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声训练
论混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混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声乐教学方法正确与否尤其是核心点是否准确是学习声乐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此角度着重探讨了声乐教学中的混声唱法及其训练方法。
相信这种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水平,最终能走向歌唱的自由王国。
关键词:混声唱法打开喉咙横膈膜支持面罩共鸣解决高音长期的声乐教学使我觉得,唱歌训练从一开始就应该以有呼吸支持的混声为基础,把这种真假混声的训练方法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确运用这个方法进行声乐教学,才能很好地解决发声训练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才能使学生的嗓音得以健康发展,从而避免大本嗓以及发虚的假声唱法所产生的挤压喉咙和无法唱高音的毛病等。
一些高声部尤其像男高音经过多年学习仍不能唱好高音多数是因为不能正确运用混声唱法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混声唱法呢?混声唱法是指在唱歌中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即声音的高低主要靠声带的振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音的高低变化的一种发声方法。
“混声唱法”是对声带发声时机能状态按物体振动学的科学原理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发低音时避免全用真声,发高音时避免全用假声,也就是说,唱任何一个音都是真假结合效果,高音有浓厚的真声色彩,低音含有有假声成份。
当然,随着音高的不同,真假声的比例亦不同。
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结合。
在唱低音时声带处于比较长、宽、厚的状态,发高音时声带处于比较短、窄、薄的状态即声带的边缘部分振动状态。
由此可见,歌唱时由于音高的变化,声带机能状态必须随之变化。
这种声带振动方式的变化过程及能力的培养就是声乐训练的关键所在。
随着音高的不断变化,须逐渐进行声带振动方式的逐渐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音高声带这种振动方式转换过程,即是真假声混合比例不断细微调整的过程。
如果不是这样,始终用真声状态去唱,由于声带负担太重,不但音域窄唱不了高音,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声带病变甚至失去歌唱能力。
同样,如果始终用假声状态歌唱,这种唱法由于声带不能很好闭合,所以声音虚弱,没有亮音,得不到呼吸支持,声带功能减弱而失去弹力,同样也会造成病变失去歌唱能力。
声乐教学中真声、假声及混声浅析与训练要点
声乐教学中真声、假声及混声浅析与训练要点发表时间:2015-04-27T10:46:37.0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4月总第204期供稿作者:王喜平[导读] 所谓“真声”是指整个声带拉紧作整体的振动,它是人们歌唱时一个自然的发声状态。
王喜平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266700 演唱者要想唱出美妙、悦耳、动人的歌声,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天赋,而且要有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
也就是说,既要有丰满、浑厚、结实的低音,又要有圆润、甜美、清亮、宽厚的中音,更要有明亮、集中、贯通、极富穿透力的高音,再加上声情并茂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很好而完整地表达完成作品。
一、对真声、假声及混声的浅析1.真声所谓“真声”是指整个声带拉紧作整体的振动,它是人们歌唱时一个自然的发声状态。
“真声”在整个发声过程中声带闭合好,声门挡气作用大,耗气量较少,音量大,泛音多,听起来音色丰满明亮,接近于生活中的自然语言发音。
但由于“真声”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面积过大,唱高音感到费力困难,所以它的有效音域较窄,不产生换声区或换声点。
2.假声“假声”是相对“真声”而言,它发声时仅靠声带的边缘振动。
由于声带边缘很薄,两侧的声带便不能紧密相贴,振动时呈上下进行,故声门留下缝隙,发高音时比较容易,但发低音时声门留下的缝隙大,耗气量也较多,其泛音的成份、音色就显得虚而单薄,那么中低声区的声音就不够结实,假声在小字二组的升f以上声音的威力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高音用纯假声,就会使得音色单调、失去“个性”、无表现力。
3.混声在歌唱中,对上述真、假声的运用不能截然分开,一般情况下应当既有真声成份又有假声成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假混声”。
所以,“混声”就是将“真声”与“假声”两种成份混合起来,即在整个声带拉紧的前提下,将二者巧妙地混合运用,在中低声区时是以大部分声带振动为主,而随着音的升高逐渐过渡到以边沿声带振动为主的发声方法。
也就是在唱中低音时真中有假,唱高音时假中有真。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指以民族音乐为基础,运用民族音乐特色的声乐唱法。
不同民族的唱法各具特点,如蒙古族的呼麦、彝族的花喉、藏族的共鸣唱法等,都需要通过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来掌握。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
蒙古族呼麦:1. 运用腹式呼吸:呼麦需要长时间维持呼出声,保持足够的气息支持十分重要,所以要掌握腹式呼吸。
2. 嘴唇的调整:呼麦时要保持嘴唇相对放松,呈半合状态,扩大嘴唇面积,使呼出的气流更加稳定。
3. 舌头和声带的协调:舌头尽量向下弯曲,牢牢贴合下颚,使空腔变小,增加共鸣,同时要控制好声带的振动,产生独特的颤音效果。
彝族花喉:1. 控制气息发声:花喉需要通过颤音技巧产生共鸣效果,所以要掌握气息的适度流动,避免过分用力或不够用力。
2. 嘴唇的调整:花喉唱法中嘴唇要呈半合状态,在齿龈之间形成一个小的缝隙,从而产生特殊的音色效果。
3. 舌头的位置:花喉需要保持舌头的弯曲,牢牢贴合下颚,形成一个狭窄的空腔,从而加强声音的共鸣。
藏族共鸣唱法:1. 呼吸控制:共鸣唱法需要对气息进行精准的控制,通过深腹式呼吸和注意气息的维持来保持持久的声音。
2. 嘴唇和腭的调整:共鸣唱法要求嘴唇微微张开,使口腔空腔气压增大,形成共鸣效果,同时调整软腭的位置,合理控制音色。
3. 声带的协调:共鸣唱法要求声带的振动和口腔空腔的共鸣协调一致,从而产生清晰、宽广的声音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民族唱法,其他民族唱法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训练技巧。
在进行民族唱法的训练时,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针对个人的声音特点和音域范围进行训练,逐步掌握唱法的要点和技巧。
要多听多模仿,通过模仿民族唱法的专业歌手,学习他们的发声技巧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还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身体状态,以更好地演绎民族音乐。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中混合声的演唱及训练
混 合 声 就 是 真 身 与 假 声 的 混 合 。 真 声
是声带全部震动状态 下的发声,也是 自然发 声、本嗓发声 。混合 声结合 了真声与假声的
有利特 点,也就 是真假声的混合使用 。在混 合声里 既有真声 的扎 实、明亮、高亢 ,同时
又具有假声 的圆润 、细腻、柔和 ,除去 了真
握 人物 的 形 象特 点 。
贯统一 ,无 明显换声点的独特效果 ,声音清 脆 、明亮 、流 畅、华美。
( 二)u 母音的训练
u 母 音的发音特 点也很容 易就能体会 到
= 、混合声演q的类型
( 一 )真声 多的混合声
“ 真声 多 的混 合 声 ”是指 在 混合 声演
头腔共 鸣 的感觉 。在 唱u 母音 时 , 口型与0
声 的尖 锐 和 假 声 的 单 调 。 混 合 声 具 有 声 音 连
寄托于仇虎 。
歌曲 《 啊 !我 的虎子 哥 》是 金子 见到
仇 虎 ,度过 了 1 0 天 甜 蜜爱情 的 日子 时唱 出
的 ,这时 的金子表现 出对新生活 的渴望 与追 求 ,同时又有 爱情给 她带来的甜蜜和喜悦。 整首歌 曲的声区基本 上都在 高音区,假 声的 音域高 ,声音细 腻、柔和 ,灵活性好,所以 假声 比例 多就更 容易演绎 这首歌,也更好把
投稿热线
0 l 0 - 6 3 5 B 3 0 1 3  ̄ 6 3 5 8 5 7 3
投稿邮箱 :h h z s Fra bibliotek z s  ̄s i n a c o n r
浅 谈 民族声 乐作 品中混合声的演唱 及训练
一 曹 莉
【 摘 要】: 在 民族声乐作品 中越来越 多的运用到混合声的演 唱方 法.而 混合声 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和广泛的运用也 备 受人 们关注。本文将从混合声的演唱特点及其类型 ,混合声 的训练方面进行具体 阐述 。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声”问题
到一 种 共 名状 态 , 以把 这种 状 态 称 为 “ 可 无名 ” 名 不 是 没有 步。正确的歌唱状态包括 : 。无 气息的正确运用 、 E的打开 、 喉 1 喉咙
展。各种文学文本 、 各种文学题材 、 各种话语方式 自由地展现
着文 学 的精 彩 和 丰 富 。在 文 学 文 本 上 , 出现 了后 朦 胧 诗 、 识 意
混声是专业歌唱者从低声区到中声区再到高声区 ,有一
定 比例 的真 假 声 结 合 , 声音 从下 至上 达 到 一 种 相 对 的平 衡 , 使
元的社会 时期 , 人们的精神生活 日益丰富 。那种重大而统一 的
时代主题往往就覆盖不 了民族的精神走 向 , 于是价值多元 、 文 学创造和文学工作者都反映 了时代的一部 分主题 ,却不 能达
二、 混合 声 的训 练 方 法
( 建立正确的歌 唱状 态是 解决“ 一) 混声” 问题的基本保 障
再是 单 一 的形 式 而 是 多样 性 。告 别 了文 学 从 属 政 治 和 对 文 学
写作的硬性规定 , 伴随着 9 O年代全球化脚步 的加快 , 得国 使
一
外 的许 多 新 思 想 、 潮 流 涌 人 中 国 , 而 推 动 文 学 的 多 元 化 发 新 进
、
“ 声” 混 的概 念及 意 义
初 学声乐 的学生 ,在发声时经常会 出现声音不统一的现 象, 女高音表现最为明显 。这是由于初学声乐 的学生是在平时
著名学者陈思和曾有一个见解 :共名时代 的文学 ,我们 “
可 以 找到 一 个 统一 的宏 大 的 主题 ,0世 纪 8 代 知识 分 子 思 2 0年
探讨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探讨民族唱法如何用“声”摘要 :文章结合美声唱法、中国的传统唱法以及通俗唱法,分析了嗓音运用的多样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民族唱法的用嗓也应同时运用两种混声机能,从而更好地开发高声区的观点。
关键词 :民族唱法用嗓真声假声混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原有的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了两种新的演唱组别,其中一组是“原生态”演唱法。
对“原生态”唱法的提法以前是没有过的。
当然,也有把各民族传统的、民间的唱法称为传统唱法的。
笔者认为,“原生态”即这种意义上的传统唱法。
据了解,“原生态”唱法主要指的是:用不受专业院校训练限制的民族原始声音、用民族语言或者地方方言、用传统的表演形式和伴奏形式来展示各民族自己的风采的唱法。
记得当时有一位嘉宾现场点评说:“原生态唱法才应该算是中国真正的民族唱法,而大家通常所说的民族唱法,应该说成中国唱法更合适。
”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笔者倒颇为赞同。
一、唱法的界限在高校声乐教学体制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
众所周知,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从声音来说,真声假声都用,讲究的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声音真假混合,共鸣同时出现,声音都是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真假声和共鸣的。
那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否有些共同之处,它们之间的界限究竟是什么?专家们已作过很多见仁见智的探讨。
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区别:唱法训练和共鸣的不同。
首先,是唱法的训练。
如果全面地考虑世界歌唱艺术,我们所说的唱法上的区别,是指唱法本身嗓子的力量以及真假声的比例是什么状态,要混合到什么程度,是以真声为主还是以假声为主。
其次,是共鸣的不同。
美声唱法是全共鸣,即全身作为共鸣体,而有的唱法只用部分共鸣。
有的唱法共鸣用得比较明亮,有的共鸣相对来说用得稍暗一些,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高,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低。
共鸣腔体的运用,用上部、用中部、用下部都不尽相同,这是区别唱法的几个方面。
论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唱法的演唱技巧
论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唱法的演唱技巧【内容摘要】歌唱中,真假声的混合运用是获得好声音的基础。
在中国民族唱法中自如地进行真假声混合唱法演唱,需要在演唱过程中及时地对发声的准确度进行判断,并对发声中所出现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以合理地掌握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的唱法技巧。
【关键词】民族唱法真假混声演唱技法中国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的唱法技巧研究是声乐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
歌唱中真假声的混合运用是获得好声音的基础。
良好的声乐获得需要丰富多变的声音色彩,而声音色彩需要与音色达到完美的和谐度,这样才能够获得具有极强穿透力的演唱效果。
这是良好声音获得的最基本保障。
一、混声唱法及其原理在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唱法是一种特殊的声音运用方法,声带在正确的、富于科学规律的机能统一状态下进行真假声的交替,将真假声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运用,使真假声在进行混唱时的状态自然而和谐。
民族唱法中真假声的混合运用,是在进行低音演唱时运用真声,而在进行高音的演唱时运用假音进行发声处理的特殊技巧形式。
在发声状态下,真声与假声的高低音都要互相包含在混合音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低音里也要有假声的成分,真声里也要找到高音的韵味,这样的真假声混合才能具有和谐感与真实感。
另外,在进行混合唱法的过程中,真假声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高音部的变化而随时进行声音的调整。
在进行中、低音区的歌唱时,口腔、胸腔共鸣与真声的成分就会相继增多,反之假声的运用就相对少一点。
这时进行混合演唱的声音就会比较饱满与厚重。
而在进行高音区的演唱时,头腔共鸣的因素就相对比较多,假声也就会加强,这时的真声就会相对比较弱,声音也就会体现得相对柔和。
在真假声的交替使用过程中,达到声音的整体统一协调,这就是在民族唱法中真假声混合运用的原理。
民族唱法的真假音混合唱法的运用过程,能够对音量的变化产生调控的作用,音色丰富多变,在音域上也会起到拓宽的作用,能够产生很好的共鸣效果。
这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所追求的就是声区的和谐统一,使歌唱状态处于一个整体的自然状态中。
高阶声乐技巧——“混声唱法”的训练和养成!
高阶声乐技巧——“混声唱法”的训练和养成!很多同学应该都知道“混声”唱法的优点:1.唱高音不费力不用声嘶力竭干喊2.可以达到声音平衡,真假声无痕切换3.健康的发声方式,对声带的损耗比较低“混声”的根本定义在于真假声的结合,也可以说连接真假声中间的声音,那我们在训练混声之前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混声,然后去尝试模拟出混声的状态,再通过训练去熟悉这种发声感觉。
我们知道所谓“真声”是从我们口腔发出来的,“假声”从鼻腔发出来,因为中间硬腭的干扰,所以导致真假声不能天然的融合在一起,大部分人没办法发出唱歌需要的混声的原因在于真声太多了,也就是声音都从嘴巴出来了,没有进入到鼻咽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位置共鸣,所以声音很白很干,更没办法再往上走。
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声音更多地进入到鼻咽腔,关于这个感觉怎么找,如下图。
当我们发出一个“en'的时候感觉声音在口腔部分还是比较多的,由“en“转成'eng'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舌根是向上推的状态,会跟小舌头贴在一起,这时候我们发出“eng”的音会感觉鼻咽腔震动明显,声音大部分进入到鼻腔,嘴巴也可以适当开个小口,其实这正是我们常训练的“哼鸣”,科学的方法都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因为一个正确的哼鸣就是一个混声的状态,同学可以自己先尝试一下。
对于那些目前不能完成的歌曲我们也可以尝试先用哼鸣的状态去小声哼出来,注意声音保证不能漏气声音不能散,只要声音保证集中,就证明是对的。
但是问题来了,很多同学没办法做到真假声的连接,真声到达一定高度就开始破音,直接转成假声,假声虚弱漏气,真声力量又太猛,所以两者没办法统一。
我们先要做到声区的连接,然后再去慢慢加强我们的“混声”。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声区连接方法,也是效果最明显的,大家可以看下面两张图。
第一种卷舌,将我们的舌头卷成下图的样子,出气时会发出类似一种“zi'和“wu”音之间的感觉,我们把气流加强,从低音拉到高音,从说话声音的位置拉向假声位置,你会不会惊奇地发现声音没有了断层,连接起来了!道理在于卷舌的时候我们口腔内部是通开的,同时舌根没有力量,口鼻咽腔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声音自然连接到了一起。
运用“轻声高位置喊桑”解决民族唱法中真假混声问题的研究
运用“轻声高位置喊桑”解决民族唱法中真假混声问题的研究[摘要]无论在声乐的学习道路上还是演唱生涯中,真假声混合唱法是每一位歌唱者必需掌握的技术、也是不太好解决的功夫问题,尤其中国的民族唱法,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唱和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民族唱法喊嗓混合声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63-01在中国的民族唱法中,真假混合发声方法尤为重要,它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通,也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音色,才能大大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一、轻声高位喊嗓练习:首先是气息练习 1、长音练习,在气息稳定、饱满的基础上,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是以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2、断音练习,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练习的方法: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或用“哈”字练习,气沉丹田快速练习,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
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待基本饱满,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急于求成,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二、真假声混合练习1、首先我们来探讨真声,真声是气息穿过声带,声带闭合时振动发出来的声音,传统戏曲唱法称真声为大本嗓或称真嗓。
它的发声生理机制近似与“胸”声的特点,音量大,结实饱满,泛音多,接近于说话时的发声,常用于中、低声区。
真声发音自然,咬字清晰,但唱高音困难,一般只在小字一组的c1到小字二组的f2之间。
声乐教学中的混声唱法
声乐教学中的混声唱法作者:李晶瑛来源:《艺海》2010年第06期单用真声或假声歌唱都会出现不尽完美的声音,这是不科学的唱法。
只有两者混合着应用才能获得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声区转换自然统一的、音域宽广有穿透力的、音色明亮、色彩动人的声音。
获得混声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运用呼吸方法,巧妙地调节好各共鸣腔体,使声音和谐统一、美妙动听。
混声唱法就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混合运用的唱法,是对声带发声时机能状态按规律的具体实践,它要求发低音时避免全用真声(胸声区),发高音时避免全用假声(头声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音都是混声效果。
混声唱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真声和假声的两种唱法混合着灵活运用歌唱,从而获得声音通畅、圆润甜美、美妙动听的歌唱效果。
一、混声唱法的科学原理混声唱法指的是真假两种歌唱状态混合着应用的意思。
假声要以真声为基础,真声要以假声为依托,高音挂上胸腔,低音挂上头腔,高音有浓厚的真声色彩,低音有假声成分。
这样两个声区比例恰当,灵活应用可发挥头声区里有胸腔共鸣,胸声区里有头腔共鸣的两个共鸣腔体混合共鸣的优点。
真假声混声歌唱要按比例调整,如果始终只用真声,由于声带一直处于拉紧的状态唱高音,势必造成脱离气息的喊叫,久而久之,由于声带负担过重,将造成声带病变而失去歌唱能力。
同样,如果始终只用假声,由于声带不能闭合,用不上力,所以声音虚弱,没有亮音,得不到呼吸的支持,久而久之,声带功能减弱而失去弹力,同样也会造成病变失去歌唱的能力。
假如将这两种唱法巧妙地,不是突然地,而是逐渐地过渡转换,无“坎”地把它们调整到一种平和的状态之下,则可以使两种声音的共鸣混合在一起,获得流畅均匀、明亮甜美的声音。
李维渤教授在《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一文中谈到真、假声混合问题时,把头声区比作水,把胸声区比作土,用土和水搅拌成泥来比喻混声唱法。
认为在放少量土的试管中注入水,这时水和土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水和土截然不同,用这种嗓音调节歌唱时必然会出现上得去就下不来或下得来就上不去的现象,这种状态被称为“静态调节”。
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文化研究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闫华东(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东阳 322118)摘 要: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教学中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互融合起来,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唱法之间的异同点来吸收借鉴两种唱法的优秀之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声唱法中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可以供民族声乐教学借鉴。
同时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及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力求让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更好地相互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演唱技术;美声唱法引言: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在近几年来发展中有了极大的地提高,但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设立了相关的专业且配备了相关的教师资源,但在实际教学层面仍然处于基础性阶段。
随着声乐演唱的不断发展,更多优秀的易于传唱的声乐作品大量的涌现,也受到大众声乐爱好者的重视。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开始重视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的结合,提高教学理念的准确性,加强自身的演唱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发掘美声唱法中的优点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一、气息技术的融合与借鉴我国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已经开始将民族声乐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因此教师会要求学生首先在气息上进行练习,只有将气息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下,才能够真正让学生体会气息对演唱的支持。
通过呼吸来调整唱歌过程中的状态,学生必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善于发现客观的、自然的、科学的呼吸,利用日常中的习惯,调整、练习,寻找喉咙的呼吸状态,让肌肉群体能够在歌唱过程中做到保持。
当在这种情况下,歌曲以及音色也能够更加平稳、有质量。
过去传统的声乐教学法中,经常是老师讲的多,演唱示范少。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演唱技巧的提高和更多优秀声乐作品的出现,高职院校的声乐课堂,应是生动的、充满演唱示范的、具有丰富的观摩资料的。
比如花腔技术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民族唱法当中,利用这种技术来调节韵律和声调不仅能够使歌唱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对于学生调节气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针对一些歌唱技能较弱的学生比较有效。
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声训练
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声训练作者:海米拉古丽·阿不都卡的尔阿热娜·那比多拉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8期【摘要】在音乐演唱技法中,真假混合声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可以在清脆、甜美、流畅、浑厚之间顺利切换,达到精彩的演出效果。
基于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合理推行这种混声训练,拓展学生们在音域、音量等方面的掌握技巧,美化音色,提高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混声训练;真假混合声;发声器官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97-01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其真声色彩和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十分接近,并且其声音上下贯通,演唱者使用混合音往往能够吐字更加清晰精准。
这种优势的存在,使得混合声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家所使用。
而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将混合声的训练当作教学的重点,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种训练方法,希望可以对提高混声训练效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用“哼鸣”唱法训练混合声在训练混合声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哼鸣”是一种效果比较不错的方法。
学习者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获得声音高位置,同时还可以体验到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良好效果。
混声训练过程中,运用“哼鸣”这种训练方法非常必要,在实际练习时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身体的放松、自然直立,胸部稍微向两侧扩张,肩部自然放松。
练习者要轻松自然地吸进适量气息,并在呼吸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呼吸姿势,找到自身呼吸的最佳支点。
第二,嘴唇要呈微微闭合的状态,舌头自然平放在口腔内,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保持下腭和颈部肌肉的放松,上下牙需要稍微分开但是注意可以咬紧。
第三,哼唱时自然吸气,需要唱高音的要按照节奏提前进行深呼吸,颌关节向上打开催动鼻道打开,直到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能够感觉到轻微的震动,进而找到哼鸣的焦点就是哼在“气上”。
混声最简单练习方法
混声最简单练习方法混声是指男声和女声合唱在一起的一种演唱形式。
它不同于男声合唱和女声合唱,充分利用男女不同的音域和共鸣,在音乐上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感。
对于想要练习混声合唱的人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嗓音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混声最简单练习方法,希望对于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1. 声部练习混声要求男声和女声在音域和音色上进行配合,所以训练声部非常关键。
男声通常负责低音部,女声负责高音部。
首先,男声可以通过唱一些低音的歌曲和练习来提高低音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女声则可以通过高音的练习和唱一些女高音的歌曲来培养高音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声部练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如童谣或流行歌曲。
适合混声合唱的歌曲可以选择节奏感强、旋律简单而不失动听的曲目。
男声和女声可以分别练习自己的部分,然后逐渐融合起来进行合唱。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男声和女声的声音会越来越协调和谐,从而达到混声的效果。
2. 耳朵训练混声合唱除了要求声部的协调性外,还需要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掌握。
耳朵训练可以帮助混声合唱者更好地听到和理解音乐。
在耳朵训练中,可以通过唱唱和弦来帮助混声合唱者培养对和声的感觉。
男声可以唱低音的和弦,女声可以唱高音的和弦,然后逐渐合并起来,让两个声部形成完整的和声。
此外,可以通过听一些优秀的混声合唱团队的演出来提高对音乐整体性的理解。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学习到更多混声合唱的技巧和表现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配合练习混声合唱的重点在于男声和女声的完美配合。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需要进行配合练习。
配合练习主要包括学习和掌握合唱的技巧,如音量的控制、进退和声的协调、呼吸的配合等等。
为了熟悉和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尝试以下练习方法:- 双向反唱:男声和女声可以交替进行部分的演唱,通过互相配合,了解对方的进退和力度,提高对音乐整体的理解。
- 同唱练习:男声和女声可以同时进行部分的演唱,重点在于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和力度,以达到男声和女声的平衡和谐。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合声训练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合声训练摘要:真假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穿,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音色,大大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真假混合声训练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它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
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以亲切真实的美感。
它不存在由于换声而出现的音色不统一现象,又克服了真声唱不上去,假声唱不下来的困难,是当今普遍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唱法。
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和假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个机能的存在,恰恰是这两个机能的混合,我们才获得了宽广的音域,这音域大大地超越了生活语言所需要的范围。
真声和假声两者的混合声音,其发声状态为:从低声区开始就使声带边缘变薄,掺入少量假声,随着声音的上行,假声成分逐渐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声。
中声区真假声相伴,混合共鸣较好。
混合声的音域统一连贯,无明显的换声区。
这种声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混在一起”。
一般说来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多些,头腔共鸣就丰富,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多些,胸腔共鸣成分就越多。
这种混声的发声是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振动变化为依据产生的混合共鸣。
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
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的语言,容易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穿又比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
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只不过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所使用的真假声比例不同而已。
民族唱法的自然混合声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更是初学者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耐心来雕琢的。
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混合声的训练作为重点来教授。
笔者根据多年的声乐教学经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混声唱法怎么练习
混声唱法怎么练习混声的基本训练步骤:胸声、头声、咽音、音区的桥接、边缘化、平衡化混声处理、混声的类型、元音处理。
那么混声唱法到底怎么练习呢,一起来学习学习!1、胸声名称好有诱惑,没错就是它的声音(哈哈哈,认真点,不许捣乱。
)胸腔的声音一般为,真声区换声点以下的声音,男为E以下,女为C 以下。
(邪恶的人,不许笑,跟大小没关系)一般的训练方式,训练的时候按照练声曲走音阶。
声音圆润、通透、干净,气息顺畅,胸腔的震动明显,无卡喉或挤会厌的感觉,克舌骨肌放松。
2、头声脑袋还会出声呢?(哈哈哈,你的肯定进水了。
)头腔共鸣是指气流经过咽鼓管咽口,进入鼻咽腔,走进鼻腔的上中下鼻道,而后带动蝶窦、额窦、筛窦所产生的头部腔体共鸣效果。
(估且让我忽略胸腔的步骤)一般练习方式,闭合哼鸣训练是最快的捷径。
(类似小姑娘生气的声音,“哼”的声音)训练好的头声,在大家过渡过自己的换声点以后,脑袋在震动,鼻子还在出气,(嚯,这得是头牛在唱歌)哼~~~(80%的同学死在这)不过后续的进阶我还得说。
3、咽音咽音的混入,会增加你声音“质感”,把脏嗓子哼亮、哼通透、哼到无人能及。
(但是并不是这么简单,今天只讲进阶。
)在混声唱法里,咽音最大的功效,是增加高声区的存在感,让虚弱的假声变的带有质感。
4、音区的桥接每个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怎么把他们合理的桥接在一起,为己所用,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换声点的说法,大家都有所了解,其实正常练习好的声音是不会出现换声点的。
首先你要了解你的换声点在什么位置,什么音区,ok,在所在音区,上下两度,做真声假声的处理后,把力量卸掉,收缩小腹,稳定你的喉位,我推荐低喉位的处理,发出一个“母”的声音,去混合你要处理的桥接部位。
处理好的声音,换声点模糊,或者直接听不到,而后声音顺畅。
5、边缘化声带闭合处理的边缘化(咋地,练个声还得跳悬崖)。
边缘化,简单说来讲,就是气泡音带动你发出第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而后缓缓的推出你要唱的歌词,而后尾音压一个行腔镀膜。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精选5篇)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精选5篇)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篇1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前提。
帕基埃罗蒂说过: “知道如何呼吸的人就知道如何歌唱”。
呼吸的类型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
“面罩唱法”呼吸训练有其自身的呼吸规律,作为女高音在呼吸的技巧训练上有着与其他声部共同的法则。
歌唱者从半打哈欠开始,用鼻和口同时吸气,然后叹下,叹开,叹通,这时要求歌唱者平静、放松而且自然,打开喉咙后轻微内收下丹田,鼻梁顶端有声音集中感,气息扩张和保持于腰腹周围,“嘟嘟”的声音从眉心处集中向外向上透出。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半打哈欠,即哈欠的一开始,而不是整个打哈欠过程,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醒练习者,两肩是向后向下放松的,不能提肩,注意气息在腰腹周围扩张和保持的同时,一定要顾及丹田的微收,这样才有利于气息的自如流动,才可以避免产生僵、直、白的声音。
如果出现声音不灵巧,那是因为过分注重丹田的内收而忽略了横隔膜的向下感所导致的偏差。
初学者不必追求音量,以保持身体肌肉的协调放松,该放松的要放松,该积极的一定尽力积极,微笑着高抬上口盖,积极集中气息于集中点,注意身形体位要保持中正立直,抬上腭,使身体各个部位的呼吸器官获得整体平衡,通畅自如,让气息包着声音走,让声音顺利进入面罩,以获得高位置的头声。
因此,采用“面罩唱法”进行呼吸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歌唱者身体各部位的呼吸器官得到整体而平衡的运作,避免某一部分过于突出而导致的声音不平衡,使声音进入面罩,进而获得集中靠前的声音效果。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篇2面罩共鸣的训练“面罩唱法”训练的关键是面罩共鸣技巧的训练,“面罩唱法”的共鸣主要由鼻窦、蝶窦、上颌窦以及额窦腔构成。
鼻咽腔对于运用“面罩唱法”进行歌唱发声具有极大的作用,它是连接面罩共鸣和头腔共鸣的桥梁和枢纽。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鼻腔骨架的振感是较为强烈的,具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和音质。
因此,鼻腔骨架被称为“嗓音的焦点”,它使基础声区(中低音区) 的发声更为科学和规范。
纠正声乐初学者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纠正声乐初学者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1.打哈欠:是声乐教学过程中比较模糊的一个提法。
注意,这仅仅是一个提法,而不是方法。
声乐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气息、声带、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
而提法有很多种,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种提法?是为了解决每个人不同的具体的问题。
他的喉咙紧,老师说要试着找到打哈欠的感觉,你的喉咙已经很松了,再打着哈欠去唱,不是离正确的标准更远了吗?2.靠后唱or靠前唱:这也是容易给大多数学习者造成混乱的问题。
有些老师提倡靠后唱,还有一些老师提倡靠前唱,不理解的同学便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其实这也是一个灵活的提法,那声音的正确位置在哪里?不在前,也不在后,而在前与后中间的平衡点。
今天你声音太靠后了,你就要往前调整,明天你声音靠前了,又应该往后调整。
我们每天的练习状态是不同的,你要对这种状态有一个理性的分析,才能准确地进行调整。
初级的学生没有这种调整能力,要依靠老师的帮助。
但听觉一定要准确,是一种平衡,而不是绝对靠前或靠后。
也有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情绪,需要你有前后变换位置的情况,就要根据艺术指导的要求进行。
3.气沉丹田:一些学生演唱出了问题,热心的朋友总会说气息不够或气息不深,这也是一个不严谨的提法。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源泉,这个说法是没错的,但气息的位置在哪里?在你每个乐句的第一个起音的位置,你第一个音出来气息浅了,第二个音是不太好调整对的。
所以,你起音的时候气就要深,但不是绝对的深,造成上下不平衡,不仅用不上,反而变成了多余的力,影响演唱。
正确的气息位置是要自然地找到一个深与浅的平衡点,这个点找到后就不要再往下找了,而是要注重气息的均匀流畅与舒展保持,千万不能僵。
这样演唱短句时可以保证音符的跳跃感,演唱长乐句又能保持连贯与张力,使音色富于变化。
4.真假混声:我认为这种提法对初级声乐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合适。
严格界定真声、假声再结合在一起,效果不好,容易使声区过度痕迹明显,造成整体音色不统一。
人的声音分为真声、假声两种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中有暗
假 里 有 真 【 】 这 不 是 正 是 西 洋 2 。 混 声 并
唱 家 而 且 已 经 逐 步 形 威 了 较 为 科 学 的 具 有 鲜 明 民 族 特 点 的 民 族 声 乐 发 声理 论 教 学 体 系 无 疑 强 调 使
的 所 谓 混 声 唱 法 吗 。所 以 说 非美 声唱法 的独 有产 物
种 呼 吸 方 法 吸 气 浑 支 持 感 强 气 息 的 流 动 性 好 适 用 演 唱 各 种 风 格 的 歌 曲 已 成 为 当 今 声 乐 教 学 和 演 唱 的 主 要 方 式 ( 2) 强 化
力 。
我 国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音 乐 美 学 论 著 《 记 师 乙 篇 》 中 就 有 了 故 歌 者 乐 上如抗 居 中矩 下如坠 曲如折 止 如槁 木
主 题 组 织 开 展 教 学 和 科 研 工 作 经
过 几 代 教 育 工 作 者 的 艰 苦 努 力 我 国 的 民 族 声 乐 教 学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不 仅 培 养 了 大 批 优 秀 的 民 族 歌
就是 用 ~ 云 和 月 来 形 容 声 音 的 明。和 唱时 假 暗 明 暗 就 是 真 假 声 。 演 暗 中有明 真 里 有
歌 者
先调其 气
氰氲 自脐 间出
至 嚷 乃 臆 其 词 即 分 抗 坠 之 音 即得 其 术 即 可 致 遏 云 响 谷 之 妙也 。 I 3l 这 段 话 强 调 了 气 息 与 声 区 贯 通 的 关 系 充 分 说 明 古 人 在 隋 唐 时 期 就 已 经对 气息 在声 区贯 通 中的作 用有 了 明 确 的 认 识 。 随 着 美 声 唱 法 呼 吸 理 论 的 引 入 我 国 的 民 族 声 乐 混 声 训 练也 在借 鉴和 继承 的基 础上 形成 了 科学 的气息 控制理论 { ) 胸 腹 式 联 合 呼 吸 法 是 混 声 1 训 练 的 基 本 呼 吸 方 法 胸 腹 式 联 合 呼 吸 法 是 经 实 践 证 明 了 的 现 代 声 乐 发 声 科 学 的 呼 吸 控 制 手 段 它 适 用 于 美 声 唱 法 的 发 声 体 幕 同 样 也 适 用 于 我 国 的 民 族 声 乐 混 声 训 练 。 其 基 本 方 式 是 在 吸 气 时 利 用 横 隔 膜 下 降 和 肋 间 肌 带 动 胸 廓 张 开 来 增 加 肺 窖 量 并 利 用 横 膈 膜 和 肋 间 肌 的 紧 张 来 保 持 气 息 这
丹田
控 制 气 息 的能
勾 中 钧 累 累 乎 端 如 贯 珠 。 到
I 】 的 声 区贯 通 理 论 经过 发 展 1
丹 日 即脐 下三 寸处
也 即
田
啊 2,Y L OW V R OFT ON 0 9 0 E L RIE HES G 2 0 #1
鞠 中 国最 具 魅 力 的音 乐 艺 术 杂 志
混 声同 时
也 是 我 国 民 族 声 乐 的 重 要 标 志 我 国 的 民 族 声 乐 在 漫 长 的 发 展 历 程 中 不 仅 形 成 了 自 己 的 混 声 唱 法 而 且 还 具 有 了 自 己 独 特 的 艺 术 特 征 如 在 声 音 审 美 标 准 方 面 要 求 字 正 腔
在 民 族 声 乐混 声训练 的初级阶段 利用 从 上往 下 行 的 音阶 练 习 可 以保证 气息控 制的稳定性 从 而 有 效 保 证 混 声
从 1 57年 全 国 部 分 音 乐 院 校 增 9 设 民 旅 声 乐 专 业 开 始 民 族 声 乐 教 学 就 始 终 围 绕 着 继 承 和 发 展 这 两 个
清 朝 末 年 就 已 经 出 现 了 与 混 声 唱 法 意 义 相 同 的 称 谓 了 这 就 是 京 剧 中的 云 遮 月 唱 法 所 谓 云遮 月
民族声 乐 教学 中的 混声 训练
文 \ 王 成 文
摘
蔓 : 。 声 是 我 国 民 族 声 乐 的 重 要 标 志 , 正 确 的 t 息 控 制 训 练 、 在 自 然 声 Ⅱ进 混
行 合 理 的 真 假 声 混 合 、 选 挥 合 适 的 练 声 自 目是 民 族 声 乐 教 学 混 声 训 练 的 基 毒 手 较 关 键 词 民 族 声 乐 混 声 训 练 气 息 控 制 自然 声 B
据 地 域 风 格 和 民 族 欣 赏 习 惯 的 不 同 真假 声的 比例和 换声 点位 置 的调 整 也 呈 现 出 一 定 的 差 异 性 等
二 、 民 族 声 乐 教 学 混 声 基 本训 练手 段 。
1.良好 的气 惠控 制 是 基 础 。 气 息是 歌唱 的动 力 良好 的气 息 控 制 同 样 也 是 民 族 声 乐 湿 声 训 练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隋 唐 时 期 的 段 安 节 所 著 《乐 府 杂 录 》 中 有 一 段 话 善
用 混 声 唱 法 或 者 说 对 声 音 进 行 混 声 训 练 应 该 是 遗 一 科 学 的 发 声 理 论 教 学 体系 中声音训 练的核心 。
一
、
“混 声 ” 是 我 国 民 族
圆 声情 并茂 ,声音 色彩 方面更 多 的 要 体 现 甜 亮 水 的特点 根
声 乐 的重 要 标 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