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通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性质和目的意义《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2、课程设计方式与基本要求(1)学生分组实习,每组人员2-3人(选择一名组长)(2)分析设计要求,给出解决方案(要说明设计实现所用的原理,采用的数据结构)(3)画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框图和流程图(4)对程序的每一部分要有详细的设计分析说明(5)程序执行的每个步骤要有具体的提示内容或输出(6)源代码格式规范,注释不少于三分之一(7)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对得到的运行结果要有分析,(8)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的心得体会(9)提交完整程序代码、课程设计报告及相关文档(10)严禁抄袭和下载(11)参考资料的格式统一(12)开发工具不限4、实习内容题目一:进程调度模拟程序编程实现下列调度算法(1)轮转法算法(2)优先级调度算法(3)最短进程优先算法题目二:模拟进程间的通信(1)实现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受(2)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断接题目三:模拟文件管理系统(1)能实现下列命令:Dir 列目录Create 创建文件Delete 删除文件Open 打开文件Close 关闭文件Read 读文件Write 写文件(2)列目录时要列出文件名,文件长度等题目四:银行家算法的实现根据银行家算法和安全性算法编程实现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情况。
题目五:读者-写者问题在Windows 环境下,创建一个包含n个线程的控制台进程。
用这n个线程来表示n个读者或写者。
每个线程按相应测试数据文件的要求,进行读写操作。
用信号量机制分别实现读者优先和写者优先的读者-写者问题。
读者-写者问题的读写操作限制:1)写-写互斥。
《操作系统原理》授课教案-《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授课教案-《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授课教案 - 操作系统原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和特性;3. 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4.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模块:1. 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2. 进程管理-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进程调度算法和实现- 进程同步和互斥3. 存储管理- 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 内存分配和回收算法- 虚拟内存的实现和管理4.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文件的存储和访问方式- 文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5.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设备的分配和调度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应用的讲解。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练,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和解决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参与讨论的主动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和编程练中的实际能力和成果。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选用经典的操作系统教材作为参考书。
2. 讲义:提供详细的课堂讲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
3. 实验环境:提供适合操作系统实验的计算机环境和工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七、参考资料1.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操作系统原理教学课程手册。
2. 郁才根,操作系统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操作系统多线程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多线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中多线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线程的创建、同步与通信机制;2. 学会分析多线程程序的性能与问题,了解常见线程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案;3. 掌握操作系统级别线程调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多线程程序;2. 能够运用同步机制,解决多线程中的竞态条件和死锁问题;3. 能够对多线程程序进行性能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多线程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项目中分工与协作;3.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多线程技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多线程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软件性能。
二、教学内容1. 多线程基本概念:线程的定义、线程与进程的关系、线程的创建与销毁;2. 线程同步与通信: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管程等同步机制,线程间通信方式;3. 线程调度: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等;4. 多线程程序设计:多线程编程模型、线程池、线程局部存储、多线程并发控制;5. 常见线程同步问题及解决方案:竞态条件、死锁、饥饿、活锁等;6. 性能分析与优化:多线程程序性能指标、性能瓶颈分析、优化策略;7. 实践环节:结合实际案例,设计并实现多线程程序,分析并优化性能。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多线程基本概念,线程创建与销毁;第二周:线程同步与通信,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等;第三周:线程调度,调度算法;第四周:多线程程序设计,线程池、线程局部存储;第五周:常见线程同步问题及解决方案;第六周:性能分析与优化;第七周:实践环节,课程总结与展示。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核心机制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简单操作系统的能力。
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掌握进程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
3.理解内存管理的技术和策略。
4.熟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管理方法。
5.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7.具备设计和实现简单操作系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发展历程和分类。
2.进程管理: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3.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内存保护、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
4.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存储管理、文件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5.输入/输出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与回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4.实验法:通过操作系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操作系统原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教材和论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以直观展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例。
浅谈线程课程设计论文(操作系统)
浅谈(windows)线程1,前言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越来越兴盛,对进程的资源掌控,已经不再适用于微型计算机的资源分配模式,线程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所以说线程是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执行效率而引入的,它是进程的一段程序的基本调度单位。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等特点。
线程可以合理的分配进程从CPU占用的资源,并与其他线程共享。
每个程序最少有一个进程,每个进程最少有一个线程。
为了对线程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我在这个实验报告中对线程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
除了对线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特点,,线程同步,已经多线程等等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在研究线程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进程的存在。
所以在最后对线程和进行做了一个比对。
更深层的了解一些有关的信息。
2,什么是线程?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线程也可以称为轻型进程 (Light Weight Process,LWP)。
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
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
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当然,在具体的系统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每个正在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是一个进程。
每个进程包含一到多个线程。
进程也可能是整个程序或者是部分程序的动态执行。
线程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或者是程序的特殊段,它可以在程序里独立执行。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代码运行的上下文。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inux系统管理实践与线程通信实现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Linux系统管理实践与线程通信实现完成日期:2012年1月1日1一、题目:Linux系统管理实践与线程通信实现二、内容:1.Linux系统的熟悉与常用操作命令的掌握。
2.Linux环境下线程通信的实现。
(实现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之间呢同步互斥问题,一共有1个盘子,父亲、母亲互斥的向盘子里放水果,女儿、儿子互斥的取水果)三、 Linux环境介绍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
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
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
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Linux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尤其值得一提的当属谷歌研发的基于Linux 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
Android把Linux交到了全球无数移动设备消费者的手里,大概是Linux迄今为止在主流界取得的最大成功。
由于Linux的内核几乎完全由C语言编制,且非常稳定,大部分运行在unix系统下的工具已经被移值到linux系统上,最重要的是它的开放代码性,这对学习及开发都是较有利的.四、常用命令介绍1.pwd :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
2.cd :命令不仅显示当前状态,还改变当前状态cd 某个文件路径可进入上一层目录cd ..可进入上一层目录cd -可进入上一个进入的目录cd ~可进入用户的home目录3.cp:该命令的功能是将给出的文件或目录拷贝到另一文件或目录中。
4../可执行文件:用来执行某个可执行文件5.ls:查看年当前文件夹所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权限(包括目录、文件夹、文件权限),查看目录信息等等6.mkdir: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7.rm:移除文件8.ipcXX:对进程通信有关操作的控制,应用的操作主要有:ipcs,ipcrm等:用来对C语言的程序进行编译10.dgb:在linux环境下对程序进行调试,主要功能包括:启动程序,设置断点,单步执行等,功能相当强大。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进程间通信
《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课程设计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年9月14日成绩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进程间通信模拟二、设计目的通过该题目的设计过程,了解了进程通讯的两种方式,管道通信以及消息通信。
熟悉操作系统支持的进程通信方式三、设计要求(1)要求实现管道通信与消息通信两种方式.(2)要求界面简单,易懂,关键代码部分要注释.(3)编程语言可以采用自己任意精通的语言四、设计思想说明创建一个内存共享区,实现消息管道的进程间通讯。
五、系统结构的说明本程序是采用MFC框架所编写的win32应用程序采用C++语言。
六、数据结构的说明管道通信定义了一个结构体,存放管道基础信息:struct PipeStruct//定义管道基础信息{int UseProCount;//当前管道使用进程数,2表示已经在使用int BuffCount;//缓冲区有效数据长度BOOL isRecvOK;//接收完成标志实现管道同步DWORD DataSender;//缓冲区数据的发送者,用来判断是不是接收到数据};消息通信:同样定义一个结构体,用来存放信息缓冲区的信息struct MsgBaseInfo//定义消息缓冲区基础信息{bool isHaveMsg;//缓冲区是否有消息标志bool isBusy;//缓冲区是否正在使用实现消息同步};struct MyMsgInfo{SYSTEMTIME msgTime;//消息产生时间char data[256];//消息数据};七、程序清单:#include "stdafx.h"////////////////////////////////////////////////////////////////进程通信消息机制模拟实现实验版///Author: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郑捷朱晓标王克俭刘斌///Date: 2012-9-12///本文件功能: 实现基于共享内存消息机制通信模拟实验/////////////////////////////////////////////////////////////#include "stdafx.h"struct MsgBaseInfo//定义消息缓冲区基础信息{bool isHaveMsg;//缓冲区是否有消息标志bool isBusy;//缓冲区是否正在使用实现消息同步};struct MyMsgInfo{SYSTEMTIME msgTime;//消息产生时间char data[256];//消息数据};HANDLE hNowMsg;//共享内存句柄CList<MyMsgInfo> MsgList;//消息队列全局变量LPVOID pMsgBuff;//消息缓冲区extern int GetMsgToList();int InitMyMsg(char *MsgName){MsgList.RemoveAll();//初始化消息队列SetLastError(0);//创建共享内存实现消息机制0-0x1000存放消息缓冲区基础信息0x1000-0x2000为消息缓冲区hNowMsg =CreateFileMappingA(INV ALID_HANDLE_V ALUE,0,P AGE_READWRITE,0,0x2000,MsgName);if (hNowMsg == NULL){return 2;//表示初始化失败}else if(GetLastError()==ERROR_ALREADY_EXISTS){return 3;//消息标示重复,已经被使用}pMsgBuff = MapViewOfFile(hNowMsg,FILE_MAP_ALL_ACCESS,0,0,0x2000); //将一个文件映射对象映射到当前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标准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操作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运行机制。
教学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3.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制;4. 具备操作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能力;5.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基础、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用户接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要求: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3. 能够分析操作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操作系统设计和开发;5.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操作系统原理》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电子课件及多媒体教学资源;3. 网络资源:提供操作系统相关网站和论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4. 实验环境:提供实验环境和相关软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课程评估标准本课程的评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作业:学生完成各章节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4.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一、需求分析该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并设计一个模拟简单操作系统的程序。
在分析需求时,我们需要制定以下几个目标:1.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能够管理内存中的进程和程序;2.实现一个简单的进程管理系统,能够管理进程的创建、运行和销毁;3.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
二、设计思路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需要进行如下设计:1. 内存管理系统在内存管理系统中,我们需要实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以及进程与程序在内存中的存储和调度。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数据结构:struct memory {int size;struct process *p;};struct process {int pid;int mem_size;char*name;int*mem;};其中,memory结构体表示内存块,包括块的大小和该块上的进程指针p。
process结构体表示进程,包括进程ID,进程需要使用的内存大小,进程的名称和进程在内存中的指针。
在设计内存管理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分配和回收内存,以及如何保证内存块的连续性和相对大小等问题。
2. 进程管理系统在进程管理系统中,我们需要实现进程的创建、运行和销毁等功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数据结构:struct process {int pid;char name[100];int priority;int state;char*program;};其中,pid表示进程ID,name表示进程名称,priority表示进程优先级,state表示进程状态,program表示要执行的程序。
在设计进程管理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进程的调度算法,为不同的进程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保证进程的运行顺序等问题。
3. 文件系统在文件系统中,我们需要实现文件的读取、写入和删除等功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数据结构:struct file {char name[100];char content[1024];};其中,name表示文件名,content表示文件内容。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等;2. 掌握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及其作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3.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等;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管理;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他们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热情;2. 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遵循开源协议,积极参与开源社区。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结合操作系统原理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模块等,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进程管理: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互斥等,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存储管理:阐述内存分配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等,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存储与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策略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等,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其内核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微内核、宏内核等架构,以及简单操作系统实例的实现,关联教材第七章内容。
操作系统原理教案
操作系统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组成部分;3. 理解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核心概念;4.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操作系统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1.2 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1.3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和特征2.2 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2.3 进程同步与互斥2.4 进程通信和线程3. 文件管理3.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2 文件的存储和访问方式3.3 文件目录和文件操作3.4 文件保护和安全性4. 内存管理4.1 内存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4.2 内存分配和回收4.3 内存保护和地址转换4.4 虚拟内存的实现和管理5. 设备管理5.1 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 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控制5.3 设备中断和中断处理6. 基本概念的实例分析6.1 磁盘调度算法的比较和优化6.2 内存分配算法的比较和选择6.3 进程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估和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实践操作: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或者实际操作系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关于操作系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学习资料: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教材、论文和实验指导,供其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对实际操作系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平时作业:布置与实际操作系统问题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和推理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概念、原理、算法以及应用。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2章 处理器管理
处理器管理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的主要任务
– 是对处理器进行分配,并对其运行进行有效
地控制和管理。 进程控制 进程同步 进程通信 进程调度
处理器管理的主要功能
– – – –
程序的执行
程序执行的描述
– 前趋图
程序的顺序执行 程序的并发执行
前趋图
概念:
解释:
– 运算的读集是指在运算执行期间引用的所有变量的
集合; – 运算的写集是指在运算执行期间要改变的所有变量 的集合。
例子:
– 例2-2
利用前趋图
原理:
– 画出程序执行的前趋图,根据该程序或运算在前趋
图中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其能否并发执行。
解释:
– 在程序或运算的先后顺序上,只有前后相邻的的程
要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一些专门控制操作。
原语的分类
– 创建原语:用于为一个进程分配工作区和建立PCB,置该进程
为就绪状态。 – 撤消原语:用于一个进程工作完后,收回它的工作区和PCB。 – 阻塞原语:用于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等待事件时,把进程 的状态改为等待态。 – 唤醒原语 :用于当进程等待的事件结束时,把进程的状态改 为就绪态。
系统已将其从系统队列中移出,但尚未撤消, 这时称为终止状态。
进程状态间的转换
新状态→就绪状态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 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执行状态→就绪状态 阻塞状态→就绪状态 执行状态→终止状态 如图2-5所示
进程的挂起状态
引入挂起状态主要 原因:
– 用户的需求
引入挂起状态后的进程 状态转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结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简单的操作系统。
3. 具备跨平台编程和移植性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2. 操作系统结构:讲述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3. 进程管理:介绍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进程间的通信方式,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
4. 内存管理:讲述内存的分配和管理方式,包括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目录结构和访问控制,以及文件系统的实现和管理。
6. 设备驱动程序:讲述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概念、接口和驱动方式,以及设备管理的实现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应用方法。
此外,教师还会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资源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包括电子课件、实验指导书、习题集和案例分析等。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以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则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估,而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第一篇: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睡眠理发师问题(Sleeping-Barber_Problem)题目: 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睡眠理发师问题(Sleeping-Barber Problem)初始条件:1.操作系统:Linux 2.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3.设有一个理发师,5把椅子(另外还有一把理发椅),几把椅子可用连续存储单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1)为每个理发师/顾客产生一个线程,设计正确的同步算法2)每个顾客进入理发室后,即时显示“Entered” 及其线程自定义标识,还同时显示理发室共有几名顾客及其所坐的位置。
3)至少有10个顾客,每人理发至少3秒钟。
4)多个顾客须共享操作函数代码。
2.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1)设计题目与要求2)总的设计思想及系统平台、语言、工具等。
3)数据结构与模块说明(功能与流程图)4)给出用户名、源程序名、目标程序名和源程序及其运行结果。
(要注明存储各个程序及其运行结果的主机IP地址和目录。
)5)运行结果与运行情况(提示:(1)连续存储区可用数组实现。
(2)编译命令可用: cc-lpthread-o 目标文件名源文件名(3)多线程编程方法参见附件。
)1设计题目与要求1.1 设计题目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睡眠理发师问题(Sleeping-Barber Problem)1.2 设计要求 1.2.1 初始条件(1)操作系统:Linux(2)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3)设有一个理发师,5把椅子(另外还有一把理发椅),几把椅子可用连续存储单元。
1.2.2 技术要求(1)为每个理发师/顾客产生一个线程,设计正确的同步算法(2)每个顾客进入理发室后,即时显示“Entered” 及其线程自定义标识,还同时显示理发室共有几名顾客及其所坐的位置。
(3)至少有10个顾客,每人理发至少3秒钟。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1. 概述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
本课程设计旨在加强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通过实践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本课程设计适用于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
2. 课程设计内容2.1 实现简单操作系统学生将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具有基本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功能。
学生需要使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代码,了解操作系统原理中的重要机制,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和文件操作。
2.2 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模块学生将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模块,包括无虚拟存储的内存管理、分页和段式内存管理等。
学生需要通过调试和测试,检查其内存管理模块的正确性和性能。
2.3 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模块学生将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模块,包括进程的创建、销毁、调度和通信等。
学生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2.4 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学生将设计并实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
学生需要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 课程设计要求3.1 团队合作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课程设计,每个团队成员需要承担不同的任务,并按时提交自己的成果。
团队需要定期开会,讨论并解决问题。
3.2 编写文档学生需要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目的、理论分析、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和总结等内容。
3.3 提交代码学生需要按时提交代码,并给出详细的注释。
代码需要通过测试,并满足要求。
4. 实验环境4.1 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本课程设计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需要使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代码。
4.2 开发工具学生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Code::Blocks等。
4.3 实验设备学生需要自备计算机和其他必要的设备,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5. 实验评测实验评测将根据实验报告、代码质量和实验成果等进行评分。
线程通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3级《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 Linux进程与线程通讯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起止时间:2005.12.26-2005.12.30 指导教师:成绩: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说明:本程序通过创建4个进程或线程,其中包括两个生产者和两个消费者,来完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二、工作原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等特点。
反映进程动态特性的是进程状态的变化。
进程要经历创建、等待资源、就绪准备执行,以及执行和执行后释放资源消亡等几个过程和状态。
进程的状态转换要由不同的原语执行完成。
进程的并发特性反映在进程对资源的竞争以及由资源竞争所引起的对进程执行速度的制约。
这种制约可分为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
进程间的直接制约是被制约进程和制约进程之间,存在着使用对方资源的需求,只有制约进程执行后,被制约进程才能继续往前推进。
进程间的间接制约是被制约进程共享某个一次只能供一个进程使用的系统资源,只有得到该资源的进程才能继续往前推进,其他进程在获得资源进程执行期间不允许交叉执行。
因此,直接制约进程之间具有固定的执行顺序,而间接制约的进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执行顺序。
进程通信又可分为传送控制信号的低级通信和大量传送数据的高级通信。
从通信方式来看,又可分为主从式、会话式、消息与邮箱方式、以及共享虚存方式。
线程是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执行效率而引入的,它是进程内的一段程序的基本调度单位。
线程可分为用户级线程和系统级线程。
用户级线程的管理全部由线程库完成,与操作系统内核无关。
线程由寄存器、堆栈以及程序计数器等组成,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该进程的进程空间和其他所有资源。
线程主要用于多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的操作系统中。
Linux系统的fork()保持了UNIX的经典语义,被创建的进程具有独立于父进程的地址空间,二者之间的通讯通常可采用pipe机制。
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一、概述《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次课程设计为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版的课程设计,旨在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系统的设计、实现和测试,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原理和实际应用。
任务•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进行测试、优化和改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2.操作系统的设计、实现与测试;3.操作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要求任务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1.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3.完成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的设计。
任务二:操作系统的设计、实现与测试1.设计操作系统的内核;2.实现操作系统的内核;3.测试操作系统的内核。
任务三:操作系统的优化与改进1.分析操作系统的瓶颈和缺陷;2.重新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的内核;3.完成操作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四、实验环境和工具1.操作系统源代码:Linux或者其他开源的操作系统;2.编译器:gcc或者其他支持C语言的编译器;3.调试器:gdb或者其他支持C语言的调试器;4.虚拟机:Vmware、Virtualbox、QEMU等。
五、参考文献1.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版,蒋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安德鲁·桑普森,比尔·林迪,2019年。
多线程管理与线程通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成为越来越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次课程通过实现两个端口,一个服务端口,通过多线程为客户端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客户通过客户端建立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1、理解线程要讲解线程,不得不说一下进程,进程是应用程序的执行实例,每个进程是由私有的虚拟地址空间、代码、数据和其它系统资源组成。
进程在运行时创建的资源随着进程的终止而死亡。
线程的基本思想很简单,它是一个独立的执行流,是进程内部的一个独立的执行单元,相当于一个子程序,它对应于Visual C++中的CwinThread类对象。
单独一个执行程序运行时,缺省地包含的一个主线程,主线程以函数地址的形式出现,提供程序的启动点,如main()或WinMain()函数等。
当主线程终止时,进程也随之终止。
根据实际需要,应用程序可以分解成许多独立执行的线程,每个线程并行的运行在同一进程中。
一个进程中的所有线程都在该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使用该进程的全局变量和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给每个线程分配不同的CPU时间片,在某一个时刻,CPU 只执行一个时间片内的线程,多个时间片中的相应线程在CPU内轮流执行,由于每个时间片时间很短,所以对用户来说,仿佛各个线程在计算机中是并行处理的。
操作系统是根据线程的优先级来安排CPU的时间,优先级高的线程优先运行,优先级低的线程则继续等待。
线程被分为两种:用户界面线程和工作线程(又称为后台线程)。
用户界面线程通常用来处理用户的输入并响应各种事件和消息,其实,应用程序的主执行线程CWinAPP对象就是一个用户界面线程,当应用程序启动时自动创建和启动,同样它的终止也意味着该程序的结束,进程终止。
工作线程用来执行程序的后台处理任务,比如计算、调度、对串口的读写操作等,它和用户界面线程的区别是它不用从CWinThread类派生来创建,对它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工作线程任务的运行控制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3级《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 Linux进程与线程通讯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起止时间:2005.12.26-2005.12.30 指导教师:成绩: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说明:本程序通过创建4个进程或线程,其中包括两个生产者和两个消费者,来完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二、工作原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等特点。
反映进程动态特性的是进程状态的变化。
进程要经历创建、等待资源、就绪准备执行,以及执行和执行后释放资源消亡等几个过程和状态。
进程的状态转换要由不同的原语执行完成。
进程的并发特性反映在进程对资源的竞争以及由资源竞争所引起的对进程执行速度的制约。
这种制约可分为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
进程间的直接制约是被制约进程和制约进程之间,存在着使用对方资源的需求,只有制约进程执行后,被制约进程才能继续往前推进。
进程间的间接制约是被制约进程共享某个一次只能供一个进程使用的系统资源,只有得到该资源的进程才能继续往前推进,其他进程在获得资源进程执行期间不允许交叉执行。
因此,直接制约进程之间具有固定的执行顺序,而间接制约的进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执行顺序。
进程通信又可分为传送控制信号的低级通信和大量传送数据的高级通信。
从通信方式来看,又可分为主从式、会话式、消息与邮箱方式、以及共享虚存方式。
线程是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执行效率而引入的,它是进程内的一段程序的基本调度单位。
线程可分为用户级线程和系统级线程。
用户级线程的管理全部由线程库完成,与操作系统内核无关。
线程由寄存器、堆栈以及程序计数器等组成,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该进程的进程空间和其他所有资源。
线程主要用于多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的操作系统中。
Linux系统的fork()保持了UNIX的经典语义,被创建的进程具有独立于父进程的地址空间,二者之间的通讯通常可采用pipe机制。
Clone()是Linux系统特有的系统调用,可以通过参数确定父子进程之间是否共享存储空间等资源。
在地址空间等资源共享的情况下,clone 实质相当于创建了一个轻进程或线程,这是clone的通常用法。
实际在Linux系统中,fork以及用户级线程pthread都是基于clone实现的。
由fork派生的子进程之间通过pipe通讯,由clone创建的线程之间通过共享内存通讯,对于后者需要考虑互斥问题。
第一个程序是用pipe()创建一个管道文件,然后用fork()创建两个生产进程和两个消费进程,它们之间通过pipe()传递信息。
第二个程序是用clone()创建四个轻进程(线程),用参数指明共享内存资源,通过共享内存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利用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unlock()等函数实现对共享存储区访问的互斥。
三、详细设计:1. 主要系统函数说明(1)fork系统调用pid= 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完整复制,正常返回值为非负整数。
对于父进程来说该数大于0,是子进程的编号(pid);对于子进程来说该数为0。
正是利用返回值的差别可以决定二者不同的后继动作。
(2)clone系统调用int clone (int(*fn) (void*arg),void*stack, int flag, void*arg);其中,fn是轻进程所执行的函数;stack是轻进程所使用的栈;flag 是CLONE_VM,CLONE_FS,CLONE_FILES,CLONE_SIGNAND,CLONE_PID的组合;arg是调用过程的对应参数。
clone()的关键是flag的设定,CLONE_VM表示子进程共享父进程内存,CLONE_FS表示子进程共享父进程的文件系统,CLONE_SIGNAND表示子进程共享父进程的消息处理机制,CLONE_PID是指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id号。
(3)pipe系统调用ret_val=pipe(fd);参数定义为int fd[2]。
创建一个管道文件,返回两个文件描述符fd[0]和fd[1]分别用于管道文件的读和写操作。
管道文件创建后,可以被fork所创建的子进程共享。
(4)sem_wait(&s)和sem_post(&s)分别相当于信号灯的P操作和V 操作。
其中,s是说明为sem_t类型的信号灯。
初始化函数sem_init(s,0,8)。
(5)pthread_mutex_lock(&mutex)和pthread_mutex_unlock (&mutex)分别用于加锁和解锁。
参数为mutex定义的互斥锁。
初始化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
2. 程序流程图(1)fork()系统调用(2)clone()系统调用3. 程序代码(1)基于fork()系统调用#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file.h>#include <unistd.h>char r_buf[4];//读缓冲char w_buf[4];//写缓冲int pipe_fd[2];pid_t pid1,pid2,pid3,pid4;int producer(int id);int consumer(int id);int main(int argc,char**argv){if(pipe(pipe_fd)<0){printf("pipe create error.\n");exit(-1);}else{printf("pipe is created successfully!\n");if((pid1=fork())==0)producer(1);if((pid2=fork())==0)producer(2);if((pid3=fork())==0)consumer(1);if((pid4=fork())==0)consumer(2);}close(pipe_fd[0]);//需要加上这两句,否则会有读者或者写者永远等待close(pipe_fd[1]);int i,pid,status;for (i=0;i<4;i++)pid=wait(&status);exit(0);}int producer(int id){printf(" producer%d is running!\n",id); close(pipe_fd[0]);int i=0;for(i=1;i<10;i++){sleep(3);if(id==1)//生产者1strcpy(w_buf,"aaa\0");else//生产者2strcpy(w_buf,"bbb\0");if(write(pipe_fd[1],w_buf,4)==-1)printf("write to pipe error\n"); }close(pipe_fd[1]);printf("producer%d is over!\n",id);exit(id);}int consumer(int id){close(pipe_fd[1]);printf("consumer%d is running!\n",id); if(id==1)//消费者1strcpy(w_buf,"ccc\0");else//消费者2strcpy(w_buf,"ddd\0");while(1){sleep(1);strcpy(r_buf,"eee\0");if(read(pipe_fd[0],r_buf,4)==0)break;printf("consumer%d get %S,while the w_buf is %s\n",id,r_buf,w_buf);}close(pipe_fd[0]);printf("consumer % d is over!\n",id);exit (id);}(2)基于clone()系统调用#include "sched.h"#include "pthread.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emaphore.h"int producer(void *args);int consumer(void *args);pthread_mutex_t mutex;sem_t product;sem_t warehouse;char buffer[8][4];int bp=0;main(int argc,char **argv){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sem_init (&product,0,0);sem_init (&warehouse,0,8);int clone_flag,arg,retval;char *stack;clone_flag=CLONE_VM|CLONE_SIGNAND|CLONE_FS|CLONE_FILES;int i;for(i=0;i<2;i++){ //创建四个线程arg =i;stack=(char*)malloc(4096);retval=clone((void*)producer,&(stack[4095]),clone_flag,(void*)&arg);stack=(char*)malloc(4096);retval=clone((void*)consumer,&(stack[4095]),clone_flag,(void*)&arg); }exit(1);}int producer(void*args){int id=*((int*)args);int i;for(i=0;i<10;i++){sleep(i+1); //表现线程速度差别sem_wait(&warehouse);pthread_mutex_lock(&mutex);if (id==0)strcpy(buffer[bp],"aaa\0");elsestrcpy(buffer[bp],"bbb\0");bp++;print("producer % d produce %s in %d\n",id,buffer[bp],bp-1);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sem_post(&product);}printf("producer%d is over!\n",id);}int consumer(void*args){int id= *((int*)args);int i;for(i=0;i<10;i++){sleep(10-i);//表现线程速度差别sem_wait(&product);pthread_mutex_lock(&mutex);bp--;printf("consumer%d get %s in %d\n",id,buffer[bp],bp+1);strcpy(buffer[bp],"zzz\0");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sem_post(&warehouse);}printf("consumer%d get %s is over!\n",id);}四、运行结果:程序1的输出:程序2的输出:五、分析结果:分析程序1结果可见,当一个进程改变其空间数据时,其他进程空间所对应数据内容并未改变,说明使用fork()语句创建的子进程与其父进程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址空间,在解决生产者—消费者的问题时,可以采用pipe()进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