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看投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看投资问题
投资的形成与管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

本文试图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方面对投资问题作些探讨。

一、经济增长与有效投资
简单地说,投资的目的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前一期国民收入中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总是制约着后一期的投资与消费。

要使后一期的投资历与消费在更大规模基础上进行,前一期的国民收入中,必须有一定的数额作为投资。

在投资效果为既定时,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以一定的投资率作为前提。

这样,投资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效应:增加投资能够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了国民收入又能使投资增加。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投资带动投资,国民收入带动国民收入的累积性过程。

经济增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然而,并非任何投资都能起到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投资效果看,投资可以区分为有效投资和无效投资。

因为任何投资从开始投资到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总有一段时间间隔过程。

在这段时间间隔过程中,任何投资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现有资金的占有,而投资所占有的现有资金是国民经济中新创造出来价值的一部分,由于这笔现有资金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可能有不同的用途,如果使用得当,它们就能使社会总产品有更大的增加,使经济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因此,用于投资的资金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可能的”或“潜在的”社会总产品增量,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可能的”或“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把这笔现有资金作来进行某种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那么“可能的”或“潜在的”社会总产品增量可以转化成现实的社会总产品的增量,这种投资是有效投资。

假定利用这笔资金来进行某种迟迟未能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以致于它们要比通常情形下形成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多出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在这一段多出的时间内,所占用的资金意味着它们并未发挥作用,也就是未能够被用于增加社会总产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就等于社会总产品的损失,经济增长率的损失。

如果说这笔投资在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形成生产能力,那么在它形成生产能力前比通常情形下所多占的时间,应当被看作是无效投资。

从经济增长我角度分析投资,着眼点是经济中的单一目标。

仅有这种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经济协调的角度对投资进行分析。

二、经济协调与合理投资
投资从总量上看,它是一个抽象的货币额;投资从结构上看,它是具体的资金运用。

它不是投入这一产业、这一部门,就是投入另一产业、另一部门。

因此,投资对经济中的各种比例起着协调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投资能够不断协调经济中的比例关系,那么这种投资就是合理投资。

如果投资可能使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不相适应,使得经济发展的各个目标失调,这样的投资就是不合理投资。

合理投资与不合理投资的概念,是宏观经济理论的范畴。

因此,这里对投资的合理与否的分析,仅就宏观经济目标实现而言。

宏观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基本稳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

假定其中一方面的情况恶化不可能用其它任何方面的好转来加以抵消,那么这种投资就是不合理投资。

假定其中有一方面的情况比投资前好转了,而其余方面的情况维持与投资以前相同的水平而没有恶化,那么这种投资就是合理投资。

当然,投资的合理与否,也有一个时间因素,这段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各产业、各部门的投资特点而定。

首先从物价基本稳定而言。

在开始投资与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间,由于只有资金的投入而没有相应生产产品的产出,所以货币流通量是增加的,这就会对物价的基本稳定发生影响。

如果在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投资的结果而引起的生产产品增长率大于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物价就会趋于下降。

其次从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来看,情况与物价基本稳定则不同,从开始投资时起,投资就有可能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因为投资项目本身可以吸收劳动力。

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对就业可能发生两种影响:或者它有可能扩大就业,或者它有可能旨起就业的减少。

再次从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分析,除了因投资而旨起的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这两方面可能引起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投资而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因为在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将对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发生积极的有力的影响。

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的合理与否,固然要看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对物价稳定、就业机会、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如何,同时也要看开始投资之后到形成生产能力之间这段时间内,对三方面的影响。

如果只注意到前一种影响而忽视后一种影响,就可能会出现在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前,投资已经给经济协调带来消极影响。

这样,既使投资以后形成了生产能力,但由于在这以前投资给国民经济协调带来的消极影响过大,以致于妨碍了生产能力的发挥,这就说明了分析投资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必要了。

三、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的冲突
判断有效投资与判断合理投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因此,有效投资不一定是合理投资。

合理投资虽然必须是一种有效投资,但它不一定就是有效程度最高的投资。

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之间存在着冲突。

如果说,某一项投资单纯从增加社会总产品或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它是有效投资,但它有可能在它形成生产能力之前因投资额较大,占用资金的时间较长,从而增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对物价稳定有所冲击;或者它有可能在形成生产能力之后,本身吸收的就业和由此引起的其它部门、企业的就业反而减少了;或者即使它形成了生产能力,但由于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的影响,而导致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等等。

所以,从兼顾宏观经济的多种目标和协调国民经济的角度看,它却是不合理投资,或者合理程度较低的投资。

再比如,某一项投资从兼顾宏观经济的多种目标和国民经济协调的角度看,它是合理投资。

但是,由于这种投资兼顾宏观经济的各种目标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因此它不一定是最能促进社会总产品增加的投资,或者不是有效程度最高的投资。

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之间的冲突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何理解和正确解决这一冲突现象,一是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格局出发,二是要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然而制约现实格局与发展目标是投资的前提条件,即投资的资源与市场。

四、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的资源与市场
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的共同点是:必须有丰富的经济资源作为前提条件,同时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所产生的产品有广阔市场。

首先分析有效投资。

投资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它能否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总产品的供给。

如果缺乏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供给,要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则是困难的。

即使投资项目已经动工,而关键性的物质资源短缺,可替代性资源不足,或者交通运输条件不足,仍然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

如果说一些资源丰裕,而另一些资源短缺,那就表现为资源条件限制了某些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另一些生产的发展。

其次分析合理投资。

投资的合理与否取决于它能兼顾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物价基本稳定、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等多种目标。

投资合理性的最低限度要求就是它必须具有有效性。

因为,只有有效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宏观经济的各种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由于丰裕的经济资源供给是形成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合理投资也必须具有丰裕的经济资源这一前提,否则,就无法对宏观经济的各种目标起到兼顾作用。

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以后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有广阔的市场需要,无论这些商品表现为投资品或消费品,投入市场后能够从物质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

假定这些商品滞留于市场或形成库存积压,就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更谈不上兼顾宏观经济目标了。

这里涉及到投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投资预期、产品的更替、消费的多异变化和影响社会需求的各种经济及非经济因素。

只有当投资方向确实把握住了产品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及消费方式的超前发展,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才能协调一致,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才能协调一致。

当然,市场不会出现供给与需求的绝对平衡,而且绝对平衡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不能使需求过度旺盛而供给极度短缺,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不能使供给相当丰裕而需求疲惫萎缩,造成经济的滑坡趋向。

需求略大于供给是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是不断调整这种基本格局的推动力量。

五、多无投资主体行为判断
投资最终要落实到投资主体上,即谁在投资?为什么投资?投资的期望又是什么?目前我国的投资主体可以分为三:一类是国家作为投资主体,一类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再一类就是银行作为投资主体。

由于这些投资主体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不同的职能,追求不同的目标,因而它们的投资行为是不同的。

首先分析国家的投资行为。

国家投资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投资项目是一些社会性的公共工程,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森林矿山等,这些投资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有效投资,然而,这些投资从协调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上来看,确是一种合理投资。

如果这种投资额供给过度,而社会上各种原料、燃料供给不足,就会对物价发生影响。

因此,国家投资重要的出发点不在投资的盈利性,而在投资的资源环境。

这是因为,国家的投资项目集中于公用事业和经济基础部门,这些投资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投资的结果确有助于其它部门或企业的生产有更大程度的增长,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助于协调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种投资在资源具备的前提下。

仍可看成是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

其次分析企业的投资行为。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实体,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内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和外部市场竞争的驱力,企业迫切需要增加投资,采用效率更高的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

然而在体制改革的转轨过程中,企业与银行贷款之间的软约束关系,企业不承担资金使用的风险,因而企业投资中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用企业留利的自有资金投向能够尽快增加和盈利的项目,一是用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我国经济中单位投资规模小型化与产业结构轻型化,不能不说与企业投资行为有关。

如果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而增加社会总产品角度看,这种投资是有效投资。

但这种投资从长远看,由于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的不相适应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失调,社会总产品可能停止增长,那时有效投资就不存在了,只能是一种无效的和不合理的投资。

启动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追求短期利润转化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重要的是重新构造有能力、有气魄的企业群体——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企业。

最后分析银行的投资行为。

现代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

所谓信用经济就是建立在商品货币基础之上的,由广泛的信用关系把经济的各个环节及组成要素联系起来的经济形式,具体圾现在银行及其它信用机构的健全完善,形成以中央很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骨干,各种专业信用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银行通过对资金的筹集、放贷和收支往来等金融活动,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

银行的放款业务,常常表现为社会经济过程中的投资活动。

银行通过对投资方案的审查和监督资金的使用,运用信贷投向额及弹性利率使投资成为一种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

譬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种现象:一方面某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另一方面某些商品已经出现饱和状态的部门确在继续发展;一方面某些为国民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商品始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经济中仍不断把本来已经感到紧张的生产资源投入供大于求的商品生产中,这种现象固然同企业与财政的软
预算、企业同信贷的软约束有关,也与银行只是充当企业的会计出纳,银行利率的僵化有关。

一旦银行走上商品经济的舞台,发挥它金融经营与调节控制两大功能,银行就会对投资历有效性与合理性负责。

银行通过信贷投向规模现差别利率调整,控制产业结构与地区布局,扶持朝阳产业,淘汰落后产品。

多元投资主体并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市场价格的诱导必然驱使企业把资金投入那些周期短、见效快、利润大的部门,因为企业着眼的是自身的生存竞争。

国家作为投资主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国民经济整体考虑它的投资活动,承担单个企业不能胜任的基础投资和风险投资。

企业投资和国家投资最终通过银行投资活动联系,使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协调起来,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协调起来。

六、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的调节机制
多元投资主体的出现,使得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分散性,这就使得投资既要成为一种有效投资又要成为一种合理投资有一定的困难。

正视这种困难和发现困难之所在,是解决困难的前提条件。

因为企业摆脱了中央集权体制的束缚,生产和经营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企业必然会设法增加投资,改进技术。

这样,经济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投资的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收入开始同企业的盈利挂钩,同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数是和质量发生联系,劳动者的收入将有所上升,社会上的消费也将增加。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且有持续增长的势头。

然而投资品供给与消费品供给是较难对此适应的。

因为投资品与消费品的供给,一般而论,都需要一个产业链条传递过程,而且要受到资源利用方面的限制,不易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扩大,更何况,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面临着一个结构导向,要在短期内使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平衡就更为不易了。

上述分析说明,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格局,投资需求膨胀是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建立新的投资调控机制是引导投资既成为有效投资,又成为合理投资的唯一选择,财政与金融的“松紧”调控是实现投资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启动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