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5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
- 实验器材1
- 实验器材2
- 实验器材3
...
三、实验步骤
1. 步骤1:描述步骤1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步骤2:描述步骤2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3. 步骤3:描述步骤3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
整理成报告。

五、实验安全提示
1.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学生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六、实验评估与总结
1.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并
撰写实验总结。

2. 实验总结应包括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分
析和总结。

七、参考资料
1. 参考书籍1:作者,书名。

2. 参考书籍2:作者,书名。

...
以上是本次物理实验作业的指导书,请学生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实验教师咨询。

祝实验顺利!。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7
实 验 次 数
设定参数
p
待测参数 q
( L / min)
P 电
(kW )
计算结果 n (r/min)
(MPa)
η pv
η pm
ηp
Pi
( kW )
Po
( kW )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画出以下特征曲线。 1) p —q 曲线; 3) p —η 总 曲线; 2) p —η pv 曲线; 4) p — Pi 曲线。
1、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液阻特性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动机 2-液压泵 3-溢流阀 4-节流阀1 5、8、9-压力表 7-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流量传感器 11-节流阀 212-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
1)启动计算机,进入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薄壁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2)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1)启动计算机,进入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细长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数据库原理_实验五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_实验五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1. 实验的目的
1)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作业的上机练习。

2. 实验内容
要求:在SQLSERVER2000中利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SQL对登入账号,用户的创建修改与删除。

2)通过SQL对角色管理,以及角色中添加用户。

3)对角色和用户数据的授权和权力回收
3. 实验步骤
1)复制生成xscj数据库的代码并运行。

2)创建登入账号和用户名s1,s2,t1,t2,l1,l2密码与账号相同默认登入访问xscj数据库。

3)创建角色student,teacher,leader。

4)为角色student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这三个表的权力
5)为角色teach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C表的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 拒绝修改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权力
6)为角色lead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tudent表、course 表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表SC的权力
7)将s1,s2加入student角色
8)将t1,t2加入teacher角色
9)将l1,l2加入leader角色
10)分别以s1,t1,l1登入服务器验证对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相应权限的验证。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树木学课程组编2010年3月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

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裸子植物常见代表科的观察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木本维管束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形成裸露的种子,不形成果实。

一、目的:通过松柏纲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r)各科球花,球果的观察,进一步明确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松、杉、柏各科的分类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杉木Cunninghamia lancat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实验用具: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Motic SMZ-140、刀片、解剖针、培养皿、镊子。

教师所用示范设备:1. 数码体视显微镜Motic DM143 用于操作示范。

2. 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223IPL 用于示范裸子植物花药切片。

三、操作与观察球花指的是裸子植物孢子叶的集结物,亦称孢子叶球,松柏纲植物是孢子异型的,小孢子叶集结成单独的小孢子叶球即雄球花。

1、马尾松球花、球果的观察我们将首先看到一群数目很多的小孢子叶球(雌球花)紧密地着生(旋生)在春枝(当年生枝)的基部,而带红色的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则是单独或成对或三个在一起地着生于幼枝顶端,在松树上发育的小孢子叶球要比大孢子叶球多得多,在春末4-5月,小孢子叶球执行传粉功能后,就脱落了。

相反地,大孢子叶球并不脱落,而在传粉后的1-2年内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结有种子的球果。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5个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5个

实验一他励直流电动机(认识)实验、实验目的1、认识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了解电机拖动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规程。

2、认识和了解在电机拖动实验中所用的电源、开关、仪表、挂件、电机等组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接线、起动、(固有、人为)机械特性、改变转向与调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项目1、了解DD01电源控制屏及电枢电源、励磁电源、变阻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直流测速发电机转速表的使用方法;了解校正直流测功电动机、普通直流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及要求。

2、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连线、起动准备、起动;测试机械特性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及改变转向。

三、实验设备及控制屏上挂件排列顺序1、实验设备:DD03-DJ23-DJ15 D31、D42、D31、D44 D51、D55-1。

2、控制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31、D42 D31、D44 D51、D55-1。

四、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1、由指导人员介绍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面板布置及使用方法。

图1 -1他励直流电动机接线图断开控制屏上的电源,按图1-1接线。

直流他励电动机用DJ15 (其额定功率P N=185W额定电枢电压U=220V,额定电流I N=1.2A,额定转速n N=1600r/min, 额定励磁电压U F N=220V,额定励磁电流I fN V0.13A)。

校正直流测功机MG乍为发电机使用。

TG为测速发电机。

直流电表选用D31 (含直流电压表,直流安培表,直流毫安表各一块)。

M励磁回路串接的电阻R f1选用D44的1800Q阻值,MG励磁回路串接的电阻Fh选用D42的1800Q阻值,M的起动电阻R选用D44的180 Q阻值,MG勺负载电阻R2选用D42的2250Q阻值(采用串并联接法:900Q与900Q串联加上900 Q 与900并联)。

接好线后,检查M MG及TG之间是否用联轴器联接好。

2、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步骤(1)起动准备: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直流电表的极性、量程选择是否正确。

现代仪器分析试验指导书

现代仪器分析试验指导书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另取4ml、5ml、6ml高锰酸钾溶液(0.001mol/L),分别加入到3个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按浓度从低到高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的测定取3.5ml待测样品加入到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利用标准曲线求出样品浓度。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最大吸收峰的测定(1)不同吸收波长下三种浓度的吸光:(2)根据上表作A-λ曲线(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2、待测溶液浓度的测定(标准曲线法):根据实验记录作A-c曲线(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液X的浓度Cx。

五、思考题1、λmax在定量分析中的意义是什么?2、本实验参比溶液是什么?实验二 邻二氮菲显色法测定铁的含量一、实验原理邻二氮菲(phen)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Fe(phen) 32+,其lgK=21.3,κ508=1.1 × 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6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

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有关反应如下:2Fe3++2NH2OH·HC1=2Fe2++N2↑+2H2O+4H++2C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1.仪器 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实验五 CASS8.0在工程中的应用本章主要讲述CASS8.0在工程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基本几何要素的查询、土方量的计算、断面图的绘制、公路曲线设计、面积应用以及如何进行图数转换。

5.1 基本几何要素的查询本节主要介绍如何查询指定点坐标,查询两点距离及方位,查询线长,查询实体面积。

首先打开任一已有.dwg图像,如STUDY.DWG。

5.1.1查询指定点坐标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菜单中的“查询指定点坐标”。

用鼠标点取所要查询的点即可。

也可以先进入点号定位方式,再输入要查询的点号说明:系统左下角状态栏显示的坐标是迪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与测量坐标系的X和Y的顺序相反。

用此功能查询时,系统在命令行给出的X、Y是测量坐标系的值。

5.1.2查询两点距离及方位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菜单下的“查询两点距离及方位”。

用鼠标分别点取所要查询的两点即可。

也可以先进入点号定位方式,再输入两点的点号。

说明:CASS8.0所显示的坐标为实地坐标,所以所显示的两点间的距离为实地距离。

5.1.3查询线长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菜单下的“查询线长”。

用鼠标点取图上曲线即可。

5.1.4查询实体面积选择“工程应用”菜单下的“查询实体面积”,用鼠标点取待查询的实体的边界线或内部点即可,要注意实体应该是闭合的,如房子、菜地等。

5.2土方量的计算5.2.1 DTM法土方计算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法土方计算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完全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

完全计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又分为“根据坐标计算”和“根据图上高程点计算”两种方法;依照图上三角网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

下面分述三种方法的操作过程:1. 根据坐标计算●用复合线/多段线(命令:PL)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提供一份指导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实验设计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实验。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简便易得,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四、实验前准备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理解和备课,以便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们可以依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

六、结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七、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实验拓展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是对基础实验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

九、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

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十、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应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示。

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钢的晶粒度及渗碳层深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弦计算法测定晶粒度的方法。

2、了解加热温度对钢的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3、熟悉钢的化学热处理渗碳层的显微组织特征。

4、掌握钢的渗碳层深度的测定方法。

二、概述钢中晶粒大小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评定晶粒大小的方法称晶粒测定法,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很多。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起着决定性作用。

合金元素、原始组织状态、热加工、热处理等对奥氏体晶粒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钢晶粒度测定法很多,有比较法、面积法、截点法、弦计算法等。

渗碳的目的是为了使钢件表层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中心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渗碳用钢均是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如10、15、20、15Cr、20CrMn Ti、20MnVB、20Cr、12Cr2Ni4A等等。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测定奥氏体晶粒度的试样及晶粒显示方法测定奥氏体晶粒度的试样,应在交货状态的钢材上截取,试样的数量及取样部位按相应的标准规定执行。

试样尺寸建议为:圆形试样直径10~20mm,矩形试样10×20mm。

奥氏体晶粒度的显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渗碳法、网状F法、网状P法、加热缓冷法等,其中加热缓冷法适用于过共析钢,我们实验中采用过共析钢,故晶粒显示参照加热缓冷法,具体方法为:将一组试样经不同的温度加热、保温1.5h后,缓冷至600℃出炉。

除去试样表面氧化层,制成金相试样,根据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网络测定钢的晶粒度。

(用碱性苦味酸钠酒精溶液腐蚀使网状Fe3C变成黑色)。

(二)、钢的渗层组织及检查方法1、渗碳后的显微组织根据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及渗碳介质活性的不同,钢的渗碳层厚度与含碳量的分布也不同。

一般渗碳层厚度约为0.5-1.7mm。

渗碳层的含碳量,从表层向中心,含碳量逐渐下降。

渗碳后钢的表面含碳量约在0.85~1.05% 之间。

碳钢与合金钢渗碳后的组织状态有很大差别。

碳钢经渗碳后退火状态下从表面至中心部分的显微组织,最表面第一层为过共析区(含碳量0.8-1.2%),由珠光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组成,而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则为珠光体和粒状碳化物组成;第二层为共析区(含碳量在0.8%左右),由层状珠光体组织构成;第三层为亚共析过渡区,直至钢中心部分出现原始组织的界限为止(含碳量由0.8%以下直到碳钢原始含碳量为止),由珠光体和先共析铁素组成;中心为亚共析区,即未渗碳前的原始组织。

实验五“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目的1.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2.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分析机械的初步能力;3.3.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构思、验证、确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能力;4.4.培养学生用电机等电气元件和汽缸、电磁阀、调速阀和压缩机等气动元件组装动力源,对机械进行驱动和控制的初步能力;5.5.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动手能力;6.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设计能力。

二、二、设备和工具1.1.机械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2-3人一套;2.2.系列功率、转速微型电机组件;3.3.系列微型汽缸、气控组件、调速阀和空气压缩机等气动元件;4.4.钢板尺、量角器、游标卡尺;5.5.扳手、钳子、螺丝刀等。

三、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预习本实验,初步了解实验装置,熟悉各种运动副和杆件的组装方法,熟悉机构尺寸的调整方法,熟悉电机及联轴器的安装及用遥控电路进行控制驱动的方法。

熟悉汽缸、空气压缩机、气控组件、调速阀及其它气动元件的安装使用方法;2.2.初步拟订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尺寸及电气或气动驱动的控制方案,绘出草图。

四、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1.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的多功能零件,按照自己的草图,先在桌面上进行机构的初步实验组装。

这一步的目的是杆件分层,一方面为了使各个杆件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各个杆件、各个运动副之间发生相互运动干涉。

2.2.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上一步的步骤,选择好分层方案,使用实验仪的多功能零件,从最里层开始,依次将各个杆件组装联结到机架上。

其中构件杆的选取、转动副的联结、移动副的联结关系为:齿轮、齿条与杆件用转动副联结,凸轮、齿轮、齿条与杆件用移动副联结;杆件以转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联,或杆件以移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联;输入转动的原动件和输入移动的原动件的组装方法请参见有关图册。

3.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输入运动的形式选择原动件。

实验指导5:木马攻击与防范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5:木马攻击与防范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5 木马攻击与防范实验1.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掌握检查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2.预备知识木马及木马技术的介绍(1)木马概念介绍很多人把木马看得很神秘,其实,木马就是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植入用户计算机,用来获取用户计算机上敏感信息(如用户口令,个人隐私等)或使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用户主机的一个客户服务程序。

这种客户/服务模式的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另一台主机使用服务(客户机)。

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并进行监听(Listen),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Connect Request),服务器上的相应守护进程就会自动运行,来应答客户机的请求。

通常来说,被控制端相当于一台服务器,控制端则相当于一台客户机,被控制端为控制端提供预定的服务。

(2)木马的反弹端口技术由于防火墙对于进入的链接往往会进行非常严格的过滤,但是对于连出的链接却疏于防范。

于是,与一般的木马相反,反弹端口型木马的服务端 (被控制端)使用主动端口,客户端 (控制端)使用被动端口。

木马定时监测控制端的存在,发现控制端上线立即弹出端口主动连结控制端打开的主动端口;为了隐蔽起见,控制端的被动端口一般开在80,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发现的也是类似TCP UserIP:1026 ControllerIP:80 ESTABLISHED 的情况,稍微疏忽一点,你就会以为是自己在浏览网页。

(3)线程插入技术木马程序的攻击性有了很大的加强,在进程隐藏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不再采用独立的EXE可执行文件形式,而是改为内核嵌入方式、远程线程插入技术、挂接PSAPI等。

这样木马的攻击性和隐藏性就大大增强了。

木马攻击原理特洛伊木马是一个程序,它驻留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进行侦听,在对接收的数据识别后,对目标计算机执行特定的操作。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科学原理
或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
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例如:试管、溶液、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
依次说明实验的步骤,并用简练的语言讲解清楚每个步骤具体
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
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提出问题或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归纳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
列举一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事项、实验环境要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实验延伸
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延伸活动或探究题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实验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
简单总结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参考资料
列出实验指导书编写所依据的参考资料,以便老师和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知识。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详细的指导和实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编写。

希望这份指导书能够帮助小学老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实验指导书 第5节 2DPSK调制与相干解调

实验指导书 第5节 2DPSK调制与相干解调

2DPSK调制与相干解调一、实验目的1、了解2DPSK的调制原理;2、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相互变换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2DPSK调制器信号波形与绝对码比较是否符合调制规律;2、用示波器观察2DPSK信号频谱;3、用示波器观察2DPSK信号解调器信号波形;4、观察相位含糊所产生的后果;三、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有关2DPSK的调制与解调的理论。

2、复习绝/相、相/绝变换的原理。

四、实验原理1、2DPSK调制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常简称为二相相对调相,记作2DPSK。

它不是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传送数字信息,而是用前后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传送数字信息。

所谓相对载波相位是指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

假设相对载波相位值用相位偏移表示,并规定数字信息序列与之间的关系为则按照该规定可画出2DPSK信号的波形如图1所示。

由于初始参考相位有两种可能,因此2DPSK信号的波形可以有两种(另一种相位完全相反,图中未画出)。

为便于比较,图中还给出了2PSK信号的波形。

由图1可以看出:(1)与2PSK的波形不同,2DPSK波形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才能唯一确定信息符号。

这说明解调2DPSK信号时,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鉴别这个相位关系就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

这就避免了2PSK方式中的“倒π”现象发生。

由于相对移相调制无“反问工作”问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2)单从波形上看,2DPSK与2PSK是无法分辩的,比如图1中2DPSK也可以是另一符号序列(见图中下部的序列,称为相对码,而将原符号序列称为绝对码)经绝对移相而形成的。

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已知移相键控方式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才能正确判定原信息;另一方面,相对移相信号可以看作是把数字信息序列(绝对码)变换成相对码,然后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移相而形成。

这就为2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指出了一种借助绝对移相途径实现的方法。

研学实验指导书

研学实验指导书

研学实验指导书
摘要: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正文:
研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现象,验证理论,锻炼实践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研学实验的参考,帮助大家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学实验在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本实验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涉及到的原理为XXX。

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XXX 方法进行。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实验器材:
1.XXX
2.XXX
...
实验材料:
1.XXX
2.XXX
...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
1.准备工作
2.实验步骤
3.实验操作
...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数据记录
2.数据处理
3.数据分析
...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1.报告格式要求
2.报告内容要求
3.报告提交时间
...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实验室安全规定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实验意外处理方法
...
通过本实验指导书,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化工原理实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2. 热力学计算 3. 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 4. 反应器与过程控制 5. 传热过程实验器材和试剂1.实验器材:反应器、加热器、冷却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试剂:根据实验要求使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实验一: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1.准备反应器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反应温度。

4.开始反应,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数据。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实验二:热力学计算1.准备热力学计算所需的实验数据。

2.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3.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实验三: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1.准备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注入传质设备中。

3.通过设备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的特性。

实验四:反应器与过程控制1.准备反应器与过程控制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通过过程控制设备调节反应的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

4.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反应过程的控制效果。

实验五:传热过程1.准备传热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加热并通过设备控制传热过程的温度和压力。

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传热过程的特性。

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于实验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实验探讨和解决,并得出实验结论。

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危险试剂。

2.注意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5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的测量实验指导书

5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的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 离心泵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2.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2.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3.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

在一定的型号和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均随流量Q 而改变。

通常通过实验测出H —Q 、N —Q 及η—Q 关系,并用曲线表示之,称为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重要依据。

泵特性曲线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1) H 的测定: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出入入出出入入入-+++=+++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2ρρ (7)()出入入出入出入出-+-+-+-=f H gu u g P P Z Z H 222ρ (8)上式中出入-f H 是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管路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与柏努力方程中其它项比较,出入-f H 值很小,故可忽略。

于是上式变为:()gu u g P P Z Z H 222入出入出入出-+-+-=ρ (9)将测得的()入出Z Z -和入出P P -值以及计算所得的出入u u ,代入上式,即可求得H 。

(2) N 测定: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由于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效率可视为1,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

即:泵的轴功率 N=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 ;电动机输出功率=电动机输入功率×电动机效率; 泵的轴功率=功率表读数×电动机效率,kW 。

(3) η 测定 NNe=η (10) )(1021000Kw HQ g HQ Ne ρρ== (11)式中:η—泵的效率; N —泵的轴功率,kW ;Ne-泵的有效功率,kW ; H —泵的扬程,m ; Q —泵的流量,m 3/s ; ρ-水的密度,kg/m 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方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方成

实验五:血清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性;4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2.熟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过程。

3.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原理】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PAG)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由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写为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N,N¹-methylene-bisacrylamide,简写Bis)在催化剂(过硫酸胺或核黄素)的作用下,聚合成含有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相邻的两个链通过甲叉桥交联形成就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为了加速聚合,在合成凝胶时还加入四甲基乙二胺作为加速剂。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能起分子筛作用。

用它作电泳支持物,对样品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各组分所带电荷的多少,也与分子大小有关。

凝胶网孔的大小主要受成胶物的总浓度及Acr和Bis的比例的影响。

一般电泳采用成胶物质总浓度为7.5%,此浓度称为标准凝胶浓度。

如果改变总胶浓度,也应相应改变Acr和Bis的比例。

2.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的原理根据凝胶各部分缓冲液的种类及pH值,孔径大小是否相同等,可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连续系统是指电泳槽内缓冲液的pH值与凝胶中的相同,不连续系统则不同。

不连续圆盘电泳一般是在小玻璃管内进行的。

把三种性质不完全一样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重叠起来。

上层为样品胶,中间为浓缩胶,这两层胶的凝胶浓度为3%是大孔胶,应用Tris-HCl 缓冲液,其pH6.7。

下层是分离胶,此层凝胶总浓度为7.5%,是小孔胶,也用Tris-HCl缓冲液,pH8.9。

上下电泳槽缓冲液是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

由于凝胶的孔径和缓冲液的pH值不同,产生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使电泳的灵敏度、分辨率提高。

(1)浓缩效应:无论哪种电泳方式,要想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电泳开始前必须使样品中各种成分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指导书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目的]1. 观察和研究菲涅耳双棱镜产生的干涉现象; 2. 测量干涉滤光片的透射波长(λ0)。

[仪器和装置]白炽灯,干涉滤光片,可调狭缝,柱面镜,菲涅耳双棱镜,双胶合成像物镜,测微目镜。

[实验原理]如图1a 所示,菲涅耳双棱镜装置由两个相同的棱镜组成。

两个棱镜的折射角α很小,一般约为5 ~ 30'。

从点(或缝)光源S 发出的一束光,经双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折射光波如同从棱镜形成的两个虚像S 1和S 2发出的一样。

S 1和S 2构成两相干光源,在两光波的迭加区产生干涉。

a、从图1b 看出,若棱镜的折射率为n ,则两虚像S 1、S 2之间的距离a n l d )1(2-= (5-1)干涉条纹的间距λan l l l e )1(2'-+=(5-2)式中,λ为光波的波长。

对于玻璃材料的双棱镜有n =1.50,则λal l l e '+=(5-3) 可得到e l l la'+=λ (5-4) 在迭加区内放置观察屏E ,就可接收到平行于脊棱的等距直线条纹。

若用白光照明,可接收到彩色条纹。

对于扩展光源,由图2可导出干涉孔径角:''l l al +=β (5-5) 和光源临界宽度:⎪⎭⎫⎝⎛+=='1l l a b λβλ (5-6) 从式(5-5)和(5-6)看出,当l'=0时,β=0,则光源的临界宽度b 变为无穷大。

此时,干涉条纹定域在双棱镜的脊棱附近。

b 为有限值时,条纹定域在以下区域内:λαλ-≤b ll ' (5-7)a) 图 1 双棱镜干涉原理图[内容和步骤]1.调整光路,观察和研究双棱镜干涉现象(1) 按图3所示,将光学元件置于光学平台上。

调整光学元件,使其满足同轴等高的要求。

(2) 取l ≈200mm ,l '≈1200mm ,按λ=550nm ,α=30',n =1.50计算出b 的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5.1所示。

图5.1 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
6.稳水孔板
7.溢流板
8.实验管道
9.实验流量调节阀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

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

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

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

三、实验原理 νπνπνυd K KQ d Q d R e 4;4====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本实验的有关常数。

2.观察两种流态。

打开开关3使水箱充水至溢流水位,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9,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

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2 3. 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1)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

当流量调 节到使颜色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2)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体积法测流量;
(3)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大,需重测;
(4)重新打开调节阀,使其形成完全紊流,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三次;
(5)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记水温,从而求得水的运动粘滞系数。

注意:
a .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2~3分钟;
b .在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大;
c .随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开关(右旋),以减小溢流量引发的扰动。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 管径 d = cm , 水温 t = ℃
运动粘滞系数 s cm 2=ν 计算常数 νπd K 4
=
2.整理、记录计算实验数据,其成果见实验报告。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1.流态判据为何采用雷诺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2.为何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断依据?而不采用上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断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