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经济法教案1

合集下载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一、教案名称: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经济法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2)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对象。

(3)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2. 教学内容(1)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法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经济法的兴趣。

(2)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阐述经济法的定义,分析经济法的特征。

(3)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介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原则的具体运用。

(4)讲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分析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5)讲解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介绍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经济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案名称: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第二章: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市场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2)让学生掌握企业法人的法律制度。

(3)让学生了解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的法律制度。

2. 教学内容(1)市场主体的概念与分类(2)企业法人的法律制度(3)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制度(4)合伙企业的法律制度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兴趣。

(2)讲解市场主体的概念与分类:阐述市场主体的概念,分析市场主体的分类。

(3)讲解企业法人的法律制度:介绍企业法人的法律制度,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制度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学教案

经济法学教案

经济法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基本理论和法律适用能力的掌握和运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 理解经济法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熟悉相关法律法规;3. 能够运用经济法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法律问题;4. 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查阅和研究能力,能够进行法律文献的编写和撰写。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学的概念和特点、经济法的分类和体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案例等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经济法律问题,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与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参观、调研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为了保证学生对经济法学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周:经济法学的概念和特点教学内容: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 第二周:经济法的分类和体系教学内容:经济法的分类和体系结构,包括民商法、金融法、劳动法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3. 第三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由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第四周: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权利主体、客体、内容和前提条件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5. 第五周:经济法律的适用教学内容:经济法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以及经济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与互动法。

《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教案(全)

《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教案(全)
经济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经济法律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只有经济法律规范的颁布实施,才能确定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才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否则,经济法律关系就不会产生,更不会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和终止。
2.法律事实的出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直接原因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主体参加各项活动,扩大经营行为,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各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宏观调控关系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满足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要求,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平衡而对市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进行宏观调控,既是我国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需要。实践已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最佳的手段。但是,市场调节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它有许多缺陷。例如,它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全统一;它不可能自觉地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它不可能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等等。因此,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其负面作用。
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认市场主体在参加市场活动时的法律地位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例如,确认企业、公司地位而产生的关系;二是确认市场主体在参加内部管理活动时所产生的关系,例如,确认企业内部领导体制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二)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市场秩序是市场运行的状态和情况的综合,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状态。正常的市场秩序通常表现为市场机制运转良好,市场交易有条不紊,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与此相反则为不正常的市场秩序。国家所要维护的市场秩序当然是正常的市场秩序。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第一章经济法概述1. 授课时间:第一周(3课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3.授课题目:经济法的概念及特征,经济法关系,经济法地位,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的历史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4.教学目的、要求:明确经济法含义。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

5.教学重点及难点:经济法含义、特征、功能和原则6.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的历史沿革(一)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传统民商法、行政法制度框架不断被突破并逐渐演变至最终独立的过程。

深入考察西方各国经济法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西方经济法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有权的私有化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垄断限制了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开始了以调整垄断与竞争关系为目的的立法。

1890年,美国颁布了被誉为经济法鼻祖或世界上第一部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的法案——《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4年又颁布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些应该是现代经济法最早的法律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德国于1915年颁布了《卡特尔规章法》,1923年和1934年又分别颁布了《卡特尔法》和《卡特尔变更法》。

德国的经济立法及法学界的研究后来传播到了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法立法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美国、德国的经济法主要表现为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限制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限制合同自由和意思自治。

2.西方经济法的发展时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至二战结束)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在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紧急银行条例》、《金融改革法案》、《产业复兴法案》等70多个法令,开创了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全面、综合性和经常性调节的先河。

在此期间,为了应付经济危机和支持战争,德国颁布了《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等,日本则颁布了《米谷法》、《出口组合法》、《重要产业统制法》、《企业整顿法》等法令,这些法令都带有直接的行政干预的色彩。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本节课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等内容。

2. 经济法的法律体系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法律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本节课将介绍经济法的法律体系、法律层级和法律适用等内容。

3. 经济法的法律适用经济法的法律适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正确地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介绍经济法的法律适用原则、法律适用方法和法律适用程序等内容。

4.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违反经济法律规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本节课将介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种类、法律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程序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经济法的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课件和网络资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知识。

八、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教授经济法课程,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提高经济法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教案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经济法教案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实务操作)第一节 概述(认识经济法)一、法的基础知识(一)法的概念和特征1、什么是法汉字“法”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法”有神明裁判疑难案件之意第二,“法”有祛除不法行为之意第三,“法”有公平之意关于“律” :《说文解字》解释为“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调音的一种工具,引申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强调“平”、“正”、“直”。

“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清未民初,把“法”和“律”连用,“法”逐渐由“法律”一词所替代。

我国当代法律制度中“法”的含义:狭义的法或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特定或具体意义上的法律。

广义的法或法律:指法的整体,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人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文件。

2、法的基本特征(重点)(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和概括性。

法的规范性:是指法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授权性规范)、应当做什么(义务性规范),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范),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行为标准。

法的概括性:又叫法的定型性,是指法的调整对象时一般的或抽象的、某一类的人和事,它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性和普遍性。

一个国家法律形成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制定法律,通过制定形式形成的法律被称为成文法、制定法;另一种是通过认可的方式形成法律,称为不成文法。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以派生出°普遍性”特征,即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和程序性。

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暴力。

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规范和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遵守经济法律法规的意识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法是什么,经济法与民法、刑法的关系。

2. 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的独特性、经济法的适用范围、经济法的主体。

3. 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4. 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

5. 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规范的定义、分类、构成要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法律关系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经济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法律规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特征、作用等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4. 角色扮演表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材。

2.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律案例。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经济法律政策、新闻报道等。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法律关系和法律规范。

难点:经济法与民法、刑法的区别,经济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经济法律规范的具体应用。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经济法的作用和法律关系。

3. 第三课时:解析经济法律规范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经济法》

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经济法》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
4.归纳总结:10分钟
5.布置作业:5分钟
1企业有何特征?2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盖章)
年月日
六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
3、讲授新课:55分钟
第一节规范市场主体,依法设立企业
一企业设立的条件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经营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组织。
课时授课计划




企业有以下特征:
1企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
2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
3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组织。
10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
11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二设立企业的禁止条件
第一:综合禁止。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对于有损我国主权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危机国家安全,不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得设立企业。
第二:主体禁止。
法律、刑侦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申请设立企业。
“国家公务员不得精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第三:行业禁止
我国法律规定有些企业不得设立特定类型的企业。
三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1企业法律责任的主体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企业法律责任实行“双罚制”,即不仅企业本身要承担法律责任,有关的责任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企业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
第二节加强质量监督,保证产品质量
一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使用范围:在我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经济法教案1

经济法教案1

经济法教案第一章法律和经济法概述第一节法律概述一、法律常识“法”字的繁体字为“灋”灋。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经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有如下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补充资料:社会规范有许多,除了法律规范外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

古代传说中的独角神兽獬豸是一种生性善良、正直聪明的动物,会用唯一的角去顶,或用嘴去咬有错的一方。

古代的法官就是用这种独角兽去判案。

这反映了人们向往秩序和公正的良好愿望。

二、法系是指在法律制度上具有共同特点,共同历史传统的若干个国家的法律构成的系统,是以法律文化的亲缘关系作为标志,对世界上各种具有不同来源的法律制度所做的一种分类。

1、大陆法系又称日尔曼法系,指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拿破仑法典》为样板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系统。

后有《德国民法典》追随的国家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日本、巴西、智利、泰国等特点:成文法;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有三级法院组织:一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并有检察院制度。

法官严格按照“成文法”判案,不能创造法律。

2、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

是以英国中世纪至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法律作为基础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包括绝大多数讲英语国家的法律在内的一种法律系统。

特点:判例法;不主张编纂法典;重视程序法。

法官补充资料:美国陪审团和法官的职责分工。

▲1.在法律的历史渊源上,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大陆法系不仅继承了罗马法成文法典的传统,而且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术语。

如《法国民法典》以《法学阶梯》为蓝本,《德国民法典》以《学说汇纂》为模式。

▲2.在法律形式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不存在判例法,对重要的部门法制定了法典,并辅之以单行法规,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鼓吹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行法典化的原因之一,1791年法国宪法中的“人权宣言”就明确宣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只有成文法才能加以确定。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和法律体系。

2、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2)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的主要制度。

2、难点(1)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2)宏观调控法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经济法的应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引出经济法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经济法概述(约 30 分钟)(1)经济法的概念:讲解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详细阐述经济法调整的市场主体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秩序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3)经济法的法律体系:介绍经济法体系的构成,包括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大板块,并分别说明其包含的主要法律。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约 25 分钟)(1)国家适度干预原则:解释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干预应当适度,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放任自流。

(2)社会本位原则:强调经济法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经济公平原则:分析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公平原则,包括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等。

(4)经济效益原则:说明经济法要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4、市场规制法(约 60 分钟)(1)反垄断法:讲解垄断的概念、类型和危害,介绍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和执法机构。

(2)反不正当竞争法: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如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word版第一章:经济法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理解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分析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案例分析与讨论1.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的定义、特征与作用请学生思考经济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二章:经济法主体与客体2.1 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法主体的种类与特征掌握经济法客体的种类与特征理解经济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2 教学内容经济法主体的种类与特征经济法客体的种类与特征经济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主体的种类与特征讲解经济法客体的种类与特征分析经济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小组讨论与分享2.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主体的种类、特征与作用请学生思考经济法客体的种类、特征与作用第三章:经济法关系3.1 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法关系的种类与特征掌握经济法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理解经济法关系的变化与发展3.2 教学内容经济法关系的种类与特征经济法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经济法关系的变化与发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关系的种类与特征讲解经济法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分析经济法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小组讨论与分享3.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关系的种类、特征与作用请学生思考经济法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经济法规范4.1 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法规范的种类与特征掌握经济法规范的构成要素理解经济法规范的法律效力4.2 教学内容经济法规范的种类与特征经济法规范的构成要素经济法规范的法律效力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规范的种类与特征讲解经济法规范的构成要素分析经济法规范的法律效力小组讨论与分享4.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规范的种类、特征与作用请学生思考经济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经济法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与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5.2 教学内容经济法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经济法案例的判决与执行经济法案例的启示与借鉴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分析经济法案例的判决与执行讨论经济法案例的启示与借鉴小组分析与分享5.5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并分析一个经济法案例请学生总结案例的判决与执行结果请学生思考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六章:经济法与市场经济6.1 教学目标理解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掌握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分析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6.2 教学内容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6.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讲解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分析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案例分析与讨论6.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请学生思考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第七章:经济法与企业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经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法规范分析经济法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影响7.2 教学内容经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法规范经济法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7.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讲解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法规范分析经济法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影响案例分析与讨论7.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经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请学生思考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法规范第八章:经济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8.1 教学目标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规范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实施情况8.2 教学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实施情况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8.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规范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实施情况案例分析与讨论8.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法规范请学生思考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第九章:经济法与对外经济贸易9.1 教学目标理解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规范掌握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法律制度分析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作用9.2 教学内容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规范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法律制度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作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9.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规范讲解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法律制度分析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作用案例分析与讨论9.5 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法规范请学生思考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法律制度第十章:经济法案例研究10.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经济法案例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经济法案例的研究方法与步骤经济法案例的分析与评价经济法案例的启示与借鉴10.3 教学方法研究法小组讨论法10.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经济法案例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分析经济法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讨论经济法案例的启示与借鉴小组研究及分享10.5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个经济法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请学生思考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经济法与市场经济补充说明:深入讲解经济法如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间的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经济法基础》教案1

《经济法基础》教案1

教案( 学年第学期)专业名称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

3)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如果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 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1.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①投资人决定解散;②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③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①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②投资人自行清算的,应当在清算前15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当予以公告。

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申报其债权。

③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①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②所欠税款;③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注: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五.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课堂案例分析课堂小结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4 合伙企业法一.合伙企业法概述1. 合伙企业的相关概念:1)合伙:2)合伙企业:2. 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3. 合伙企业法的概念二.合伙企业的设立1. 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2. 合伙企业的设立程序三.合伙企业财产1. 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2. 合伙企业财产的转让四.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1. 合伙事务执行的形式2. 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3. 合伙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分配4. 债务清偿:五.入伙与退伙1. 入伙2. 退伙1)自愿退伙2)法定退伙六.合伙企业解散与清算1. 合伙企业解散2. 合伙企业清算复习1. 个人投资企业的特征2. 个人投资企业的事务管理§4 合伙企业法一.合伙企业法概述1. 合伙企业的相关概念:1)合伙:指两个以上的人为着共同目的,相互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自愿联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经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遵守经济法的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

三、教学重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

四、教学难点经济法的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经济案例,让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经济法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重点讲解经济法的原则与应用。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经济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总结:让学生参与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2. 教学资源: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和案例资料。

八、教学评价1. 测试:通过小测验考核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参与度,思维活跃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训练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经济法知识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7-08经济法教案1

07-08经济法教案1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讲授内容】1、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2、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一般规律3、经济法的功能【讲授重点】经济法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讲授难点】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内容】一、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方法研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即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经济法产生的时间、标志、特征及基本轨迹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已成为学者的共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设有“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或“经济法的兴起”等章节。

就其研究的基本方法而言,主要有:(一)从法律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入手,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研究,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经济法并不是像有的人所指责的那样,是用肢解其他法律部门的方式建立的拼盘式的法律体系,而是有它自身发展的社会基础。

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从古与今、中与外的辩证关系入手,揭示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除了自己特殊的发展历史之外,往往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的东西就是规律性的东西。

经济法发展的规律性东西对任何国家的经济法都是适用的。

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且进入了发达阶段。

为了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强调,必须加快和加强市场经济立法。

但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法制对我们来讲都是陌生的。

如何尽快地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尤其是经济法律体系,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向历史学、向国外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方面研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1、经济法部门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初提出经济法”一词最早是在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自然法典——或自然法律的一直被忽视或被否认的真实精神》(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一书中提出的。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一、引言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2.掌握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等。

3.理解经济法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教学内容1.经济法基本概念(1)经济法的定义(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经济法的主要内容(1)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2)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3)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2)市场秩序法律制度1)反垄断法律制度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3)产品质量法律制度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3)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财政法律制度2)税收法律制度3)金融法律制度4)价格法律制度3.经济法的作用(1)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经济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法律思维和表达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参与讨论等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习效果。

3.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

经济法教案教案名称:经济法教学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的经济法理论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概念和分类;2. 经济法的法律体系;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4. 经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对经济法的了解,然后讨论经济活动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Step 2:讲解经济法的概念和分类讲解经济法的定义和范围,以及经济法的分类,如民商法、金融法、税法等。

Step 3:介绍经济法的法律体系通过讲解法律与经济法的关系,介绍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Step 4:介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如市场经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等。

Step 5: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涉及的经济法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Step 6:总结和讨论通过总结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法的理解和应用,并启发学生思考经济法在现实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或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2. 经济法相关案例:用于讨论和分析。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3. 针对案例的思考和解决方案评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地考察或企业实习,亲身感受经济法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撰写经济法实践报告,展示并分享研究成果。

注意事项:1. 技巧性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要相结合,尽量避免过于枯燥的理论讲解;2. 案例选择要贴近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经济法基础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事实和经济法律责任等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1.1 经济法的定义1.2 经济法的特征2. 经济法律关系2.1 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与特征2.2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3. 经济法律事实3.1 经济法律事实的定义与分类3.2 经济法律事实的效力4. 经济法律责任4.1 经济法律责任的定义与特征4.2 经济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5. 经济法的渊源与体系5.1 经济法的渊源5.2 经济法的体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法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经济法基础知识》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3. 案例材料:挑选与经济法相关的案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详细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3. 讲解经济法律关系:阐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特征以及主体、客体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4. 讲解经济法律事实:详细讲解经济法律事实的定义、分类和效力,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律事实在经济法中的作用。

5. 讲解经济法律责任:阐述经济法律责任的定义、特征以及种类和承担方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6. 课堂案例分析:分析精选的经济法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7.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主讲人:何选良目录教学目的、要求与参考书目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理解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具备应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地位及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等基本理论;掌握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等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培养合格的经济法专门人才。

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漆多俊:《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崇实主编:《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朱崇实主编:《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综述(1978-2001)》,厦大出版社2002年版。

6、《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李昌麒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7、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卢炯星主编:《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朱崇实主编:《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探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许明月主编:《经济法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梁慧星、王利明:《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李艳芳主编:《经济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14、《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有关经济法的文章。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讲授内容】1、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2、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一般规律3、经济法的功能【讲授重点】经济法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讲授难点】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内容】一、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方法研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即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经济法产生的时间、标志、特征及基本轨迹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已成为学者的共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设有“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或“经济法的兴起”等章节。

就其研究的基本方法而言,主要有:(一)从法律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入手,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研究,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经济法并不是像有的人所指责的那样,是用肢解其他法律部门的方式建立的拼盘式的法律体系,而是有它自身发展的社会基础。

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从古与今、中与外的辩证关系入手,揭示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除了自己特殊的发展历史之外,往往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的东西就是规律性的东西。

经济法发展的规律性东西对任何国家的经济法都是适用的。

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且进入了发达阶段。

为了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强调,必须加快和加强市场经济立法。

但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法制对我们来讲都是陌生的。

如何尽快地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尤其是经济法律体系,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向历史学、向国外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研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方面研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1、经济法部门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初提出经济法”一词最早是在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自然法典——或自然法律的一直被忽视或被否认的真实精神》(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一书中提出的。

恩格斯评价摩莱里的理论为18世纪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

这部法典设计了一个符合“自然”和“理性”的制度,同时,拟制了一个保证实现这个制度的“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其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根本法、经济法(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婚姻法、教育法和刑法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摩莱里所指的经济法,只限于分配法(他力图从分配上确立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原则),因为在他看来,社会产品分配上的弊端,是私有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

摩莱里的经济法律理论含有现代经济法的最本质特征,即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意思。

其经济法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权制度;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的义务,按人口数量实行需求平等的分配;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统一的管理等。

摩莱里的经济法律思想是以唯理论①为基础的自然法思想,与当时法国已经建立并且将继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其本人不得不宣布:“现在确实几乎无法建立这样的共和国”。

摩莱里极力主张通过“英明立法者”去制定法律,使其“重新接近黄金时代(即以平等和公有为基础的原始社会)”。

其思想仍然渊源于资产阶级的自然法观念,但用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积极意义。

二、德萨米对经济法概念的使用1842—184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在其分册刊行的《公有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一书中也使用了“经济法”一词,作为其第三章的标题“分配法和经济法”。

德萨米在第二章“根本法”中,明确表示赞成摩莱里的下列论断:人“本着自己的能力、知识,享受共同的快乐。

”在第三章“分配法或经济法”中进一步指出:“人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因而在事实上也应该平等。

”“这种平等只有伴随公有制而实现。

”德萨米的经济法律思想,在许多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摩莱里的经济法律思想。

归纳如下:主张实行公有制,认为公有制的最好形式是公社,认为最好的分配方式是按比例的平等分配,主张建立没有贸易的社会制度,重视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等。

德萨米的经济法律思想里,有某些唯物主义的成分,但其整体仍然是唯理论的自然法思想为基础的。

三、蒲鲁东对经济法产生原因的揭示1865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蒲鲁东(P.J.Proudhon),在他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说:“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

蒲鲁东对经济法的理解,更接近现代经济法的主张,为研究经济法提供了一种认识基础。

四、莱特、赫德曼对经济法产生原因及法律形式的揭示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莱特(Ritter)使用“经济法”一词来表示有关世界经济的各种法规。

1916年,德国学者赫德曼(Hedeman)在《经济学字典》中使用过经济法①唯理论(rationalism),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

又称理性主义。

不承认理性认识要依赖感性认识,认为可靠的知识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

西方近代唯理论由18世纪法国的R.笛卡尔开创,主要代表有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莱布尼兹等。

笛卡尔主张依靠生来具有的天赋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准确无误的推理。

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具理性认识的对象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从广义来说,理性主义并不仅限于认识论范畴,在思想文化一切领域,凡崇尚理性的观点都可称之为理性主义。

概念,他认为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由此,他将有关经济法制和保护、监督卡特尔的法律称为经济法。

从而在深层次上揭示了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五、以经济法命名的经济法律和著作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起来的魏玛共和国,直接以经济法命名颁布了《煤炭经济法》和《钾盐经济法》。

之后,1922-1924年在德国出版了不少以经济法为题的学术专著和教科书,如鲁姆夫的《经济法的概念》,赫德曼的《经济法基础》等。

与此同时,经济法的概念也传入到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此时的经济法概念,才有了较为完善的含义。

上述回顾表明:经济法概念的出现和逐步完善,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

最初的经济法概念,建立在提出者所设想的公有制基础之上,不具有任何实践的意义,但它对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产生着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除了援引“经济法”概念的“外壳”外,更重要的是人们把空想社会主义者那种具有萌芽状态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思想加以扩大,用来作为建立在现实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法概念的一个合理“内核”。

第二节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一般规律一、经济法兴起的不同观点关于经济法的产生时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认为经济法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

有学者认为,由于短缺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了垄断和社会化发展阶段,垄断恶化了竞争环境并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克服因垄断而造成的危机。

此时,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国家干预”、“宏观调控”、“混合经济”、“组织经济”、“管理贸易”等新的做法和理念,以“有形之手”干预和参加经济生活,……于是出现了与民商法和其他法律迥异的经济法律法规,有学者将其诠释为“经济法”。

②日本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认为,经济法是一个新的领域。

“经济法”作为学术用语主要始于一战后的德国。

其所概括的是德国一战时以及战后在经济领域新出现的立法活动、社会法以及其他法律现象。

③第二,认为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

杨紫煊教授认为“不论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各自的经济法”。

“经济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当适应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也就形成了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

”④第三,李昌麒认为有关经济法起源问题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探讨:一是从单纯的法律条文、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考察;二是从部门法划分的角度来考察。

经济法作为单纯的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是随着国家与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但经济法作为一种独立法律力量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出现的。

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而言,在古代社会就存在。

由此可认为,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古代的“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当中,但经济作为独立的法律力量的兴起,则是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事情。

②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第23页。

③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二、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兴起(一)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时期的经济法经济法的理论是以重商主义为旗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