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 共32页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导读: 汉族的风俗习惯汉族的风俗传统: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汉族的风俗习惯之礼俗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
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
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
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
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
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
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
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
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
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形式。
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
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
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
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以示敬重。
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
汉代基本礼仪ppt课件
十
, 同
手 附
合 拢
时其向
五上上前
,
度
。
10
正规拜礼
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 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 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 (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 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 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用于一般用于祭祀, 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11
宴请礼节
礼是个“不可说、不可说”的东西, 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角落……
12
家礼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不 学 礼 , 无 以 立
13
汉服礼仪
穿着汉服无论男女都不应当披头散发。如有中衣,请穿着中 衣,再套外衣。(无中衣可以义领代替)
系带多余部分自然下垂,飘逸灵动,自然得体
同 时 手 随 着 再 次 齐 眉 , 然 后 手 放
手 加 额 , 鞠 躬 九 十 度 , 然 后 起 身
手 压 左 手 ) , 手 藏 在 袖 子 里 , 举
正 规 揖 礼 : 左 手 压 右 手 ( 女 子 右
,
9ຫໍສະໝຸດ 一身两伸般
臂直揖
鞠
自 额
, 右
礼 :
头手直
躬下微立
移曲,
四
至 胸
, 左
两 臂
14
谢 谢
15
礼
衣 冠
仪上
之国
邦 汉
礼 入
门
——
1
2
为什么要学礼
君子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绅士教育
道德、健康、智育、礼仪
中国_习俗_礼仪_课件(PPT31页)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 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 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 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 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 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
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
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
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
“拜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是端 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 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 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 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划龙舟
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 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 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 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 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 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 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 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 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 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 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 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汉族是咱们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士人情也是多姿多彩。
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习俗都不太相同。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汉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1、尚农务本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
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
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韩非子·诡使篇》。
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
“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
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
《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
”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
《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
”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
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2、尊祖敬老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
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
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
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
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
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化习俗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孙。
下⾯是百分⽹店铺整理的汉族的⽂化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汉族的⽂化习俗 汉族的⽂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的区域⽂化,反映了汉族⽂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乐天知命(命⾃我⽴,福⾃⼰求),和尊敬祖先(⽽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中国,⼜有⼀些⼈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孟⼦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的⽂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化的冲击下,⼈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宗教。
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称华⼈或唐⼈,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民族。
⽬前,汉族⼈⼝约为13亿,占世界总⼈⼝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除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了新⽯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系⽒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个姬姓部落,⾸领是黄帝,其南⾯还有⼀个以炎帝为⾸的姜姓部落,双⽅经常发⽣摩擦.两⼤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由此产⽣.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体以西起陇⼭、东⾄泰⼭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地区的仰韶⽂化和龙⼭⽂化这两个类型的新⽯器⽂化,⼀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化遗存。
汉族民俗文化
大襟右仞交领这种。
秦代服饰(女服) 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 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 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 大多镶边。。
汉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代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 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汉代直裾(女服,区别于曲裾) 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
汉代 鎏金点翠花篮耳坠
明代 玉兔捣药耳坠
四,耳珰(dang) 珰是直接穿挂于耳 上的耳饰,一般为为凹腰圆筒形
汉代 耳珰
六朝 琉璃耳珰
二、民居文化
1、北方:四合院、窑洞 2、南方:砖木、茅草、竹子 3、汉族建筑布局的特点一般是平而
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侧房、 内院外院,楼最高不过二层,往往形 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建筑物融为 一体,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 .
一,耳玦(jue)
有缺口的环形玉称为玦。耳玦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耳饰,
其戴法目前不是很清楚。有人说戴耳玦时可将缺口夹住耳朵, 也有人说需用细绳子系挂在耳眼上。也有人说古人生前戴环、 死后戴玦,实际只是一种猜测。
河姆渡文化 玉玦
春秋 玉玦
二,耳环 和现代意义基的耳环。
四、婚娶文化
纳彩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择偶、提亲 讨八字 正式提亲 送彩礼、嫁妆 择定娶亲吉日
亲迎
娶亲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 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 “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 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 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 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 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北朝
汉代礼仪课件ppt
汉代礼仪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 收外来文化和民间习俗,逐渐丰 富和完善,成为封建社会礼仪的 代表之一。
汉代礼仪的特点与影响
汉代礼仪的特点
汉代礼仪强调等级制度和尊卑有序, 注重仪式感和礼器、服饰的使用,同 时提倡孝道和尊重长辈。
汉代礼仪的影响
汉代礼仪不仅在当时社会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礼仪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礼仪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汉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CHAPTER
饮食礼仪
总结词
汉代饮食礼仪繁琐而讲究,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观念。
详细描述
在汉代,饮食礼仪受到高度重视。不同身份的人在饮食上有 着严格的规矩,如席位的安排、餐具的使用和食物的分配等 。同时,在宴请宾客时,主人需向宾客致辞,宾客也要回应 主人,以示尊重。
服饰礼仪文化自ຫໍສະໝຸດ 心。社交规范作用汉代礼仪是古代社会交往的规范 和准则,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学 习和了解汉代礼仪有助于人们在 社交场合更加得体、礼貌地交往
。
现代社会中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扬
教育体系中的礼仪课程
将传统礼仪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传统礼仪知识,培养文明礼 貌的习惯。
详细描述
在汉代,行走礼仪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身份的人行走时需 遵循不同的规矩,如并排走时尊卑有序、遇见长辈或上司时需让路等。这些规 矩不仅保障了个人的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见面礼仪
总结词
汉代的见面礼仪注重礼节和尊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详细描述
在汉代,人们相见时需遵循一定的礼节。如平辈相见时,一般作揖或拱手;见到长辈或上司时,则需低头或下跪 行礼。此外,在社交场合中,人们还需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言谈举止,以示尊重和谦虚。这些见面礼仪不仅是一种 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
介绍汉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介绍汉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社会中调整人们生活关系的不仅仅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介绍汉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介绍汉族的风俗习惯资料,欢迎阅读。
介绍汉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除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形成历史】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
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
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
《汉代基本礼仪》课件
新皇帝即位后,朝廷百官需按品 级顺序向皇帝朝贺,行三拜九叩 大礼,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拥戴 。
宴飨礼仪
宴前准备
宴会前,需确定宴会的目的、规模、 参加人员等,并做好场地布置、酒菜 准备等工作。
宴会礼仪
宴会开始时,主人先向宾客敬酒,宾 客回敬主人。宴会过程中,需遵循一 定的规矩,如座位安排、饮酒规矩等 。
婚冠礼仪
婚前准备
汉代婚礼前,需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程序,以示郑重。
婚礼仪式
婚礼当日,男方需到女方家迎亲,女方上花轿后,男方行拜堂礼,然后进入洞 房。次日晨,夫妻需拜见父母,完成整个婚礼仪式。
丧葬礼仪
丧期规定
汉代对不同等级的官员和庶民的丧期有明确规定,以示尊卑 有序。
葬礼仪式
汉代葬礼包括停尸、招魂、沐浴更衣、送葬等程序。送葬过 程中,还需遵循一定的规矩和仪式,如哭丧、下棺等。
PART 04
汉代节庆与祭祀礼仪
节庆礼仪
春节礼仪
重阳节礼仪
汉代春节时,人们会进行祭祖、拜年 、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活动,以祈 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重阳节时,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 花酒,寓意长寿健康。
中秋节礼仪
在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猜 灯谜等,以表达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 向往。
祭祀礼仪
详细描述
汉代的服饰种类繁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穿 着也有严格的规定。例如,皇帝穿着龙袍, 官员穿着官服,平民则穿着普通的布衣。此 外,汉代的服饰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 文化传统,如宽袍大袖、长裙曳地等。在穿 着时也有很多规矩,如不能穿错颜色、不能 穿错款式等。
居住礼仪
总结词
汉代的居住礼仪体现了尊卑有序和家族观念,同时也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汉族传统礼仪
•
• • • • • • •
• •
• •
•
•
12. 置醴:有司摆好醴酒席。 13. 醮子:冠者(笄者)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 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吃一点饭。 14. 字冠者(笄者):给冠者(笄者)取“字”。 15. 聆训:冠者(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 对其进行教诲。 16. 揖谢:冠者(笄者)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 礼以示感谢。 17. 礼成:冠者(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 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礼成。
跪拜礼的分类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 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 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做出了严格的规范, 共有“九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 故称吉礼。 祭祀对象分为天、地、鬼三类。每类下再 细分为若干等。
汉民族传统礼仪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礼 吉礼:天神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列星)、地祗祭 (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镇、四渎、城隍、 六宗、四方百物等)、人鬼祭(先祖、帝王、先圣、先师、 贤臣等) 凶礼: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 军礼: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 之礼 宾礼:朝、宗、觐、遇、相见礼、蕃王来朝礼等 嘉礼:饮食之礼、昏冠之礼、宾射之礼、燕飨之礼、脤膰 之礼、贺庆之礼、巡守礼、即位改元礼等
2.笄礼
古代女子到了15岁左 右,就要举行笄礼。 “笄”即簪子,一种 绾头发的装饰物。笄 礼即把头发盘到头顶 上梳成发髻,用簪子 插住,表示此女已成 年。(右图为山东大 学学生举行笄礼)
冠笄之礼
“冠礼”、“笄礼”合称冠笄之礼。后代将 此礼与婚礼结合在一起。婚前一天,男子 穿新衣服到宗庙或家堂,叩见祖先长辈, 由长辈加冠并赐以成人之字;女子则在婚 前一天,用簪子束发,叫“上头”,用丝 线绞去脸上汗毛,叫“开脸”,这种将冠 礼与婚礼有机结合的方式至今仍然存在。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篇一:汉代礼仪汉代礼仪汉代礼仪,顾名思义是汉代时候人们的礼仪。
包括立容,坐容,行礼,迎宾,宴请。
1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2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3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汉族传统礼仪有什么
汉族传统礼仪有什么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国家,在中国的民族中,汉族的人们在人口上占据了最多,而汉族人们对于在礼仪上来讲也是非常之多的讲究文化,对此汉族礼仪文化到底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族传统礼仪一、宴请: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二、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饮茶: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居多甲壳类,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做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塞等民族的饮食结构构成了独特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构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
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配搭方式,既具备一定的共同性,又因相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构成一系列的具体内容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
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著重一个「Fanjeaux」字。
凡去了客人,泡茶、敬茶的礼仪就是必不可少的'。
布季谢客到访,可以争求意见,采用同已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恭客时,对茶叶适度果蔬也就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必须特别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通常用茶杯泡茶,例如已喝回去一半,就要嵌入热水,随其喝随其迎,并使茶水浓度基本维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合。
在饮茶时也可以适度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至调节口味和小食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年礼——冠礼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 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 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 冠者礼之始也。 ——《礼记·冠义》 冠礼,人伦之所重者也——《六艺纲目》
诞生礼
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古代完整的诞生礼仪
1 诞生礼 ①男弄璋、女弄瓦: ②男悬弓、女悬帨;③名子 ;④报喜 2 三朝礼 ①射天地四方 ②接子 ③洗三 ⑤拜床母 3 满月礼 ①满月酒 ②剃胎发 ③移窠 4 百日礼 ①穿“百家衣 ②戴长命锁 5 周岁礼 “抓周”,又叫“试儿
醮子 字笄者 聆训
婚—传统新婚礼俗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催妆,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 送妆,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 铺房,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 亲迎多以花轿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
汉族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美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 情。饮德食和、万邦同乐 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茶文化
茶——天、地、人间的人道、心道
茶叶需净 茶器需净 茶水需净 人心亦需静
汉服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 ,上衣下裳,宽袍大袖。不 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 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
常被汉服复兴者们穿着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襦裙、高腰襦裙、圆领 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汉服的配饰
在头饰方面,要求女子插笄,男子戴发冠。 古代妇女的发式(远古的披发、汉代的“倭堕髻”、唐代的“灵蛇髻” ,宋代的
“朝天髻)等等。
身饰、腰佩、足饰、佩剑
食——汉族饮食文化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 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 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
酒礼
古代饮酒礼仪:拜、祭、啐、卒爵。 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
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酬--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酢--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 旅酬--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 行酒--依次向人敬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成年礼——冠礼
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 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
戴上礼帽。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 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 的帽子一一戴上。 由父亲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字”,“冠 而字”,表示成人。 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 之;成人而与为礼也 。
成年礼——笄礼
女子15许嫁,笄而字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 赶快离开。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酒文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 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 重要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的各个领域。
剑南春、、泸洲老窖、贵州茅台、 五粮液、杜康、
汉族地区的礼仪和习俗
衣——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服的起源:神话及传说起源 --- 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 黄帝 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 和创作,如文字,农业,音乐,历法等。黄帝的正妃嫘祖,传说中就是她首 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 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茶道,华夏宴式和跪式三种。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 (三)叩指礼: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夫妇虽两体犹一心。
“撒帐 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 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
结发 接着,新郎将一些预先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 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下丝穗以遮面,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 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 起身上轿。
拜堂: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 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先拜天地,然后夫妻交拜
“合卺 ”,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即俗称“交杯酒”。 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 之则一,象征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 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随即 以笄插定发髻。
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 的女宾为少女加笄,由母亲申以 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
笄礼程序
初加 :髻发,简笄,素雅襦裙 ,拜父母,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二加:秀簪,曲裾深衣,拜正宾,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三加:华丽的钗冠,大袖礼衣,拜祭天地,感天地承载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