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电子教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实际问题素材。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合作学习的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分数加减法的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上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四上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口答复习题 1、2
2.说一说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21 接近( )
53 接近( ) 88 接近
()
39 接近( )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回顾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作铺垫。
环节二:教学例 3 教师活动 2 出示例 3:一本书有 96 页,小云每天看 32 页, 求小云几天可以看完,就是求 96 里面有几个 3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96 一 32。 提出要求: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1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 1—13、思考题
2
探索规律:简单的周期
1
第 4 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把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数试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 3 主要教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由于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已有接触,且由“四舍”很容
2. 经历用“四舍五人”法试商的过程,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3.在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在计算中养成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5. 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 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 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 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小编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直线、射线和角课题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名称图形联系区别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案

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课题观察物体(1)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能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方格纸。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学侧记(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预设: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预设: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6)集体反馈:(追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5篇)随着社交网络的普遍使用,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网上发布文案,文案用于分享快乐,宣泄伤感。

什么样的文案才具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

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的意义:0.20.05(学生口答)2、小数加法:0.6+0.60.8+0.80.2+0.2+0.20.4+0.4+0.40.1+0.1+0.1+0.1+0.1(1)学生口算(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3、揭示新课:(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4、归纳意义: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二.探究算法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板书设计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大量的学生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以及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若干人。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蛋糕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人分得相应的份数。

从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34+14=44=1,56−26=36=12。

然后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34+13=912+412=1312。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數學教案設計一、教案主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位数的加减法。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四位数的加法2. 四位数的减法3. 实际问题的应用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四位数的加减法。

例如:“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四位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解:1. 四位数的加法:首先,教师需要解释什么是四位数,并举例说明。

然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四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等。

2. 四位数的减法:在讲解四位数的减法时,教师同样需要先解释什么是四位数,然后再讲解减法的运算规则,如相同数位对齐、借位等。

(三)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四位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

(四)应用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数等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六、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教案.doc

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教案.doc

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线与角第课时:[教学内容]线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1、画一画: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

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

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直线、线段与射线直线:射线:线段: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第课时:[教学内容]平移与平行[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平移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的读写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2)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

(2)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尝试读写。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读写经验。

3.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共同分析、讨论。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读写万以内的数?(2)教师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感。

3.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出示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

2.部分学生在数数、识数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感。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认识数字的大小和大小比较。

3.能够根据拼图图形的数量和大小来辨认数字。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数字拼图进行数字辨认。

2.能够通过游戏练习巩固数字的读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字10的读写。

2.数字大小比较。

难点
1.把拼图图形与对应的数字进行匹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0,让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大声读出。

2. 讲解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巩固学生对数
字10的认识。

3. 拓展练习
•让学生进行数字10的拼图游戏,让他们通过拼图的方式巩固对数字10的辨认。

4. 巩固练习
•让学生互相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然后进行数字大小的排序练习。

5. 温故知新
•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数字,巩固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读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字10的读写,以及数字的大小比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1.写出数字10的中文读音。

2.从家里找一些物品,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写下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所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整合四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整合四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整合四篇作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第二单元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因为,它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有效的教授这个单元的数学知识呢?近年来,许多老师们都尝试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并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为您整合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精品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数轴的教学如何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数轴和数轴上的数呢?教师可以先进行一段互动,比如让学生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然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在道路上的位置。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接触数轴,并解释数轴的意义和优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轴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正数、负数、零等等。

二、整数的教学与数轴的教学类似,整数的教学同样需要通过互动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模拟椅子和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通过整数的方法来测量距离。

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感性认识,并逐渐引导孩子理解整数这个概念的含义。

三、小学生口算的教学小学生口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之一。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口算游戏、口算竞赛等,把数字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口算的技巧和方法。

四、面积的教学面积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实际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面积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各种物品来测量不同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总结通过以上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的整合,我们可以发现,教学方式和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当持续产生更多的教学策略,并注重随机应变,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围绕“线与角”展开教学,这可是数学世界里超级有趣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哦!二、学情分析。

咱班的小机灵鬼们,在之前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有了认识。

不过呢,对于线和角的精确概念、分类以及测量等知识,还像是等待被挖掘的宝藏。

他们好奇心强,就像小探险家一样,只要引导得好,肯定能轻松掌握这些知识。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就像区分不同的小动物一样准确。

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比如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能向一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固定的。

小宝贝们要熟练掌握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而且要能够准确地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且能快速地说出它们的度数范围,直角是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这就像用一把神奇的尺子去测量角这个小怪兽的大小一样。

还要学会用三角板画指定度数的角,这可是个很酷的技能呢!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线和角的奥秘。

就像小侦探一样,自己去寻找线索,然后得出结论。

例如,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

在量角和画角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一下,自己在一个充满角的魔法世界里,准确地描绘出每个角的模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游乐场。

每次发现新的关于线和角的知识,就像在游乐场里发现了新的游乐设施一样兴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就像一群小蚂蚁合作搬运食物一样,大家一起学习线和角会更有趣、更高效。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这可是线家族里的大事,必须让孩子们弄得明明白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设计第二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设计第二单元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1、教材“练习三”1题。
2、教材“练习三”2题。
3、思考题: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两个新建项目的位置。
板书设计
主备人
贺斌
授课班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面图上东、西、南、北及起点(观测点)的位置关系。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在平面坐标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会绘制平面图
教学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能把一个物体用“**偏**多少度”的方法表示出它的方位,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了一个物体的方位,你能在图中用点把这个物体画出来吗?(板书课题: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
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整合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整合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整合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整合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复习检查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二、探究新知1、教学角的画法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4、7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帮助检查度数是否准确。

画完后,说说画角的步骤。

学生画角并判断是什么角。

全班订正学生画出指定的角,并互相检查复习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整数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读写整数。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加深对整数的理解。

3. 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学重点:1. 整数的概念和读写。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整数卡片、计数器、图形模型等。

3. 教学素材: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上展示一些整数,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数?2.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整数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二、整数的认识与读写(10分钟)1. 准备一些整数卡片,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用正确的方式读出来。

2. 引导学生讨论整数的正负表示法,并让学生用黑板上的符号表示出所读的整数。

三、整数的图形表示(15分钟)1. 利用图形模型,如数轴或温度计等,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图形表示方法。

2.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图形模型上表示出相应的整数。

四、整数的加法运算(15分钟)1. 通过具体的实物或计数器,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培养他们对整数加法的感性认识。

2.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加法的规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五、整数的减法运算(15分钟)1. 利用具体的实物或计数器,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加深他们对整数减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减法的规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六、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及时进行解答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整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计的读数、海拔高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主题: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简析: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

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

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

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

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

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

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构想:(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

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时间:本单元可用4课时完成。

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角的度量 …………………………………………1课时角的分类……………………………………… …1课时画角…………………………………………1课时单元测试教师姓名课题直线、射线和角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本第35、36页,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他们的特征,并会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程度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角的意义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课时进度1课时课型特点新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射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

(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

(板书:射线)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

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认识直线。

练习认识角练习的一边画射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

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

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角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3.做“练—练”第2题。

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课本第39页第1、2题板书设计射线角直线上的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部分,一旁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的部分叫射线图形叫做角教学札记教师姓名课题角的度量主备人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教学目标⑴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⑵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课时进度1课时课型特点新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射线。

认识直线。

练习认识角一、导入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说今天的学习内容。

读课题,想想今天我们可能会学习哪些数学知识?(角的度量单位、工具,怎么度量等等)2、比较大小(1)小组活动:请同学利用教师课前给学生的学具(活动角、多个相同的小角、10°小角拼成的半圆),自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请小组同学汇报并演示两个角的比较过程。

①利用活动角说一说怎样运用活动角,要注意什么,遇到什么困难。

(活动角易改变大小)②利用多个相同的小角说一说怎样运用,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摆。

缺点是什么。

(小角拼的时候易活动)③利用10°小角拼成的半圆a说一说这个工具是怎么形成的。

(18个相同的小角拼在一起组成的)b指出这些小角共同的顶点。

(在这个半圆的“中心”)指出每个小角的两条边,指出两(三、四)个小角组成的大角的两条边。

c说一说怎么运用这个半圆。

(中心对顶点,看这个角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角)(2)比较3种方法那种最好,为什么。

(3)运用这个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小角太大,再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

二、认识量角器1、呈现“原始”状态下的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中心”(所有小角共同的顶点)、“刻度线”、“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刻度”、“1°”(指出角的两条边)。

找出20°、50°、90°、150°、170°(指出角的两条边)运用这个量角器量一个反方向的角,引出“内外圈刻度”。

呈现改进后的量角器(现有的量角器),-----------。

2、介绍量角器的基本结构。

幻灯片演示。

(1)中心点(2)认识零刻度线、90刻度线,注意零刻度线两头各有两个零。

一个0在内圈,一个在外圈。

(3)认识内外圈刻度,读一读,引导学生观察内外圈刻度,找找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里的各个部分。

4、认识1度角(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 1°1小格是1度,几小格就是几度。

练习自主探索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2)认识平角=180°,周角=360°(3)读度数。

幻灯片出示40°,41°(内圈)79°,10 1°(外圈),指名读数。

1、认识了量角器这位朋友,也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下面请同学看作业纸中第1题,先估计一下这个角是几度,再试着用量角器量出中这个角的度数。

(学生自主探索度量方法)2、〖出示ÐABC〗请大家试着量一量它的角度。

学生实践操作,相互交流度量方法。

方法1: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正O点,然后(转动量角器)使零度刻度线对准一条边OB,然后再看OA边对准的数字。

答案是50°。

方法2:把量角器放平,对齐中心点,再看角的两条边所对的刻度,可以把外圈的130°-80°=50°。

方法3: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转动量角器)使零度刻度线对准OA边,然后再看另一条边O B对准的刻度,是内圈的50°3、小组交流,得出最恰当的度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