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及临床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硫酸长春新碱药物结构
紫杉醇类
【药理作用】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 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终止于G2和M期。 【体内过程】静脉给药,蛋白结合率为89%~98%。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 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除体外。 【临床应用】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头 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 用 法 与 剂 量 】 单 药 剂 量 为 135~200mg/m2 。 联 合 用 药 剂 量 为 135~175mg/m2,3~4周重复。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2、骨髓抑制 3、神经毒性 4、心血管毒性 5、其他: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等。
(一)烷化剂 环磷酰胺(CTX)
【药理作用】在体外无抗癌作用;在体内经肝脏转化为醛磷酰胺,在 肿瘤组织分解出环磷酰胺氮芥,才与DNA发生烷化作用,形成交叉联结 ,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较高 ,抗瘤谱广,毒性较低。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在肝内被 CYP450 催化氧化为 4- 羟基环磷 酰胺,再开环成醛磷酰胺,后者主要代谢为丙烯醛和环磷酰胺氮芥。 丙烯醛无抗肿瘤活动,但有膀胱刺激作用。代谢物主要从尿中排泄。 【临床应用】①恶性淋巴瘤②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③对 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胸腺瘤等均 有一定的疗效。 【不良反应】①骨髓移植②消化道反应③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道症状 ④少数病人有头昏、不安、幻觉、脱发。⑤偶见色素沉着,长期使用 可抑制性腺。
第三节 常见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给药方法的选择
一
二
联合用药的选择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
生长比率(GF ) 增殖细胞群 全部肿瘤细胞群
紫杉醇类
【药理作用】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 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终止于G2和M期。 【体内过程】静脉给药,蛋白结合率为89%~98%。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 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除体外。 【临床应用】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头 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 用 法 与 剂 量 】 单 药 剂 量 为 135~200mg/m2 。 联 合 用 药 剂 量 为 135~175mg/m2,3~4周重复。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2、骨髓抑制 3、神经毒性 4、心血管毒性 5、其他: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等。
(一)烷化剂 环磷酰胺(CTX)
【药理作用】在体外无抗癌作用;在体内经肝脏转化为醛磷酰胺,在 肿瘤组织分解出环磷酰胺氮芥,才与DNA发生烷化作用,形成交叉联结 ,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较高 ,抗瘤谱广,毒性较低。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在肝内被 CYP450 催化氧化为 4- 羟基环磷 酰胺,再开环成醛磷酰胺,后者主要代谢为丙烯醛和环磷酰胺氮芥。 丙烯醛无抗肿瘤活动,但有膀胱刺激作用。代谢物主要从尿中排泄。 【临床应用】①恶性淋巴瘤②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③对 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胸腺瘤等均 有一定的疗效。 【不良反应】①骨髓移植②消化道反应③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道症状 ④少数病人有头昏、不安、幻觉、脱发。⑤偶见色素沉着,长期使用 可抑制性腺。
第三节 常见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给药方法的选择
一
二
联合用药的选择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
生长比率(GF ) 增殖细胞群 全部肿瘤细胞群
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进展-幻灯片
何谓分子靶向药物及靶向治疗
任何肿瘤治疗药物均作用于一定的靶点
细胞毒药物作用于DNA的合成与复制—但选择性不足, 不良反应较大
分子靶向药物 ----根据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子生物学上的 差异而研究开发的药物,可选择性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 靶点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三类常用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
常用:Herceptin(贺赛汀)、Rituximab(美罗华)、C225 (Erbitux) 和 Avastin等
适应症 B-NHL
FDA批准时间 1997
Transtuzumab HER2/neu 人源化抗体 乳腺癌 (Herceptin)
1998
Cetuximab (Erbitux)
EGFR 嵌合抗体 CRC
2004
Bevacizumab VEGF (Avastin)
人源化抗体 CRC
2004
分子靶点抗肿瘤药物(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抗)
生物治疗技术和药物分类
1 细胞因子 2 免疫效应细胞 3 单克隆抗体 4 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的小分子药物 5 基因药物 6 肿瘤疫苗 7 免疫刺激剂
(一)细胞因子疗法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 B细胞、NK细胞等)或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 纤维母细胞等)所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分子
名称
Zevalin (90Y-
ibritumomab tiuxetan)
主要靶点 类型
CD-20
放射性物质 标记的鼠源 性抗体
Bexxar (131Itositumomab)
CD-20
放射性物质 标记的鼠源 性抗体
Campath-1H
CD-52
肿瘤的生物治疗ppt课件
集落刺激因子(CSF)
IL-3 (multi-CSF) GM-CSF G-CSF M-CSF EPO TPO
TPO的分子结构
TPO的作用部位
体细胞
目的:增加免疫的识别,对肿瘤细胞的攻 击 种类:LAK, IVS, TIL 机制:不很清楚
抗体介导的免疫
单抗治疗的局限性
对肿瘤非绝对特异性 肿瘤内部抗原的异质性 人抗小鼠抗体反应(HAMA) 到达靶位的量有限 循环中游离抗原的阻断 无细胞杀伤效能
现已进入III期临床实验
OK-432
来源
1966年,Okamoto等从A组溶血性链球 菌Su珠(Streptococcus Pyogenes Su strain)在Bernheimer氏基础培养基中 培养并经青霉素G与45度热处理后冻干 的制剂
OK-432的作用 (细胞毒性)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 自然杀伤细胞(NK) 自体肿瘤杀伤细胞(ATK)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嗜中性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K Cell)
生物治疗的种类
➢非特异主动免疫治疗: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并同时 能够非特异地增强免疫功能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用自体肿瘤或异体同一组织学类 型的肿瘤提取物作为瘤苗免疫癌症患者构成肿瘤的特异 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被动免疫:用人癌细胞免疫异体或动物,用所产 生的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癌症患者
➢过继性免疫治疗:是通过给荷瘤机体输注抗肿瘤免疫效 应细胞的方法治疗肿瘤
OK-432的作用
(诱生细胞因子)
IFN-α、β、γ IL-1、2 CSF TNF- α、β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因子(NKCP) 单核细胞细胞毒性因子(MCF) 噬中性细胞活化因子(NAF) 粒细胞细胞毒性因子(GCF)
肿瘤生物治疗PPT演示课件
12
2、细胞因子治疗
• 白细胞介素2 (IL2) 治疗: IL2 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主要生物活性是促
进T细胞、CTL和NK 细胞增殖,促进B 细胞分化和增殖, 诱导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功 能. 在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 用。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IL2的用途:IL2能促进T细胞增殖、活化NK细胞、激 活LAK和TIL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产生抗体。 几乎所有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其产生、活 化和增殖需要IL2的参加,因此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 要细胞因子。可作为肿瘤常规手段治疗后,以提高 免疫力为目地的免疫治疗或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 • IL2的副作用:较轻的副作用是发热、寒战、无力、 关节疼痛及消化道症状,停药即除。大剂量应用时 对心、肺、肝、甲状腺及造血系统、神经精神状态 有不同程度影响。治疗前给予消炎痛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可减轻副作用。
11
1、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 卡介苗(:BCG) • 卡介苗细胞壁骨架 (BcG-cws) • 小棒状杆菌(c Parvum,C.P) • 诺卡菌细胞壁骨架 (N-CWs) • 溶链素 (Picibanil, OK-432) • 云芝多糖 (Kertin,P5-K) • 香菇多糖 (Lentinan) . • 裂涧多糖 (Schizophylian, SPG). •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7
•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 • scc) • 组织多收抗原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
TPA) • 神经元特导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2、细胞因子治疗
• 白细胞介素2 (IL2) 治疗: IL2 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主要生物活性是促
进T细胞、CTL和NK 细胞增殖,促进B 细胞分化和增殖, 诱导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功 能. 在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 用。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IL2的用途:IL2能促进T细胞增殖、活化NK细胞、激 活LAK和TIL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产生抗体。 几乎所有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其产生、活 化和增殖需要IL2的参加,因此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 要细胞因子。可作为肿瘤常规手段治疗后,以提高 免疫力为目地的免疫治疗或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 • IL2的副作用:较轻的副作用是发热、寒战、无力、 关节疼痛及消化道症状,停药即除。大剂量应用时 对心、肺、肝、甲状腺及造血系统、神经精神状态 有不同程度影响。治疗前给予消炎痛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可减轻副作用。
11
1、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 卡介苗(:BCG) • 卡介苗细胞壁骨架 (BcG-cws) • 小棒状杆菌(c Parvum,C.P) • 诺卡菌细胞壁骨架 (N-CWs) • 溶链素 (Picibanil, OK-432) • 云芝多糖 (Kertin,P5-K) • 香菇多糖 (Lentinan) . • 裂涧多糖 (Schizophylian, SPG). •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7
•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 • scc) • 组织多收抗原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
TPA) • 神经元特导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肿瘤生物治疗》PPT课件
2021/6/20
18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 infiltration lymphocytes,TIL)
浸润在肿瘤组织中具有抗肿瘤效应的淋巴细胞 从实体瘤组织分离的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 TIL来自肿瘤组织区域,可特异识别自体肿瘤,具有特异的MHC限 制性溶解肿瘤活性
TIL对IL-2的依赖性较小 动物实验表明,其体内抗肿瘤效应比常规LAK强50-100倍 TIL对某些实体瘤治疗已取得疗效 TIL细胞由于杀瘤谱窄,制备困难,及在收集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功 能改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调节获得性免疫的CK:
IL-2、IL-4、IFN-γ、TNF-β等
作用于造血系统的CK:
EPO、TPO、G-CSF、GM-CSF、IL-11、IL-3等
2021/6/20
9
CK的特点
低分子量蛋白质 非特异性结合 自限性和短效性 高效性 多源性 多效性 网络性
2021/6/20
肿瘤的生物治疗
2021/6/20
1
概念
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
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用生物来源的制剂或调节生物 反应的制剂治疗肿瘤的方法
2021/6/20
2
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途径
调节细胞生物学行为: 增殖、凋亡、分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
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2021/6/20
10
CK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诱导免疫效应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增强免 疫效应细胞的功能与活性
抑制肿瘤病毒的增殖和肿瘤细胞的分裂 促进肿瘤细胞抗原递呈和共刺激分子表达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2021/6/20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李玉生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李玉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
癌与免疫--1
• 1943年,Gross L发现一种小鼠,切除皮肤肉瘤后,再次 种植原肿瘤不再生长,提示肿瘤抗原刺激宿主可产生免疫 反应。
• 70年代,Burnet提出“Immune surveillance of cancer”,并用BCG治愈某些肿瘤。
(perforin)和颗粒酶(grazmes)(含有丝氨酸-蛋白酶的颗粒)的
释放,导致靶细胞调亡。
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2
•
CD4+T细胞与特异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以及表达HLA II类分子的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HLA II
类分子是具有12~20个氨基酸的长肽,由APC细胞摄取与加工外源性蛋
NK细胞可溶解某些类型的培养靶细胞,但不能杀灭新 鲜的肿瘤细胞,但其作为抗肿瘤效应细胞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经IL-2孵育而获得的淋巴细胞称为LAK细胞,可溶解多 种恶性细胞,对正常细胞无作用。
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识别、溶解肿瘤细胞。 免疫细胞分泌的许多细胞因子可对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肿瘤免疫细胞
• Th细胞通过II类HLA抗原识别,然后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 IFN-r,IL-2;
白而来。CD4(+)T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被活化后,细胞就开始产
生细胞因子,以增强B细胞抗体的产生、支持T细胞应答及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基于细胞因子产生的方式和刺激他们的抗原以及它们所支持
的免疫应答,T辅助细胞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Th1细胞促进细胞
毒性细胞应答、迟发超敏反应以及通过分泌白介素(IL)-2、干扰素
1.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根治恶性肿瘤最有效、最重 要的治疗方法;
李玉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
癌与免疫--1
• 1943年,Gross L发现一种小鼠,切除皮肤肉瘤后,再次 种植原肿瘤不再生长,提示肿瘤抗原刺激宿主可产生免疫 反应。
• 70年代,Burnet提出“Immune surveillance of cancer”,并用BCG治愈某些肿瘤。
(perforin)和颗粒酶(grazmes)(含有丝氨酸-蛋白酶的颗粒)的
释放,导致靶细胞调亡。
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2
•
CD4+T细胞与特异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以及表达HLA II类分子的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HLA II
类分子是具有12~20个氨基酸的长肽,由APC细胞摄取与加工外源性蛋
NK细胞可溶解某些类型的培养靶细胞,但不能杀灭新 鲜的肿瘤细胞,但其作为抗肿瘤效应细胞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经IL-2孵育而获得的淋巴细胞称为LAK细胞,可溶解多 种恶性细胞,对正常细胞无作用。
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识别、溶解肿瘤细胞。 免疫细胞分泌的许多细胞因子可对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肿瘤免疫细胞
• Th细胞通过II类HLA抗原识别,然后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 IFN-r,IL-2;
白而来。CD4(+)T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被活化后,细胞就开始产
生细胞因子,以增强B细胞抗体的产生、支持T细胞应答及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基于细胞因子产生的方式和刺激他们的抗原以及它们所支持
的免疫应答,T辅助细胞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Th1细胞促进细胞
毒性细胞应答、迟发超敏反应以及通过分泌白介素(IL)-2、干扰素
1.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根治恶性肿瘤最有效、最重 要的治疗方法;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第三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概述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
发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约占总死 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医学急迫要求解决的 问题,也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主要研究的课题之 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 的病理过程,与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不同,肿瘤 的恶性表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 恶变的结果。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 抑制DNA的合成。 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S期细胞。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确效,也可用于其急变。 对转移性黑色素瘤也有暂时缓解作用。 常作为同步化疗药物以提高肿瘤对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也可有胃肠道反应。可致畸胎, 孕妇忌用。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都是属于局部治疗措施, 目的在于清除或摧毁恶性肿瘤病灶。
化学药物治疗是主要全身的系统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
增殖失控 侵略性生长 转移
肿瘤:三种细胞
分裂增殖的细胞(大部分药物作用对象) 增殖细胞群 生长比率
处于G0期的细胞:复发根源 无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无害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群。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处于按指数 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占肿瘤全部细胞群中的 比率。GF值越大,对药物的反应越敏感。一般 早期肿瘤F值大。
大部分药物是作用抗增殖药物,也将影响快速 分裂的正常细胞,如骨髓、损伤修复系统,抑 制生长,导致不育,脱发,或致畸。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I)
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S期 抗叶酸类:甲氨喋呤; 抗嘌呤类:6-MP; 抗嘧啶类:5-FU;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
概述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
发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约占总死 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医学急迫要求解决的 问题,也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主要研究的课题之 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 的病理过程,与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不同,肿瘤 的恶性表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 恶变的结果。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 抑制DNA的合成。 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S期细胞。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确效,也可用于其急变。 对转移性黑色素瘤也有暂时缓解作用。 常作为同步化疗药物以提高肿瘤对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也可有胃肠道反应。可致畸胎, 孕妇忌用。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都是属于局部治疗措施, 目的在于清除或摧毁恶性肿瘤病灶。
化学药物治疗是主要全身的系统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
增殖失控 侵略性生长 转移
肿瘤:三种细胞
分裂增殖的细胞(大部分药物作用对象) 增殖细胞群 生长比率
处于G0期的细胞:复发根源 无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无害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群。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处于按指数 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占肿瘤全部细胞群中的 比率。GF值越大,对药物的反应越敏感。一般 早期肿瘤F值大。
大部分药物是作用抗增殖药物,也将影响快速 分裂的正常细胞,如骨髓、损伤修复系统,抑 制生长,导致不育,脱发,或致畸。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I)
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S期 抗叶酸类:甲氨喋呤; 抗嘌呤类:6-MP; 抗嘧啶类:5-FU;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K细胞参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ADCC), NK细胞
不是靶细胞特异性的,但是通过目前尚未明确的作用机制,显示
靶细胞选择性。 NK细胞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
明显超过对正常细胞的细还有网状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巨
噬细胞。单核细胞长期生存于循环系统,进入组织中后就变成了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不仅具有各类生理保护功能,还具有抗原加
工和呈递作用,把外周血中的抗原信息带入免疫组织中。
引起细胞破坏的免疫效应机制
抗体与补体结合可导致细胞破坏,或者发挥调理素的作用,促 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免疫细胞与靶细胞直接作用可引起靶细胞溶解。CTL(细胞毒T 淋巴细胞)从粘附靶细胞到使之开始溶解只需数分钟。
癌与免疫--2
• 约10%的肿瘤病人发生迟发行过敏反应; • 有报告,大肠癌应用自身瘤苗后,40%病人出
现迟发性过敏反应,这些病人的肿瘤复发率为 61%,对照组复发率87%。
癌生物治疗的基本原理
生物治疗作为癌治疗方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设 法刺激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 可监视并排除“非己”的分子或病原微生物,而不与 自身组织起反应。免疫系统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组织系 统,其细胞之间缺乏固定的联系,而是在循环系统和 淋巴系统内外自由循环。免疫反应由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树突细 胞、上皮细胞和体内许多细他细胞参与完成。免疫细 胞主要分泌抗体和细胞因子。对抗原抗体反应和作用 于免疫系统内外的多种不同靶细胞的细胞因子的深入 研究,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免疫系统有关细胞
发挥免疫功能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约 占血液白细胞总量的20%,按其发育和功能不 同,可分为3个只要类型:B细胞、T细胞和裸 细胞。通常用单克隆抗体分析细胞表面分子。 不同抗体可检测不同类型白细胞。有些抗原为 不同的靶细胞所共有,有些抗原为不同靶细胞 所特有。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ation,CD) 通常用来描述白细胞表面的不同成分。
NK细胞可溶解某些类型的培养靶细胞,但不能杀灭新鲜的肿 瘤细胞,但其作为抗肿瘤效应细胞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经IL-2孵育而获得的淋巴细胞称为LAK细胞,可溶解多种恶性 细胞,对正常细胞无作用。
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识别、溶解肿瘤细胞。
。 免疫细胞分泌的许多细胞因子可对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肿瘤免疫细胞
• Th细胞通过II类HLA抗原识别,然后分泌各种细胞因 子如IFN-r,IL-2;
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1
•
胸腺来源的淋巴细胞或称T淋巴细胞,都是CD3+细胞,通过T
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与免疫球蛋白相似,受体也具有特
异 细 胞(性胞。T毒hT性)细T。胞细又胞可(以C分TL为)两,大与类产:生能细够胞直因接子进的行C细D胞4+T杀辅伤助的淋C巴D细8+
• 的靶C细D胞8+相T细互胞作与用在。细所胞有表细面胞表都达普人遍白表细达胞HL抗A原I类(分HL子A,)是I类一分种子 由8~10个氨基酸构成的短肽,由自身蛋白或病毒蛋白降解而来。 C与D一8+系T细列胞复的杂T的C辅R/助CD分3子复祥合和物作特用异有地关识的别二单级肽信/H号LA一复起合,物通,过并颗
因素的刺激。而Th2细胞对过敏源和寄生虫发生反应。
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3
•
自然杀伤细胞(NK)是一些大颗粒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与 T、
B淋巴细胞明显不同。 NK细胞参与宿主的第一线防御,是非特
异性的,这些细胞是 CD3(-)细胞,不表达 T细胞受体。 NK细
胞表达促进细胞粘附和免疫球蛋白受体( FcR)的 CD56分子。
粒胞吐现象激发对细胞的破坏过程,这个过程涉及溶细胞素 (cytolyin)即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grazmes)(含有
丝氨酸-蛋白酶的颗粒)的释放,导致靶细胞调亡。
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2
• 树突状CD细4胞+T以细及胞表与达特H异L性A的II抗类原分提子呈的细B淋胞巴(细AP胞C相)互如作巨用噬。细H胞L、A II 类分子是具有12~20个氨基酸的长肽,由APC细胞摄取与加工 外源性蛋白而来。CD4(+)T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被活化后, 细胞就开始产生细胞因子,以增强B细胞抗体的产生、支持T细胞 应答及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基于细胞因子产生的方式和刺激他们 的抗原以及它们所支持的免疫应答,T辅助细胞可以进一步分为 两个亚类:Th1细胞促进细胞毒性细胞应答、迟发超敏反应以及 通过分泌白介素(IL)-2、干扰素(IFN)-r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b而激活巨噬细胞;Th2细胞支持B细胞应答,并通过分 泌IL-4、IL-5、IL-6与IL-10,支持IgG、IgA与IgE的产生。这两 个亚类的CD4(+)细胞都产生TNF-a、IL-3和例细胞巨噬细胞及 落刺激因子(GM-CSF)。TH1细胞通常接受病毒和细菌等感染
• CTL通过I类HLA抗原识别,直接溶解靶细胞,或改变 其肽的表达,区别Th与CTL主要为CD4和CD8分子的 表达,与I,II类HLA形成的复合物;
• APCs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激活的 B细胞;
• NK细胞在外周血中为淋巴细胞,由Th细胞释放的IL-2 活化。
生物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 及临床应用
癌与免疫--1
• 1943年,Gross L发现一种小鼠,切除皮肤肉瘤后,再 次种植原肿瘤不再生长,提示肿瘤抗原刺激宿主可产 生免疫反应。
• 70年代,Burnet提出“Immune surveillance of cancer”, 并用BCG治愈某些肿瘤。
• 近20年来免疫学的主要进展是发现T细胞识别抗原而 非抗体,CD8+ T细胞含有IL-2受体;动物试验发现向 肿瘤细胞内转入 IL-4,IL-7,IFN-r,GM-CSF基因可治愈 某些免疫原性很弱的肿瘤,这个过程需要共刺激分子 B7-1与T细胞表面的CD28相结合。
1.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根治恶性肿瘤最有效、最重 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