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

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详细笔记:
1.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诗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描写了春日江景的美妙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苏轼的审美情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3.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三衢山旅行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等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三衢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教辅练习或咨询语文老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精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精校

1.古诗三首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yuān yang huìchóng tún jiǎn鸳鸯惠崇豚减róng yàn yuān yāng huìchóng lúyá融燕鸳鸯惠崇芦芽duǎn meíxīfàn jiǎn短梅溪泛减听写词语: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梅子小溪1.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意:春天来了,明媚的阳光的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赏析:诗句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受。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意: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果。

在春光的映照下,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子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赏析:这两句诗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诗意: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天江水变暖的肯定是鸭子。

赏析:“三两枝”说明桃花开放的数量很少,说明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鸭先知”抓住鸭子对江水冷暖感受的典型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景物的特点,揭示了只有置身于事物之中,才会有深切感受的道理。

)4.萎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蒌蒿遍地芦苇也开始抽芽。

此时也正是河豚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

赏析: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
象征
通过具象的事物暗示抽象的概念或情 感。例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间”用石头象征坚贞不屈的 精神,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意象与意境
意象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来表达情感或观 念。例如,《绝句》中的“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等意象,营造出清新明 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VS
意境
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 氛围和情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联想。例 如,《春日》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 “万紫千红总是春”,营造出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 好和希望。
网络资源利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古 诗网站、在线图书馆等,自主
探究和学习古诗相关知识。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创设法
朗读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等 ,为学生营造古诗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培养语感,体会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讨论交流法
点拨教学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古诗 的理解和感受,促进相互间的思维碰撞和 学习。
05
《古诗三首》的主题思想
自然景色的赞美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古诗三首》中,诗人通过对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 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 些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知识竞赛
组织关于古诗的知识竞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 争意识。
课外拓展与延伸
推荐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退隐前的诗歌多陈述现实,有感而发;退隐后的诗歌多描写山光水色。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

2.诗句解读(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爆竹声”从听觉上展现了春节热闹的场面,“春风送暖入屠苏”从触觉和味觉上描写了春节时天气变暖,人们在暖暖的春风中欢乐地喝着醇美的屠苏酒庆贺新年的情景。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欢乐气氛,用初升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瞳瞳日”从视觉上照应了前边的“春风送暖”,烘托出一片祥和的气氛。

末句写春节习俗——换桃符,“新桃换旧符”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与上文中的“一岁除”相照应。

3.知识拓展元日风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清明习俗:扫墓、踏青等。

重阳习俗: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清明》1.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咏史诗多讽刺时政,写景诗画面鲜明,语言清丽。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等,著有《樊川文集》。

2.诗句解读(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和赶路人的心情。

“雨纷纷”点明天气;“魂”指的是情绪、心情等,“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

“雨纷纷”与“新魂”刻画出了赶路人衣衫被雨打湿,心境凄迷纷乱的状态。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三句写“欲断魂”的行人想打听哪里有酒家,因为他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暖暖身子,同时借酒浇愁,暂时除去一些心中的烦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古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是对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千年传承。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如《悯农》、《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怀和智慧,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是我对这三首古诗的知识点总结。

《悯农》《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描绘農民辛苦生活的诗。

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以及丰收的希望,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敬仰之情。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以下几个知识点:1. 辞藻丰富:李绅的《悯农》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如,诗中的“锄禾日当午”,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正午时分辛勤地耕种的情景。

2. 成语短语:通过学习《悯农》这首诗,我掌握了一些成语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忖度”、“摇尾”等,这些成语短语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3. 句式结构:《悯农》这首诗使用了平仄对仗的句式结构,通过这种结构,使整首诗的韵律更加和谐。

这对我们写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辞章,描述了登上鹳雀楼后壮丽景色的描绘。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以下几个知识点:1. 形象描写:王之涣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

2. 想象与表达:通过学习《登鹳雀楼》,我了解到神奇的想象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王之涣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引导读者想象一种宏大的、浩渺深远的境界。

3. 修辞手法:《登鹳雀楼》运用了对仗、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效果。

这对我们写作有着很大的启示。

《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一首古诗,描述了诗人在静夜思考时的心情和思绪。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

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9.古诗三首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7.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译文在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春联取下,换上新的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导语】本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三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知识点汇总,包括:清明、元⽇、九⽉九⽇忆⼭东兄弟三篇,下⾯就⼀起来学习吧。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 原⽂: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纷纷飘洒,路上羁旅⾏⼈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不答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四节⽓之⼀,在阳历四⽉五⽇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体分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如此节⽇,路上⾏⼈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多⽤“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天正是清明节,诗⼈杜牧在路上⾏⾛,遇上了下⾬。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候容易发⽣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

远在梁代,就有⼈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节,往往有“疾风甚⾬”。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还有个专名叫作“泼⽕⾬”。

诗⼈遇上的,正是这样⼀个⽇⼦。

诗⼈⽤“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真是好极了。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雪。

但是⽤来写⾬,却是正相反,那种叫⼈感到“纷纷”的,绝不是⼤⾬,⽽是细⾬。

这种细⾬,也正就是春⾬的特⾊。

细⾬纷纷,是那种“天街⼩⾬润如酥”样的⾬,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绝不是⼀个味道。

这“⾬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然毫⽆疑问的是形容那春⾬的意境;可是它⼜不⽌是如此⽽已,它还有⼀层特殊的作⽤,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中⾏路者的⼼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 (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二、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三、课文解读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

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

注释: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换下旧桃符。

问题归纳:《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主题:《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多音字:
行:银行(hánɡ)行(xínɡ)人
听写词语:
借助放牧兄弟单独异同佳节陈旧符号欲望灵魂酒水
古诗背诵: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题解说:
《清明》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路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苦闷。

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子转化为要继续前行的振奋心态。

《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抱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而自己却独在异乡的事,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亲怀乡的感情。

学习方法:
1.有感情朗读古诗,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2. 多种形式读古诗,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的意境。

3. 联系生活实际,并根据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部编版三班级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课文内容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①,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②,沙暖睡鸳鸯③。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xiāng)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历经唐朝社会由盛而衰,饱受艰难困苦,诗作大多反映现实生活,被称为“诗史”。

他擅长各种诗体,风格沉郁顿挫,对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圣”。

赏析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注释① 迟日:春日。

《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春天一到,白昼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 泥融: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泥土融化,变得湿润、松软。

③ 鸳鸯:一种水鸟。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雄鸟和雌鸟经常出双入对。

译文春日照着江山,多么秀丽,春风吹来了花草的香味。

燕子们衔着刚融化的泥土忙着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解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古诗三首》三年级语文下知识点

《古诗三首》三年级语文下知识点

《古诗三首》三年级语文下知识点古诗三首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中,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它们分别是《小寒》、《夜雨寄北》和《春晓》。

这三首古诗涵盖了季节变化、思乡之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等多个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相关的知识点。

《小寒》是唐代诗人韩冉创作的一首古诗。

它描绘了小寒时节的气候变化和人们在这个时节里的感受。

诗中用“大雪纷飞”、“万物藏形”等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小寒时节的寒冷和严寒,同时通过“黄鹂野径尽,蜘蛛各自稀”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快要到来的迹象。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到了小寒时节的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诗人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开篇,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沉和思念之痛。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被困在南方的情景,表达了对北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通过细腻而扣人心弦的描写,诗人的思乡之情感人至深处。

这首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古诗。

这首诗表现了春天的早晨的美好景象。

诗中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清新和生机勃勃。

通过描写鸟儿的歌声、唤醒人们起床的情景,诗人表达了春天的降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期盼。

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春天早晨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古人的才华横溢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也学会了用文字来描绘四季的变化和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些古诗也帮助我们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在学习这些古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相关的古诗鉴赏知识,包括古诗的字词解释、修辞手法、格律等方面的内容。

总而言之,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三首古诗《小寒》、《夜雨寄北》和《春晓》,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领略了古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并提升了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知识归类汇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知识归类汇总

if XI?7 弓■ >. "IM穆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易写错的字温馨提示:文档可以编辑,文档内包含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知识归类汇总,内容全面。

是你复习的好帮 手!第一单元知识归类汇总一、易读错的字惠崇(ch o ng ) 芦芽(y d ) 泥融(r o ng ) 鸳鸯(yu a ny a ng )减(ji a n )少河豚(t u n ) 伶(I i ng )俐 掠(I UO )过荡漾(y d ng ) 几痕(h © n ) 形(x i ng )成 沾(zh a n )水 闲散(s a n )凑(c o u )成 饱胀(zh a ng )破裂(li e )姿势(z i sh 1) 随(su i )风 仿(f a ng )佛 昆(k 口 n )虫 款(ku a n )款地 瞎(xi a )子 备忘录(I u ) 黑绸(ch o u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倦:右下部分是“也”,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走”。

三、重点词语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了不起花骨朵儿四、多音字x ng (行走)行_h m g (银行)d 1 (地球)地de (高兴地)s n闲散)散s血(散步)冲f U (仿佛)佛f (佛像)g ((花骨朵)g (骨头)d e (得到)得d e i(我得)g aH电线杆)杆g dH枪杆儿)qu aH圆圈)ai(挨着)m(挨冻)m d(蚂蚱)蚂m a(蚂螂)m d (蚂蚁)五、形近字牙(牙齿)芦(芦芽)沾(沾水)芽(芦芽)庐(庐山)粘(糖粘牙)瓣(花瓣)胀(饱胀)蓬(莲蓬)辨(分辨)账(账目))篷(帐篷)姿(姿势)佛(仿佛)斑(斑纹)资(资助)拂(拂尘)班(班级)距(距离)绸(绸缎)膜(膜翅)巨(巨大稠(稠密)馍(馍馍)六、近义词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轻快有力)的翅膀(烂漫无比)的春天融一溶暖一热满一遍欲一想尽一完添一增偶尔一偶然轻快一轻盈平添一增添聚拢一聚集姿势一姿态清香一芳香雪白一洁白破裂一分裂仿佛一好像琢磨一考虑形象一形态灵敏一敏捷可能一也许讨厌一厌恶七、反义词迟一早香一臭暖一冷外一里(内)短一长晴一阴减一加晚一早聚拢一分散平添一缩减乌黑一雪白轻快一笨重活泼一呆板先知一后觉偶尔一经常伶俐一迟钝展开一合拢饱胀一干瘪赶紧一迟缓美一丑挨挨挤挤一疏疏朗朗讨厌一喜欢完整一残缺灵敏一迟钝漂亮一丑陋八、词语搭配1.形容词搭配:(1)形容词+名词:(乌黑)的羽毛(活泼)的小燕子(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微微)地吹拂 (闲散)地休憩(碧绿)的大圆盘(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完整)的形象(2)形容词+动词:(款款)地落下来 九、词语归类1. 数量词语: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幅)图画2. 形容光彩鲜艳耀眼的词语:光彩夺目光彩照人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流光溢彩3. AABB 式词语:挨挨挤挤慌慌张张许许多多高高兴兴顺顺溜溜开开心心 纷纷扬扬飘飘荡荡4. AABC 式词语: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勃勃生机心心相印欣欣向荣 十、句子积累1. 比喻句:(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练习

知识点我会写: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B:吃饺子和年糕 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 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
的开始,预祝 来年一年更比一年好 。)
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别,说出了这些,这首
2. 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 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
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课件出示 8)
一大半了。】
4.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 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 意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 (课件出示 10):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
( 6)指导朗读: 想象诗句的意境, 指导朗读 (指
名读、齐读)。

(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 (生试
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 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
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
四行诗句。
2. 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
(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 16)
学。
(课件出示 13)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
一读下面的拼音。
hún ji ǔ m ù魂 牧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 学习第一句(课件) (出示第一二行)。
( 1)指名读。
(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课件出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知识点一:古诗三首的背景及作者】《古诗三首》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教材文章,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歌作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得韦编外诗的吾宗大师》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该诗写了韦郎编外的诗歌才子。

他们追求诗歌的艺术境界,超脱尘世压力的束缚。

《积垒三年,功成一路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王之涣以崇高的志向和杰出的才能,赢得了著名的官职,这首诗抒发了他历经艰辛最终功成名就的心情。

《月夜》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词作深受人们喜爱,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点二:《古诗三首》中概括了人生哲理】《古诗三首》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三首古代诗歌,概括了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杜甫的《得韦编外诗的吾宗大师》告诉我们,追求个人的艺术境界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是值得推崇的。

不要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心怀高远的梦想是一种力量。

其次,王之涣的《积垒三年,功成一路高》向我们传达了“功成名就”需要坚持和奋斗。

只有在历经艰辛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成就。

最后,辛弃疾的《月夜》表达了对自由和家乡的热爱。

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保持对家乡的眷恋,不忘初心,始终追寻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知识点三:《古诗三首》的考点及分析】在《古诗三首》这篇文章中,除了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考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要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得韦编外诗的吾宗大师》通过描写韦郎编外的志向和创作情感,表达了超脱尘世的追求。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例如,《积垒三年,功成一路高》中的垒、功、路等词语,形象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奋斗与成就。

同时,我们还需要体会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例如,《月夜》中的月亮和家乡,通过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引发读者共鸣,唤起对家乡的思念。

2024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古诗三首》

2024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古诗三首》

《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 春天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听觉描 写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2024/1/25
9
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三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家 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热
爱和追求。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产生
共鸣和联想。
唐代盛世背景
三首古诗均出自唐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诗歌的文化内涵
唐代诗歌注重抒发诗人内心情感,表现自然与人文 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2024/1/25
4
诗人其他作品及风格特点
01
02
03
李白
被誉为“诗仙”,作品风 格奔放、飘逸,善于运用 夸张、想象等手法,抒发 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 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经验。
2
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现代生 活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去。
教师总结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将 古诗中的精华和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 值取向。
2024/1/25
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意境。
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03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
力。
24
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2024/1/25
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 雨》、《望洞庭》这三首古诗。
完成课后练习题

《古诗三首》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古诗三首》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古诗三首》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古诗三首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本文将详解三年级课文中的三首古诗,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古诗一》《月光》是一首以描写月亮为主题的古诗。

古人常将月亮比作朋友,表达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诗中运用了描写手法,通过对月亮的形态、表情和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对月光的形态描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月亮的美丽。

例如,诗中写道:“弯弯瘦瘦的月光,像是一把银弓。

”这样的形容词使人们能够联想到月光柔和的光线,以及它弯弯曲曲的形态。

其次,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表情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情感。

诗中有句:“满月像孩子的脸,月亮笑得非常灿烂。

”这样的描写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月亮的喜悦和温暖,给人一种宁静的情感。

最后,诗人通过对月亮的移动描绘,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

诗中写道:“月亮一天天地上升,挂在天空中,放光亮。

”这样的描写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月亮的变化,体会到时间是如何流转的。

通过对《月光》这首古诗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对月亮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古诗二》《静夜思》是一首以描写寂静夜晚的古诗。

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寂寞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先,诗人通过对月亮和床前明月光的描写,展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诗中有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样的描写让人们感到夜晚的静谧和孤独,给人一种思索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有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的心情,也让人们共鸣,感受到了离乡背井的辛酸和思乡之情。

通过对《静夜思》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夜晚的观察和思考,也能够体会到离乡背井所带来的思乡之情,加深了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三、《古诗三》《登鹳雀楼》是一首以描写壮丽景色的古诗。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听写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蒌蒿芦苇发芽长短梅花溪流泛舟多音字:
得:得(dé)到跑得(de)快得(děi)亏
古诗背诵: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习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2.学习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并根据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

3.多种形式读古诗,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的意境。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必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包含了 《元日》、《清明》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经典古诗,每首诗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节日情感。

以下是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古诗及作者简介1. 《元日》作者: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描写农历正月初一除旧迎新的景象,通过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等习俗,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2. 《清明》作者:杜牧 (803~853),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内容:描绘清明时节的细雨蒙蒙与路上行人的愁苦心情,抒发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世称 “王右丞”。

内容:诗人在重阳节独在异乡,思念远方的亲人,通过想象家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生字与词语生字:旧、符、欲、魂、借、酒、何、牧、兄、独、异、佳等。

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欲断魂、遥指、异乡、异客、佳节等。

三、诗意理解1. 《元日》诗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迎接新年的到来。

2. 《清明》诗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行人心中充满愁苦,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倍感凄凉。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只是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

四、节日与文化背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习俗包括放爆竹、贴春联、饮屠苏酒等。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4月4、5或6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听写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蒌蒿芦苇发芽长短梅花溪流泛舟多音字:
得:得(dé)到跑得(de)快得(děi)亏
古诗背诵: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习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2.学习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并根据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

3.多种形式读古诗,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的意境。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