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案例说明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化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学会制作简易温度计。

2. 学习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2. 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制作过程中,如何确保玻璃管的密封性。

2. 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中,如何确保颜色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玻璃管、水银、酒精、棉花、胶带等制作温度计的材料。

2. 食用色素、酒精、酚酞等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材料。

3. 实验桌、显微镜等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制作简易温度计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作用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计。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玻璃管、一些水银、酒精、棉花和胶带。

2.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简易温度计:a. 将玻璃管清洗干净,并用胶带密封一端。

b. 将水银或酒精倒入玻璃管中,直至管内液体面达到一定高度。

c. 在液体面上方放置一片棉花,并用胶带固定。

d. 将制作好的温度计放置在实验桌上,观察液体上升和下降的情况。

三、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温度计的准确性。

2. 教师总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制作酸碱指示剂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食用色素、酒精、酚酞等材料。

2.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酸碱指示剂:a. 将食用色素溶解在酒精中,制成色素溶液。

b. 将酚酞溶解在酒精中,制成酚酞溶液。

c. 将色素溶液和酚酞溶液等量混合,制成酸碱指示剂。

d. 将制作好的酸碱指示剂倒入小瓶中,标签注明成分和制作日期。

三、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初中理化实验课教案

初中理化实验课教案

初中理化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沸腾过程,掌握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理化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 水的沸腾特点:温度保持不变,持续吸热。

3. 实验操作步骤: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实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防止烫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水的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 讲解水的沸腾特点:温度保持不变,持续吸热。

4. 演示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5.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数据。

6.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沸腾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总结实验结论。

7.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烧水、煮饭等。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9.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的沸腾条件和特点。

2. 演示法: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3. 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操作。

4. 讨论法: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水的沸腾条件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温度计、计时器、水等。

2. 教学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实验数据。

3. 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2.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奇妙物理化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奇妙物理化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奇妙物理化学实践案例】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实验,幼儿不仅可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中,物理化学实践案例尤其引人注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趣味的幼儿园物理化学实验案例吧。

1. 彩色奇迹材料:牛奶、食用油、食用色素、碟子、棉签实验步骤:1)在碟子中倒入一定量的牛奶,然后倒入食用油;2)在牛奶表面滴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3)用棉签在色素上轻轻点一下。

观察现象: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迅速向四周扩散,并在牛奶中形成了奇妙的彩色图案。

解释:这个实验通过观察牛奶、食用油以及食用色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了解表面张力和密度的概念,并引发他们对物质的好奇和想象。

2. 发酵的力量材料:小瓶装汽水、小袋装快速发酵粉、塑料瓶子、小圆口小木棍实验步骤:1)将小瓶装汽水倒入塑料瓶中,添加一小袋快速发酵粉;2)用小木棍搅拌均匀,把塑料瓶口盖好。

观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瓶变得越来越鼓,最终打开瓶盖时,汽水中释放出大量气泡。

解释:这个实验可以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发酵的奥妙,了解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生物和化学反应的思考。

3. 爆炸气球材料:小瓶装汽水、小袋装酵母粉、小圆口小木棍、气球实验步骤:1)将小瓶装汽水倒入一个小玻璃瓶中,添加一小袋酵母粉;2)用小木棍搅拌均匀,然后用气球盖住瓶口。

观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球逐渐膨胀并最终爆炸。

解释:这个实验通过观察汽水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气球的膨胀,让幼儿了解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并引发了他们对气体的认识和好奇。

4. 色彩绽放材料:白醋、小玻璃瓶、小圆口小木棍、食用色素、小苏打粉实验步骤:1)将白醋倒入小玻璃瓶中,加入食用色素;2)在小木棍上涂抹一些小苏打粉;3)用涂抹了小苏打粉的小木棍搅拌白醋。

观察现象:在搅拌的小瓶中的液体会迅速产生气泡,并产生绚丽的色彩。

解释:这个实验让幼儿通过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粉的反应,了解了化学反应中产气体的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发现了色彩在化学反应中的奇妙变化。

设计型物理化学综合性实验案例分析

设计型物理化学综合性实验案例分析

收 稿 日期 : 0 9 1 5 2 0 —1 —0 .
基金项 目: 南省“ 湖 十一 五” 点 建设 学 科 (0 6 8 ) 衡 阳师 范 学 院 2 0 重 20 10 ; 0 9年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项 目“ 理 化 学综 合 型 、 物 设计型实验初步探索” 资助 ( k2o 1) j t0 9 2 . y 作 者 简 介 : 俊 华 ( 9 O )男 , 北 荆 州 人 , 士 , 师 , 李 18 一 , 湖 硕 讲 主要 从 事 物 理 化 学 教 学 及 科 研 工 作 .
() 2
基 础上讨 论活度 系数 随浓度 变化关 系 。
2 1 电导 法 .
由 D b eHu k l 限公式 ey— c e极
1 土 = A( ) 。 n厂 =一 = m± () 3
28 9 K时测定 F C。 混合溶 剂溶 液 中的电导 e 1在
由( ) ( ) 得 : 2 和 3 式
2 l OO
E 十 0 0 4 1 l == . 2 8 n L
+ 0 0 4 1 ( ±) 。 28A “
从 上 表 中可 见 , 在相对 误差 在允 许范 围内 , 在
以 E+0 0 4 1I 为纵 坐标 , ± “ . 2 8 nm± 以( ) 为 横坐 标作 图 , 可得 一直 线 。 该直 线外 推 至 一 0 , 即得 。 得 后 , 求 将各 种不 同浓度 所 测 得 的相
活度 系数 计 算 上 的应 用 。
关 键 词 : 理 化 学 ;实验 教 学 ; 计 型 ;综合 性 物 设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0 4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o 6 7 5 (0 0 0 —0 5 - 0 1o — 3 3 2 1 ) 1 0 8 2

孩子物理化学小实验教案

孩子物理化学小实验教案

孩子物理化学小实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物理化学:孩子物理化学小实验教案目标:1. 通过小实验,培养孩子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孩子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培养孩子的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

4. 促进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物理化学实验装置和材料(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2.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

3. 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教学准备:1. 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并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装置和材料。

2. 熟悉每个小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3. 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以便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说明。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物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如“为什么铁会生锈?”来引起学生思考和好奇心。

实验一:物质的溶解1. 向学生解释溶解的概念和过程。

2. 分发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溶解的原理。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 向学生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2. 分发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三:燃烧反应1. 向学生介绍燃烧反应的概念和条件。

2. 分发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燃烧反应的原理。

总结:1. 回顾每个实验的目标和步骤,让学生总结实验中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应用和意义。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物理化学实验,拓展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化学实验竞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发现。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技巧、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

物理化学主题式教研活动案例

物理化学主题式教研活动案例

物理化学主题式教研活动案例
一、活动目标
本次物理化学主题式教研活动的目标是:
1. 提高物理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能力。

2. 探索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促进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3. 促进物理化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专题讲座:邀请物理或化学教育专家就当前物理或化学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或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

3. 小组研讨:教师们分组进行研讨,就物理或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4. 教学设计比赛:组织物理或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反思与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活动形式
本次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包括讲座、观摩、研讨、比赛和反思总结等。

通过这些形式,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活动效果
本次物理化学主题式教研活动取得了以下效果:
1. 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对物理或化学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2. 教师们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

3. 教师们通过分组研讨和比赛等形式,交流了教学心得和经验,促进了共同进步。

4. 教师们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计划。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备氧气和氢气实验,掌握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酸性钠氯酸、锌粉、煤气生成装置、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检查试验台面整洁,摆放好试管、试管夹和
试管架。

2. 制备氢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稍微倾斜放置于试管架上,
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3. 收集氢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氢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氢气。

4. 制备氧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5. 收集氧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氧气。

6. 实验结束:观察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清理实验台面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操作要谨慎,避免酸性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2. 注意锌粉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氢气,要注意收集氢气。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台面,将废弃物品分类处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氢气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掌握了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和气体性质的认识。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验环节
2.1 实验器材
本实验所需器材如下:
•实验室电磁炉
•烧杯
•温度计
•试管
•酒精灯
•蒸馏水
•碘酒
•1mol/L NaOH溶液
•毛细管
2.2 实验步骤
2.2.1 热力学研究
1.将100mL蒸馏水倒入装有温度计的烧杯中,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2.将烧杯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并记录烧杯内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

3.记录水热加热至沸腾时的温度。

4.关闭电磁炉,记录水在冷却至室温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2.2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
1.将一定量的NaOH溶液倒入试管中。

2.将试管放置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

3.在加热的同时,将碘酒滴入试管中,并记录反应时的现象。

4.使用毛细管不断吹气进试管中,记录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现象。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和安全手套。

2.实验器材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3.酒精灯需要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存放。

4.实验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请立即向实验室老师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通过温度计、电磁炉等器材,深入了解水的热力学性质和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实验效率。

【课程思政案例】《物理化学》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物理化学》教学案例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一年级、化工,材料等· 总学时:96· 主讲人:冯霞· 所在学院: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严谨的公式推导等,对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思辩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从知识点出发,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素材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首先明确了本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图1):图1 物理化学思政教育切入点其次,按照物理化学的四大知识层次和板块:化学热力学(宏观)、化学动力学(宏观)、量子力学(微观)、统计热力学(微观到宏观)分别进行梳理,从各板块的知识点出发,分别按照图1所示的6个方面去分析和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并选取典型思政专题录制了案例视频,形成了较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将其用于线下课堂和线上教学(图2)。

图2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资源(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1、贯彻“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教学理念,在专业知识中加入思政的“盐”。

围绕知识点,把科学前沿、名人轶事、生活中化学案例等内容融入教学,通过思政的“盐”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生态意识、工程伦理和人文关怀等和学习兴趣。

在点滴之间影响学生, 使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了“思政课程”教育目标。

2、注重国之重器、国之大师等“榜样示范”教学手段的应用,结合案例分析,做到以事感人、以榜样育人,达成“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

3、注重师生交流。

通过分享思政元素案例、思政相关题目问答、学生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促进课堂内外思政教育一体推进。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教学案例(二)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原电池的构成及图示表示;掌握原电池的电动势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可逆原电池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韦斯顿标准电池的构成及其用途;掌握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中班物理化学实验科学教学案例

中班物理化学实验科学教学案例

中班物理化学实验科学教学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同时打下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中班科学教育关键是让幼儿能够体验实践和感知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例中班物理化学实验科学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认知物质的状态变化。

3、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化学反应——自制泡泡实验材料:1、苏打粉。

2、食盐。

3、玻璃瓶。

4、水。

5、碗。

6、吸管。

7、肥皂水。

实验步骤:1、把勺苏打粉放在碗里。

2、在苏打粉中加入一点点食盐。

3、把玻璃瓶放在碗里。

4、往玻璃瓶里装一部分水。

5、用吸管将肥皂水吹进玻璃瓶中。

6、用另一勺苏打粉将其放进肥皂水中。

7、关闭玻璃瓶的瓶口。

8、观察玻璃瓶中的液体变化。

实验原理:苏打粉和肥皂水可以产生化学反应。

当其混合起来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产生泡泡。

三、教学过程实验前: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有关泡泡的知识,例如泡泡的外形、泡泡常见形态以及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实验中:1、教师手持材料向幼儿展示,提示幼儿大家所需要的材料以及使用的步骤。

2、教师引导幼儿一步步进行实验。

3、幼儿根据实验要求将材料按照指示放进玻璃瓶中。

4、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观察制作出来的泡泡,并及时提出问题。

5、幼儿各自制造泡泡并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6、幼儿分组展示并比较自己制作泡泡的数量与大小。

实验后:1、教室老师引导幼儿思考泡泡形成的原因。

2、引导幼儿思考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与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四、实验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幼儿能够加深自己对泡泡的了解,初步认知到了物质在不同状态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液体可以变成气体、液体与固体会反应产生气体等。

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实验让幼儿亲自制造泡泡并比较自己制作泡泡的数量大小,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在发现问题时能快速找到原因。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案例与教学示范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案例与教学示范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案例与教学示范在物化生专业的教学中,实验案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实验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示范则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

一、实验案例: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案例。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能量转化的原理。

实验材料:1. 鲜嫩的绿叶植物样品2. 试剂:水、酒精、盐酸实验步骤:1. 将一片嫩绿的植物叶片放置于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水,确保叶片完全浸没在水中。

3. 将试管置于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变化。

4. 加入少量的酒精,并加热试管,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5. 加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叶片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在光照条件下,叶片会逐渐变绿,并产生氧气气泡。

2. 加入酒精后,叶片的颜色会褪去,这是因为酒精作为溶剂破坏了叶绿素的结构。

3. 加入盐酸后,叶片会进一步褪色,这是因为盐酸破坏了细胞壁的结构。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以及植物对光照和营养的需求。

二、教学示范: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对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酶的活性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以下示范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某种酶的活性,并观察不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1. 酶样品2. 底物溶液3. 缓冲液4. 试剂:NaOH实验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和缓冲液。

2. 在恒温条件下,加入酶样品并加热。

3. 在一定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停止酶的反应。

4.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酶的活性。

5. 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或底物浓度,再次测定酶的活性,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进而观察到以下现象:1. 酶活性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性会逐渐饱和。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在物化生专业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以某大学物化生专业的一堂实验课为例,对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效果进行分析。

一、实验教学的目标与意义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并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化生领域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规范流程,从而提高其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本次实验课的主题是“DNA提取与分析”,旨在让学生了解DNA的结构与功能,并掌握DNA提取的基本方法。

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如下:1. 实验目的:掌握DNA提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实验材料:DNA试剂盒、细胞样本、离心机等。

3.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清洗杯、试管、移液器等实验器材。

b) 细胞破碎:采用细胞裂解缓冲液使细胞破碎。

c) DNA沉淀:加入乙醇使DNA沉淀。

d) DNA纯化:使用洗涤缓冲液洗涤DNA沉淀。

e) DNA溶解:使用脱水缓冲液溶解DNA。

f) 分析与检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DNA浓度。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DNA 提取的原理和意义,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实验教学效果与评价通过本次实验教学,学生们逐步掌握了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强化了对DNA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熟悉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体验课教案

物理化学实验体验课教案

物理化学实验体验课教案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物理化学中的溶解度和溶解热的相关知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而溶解热是指单位质量溶质在无限稀溶液中溶解时,从溶质和溶剂分离到形成溶液所吸收的热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热量计、热水浴、磁力搅拌器、温度计等;2. 试剂,纯净水、食盐、糖等。

四、实验步骤。

1. 将热量计中的水加热至一定温度,记录初始温度;2. 向热量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食盐,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3. 观察食盐溶解时水温的变化,并记录最终温度;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糖代替食盐进行实验;5. 计算食盐和糖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热。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数据记录表。

| 实验物质 | 初始温度(℃) | 最终温度(℃) | 温度变化(℃) | 溶解度(g/100mL) | 溶解热(J/g) |。

| -------| --------------| --------------| --------------| ----------------| --------------|。

| 食盐 | | | | | |。

| 糖 | | | | | |。

2.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应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食盐和糖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食盐和糖的溶解过程会吸收热量,导致水温上升。

六、实验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能够总结出以下几点:1. 溶解度和溶解热与温度的关系;2.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七、实验拓展。

本次实验可以拓展为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其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热;2. 比较不同溶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热;3. 使用不同溶剂进行类似实验,比较其溶解度和溶解热的差异。

幼儿园科普实验:简易物理与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幼儿园科普实验:简易物理与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标题:幼儿园科普实验:简易物理与化学实验教学案例一、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在这个阶段应该从简到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就幼儿园中的简易物理与化学实验进行探讨,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实验教学案例。

二、水果电池实验1. 实验目的:教育孩子们认识水果中的果汁是一种导电液体,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电化学反应。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柠檬或者土豆,将其切成两半,并用镍片和铜片插入水果中。

2)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镍片和铜片,然后将另一端插入LED灯或者蜂鸣器。

3)观察LED灯或者蜂鸣器是否发出信号。

3. 实验效果:当导线插入水果时,LED灯或者蜂鸣器会亮起或者发出声音,说明水果中的果汁可以导电。

4.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理解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了解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三、彩色冰块实验1. 实验目的:引导孩子们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实验步骤:1)准备红、蓝、黄等颜色的食用色素,将其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2)将制作好的彩色水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

3)取出彩色冰块后,观察并记录其变化。

3. 实验效果:彩色冰块表面开始融化时,颜色开始分散,将会呈现出美丽的色彩。

4.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以及了解到自然界中的美妙现象。

四、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以视觉和动手实验为主,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情节化地学习,并引导他们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总结从水果电池实验和彩色冰块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并不复杂,只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案例,就能够引导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

简易物理与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中的现象,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奇妙物理化学教学案例

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奇妙物理化学教学案例

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奇妙物理化学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加注重创意和实践的科学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

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应运而生,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一个探索科学、开发潜能的有趣平台。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这一主题,介绍一些奇妙的物理化学教学案例,以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用冰淇淋制作:把牛奶放入密封的奶瓶中,制造一种原始的冰淇淋。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和“物态变化”的过程,还能够引发他们对美食和制作的兴趣。

2. 彩虹瓶宝藏:在一个玻璃瓶里按顺序倒入不同密度的有色食用油和稀释的水,以制作一个迷人的彩色宝藏瓶。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密度”的概念,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水果发电:将柠檬、土豆等果蔬切片后,用铜片和锌片分别置于果蔬片内,通过连接导线使LED灯发光。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引发孩子们对“电能”的好奇心,还能够让他们领略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以上这些实验只是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里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以“探究”为核心的环境中,教师们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案例,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实验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错了没关系,再试一次”的机会,让他们在尝试和失败中成长。

对于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这一主题,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提倡。

幼儿园是孩子们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创意科学实验室的引入,不仅能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环境和实践,孩子们也能够从小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创意科学实验室中的物理化学教学案例,不仅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乐趣和启发,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更多的幼儿园中推广,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经历。

幼儿园科学实验:简易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科学实验:简易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科学实验:简易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实验,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实验,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今天,我将共享一些简易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帮助幼儿园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二、太阳能魔法画1. 实验原理太阳能魔法画是一种利用阳光照射物体表面产生颜色变化的小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使用颜料反射太阳光,观察颜色的变化,让幼儿们感受到光能的魔力。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张白色纸和一些颜料。

(2)在白色纸上任意涂抹颜料。

(3)将涂抹颜料的白纸放在阳光下晒几分钟。

(4)观察颜料的变化。

3. 实验效果在阳光的照射下,颜料会发生颜色变化,幼儿们可以在白纸上看到美丽的色彩。

三、水的奇迹1. 实验原理水的奇迹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小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观察到水和小苏打的化学反应,从中了解到化学反应的魅力。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瓶子和一些小苏打粉。

(2)将小苏打粉撒入瓶子中。

(3)倒入适量的水,并立即盖上瓶盖。

(4)观察瓶子内的气体变化。

3. 实验效果随着水和小苏打的反应,瓶子内会产生气泡,小苏打粉会慢慢溶解,释放出气体。

幼儿们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奇妙。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幼儿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实验中,幼儿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太阳能和化学反应的魔力,对科学充满好奇心。

引导幼儿参与这些简易的物理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中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科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幼儿园科学实验是非常有益的,通过简易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引导他们参与科学实验,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真正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初中物理化学活动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化学活动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化学活动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 了解气球火箭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制作气球火箭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活动时间:1个课时
活动步骤:
1. 介绍气球火箭的工作原理(5分钟):讲解气球火箭的工作原理,即将气球充气后,快速放出气球口,产生向后喷射的气流,从而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2. 制作气球火箭(20分钟):
- 准备材料:气球、塑料吸管、纸板、胶带。

- 制作步骤:将塑料吸管用胶带固定在纸板上,然后将气球套在吸管的一端,充气后迅速放开气球口,观察火箭的运动情况。

3. 实验验证(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气球火箭的飞行距离与充气气量、气球的大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 总结讨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气球火箭的运动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气球火箭的设计,提高其飞行效果。

5. 活动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制作气球火箭,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深入了解气球火箭的工作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未来的活动设计中,可以考虑添加更多与物理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理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案例说明
教学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课题:物理化学综合性实验
有机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泡压法
教学目的:1.通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2.掌握用重量法配制有机溶液。

3.掌握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4.用计算机处理本实验数据,作线性拟合。

任课教师:林雪飞 教授
教学设计:
物理化学实验是采用物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手段来揭示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所需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它的特点是实验中应用到的仪器较多,而且一个实验用到几种不同的仪器。

该实验是测定醇类溶液的表面张力,选定的方法是最大泡压法,相对而言使用到的仪器不是很复杂,但是原理和数据处理显得复杂一些,用到的知识点也较多。

实验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针对学生预习中易出现问题之处进行必要的讲解,特别中数据处理中学生不甚理解的地方作着重说明。

并介绍仪器各部分的装置及使用,包括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本实验有如下知识点:
1.实验中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制作。

作为应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对配制溶液的技巧都有待改进,在原有基础上,怎样做能节省时间进行重量法配出有机物溶液,先称哪种溶液?一共配多少体积?。

2.为什么要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溶液的折光率?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测完标准溶液的还要测量自己配制的乙醇溶液?
3.进行表面张力测定时,如何对系统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没有气泡怎么办?气泡逸出过快怎么办?
4.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否用电脑拟合线性方程?怎样做切线减少误差得到较好的结果?
二、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的
影响实验教学案例说明
教学课程: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课题:紫外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教学目的:学会紫外吸收光谱的绘制方法,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鉴定;掌握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掌握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教学对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任课教师:赵殊 副教授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开完可见实验的基础是进行的,由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仪器基本组成后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前,教师检查预习报告。

再由教师从理论上对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成因,溶剂性质对紫外吸收光谱吸的影响,仪器的主要组成及操作规程进行简要介绍。

所有测量经在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完成。

实验过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规范操作,通过仪器测得9张紫外谱图。

直接由电脑打印出测定的谱图。

引导学生对9张图谱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实验提出的目的要求。

撰写实验报告。

三、肉桂酸的制备实验教学案例说明
教学课程: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课题: 肉桂酸的制备
教学目的: 1、掌握Perkin的反应的机理;了解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熟悉和掌握简易水蒸气蒸馏等操作。

教学对象: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任课教师: 杨 芬 副教授
教学设计:
肉桂酸化学名称是3-苯基丙烯酸,又称桂皮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间体之一。

肉桂酸的制备分为六步,依次为苯甲醛和乙酸酐在无水碳酸钾催化作用下发生Perkin反应、水蒸气蒸馏除去未反应苯甲醛、活性炭脱色、抽滤、结晶和重结晶等步骤,各步涉及的基本操作较系统,对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具有比较实际的意义。

实验前,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实验讲解(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特别是对实验中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使学生对肉桂酸制备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和对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接着演示回流装置和简易水蒸气蒸馏装置的安装,强调装置的安装顺序和规范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了解实验进程,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
1、具有何种结构的醛能发生Perkin反应?
2、在Perkin反应中醛和具有(R2CHCO)2O结构的酸酐相互作用能能否得到不饱和
酸?为什么?
3、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水蒸汽蒸馏除去什么?是否可以不用水蒸汽蒸馏?
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