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的体会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项目编号:ZHENGHE-2014-245 ),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组织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的修订工作任务,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新光、马勇、涂顺明、钟其顶、丁绍辉、仇凯、孟镇、刘明、郑淼、陈楠楠、刘传贺。
起草组在接受起草工作任务后,立即开展标准修订工作,经过广泛调研,并查阅相关国内外资料,于2014年12月召开标准起草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了标准起草原则、框架、基本内容及编写任务分工等内容,根据会议形成的意见,各单位结合我国蒸馏酒生产实际情况,返回标准文本内容和意见,起草工作组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讨论稿,并在行业广泛征求意见。
2015年4月起草工作组组织召开标准专题讨论会,对标准讨论稿文本逐条进行讨论,起草工作组及时整理反馈意见,并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按照项目委托书规定的时间按时提交。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标准名称标准名称由“白酒厂卫生规范” (GB 8951-1988)修订为“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
2.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由于白酒是我国产量最大同时也独具特色的蒸馏酒种,其他原产国外的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等市场占有率较小,因此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白酒的生产和加工,其他蒸馏酒应按照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执行,另外我国以蒸馏酒为酒基,同时采用现代提取工艺(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再进行调配工艺的配制酒是我国主要的配制酒类型之一,本标准适用范围中涵盖此种类型的配制酒,其他类型的蒸馏酒的配制酒按照GB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执行。
食品标准与法规学习心得
食品标准与法规学习心得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管理措施,及时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和控制方法,进而做好食品安全评估和质量管理工作。
其次,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各种食品分析和检测技术,熟悉食品标识和标签的要求,了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流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养成细心、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再次,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需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由于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多、知识点杂乱的课程,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采取系统性学习的方法,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
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了解食品法规和标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然后,我们可以参加课堂讨论和专题研讨,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查找和收集最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另外,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困惑。
在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法规和标准的内容比较繁琐,很多条款和细节需要细心和耐心的阅读和理解。
此外,食品标准和法规的修订频繁,草案的出台和实施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给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我们在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过程中要保持对知识的持续追踪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新标准解读
[1-2]
新版标准中蒸馏酒的定义更广泛更规范 。 旧版标准中蒸馏酒的原料为 “含糖或淀粉原料 ”, 而 新版标准中蒸馏酒的原料为 “以粮谷 、 薯类 、 水果 、 乳类等 为主要 原 料 ”, 新 版 标 准 将 “ 乳 类 ” 纳 入 蒸 馏 酒 的 原 料 范 围。 国家标准 《 白酒工业术语 》(GB/T15109— 2008) 中对 “勾兑调味 ”的定义为 : 把具有不同香气 、 口味 、 风格的酒 , 按不同比例进行调配 , 使之符合一定标准 , 保持成品酒特 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3]。 “ 勾兑 ”本是中性词 , 是白酒生产工 艺的一个重要环节 , 然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却变了味 , 消费 者认为 “‘ 勾兑 ’=‘ 酒精勾兑 ’”, 这是一种误解 。 造成此现 象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和企业因诸多顾忌而没有正 面宣传有关 ; 另一方面 , 我国的相关标准比较粗糙 , 没有 强制要求企业在外包装上披露产品工艺明细 。 旧版标准中对蒸馏酒的定义是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 得的白酒 , 而新版标准中蒸馏酒是经发酵 、 蒸馏 、 勾兑而 成的饮料酒 , 新版标准将 “ 勾兑 ”纳入蒸馏酒的定义中 。
理性质与乙醇极为相近 , 此外甲醇还可与乙醇任意比例 互溶 , 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气味 , 人在饮用时仅凭口感无法 区分两者 。 具有较强的毒性 , 在体内氧化所生成的甲醛和甲酸 不易排出体外 , 容易发生蓄积毒性 。 甲醇对人体的神经系 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为严重 , 摄入 5~10 mL 就能导致 失明 , 此外 , 对肝 、 肾和肺也有一定的损害 。
2012 年 8 月 6 日 , 卫生部公布了 《 食品安全国家 标 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2757— 2012) 新标准 , 新标准 将 于 2013 年 2 月 1 日 实 施 ( 新 标 准 中 的 4.2 ~4.4 于 2013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 新标准与旧 标 准 GB2757— 1981 相比 , 修改了标准名称 、 氰化物的限量指标 , 取消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跟踪评价分析及建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跟踪评价分析及建议镇银1,陈晓东1,沈洁1,张卫兵2,黄建萍2(1南通市卫生监督所,江苏南通226006;2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通226006)[摘要]目的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跟踪评价,了解《标准》执行情况,为《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指标验证、专家咨询等方式。
结果调查对象对《标准》的知晓率为95%,收到修订意见或建议69条,经抽检产品合格率为100%。
结论强化标准管理业务培训,加大标准宣贯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人员运用标准的能力,建议对《标准》的定义、标签等进行修订。
[关键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配制酒;跟踪评价;修订[收稿日期]2018-09-03作者简介:镇银(1969~),女。
副主任医师,从事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
4.2建议4.2.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信用信息化建设。
建议各级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意识,以法规或行政手段强化医疗机构的信用信息化建设,并规范和统一相关技术参数、指标和内容,并建立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
同时要培育医疗机构对诚信重要性和必然性的意识,如把此项工作纳入医院等级评定重要指标系列,医院就必然自觉重视信用信息建设工作。
提高对建立信用信息系统的认识,成为自主行为,从“让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4.2.2加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此项系统工程,要求医疗机构内部科室及其相关主管部门间协作配合,统一领导是关键。
要通过加强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各医疗机构要制定信用信息建设和应用的长期工作计划,巩固当前已取得的成果,继续完善省级卫生计生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与省内其它部门的横向对接,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如联合法院、公安、工商、交通、金融等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2],实现多领域和多部门的联合惩戒。
关于建立果酒(发酵酒)及其配制酒甲醇含量标准的思考
Apr. 2021 CHINA FOOD SAFETY13食品安全1 甲醇的基本性质和毒性甲醇是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有着酒精芳香、易挥发、无色的液体,果酒(发酵酒)中甲醇的主要来源是酿酒原料及辅料中的果胶质,果胶质的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在果胶酶存在的情况下,酯化的果胶就可以产生甲醇;以及在糖化、发酵、蒸馏等制酒工艺过程中形成,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尤其对视神经危害较大,甲醇的代谢中间产物甲醛可以很快代谢成甲酸,而急性中毒引起的失明主要与甲酸含量相关。
甲酸积聚在眼睛部位,会损害视神经细胞和脑神经,产生永久性损伤,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或双目失明;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越来越强,损害肾脏甚至导致肾衰竭。
另外,甲醇在体内能损害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有氧分解,造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以及甲酸积聚,从而诱发酸中毒[1]。
据记载5~10 mL 就会引起严重中毒,大于10 mL 会导致失明, 30 mL 致人死亡,故应严格控制[2]。
2 果酒(发酵酒)及其配制酒果酒(发酵型)是指以水果为原料,借助酵母的作用,对含淀粉和糖质原料进行发酵,并产生酒精而形成酒,其生产过程包括糖化、发酵、过滤、杀菌等。
果酒(发酵型)度数低,对人体刺激性小。
这类酒含有很多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果酒(发酵酒)的配制酒是指以果酒(发酵酒)为酒基,分别浸泡植物类、动物类及其他类产品而成的配制酒。
3 国家酒类产品标准甲醇指标控制情况鉴于甲醇的毒性,世界各国对饮用酒中的甲醇含量都有严格限制。
虽然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甲醇,但合格的饮用酒中的甲醇含量都非常低。
我国是酒类产品生产和销售大国,我国国家标准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规定[3],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甲醇要求≤0.6 g/L,以其他类为原料的甲醇要求≤2.0 g/L;GB/T 15037—2006《葡萄酒》对白、桃红葡萄酒甲醇要求是≤0.25 g/L [4],对红葡萄酒甲醇要求是≤0.4 g/L;但GB 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对甲醇含量未要求[5]。
8951-2016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蒸馏酒(白酒)㊁蒸馏酒的配制酒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白酒)㊁蒸馏酒的配制酒的生产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3章的相关规定㊂4厂房和车间4.1设计和布局4.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1的相关规定㊂4.1.2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原料贮存㊁原料处理或提取加工㊁培菌或制曲㊁制酒㊁基酒贮存㊁调配㊁成品包装㊁成品贮存应设置独立的厂房或车间,并有效分隔㊂4.2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的相关规定㊂4.3白酒厂房设计特性要求4.3.1纯菌种培养车间(室)4.3.1.1无菌室的设计与设施应符合无菌操作的工艺技术要求㊂4.3.1.2菌种培养车间(室)内环境应避免杂菌污染纯菌种,应符合纯种微生物生长㊁繁殖㊁活动的工艺技术要求㊂4.3.2制曲车间4.3.2.1制曲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能满足配料㊁成型㊁培养㊁贮存㊁粉碎的工艺技术要求,应利于制曲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㊂4.3.2.2制曲车间应按照工艺要求划分相应的功能区域,包括粉碎区㊁曲块成型区㊁培养区㊁贮存区等㊂4.3.2.3根据工艺需要,粉碎区应有除杂㊁防尘设施,粉尘浓度应符合相关要求㊂4.3.2.4培养区㊁贮存区应有符合工艺要求的通风措施㊂4.3.3原料粉碎车间4.3.3.1根据工艺要求,原料需要粉碎的,应有独立的原料粉碎车间,车间应能满足原料除杂㊁粉碎㊁防尘的工艺技术要求㊂4.3.3.2配制酒的原材料粉碎车间,应安装捕尘设备㊁排风设施或设置专用厂房(操作间),避免交叉污染㊂4.3.3.3车间内的除尘设施应保证室内粉尘浓度符合相关要求;架空构件和设备的安装应便于清理,防止和减少粉尘积聚㊂4.3.4制酒车间4.3.4.1固态法制酒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满足固态法制酒条件下配料㊁糊化㊁糖化㊁发酵㊁蒸馏的工艺技术要求㊂窖㊁池㊁缸㊁箱等发酵容器应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㊂4.3.4.2半固态法制酒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满足半固态法制酒条件下配料㊁蒸煮㊁接种㊁糖化㊁发酵㊁蒸馏的工艺技术要求㊂槽㊁池㊁缸㊁罐等发酵容器应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㊂4.3.4.3液态法制酒车间应满足液态法制酒条件下配料㊁蒸煮㊁糖化㊁发酵㊁蒸馏的工艺技术要求㊂发酵区域应与其他区域分开,并有良好的调温设施㊂4.3.4.4厂房内应根据生产需要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域,如晾堂操作区㊁发酵区㊁馏酒区等功能区域㊂4.3.4.5蒸馏区域应保持清洁,无积水㊂4.3.5如有基酒暂存区域的,应划分固定区域,贮酒容器应做好标识并加盖;该区域应通风良好,便于清洁㊂4.3.6包装车间4.3.6.1应设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包装车间,应远离锅炉房和原材料粉碎㊁制曲㊁贮曲等粉尘较多的场所㊂4.3.6.2包装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满足洗瓶㊁灌装㊁压盖㊁装箱等工艺技术要求㊂4.3.6.3包装车间应满足工艺和食品安全要求,根据生产需要应具备相应的功能区域,如更衣区㊁包装材料暂存区㊁待包装酒暂存区㊁洗瓶区㊁成品灌装区等㊂4.3.6.4包装车间各区域按不同的卫生要求进行控制和管理㊂成品灌装区从洗瓶到压盖生产过程的设备和链道应采用防尘㊁防异物的设施;从更衣区进入成品灌装区入口处应设置洗手和干手设施;人员进入成品灌装区应着工作服㊁鞋㊁帽,保持整洁并定期消毒;包装车间应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出㊂4.3.7成品库4.3.7.1成品库的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㊂4.3.7.2成品库内应阴凉㊁干燥,不得与可能影响酒体质量的物品混存㊂4.4配制酒厂房设计特性要求4.4.1根据生产工艺需要,配制酒生产区应设置原料处理区㊁制酒区㊁贮酒区㊁灌装区等区域㊂4.4.2若设置制酒区,应满足配料㊁发酵或提取㊁调配㊁澄清处理的要求㊂5设施与设备5.1设施5.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的相关规定㊂5.1.2酒糟存放设施应有便于存放和清理的设施㊂5.1.3供汽设施5.1.3.1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供汽系统㊂5.1.3.2供汽设施㊁设备应定期检查㊁维护㊁保养㊂5.2设备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的相关规定㊂6卫生管理6.1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6章的相关规定㊂6.2应对与酒体直接接触的容器㊁机械设备㊁管道㊁工器具等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㊂6.3灌装区应有防虫措施㊂7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相关产品7.1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7章的相关规定㊂7.2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应有采购记录和验收记录,不得使用发霉㊁变质或含有毒㊁有害物以及被有毒㊁有害物污染的原料生产㊂7.3采购与酒体直接接触的材料或物料时,应有易迁移的醇溶性有害成分含量检测报告,如重金属㊁邻苯二甲酸酯等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白酒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1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8章的相关规定㊂8.1.2生产场地环境等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清理,保持整洁卫生㊂8.1.3生产过程应防止有害生物污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㊂8.1.4生产过程中应监测不良代谢产物产生情况,如氨基甲酸乙酯,必要时采取措施控制㊂8.1.5原酒贮存过程中宜监测易迁移的醇溶性有害成分的含量,如重金属㊁邻苯二甲酸酯等㊂8.2配制酒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2.1原料处理和提取过程的控制8.2.1.1车间应设置专用的工器具清洗或消毒场所,对原料处理车间㊁提取车间㊁原料处理和提取过程中使用的设备㊁工器具㊁容器㊁管道及其附件进行清洗或消毒管理㊂8.2.1.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㊁辅料㊁加工助剂等应符合相应的要求,并建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㊂8.2.2澄清处理和灌装8.2.2.1调配好的半成品酒应根据稳定性实验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㊂8.2.2.2根据酒精度㊁总糖及p H,确定杀菌及灌装方式(冷灌装或热灌装)㊂9检验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10产品的贮存和运输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4记录和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蜜饯生产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蜜饯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蜜饯的生产,果胚的生产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2.1果胚新鲜果蔬经初加工后,用于生产蜜饯用的原料㊂2.2腌制以新鲜果蔬经糖或蜂蜜进行糖渍,或食盐腌渍统称为腌制㊂2.3干燥晾晒场(房)晾晒果蔬原料㊁果胚㊁半成品的场所㊂2.4腌制容器腌制果蔬的容器,包括腌制池㊁腌制槽㊁腌制缸㊁腌制桶等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3.1的规定㊂3.2厂区内禁止饲养禽㊁畜㊂4厂房和车间4.1设计和布局4.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1的规定㊂4.1.2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应设置原料验收场㊁原料处理场㊁原料仓库㊁原料腌制场㊁干燥晾晒场(房)㊁容器清洗场所㊁加工调配场㊁干燥室㊁内包装室㊁外包装室等场所㊂4.1.3生产车间或内部区域应依其清洁要求程度,分为清洁作业区㊁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各区之间应防止交叉污染㊂清洁作业区(如内包装间等)应与其他作业区分隔,分别设置人员通道及物料运输通道㊂准清洁作业区可包括加工调配场㊁半成品晾晒场(房)㊁容器清洗场所㊁干燥室等㊂一般作业区可包括原料验收场㊁原料处理场㊁原料腌制场㊁原料晾晒场㊁原料仓库㊁外包装室等㊂4.2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的规定㊂5设施与设备5.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5章的规定㊂5.2腌制容器5.2.1腌制池四周应无污染源㊂如腌制池设在室外,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㊁异物或动物的侵入㊂腌制池容量大小应根据生产能力而定,池内壁应采用无毒无害材料,且防水㊁耐腐蚀㊁易清洗㊂为防止清洗时污水及异物侵入,腌制池池面上方应高于地面30c m以上㊂池与池之间用坚固池壁予以隔离㊂5.2.2腌制槽㊁缸㊁桶等非固定容器应放置于室内,如放置于室外必须加盖并保持密闭㊂5.3干燥晾晒场(房)5.3.1原料干燥晾晒场(房)5.3.1.1原料干燥晾晒场(房)应远离污染源(化工厂㊁农药厂㊁垃圾处理场等)㊂5.3.1.2原料干燥晾晒场(房)地面应用水泥或石板等坚硬材料铺砌或使用无毒㊁无味㊁防霉㊁不易脱落㊁易于清洁的涂料,地面应平坦,无积水;晾晒场地面应平整,无积水,并具有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㊂5.3.2半成品干燥晾晒场(房)经日晒后直接食用的产品,其半成品应在围挡严密的干燥晾晒场(房)晾晒,配备防尘㊁防异物㊁防虫㊁防鼠设施㊂半成品应放置在晒盘或其他容器上,避免直接接触地面㊂6卫生管理6.1卫生管理制度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1的规定㊂6.2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6.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2的规定㊂6.2.2原料处理场和加工调配场在生产期间应每天清洁㊂6.2.3作业中产生的蒸汽,应采取有效措施排出室外㊂6.2.4生产用容器具在生产期间应按规定清洗,并做到消毒晾干备用㊂6.2.5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洗手消毒㊁干手设施与设备㊂6.3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6.3.1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㊂6.3.2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6.3.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3.2的规定㊂6.3.2.2工人下腌制池取腌制物或在池边工作时,应穿着清洁的防水衣裤及鞋;所使用的防护设备也应保持清洁㊂6.4虫害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4的规定㊂6.5废弃物处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5的规定㊂6.6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6的规定㊂7食品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7.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1的规定㊂7.2食品原料7.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2的规定㊂7.2.2新鲜果蔬采摘后应根据工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冷藏㊁腌制㊁干燥等㊂7.2.3果胚的加工应按本标准相关条款执行㊂7.3食品添加剂7.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3的规定和G B2760的相关规定㊂7.3.2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及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操作规程㊂添加过程中应实行双人管理,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共同投料,并做好记录㊂7.3.3应建立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台帐,登记食品添加剂的领用数量㊁使用数量㊁结存数量等信息㊂7.4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4的规定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1的规定㊂8.2生物污染的控制8.2.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2的规定㊂8.2.2清洁和消毒新鲜果蔬或果胚应根据工艺需要使用清水漂洗干净;如以漂烫进行前处理,水温应在80ħ以上,持续时间可根据果蔬品种及成熟度等而定㊂8.2.3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蜜饯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可参照附录A㊂8.3化学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3的规定㊂8.4物理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4的规定㊂8.5包装8.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5的规定㊂8.5.2应根据生产需要设置金属检测装置,并保持有效运作㊂9检验9.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9.2生产中应根据工艺需要检查盐度㊁糖度㊁酸度㊁水分㊁温度等,确保产品品质㊂10食品的贮存和运输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4记录和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附录A蜜饯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A.1蜜饯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要求见表A.1,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㊂表A.1蜜饯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要求监控项目建议取样点建议监控微生物指标建议监控频率建议监控指标限值环境的微生物监控食品接触表面食品加工人员的手部㊁工作服㊁手套传送皮带㊁工器具及其他直接接触食品的设备表面菌落总数㊁大肠菌群验证清洁效果应在清洁消毒之后,其他每月一次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邻近的接触表面设备外表面㊁支架表面㊁控制面板㊁零件车等接触表面菌落总数㊁大肠菌群每月至少一次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加工区域内的环境空气靠近裸露产品的位置菌落总数㊁霉菌每月至少一次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生产线末端待包装产品菌落总数㊁大肠菌群每月至少一次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A.2微生物监控指标不符合情况的处理要求:各监控点的监控结果应当符合监控指标的限值并保持稳定,当出现轻微不符合时,可通过增加取样频次等措施加强监控;当出现严重不符合时,应当立即纠正,同时查找问题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微生物监控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㊂G B8954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生产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醋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食醋的生产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2.1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㊁糖的物料或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酸性调味品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㊂4厂房和车间4.1设计和布局4.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1的规定㊂4.1.2根据食醋生产工艺需要,可设置原料预处理㊁自培菌种㊁糖化㊁制酒㊁制醋㊁淋醋/压榨及脱色㊁炒米色㊁熏醅㊁晒醋㊁陈酿㊁过滤㊁调制㊁灭菌㊁贮存㊁洗瓶㊁灌装等工序㊂各工序生产场所面积应满足生产需要,原料预处理㊁自培菌种㊁炒米色㊁熏醅㊁灌装等工序的生产区域应分隔㊂灌装间㊁自培菌种间为清洁作业区,其余生产场所根据工艺和卫生控制需要,分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㊂4.1.3应设置原料仓库㊁包装材料仓库㊁成品仓库㊁更衣室等,食品添加剂应有专用的贮存设施,此类场所为一般作业区㊂4.1.4灌装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必要时可设置鞋靴消毒设施;灌装间应设置空气消毒设施,采用全自动灌装设备的灌装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㊂4.1.5设置自培菌种培养间(室)的,其设计与布局应符合附录B的相关规定㊂4.1.6生产过程中的现场检测场所应当与生产区域相对分离㊂4.2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4.2.1内部结构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1的规定㊂4.2.2顶棚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2的规定㊂4.2.3墙壁4.2.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3的规定㊂4.2.3.2生产车间的墙面应采用无毒㊁耐腐㊁防霉㊁平滑㊁易清洗㊁不吸水㊁不渗水的材料铺设,墙裙高度不应低于1.5m,灌装间应铺设到顶㊂4.2.4门窗4.2.4.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4的规定㊂4.2.4.2生产场所通风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㊂4.2.5地面4.2.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4.2.5的规定㊂4.2.5.2生产场所地面可设置适当坡度,做到平整无积水㊂5设施和设备5.1设施5.1.1供水设施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1的规定㊂5.1.2排水设施5.1.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2的规定㊂5.1.2.2生产车间内采用明沟排水的宜采用底部圆弧结构,但清洁作业区不得设置明沟㊂5.1.3清洁消毒设施5.1.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3的规定㊂5.1.3.2根据工艺需要,洗瓶间应当配有空瓶消毒㊁冲洗㊁保洁设施㊂5.1.3.3生产车间内应配置设备㊁设施和工器具的清洗㊁消毒设施;合理配置空气消毒设施(制醋工序除外)㊂必要时可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充足热水源㊂5.1.4副产品处理设施5.1.4.1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醋渣㊁酒糟等副产品的存放场所㊁设施,有明显标识,并与生产车间分隔㊂5.1.4.2副产品处理设施采用便于清洗㊁消毒的材料制作㊂结构应严密,能防止渗漏和虫害进入㊂5.1.5废弃物存放设施5.1.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4的规定㊂5.1.5.2应在生产车间以外的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集中存放场所㊁设施,有明显标识㊂5.1.6个人卫生设施5.1.6.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5的规定㊂5.1.6.2在生产车间更衣室内设置卫生间的,卫生间出入口不得正对生产车间门㊂卫生间内应设有冲水装置和脚踏式或感应式洗手设施,并有良好的排风及照明设施㊂5.1.7通风设施5.1.7.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6的规定㊂5.1.7.2生产车间㊁仓库应满足保持食品卫生的通风换气要求㊂5.1.7.3机械通风进气口应安装易于清洗㊁更换的耐腐蚀启闭式防护罩,并远离污染源和排气口㊂5.1.8照明设施5.1.8.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7的规定㊂5.1.8.2瓶检场所的照度应满足瓶检工艺要求㊂5.1.9仓储设施5.1.9.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8的规定㊂5.1.9.2贮存粮食的仓库应阴凉㊁通风㊁干燥㊁洁净,并有防霉㊁防虫㊁防鼠㊁防雀等设施㊂5.1.9.3贮存包装容器的场所应有适当的防污染设施㊂5.1.9.4食品添加剂应独立存放,安全包装,明确标识㊂5.1.9.5应配备与食醋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贮存容器和场所㊂5.1.10温控设施5.1.10.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9的规定㊂5.1.10.2自培菌种㊁酒化㊁醋化等工序应有通风㊁降温㊁保暖设施,以满足工艺规程的需要㊂5.2设备5.2.1生产设备5.2.1.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1.1的规定㊂5.2.1.2材质5.2.1.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1.2的规定㊂5.2.1.2.2输送食醋的管材㊁管件应抗腐蚀㊁无毒㊁无味㊂5.2.1.3设计5.2.1.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1.3的规定㊂5.2.1.3.2根据产品生产工艺㊁生产能力㊁包装形式的不同,选择能够保障食品安全的原料预处理㊁自培菌种㊁糖化㊁制酒㊁制醋㊁淋醋/压榨及脱色㊁炒米色㊁熏醅㊁晒醋㊁陈酿㊁过滤㊁调制㊁灭菌㊁贮存㊁洗瓶㊁灌装等设备㊂灌装应使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灌装设备,不得使用手工操作㊂5.2.1.3.3蒸煮釜(锅)或其他灭菌设备㊁发酵罐(缸)㊁贮存罐(桶)和液料输送管材㊁管件及其他容器设备应无死角,便于清洁和维护㊂5.2.2监控设备5.2.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2的规定㊂5.2.2.2自培菌种㊁糖化㊁发酵㊁灭菌等设备应安装温度计或自动温控仪㊂若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应采取措施,防止破碎后污染产品㊂5.2.3设备的保养和维修5.2.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3的规定㊂5.2.3.2厂房㊁设备㊁其他机械设施以及给水㊁排水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㊁保养和维护㊂6卫生管理6.1卫生管理制度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1的规定㊂6.2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2的规定㊂6.3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6.3.1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㊂6.3.2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6.3.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3.2的规定㊂6.3.2.2成品灌装车间的工作人员应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㊁口罩㊂6.3.3来访者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3.3的规定㊂6.4虫害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4的规定㊂6.5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处理6.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5的规定㊂6.5.2食醋生产车间及其他工作场地的废弃物应定期清除,收集于污物设施内,及时清理出厂区㊂6.5.3副产品应及时从生产车间运出,贮存于副产品场所㊂6.5.4废弃物及副产品存放场地应定期清洗㊁消毒㊂6.6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6的规定㊂7食品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7.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1的规定㊂7.2食品原料7.2.1食品原料的采购㊁运输㊁贮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2的规定㊂7.2.2应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评估,进货时应索取有效的原料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无合格证明文件,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㊂7.2.3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㊂7.2.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酶制剂㊁种曲菌种等发酵剂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选用的菌种应定期进行纯化和鉴定(传统制曲工艺除外)㊂外购的酶制剂㊁种曲菌种㊁活性干酵母等,应当查验供货者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或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㊂自培菌种的卫生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相关规定㊂7.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3的规定㊂7.4食品相关产品及其他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4的规定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8.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1的规定㊂8.1.2鼓励采用H A C C P原理管理食醋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制定生产工艺规程㊁岗位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㊂8.1.3按照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可将原料预处理㊁自培菌种㊁杀菌㊁灌装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㊂8.1.4生产监控发现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纠正㊁记录㊂8.2生物污染的控制8.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2的规定㊂8.2.2食醋生产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参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㊂8.2.3生产前应对灌装车间的设备㊁设施㊁管道及工器具进行清洗㊁消毒㊂8.2.4灭菌工序的温度㊁时间应保证灭菌效果㊂灭菌后的中间产品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㊂8.2.5灌装用空瓶㊁桶㊁袋㊁盖等包装物应满足食品卫生要求,必要时应有清洗㊁消毒措施㊂8.2.6灌装车间内的物体表面等应定期清洗㊁消毒,防止积尘㊁凝水和霉菌生长㊂8.2.7生产结束后,应对生产设备㊁设施㊁工器具㊁操作台㊁管道等进行清洗㊁保洁㊂8.2.8生产场所㊁墙壁及排水沟应定期清洗,必要时消毒(制醋工序除外)㊂8.2.9洗手用的水龙头㊁干手设施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消毒剂应由专人按说明书配制,保证消毒效果㊂8.2.10非清洁作业区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清洁作业区,清洁作业区的工作人员进入清洁作业区时,应更换工作服㊁洗手㊁消毒㊂8.3化学污染的控制8.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3的规定㊂8.3.2设备㊁工器具㊁操作台用洗涤剂或消毒剂处理后,应用生产用水彻底清洗,除去其残留物后方可进行生产㊂8.3.3直接接触食醋的管材㊁管件及贮存容器㊁设施应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㊂8.4物理污染的控制8.4.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4的规定㊂8.4.2生产车间通风口的滤网应完整,保证生产环境清洁㊂8.4.3原料预处理阶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原料筛选㊁除杂处理㊂8.4.4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有玻璃碎片㊁金属异物等杂物的空瓶进入生产线㊂8.5包装8.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5的规定㊂8.5.2包装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㊂8.5.3包装容器灌装前应保证清洁㊂使用的回收瓶应经过浸泡㊁碱水刷洗㊁清水浸泡㊁清水冲洗㊁沥干㊁消毒和空瓶检验等流程处理㊂洗净的空瓶应有专人负责检验㊂8.5.4包装容器应及时输送到灌装机,防止交叉污染㊂8.5.5产品应采用密封性好的材料封口,封口应严密,不得漏气㊁漏液㊂9检验9.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9.2应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需要,确定原料㊁中间产品㊁终产品的检验项目㊁限量标准㊁抽样及检验方法㊂9.3每批产品应留样,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并按品种㊁批号分类标识,专室存放㊂9.4检验用的仪器㊁设备,应按期检定,及时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㊂10产品的贮存和运输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1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3.2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工作经验,掌握相关法律㊁法规和规章等内容㊂14记录和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蒸馏酒与配制酒是酒类产品中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本文将从蒸馏酒与配制酒的生产过程、卫生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酒类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蒸馏酒的生产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卫生标准。
在原料的选择上,应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异味的优质原料,并在储存过程中做好防潮、防虫、防霉的工作。
在酿造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容器、管道等设施的清洁卫生,避免杂质和异物的混入。
同时,要对发酵、蒸馏、陈酿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卫生控制,避免细菌、霉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此外,对于酒精度和酒液的颜色、气味、口感等指标,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配制酒的生产过程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卫生标准。
在原料的采购和储存环节,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避免受潮、发霉和变质。
在酿造过程中,要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整洁,对设备和容器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同时,要对配制酒的配方、酿造工艺和陈酿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外,蒸馏酒与配制酒的生产企业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管理要求。
例如,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生产责任人和质量控制人员,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加强对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总之,蒸馏酒与配制酒的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关键。
只有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原料质量,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酒类产品。
希望各生产企业能够重视卫生标准,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产品。
酒类食品安全标准
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酒类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 发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 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确保酒类食品安全有助
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酒类食品安全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酒类食品安全
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和卫生条件的限制,酒类产品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人们主要通 过经验和口碑来判断酒的质量和安全。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
国际标准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酒类食品安全的标准存在差异 ,导致国际贸易中出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国际交流不足
各国在酒类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方面的交流 不足,缺乏共同的标准和合作机制。
对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酒类食品安全标准的 国际统一和互认,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
加强标准制定与执行力度
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消费者监督
社会组织参与
消费者在购买和饮用酒品时,应关注 酒品的安全指标和标识信息,对存在 问题的酒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社会组织可积极参与酒类食品安全标 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为消费者提供 酒类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支持。
媒体监督
媒体应积极关注和报道酒类食品安全 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相关 部门和企业加强酒类食品安全管理。
酒类食品安全涉及酒类产品的原料、添加剂、生产设备、工 艺流程、包装材料等多个方面,需要确保酒类产品从生产到 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酒类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消费者健康
酒类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 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只有符合安全标准 的酒类产品才能为消费者
提供安全的饮用体验。
促进酒类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学习食品安全法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2024年学习食品安全法心得体会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2024年,我国出台了全面修订的新版食品安全法。
本文就对新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和体会,以期能更好地参与和推动食品安全的实践工作。
首先,新版食品安全法在文本结构上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和优化。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版食品安全法主要包括了法律的基本原则、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食品标识和广告、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管理、食品安全监督、公开透明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通过对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经营、标识、广告等各个环节,只有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才能够确保食品的安全。
其次,新版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条件,要求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
此外,新版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从而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合法合规和食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通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我认识到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只有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再次,新版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合法合规。
此外,新法还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等措施。
通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我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形成合力。
最后,新版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应当面向全社会,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
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和食品安全防护心德
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和食品安全防护心德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和食品安全防护心德:品尝了酒厂生产环节质量的"头酒、尾酒"以及各段酒的特点、区别和出酒率。
虽然时间紧,没有详细了解到其它工序的现场操作,但仅从这一天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
酒行业在当今形势下,如何在困难中生存,在行业中屹立不倒,怎样才立不灭信念,接受纷繁复杂的激烈竞争。
我认为必须树立健全清新、超前的思路,规范和管理高素质的人才,及对路的产品体系才是根本。
第二点: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
公司带我们到车间里参观学习、接地气,就是要求我们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并结合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只有对员工素质和知识的提高,才能保证公司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力。
第三点:学习关于加强酒厂生产环节质量。
公司的投入规模,软件、硬件设施已经具备挑战力,尤其是电子商务营销在我市同行更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
因此能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工作自感荣耀,同时更深知肩上责任和任务重大,唯有更努力的工作,创造佳绩,才能放眼未来。
食品安全防护。
食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开展了“儿童食品”、“夏季饮品”、“奶制品”、“双节”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了无照经营和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不贴合食品质量标准、过期变质儿童食品的行为。
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箱、注水肉公斤、过期变质食品公斤;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余件,收缴、销毁商标标识万余件(套),罚没款万元。
四是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吊销卫生许可证个,责令停产户,取缔户,查处不合格食品余公斤,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是定点屠宰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县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例(2篇)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例自从2024年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条款。
通过学习,我对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食品安全法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食品安全法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要求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
在食品安全法的学习中,我了解到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立法原则、风险管理原则、预防为主原则、责任追溯原则、分类管理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食品安全法制定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立法原则要求食品安全法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风险管理原则要求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和管控,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预防为主原则要求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节的管理;责任追溯原则要求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和责任追溯机制;分类管理原则要求根据食品特点和风险程度进行细化管理和监管。
在学习中,我还了解到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者需要依法办理生产许可证,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需要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保证食品来源可追溯,确保食品流通环节的风险控制;食品消费环节,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法、安全的食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不仅了解了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和意义,也提高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加注重食品的选择和购买,更加关注食品的来源和品质。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本(2篇)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本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它的实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体会到了食品安全法对于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一项基本的权益,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播,还可能造成社会信任危机和经济损失。
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共同责任。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明白了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其次,学习食品安全法使我了解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机制。
食品安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制度。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了解到了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了解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也了解到了相关法律的实施机制和政府的监督职责。
同时,学习食品安全法还使我了解了食品安全法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我对食品安全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也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的配合和协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和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了解了食品安全的主要隐患和问题,也了解了相关法律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规范和制度安排。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明白了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例一(2篇)
2024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范例一____年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作为____年的一位学习者,我认真学习了食品安全法,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以及我对未来食品安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首先,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我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食品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权利。
食品安全法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它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学习食品安全法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更是引起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其次,学习食品安全法让我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更是社会和国家治理的问题。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监管等多个环节,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也有着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当通过正确的消费方式,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另外,学习食品安全法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食品安全涉及众多的食品品种、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措施,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等,都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
因此,我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能力和科技支持,并积极引导食品企业和消费者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在未来,我希望食品安全法能够更加健全和完善,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机制。
带你认识食物中的氰化物
带你认识食物中的氰化物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5年第19期文李栋王叔坤研究发现,氰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木薯、高梁、玉米、豆类、小米、甘蓝、亚麻籽、竹子等大量植物中均含有氰化物成分。
食用植物中的氰化物多以氰甙配糖体形式存在。
现已查明的含有这一成分的植物至少有2000多种,其中果核类约1000多种。
人们平时所食用的杏仁、杨梅、葡萄籽、苹果籽、桃、李子、樱桃,其果核中均含有氰化物。
此外,市场上所销售的牛奶、蒸馏酒、果酒类产品中也常被检测出微量氰化氢,在一些粮食和水中也会检测到微量氰化物。
为何如此高风险的物质会存在于日常消费的饮食中,它是否会对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专家表示,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处理得当,摄入的氰化物控制在一定限量内,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但食用时需高度警惕,注意加工方法,以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的氰化物来自哪儿食用植物中氰甙配糖体的含量高低可能与植物遗传基因、环境、生长地、气候、土壤因素有关。
氰化物是植物天然的防御机制,比如木薯靠这些物质抵御捕食者,在恶劣情况下其产生的氰化物还会增加。
至于牛奶中的氰化物,专家称可能与牛奶贮存的温度、时间及微生物的作用相关,还可能是饲料中含有较高的氰甙配糖体,或由牛奶中所含的硫氰酸的氧化产生。
我国是酒类消费大国,而酒产品屡次被检出氰化物超标,引入担忧。
据介绍,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以木薯、野生植物酿制的酒,氰化物含量较高;用一般谷物原料酿制的酒,氰化物含量极微。
但业内专家表示,不排除一些号称谷物酒中用木薯或代用品制作、掺混的可能,却在原料中未按规定标注。
摄入氰化物的安全限值是多少不同品种及生长环境的植物中氰甙含量差别很大,如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中氰化物的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未经烹煮的苦杏仁的氰化物含量很高。
不同人易感性各异,体内吸收及分解毒索的速度不同,儿童体重较轻,进食较少的量就可发生食物中毒。
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中心、食物研究化验所与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布的关于食物中氰化物的论文称,可引起成年人死亡的氰化物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 - 3.5mg。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2 术语和定义
2.1 蒸馏酒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饮料酒。
2.2 蒸馏酒的配制酒
以蒸馏酒和(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3 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5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4 标签
4.1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标签除酒精度、警示语和保质期的标识外,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4.2 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
4.3 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4.4 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饮料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关于白酒的食品安全心得
关于白酒的食品安全心得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将担起更大的责任,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的工作也直接决定了食品安全水平。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酒行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及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使得社会各界对于白酒食品安全更加关注,也使企业认识到,白酒企业要始终将保证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加强预防性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可以用来估计人体健康和安全风险,确定并实施合适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包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个部分。
白酒企业应将风险分析运用到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来,要将事后处理转变为提前预防,所以首先要分析白酒生产过程的主要风险来源,再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白酒食品安全风险的来源和认识尤为重要,它是风险分析的基础.。
蒸馏酒与配制酒中酒精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控制编号××-××蒸馏酒与配制酒中酒精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目的评定蒸馏酒与配制酒中酒精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2.依据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比重计法。
3.适用范围蒸馏酒与配制酒。
4.方法概要蒸馏去除非挥发性物质。
将样品充分混匀后,随机吸取100 mL酒样至蒸馏瓶中,再加50 mL水一并蒸馏,将馏出液收集于100 mL容量瓶,当接近刻度线时,取下容量瓶于室温20 ℃中静置30 min,用水定容,充分混匀。
测量。
用酒精比重计测量酒精度示值,用温度计测量酒精温度,查《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将该温度的酒精度换算成20℃的酒精度。
5.数学模型y=(V1/V2)x (1)式中:y:修正后样品酒精度的测量结果,(40.0) %;x:同一样品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40.0) %;V1:取样体积,(100) mL;V2:定容体积,(100) mL。
6.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标准物质6.1 A级单标线吸管,100 mL,允差为±0.08 mL;6.2 A级单标线容量瓶,100 mL,允差为±0.10 mL;6.3 酒精比重计,0~100 %,最小分度1 %,U95=0.08 %。
7.计算测量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对样品进行2次平行测量,2次测量数据为:39.9 %和40.1 %;平均值为40.0 %。
8.不确定度识别、分析、量化按照数学模型式(1)以及方法概要,其不确定度来源有6:①测量重复性u0(8.1);②取样体积V1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8.2);③定容体积V2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8.3);④酒精比重计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8.4);⑤酒精比重计读数偏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4(8.5);⑥取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5(8.6)。
8.1 测量重复性u0在测量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重复性可通过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s p获得。
蒸馏酒及配制酒检验操作规程
蒸馏酒及配制酒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蒸馏酒及配制酒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蒸馏酒及配制酒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含糖或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白酒及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制成的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和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
4.2 编制依据:GB2757 蒸馏酒和配制酒卫生标准GB5009.2食品中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4.3 性状:4.3.1 量取30ml样品,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其颜色,应透明,无沉淀或杂质。
4.3.2 尝其味,不应有霉味、酸味、异味。
4.4 检查:4.4.1 乙醇浓度(比重计法)。
4.4.1.1 仪器:酒精比重计。
4.4.1.2 分析步骤吸取100ml样品于250ml或500ml全玻璃蒸馏器中,加50ml水,再加入玻璃珠数粒,蒸馏,用100ml容量瓶收集馏出液100ml。
将蒸馏后的样品倒入量筒中,将洗净擦干的酒精计缓缓沉入量筒中,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待其上升静止后,从水平位置观察其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为乙醇浓度,同时测定温度,按测定的温度与浓度,查《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附件一,换算成温度为20℃时的乙醇浓度(%)。
4.4.2 甲醇4.4.2.1 原理:甲醇经氧化成甲醛后,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最低检出量为0.02g/100ml。
4.4.2.2 试剂4.4.2.2.1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g高锰酸钾,加入15ml磷酸(85%)与70ml水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加水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防止氧化力下降,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4.4.2.2.2 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g无水草酸(H2C2O4)或7g含2分子结晶水草酸(H2C2O4·2H2O),溶于硫酸(1+1)中至10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 与异 戊醇 计 ) ≤O . 2 0 ” , 并将 “ 大米 为 原料 者 ≤0 . 2 0 ” 删除。 2 0 0 6年 第二 次 修改 , 取 消 杂醇 油 指标 , 即将 标
准中 “ 杂醇 油 ( g / l O O m L,以异 丁醇 与异戊 醇 计 ) ≤ 0 . 2 0 ” 删除。 2 0 1 2年 8月 以《 食 品安 全 国家 标 准 蒸 馏
业 要认 真 执行 。 1 蒸 馏酒 及 配制酒 卫 生标 准的 制定 和修 改
酒及其 配制酒 } G B 2 7 5 7— 2 0 1 2 新 标 准 , 代 替
G B 2 7 5 7 — 8 1 《 蒸 馏 酒 及 配 制 酒 卫 生标 准 》 及 第 1号 、 第 2号修 改单 。 新 标准 于 2 0 1 3年 2月开 始 实施 。
( 四川 省 食 品 发 酵 工业 研 究 设 计 院 , 四川 成 都 6 1 1 1 3 0 )
摘 要 : 对新、 老 国标 进 行 比较 , 对 新 国标 的 指 标 要 求 , 进 行 了较 系统 的 学 习和 介 绍 。 关键词 : 白酒食 品安 全 ; 国标 ; 学 习体 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6 X . 2 0 1 3 . 0 1 - 0 0 1
食 品安全 , 国家和 消费 者都 十分 重视 和关 心 , 白 酒 是 嗜好 品 , 但 国人 喜 爱者众 多 。 《 蒸馏 酒 及配 制酒 》 的安 全标 准 即将贯 彻实 施 . 相 关 部 门应 做 好宣 贯 , 企
2 G B 2 7 5 7 — 2 0 1 2主要 技术 要 求 2 . 1 原料 要 求
《 蒸 馏酒 及 配制 酒 卫 生 标 准 》 ( G B 2 7 5 7 — 8 1 ) 是 1 9 8 2年 6月开 始实 施 的 国家标 准 , 该标 准 规 定 了蒸 馏 酒 及 配制 酒 的理 化 指标 要 求 ,包括 的项 目有 : 甲
醇 、杂 醇 油 、氰 化 物 、铅 、锰 及 食 品 添 加 剂 ( 按 G B 2 7 6 0 — 8 1 规定 ) 。 这 个 标 准 至 今 已有 3 O年 , 中间 修改过两次 , 1 9 8 6年 1 0月 第 一 次 修 改 , 将“ 杂 醇 油 ( g / 1 0 0 m L ) ≤0 . 1 5 ” 修改为 “ 杂醇油 ( g / l O O mL以异 丁
Ex p e r i e n c e o f Le a r n i n g “ Th e Na t i o n a l Fo o d S a f e t y S t a n d a r d s o f Di s t i l l e d
S p i r i t s a n d I t s F o r mu l a t e d Li q u o r ”
L I Da - h e,S HANG Ho n g - g u a n g
( S i c h u a n A c a d e m y o f F o o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i e s , We n j i a n g C h e n g d u 6 1 1 1 3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n e w a n d o l d GB, c a r r i e d o u t a s y s t e ma t i c s t u d y o f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n e w GB i n d e x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i t h e r e . Ke y wo r d s :l i q u o r f o o d s a f e t y ; GB;e x p e r i e n c e o f l e a r n i n g
作者简介 : 李大 和( 1 9 4 1 一 ) , 男, 教授 级 高级 工 程 师 。 享 受 国 务 院 特殊 津贴 , 国家 著 名 酿 酒 专 家 , 出版 《 大 曲酒 生 产 问答 》 等专著 1 0 余部 , 发表论文 1 0 0余篇 。
2
应符 合相 应 的标准 和 有关 规定 。
2 . 2 感官要 求
应符 合相 应产 品标 准 的有关 规 定 。
2 _ 3 理 化 要 求
表 1 理 化 指 标
T a b . 1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食
品 与 发 酵 e r me n t a t i o n T e c / mo l o  ̄
第4 9卷 ( 第 1期 ) V o 1 . 4 9 , N o .
学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的体会
李大和 . 尚红 光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8
项目
甲醇  ̄ / ( s / L ) ≤
粮
0 . 6
他
检 验 方 法
2 . 0 G B / T 5 0 0 9 . 4 8
氰化物 a ( 以 HC N计 ) / m g / L <  ̄
8 . 0
a甲醇 、 氰化物指标均按 1 0 0 %酒 精 度 折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