊而言,没有旱灾之说。又 如泥石流,若发生在人迹不到的地区,也不提 为灾害。

城市气候


五岛效应:热岛,鱼岛,混浊岛,干岛, 湿岛。 城市环境问题:温度环境,风环境,污 染环境。
全球变化

什么是全球变化?
原始森林被破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臭氧空 洞面积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当人类在文明征 程上越走越远的时候,人类的家园却遭遇着前所未
有的环境危机。
《京都议定书》:为全球“退烧”开处方。

台风灾害


台风形成于热带、副热带的广阔的高温 洋面,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 心气压很低。 台风灾害主要由台风在海上移动、登陆 形成的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风暴潮灾害


是由强烈的低压气旋引起海潮潮位异常 升高的现象。 风暴潮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千米,持续 时间1~100小时。若恰逢天文大潮期, 常形成重灾。 1949年上海风暴潮淹没农田13.3万余公 顷,上海市区水深1~2米,死167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气象学:水平尺度: 10-1000km对象:中尺度环流系统内容:中尺度环流系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机制及其分析预报方法意义:①许多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都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

②中尺度气象学是甚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理论基础。

(长期>10天,中期3-10天,短期1-3天,甚短期0-12h,临近0-2h)③中尺度环流系统是大气环流重要成员(大尺度背景场依存条件)2、天气系统的尺度划分:(一)经验分类法(经典方法)小尺度系统(雷暴、龙卷)和大尺度系统(锋面、气旋)中尺度系统(飑线、中气旋等)(二)动力学定义可利用罗斯贝数(Ro)和弗劳德(Froude)数(Fr)来描述大气的时空尺度。

Ro = U/fL (惯性力/柯氏力);Fr=U2/gL(△ρ/ρ)(惯性力/浮力)(三)实用(几何)分类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尺度:水平尺度在2-2000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范围很宽。

性质不同。

(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取V~10m/s,H~10km,对α,β,γ中尺度W分别为10-1m/s, 100m/s和 101m/s,垂直速度、散度、涡度都比大尺度运动大1到几个量级。

(3)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中尺度运动中,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都必须考虑。

大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重要,浮力可略小尺度运动:浮力重要,地转偏向力可略中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和浮力都考虑(4)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关系: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大尺度运动: 风场适应质量场(气压场)。

中尺度运动: 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分为: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一般把气流过山所引起的气流称为地形波。

3、地形波的基本类型:层状气流(山脉波):山脉上空的平滑浅波 ,风小。

驻涡气流(驻涡):山脉背风面的半永久性涡旋,山顶以上风速大。

波动气流(背风波):山脉背风面的波动气流,风切变大。

转子气流(闭合涡旋):山脉背风波的一种特殊形式,风速有极大值。

4、背风波形成的大气条件:山顶附近有逆温、风的垂直切变较强。

5、当,即Scorer参数随高度减小时,才有背风波的发生。

即在大气中出现,且风随高度增大时出现背风波。

6、背风波对天气的影响:使背风面降水量增大,背风面强对流增多,背风面产生下坡风。

7、下坡风:由于空气越山后在背风侧的山脚附近造成局地强风,称为“下坡风”。

下坡风主要同水跃型地形波相联系。

8、下坡风的产生条件:①对流层中(或低层)有明显的逆温层②稳定的低层大气及高低层大气的Scorer数具有一定的差值,并具有相应的斜坡地形条件。

9、下坡风发生的有利天气形势:高空为一深厚的冷槽,槽前有较强的冷平流。

地面图上山脉两侧有较大温差和气压差( >=15hPa )。

10、尾流:处于相对于气流运动实体背后的湍流区。

11、涡街:在尾流中发生的涡旋列,有的呈气旋性环流,有的呈反气旋性环流。

12、大气涡街发生条件:①有一个低层逆温层(位于洋面上空450-2000m 的高度上),岛的顶部正好在逆温层上方②基本气流稳定③风速约10m/s 13、热岛环流:岛屿与海洋的热力差异所引起的局地环流。

由于局地温差而产生局地环流的效应统称为热(冷)岛效应。

城市与乡村热力差异所引起的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

14、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局地环流。

白天陆面加热快,水面相对冷,吹海风,晚上陆面降温快,水面相对暖,吹陆风。

15、山谷风:在斜坡上由于其附近空气与同一高度上的自由大气之间存在温差而产生的风叫做斜坡风。

白天风由平地向坡上吹,叫上吹风,夜间则由坡上向下吹,叫做下吹风。

当斜坡由山和谷组成时,这种斜坡风叫做山谷风。

白天风由谷里向山坡上吹,叫做出谷风或谷风,夜间则由山坡向谷里吹,叫做进谷风或山风。

第三章自由大气非对流性中尺度环流1、重力波:重力波即浮力波,是静力稳定大气受到扰动后产生的振荡的传播。

重力波是一种垂直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当这类波动水平传播时,空气质点做上、下移动。

背风波也是一种重力波,有固定发生源。

2、重力波产生的天气条件:逆温层或稳定层存在;明显的风速垂直切变:Ri<0.5(有时Ri<0.25),Ri越小重力波振幅越大。

3、重力波的作用:①可触发对流②可引起CAT (clear air turblence)晴空湍流③高低空能量传输④不同尺度能量交换4、重力波对对流天气的作用:①重力波出现在对流天气发展之前,触发机制的作用。

②当已经产生的对流区有重力波通过时,对流强度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在波槽后,对流发展,最强对流活动出现在波脊处,当下一个波槽接近时,对流强度减弱,以后当另一个波脊接近时,对流又重新加强。

③使一般降水区位于低压环流的后部,与高压环流的前部。

④在锋面气旋、登陆台风以及低空急流等许多系统中,都经常有中尺度重力波活动,它们与暴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5、重力波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力波的条件是Ri<1/4.6、产生重力波:风的垂直切变、高空急流、地转调整第四章中尺度孤立对流系统1、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指水平尺度为10~2000km左右的具有旺盛对流运动的天气系统。

2、中尺度对流系统分为:孤立对流系统、带状对流系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3、孤立对流系统:以个别单体雷暴、小的雷暴单体群以及某些简单的飑线等形式存在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对流系统。

4、普通单体雷暴三个阶段:积云阶段:塔状积云的发展(低层辐合、暖湿空气、潜热驱动的上升运动),上升气流为主导,混合和夹卷发生在上升运动中;成熟阶段:降水开始到达地面,降水拖曳周围环境的空气向下产生下沉。

成熟阶段代表了风暴的峰值强度,上升和下沉在强度上几乎相当,降水较强可能包含小雹,阵风锋是由下沉气流向地面散开形成的,云砧、云顶开始变成冰或者冻结消散阶段:最终下沉运动覆盖了上升运动,对流崩溃(因为云是垂直向上的),降水变小、消失,云开始自底向上蒸发,在后部剩下一个“孤立的云砧”5、成熟阶段的下沉气流:下沉气流是雷暴下面的下沉气柱,主要有三个过程来产生和维持:①夹卷空气的蒸发冷却②降水造成的向下拖曳③云底下面的空气的蒸发冷却6、多单体风暴:是由一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命期短暂的对流单体所组成的,是具有统一环流的雷暴系统。

多单体风暴中的单体呈现有组织(Organized)的状态,这和新单体仅出现在一定的方向上有关。

如果新单体可以出现在各个方向上,便会呈现无组织(Unorganized)的形态。

特点:在多单体风暴中包含很多对流单体,每个单体可能都有冷的外流,这些外流结合起来形成了大的阵风锋。

沿阵风锋的前沿有气流辐合。

通常在风暴移动方向上辐合最强。

这种辐合促使沿阵风锋附近新的上升气流发展。

然后每个新生对流单体又经历其自身的发展过程。

7、单体运动和风暴运动8、多单体风暴的天气:在阵风锋附近可发生生命期短暂的龙卷,强上升区附近可能产生冰雹。

风暴移动较慢时,可造成局地暴雨和洪水。

9、超级单体风暴:指直径达20一40km以上.生命期达数小时以上,即比普通的成熟单体雷暴更巨大、更持久、天气更猛烈的单体强雷暴系统。

它具有一个近于稳定的、高度有组织的内部环流。

并且连续地向前传播,其移动路程达数百千米。

(1)在RHI(距离一高度显示器)上有穹隆(无或弱回波区)、前悬回波和回波墙等特征;(2)在PPI(平面位监显示器)上有“钩”状回波。

外观呈圆或椭圆形,云体高大,水平尺度20-40km以上,垂直伸展12-15km以上,云顶表现为庞大而平滑的圆顶状,这是活跃稳态风暴的特征,说明云中上升气流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10、穹隆:风暴中强上升气流所在处。

该处的上升气流速度可达25-40m/s 以上。

由于上升速度强,水滴常常尚未来得及增长便被携出上升气流,因此而形成弱(或无)回波区。

11、龙卷风暴:产生龙卷的强风暴系统称为龙卷风暴,这种风暴云十分高大并有明显的旋转性,通常是一种超级单体风暴,(不过也有非超级单体龙卷风暴)。

超级单体风暴钩状回波附近的中尺度气旋是容易产生龙卷的地方。

龙卷本身是指从对流云底向下伸展及地的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没有伸展及地的称为“漏斗云”)12、下击暴流:对流风暴发展成熟时,会产生的很强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时形成风速达17.9m/s(8级)以上的灾害性大风。

这种局地下沉外流气流称为下击暴流。

其破坏范围约几十至几百千米。

下击暴流的下沉气流常伴随旋转,到达地面附近时,形成直线风水平辐散,触地后,还会向上卷扬起来,产生滚轴状的水平涡旋,并将沙尘卷起。

第五章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1、带状对流系统:由对流单体侧向排列而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一般称为带状对流系统。

2、飑线:为—种带(或线)状中尺度系统,是非锋面性狭窄的活跃的雷暴带(或不稳定线)。

其中有许多雷暴单体(其中包括若干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是风向、风速、气压、温度等突变的狭窄强对流云带。

为破坏力的严重灾害性天气。

3、飑线的地面要素场的结构:飑线由雷暴单体侧向排列而成,每个单体成熟期都有地面冷丘及水平外流和阵风锋;小冷丘和阵风锋结合起来形成中尺度雷暴高压和阵风锋。

阵风锋又称为飑锋:处在雷暴高压边缘。

具有很强的温度梯度、气压梯度和风速和风向水平切变,它也叫气压涌升线或跳跃线。

4、飑线前低压:飑锋前方一般有中尺度低压。

它的形成可能与飑线前方高层的补偿下沉气流引起的绝热增温有关。

5、尾流低压:雷暴高压后方的中尺度低压,它的形成与雷暴高压后部的尾流效应相联系。

6、飑中系统:包括飑线、飑线前低压、雷暴高压以及尾流低压统称为飑中系统。

第六章锋面气旋及台风附近的中尺度雨带1、锋面附近的对流:D型、U型、L型2、暖输送带:在槽前辐合区的边界上通常可以看到一支狭长的云带。

这是由来自低纬度低空对流边界层的暖空气在其逐渐向北、向上运行,升入到对流层中、高层时所形成的。

由于这支狭窄的气流具有朝极地方向和朝上输送大量热量以及水汽和动量的作用,所以称为“暖输送带(WCB)”。

3、冷输送带(CCB) :它起源于气旋东北部的高压的外围,是一支反气旋式的低空气流。

其作用:把北方冷空气气向南方输送。

4、锢囚波动中的暖输送带:气流来自暖区边界层。

沿冷锋上升,来到对流层上层产生高云云系。

当它越过在地面暖锋前面的冷空气时,反气旋式地转向,当它在高空脊的的西北气流中下沉时明显地蒸发、消散。

5、暖输送带特性的最明显的差别:朝后斜升模式,朝前斜升模式。

6、中尺度雨带的分类:粗略可分为三类:U型、L型和D型。

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的浅层对流称为U型,出现在对流层低层的浅层对流称为L型;而直展深层的对流则称为D型。

7、U型中尺度雨带:暖锋雨带、锋前冷涌雨带、冷锋雨带9、U型雨带的共同特征:①它们都与暖输送带的上升部分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