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

合集下载

必修3练习题: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必修3练习题: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迹象的是()A.气候干旱少雨 B.地表反射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土壤紧实度增加2.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①远离海洋,身居内陆②高原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③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5.关于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灌溉水源充足 B.呈带状分布C.本区的宁夏平原是我国商品粮食基地之一 D.本区盛产温带水果6.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8.荒漠化的治理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25~27题9.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主,径流年际变化大10.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右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寒漠化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降水少,蒸发旺盛,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灌溉,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

据此完成1~3题.1.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其成因是()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植被稀少④山地、高原对水汽具有阻隔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的山地、高原对海洋水汽具有阻隔作用;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植被稀少是干旱的表现。

2.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A.气候干旱少雨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地表物质松散,多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故B项正确。

3.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干旱的气候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

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多年来,草原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据此完成1~2题.1.希拉穆仁草原土地沙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旅游开发④过度樵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旅游避暑胜地,旅游开发也会造成土地沙化。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般自然带形成的“概念图式”(或思考模型)
地处中纬 大陆内部 高山盆地 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闭塞
植被稀少
大陆性干旱气候, 风力大,降水少 河流水量小 地下水位低
土壤疏松
荒漠 景观
地理位置 (纬度、海陆) 气候特征 地形地势
自然环境其他要素 (生物、土壤、水文)
自然 景观
人类活动形成的“概念图式”(或思考模型)
人口 的增 加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 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 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带的“零星知识”(事实性知识)
(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土壤)(植被) 区域经济 1.地处中纬度地带,亚欧大陆内部,我国西北部 2.有高大山系和巨大盆地 3.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少,日照强,温差大 4. 河流少,地面干燥 5. 土壤粒粗大,沙漠广布 6. 地面植被稀少,荒漠景观 7.畜牧业 8.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9.采矿业、钢铁工业等
答案: 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4.(2011 年广东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 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 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经济活 动频繁
不合 理活 动
环境问 题
【真题演练1】
(2010 年新课标卷)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 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 11 次。据此回答问题。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及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基础题组20世纪70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

下图为“新疆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地退化②降水稀少③过度开垦④不合理用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改善该地胡杨林生长环境的措施有( )①退耕还草还林②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③实施人工降雨④人口迁移至上游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 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7云南曲靖一中月考)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4.(2017云南曲靖一中月考)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A.建材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

该流域4—10月的降水量为924.6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84%。

[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 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比表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安徽宣城调研二)该流域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三峡B.大兴安岭C.长江三角洲D.太行山区6.(2017安徽宣城调研二)下列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茶园B.柑橘C.板栗D.乔木林提升题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

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

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2.1荒漠化的防治

2.1荒漠化的防治

6、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7、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 用的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 达系统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③ ④
4.图揭示了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加剧之间的因 果关系。人口问题是造成环境、资源、贫困 等问题的根源。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因社会不能 满足需求而出现贫困饥荒。人们为了解决必 须的生活用品而过垦过牧,造成草场资源的 破坏,荒漠化加剧。因土地不断退化、风蚀 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作物产量逐 年降低,载畜量不断减少,人们陷入更为严 重的贫困饥荒。解决非洲贫困问题必须寻求 根源,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 保护相协调,与资源利用相适应。
8、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 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 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9、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四、荒漠化的危害
四、荒漠化的危害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流动沙丘淹没农田、水利设施、交通 线等;使大量耕地消失,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6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新人教版必修3

禁樵禁采
不再毁林开荒;营造__薪__炭__林__,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其他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
理等
精品课件
探究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 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l/3, 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 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二图中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 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且仍在蔓延
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__日__渐__丧__失____,影响西北 地区__ 经济和社__会________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
2(.1)预防__潜___在__荒___漠___化__的___威_ 胁
(2)扭转_正___在__发__展___中__的__荒___漠__化__土地的退化 (3.3防)治恢原复则_荒:__坚_漠_持_化_维_土_护__地__生__的__态__生____平__产__衡__力____与提高__经___济__效__益___相
探究案 探究一: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昆仑山冰雪融水

简述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规律。 __夏__季__流__量__大__,__冬__季__断__流__,__径__流__量__季__节__变__化__大__,__年__际__变__化__小____
①T ②H ③G ④S ⑤M ⑥N ⑦A ⑧E ⑨F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形成原因
气候变异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 过度的经济活动 。
3.表现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 长城 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毫 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东部为 高原 ;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
气候
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 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
地形
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 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
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下
图结合所学知识,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扩大, (1)说出图中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导致荒漠化。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 起草原退化。
(1)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 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和 不合理利用 。 2.主要表现 过度 樵采 、过度放牧、过度 开垦 、水资源的利
用不当等。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气候 土壤发 多疏松的沙 → 植被稀少 → → 干旱 育差 质沉积物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广阔无边的草原,雪白的蒙古包
风吹草低现牛羊
若干年后,草原发生了很大变化
草原的绿色消失了
衰退的草场满目疮痍。
学习型。
• 3.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
条件和人为原因。 • 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1.什么是荒漠化? 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 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 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表现类型 土地沙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 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土地逐渐演化成 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危害 破坏防止风沙前 移及抑制地表起 沙的物质 加速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绿洲地区
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 出现次生盐渍化 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植被退化,绿 洲荒漠化严重 导致生态用水紧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预防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 化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合理利用水资源 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
防 治 内 容
对 策 和 措 施
防 治 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 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 治沙相结合
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解 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是全球荒 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 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黄土 高原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2.1.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必修5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2.1.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必修5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时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主要分布区。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理解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A.沙漠化 B.石漠化C.盐渍化 D.三种类型都有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 D.石质荒漠化答案:1.C 2.A 3.C解析:第1题,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某些湿润、半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

第2题,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第3题,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往往引起次生盐渍化问题。

读“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表示(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5.图中②因素造成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 )A.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B.半干旱的草原牧区C.干旱的绿洲边缘D.内陆河流或冲积扇地区答案:4.A 5.B解析:引起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它主要包括: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过度放牧主要发生于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牧区。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及危害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次生盐渍化④土地污染⑤水土流失⑥酸雨蔓延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答案:A解析:根据荒漠化的定义,确定其范围。

【新新练案系列】高中地理必修三《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案(人教版,pdf版)

【新新练案系列】高中地理必修三《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案(人教版,pdf版)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 漠 化 的 防 治 以 我 国 西 北 地 区 为 例 二
第二章
姓 名 班 级 时 间 !" 分 钟
基础知识对应练
知识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下 列 不 属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内 容 的 是
*指出河套平 原 的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特 征并 分 析原因
#根据干湿 地 区 的 划 分图 示 区 域 属 于 地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 主要原因是 )在该区域 进 行 生 态 建 设如 果 有 植 树 造 林种 草 自 然 恢 复 三 种 措 施你 倾 向 于 哪一种 请说明理由
($该 山 为 种 植 业 与 畜 牧 业 的 分 界 线
*$下列地区中依靠 冰 雪 融 水 和 地 下 水 灌 溉 发 展
成 为 我 国 著 名 灌 溉 农 业 区 的 是
%$河 套 平 原
&$宁 夏 平 原
'$河 西 走 廊
($成 都 平 原
+$塔 里 木 盆 地 地 区 形 成 以 干 旱 为 主 要 自 然 特 征
)简 述 黄 河 乌 海 至 磴 口 段 河 流 流 向 及 水 文 特征
高考模拟练 )"$阅 读 图 文 材 料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一般 而 言单 位 土 地 面 积 上 植 物 的 叶 片 总面积 越 大生 长 速 度 和 蒸 腾 量 越 大 下 图 所示 区 域 !" 多 年 来年 年 植 树但 因 成 活 率 低 目 前 森 林 覆 盖 率 不 到 #8
型是黄土丘陵 &$该 地 盛 行 东
北风 '$这 种 地 貌 对 土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标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1)知识与技能: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2)过程与方法:1.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1.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99~300页)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3.当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后,能正确表示该地区大雨后河流流量变化的是( )解析:1.A 2.D 3.C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图中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

随着植被覆盖率提高,截流防洪效益逐渐增大。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4~5题:4.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5.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①流域面积广②围湖造田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土质疏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4.B 5.C 第4题,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大,但强度小,故含沙量长江不是最大;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由图示读不出辽河流域的植被保护情况;珠江径流量全国最丰富。

第5题,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2011济宁模拟)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6~8题:6.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7.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8.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围湖造田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思维导图:答案:6.C 7.B 8.B(2011广东汕头质检)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考地理总复习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总复习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D.退耕还草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答.案西:北(1地)C区的(2(区)1C域)差植(3异)B。被景观:图中①为_温__带__草__原_,②为_荒__漠__草__原_,③为
__荒__漠____。 (2)年降水量: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
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C1..主自扩然大要因绿素洲依—农—业据为的荒面,漠积化可创D造以.条退件将耕。还荒草 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 化等类型。据此完成(1)~(3)题。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答案:(1)C (2)C (3)B
知识点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__昆__仑__山__—__阿__尔__金__山____ __—__祁__连__山__—__古__长__城____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 在___4_0_0___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2)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 冲积平原凹地上,其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 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②开垦的旱地荒 漠化主要表现为盐渍化 ③墚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高中地理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归纳总结】1.认识荒漠化2.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

3.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

4.具体成因【方法技巧】1.图解荒漠化的成因2.沙尘暴是魔鬼,也是天使一般说来,沙暴是就地起沙(扬沙),它携带的沙物质搬运的距离不远,而尘暴(浮尘)却能在高空中飘移几千千米,甚至更远。

一位法国的地质学家曾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积雪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这些“不速之客”。

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

为何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增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素质较低,是根本原因。

(2)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开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是造成沙尘暴的地表原因。

(3)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偏高,是造成沙尘暴的天气原因。

春季多风是北方气候固有的特点。

这是由于内陆入春后地表温度迅速升高,气压差异较大,就会形成较大的风;北方的春天多浮尘,是因为北方是沙质土,此时温度回升迅速,且又少雨,土地解冻后,水分被蒸发,土地墒情较差,大片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呈干松状态,遇风就起,形成浮尘、扬沙乃至沙尘暴天气。

同样,南方即使遇大风也不会出现类似天气,一是南方以粘质土为主,二是南方多雨,三是南方植被覆盖率较高。

高中地理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预

高中地理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预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梳理归纳】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1.概念:发生在及一些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3.现状。

(1)世界约的陆地、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地区最为突出。

【答案】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1/4 2/3 西北【注意提示】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雨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①为温带草原,②为荒漠草原,③为荒漠。

(2)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 mm,B为200 mm,C为50 mm。

(3)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地表水贫乏,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分布着大片。

【答案】干旱流水作用戈壁和沙漠【注意提示】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荒漠分布纬度的不同中国的荒漠位于35°N~50°N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上其他荒漠带的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偏北l5°~20°左右,这主要是由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所造成的。

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水汽主要来自由东南太平洋、南海、盂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

广大西北地区因探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到达那堕已是强弩之末,加之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昆仑山。

秦岭、吕梁山、大兴安岭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为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夏季水汽非常贫乏,降水稀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1~2题。

1.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 1.A 2.D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
4.甲、乙两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 ) A.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甲:防风固沙、吸烟除尘;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甲: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乙:吸烟除尘、保护农田
5.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 ) 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土地生产能力高
【答案】 3.D 4.A 5.B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②华东③华北④东北⑤西北⑥西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7.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答案】 6.C 7.A
【解析】第6题,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的成因主要表现为沙丘入侵农田、草场,东北地区主要表现为滥垦、滥伐森林,华北地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

第7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新出现的沙漠化主要是由于滥垦、滥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8~9题。

年份(年)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万平方公顷)
8.20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9.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8.C 9.C
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
B.荒漠化—华北平原
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②耕地面积减小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在我国,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东北平原等;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发生红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华北平原易发生土地盐碱化。

第11题,轮荒耕作制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进而使得土地出现荒漠化,耕地面积也会逐渐减小。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不同,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
【答案】12.B 13.D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5.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14.B 15.B
16.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和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的适当位置。

A.矿物燃料大量燃烧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2)从干湿状况看,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和地区。

(3)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5)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从左向右、从上而下分别是A、D、G、C、E、F、B。

(2)干旱半干旱
(3)频率加快,间隔变短,范围扩大
(4)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冬、春季盛行西北季风。

(5)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地沙化严重。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林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建筑工地多,工地建筑用沙缺乏保护等。

17.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

为什么?
【答案】(1)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

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3)在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