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七色光
神奇的七色光
神奇的七色光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4年第42期太阳有七种颜色。
夏天的雷阵雨过后,空中还充满无数的小水滴,太阳就把光线射向小水滴,平时看起来刺眼的白光变成了一条七色的虹,像一座彩桥挂在空中。
太阳决心用自己的七色光,把世界打扮得更漂亮。
于是,它喊道:“鸟、花和树木们,我把七色光送给你们,给你们涂上鲜艳的色彩,你们选择颜色吧!”乌鸦听了,心想:“如果我把七种颜色的光统统吸收,我的羽毛就是七色的了,我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谁也比不上我。
”于是,乌鸦扯开嗓子叫:“太阳,七种颜色的光我都要,你多给我一点吧。
”太阳说:“我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至于你要什么颜色的光,随你。
”乌鸦还没等太阳说完,就把七种颜色的光都吸收了。
它不知道,把光全吸收掉,也就没有光反射,别人只能感觉到它一团黑。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乌鸦就变得浑身墨黑了。
玫瑰花最爱红色,可她想:“我还是把美丽的红色留给别人吧。
”于是,她没有吸收她最喜爱的红色光,而只吸收了另外六种颜色的光。
没想到红色光被反射到人们的眼睛里,人们都赞美道:“玫瑰花那娇艳的红色是多么美丽啊!”牵牛花爱紫色,可是她也像玫瑰花一样,愿意把心爱的紫色让给别人,结果,在人们的眼里,牵牛花成了紫色的。
池塘里的白莲想:我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一点也没有被污染,我喜欢我自身的白色,其他什么颜色我都不要。
七色光反射到人们的眼睛里,白莲就还是它原本有的白色。
各种花和果实都有了颜色,只有树叶还没有颜色,它就把绿色光反射到人们的眼睛里,而吸收了其他六种颜色的光,我们现在看到的树叶就是绿色的。
绿叶配红花,美极了!只有乌鸦,浑身墨黑,到处惹人讨厌,使人常常想起它的自私。
练习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__________偏袒——__________雪白——__________讨厌——__________无私——__________2.你知道七色光是指的哪七种颜色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与色彩》的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探讨彩虹的形成原理,认识七种颜色,并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彩虹的形成原理,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彩虹形成原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认识七种颜色,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虹演示仪、三棱镜、白板、彩色笔。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彩虹的颜色,激发学生对七色光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使用彩虹演示仪,讲解彩虹形成原理。
(2)通过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七种颜色的出现。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用彩纸、剪刀、胶水制作彩虹。
(2)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七种颜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光的色散现象3. 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出一个彩虹,并标注出七种颜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和光的色散现象掌握较好,但在颜色识别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了解彩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等领域。
(2)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空中的彩虹,并记录下来。
(3)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光的色散现象和彩虹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彩虹形成原理的掌握。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彩虹形成原理的掌握1. 光的色散现象: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导致颜色分离,形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构成的。
2.认得七种颜色的光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特点。
3.体验七色光的混合与分解,理解色光三原色的作用。
4.探究太阳光的利用与保护。
二、教学重点:1.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构成的。
2.认得七种颜色的光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特点。
3.体验七色光的混合与分解,理解色光三原色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了解太阳光的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拿起一束白色的光,对同学说:“大家看一下,这是什么颜色的光?”同学会回答:“白色。
”然后老师会将一个三棱镜放在白光前面,让白光穿过三棱镜。
当白光经过三棱镜时,会发觉白光分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并呈现出一条彩虹。
2.讲解老师解释七色光的构成,七色光的名称以及特点,引导同学理解七色光的形成和特性,同时也引导同学认得到自然中的美丽。
3.操作老师发放七种颜色的透亮纸和白纸,让同学分别拿起七种颜色的透亮纸,看它们与白光的反应。
然后让他们将两种颜色的透亮纸叠加再拿起来看。
察看同颜色的叠加会产生什么颜色,不同颜色的叠加会产生什么颜色。
4.小游戏老师给同学七种颜色的小球,让他们将七种球依照颜色次序排好,顺便复习颜色的次序。
5.操作老师将三个灯泡拼在一起,一个灯泡只有红色的光、一个灯泡只有绿色的光、另一个灯泡只有蓝色的光。
构成的灯泡放在黑板上,让同学看到照射黑板时,它们各自发射的不同颜色的光并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白色的光。
6.课堂延长让同学举一些例子,讲解色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引导同学探究如何使用太阳光,以及如何保护太阳光。
五、反思:1.教学中在使用小球排列颜色游戏时,需要注意同学的参加度,可以通过组队等方式让同学更加自动地参加进来。
2.在组装灯泡时,需要注意灯泡的质量,以及灯泡亮度的切换方式,灯泡亮度过弱会影响学习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同学分组,接受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合作和探究精神,更好地理解色光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引言本教案旨在引发幼儿对于光的认知和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七色光的奇妙效果。
通过本次科学实验,幼儿将亲自参与其中,探索光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幼儿将能够: - 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探究光在折射和反射过程中的变化; - 观察七色光的现象和效果。
实验材料•白纸•彩色透明胶纸(红、橙、黄、绿、蓝、靛、紫)•手电筒(或者其他光源)•黑色卡纸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将白纸裁剪成小方块,每个方块大小大约为5 cm x 5 cm。
2.将彩色透明胶纸单独剪成小方块,每个方块大小与白纸相同。
3.在黑色卡纸上做一个小洞,洞的直径约为2 cm。
实验过程1.将黑色卡纸固定在手电筒(或其他光源)的前端,保证光线只能从洞中透出。
2.请幼儿选择一张彩色透明胶纸,并用胶纸盖住手电筒的洞口。
3.将白纸放在彩色透明胶纸的前面,观察光线透过胶纸后的颜色变化。
实验记录与观察1.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观察表中:–彩色透明胶纸颜色–透过胶纸后的光线颜色讨论与总结1.结束实验后,与幼儿一起进行讨论,观察表中的记录结果:–不同彩色透明胶纸透过后的光线颜色是否不同?–为什么透过红色透明胶纸的光线是红色的?–透过黄色透明胶纸的光线是什么颜色?–为什么透过黄色透明胶纸的光线会是黄色的?–探讨折射和反射对光线颜色的影响。
2.帮助幼儿总结本次实验的结论:–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彩色透明胶纸后会发生颜色变化。
–彩色透明胶纸能够选择性地吸收光线中的某些颜色。
–光线在折射和反射过程中会发生颜色变化。
拓展活动1.带领幼儿做更多实验,例如将白纸分割成红、黄、蓝三个区块,使用彩色透明胶纸逐个遮挡,观察颜色的变化。
2.制作彩虹手链,使用七种不同颜色的小珠子串在一起,帮助幼儿巩固对七色光的认知。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深入了解了光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七色光的奇妙效果。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幼儿能够对折射和反射对光线颜色的影响有更深入的理解。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一、活动目标:1. 了解光的颜色和组成,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混合和分解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光的颜色和组成,知道光的三原色。
2. 活动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混合和分解现象。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塑料片或玻璃片,白色的纸或布,手电筒或强光源。
2.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对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 通过谜语或图片导入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有哪些颜色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观察经验。
2. 探究环节- 教师介绍光的颜色和组成,让幼儿知道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 教师用手电筒或强光源照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塑料片或玻璃片,让幼儿观察光透过不同颜色的塑料片或玻璃片后出现的颜色。
- 教师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光的颜色变化。
3. 实验环节-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或强光源照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塑料片或玻璃片,观察光透过不同颜色的塑料片或玻璃片后出现的颜色。
- 幼儿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观察光的颜色变化。
-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环节-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了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以及光的混合和分解现象。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巩固幼儿对光的颜色和组成的认识。
5. 拓展环节- 教师让幼儿在白色的纸或布上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水彩笔或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用手电筒或强光源照射,观察光透过颜色后的变化。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类似的光的混合和分解现象。
五、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将实验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光的颜色和组成。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课程概览本节课程的主题是奇妙的七色光,通过探究光的特性和分析光的颜色,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光和颜色的相关知识。
此外,课程的目的也包括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 了解光的特性和基本概念。
- 理解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引起的,掌握七种颜色的名称。
- 初步探究有关光和颜色的现象和规律。
-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屏幕•七色灯或七种颜色的光滤色片•一些可能反射、折射、吸收光的物品,如镜子、透明玻璃、糖果纸、拼图等。
•手工制作有关光和颜色的实验器材。
•课堂小组活动需要的小组卡片和纸笔。
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问题:你知道光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想象在没有任何光源的情况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利用投影仪或手工制作的实验器材,展示一些关于光的实验或现象,例如:光线穿透玻璃、多折射、反射等,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光线穿过物体的过程。
2.认识光(30分钟)问题: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通过视觉感受,带领学生认识光的特性,例如:光速、光传播方式、光线直线传播等。
•分享透过探究光的光谱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构成的,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实验环节(45分钟)问题:你知道橙色和蓝色的玻璃杯有什么区别吗?•通过实验,“两种颜色的玻璃杯有什么区别?”来加深学生对光线经过物体后会发生变化的理解,包括吸收、反射、折射等几个形成现象。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两个不同颜色的玻璃杯。
2.把红色光与蓝色光分别照向这两个杯子,学生观察颜色和光的变化。
3.学生商讨并记录观察结果,与整个班级分享。
•引导学生制作彩色分光器,观察白光透过三种颜色的滤色片后的变化。
4.小组分析和分享(20分钟)问题:光和颜色有什么联系?•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探讨一个光和颜色有关的问题。
神奇的七色光读后感
神奇的七色光读后感
《神奇的七色光》是一篇寓言故事。
传说世界上原来全是黑的,无私的太阳献出了七色光,让世界变得阳光美丽。
玫瑰说太阳是伟大而光明的,乌鸦却说太阳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太阳还有月亮呢。
它哪知道月亮的光也是靠太阳光反射的。
太阳生气了,它不再发光,于是天地顿时一片乌黑。
这时乌鸦也后悔了,太阳看着万物没了光彩,想想何必和乌鸦计较呢,太阳又发出光芒,万物又变得生动美丽。
大家赞美并感谢太阳的时候,乌鸦偷偷地想:我要吸走全部的阳光,身上有七色,一定会成为万物之王的,哼,到时太阳也不如我!贪婪的乌鸦吸走了七色光,但它没想到自己变成了黑色,原来七色合在一起反射,它成了黑乌鸦。
其它的生物因谦虚得到了他们最爱的色彩,绽放自己的美丽。
故事里的乌鸦先是嫉妒太阳发光,后来贪婪地吸走七色光,可它非但没有成为万物之王,还变成世界上最丑陋的黑乌鸦。
可见自私、嫉妒、贪婪、往往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玫瑰、牵牛、孔雀因为谦虚、知足,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美丽。
无私的太阳把光芒照耀大地,把神奇的七色光献给万物,让世界美丽迷人。
太阳的无私奉献、大气,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成为大家心中神圣的象征。
人们应该像太阳一样把光芒带给身边的人,享受阳光的人们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激,这样的世界该是最美好的。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引言:在大班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七色光的神奇魔力来进行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
七色光是白光经过棱镜分解后得到的七种颜色,通过这种光的分解和混合,可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光的性质和光的颜色。
一、认识光的七种颜色首先,我们可以向大班儿童介绍光的七种颜色,它们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和紫。
可以通过展示彩虹的图片或者一个小的彩色灯来引导孩子们认识这七种颜色。
可以要求他们逐个说出颜色名称,并尽量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颜色。
二、光的分解实验接着,我们可以进行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光的分解。
首先,准备一个白色光源,可以是日光灯或者小的激光笔。
然后,需要一片棱镜,将光源照射到棱镜上。
孩子们会发现,原本是白光的光线,在经过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三、彩色光的混合实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光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彩色光的混合实验。
首先,准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投影灯或者彩色纸,将它们照射在白色的墙壁或者白底画布上。
让孩子们观察到红、绿、蓝光的颜色,并将它们聚集在一起。
他们会发现,当红、绿、蓝光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白光。
四、介绍光的反射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入光的反射概念。
首先,准备一个镜子,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影像。
然后,让他们将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到镜子会反射出与照射颜色相同的光线。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明白光的反射是由于光线碰到镜子上后改变方向而产生的。
五、利用七色光进行绘画现在,孩子们已经对七色光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可以让他们亲自尝试使用七色光进行绘画。
可以准备七个展示颜色的小灯,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颜色,并用这些光线进行绘画。
通过这个活动,促进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的发展。
六、制作彩色光的手工制品除了绘画,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制作彩色光的手工制品。
可以为孩子们准备有红、绿、蓝等颜色选择的透明塑料纸,他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制作彩色光的玻璃窗贴纸或者彩色光的灯罩等。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与色彩》第三节《神奇的七色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七种颜色;通过实践活动,探索七色光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说出七种颜色,并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七色光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七色光的奥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七种颜色的识别。
难点: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将七种颜色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透明塑料片、三棱镜、白屏、手电筒、幻灯片。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彩色透明塑料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 新课内容:(1)通过幻灯片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
(2)展示七种颜色,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讲解七色光的奥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七色光现象。
3. 实践活动:(1)分发彩色笔、画纸,让学生用七种颜色画出一幅美丽的画。
(2)学生分组,用剪刀、胶水制作七色光的手工作品。
4. 随堂练习:(1)出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七色光现象。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七色光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七色光2. 内容:(1)光的色散现象(2)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3)生活中的七色光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描述七种颜色的排列顺序。
(2)用七种颜色画一幅画,展现你对七色光的认知。
2. 答案:(1)红、橙、黄、绿、蓝、靛、紫(2)示例:太阳光照射在雨后天空,形成美丽的彩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和七色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024年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色彩》的第三节《神奇的七色光》。
主要内容为通过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现象,认识七种颜色,理解七色光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现象,认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七种颜色的识别。
难点:理解七色光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笔、白板、透明塑料尺、激光笔、三棱镜、彩色卡纸。
2. 学具:彩色笔、透明塑料尺、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三棱镜上,展示七色光的色散现象。
邀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光的色散现象,介绍七种颜色及其名称。
解释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强调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七种颜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使用透明塑料尺和彩色卡纸制作简易色散装置。
学生用彩色笔在卡纸上标记七种颜色,并观察色散现象。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制作色散装置的过程和观察结果。
提问环节,激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七色光2. 内容:光的色散现象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形成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色散现象,记录并描述。
2. 答案示例:太阳光照射在雨后彩虹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七色光形成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的色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虹、太阳光等。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七色光的理解。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神奇的七色光
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录
骄傲的斧头 小蜜蜂找南瓜花 小院子里的搏斗 月球上的运动测验 白云落在草原上 月亮的脸 神奇的七色光 孙悟空巧遇真“石猴” 一只断了的大螯 老邻居和新朋友 小蜜蜂的鼻子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l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 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感谢观看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神奇 的七色光
20xx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 书
01 内容简介
03 图书目录
目录
02 作者简介 04 序言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项 目。计划出版五至六辑。“大系”将把我国近百年来的科学童话名篇、名著全都展现给少儿读者及其家长、老师, 也是研究我国科学童话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库,这对繁荣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 发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 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 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 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内容简介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创作里程碑式出版工程·中国科普作协郑重推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七种基本颜色及其组合产生的新颜色。
3.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光的颜色、组合、分解等性质,并提高幼儿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所有颜色都是由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色、紫色这7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
2.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产生彩虹的原因。
教学准备1.长方形玻璃棒、白纸、手电筒、黑色纸板。
2.CD、几个色块(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色、紫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10分钟)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都爱彩虹,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幼儿们思考,比如:你们都见过彩虹吗?彩虹是什么颜色?彩虹是怎么来的?等等,用图片让孩子们了解彩虹是由阳光和雨露组成,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光线。
实验(40分钟)实验一用长方形玻璃棒、白纸、手电筒、黑色纸板进行实验。
让幼儿们用黑色纸板遮住手电筒的一端,在纸板上剪一个小孔,让光线通过小孔射向白纸上,然后让孩子们将玻璃棒直接放在白纸上,观察发现有几种颜色?注:最好在昏暗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
实验二让幼儿观察并尝试用镜子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
操作演示(10分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使用CD、色块的方式进行操作演示,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后再组合起来,让幼儿了解七种颜色的组合。
总结(10分钟)回顾实验过程,让幼儿们自己总结并记住实验结果,再让幼儿们按照实验过程逐步实践操作演示。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演示,通过实验探究光的颜色、组合、分解等性质,并提高幼儿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评价教师评价1.能够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光的颜色、组合、分解等性质。
2.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学生评价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够参与实验,并能够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认识和理解。
通常孩子们都会把实验排在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前面,学习时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还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七色光波长范围
七色光波长范围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神奇的七色光波长范围。
你说这光啊,就像生活中的色彩斑斓,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呢!红色光,就像咱过年时那热热闹闹的大红灯笼,喜庆得很!它的波长最长,看着就觉得暖洋洋的。
咱有时候看见红色,是不是就感觉热情满满呀!这红色光可是能给咱带来活力的呢。
橙色光呢,就好像秋天里成熟的橙子,甜甜的感觉。
它的波长也不短,给人一种很温暖、很舒服的感觉。
就像是一个亲切的朋友,总是能在你身边给你带来快乐。
黄色光呀,那简直就是阳光的代表!亮堂堂的,特别耀眼。
它的波长适中,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不那么强烈,但是却能让你心里暖暖的。
绿色光呢,那可是大自然的颜色呀!看到绿色光,就好像看到了生机勃勃的草地、郁郁葱葱的树林。
它的波长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蓝色光,哇,那可是像大海一样深邃的颜色。
它的波长较短,给人一种神秘、冷静的感觉。
就像在炎热的夏天,跳进那清凉的海水里,让人一下子就清爽了起来。
靛色光,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它也是很特别的呢!它就像那隐藏在深处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紫色光,多浪漫的颜色呀!像那神秘的薰衣草田,充满了梦幻的气息。
它的波长最短,却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
你说这七色光的波长范围是不是很奇妙呀?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经历,有热情的,有温暖的,有希望的,有神秘的,还有浪漫的。
我们的生活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才变得有意思吗?想想看,如果没有了这些不同波长的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那肯定会变得超级单调无聊吧!没有了红色的热情,没有了蓝色的冷静,没有了绿色的生机,那该多无趣呀!所以呀,我们要珍惜这神奇的七色光,就像珍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一样。
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七色光的波长范围,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吗?我们可得好好享受这份礼物呀!。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与色彩》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七色光”展开。
主要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探讨光的色散现象,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七色光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光的色散现象,认识七色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七色光的识别。
教学重点:彩虹形成原理,实践操作中七色光的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虹投影仪、三棱镜、白纸、水盆、喷壶、小镜子。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盘、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七种颜色,引发学生对七色光的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彩虹情景,讨论彩虹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彩虹投影仪,展示彩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彩虹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观察七色光的产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画笔、颜料调出七种颜色,加深对七色光的印象。
学生用小镜子反射阳光,观察白纸上的七色光。
4. 知识巩固(1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彩虹形成原理和七色光的认识程度。
5. 互动游戏(10分钟)学生分成七组,每组代表一种颜色,进行“七色光接力”游戏,提高学生对七色光的识别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彩虹形成原理图2. 光的色散现象图3. 七色光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堂所学,画一幅彩虹图,标注出七种颜色,并简要说明彩虹形成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七色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神秘七色光
神秘七色光光,让我们不再黑暗;光,让万物繁茂生长;光,让世界五彩缤纷……在我眼中,光还是那么有趣而神秘!那么,跟着我一起探索光的奥秘吧!let’s go!光,多么美丽,多么神奇。
许多人很早就和光交上了好朋友。
为什么呢?瞧,若是下起了“太阳雨”,转眼间,天空便会出现一位美丽的使者——彩虹。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颜色总会吸引人们的目光,也带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通过看书,我了解到:光在一般情况下近似白色,可它一旦遇到大片的雨滴,就会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为了证明这是对的,我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试验。
我拿出了家里浇花用的喷雾器,跑到阳光底下,不停地喷雾。
哇!神奇的一刻出现了!在水雾中竟然出现了一条小小的彩虹。
我有点不敢相信。
但这弯弯的造型,这梦幻的色彩,让我忍不住欢呼起来。
实验的成功带给了我惊喜,也让我开始了新的思考:阳光在一定条件下既然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那么这七种颜色可以再还原到白色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又准备了下一个神奇的实验。
我找来这七色的蜡笔、一张圆纸片、一支短铅笔。
我先用蜡笔按彩虹的七色顺序在纸片上均匀涂色,再把那截短铅笔插进圆纸片的中心,这样一个自制陀螺就做好了。
我转动陀螺,期待着奇迹出现。
或许是因为铅笔的缘故,陀螺转得慢悠悠,不但没有变成白色,还是一样的花花绿绿。
我心中满是疑惑:为什么它没有变成白色,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转得这么慢,怎么可能变色呢?”一旁爸爸的话提醒了我。
对,是它转的速度太慢了。
说干就干,我又开始了新的工作:首先,我找来一个从玩具商店买来的抽动陀螺和一卷胶带。
接着,我把原来的圆纸片从短铅笔上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它粘到抽动陀螺上。
然后,我抽动了陀螺,目不转睛地盯着……可是我又失望了,转动的陀螺开始变色,但没有变成白色,而是灰灰的。
还有哪里不对劲呢?好强的我看到此情景,还是没有放弃,心想:转动的陀螺最终变色一定和这七色有关。
于是,我关注着圆片上的每一种颜色,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浅浅的黄色上。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阳光照射在水面或一些金属器皿上,会映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而且随着水面的波动及器皿的移动,光也随之闪动,对此现象幼儿十分感兴趣。
因此我设计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从而了解光的现象产生以及光的利用。
【活动目标】1、在实验、观察中认识光的七种颜色,从而对光的现象产生兴趣。
2、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3、学习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种事物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1、一张大的彩虹图。
2、三棱镜、平面镜、大碗(装上水);剪刀、七色盘、小棍、透明胶;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关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1、你看见过什么颜色?2、你知道光是什么颜色?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颜色?二、实验:七色光。
实验一:美丽的光。
1、用三棱镜的平面对着太阳,可看见光透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纸上的各种色彩,从而了解光的颜色。
2、大碗里装上水,将镜子斜放在碗里,让阳光透过水照在镜子上并反射到白墙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光的颜色。
实验二:吹泡泡。
1、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哪几种颜色?2、人造彩虹:艳阳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雾状喷向天空出现彩虹,观察其颜色。
实验三:七色转盘。
1、师:你们看,这个圆盘静止时有哪几种颜色?他们的颜色有什么区别?如果让这些圆盘转动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呢?看看不同图案的转盘转起来有没有不同的色彩。
2、幼儿边玩转盘边思考:当七色转盘转动时我们的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为什么?3、教师小结:光有七种颜色,当它们一起飞快转动时我们会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课件为幼儿介绍光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1、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
2、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
3、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小结:光的作用真不少。
希望你们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多动脑筋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长大后利用光为人类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要求,选取《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光与色彩”章节,详细内容为“奇妙的七色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认识七种颜色,并探索光的分解与合成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七色光的概念,知道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七种颜色,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难点:光的分解与合成现象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虹积木、三棱镜、白纸、彩笔、尺子、手电筒。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兔子找彩虹》,引导幼儿关注彩虹的七种颜色。
提问: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有哪些颜色?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彩虹积木展示七种颜色,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颜色名称。
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幼儿观察白光如何变成七色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用尺子和白纸测量彩虹的宽度,用彩笔记录颜色。
每组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彩虹手工作品,加深对七色光的理解。
指导幼儿按照颜色顺序进行粘贴,完成作品。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彩虹的七种颜色和形成原理。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彩虹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七色光2. 内容: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形成原理:光的分解与合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彩虹答案: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彩虹。
2. 拓展延伸:观察生活中的彩虹现象,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七色光的概念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神奇)的七色光》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神奇)的七色光》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七种颜色光及其组合形成白光的原理。
2.能够学会合理使用手电筒和镜子探索光的传播。
3.能够通过实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特性。
2. 教学重点1.认识七种颜色光及其组合形成白光的原理。
2.探索光的传播特性。
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特性。
3. 教学难点1.理解光的合成原理。
2.探索光的传播特性。
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特性。
4. 教学内容及方法4.1 教学内容1.七种颜色光的认识。
2.光的合成原理。
3.光的传播特性:直线传播和反射特性。
4.2 教学方法4.2.1 观察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观察手电筒向不同方向照射的光。
4.2.2 探究法学生通过使用手电筒和镜子,并观察反光镜中的影像来探索光的传播方式。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发现讲述自己的探究体会。
4.2.3 实验法老师辅助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传播过程,进一步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特性。
例如,通过探究将光线由平面镜反射的方向,加深学生对光线反射规律的理解。
5. 教学流程5.1 师生互动5.1.1 导入环节1.老师与学生打招呼,温馨询问学生近日的生活情况。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七种颜色光。
5.1.2 学生体验环节1.老师将一手电筒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将其打开。
2.老师引导学生将手电筒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不同方向照射,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向不同方向照射的光的现象。
5.1.3 探究环节1.老师让学生使用镜子观察手电筒照射过来的光。
2.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反光镜探究光线的传播特性。
5.1.4 实验环节1.老师辅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将光线由平面镜反射的方向。
2.老师让学生自主分组,开展实验探究光线的反射特性。
5.2 学生表现1.学生热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愿意发表自己的观察、探究、体验和实验结果。
2.学生对七种颜色光及其组合形成白光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合理使用手电筒和镜子探究光的传播。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神奇)的七色光》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课程名称:奇妙(神奇)的七色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传播规律,了解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内容1.光的基本概念首先,让学生对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教师把手电筒照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光的存在,再让学生摸到太阳穿过树叶漏下来的光感受光的柔和。
引导学生描述光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然后再从感性认识向知识的认识过渡。
2.光的传播规律通过用光学玩具模拟,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放置一个光源,再让小组的一名学生扮演光线,其他学生为传播的过程中的障碍物,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光的传播规律。
3.七色光的形成原理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再通过让学生手玩彩色滤镜,轮流盖在白纸上,通过手机闪光灯照向纸面上的彩色滤镜,感受到光的混合变化。
通过实验和讲解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七种颜色形成的原理,颜色间的关系及由白光产生七色光的过程。
4.游戏,用所有的学习内容自己创造一个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创造小游戏、小故事或画画等方法综合运用这一周所学过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实际的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活动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手电筒、小光源、光线和玻璃三棱镜、直尺等光学玩具,彩色滤色片,白纸和手机等相关教具。
•第一步进入主题:让学生感受光的存在,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光的基本概念。
•第二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通过使用光的玩具模拟光的传播规律,激发好奇心。
•第三步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学生手玩彩色滤镜,了解产生彩虹的原理。
•第四步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小游戏或画自己的想象故事,适当的额外加元素,让学生学习到实际的体验,提高兴趣。
•第五步结束活动:给学生时间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游戏或故事。
教学反思本活动注重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充分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式,开发孩子的感官,培养他们口头表达、想象力、各种发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七色光
沈阳市第九十中学陈佳鼐
活动背景
大自然是奇妙无穷的,学生对自然现象总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
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方便、省时,往往只注重把“为什么”的答案告诉学生,忽略了学生自己对这个“为什么”的实验、探索过程。
七年级的学生都有彩虹的颜色和成因的基本常识,如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动手做一做实验,不仅能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白色的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阳光在日常生活中的折射、反射现象,感受阳光的神奇。
3、通过实验操作和探究,亲身体会并知道哪种颜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以及其中的科学原因。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主体参与、群体合作的意识。
活动过程:
第一节太阳光的七种成分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白色的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感受阳光的神奇。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主体参与、群体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准备:
三棱镜、七色圆片、七彩泡泡瓶、万花筒、多媒体课件、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内容包括一些简单的物理学原理和简单试验操作介绍)三、活动过程:
(一)、现象导入
(出示画面:海市蜃楼、彩虹瀑布、雨后彩虹)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大家对这些美丽的景象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提问)
想不想自己去解开其中的奥秘?
(二)、原理探究
1.组织学生学习课文资料:认真读一读资料,看看科学家(牛顿)做了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2.学生自学。
3.交流:
科学家做的实验:(1)阳光从三棱镜上通过,折射到墙上,映出了一条七色光带。
(2)快速旋转七色圆片,七种颜色不见了,看上去只有一种白色。
出示结论:白色的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折射现象。
4、你们相信这个结论吗?
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与各个小组进行探究试验操作,矫正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6、实验汇报:
(1)阳光通过三棱镜,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演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快速旋转七色圆片,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演示)这又说明了什么?
7、现在,你们相信科学家的这个结论了吗?
(齐读结论:白色的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8、揭题:神奇的太阳光
9、出示彩虹形成的示意图。
(三)、原理应用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还有许多。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个有趣的实
验——吹泡泡。
大家仔细看看,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做得最认真?看得最仔细?说得最准确?
2、小组合作实验。
3、实验汇报
(请学生示范表演)描绘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解释一下原因。
(光的折射现象)
(四)、拓展延伸
1、延伸:学到这儿,我们一起了解了阳光的组成,还认识了一些阳光的折射现
象。
其实,阳光的奥秘还有许许多多。
老师这儿有个万花筒,它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谁想先来看看?
(指名上台观看)
说说看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制作万花筒。
(播放《七色光之歌》)
(五)、质疑总结
这节课大家通过做做、看看、想想,感受到了阳光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但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还只是一些微乎其微的知识。
(出示画面:河中倒影、太阳灶烧水、日食、小露珠)课后大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还可以做一做有关阳光的小实验。
正如歌中所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七彩梦。
第二节七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探究,了解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也不相同。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主体参与、群体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二、活动准备:月季花(八盆),红、橙、黄、绿、青、蓝、紫薄膜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现象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学习了太阳光由哪几种颜色光组成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
植物靠什么来吸收养料?(根,叶。
)
那根部吸收什么养料?(水分,氮,磷,钾)
叶子用来干什么?(进行光合作用)
那你知道那种颜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吗?(不知道)
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做一个探究试验来弄清这些科学知识。
(二)、探究试验的计划和准备
1:提出问题
什么颜色光对植物生长最好?红光?橙光?黄光?绿光?青光?蓝光?紫光?为什么?
2:研究目的
亲身体会并知道哪种颜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以及其中的科学原因。
3:研究思路
亲自做实验,收集数据,查找资料,记录实验中的现象,整理实验记录,进行实验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三)、探究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