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治理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治理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WISDOM EXCHANGE智 汇区域治理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治理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郑州轻工业大学 陈思萌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高质量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精准把握‘十三五’规划收官阶段的新要求与新任务,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方,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来源甚微。

面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高校实施资助育人政策,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确保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

然而,在实际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着资助育人功效发挥不充分、资助工作人员配比不足、资源整合力量缺失等问题,使得育人效果差强人意。

高校如何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培育出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资助育人、教育脱贫、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仍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面对、思考、解决的紧要问题。

为此,本文在改进资助育人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一、高校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发展型资助育人是指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依托学校资助管理平台,不仅从经济层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是将经济帮扶延伸到综合素质提升的资助工作模式。

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是对资助工作的探索,积极发挥着资助育人功效,能够从心理帮扶、能力提升、学业指导、道德浸润等方面培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心理健康状态、道德品质等,从而实现“资助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促使学生成长为“有品德、有修养、有知识、有担当”的人才。

高校作为“教育脱贫、资助育人”主要践行者,应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解决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策略,去帮助学生、成就学生。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围绕“保障型资助”开展工作,即“奖、助、贷、减、补、勤”等方面进行,重点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模式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模式探究

亲自撰写了 《互联网 + : 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他指出: 互联网 是一种新的 DNA,在与各个行业结合后产生新的巨大的力量并且拥 有再生的能力,不只是作为工具而使用。基于各行各业所独有的专 业性,“互联网 + ” 与行业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 “加上” 关系,互 联网在诸多方面还难以替代。在马化腾看来,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 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态圈, “互联网 + ” 是一种 “寓大于小” 的 生态战略,在每个生态链的末端,个人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细 胞,个性化的需求正在变得灵活开放,能否通过准确定位每个人的 需求与行为,快速锁定每个对象的需求,考验着每个行业的生存能 力。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学者也做过相关研究。欧阳日辉认为 “互 联网 + ”的根本在于连接,通过对海量信息的获取、加工、开发并 加以合理运用,形成一种以关系和连接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另有学 者于新东指出, “互联网 + ” 就是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 技术相互 融 合,由 此 产 生 反 应 灵 敏、应 用 性 更 强、覆 盖 范 围 更 广 阔、效益更大的效果, “互联网 + ” 的概念相对较新,可以说是专 属于中国的概念。相 关 研 究 成 果 并 不 丰 富, 有 待 学 者 们 继 续 深 入 挖掘。
作者简介: 刘家瑶 ( 1993—) ,女,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辅导员,研究生,研究方向: 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 陆遥 ( 1991—)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南宁师范大学辅导员,研究生,研究方向: 新闻学。
“互联网 + ” 背景下高校发展性 资助育人的模式探究
刘家瑶 陆 遥
(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 南宁 530299)
摘 要: 资助育人的体系在我国逐步完善,绝大多数孩子是国家资助的收益者。随着 “奖、勤、贷、助、免” 高校资助体系 的形成,“输血式” 的资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所需,发展性的资助育人亟待探究。在新时代” 互联网 + ” 大背景下,以原有 的资助体系为基础,以 “互联网 + ” 为链接,构建横向为 “家庭 - 学校 - 社会”,纵向为 “解困 - 培养 - 发展” 的模式,以发展 性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保障,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发展型资助育人研究

发展型资助育人研究

发展型资助育人研究摘要: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有力措举措,传统的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出现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型的资助育人变成了资助育人的必然,发展型资助不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颠覆,而是对传统资助育人发展。

关键词:资助育人、发展、困难生。

一、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发展分为初级、渐变、质变三个阶段。

"资助"是指通过钱财、物资提供帮助。

发展型资助育人是指通过物质帮扶使得事务连续发生质变或量变。

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育人的颠覆而是遵循教育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思想特点,通过经济、物质、精神等更符合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形式,帮助家庭经济难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型资助的功能1.育人功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此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及学生的思想问题。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进取精神;树立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回馈意识;强化学生树立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的诚实守信意识。

在能力提升实践活动中使困难生练能力、长才干、强思想,不断增强获得感和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的统一。

2.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动手的良好习惯。

注重总结反思,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增强获得感,强化信心。

3.激励功能通过正向强化,激发人的动机,合理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

激励可以帮拥有渴望成功的想法,但是理想的实现需要思想和行动共同作用。

通过助学生在理想的驱动下采取实际行动,在实践行动过程中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纠正,构建个人认知体系,提升境界,纠正偏差,明确新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奋进,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形成良性循环。

三、高校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政策制度不完善的不足,同时也存在体系设置不合理的不足,导致资助作用的发挥不完全。

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探究

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探究
究生。
基金 项 目: 湖北省教 育厅人 文社会科 学项 目“ 多元资助政策体 系下 高校资助工作模式转型研 究” 在 的阶段 成果。项 目编
号 :0 l t0 0 2 1j w 5 y

l 2・ 6
正 的有 效手段 : 是切实履行 公共财政职能 , 推进基本 公共服
等 。而这几方面 的要求 , 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过 良好 的 训 练和培养 , 就不会对 刚毕 业的学生造成 任何 阻碍 , 问题 但
策 及资助体 系 中的“ 资助 ” 是名词 。 因此 主要采用第 二层意
促进教育持续健 康发展 。实行发展型资 助是践行科学 财物帮助 。第一层意思主要是作动词讲 , 而我 国现有资 助政 公平 , 思—— 以财务帮助 , 事实上 , 国资助政策 的制 定和落实也 我 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 优化教育结构 ,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 会公
是部分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 由于本身存 在短板 , 加上 在校期 再
务均等化 的必然要求 。
其次 , 现有 资助体系存在一定缺失 。现有的资助政策体 系缺失 主要体现在注重经济资助而忽视贫困循环 , 重视利益
间没有受到好 的锻炼 ,其在人才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
在校期 间贫 困有政府和学校买单 ,可是走 出学校依然贫 困, 就 只能 自己承担 , 社会对人 才需求 的标准达不 到 , 出贫 困 走 就 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
成才 ” 目标 , 的 促进 我国资助事业取得更好的效果 。

二、 实行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 首先 , 国家政策导向需要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 出要优先
发展教育 ,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 民族振兴的基石 , 教育
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 的教 育方针 , 坚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优化路径探析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优化路径探析

180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优化路径探析程 娟(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 402760)摘 要:立德树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的资助育人体系要如何切实发挥作用,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把“扶困”的输血式帮扶变为“扶智”“扶志”的发展型资助,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亟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校;发展型资助;资助育人一、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一)重经济资助,轻育人取向近年来,应国家“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要求,高校基本已建成了“奖、助、贷、勤、补、免”为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加之近年来对于精准扶贫的资助力度,基本已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入学问题和生活问题。

但是,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规范和教育。

一些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认识存在偏差,把自己所获得的资助看成是理所当然。

学校在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教育引导也有所欠缺,导致高校资助育人功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高校的资助工作,在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经济难题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家庭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体系不能达成一致。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困难学生如:建档立卡、低保、孤儿、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等的界定非常直观简单,对认定结果也基本没有异议。

但是,对于那些一般困难生往往很难认定,也容易出现争议。

家庭经济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只有困难认定客观公正才能让资助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

相反,现目前各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统一科学的认定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有限的资助资源没有真正用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

(三)资助体系弱化了育人功能目前,全国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更多的是在落实无偿的资助政策,无偿资助体现的是“赠予”,如孤儿和残疾学生等,这确实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以困助困,以困扶困”模式构建探讨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以困助困,以困扶困”模式构建探讨
基金项目院扬州大学 2019 年度发展型资助育人示范项目;2020 年扬州大学辅导员网络工作室。 作者简介院荐小纯(1993—),女,硕士,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
生教育管理;高红明(1971—),男,硕士,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教育管理。
五、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制定“因人施助”的资助育人方案,但要想在资助 的过程中真正地发挥好育人功能,光靠高校辅导员的努力还不够,更应该发挥优秀困难生党员的力量,以结 对帮扶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由“他助—自助—助人”的转变,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孔飞. 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内涵与路径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20(11):55-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6). http:///jyb_
2019,16(06):124-126+138. [5]余莎莎.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5C”模式建构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84-86. [6]王丽丽.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1(03):57-60.
(荐稿人:刘正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四、发展型资助育人“以困助困,以困扶困”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以困助困,以困扶困”模式项目构建 该项目以困难学生党员为抓手,以困助困,以困扶困,构建资助育人新阵地。 1. 思想引航项目。高校可开展切合时代主题的座谈会,邀请优秀困难生党员上党课,用最新的思想理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探索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探索

管理智慧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探索□桂林医学院欧海燕【摘要】本文阐述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的内涵要义,认为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是遵循高校资助育人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和推动大思政格局的重大举措,并从狠抓日常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实施成效等方面提出实现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8-0087-0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事关高校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从物质支持、人文关怀、道德引领、能力发展等多个视角,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合理诉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多元一体协同推进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

一、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的要义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简单来说,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校发展型资助实际状况,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统筹协调“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各方力量,紧密结合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一起推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生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促进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总体效果的提升。

(一)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要日常化、生活化“常态”是指频繁出现的持续状态。

常态化即把阶段性工作转化为常规性工作,常抓常做,不间断、不停滞。

推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强调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经常性、持续性以及长效性。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实践要求。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解决的是思想改造的问题。

思想改造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良好品质,需要高校资助工作者不断进行长期的教育引导,需要学生不断进行长期的自我改造,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家庭经济困难是高校学生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来自家庭经济困难背景,他们面临着诸如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购买教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生活质量,发展型资助育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目前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索出更适合现代高校发展的资助模式。

本文旨在借鉴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探讨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深入分析并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措施和有效途径,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重要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在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增多的背景下,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提升。

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现状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关键措施,进一步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未来制定更科学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终旨在揭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2. 正文2.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现状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是指来自贫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数量逐年增加,且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基本的支持和保障。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学生通常无法享受到与其他同学相同的学习资源和生活条件,对于学习和成长造成了困扰。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以陶学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以陶学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以陶学子培养为例文/韩韧摘要:传统的高校资助模式往往只考虑到学生的过程培养,而忽略了受助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社会反馈,本文结合发展型资助理念对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展开分析,结合伯藜学社受助陶学子培养为例,通过合作学习、学长导师制和信息库的建立或可解决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社会反馈问题。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陶学子,个性发展,社会反馈,合作学习,学长导师制一、传统的高校资助模式问题在助学模式上,传统的高校只是单纯的给予贫困家庭的学生经济上扶持,保障了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人际沟通、组织能力提升方面存在潜在的弱项。

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社会实践等方面。

但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的培养方式,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往往一些学生的个人特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导致学生不积极,进而产生培养模式的认知偏差以及不良心态,没有很好的社会反馈,最终导致资助工作丧失教育作用。

[1]传统的高校资助模式往往只注重资助的力度和学生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回报,即社会反馈。

爱心需要传递,资助也更需要延续,更需要受资助的学生能够感恩社会。

二、发展型资助理念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以及重视的标志是在2017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其文件的关键点是各高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功能。

即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2]发展型资助育人提升学生能力大概有以下几种:1.学业能力提升高校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这也是各种资助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贫困生中多数的学生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出现挂科,甚至多门学科挂科导致休学的情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是高校学业能力提升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朋辈育人

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朋辈育人

C PRWORLD 公关世界 \61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朋辈育人途径的研究―― 以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为例文/王洪艳摘要:新的历史方位上,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入“朋辈驱动”教育模式探索,将机制、团队、平台、载体有效结合,把爱国主义、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寓教于日常,通过引领和榜样的带动,深入学生,实事求是,聚焦重难点,精准施策,树立和打造资助育人品牌,推进发展型资助朋辈育人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将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从基础保障型,逐步向更加深入有效的思想引领和本领提升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新形势、新需求上转变,从而在为国育才的道路上,发挥资助育人“启智、润心、强技”的培根铸魂固本作用,开创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新时代,高职院校,朋辈育人一、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朋辈育人的重要意义1.发展型资助内涵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国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之路,进入了新时代。

“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是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的。

[1]资助是实施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手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补充为辅的奖、助、贷、勤、补、“绿色通道”等资助育人体系,确保不让一人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新的历史方位上,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势必要及时转变资助就是物质、经济帮扶的保障型传统理念,将重心向“育人”成效上倾斜,健全完善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提升资助工作的时代适应性,助力学生积极树立“自我脱贫”的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将“扶困”与“扶智”“扶志”贯穿起来。

“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践探究——以南宁市第四中学为例

“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践探究——以南宁市第四中学为例

专题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和意义,论述普通中学实施“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策略:构建并完善“从解困到育人”资助管理体系,组织和开展资助励志育人活动,开发与研究资助励志育人校本课程,完善“从成长到回馈”的资助育人机制,深化回馈资助育人实践。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普通中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4-0067-04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日趋完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机会越来越公正平等。

普通中学通过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构建学校资助管理体系和完善资助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基本经济困难问题,避免在校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不少学校存在家庭经济较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部分普通中学仍面临只实现经济扶困而没有实现资助育人的问题,这些学校侧重关注资助金的落实情况,较少甚至没有关注资助工作的德育效能,导致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信,不懂得如何提升自我。

近年来,南宁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除了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还通过开展系列资助励志育人活动,研究和开发系列资助励志育人校本课程,打造多样化资助育人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地生活,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品格,由此深化资助育人实践,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解困到育人”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一、“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和意义(一)“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从解困到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包含“解困—育人—成长—回馈”四个环节。

“解困”侧重以国家资助政策帮扶,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为他们提供生活基本保障;“育人”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励志成长成才为导向,对资助对象进行人文关怀;“成长”侧重于受助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关注其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回馈”则是调动受助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学会感恩父母、回馈社会、为祖国做贡献。

项目化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实践探索

项目化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实践探索
① 杜坤林 . 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5):85-88.
— 130 —
沈丽萍,李胤珠,杨 光,谢明君:项目化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实践探索
助实践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摸准受助大学生在成长时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切 实解决受助对象的发展可能与发展要求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一内在矛盾,从育人的角度切断贫困代 际传递,保障受助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保证资助工作的育人效益,实现资助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就业助困项目“小手拉大手”为案例,探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个案:“小手拉大手”项目
1. 项目背景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多地实体经济受创,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 83 个城市的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员均有所下降, 且求职人数下降幅度大于需求人数②。而且由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取消了线下招聘活动,加大线上招聘力
可见,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根本,是要围绕受助学生、关照受助学生和服务受助学生。“小手拉大手”项 目深入了解受助大学生的迫切需求,通过人性化、“造血”式的就业项目资助设计,积极解决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受助大学生参与项目中,朋辈帮扶,由“受助”到“自助”且“助他”,既提升了自己的交 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又切实帮助到自己的父母上岗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受助大学 生感受到了因自立、自强而获得的尊重和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把 ‘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 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 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① 纲要要求高校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 了新的思考。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想法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想法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想法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教育领域工作模式,它旨在通过提供经济资助和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帮助受益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人潜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扶贫模式,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在提高受益学生综合素质、改善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思考。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注重了解受益学生的个体情况,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专业定位,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支持。

这一点在实践中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提供经济资助,而是更多关注每个受益学生的特长、兴趣和个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潜能和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注重广泛的教育资源整合和综合配套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育人体系。

这意味着不仅要提供经济资助,还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学习辅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支持。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与各方面的资源力量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源网络,为受益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技能培训等。

通过这种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受益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注重个体成长,也关注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纯地为个体学生提供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需要着眼于整个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

我们可以积极推动优质教师资源的下沉,让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进入基层学校;我们也可以加大对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通过这种全局性的改善,我们可以为受益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发展型资助新思路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发展型资助新思路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发展型资助新思路近年来,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备受关注,这是因为资助育人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减轻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然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经费来源有限、资助方式单一、效果难以衡量等等。

因此,发展型资助新思路对于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校应该多方筹集资金,拓宽资助渠道,以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大多依赖于校企合作、社会捐赠、政府补贴等方式,这些资金来源有限,容易形成发展上的瓶颈。

高校可以通过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多样化的校企合作项目,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高校募捐平台,吸引更多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资助育人工作。

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以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高校应该创新资助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资助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主要以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存在,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但是效果难以衡量,且对于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较大。

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学习表现,开展不同类型的资助。

比如,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设立一次性奖励,作为奖励和鼓励;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长期的助学金或免除部分学费的政策。

此外,高校还可以探索“一对一”资助模式,即由个人或企业与学生进行长期资助和联系,通过互动和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

再次,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提高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很多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上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因此导致资助工作的效果无法准确衡量。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定期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发展型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摘要:本文紧紧围绕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氛围营造”三位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实施方案,搭建资助育人实践平台,还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家校共育和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育人保障机制,最终增强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效性,达到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自我提升。

关键词:资助育人、实践育人、发展型资助虽然,国家教育扶贫力度近几年正在逐年增强,许多来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已经大为改善。

但是,对于进入新时期的他们而言,还亟需在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心理与精神方面得到高校的帮扶,高校要特别引起足够的重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很容易在大学里综合素质存在缺陷,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疾病,进一步出现社交方面的障碍。

这些都对发展型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工作的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践行以“学生为本”实践育人理念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高校应该遵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经济资助、能力提升、心理辅导、精神帮扶、学业指导等多方面,探寻出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资助育人模式。

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努力健全其人格品德,提高其技能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要想切实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从单一的补助转向为发展型资助育人,完善资助模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

真正以“学生为本”,而非局限于“资助”本身,即资助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最终目的的策略和手段。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育人”,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业教育,突出实践育人,才能让投入的“真金白银”真正演化成“春风化雨”,持续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及责任感,使其综合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和锤炼。

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与探索--以“培菁在线”系统为例

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与探索--以“培菁在线”系统为例

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与探索----以“培菁在线”系统为例黄晓珩,禤欣(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摘要: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度融合、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资助育人信息库尚未完全建立等。

论文通过梳理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的研究,提出物质资助发展性和成长发展可持续性是时代赋予资助育人理念的全新内涵,并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以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培菁在线”系统为例,提出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是突破高校资助工作发展瓶颈、提升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资助育人;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1)09—0174—03The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funded educationplatform in the new era一Taking the“Peijing Online”system as an exampleHuang Xiaoheng,Xuan Xin(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510520)Abstract:As one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 systems, financial aid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growth and succe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funding education work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lack of deep integration of funding work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funding work team,and the fund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database has not yet been fully established.This paper comb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development—orien­ted funding for education,and propos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funding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new connotations of the era's concept of funding for bining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u Internet+”and the era of big data, taking the“Peijing Online”system of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velopment—oriented funding education platfor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fun­ding work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funding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Key words:funded education;development-oriented funded education;platform construction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通过人力资本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

浅谈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

浅谈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

(上接第250页)摘要:高校已建立“贷、奖、助、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使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还能获得专业的知识、心理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此模式是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一个必经途径。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发展型资助0引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到了2012年,录取685万人,考生915万,录取比例达75%[1]。

根据教育部2012年对全国普通高校新生的调查统计,我国当年入校的高校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下简称困难生)有190.5万人,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新生的27.7%[2],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更加普遍。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可以使新时期的“资助”的内涵更加丰富,“资助”的要求更高,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构建就是新时期资助体系的必然趋势。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1.1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国务院在2004年决定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完善,建立“贷、奖、助、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国务院也曾明确指出[3]: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帮助学生的政策,扩大资助的比例,真正意义上解决困难生的就学问题,使资助困难生的政策体系得到落实。

2012年,教育部门还建立了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制度,启动了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这些政策的颁布落实,使得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可以看出[4],政府资助普通高校学生3842.7万人次,资助金额547.84亿元。

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学生9.5万人、14亿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受助学生68.31万人、34.15亿元;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486.13万人、135.87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发放263.45万人、149.03亿元;320万在校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国家支付贴息19.59亿元;6.12万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资助金额7.59亿元;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5.91万名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资助金额4.98亿元;2354名退役士兵考入高等学校享受学费资助,资助金额1209.21万元;大学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21.11万人,资助金额1.35亿元;中央部属6所师范院校及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与补助共资助学生5.35万人,资助金额6.34亿元。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一、引言资助教育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

资助的方法和手段各有千秋,而其中以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广受青睐。

本文将对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简称发展型模式,是指为受资助人提供一系列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并通过这些机会促进受资助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提升,以掀起一股普及卓越的人才浪潮,使资助人不仅能够获得钱财财,更能够获得人才增益。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特点在于它强调了促进受资助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满足,旨在帮助受资助人在个人成长的同时扩大社会影响和行动空间。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要求为受资助人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培训和教育支持。

具体实施途径有:1.为受资助人提供专业单位或培训机构的培训资助,包括语言、计算机、职业技能等不同范畴的教育培训类别,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求;2.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强调“动态”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每一次培训结束之后,都要及时为受资助人进行评估,以更好地了解受资助人的真正需求,调整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并在其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3.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提供有关书籍参考资料,以充分发挥各种学习途径的优势,让每位受资助人都能够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以及专业的管理和服务支持;4.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受资助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影响力。

四、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施的意义和影响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实施对于社会具有巨大的意义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层面而言,对于促进人才多元化的培养产生积极意义;2.从发扬国家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层面而言,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提升贫困地区的学生整体素质,全面促进教育公平;3.从促进社会进步层面而言,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现了资助的有机融合,而非单向性补助,更有效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智力优化发展。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教育的灯塔与航标在教育的大海上,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就像是一盏灯塔,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动力。

这盏灯塔,不仅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更指引着他们向着更高的教育山峰攀登。

然而,这盏灯塔并非总是清晰可见,它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以期让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焕发出新的活力。

首先,让我们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就像是春日的细雨,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为他们带来成长的甘露。

然而,这场雨并非总是均匀而持久,它有时会突然降临,有时又戛然而止。

这使得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受益。

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在这场教育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绝非仅仅是教育领域的点缀,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的影响力无可限量。

我们需要用最强烈的语言来强调这一点,因为它是教育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在观点分析和思考方面,我们必须深入探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意义。

首先,这一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计划。

其次,通过发展型资助育人,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最后,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教育效果。

对于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一系列形容词来进行评价。

它是创新的、实践的、面向未来的;它是公正的、高效的、具有战略意义的。

这些形容词,既突出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重要性,也表达了我们对这场教育变革的情感和态度。

总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是教育的灯塔与航标,它旨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引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家庭经 济困难 学生资助工作不 同于一般 意义 的社会 慈善救助 , 施助主体的特殊性 和受助对象的特殊性共 同决定 了
局 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2 0 t 0 年, 教育部对全 国普通高校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 隋况进行 了统计 , 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 奖、 助、
勤、 贷、 补、 减、 免” 的资助体系虽然 帮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顺利 的完成 了学业 ,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 日益 凸显 。
为了 “ 不让 一个学生 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 《 国家 中长
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 明确提 出 : “ 切实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 财政资金优先保 障 教育投 入 ,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需要 。” l 2 按 照这一纲要 , 国家建立了“ 奖、 助、 勤、 贷、 补、 减、 免” 的一整套 比较完善 的资助体系 , 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上发 挥了重要作 用 , 也取得 了一 定的成效 , 但 在具体执行 的过程 中
庭经济 困难学生的依赖 、 懒惰 心理 , 他们 如同温水里的青蛙 , 不 思进取不懂改变 ,最终也只能在大学生活 中庸庸碌碌 ,无所作
为。 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资助模式 , 让有限的资助资源惠及每一
个贫困学生 , 是高校资助工作者值得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 1 高校家庭 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特殊性
还存在一些 问题 。 例如 ,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人文关 怀, 在“ 可视性 ” 公平下 , 对受助学生脆 弱的心理造成 了负面影
困难学生 , 他们 的成长环境 、 生活习惯 、 行为特点又是各不相同 的, 即具有个性 。大多数经济困难 学生都来 自相对 比较偏 远的
地区 , 由于经济 、 教育 、 文化 的差异 , 才造成了他们贫 困的境遇 。
2 . 1 资助 资源有限 , 难 以满足解 困需求
高校资 助工作 的特殊性 。一方面 , 高校作为施助主体 , 不仅有
肖 杰
( 南京航 空航 天大学学生处 , 江苏 南京 2 1 1 1 0 6 )
摘要 : 自 我 国高校扩招和学费制度改革以来 , 家庭经济 困 难 学生上 学难的 问 题 日益凸显。尽管 国家建立 了 “ 奖、 助、 勤、 贷、
补、 减、 免” 的一整套比较 完善的资助体 系, 同时也逐年加 大 了对 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 入 学难的 问题 , 但现行 的以物质 资助为主 , 人文关怀为辅的资助模式不仅导致 了对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功 能的 窄化 , 而 且对 学生的心理 也造成 了一定的创 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助资源实现最大的资助价值 , 如何 完成从“ 授之 以鱼” 的保 障型
健康的成长 。 2 我国高校家庭 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 问题 目前我 国对 高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 助的资金来源 主要 包 括政府拨款 、 高校补贴 、 社会捐助等 , 其 中, 政府拨款为主 , 高 校补贴 为辅 , 社会捐助 的金额是非 常有 限的。尽管国家逐 年加 大 资助 资金 的投入 , 而且也扩大 了资助范 围, 但“ 僧 多粥少” 的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在“ 面” 上 照顾到每一个 经济 困难 的学生 , 将 有限的资助资源落到实处 , 还应该在 “ 点” 上对他们 进行人文
关怀, 尊重他们 的美好愿望 , 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 , 让他们 可以
Hale Waihona Puke 响; 贷款手续复杂 , 覆盖面较窄 , 而且个人信用系统还不健全 , 监
管不力 ; “ 免费午餐” 的资助模式不仅 引来 了许多“ 假贫困生” 的 争抢 , 使资助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 , 而且也滋长 了一部分家
迫切期 望创造机会和平台。另一方 面, 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作为
“ 教育是 民族振兴 、 社会进步 的基石 , 是提 高国民素质 、 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 , 寄托着亿 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 盼。” _ 1 ] 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 大众化 , 我 国开始实施高等教 育制度 改革 , 对促进 高等教育以及社会 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
第 2 2期 2 0 1 4年 1 1 月
江苏科技信 息
J i a n g s u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0 ma t i o n
No . 22
N o v e mb e r , 2 0 1 4
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探 究
资助向“ 授之 以渔” 的发展型资助的转变, 是 高校 资助 工作者值得探 究的问题 。
关键词 : 高校 贫 困生 ; 人文关怀 ; 发 展 型 资 助
0 引 言
展的未来接班人 , 是高校 的神圣使命。正如一棵树苗需要 的不 仅仅是沐浴阳光 , 同时也需要扎根土壤 、 汲取水分 、 吸收营养 , 方能茁壮成长 。因此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资助不是表面上 的扶贫 , 而应该关 注学生 的内在发展需要。除了对受助学生正 常的学习 、 生活给予保 障外 , 更应该 为他们 “ 知识 改变命运 ” 的
的推动作用。与此 同时 , 根据“ 高 等教 育成本应 由国家和个人 分担” 原则 , 高等 院校开始实行缴费上学 。 由于地域 、 经济差异 ,
受助对象 ,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共性方面体现在他们都是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 , 每年 由学费和生活费引发 的经济 问题一直都
是压在他们身上 的一座大山。相 比于物质条件富裕 的学生 , 他 们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望要迫切 的多 , 与此 同时 , 他们也会 在许 多方面表现 出不 自信 , 甚至是 自卑的心理。而对 于每一个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