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高考作文多见弊病与应付对措施_3550字

合集下载

考场话题作文的三种常见病及对策

考场话题作文的三种常见病及对策

考场话题作文的三种常见病及对策广东省江门市江海中学丁雪梅529000从1999年到现在,全国卷考的都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限制极少,十分开放,因而给考生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它大大激发了考生创作的欲望和热情,使作文园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但对其“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很多考生感觉不太好把握,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失误。

作为一位连续三年高考作文阅卷教师,结合高考阅卷及平时作文训练实际,下面我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常见病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病症一:审题有误,偏离题意。

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致离题。

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偏题、离题之作。

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就有不少考生在论“创新”问题,全文没有关于话题的任何表述,整个思路也完全离开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这显然偏离了题意。

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要求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很多考生只单方面扣住了“沟通”来大谈特谈,而将“语言”抛置脑后,忽视了这是一关系型话题。

对策:抓好审题这一环节。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虽然很明显,但在内容上仍有一定的限制。

它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有一定的中心、主旨。

比如,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这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所谓“有关”,含有“重合”,“交叉”乃至“搭界”之意,即有关系的,可以涉及到的。

如2000年有的考生所写的《论创新》《论选择》等,就是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无关。

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写作话题作文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这一过程既可避免偏离题意,又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扩大选材的范围。

病症二:内容假、大、空唱主角。

话题作文因其外延过大而给考生带来浮想连翩,不着边际、难以下笔的困难。

考生在选材谋篇上极易犯几种毛病:①内容单薄,无话可说;②材料多,头绪乱,泛泛而谈;③选材陈旧,浅薄幼稚;④胡编乱造,粉墨登场。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的三种病症及治疗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的三种病症及治疗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的三种病症及治疗技巧(2)高考语文作文常见的三种病症及治疗技巧三、疗治技巧(一)养成作文动笔前运思的好习惯。

具体操作如下:1.一定要在动笔前列出写作提纲;2.列出提纲后,要学会思考下列问题:我的结构完整吗?我的文序是否清晰?我的论证结构是否详尽周到?(二)规范与创新。

规范——在我们写作的初级阶段模式一:横式结构(并列式结构)1.概述一个与话题有关的故事(或介绍一则),引出中心论点;2.第一分论点(阐述论点→举例→析例);3.第二分论点(同上);4.第三分论点(同上);5.结论:申述论点,总结全文。

模式二:纵式结构(层进式结构)1.概述一个与话题有关的故事(或介绍一则名言),引出论点;2.用“是的,我们需要……”之类的语言引出下文(第一层次论述);3.用“我们不仅要……我们更需要”这类的语言引出下文(第二层次论述);4.用“除了上述两点外,更重要的是……”之类的语言引出下文(第三层次论述);5.结论:申述论点,总结全文。

创新——在我们学会规范之后模式三:纵横交错式1.讲述一个与话题有关的故事(或介绍一则名言),引出论点;2.用压缩性的排比句阐述论点;3.第一分论点(举例+例析→第一层次观点);4.第二分论点(举例+例析→第二层次观点);5.第三分论点(举例+例析→第三层次观点);6.用压缩性的排比句申述论点,总结全文。

病症三:细节失误一、病因分析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常常犯下列错误,比如:有时将事例中的主人公张冠李戴,有时引用不准确,有时对人物的思想内涵把握不准,有时自己添加材料里没有的内容进行议论。

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读书时,对重要内容不做笔记,造成记忆偏差。

每个人每天都要吸纳许多信息,这些信息大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留存,而这被留存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温习就会发生差错。

2.写作时缺少严谨的态度。

平时作文中引用名言时,考生应养成通过查检来验证所引名言的准确性的好习惯。

作文批改的弊病及策略

作文批改的弊病及策略

作文批阅的弊病及策略我从教16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关于作文批改,我认为弊病较多,严重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当前亟需改进作文批阅方法,在学生写作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谈一谈关于作文批阅的弊病及应对策略。

一、当前作文批阅的弊病。

1、批语没有针对性。

由于语文老师学科特点决定作业负担重,语文学科作业一般有:作文、课堂练习、基础训练、日记。

一名语文老师一般要教两个班,按每班平均50人算,语文老师每两周至少要批改100本作文。

作业强度之大,令其他学科望尘莫及。

这导致语文教师批阅作文马虎,往往应付了事。

所以在批阅作文时基本没有眉批,总批往往是笼统性语言如:“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等等。

学生拿到反馈作文后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用概括文章中心替代批语。

有些语文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写批语,于是乎就用概括作文中心来替代所谓的批语。

格式一般是:“本文写了一件……的事,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甚是滑稽可笑。

3、批语面面俱到。

有些教师不能说不敬业,写的批语过长,从内容到立意,从写法到结构,从语言到文面,到处都需要改进,都需要提高。

更有甚者有些老师批语比学生作文还要长,让学生看了头皮发麻。

批语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学生感觉自己的作文问题太多,也不知道该从哪里改起。

4、只用分数评价。

有老师忙起来干脆就直接给作文打分,老师仅凭个人好恶打分,随意性很大,不能根据学生作文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优点也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评价效果甚微。

5、忽视后进生作文评价。

有些老师看到后进生的作文,马上产生反感情绪,认为他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往往不看内容,直接批个“阅”字了事。

这是一种对后进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后进生的作文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作文中也有闪光点,比如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流诸笔端,有时他们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的很传神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议论文写作的弊病与解决对策

议论文写作的弊病与解决对策

议论文写作的弊病与解决对策作者:宋丹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01期纵观近几年江西高考作文可发现,从江西首次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命题内容既强化了对文本教材的回归,又与时代、社会、考生实际相贴近。

就作文而言,高考试题更偏重于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考查,所以议论文写作常被视为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如何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

下面就谈谈教学实践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弊病与解决对策。

弊病一:审题不清,立意不准【教学实例一】央视最近开设了一个“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栏目,许多百姓纷纷参与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当记者采访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时,他这样回答:“我不知道。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

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要求:必须写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写这篇作文,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三点:一是避重就轻,写成了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完全不提及材料;二是一叶障目,只谈自己眼中的“幸福”,而忽视了提炼莫言对“幸福”的理解;三是断章取义,把“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作为莫言对“幸福”的全部理解。

那么关于这样文字较多的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立意呢?很简单,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读材料,整体感知。

这步虽简单,却最容易大意,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往往因时间仓促而对材料走马观花,造成材料重点把握不准。

第二步,删繁就简,提炼要语。

第三步,自我设问,深入思考。

针对刚刚提炼的要语自我设问:为什么在大众眼中莫言是幸福的?——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莫言并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那么“诺贝尔奖”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名利、地位、财富等;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即获得名利、地位、财富等,未让莫言感到幸福,反而给了他巨大压力?经过这一系列深入思考后可发现,题旨鲜明的指向了“平平淡淡是幸福”“简简单单是幸福”“淡泊名利是幸福”,而这些对幸福的理解都是基于莫言对幸福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写作,可谓游刃有余也。

高考语文考场作文素材运用常见失误与拯救办法

高考语文考场作文素材运用常见失误与拯救办法

高考语文考场作文素材运用常见失误与拯救办法如果说观点是议论文的骨架,那么素材就是议论文的肌肉。

有了素材的支撑,文章才会有力度,才能说服读者。

在这里,我想以一些考场作文中的片段为例,对素材运用方面的常见失误做一个简单归类,并给出升格范例,供同学们参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些同学平时没有关注和积累素材的习惯,导致考场上运用的素材陈旧老套、了无新意,读之令人厌倦。

【失误片段】既然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无论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个体命运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

对有识之士来说,生命中的很多转折都是可以掌控的。

司马迁因替李陵主持公道身陷囹圄、惨遭酷刑,但他忍辱负重,坚持与命运抗争,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终成一代大家;诸葛孔明躬耕陇亩于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心怀天下、提升自己,一朝出山便奠定了蜀汉大业,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

——2020年上海卷考场作文《与世浮沉》上面这个片段论述了“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并非无能为力”这一观点,素材虽然与观点比较吻合,但都是中学教材上的例子,显得陈旧老套。

而且,文章观点颇具现代气息,仅用传统事例来论证,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经典素材不是用不得,但最好能做到新旧素材搭配使用。

要对这个片段进行升格,可以在保留传统事例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个现代社会的例子,并通过古与今、个人与国家的对举,证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从容应战、积极作为,人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事物的发展进程。

【升格范例】既然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无论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个体命运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

对有识之士来说,生命中的很多转折都是可以掌控的。

古有司马迁因替李陵主持公道身陷囹圄、惨遭酷刑,但他忍辱负重,坚持与命运抗争,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终成一代大家;再看今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从容应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医护人员英勇“逆行”,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国民经济依然持续平稳发展。

XX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三种常见病症及疗治技巧

XX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三种常见病症及疗治技巧

XX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三种常见病症及疗治技巧病症一:走题一、病因分析考生作文走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种:课外阅读量太少,阅读面太窄。

审题粗心,不能认真阅读考题。

辨析能力不强,或者缺少辨析程序。

对材料的把握缺少方法。

一则材料提供给考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这段材料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考生如果没有掌握把握材料的方法,往往会出现走题现象。

写作时缺少对写作过程的监控策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家在完成对某一人物的塑造时,出错率较低的人往往在写作过程中有监控策略,而出错率较高的人则缺少这一点。

因为缺少过程监控,所以常常会出现半路偏题的现象。

二、病文诊断[题目]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请根据上面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片段]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一个身体有先天残疾的人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枭也想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一如残疾的朋友也想和正常人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人们为什么这么苛刻,非要去歧视别人,打击别人呢?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想通过迁徙躲避这种歧视,而别人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一点,非得将歧视进行到底呢?学会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进修的功课,只有宽容,社会才能和谐,时代才能进步与发展。

[病文分析]这则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毫无疑问,命题者不是要我们谈宽容问题,而是告诉我们“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身缺点”的道理。

因为材料重点在鸠的一句话:“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写要在话题材料的关键语句上动脑筋。

三、疗治技巧那么如何避免走题、偏题现象呢?笔者的建议有两点:监控。

即看到题目后一定不要省掉以下几个程序:养成用笔画出话题材料中的关键词的习惯;画出关键词后,要轻声读一下,并确认无误;养成将关键词的近义词与关键词辨析的习惯,找准写作主旨;―1—^ ,如果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务必为话题或材料出三个题目,然后想一想:命题者的目的是什么?比较哪一个题目更切合话题或材料,然后选出最佳的题目。

高考语文作文的常见病象及其应对对策

高考语文作文的常见病象及其应对对策

高考语文作文的常见病象及其应对对策【摘要】资料显示,近几年高考考生的语文作文失分情况日益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审题不清、内容贫乏、缺少真情实感等。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具体办法。

笔者想要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探讨,指出备考考生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彻底地解决这些高考作文中的常见问题,才有可能写出一篇优秀之作。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常见病象;应对对策作文是综合考查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内容,它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知识水平、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因此作文的优劣得失就成了语文教学的“晴雨表”。

既然高考语文作文的重要性如此了然,而且学生、家长、老师也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那么如今高考语文作文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从总体情况来看,高考语文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仍不乏有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出现,但是那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得分情况依然很不理想。

一、高考语文作文的几个常见病象在历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考生作文所出现的问题非常多,具体归纳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题意把握不准确作为考生,他们必须在那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审清题意,弄清出题者出题的用意何在。

因为只有考生的立意与出题者的意图大体一致时,文章才有可能达到及格分。

以前的高考语文作文采用的多是命题、半命题的形式。

这样的作文本身意图就很清晰,考生只需按照作文要求写就行。

但是最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形式逐渐改变了,逐步采用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形式。

其中材料作文对于考生而言,审题难度较大。

(二)文章内容贫乏有些考生在写母亲时,往往就会选用“父母双亡”、”父母离婚”、“母亲为自己雨中送伞”、“给妈妈洗一次脚”等陈腐的素材;有些考生一写助人为乐就选用“帮助盲人过路”、“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这些让人见了就感到乏味的材料。

运用这些事例的弊端在于它们被运用的频率太高了,以至于让人怀疑它们的真实性,而且有时这些例子确实就是考生即兴编造的。

高考语文作文三大通病及治疗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三大通病及治疗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三大通病及治疗技巧高考在即,要做好准备。

以下是边肖主编的高考语文作文中常见的三种病及治疗技巧。

欢迎阅读。

病症一:走题一、病因分析考生题外作文大致有以下五个原因:1.课外阅读量太小,阅读面太窄。

2.考试粗心,无法仔细阅读试题。

3.鉴别能力差或缺乏鉴别程序。

4.材料没办法掌握。

给考生提供一份材料,要写的东西很多,但命题人的意图是什么?这份材料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考生不掌握掌握材料的方法,往往会出现题外话的现象。

5.写作过程中缺乏监控策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作家完成对某个人物的刻画后,错误率低的人往往在写作过程中有监控策略,而错误率高的人则缺乏这一点。

由于缺乏过程监控,经常会出现中途偏离的现象。

二、疾病诊断猫头鹰遇到鸽子。

一天,猫头鹰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去哪里?”?”猫头鹰说,“我要向东走。

" "斑鸠问:“什么原因?”?”猫头鹰说,“全国的人都讨厌我,所以我搬到了东部。

鸽子说:“儿子会唱得更多,但不会唱得更多。

向东走还是邪恶的。

“根据上面的寓言,请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自主构思,不少于800字。

[文章片段]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不能对一个先天残疾的人采取宽容的态度。

猫头鹰也想拥有甜美的歌声,就像残疾朋友想和正常人一样过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人为什么那么苛刻,要歧视别人,要攻击别人?Owl已经知道自己的缺点,想通过迁移来避免这种歧视,但是为什么别人看不到这一点而不得不进行歧视到底呢?学习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一课。

只有宽容才能使社会和谐,使时代进步发展。

[医学分析]这个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毫无疑问,提议者并不想让我们谈论宽容,而是告诉我们“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的缺点”。

因为材料重点写的是蝎子的话:“子能多发声,不能多发声,东移犹邪。

”写文章的时候,要在主题材料的关键语句上动脑。

三、治疗技巧那么如何避免跑题和跑题呢?作者的建议是双重的:(a)监测。

也就是说,看到主题后,一定不要保存以下程序:1.养成在主题材料中用笔画画关键词的习惯;2.画完关键词后,轻声阅读,确认无误;3.养成区分关键词和关键词同义词的习惯,找出写作的主要目的;4.如果是题目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一定要给题目或者材料出三个(至少两个)问题,然后再想想:命题人的目的是什么?比较哪个题目和题目或者材料更相关,然后选择最好的题目。

高考作文常见病症及防治

高考作文常见病症及防治

高考作文常见病症及防治○吕虹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摘 要] 通过对高考问题作文的系统分析,着重阐述在审题、立意、选材、逻辑、语言、书写等六个方面存在的“病症”,对形成的“病因”进行精简剖析,开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药方,药方由“君臣佐使”四味构成,即:重审题,立主脑;精选材,强筋骨;巧谋篇,通经络;勤锻炼,美肌肤。

并对问题作文的治疗提出四条原则,为减少高考问题作文提供系统的、提纲式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使师生训练能够对症下药,有据可依,有效提升高考作文质量。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审题; 立意; 选材[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143-02 高考作文,是对中学阶段写作能力的一种选拔性测试,直接反映考生平时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根据阅卷情况及各地阅卷后的分析报告看,优秀作文占比不高,问题作文较多。

现将高考作文表现出来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简要分析其成因,列出系统性的、提纲式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供师生参考。

一、高考作文常见病症及成因1.审题粗浅———其病在眼,主因是六神无主,眼力不济。

审题实质是信息采集、解码、加工的过程,这是思维的起点,是作文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写作取向。

相当多考生,看作文要求一带而过,匆忙下笔,结果自然偏题跑题。

审题“打马虎眼”、“看走眼”的原因,一是考生没有掌握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题目类型的审题方法,不能做到胸有成竹、明察秋毫。

二是考生平时轻视审题,在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是考生在考场中极易进入“应激状态”,形成“时间紧迫”的心理假象,导致在动笔行文前,不能充分安排时间,从容审题。

对考生的一次调查表明,考生用在读题、审题上的平均时间仅有短短的两三分钟。

部分考生在前面耽误了时间,作文时更是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导致审题失误。

2.立意欠佳———其病在脑,主因是认识模糊,指向不明。

针砭时弊高考作文范文

针砭时弊高考作文范文

针砭时弊高考作文范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街,路上经过一个书店,一眼就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可不知道在看什么。

我诧异地凑下来,原来大家都在看高考作文的范文。

那些作文都写得特别好,用词也很华丽,让我听得一脸茫然。

爸爸说,高考作文那是要写深刻的东西,要像那些范文一样,直接批评时事,做出建议。

我问爸爸,什么是“时事”?爸爸说,应该是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比如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

我感觉这个事情离我很远,我每天最关心的事情是写作业,打游戏,也有吃甜食。

我真的不清楚,为什么大人们要为那些事情烦恼。

但是,我看见了那些个范文的作者,他们都写得很有感情,让人感动。

他们为这个事情忧虑,我希望还能够决定。

我也想为那个世界做点什么,但我太小了,还没有办法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情。

我回到自己家,靠坐书桌前,看着窗外的天空。

天空很蓝,只是偶尔会飞掠而过几只小鸟。

我想,maybe我是可以从身边做起,诸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严密保护动物等等。

也许你,那些个小小的善意也能让世界变更好。

我紧握拳头,心中暗暗对他说,长大以后,我也要写出了什么像这些范文一样优秀的文章,为这个世界出一份力!。

中学生作文常见弊病及解决策略

中学生作文常见弊病及解决策略

中学生作文常见弊病及解决策略作者:王秋容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1期作文一直是让中学生最头疼的事情,有的人一看到作文题就眼冒金星,头脑一片空白。

有的同学即使写出了一篇文章,也是问题一大堆,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于写作文时泛泛而谈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

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

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

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

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

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解决策略:平时要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可以随身带一个小本子,将自己平时观察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感想及时写下来。

这样不仅能锻炼观察能力,还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例如有一篇题为《我的语文老师》的习作,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她长得比较标准,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总爱笑,我非常喜欢她。

”这段文字,从语法上看显然没有问题,但从描写人物肖像、再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语言则欠修饰润色的功夫,显得比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

解决策略:要让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议论及说明方法等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

当然,这需要我们平时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多考虑适当地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有一篇写状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学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站一会儿工夫。

”这段文字,除了将叶圣陶《牵牛花》中的“工毕”改为“放学”,“小立”改为“小站”外,其余文字几乎雷同。

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

【高考作文】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高考作文】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高考作文】减负中的“朝三暮四”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轻学生负担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尽管各地政府、学校及家长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负担,但“朝三暮四”的现象却时有发生,给学生们带来了诸多困扰。

承载了太多期望的高中阶段,总是让人们倍感压力。

高考中的分数,决定了学生未来升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他们未来职业的选择。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们承受着很大的学业压力。

为了应对高考,许多学校实行了超负荷的学习模式,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们需要处理大量的作业和背诵的知识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

这样的学习负担无疑给学生们增加了很大的困扰。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催生“朝三暮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普遍认为高考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孩子能够稳步上升,家长不仅要求孩子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会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以保证孩子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自身的压力也是造成“朝三暮四”的原因之一。

学生们往往由于看重分数和升学压力,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他们为了应对高考,不得不按照老师和家长的安排来学习,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发展。

这样一来,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解决“朝三暮四”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和学校应该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配。

学校应该减少作业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

还应该提供各种兴趣班和艺术班,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和兴趣爱好中得到平衡发展。

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要理性对待高考,不要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要给孩子创造放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他们在发展中更全面地成长。

欧阳修力纠文弊作文

欧阳修力纠文弊作文

欧阳修力纠文弊作文说起欧阳修,那可是北宋文坛的一位大咖。

他不仅自己文采斐然,还致力于纠正当时的文风弊病,这事儿啊,那叫一个精彩!在那个时候,文坛流行的文章大多华而不实,堆砌辞藻,空洞无物。

就好比一件漂亮的衣服,外表光鲜亮丽,可一摸里面,全是粗糙的线头和破洞。

欧阳修看着这种现象,心里那个急呀!他觉得这样的文章根本无法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就像一个人戴着厚厚的面具,别人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有一次,欧阳修参加一个文人的聚会。

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新作,摇头晃脑,自鸣得意。

其中有一位老兄,写了一篇文章,那叫一个词藻华丽,引经据典,可仔细一听,全是些陈词滥调,没有一点新意。

欧阳修耐着性子听完,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说道:“兄台这文章,美则美矣,然空洞无物,不知所谓。

”这一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

众人都愣住了,那场面,别提有多尴尬。

那位老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服气地说:“欧公此言差矣,文章之美,在于辞藻,在于形式,怎能如此贬低?”欧阳修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文章之美,在于真实,在于情感,若只是追求华丽的外表,如同那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岂能长久?”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欧阳修接着说:“诸位想想,我们写文章,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让别人称赞几句?若是如此,那这文章还有何意义?真正的好文章,应当能够反映民生疾苦,能够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这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为了改变这种文风,欧阳修可没少下功夫。

他在担任科举主考官的时候,那真是严格把关。

凡是那些华而不实、空洞无调的文章,一律淘汰。

有个考生,写了一篇自以为精妙绝伦的文章,满篇都是生僻的字词和复杂的句式。

欧阳修看了之后,大笔一挥,直接给了个不及格。

这考生不服气,找到欧阳修理论,说:“大人为何如此不公?我这文章如此精妙,您却不赏识。

”欧阳修指着文章说:“你这文章,看似高深,实则不知所云。

【优质文档】高考作文多见弊病与应付对措施-word范文 (4页)

【优质文档】高考作文多见弊病与应付对措施-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作文多见弊病与应付对措施中国作文网()网友原创文章 > 高三作文201X年高考全国卷要求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

这道试题沿袭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限制性增强,提供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对缩小;二是考查角度有所改变,前两年注重思想品德方面,201X年侧重于认识水平和理性思辨;三是有较强的针对性,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感情用事。

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的导向是好的,但不少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失误。

下面择要列举,并就应当采取的措施谈点看法。

弊病一:审题不准。

偏离题意。

201X年的作文,应特别注意话题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语中的“关系”一词,否则就可能偏题或走题。

高考评卷中发现,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题意的。

他们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或单方面地讲认识,或单方面地谈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为“父母的爱造成自己无能”,这样的作文,最多只能算勉强符合题意。

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地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比如有考生认为寓言故事中富人怀疑老者,那老者好心没好报,于是从这个角度写了篇《好心没好报》,自然远离试题要求;有考生由富人随便怀疑别人而推断他缺少气度,于是从“做人需要气度”这一主题说开去;又有考生认为富人如此判断是因为缺乏与别人的沟通,于是谈起“沟通”的重要性……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

这类考生犯了高考作文的大忌——审题错误,最终吃了大亏。

这都是理解力不高的表现,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误导了部分考生。

对策:抓好审题这一环节。

话题作文开放性很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

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

2014高考作文范文:防患未然才是最好

2014高考作文范文:防患未然才是最好

2014高考作文范文:防患未然才是最好魏文王说扁鹊是最好的医生,扁鹊却说自己不如两个哥哥。

魏文王问:‚那你的两个哥哥为什么没你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善于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结果病人总是怀疑自己没病,所以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

我二哥善于把病消灭在萌芽中,结果闻名乡里。

而我善于治疗重病,结果闻名天下。

‛魏文王便又改口说扁鹊的大哥是最好的医生。

对此,很多人不以为然,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扁鹊还是最好的医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防患未然,才是最好扁鹊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却在防患于未然的大哥面前自叹弗如。

的确,病入膏肓的人即便痊愈,也是元气大伤,哪里比得上从亚健康状态迅速回到健康状态呢?所以说,扁鹊比他大哥略逊一筹。

我们要学习扁鹊高超的医术,更要学习扁鹊大哥防患于未然的高明。

有消防知识的人都知道,火灾应该以预防为主,即便有了火花,也是很容易扑灭的。

火越烧越难扑灭。

与英勇善战的消防队员相比,踩灭烟头的人虽默默无闻,却更伟大。

类似王家岭矿难这样的事故,都有一定的预兆,但是见微知著的人的看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事后也得不到表彰,而抢险队员往往成了英雄。

其实,扁鹊是技术高,而他大哥是境界高。

扁鹊的大哥挣的医疗费肯定比扁鹊少得多,而这样的医生不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吗?当一位乡村医生用几元钱的药治好了城里人的感冒,不是让他们津津乐道吗?所以说,未雨绸缪胜过浴血奋战,曲突徙薪胜过临渴掘井,有备无患胜过力挽狂澜。

近来,校园恶意伤害事件频发,凶手们往往是为了报复舓会对自己的不公。

他们自身的问题是主要的,但有关部门若能对这些失败者多一点关心和帮助,这些人恐怕不至于毁人自毁。

像‚犀利哥‛因拿不到工钱而沦为乞丐,已经走在舓会的边缘;现在他被聘为广东某农庄的时装部经理,人生终于开始走上坡路。

往上追溯,甲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非典型性肺炎等传染病,在暴发之前都有征兆,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趋利避害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趋利避害

【导语】凡是都有两面性,而趋利避害并不是逃避,而是让我们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下是整理的趋利避害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参考!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篇一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于同学的高龄祖母身患癌症病情加重,于同学向老师请假欲回家探望。

老师不仅强力拒绝准假,还劝其将生死置之度外,投入学习。

于同学将此事公布络引起广泛热议。

在我看来,于同学的想法与投身学习并无矛盾,老师的劝说太过于生硬,无情,以学业未满作为理由拒绝请假未免有些“趋利避害”了。

但同时我认为于同学后来的做法也略有炒作的嫌疑。

首先可以看出于同学的孝心,高龄祖母日薄西山,于同学回家探望本就无可非议,奈何老师一番苦心的反对。

于同学已经读大四,按理来说课业应该不重。

若说学习的话也应该是在社会中实践,并非在象牙塔内一味地沉浸于课本理论,因此老师一言就无理可据了。

再者说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学习态度并不正确,至少在当今时代之下是如此。

这位老师用"旷课"作为威胁于同学的理由,显然就有违常理规定。

所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支持学习的人生态度也与道德绑架无异。

似乎从哪一方面看都有可能觉得这位老师的言语行为都不合情理,太生硬无情。

当然,这其中也能体现出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也许是出于善意,关心学生,毕竟老师和学生还是有过交流,也可能是因作文为老师的过度关心使得老师的言语行为显得生硬无情,令人一下子无法理解。

不过,仔细想想则不尽然,高龄祖母日薄西山,不敬地说一句,可能是时日不多了,而于同学学业未成,来日方长,这显然是会有矛盾的,这位老师的行为则体现了这个矛盾。

很明显,矛盾如何产生?无疑就是功利性在作怪,这位老师过于功利了,于是忽视了这世间珍贵的人情。

周国平曾在书中感叹过人情淡漠是人性中的一个巨大弱点,想必这位大学老师,正是如此吧。

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人情逐渐被淡化,人的功利性则越来越重,很容易忽视人情,如此“趋利避害"不可为。

联想到李密的《陈情表》,李密上表国君拒绝任用,选择留家照看"日薄西山"的祖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多见弊病与应付对措施_3550字2003年高考全国卷要求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

这道试题沿袭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限制性增强,提供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对缩小;二是考查角度有所改变,前两年注重思想品德方面,2003年侧重于认识水平和理性思辨;三是有较强的针对性,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感情用事。

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的导向是好的,但不少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失误。

下面择要列举,并就应当采取的措施谈点看法。

弊病一:审题不准。

偏离题意。

2003年的作文,应特别注意话题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语中的“关系”一词,否则就可能偏题或走题。

高考评卷中发现,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题意的。

他们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或单方面地讲认识,或单方面地谈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为“父母的爱造成自己无能”,这样的作文,最多只能算勉强符合题意。

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地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比如有考生认为寓言故事中富人怀疑老者,那老者好心没好报,于是从这个角度写了篇《好心没好报》,自然远离试题要求;有考生由富人随便怀疑别人而推断他缺少气度,于是从“做人需要气度”这一主题说开去;又有考生认为富人如此判断是因为缺乏与别人的沟通,于是谈起“沟通”的重要性……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

这类考生犯了高考作文的大忌——审题错误,最终吃了大亏。

这都是理解力不高的表现,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误导了部分考生。

对策:抓好审题这一环节。

话题作文开放性很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

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

所谓“审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叫你“向东”,你就“向东”,千万不能由着性子“向西”。

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审题“技巧”。

这些“技巧”是:不能匆匆“扫描”,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

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

这么读,是为了找出考题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最主要的“载体”,非抓住它不可。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多次出现时,它就很可能是关键词。

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找出来,决不遗漏。

用铅笔把找出来的关键词一一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落四;然后,一一落实被圈出来的关键词,即把它们的要求全部体现到作文中去。

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以免留下做“记号”之嫌。

细读命题中的“[注意]”。

另外,必须明确的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所以千万不能从材料中自行提炼出某种观点并任意发挥,而要严格依据话题来作文。

弊病二:认识肤浅,内容空洞。

考生对话题的理解是深是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意是高是低,选材是优是劣。

不少考生对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体验不深,*立意限于生活的表面,浮于肤浅的层次。

如果写议论文,就忙于堆砌论据,缺少分析说理、致使论述深入不下去;如果写记叙文,则缺乏应有的韵味,显得过于直白。

这都与对话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有关。

有些考生,展开论证时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比如说“富人应当认为儿子是小偷,而不是他的邻居”,这本身就出于作者的主观臆断。

还有考生一本正经地写道:“我们这些祖国的希望,应该培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别让我们的亲情与认知发生关系,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真可谓违情悖理,不知所云。

2003年高考选写议论文的比较多,但论据相当贫乏。

商纣王与妲已,曹操疑人,孔明失街亭,包青天铁面无私……是考生引用最多的例子。

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则多是打碎花瓶等,内容低幼化;或者是班上同学钱包或钢笔被偷,接着总有人被冤枉,最后事实总被澄清,千篇一律,面目可憎。

有的考生选写了散文,但政论色彩太浓,不像文学作品。

还有些考生的作文,其实就是对话题材料的扩写,这样的*得分会低得可怜。

这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学生生活单一、阅读面狭窄和联想、想象能力差等问题。

“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这样基本的要求很多考生都做不到。

对策:加强理论修养和积累写作素材。

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丰富写作材料,平时应做到“三备”:备思想,备知识,备生活。

备思想,首先是要学好中学各门功课,各门功课的基本理论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观点。

其次是关心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在作文中要避免片面化、庸俗化、低幼化等不良倾向。

备知识,可与备思想结合起来进行。

可注意阅读《中国青年报》、《读者》等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报刊,还可进行搜集、分析事例的训练,大致做法为:通过课外阅读每周搜集三至五个事例,并列出每个事例可以用来阐明的一种或多种观点。

备生活,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同学、亲友交往等。

真正要备好生活,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记下来。

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

考试时面对话题,要善于作由此及彼的联系,由因到果的推断,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以深入认识并准确诠释话题。

构思时,写记叙文应注意选取有动情点、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并作深层次的开掘;写议论文应注意摆出论据后还要有理性分析,能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弊病三:文体不明,搞大杂烩。

有些考生对文体认识模糊,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相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甚至出现了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平均使用笔力的现象,使写出的*“四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选”了哪种文体。

对策:正确理解“文体自选”的要求。

高考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文体自选”。

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时不需要文体的规范,而是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考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

然而,一旦选定某种文体,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决不能随心所欲。

从具体的操作过程看“文体自选”,考生在构思时倒是多了几个环节:1.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体裁。

2.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体裁。

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散文来写,甚至写成小小说、童话、寓言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辩、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

3.要考虑有没有与该体裁相应的足够的素材。

4.用这个体裁写,能否写出新意。

这几点都想好了,体裁问题解决了,实际上选择材料的问题也就基本考虑到了。

弊病四:胡编乱造,盲目求新。

2003年高考作文到历史人物那里搬救兵的不在少数,许多考生参与了“发思古之幽情”的大合唱,尽管也涌现了一些历史题材的精品之作,可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考生明明缺乏文史知识的积淀和新编故事的素养,却也选用了历史题材。

于是在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囫囵吞枣,泥古不化,加上用以表达的语言与借用的人物口吻风马牛不相及,内容与形式严重失调,显得不伦不类。

另外,一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抓住“文体自选”去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他们的作文内容荒诞、写法失真、语言表达滑稽古怪,有阅卷专家戏称为不是写作是炒作,不像作文像游戏。

比如有考生机械、肤浅地模仿名篇《谏太宗十思书》,写了《谏父亲三思疏》,文中充斥着诸如“今天儿子给你请安了”,“儿子以忠臣的身份向你‘进死谏’”,“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便。

君乐闻直言,则侯化为忠。

现将谏言罗列如下”,“此死谏一,望君一思疏”,“此死谏二,请君二思疏”,“老爸,其忠言逆耳,为兴家立世之道,望接纳”等半文半白的句子,最后是“祝龙体安康”“臣民儿上”,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对策:必须明确两点认识。

第一,对一篇*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内容。

高尔基曾说:“散文,第一是内容,第二还是内容。

”任何*都是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

归根到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没有好的思想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

所以决不能光在文体结构上打转转,为创新而创新。

作为中学生,还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文体,这才是正道。

第二,故事新编不是灵丹妙药,并不适合所有考生。

写好故事新编,要求有三:一是对原著研究得深,二是对现实社会有深切感受,三是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切入点。

这不是一般水平的考生所能胜任的。

弊病五:投机取巧,套用时文。

2003年高考卷面上再次提出“不得抄袭”的要求,但考场作文中仍有仿作、抄袭现象,主要是一些叙事性的*。

这类作文往往套用刊物上某篇小说、寓言的情节和人物,模仿这些故事的结构。

少数考生还能作些加工改造,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更多的考生则是全盘照搬。

对策:端正文风,杜绝投机心理。

有必要提醒考生:不能心存侥幸,以为套用现成的故事可以蒙混过关。

这类作文一经发现(实际上不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只能是得分最低的一类,甚至会被评为0分。

如果某些时文确实很精彩地诠释了作文话题,写作时三一文库()高三作文予以概括,把它作为写议论文的例证,倒也无可非议;但不能全文主体套用现成的故事,只在首尾加上一点扣题的话,更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

20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