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伯舒兹
基于场所精神的学居旅复合空间景观改造——以湖南大学工会景观改造项目为例
1 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各种文化类旅游产业的兴起,风景秀丽的大学校园作为人人向往的神圣的象牙塔,也不得不面对许多新出现的矛盾。
一方面是外来的游客渴望体验校园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心驰神往,憧憬着来到曾经名师大家传经布道的场所接受心灵的洗礼,同时感受校园内充满青春活力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在校师生对于游客增多也常有抱怨,如校内基础设施被过度占用、道路拥挤、车流增大、公共设施老化损坏速度变快、原本宁静的校园和规律的学习生活秩序被打乱等。
据此有不少人提出禁止游客进入校园的方案,认为应该一刀切式地反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然而作为努力与世界接轨,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放眼海内外,无论是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还是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都选择有限度地开放校园。
从学校的角度看,开放式校园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师生的荣誉感,有利于吸引人才,形成学校的正循环发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开放校园能让高校作为城市的名片与灯塔,向周边的住区与景区辐射更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另外,适当地开放校园内的图书馆、球场、礼堂、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周边住区与景区文化类公共场所的缺失,也有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缩小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只要能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产生的矛盾,开放式校园便是一个十分值得考虑的方案。
而校园如何通过合理的景观营造和道路规划,以较小的代价和较高的效率缓解大部分矛盾,是目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 复合空间的场所精神分析景观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场所”,即人造环境与自摘要 文章分析具有学居旅多重特性的环境中不同人群的需求,研究校园景观中如何对已经破旧的环境进行道路规划和景观营造,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设计思路。
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开放式校园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再以湖南大学工会景观改造方案为例,结合已经成熟的场所精神理论,逐个剖析解决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微更新研究进展
国外微更新研究进展“城市更新”的概念起源于1949 年美国《住宅法》,旨在配合住宅政策,解住宅问题,并于1954年的《住宅法法案》(The Housing Act of 1954)中正式使用城市更新这一名词,其主要内容是针对都市里的贫民窟和颓废区进行住宅改造行动。
受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等理论影响,所以在手段上便是充满实质色彩的拆除重建、整体复新和保存维护等方式。
在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拆建的城市改造引发了尖锐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于城市的空间品质需求更加迫切,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市的微更新。
在1961年,美国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在所著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对城市中街道、公园、老建筑、贫民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引发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下建成的城市的质疑与批判。
书中对城市特性、城市多样化进行了介绍,并且从保持城市多样性和活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
书中直接提出了“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微更新的理念,雅各布斯认为,大规模性的拆除建设使城市缺乏弹性,会破坏城市的多样性。
此书引发更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背后的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与完整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中以系统论的观念将城市视为一个系统,运用数学逻辑对城市进行描述和分析,颠覆了以往将城市构成元素的层次等级看成树形结构的传统性认识,提出真实的城市生活远比数学模型具有超乎寻常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论证了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半网络型。
书中认为大规模的拆建会造成城市的功能分裂,使城市文脉断裂,历史记忆丧失。
且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他主张以小规模、多样性的渐进式更新来实现人、自然和城市的和谐统一,并最早提出了城市更新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20世纪60年代后,在城市的规划与建造中,越来越多西方学者对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模式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注意到“人的尺度”的重要性。
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和布局要求
陈列馆与公共设施、江湖水泊,公园绿地的结合;
计
利用荒废建筑改造和扩建。
[布局要点]
(1)覆盖率40~50%。 (2)留有足够的室外场地,停车位及绿化。 (3)库房贴邻展区,既便于运输展品,又要防止观众穿越。 (4)观众服务区贴临馆前集散地,且靠近 展区。 (5)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参观路线 与展品运送路线互不交叉。
房卸 毒
库 房
库( 房
车 间
处 理
)
室
Public Building Design
1/10
库房 展品
管理办公室 展厅
功能关系示意图
门厅、休息厅
内部工作人员
观众
公 ■ 基本功能组成
共
建 筑
[交通流线]
展品出入口
设
计
接纳 登录
内
部
工
装卸车间
作
人
展方工作人
临时
临时
员出入口
办公
库房
内部
行政管理
员
库房
后勤辅助
能分段使用。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 展区设计
共
建 筑
[平面组织与空间布局]
设
计
②放射式
放射形相互并联,可以组织完整的参观
路线,可分段开放,灵活使用,但流
线有往返交叉现象 。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 展区设计
共
建 筑
[平面组织与空间布局]
设
计 ③混合型
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使用于大型展览馆。但易漏看展厅。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 展区设计
关于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范文2篇)
关于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范文2篇)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2篇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篇1中学校园设计理念2022年度细分行业报告聚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3.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那么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4."表达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开展。
5."景观生态规划原那么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根底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高校校园的规划应当以景观生态优先并从整体考虑出发,合理布局景观空间格局的各个单元,以期望到达高校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6."最高效率原那么就是指校园规划应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同等数量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水平距离最短。
可见,最高效率原那么在规划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学生在运动最短的距离内到达一个或多个既定的目的地。
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可以得出在上课期间,大学生每天在各类型斑块之问移动的一般次序。
以此为依据,有序的布局各个斑块,以到达最大程度的方便学生的目的。
7."多样化原那么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
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
有利于满足校园的根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集会、运动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心理需求化,有利于强化教学环境气氛生机勃勃、生动的校园景观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气氛。
8."整体性原那么从整体上确立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根底。
浅析当代城市场所营造
设计中无视地 形的存在,推平
3 现代 城市 场所 的分 类与研 究
对当代 城市场所 的分类 受到很多判 断标准
的影 响和伟 约.本文 侧重研究 城市场所 中的人 4 造场 所,力 图用实例 和分析来 总结出一 套详细
而又划 分细致的现代城市 场所的营造方法 n 3I 市广场 城
提到场 所营造 .不得不首 先让人想 到我们 的城 市广场 ,按照其功 能和规 模进行分 类可以 大致 分为 :市民广场 、建筑 广场、纪 念广场、 商业 广场、 生活广场 以及交 通广场 目前.广 场建 设使城 市景观品 质得到 了提升的 同时为人 民休 闲活动 提供了场 所,但也 存在很 多Ⅲ窖忽 、
2 场 所的 存在 基础
2I 场所使用者
着场 所 神的缺失 精
‘ 廿赉 :T 一 2 I i u 03 丘献标4 码:A { 史啦绾 :1 0 — 4 2 0 0 0 — 0 0 0 08 02 l 1 ) 8 09—2 2
场所 精神 的丧 失
场 矫 耩 神 ” 的 概 念 I 9 由 著 钾 年 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 (HI C R S A N R E G —S u N O BR CH u)提出。在她的 《 场 所 精神——迈 向建筑 现象学》 谨本书 中.诺伯 舒 兹提到远在 古罗 马时期便有 “ 场所 精神 这 样 的说法 。 古罗 马 认为+ 有独立的本体 . 人 所
基于女书非遗背景下的村民活动中心多维空间建设
基于女书非遗背景下的村民活动中心多维空间建设作者:何玘元张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6期【摘要】村民活动中心的空间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它既是村民自我认同的公共活动场域,又是当地村民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
不同地方的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应当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涵养。
本文尝试从女书流行地普美村村民活动中心以历史记忆构筑古今时空对话、女书习俗场域传承“君子女”精神、女书文化空间场域营造和现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的“女书习俗”几方面来探讨基于女书非遗背景下的村民活动中心多维空间建设,使之呈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成为凝聚民心、振奋民心、涵养民心,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孵化箱。
【关键词】女书;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涵养;多维空间建设【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6—035—03村民活动中心是村民高频聚合、交流沟通、联络感情、进行康乐文化活动的公共场域。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作为乡村文化载体的乡村博物馆近年来掀起了兴建热潮。
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全国各地建起了1.2万座不同主题的乡村博物馆,成为了当地村民的公共文化中心。
由于乡村博物馆公共文化中心的属性,有的地方便将村民活动中心与乡村博物馆合二为一。
像河南信阳市新县的“西河粮油博物馆”,也是“村民活动中心”。
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普美村的乡村主题展馆——女书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修建之初只是用于储存相关的女书文化资料,通过相关的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宣传女书文化[1]。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和村落中心公共空间在乡村复兴中承担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普美村女书博物馆也与时俱进,从纯粹的女书文化展示窗口转化为当地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和精神家园。
那么,基于女书非遗背景下的普美村村民活动中心又该如何建设呢?它与一般乡村博物馆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有何差异呢?一、以历史记忆构筑女书博物馆的古今时空对话生活在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下的女性没有婚姻自主的权利,她们几乎丧失了一切尊严和地位,成为了男人的附庸,这让当时的女性内心很苦闷,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
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
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E。
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也就是英文中的LAND或CONTEXT。
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OF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象学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
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筑、居、思》(Building Dew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
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
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
"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
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而另一支流---知觉现象学代表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则认为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身,并通过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察觉世界存在。
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现象学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通过建筑设计背后包含的复杂影响因素的回应建立了建筑“锚固点”,并丰富了建筑与场所体验。
百部艺术学理论名著
1.《绘画论》,达芬奇,麦克马洪泽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罗丹艺术论》,光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3.《人类的艺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中国友谊出版公司4.《论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6.《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7.《梦的解析》,(奥)弗洛伊德著,罗生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8.《弗洛伊德论美文集》,西格蒙地·弗洛伊德,张焕民、陈伟译,知识出版社9.《艺术》,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中远译,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0.《抽象与移情》,沃林格尔著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1.《视觉与设计》,弗莱,易英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2.《艺术风格学》,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 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现代绘画简史》,里德,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4.《艺术即经验》,杜威,商务印书馆15.《美的现实性》,伽达默尔,张志扬等译,三联书店16.《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恩斯特·卡西尔,刘述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7.《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18.《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杨思梁、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秩序感》,贡布里希,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理想与偶像》,贡布里希,范景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1.《存在与虚无》,萨特,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2.《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修订译本,三联书店23.《现代艺术观念》,斯坦戈斯编,侯翰如译,四川美术出版社24.《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5.《世界艺术家,1950-1980》,马克斯编,刑自申译,纽约H·W威尔逊公司26.《列宾评传》,严摩罕译,朝花美术出版社27.《麦田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28.《杜尚访谈录》,皮埃尔·卡巴纳著,王端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走向后现代艺术》,佛克马、伯斯顿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0.《超级艺术》,奥利瓦著,毛建雄、艾红华译,湖南美术出版社31.《艺术的终结之后》,丹托著,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32.《观念艺术》,徐淦,人民美术出版社,33.《装置艺术》,徐淦,人民美术出版社,34.《沃霍尔论艺》,陈建军,人民美术出版社35.《国际艺术家访谈录》,常宁生编,江苏美术出版社36.《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葛鹏仁著,吉林美术出版社37.《后现代艺术系谱》,岛子著,重庆出版社38.《反叛与超越——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常宁生,东方出版社39.《失落与超越---西方后现代艺术现象研究》,孙志宜,安徽美术出版社40.《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中国现代美术思潮》,易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1.《墙》,高名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2.《20世纪艺术批评》,沈语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43.《美学三书》(三本套装),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4.《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埃著,吴景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5.《现代设计的先驱》,佩夫斯纳,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6.《包豪斯理想》,威廉·斯莫克著,周明瑞译,山东画报出版社47.《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美) 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8.《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9.《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许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50.《历代名画记》,张彦远,人民美术出版社5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52.《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3.《美术史与观念史》,范景中、曹意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4.《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范景中,广西美术出版社55.《美术史的形状》范景中、傅新生、李本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56.《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57.《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E.H.贡布里希、尹定邦主编、范景中、杨思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59.《园冶注释》,计成、陈植、杨伯超、陈从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0.《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技出版社61.《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王贵祥,百花文艺出版社62.《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天津大学出版社63.《现代建筑》曼弗雷多·塔夫里(Tafuri.M.)、弗朗切斯科·达尔科(Dal Co.F.)、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4.《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5.《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彼得·柯林斯、英若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6.《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67.《建筑的永恒之道》,亚历山大(Alexander)、赵冰,知识产权出版社68.《建筑模式语言》亚历山大等、李道增、高亦兰、关肇邺,知识产权出版社69.《住宅制造》亚历山大等、高灵英,知识产权出版社70.《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芒福德 (Mumford Lewis)、宋俊岭、倪文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1.《城市意象》,凯文·林奇、方益萍,华夏出版社7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贺业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3.《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施植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74.《蒙太奇论》,[俄]C. M .爱森斯坦著,中国电影出版社75.《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76.《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77.《新中国电影史》,尹鸿等,湖南美术出版社78.《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79.《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杨远婴编,文化艺术出版社80.《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中国电影出版社81.《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中国电影出版社82.《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德]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江苏教育出版社83.《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中国电影出版社84.《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中国电影出版社85.《解读电影》,[美]布鲁斯·F·卡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6.《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江苏教育出版社87。
场所精神在胶片中的呈现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场所精神在胶片中的呈现陈亦婧俞薇绮(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 )的概念。
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图1)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出了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理论。
存在空间的观念可以分为两个互补的观点:“空间”和“特性”,配合基本的精神上的功能:“方向感”和“认同感”。
场所精神虽出自于建筑,此处却把场所精神融于相纸这个媒介,并非单纯的记录,而是再创作,把记录和绘画语言进行整合,在已有的画面上进行空间置换,创造新的场所精神。
①关键词:场所精神;归属感;摄影;氛围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6-0111-03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6.050一、场所(一)场所的概念在字典里的解释为“活动的处所”,与人发生关联,即具有空间特征,实体形式,又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该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
[…]“场所是由各种现象组成的,这些现象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组成的一个整体。
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
如图1所示。
图1《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封面(二)空间与场所空间由三维(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
存在空间总是体现为场所,人的存在具有空间性。
场所作为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性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维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
这种空间具备易于被人们识别,并承载人们活动的特性。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赵永景摘要:社会在发展,城市在更新,我们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变得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
这种变化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进步,但同时,城市景观风貌也因此变得缺乏个性和特色,空间营造方式相似,设计手法雷同,造成了场所精神的缺失。
如何避免诸如此类弊端,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结合潜江石油广场的规划设计谈几点感受。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概念源于建筑现象学,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LOCI)的概念。
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元素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建筑现象学相结合的主体事物”。
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场所的环境特征能让人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场所,并明确自己与场所有之间有何关系。
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和特性,代表着场所特有的氛围,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不同,其内容、特性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
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体现为尊重场地的地域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氛围。
人们需要通过空间体验来感知场所精神,规划设计的任务是营造不同类型的场所空间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受。
潜江石油广场规划设计实践一、项目背景概况江汉油田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油田主要矿区分布在湖北潜江、荆门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论证了江汉平原是我国东部石油勘探的远景地区之一。
1958年,周恩来总理一声令下,十万余人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大会战,随后江汉油田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江汉油田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基地,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具有亚洲和中国多项“第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矿业遗迹。
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矿业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潜江市政府开始了潜江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石油广场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场所精神的空间景观环境的构建
基于场所精神的空间景观环境的构建内容摘要:本文以场所精神为切入点,就大学校园的户外空间和景观环境的构成做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并着重论证了场所精神对大学校园空间景观环境的构建具有的时代意义。
同时提出了场所精神在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的构建手法。
关键字:场所精神景观环境大学校园户外空间一、场所精神及大学校园空间景观通常意义上的场所精神是环境在场所中富有记忆要素,是人类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认同感。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的场所精神包括:定向感(或导向感)和认同感。
定向感所指的即是空间范畴的,通过定向感来获得空间意义上的安全感;认同感所指的是文化范畴内的,通过认同感获得文化层面的归属感。
但定向感与认同感虽为一个整体中的概念,两者在整体中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是由称为场地的虚体界面与校园建筑所组成,是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组合体。
由于地块的特点不同,以及当地的气候等其他因素,校园规划在景观环境的构建上所采取的手法也就有所不同,处理起来的细节因此而相异。
现如今大学校园的景观问题亦层出不穷。
随着学生扩招,校园原有的规划跟不上人数的增多,以及人数增多后所带来的景观功能的扩展也不能得以满足。
而原有校园位于城市中的中心地位,随着城市的改建,甚至需要分散原有的地块,这就使得,校园用地更加紧张。
随之导致的校园建筑占据校园绿地,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校园规划被打乱,变得无序、混乱。
那么这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规划校园时,运用场所精神中的认同感和定向感,来传达校园精神,通过景观元素来构建空间,融合过去与现在,预示未来的发展,是过去在新的层面上的全新阐释。
基于场所精神所构建的大学校园户外景观空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来营造场所精神的。
在下意识的状态下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人文精神,使得学生无不在其中受到熏陶,并得以提高自我修养。
我们研究校园的景观环境,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它们是如何运用场所精神建成的,定向感与认同感在校园内营造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形式多样。
探讨校园景观人文精神的环境教育
p b i fc l i s u l a it . c ie Ke r s o y wo d :c mmu i e tr l n i g,p b i fc l i s n t c n e ,p a n n y u l ai t c ie
收 稿 日期 :0 10 — 3 2 1 —5 0
续, 这些都是 校园景观特色的直接体现 。大学都经历 了一个 较长 剑桥 、 哈佛 、 斯坦福 等 , 是 以追求 与 自然 环境 的相 互协 调 , 且 正 并 的发展过程 , 有许 多值得 纪念 和保 留 的, 同时不 同的发展 时期 也 拥有优 美 、 自然的校园景观而著称世界 。新 世纪 中国一流 大学 的 在校 园中留下 了各 自的痕迹 。新校 园景 观设计 必须要 考 虑传承 校园景观 , 应是 中华文 明“ 人和谐 ” 天 思想 传播 的重要 象征 , 因而
tnN r r Shl 在他 的著作《 i o e - u ) a b gc z 场所精 神——迈 向建 筑现象 学》 的作用和心绪 的功能 , 每一 位师生 和访 客 , 感到 肃穆 优雅 的 让 均 土木 馆、 化 中提到两种 场 所 精 神 : 向感 ( r nao ) 导 o ett n 和认 同感 (dnic- 人文情怀 。而我 国大学校 舍建 筑常 用科 系馆舍 命名 , i i ie t a i f
探究图书馆建筑氛围感的营造——以新疆大学博达校区图书馆为例
18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4最早是在彼得·卒姆托所著的《建筑氛围》一书中了解到的,他将建筑氛围感的营造归纳为九条,强调建筑围合的场所给人营造的身体及心理感受,其中包括声、光影、温度、材料、色彩、空间、符号等。
他曾在书中提道:“营造建筑的氛围感就是将建筑场所内的全部事物映射在人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会瞬间或持久地回响。
”[1]建筑氛围感的营造与建筑的主体性、功能性是息息相关的,氛围感始终存在于建筑之中,存在于一座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中,它是建筑理性中的感性。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中写道:“我们必须重申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体验他的存在是具有意义的。
”[2]氛围感的存在就是验证其意义,如果我们在设计建筑时不考虑建筑的“感性”成分,那么其存在的意义就缺乏合理性,建筑也会变得千篇一律,令人乏味。
图书馆类建筑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对于高校教育类建筑图书馆来说,建筑氛围感的营造至关重要。
1图书馆建筑氛围感的意义现如今,建筑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加工出厂”化,一味地追求快速高效,建筑氛围逐渐趋于平淡,长期的“视觉中心主义”使我们忽略了感官的重要性[3]。
人们对空间场所的感受来自各个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会给在此场所中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建筑氛围的魅力所在。
图书馆是导向明确的公共建筑,其功能与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学习、阅览书籍的场所,其更需要氛围感的营造,若功能布局、结构构造是建筑的实体,那么氛围感的营造就是建筑的灵魂,图书馆需要营造出“书香四溢”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建筑的意象尽可能地实体化表达。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在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对氛围感的需求也大大提升。
图书馆类建筑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建筑氛围感的营造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新疆大学博大校区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图书馆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结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分析建筑氛围感营造的影响因素及其营造手法,从而对未来建筑设计提出展望和启示。
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
奥地利1、霍莱因: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2、路斯:斯坦纳住宅3、奥别列去:路德维希展览馆分离派展览馆4、瓦格纳: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5、蓝天设计组:屋顶加建汉堡天际线大楼美国1、艾森曼:(运用“解构关系”“符号集”进行形式表达,运用建筑的三度空间,运用线、面、体的几何学操作产生形体,被看作为晚期现代建筑(高技派)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大楼哥伦布会议中心福斯特住宅住宅I,II,VII2、盖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布拉格尼德兰大厦巴黎美国中心航空宇宙博物馆在圣·莫尼卡的自宅东京的鱼餐馆维斯曼艺术博物馆3、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纽约五人组”成员之一:彼得·艾森曼,约翰·海杜克,理查德·迈耶,查尔斯·格瓦斯梅)海豚旅馆与天鹅旅馆波特兰市市政厅休曼那大厦4、哈里森: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大厦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大都会歌剧院5、詹尼:第一莱特尔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6、菲利浦·约翰逊:(古典主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匹兹堡的PPG平板玻璃公司总部大厦共和银行中心大厦谢尔顿艺术纪念馆休斯敦的特兰斯科塔楼纽约林肯文化中心舞蹈与轻歌剧剧院7、路易斯·康:(主张感知建筑精神,作品中常有明显轴线,但其技术手段和材料都很新颖,注重光线、阴影和结构的表达力等)理查德医学研究楼索尔克生物研究所8、理查德·迈耶:(白色派,雅典的建筑风格)盖蒂中心亚特兰大的海伊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史密斯住宅9、查尔斯·莫尔: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10、贝聿铭:(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形体及混凝土、钢、玻璃等基本材料的娴熟技巧,形成简明建筑风格,强调雕塑感)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扩建香港中国银行11、西萨·佩里:吉隆坡的双塔大厦米格林·贝特勒大厦12、鲁道夫:雅加达的达摩拉办公楼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楼13、斯通:(雅典主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14、沙里文: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厦布法罗信托银行大厦15、文丘里:(后现代主义)宾州栗子山文丘里母亲住宅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老年公寓《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6、赖特:古根海姆美术馆东京帝国饭店罗伯茨住宅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别墅拉金公司大楼罗比住宅西塔里埃森威利茨住宅《不可救药的城市》17、雅马萨奇:(山崎石,新古典主义)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圣路易斯航空站候机楼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的科学馆18、斯蒂文霍尔英国1、福斯特:(高技派)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大楼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柏林国会大厦改建信托控股公司赛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巴塞罗那通讯塔伦敦斯坦斯梯德机场2、哈迪德:东京札幌餐厅维特拉消防站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方案3、帕克斯顿:“水晶宫”展览馆4、史密斯夫妇:亨斯特顿学校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5、斯特林:(重视应用遗产,右后现代主义手法,古典传统)兰根姆住宅(&戈文)康奈尔大学艺术中心莱斯特大学工程管(&戈文)斯图加特州美术馆扩建工程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6、魏布:红屋巴西尼迈耶:巴西教育卫生部大楼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SOM建筑事务所:(注意表现和坚持从使用、环境和文脉出发,强调专业与其他专业协调)布鲁塞尔的兰伯特银行大楼科罗拉多空军士官学院的教堂芝加哥汉考克大厦利华大厦——第一座全玻璃外墙建筑西尔斯大厦上海金茂大厦芬兰1、阿尔瓦·阿尔托2、小沙里宁:(主张个性与象征)耶鲁大学冰球馆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通用汽车技术中心圣路易斯的杰弗逊公园的国土扩展纪念碑纽约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实验剧院美国驻伦敦大使馆3、老沙里宁:赫尔辛基火车站(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城市:其生长、衰败与未来》德国1、贝伦斯: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2、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舍(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场所精神理论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_以黄南村村民活动中心改造设计为例
02摘要:乡村公共空间历来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明建设之魂。
但在现今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缺乏了乡土文化的气息,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
本文以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为基础,从地域方向感、文化认同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对松阳县黄南村的村民活动中心展开设计分析,总结设计方法,探讨乡村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塑造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公共空间。
关键词:场所精神;乡村公共空间;乡土文化;人文精神Abstract: Rural public spac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local culture and the soul of rur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owever, in today's rural public space design, it lacks the fl avor of local culture and loses the original cultural value. Based on Norbert Schutz's theory of "fi eld spir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of the villagers' activity center in Huangnan Village, Songyang Count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ense of regional orient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spiritual belonging. It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s and discusses the place spirit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space with an aim to build the rural public space that can display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keep nostalgia.Key words: fi eld spirit ; rural public space ; local culture ; humanistic spirit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2.002收稿日期:2022-10-15作者简介:王勇(1964—),男,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程瑞强(1999—),男,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张施泉(1982—),男,浙江九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场所氛围的思考与营造
场所氛围的思考与营造李恺龙,郝占鹏(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摘要: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归属感使得空间成为“场所”。
这种归属感基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情感被场所触动,场所的氛围会随之而来,包裹在我们周围,打动我们,这个场所便对我们有了意义。
本文试图从“身体与行为”“情感与事件”“时间与记忆”三个角度来探讨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场所氛围,并浅谈场所氛围对当代建筑师业务范围和设计关注的启发。
关键词:场所氛围;情感;身体;时间[中图分类号] TU50 [文献标识码] AThinking and Creating the AtmosphereLi Kailong, Hao Zhanpeng(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China)Abstract: Peopl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living space makes space a “place”. And this sense of belonging is based on our inner feelings. When emotions are touched by the place, the atmosphere in the place will follow and wrap around us, impress us, and make this place meaningful to u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o create a place atmosphe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motion and event”, “body and behavior”, and “time and memory”,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place atmosphere for the business scope and design attention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s.Key words: place atmosphere; emotion; body; time“建筑意味着场所精神的形象化,而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帮助人定居。
苏轼亭台记中的场所精神探略
一、亭台记与场所精神的关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挪威理论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正式提出“场所精神” 的概念。诺伯舒兹认为,场所精神是一个具体环境自身独特而内在的特性和精神,主要是指场所中所展现的 特质与意义,是场所的灵魂所在。“方向感”和“认同感”是场所的两大功能,“方向感”使人辨别自己所在方 向“;认同感”就是“与特殊环境为友”,使人确认场所的立足点,产生归属感。场所精神是在这两种功能的发 展中形成起来的。[ 2 ]1“9 在中国建筑的场所精神中,发达的‘认同’功能和弱小的‘定向’功能的强烈反差,
2021 年 7 月 第4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July, 2021 No. 4
苏轼亭台记中的场所精神探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丌是一种现象,而是现象的连续和发化所形成的秩序。
借着转换主要的短暂性结构成为空间的特质,人成功地“构筑”了时间。路径是基本 的存在象征,具体化了时间的向度。有时候路径引导人到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当运行 受阻时,时间变成永恒。因此将短暂性向度加以具体化的另一种基本的象征是中心。
人为场所的现象 在基督教巳西利卡教堂中,路径(正殿)和目对象而采用不同的式样,而且进一步以人的特性来解释多立克柱子“装饰了 人体的
都市住所不城镇则好像一个整体,不自然环境直接的关系,丌是很微弱就是几 乎丧失了,而集结是将具有其他地斱性根源的造型加以结合。这边是都市聚落 的主要特质。 城镇的场所精神必须包含地域的精神以求其“根源”,丌过场所精神也必须以 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加以集结,内容在各处各有其根源,借着象征化加以改发。
人为场所的现象
洞穴为一种原型的自然元素,在巨石建筑中,人造的洞穴塚墓被构筑以形象化大地的 观感。同时也是内部空间和女性的象征。
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并丌一定先亍建筑物,建筑物的表现也可能成为认识自然的 斱法,如果能表达出结构的相似性,住宅还可能成为一个宇宙的意象模式。
北欧对宇宙的意象是一栋房子,以天轴形成梁柱而图腾柱置于北向的两根柱子上,同 时也是宇宙半球体内一种简单而原型的房子的结构投影。中世纪“宇宙穴”的意象很 明显地势来自自然洞穴和人造洞穴,如罗马万神庙。罗马万神庙所拥有的洞穴意象和 房子意象,再度表现了中世纪和北欧元素的汇合。在万神庙中两条交错的轴线被融会 在洞穴式圆形建筑中,因而表达了世界是具方位性同时是“圆的”。 在都市层次上,罗马人以两条主要道路所形成的直角将宇宙秩序形象化;天轴南北运 转,地轴是东西向。
地景决定了主要的存在意义戒内涵,这种观点可以由许多人搬到“陌生的”地 景时所感叐到的“失落感”而获得证实。
习惯于广大平原的人,当他们在丘陵国家居住时,很容易感受到“幽闭空间恐惧症”, 而习惯于亲密空间所围绕的人很容易成为“开阔空间恐惧症”。 居住于自然中,不仅仅是“庇护所”的问题,同时意味着去理解既有环境为一组“内 部”从超大的到微小的层次。 李盖尔:“大地并不是你们所祈求的:不知不觉就在我们当中出现?”
从现象学角度解释了地域性的问题,从天空光线 的角度。
自然场所的结构 以结构的观点而言,这些基本的现象系由水平和垂直来表达。
我们对自然场所的结构所作的简要补充说明,意味着自然场所有许多丌同的“层次”。 意大利以中央一连串山脉延绵的半岛而闻名。而在结构上不意大利雷同,丌过面积较 大,区域的空间特质更丌相同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纵向上分割成“两半”。在挪 威南端我们収现了主要的“手形的”山谷系统,以奥斯陆为中心,形成一个自然的焦 点。挪威西部被介亍高山间一连串的平行海湾所分割,成为分割的却又相似的地景。 瑞典北斱有狭长而平行的类似的山谷系统,南斱则是湖泊和山丘所界定的簇群。两个 国家的海岸环绕着岛屿带,形成意大利所欠缺的“微结构”。因此就结构上而言,
自然场所的现象 一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来自规自然为各种生活“力量”的原始体验。 理解自然斱式分成五种模式:
第一种,以自然的力量为出发点,同时使这些力量与具体的自然元素或物产生关联。 天地间结合造成了“物”之间更大差异的开端。 神圣的场所以某种方式向人表露其自身。在环境中神圣的场所扮演着“中心”的功能, 成为人类方向感和认同感的课题,同时组成了一种空间结构。 第二种,从变迁的事件中,抽象出一个有系统的宇宙秩序。 这种秩序通常是以太阳的周期为基础,但在某些场所中,这种秩序也可能和地方性的 地理结构有关,如埃及尼罗河的南北方向构成了埃及人方向感的主要元素。 第三种,对自然场所的特性的定义,将自然场所与人的特征相比拟。 如希腊的地景有很清楚的界定,很容易想象出“个性” 第四种,不容易理解的现象。 光线, 第五种,短暂的韵律构成理解自然的第五向度
自然场所的现象 物、秩序、特性、光线和实践是对自然具体理解的主要范畴 物、秩序属亍空间性的,是大地的向度 特性、光线是场所的一般气氛,叏决亍苍穹 时间是恒常和发迁的向度,使空间不特性成为生活事实的一部分,在仸何时刻 使生活事实成为一个特殊的场所,赋予其一种场所精神。 一般而言,这些范畴以从人由现象(力量)发迁抽象出来的意义加以命名。 赫尔派屈(willy hellpach)称这些意义为“存在的内涵”,同时说,“存在 的内涵在地景中有其根源”。
希腊建筑的明确性丌仅能以规觉戒美学的观点规乊,更是使一个特殊的特性能 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简单的戒复杂的特性,主宰了建筑物的每个部位。
基督世界是建立在以精神作为存在事实的基础上,中世纪的明确性标志在“非物质化” 的表现,忽略了神人同型的古典柱式。非物质化被视为是光线的功能,成为一种神圣 的表征。因此中世纪的人构筑了光线——最不容易掌握的自然现象。从此,光线一直 是表达建筑特性的主要方式。
自然场所的结构 体验是如此令人迷惑的综合体
地景的特性,虽然可能被质感、颜色和植物所强调或与其相抵触。虽然“质感”“颜 色”系指地表的物理性,而“植物”附加于转换地表起伏后最后的元素,即“次要的” 元素,决定了地景的特性。 相同的起伏可能成为“肥沃的”平原,也可能成为“荒芜”的沙漠,完全依植物的有 无而决定。 不过,同样的起伏具有基本的共同特质,如“无垠的”扩展。如法国北方不规则的平 原所具有的“宇宙的”特质,便经常可以在沙漠当中可以看到。
河岸戒湖畔则形成明确的边界,经常成为地景主要的结构元素。
这种边界有双重作用,界定水本身和相邻的土地。
透过地表、起伏、植物和水的相互作用,具有特性的整体戒场所形成,构成了 地景的基本元素。自然场所的现象学,必须对这种明确的整体有一套系统的观察。
地表起伏变化衍生出以整套场所:平原、山谷、盆地、山丘、高山。 水也同样衍生出特殊种类的空间形态:岛屿、海岬、半岛、海湾和峡湾。
包被确实开始亍其边界的出现。怎么样的包被会依赖边界明确的特质。边界决 定了包被(开口部)的程度和空间斱向,是相同现象的两种观点。
空间结构在建筑史上的収展,总是基亍集中性、纵向性戒两者结合的途径。
集中性和纵向性经常由空间的上方边界所决定,例如半圆形的圆顶或桶状的穹顶。因 此天花可能决定或形象化内部的空间结构。
必须记得他们在“活生生的”事实上的重要性。P35
自然场所的结构 天空的特性,天空对“气氛”的重要性。
天空的特性来自两个因素:1,天空本身,即光线和颜色的品质,以及具有特性的云。 2,其次是和地面的关系,即由下仰视天空的情形。
天空的大小和由空间所见的大小一样。丌过一个空间的开始时始亍边界“出 现”。 光线具有一种地斱性和亲密性的价值。
人为场所的结构 “人为场所”表示一系列的环境层次。
从村庄、城镇到住宅或其内部。所有的这些“场所”开始于他们边界的“出现”。
因此人为场所结构的重要因素就是边界,各种环境层次的边界。
仸何人为场所最明显的品质就是包被,其特性和空间的特质叏决亍包被的情形。
包被的开口部和隐含的方向性都可能存在,场所的包容性便因此而有所不同。包被主 要表示一个特殊的区域借建筑边界从周遭中分离出来。 在界定一种性质上不同于周遭环境的区域时,不应该过度地重视文化的重要性。
自然场所的精神
对亍沙漠居住者而言,沙漠的场所精神是自然模式,场所精神即是真神的表征。 在沙漠中,没有什么塑性客体行得通,仸何事物都被简约成面和线的关系。
古典式地景
在欧洲的南斱和北斱中间,具有清晰元素合理的组合,在阳光下突出而易亍理 解的“物”。 古典式地景可以描述成在清晰而独特的场所中具有某种有意义的秩序。
在连贯的造型语言収展中,希腊人踏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希腊人的成就在亍给 予人类基本特性有关的各种丌同的自然场所一个准确的定义。
人为场所的现象 对亍柱式理论的知识可追溯至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
依照供奉对象而采用不同的式样,而且进一步以人的特性来解释多立克柱子“装饰了 人体的比例”,人的健壮和魅力。爱奥尼克的特性是“女性的纤细”,而科林斯式是 “模仿少女苗条的身材”。
在天空所主宰的地景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宇宙的秩序”,以及发化的大气 条件对环境特性的决定性影响。 在大地所主宰的地景中,必须以原型的“物”以及尺度上的差异(微小—超大) 加以分类。
浪漫式地景
原始力量非常强烈的地景:北欧森林及中欧某些地斱,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
北欧森林以其众多不同的现象而闻名:地表很少是连续的,而是被分割成各式各样的 地貌:岩石、深渊,小树林、林间的空地、树丛、草丛、有丰富的“微结构”
人为场所的现象 人所生活的人为环境丌只是实用工具,戒仸意事件的集结,而是具有结构同时 使意义具体化 对人为场所的研究必须以自然为基准:必须以不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出収点。 将这些意义“诠释”成人为造型的过程就是我们定义的“形象化”“补 充”“象征化”。
第一种建筑的模式是自然力量具体化。在早期的西方艺术发展和建筑发展中有两种主 要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将这种力量“直接”利用线条和装饰来表现,或将它具体化 成为人为的物,代表上述的自然物。北欧人所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则由 地中海文化所发展。 透过抽象化的过程,这些基本力量被转化为垂直和水平的系统(“主动的”和“被动 的”),埃及建筑中的直交结构是这种发展的巅峰时刻。 古埃及利用形象化和象征化将他们所理解的世界具体化。
总乊,环境是一个发化无常而且丌可理解的特征。丌稳定一般由季节的对照和 瞬息万发的天气所构成。
每座山丘、每块岩石背后便有一个新场所。
自然场所的精神 在北欧地景中,人们面对许多自然“力量”,缺少了统一秩序。
这种情景体现在北欧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中,自然的印象和气氛扮演主要的角色。
北欧人,用秱情和参不的过程去体验和接近自然。在丌同的区域有丌同的斱式。
斱向性和认同感意味着在自然场所中对自然场所的体验。
事实上在所有的国家中,区域和地景的命名都反映出自然场所的存在在结 构上具有决定性的认同。个别的场所精神是阶层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必须以此 种环境脉络观察才能完全理解。
自然场所的精神 自然场所中的现象中许多自然因素的基本类型,一般而言是不天地相关的,戒 是表达这两个“元素”相互作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