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空义 印顺法师
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
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20世纪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反省中渡过的。
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始于对宋元以降佛学传统的检讨反省,继而对中国佛教屡屡发出严厉的批评,借印度佛教的正统来贬抑中国佛教的传统。
譬如,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说:“自天台、贤首等宗兴盛而后,佛法之光愈晦。
”[1]日本学者甚至提出“批判佛教”一词,加强了对中国佛教传统的批评力度。
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我们也要对这股批判之风作出某种反省:一、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有没有改变佛教的根本大义?二、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有没有特定的历史语境?通过对“大乘佛教三系说”和“中国佛教史三期说”的诠释分析,本文提出“哲学的非整体性尺度”和“史学的整体性尺度”,试图重新估价中国的传统佛教。
一、“批判佛教”的焦点从南北朝末年开始,约在6—8世纪二百年间,中国的佛教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宗派。
一般认为,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即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
这些宗派的出现,使佛教从一种外来宗教变为民族宗教,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乃至于现代的许多中国人不知道佛教原来属于外国文化。
从宗教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无疑是成功的。
但在20世纪的批判佛教看来,中国佛教的成功,正好暗示了印度佛学在中国的失落。
这种局面,被台湾佛教学者蓝吉富称为“现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
[2]欧阳竟无(1871-1943年)和太虚(1889-1947年),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堪称“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分别领导了支那内学院和武昌佛学院,培育了大批佛学研究的专门人材。
有感于中国佛教当时的种种积弊,他们致力于佛法的改革与振兴,寻求一种能够适应时代、契合众生机缘的新佛教。
欧阳竟无认为,佛法的复兴,必须要通过唐宋以后逐渐失传的法相唯识学,回归印度佛学的正统;太虚认为,佛法衰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重消灾超度的鬼神化倾向,因此他要建立不重鬼神而重人乘的“人生佛教”。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兼论印顺法师的“人之正性”思想
佛性 , 冀此 来提 升现代 人 的精神 品质 和追 求 , 而 实现社会 的 和谐 与安康 。 从
关键词 : 佛教伦理 ; 生命关・ ; b 印顺法师;人之正性” r - “
人与 自 然之和谐关系的确立。 科技革命使社会生
二 是随类 性 , 音菩 萨随类 度化 , 众生一 视 同 观 对
然 与人 类 有 着 平 等 的价 值 以及 生存 权 、生命 权 ,人 类 与其 他 自然 万 物 共 同 构 成 一个 共 同 体, 彼此 一荣 俱 荣 、 一损 俱 损 , 们 之 间是 一 种 它 和 合 共 生 、 齿 相 依 的关 系 。因 此 , 为 有 思 唇 作
开“ ” 他 而独 立存 在 。而佛 教伦 理 中的缘生 理念
后来演变到中国佛教伦理 , 不仅大讲孝 , 还要讲
求 “ 孝 ”这个 “ 孝 ” 至 , 至 就包 括 比如 劝 自己 的父
母信奉佛法 ,愿父母追求和享受出世解脱之乐 等等 。这个事例一方面似可说 明佛教伦理对世 俗伦理的某种“ 屈服”但另一方 面也体现了佛 ,
的 、吸 引人们 追求 的理 想彼 岸与世 俗伦 理所 追
改革开放3 余年来 ,社会已呈现出利益主 O
体 多 元化 、 利益 来 源 多样 化 、 益 差别 扩 大 化 、 利 利 益关 系复 杂化 、 利益 表达 公开化 、 益 冲突尖 利 锐 化等 局 面 , 在受 国际金融 危机影 响 的今天 , 表
维、 有理性 的人类 应该 普度 众生 、 泛爱 万 物 。
仁 , 分 贵贱 贤 愚 , 针 对 性地 开 示 教化 , 脱 不 有 度
附录5 印顺法师的总结
《異部宗輪論》講義
5
部派本末分立的推定:
A. 「大綱唯四」:
犢子部
上座(說一切有)部
上座部 說一切有部 一味的佛教 (上座)分別說部───────分別說部 大眾部───大眾部────────────大眾部
B. 分裂的四階段:
一、分為大眾與上座二部(B.C. 300),主要是僧伽內部有關戒律的問題(重僧伽與 尊上座的對立)。
二、是思想的,以教義為部派的名稱(B.C. 270):說一切有部「三世實有,法性恆 住」說,分別說部「二世無」說。
三、依地區、寺院為名(B.C. 230):如赤銅鍱部是依錫蘭得名。
四、依教義立名(B.C. 100):如說轉部。
一說部
-──────────────────────────說大空部 說出世部 多聞部
雞胤部 說假部
東山部
──────────────制多部
西山部 法上部 賢胄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
上座部 說一切有部─────────────────說轉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
赤銅鍱部
大眾部
犢子部 分別說部 上座部。
佛教分类
唯识宗
密宗
各宗又由于传人不同而有很多分宗:
天台宗传入日本又分出日莲宗,天台本总等
禅宗教下又分临济宗和曹洞宗等,去年台湾证严上人承师印顺法师人间佛教又成立新的慈济宗发扬人间佛教。
其他各种也广有分支,比如密宗分台密,唐密和藏密三教,藏密又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
中国“禅宗”的禅字来源于禅那,但又有其特殊性。禅宗的禅不仅是指佛法,而且更指佛的心法,“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建立在“法身”的基础上,直见般若,直趋佛地,因此,禅宗又被称为“心宗”或“般若宗”。
印顺导师言:“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里的“禅”是指禅宗。因为禅宗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历代高僧辈出,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的影响巨大,是其它宗派所不可比的
禅之一字为梵语“禅那”的简化。起先并非佛教专有名词,古德释义为:静虑、静思维、思维修等,皆不出止观的范畴,乃至禅定、禅修、禅思等都是其演化的同意语。这是古代印度乃至中国佛教及大部分外道修行的共法。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禅”的意义已变化成佛法的同义词,比如,南传的念处禅、安般禅,北传的五门禅观、念佛禅、壁照禅、观心禅等等,这其中的“禅”已成为“法”的代名词。
从古印度时候开始有佛教宗派,最早分两大派:
空宗和有宗
细分则有20多个小派别
后来分成两派分别外传
南传(上座部,我国称之为小乘,修阿罗汉解脱道)
北传(大众部发展而来,我国称之为大乘,修菩萨道)
后来北传到中国又由于个人根性不同及所获经典空有等不同分为很多宗派,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八宗: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略(印顺法师)
中国佛教史略作者:印顺来源:南普陀在线时间:2007-4-25 16:29:21 浏览次数:371本编为妙钦法师初稿,由印顺整理删补而成,时为民国三十二年。
三十六年七月,初版于上海。
七、「新佛教之成长」,有关牛头禅部分,间与史实不合。
今不加改编,其详可读印顺近着『中国禅宗史』。
印顺附记。
一绪言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之佛教,流行于中国民间。
源本于印度,故印度佛教思潮之演化,与中国佛教有密切之影响。
流行于中国,故中国民族之动态,与中国佛教有相互之关涉。
必合所源承之佛教、所流行之中国以观之,庶足以见中国佛教之真。
中国佛教之流行,且千九百年。
自其承受于印度者言之,可分为二期:一、汉、魏、两晋所傅,以「性空」为本,兼弘大小乘,相当于印度佛教之中期。
二、南北朝、隋、唐、北宋之所传,以「真常」为本,专弘一大乘,相当于印度佛教之后期。
自其流行于中国者言之,亦可为二期:一、上自汉、魏,下迄隋、唐,为承受思辨时期(约偏胜说)。
传译而思辨之、条贯之,其特色为融贯该综。
得则华贵宏伟,失则繁文缛节,如世家子。
确树此一代之风者,襄阳释道安也。
二、上起李唐,下迄清季,为延续笃行时期。
即所知而行之证之,其特色为简易平实。
得则浑朴忠诚,失则简陋贫乏,如田舍郎。
确树此一代之风者,岭南卢慧能也。
思辨该综之佛教,初唯「性空」之一味;继分化为南之「真空妙有」、北之「真常唯心」;极其量,成大乘八宗之瑰奇。
笃行简易之佛教,初承诸宗而隐为二流,即天台之「真空妙有」,禅者之「真常唯心」;极其致,成禅、教、律、净之浑融。
中国佛教源远流长,巳不仅为行于中国之佛教,且进而为中国所有之佛教矣。
二佛教之输入中国中国佛教之输入,以「汉明感梦,初传其道」说,为历来史家所公认。
近人或疑其虚构,然汉之王景,「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金人」之在当时,固实有其事。
「寺」非梵语,汉代「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今僧居曰寺,自应与政府有关。
故汉明见金人,遣使求法之说,传说容有不尽不实处,而事出有因,盖可断言。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王萌2008年07月07日《宗教学研究》宗教与科学的对话是当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我国对于宗教和科学之间关系的传统认识,主要得自于对基督教和科学关系史的研究结论。
由于佛教在教义体系、认识机制和解释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它和科学的关系并不适于简单地套用基督教与科学关系模式。
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佛教和科学之间的现实关系,探讨二者之间协作与互补的文化契合点,从而促进宗教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以科学诊解佛教当代佛教一与科学对话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以现代科学理论诊解佛教。
许多作者提出,随着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的进展,科学理论揭示的宇宙图景已越来越趋近于佛教关于宇宙“实相”的内涵,当代科学一与佛教形成了一种比以往更为融洽、友好的关系。
参与对话者大都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教育背景,他们以专业化的科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理论与佛教对话,使得这一领域更趋复杂化。
在港台等地,以科学理论诊解佛法,圆融“佛学”与“科学”这两大文化,更成为一些科学家的自觉行为。
现已从台湾清华大学退休的王守益就是一位积极参与者,他以科学诊解佛法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王守益,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致力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理论与佛教思想的融通,曾出版有《物理与佛学》一书。
他认为,佛教的空性论存在一种物理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用量子力学来予以说明。
在《物理与佛学》中,王守益指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帮助人们接近、契人、领悟佛教真理的新途径,把量子物理上的波函数看成是佛法上的“自性”在科学时代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认知模式。
他认为,因为表达微观粒子在描述上的不确定性的波函数平是看不到及测不到的,因此可以说该法或该系统的本体是“空”的。
“这里的空表示在实质世界及实数世界没有实质存在的意义。
胡晓光:唯识二题刍议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唯识佛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圆满程度时期而形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它把佛法中一切真实性的问题以现实、理性的方式给予体系性的完整诠释。
可以说,印度大乘佛教,只有唯识佛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体系。
众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大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唯识学派。
中观学派以《般若经》为宗本,由龙树菩萨开创,唯识学派以《解深密经》为法源。
由无著、世亲二大揭橥,中观学派原本笃守诠经阐义的精神,是般若思想的解释学。
然而后来演化成两大学支:一是应成中观学、二是自续中观学。
应成派以随应破为方法,反对以立量形式建立宗说。
自续派则与之相反,它以自义立量为方法,建构中观法义量论。
在方法论上中观学内部是不统一的。
唯识学在历史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印度,唯识学也有两大对立观念:一是无相唯识学、二是有相唯识学。
在中国,唯识学由于翻译和阐释不同,也有两派:一是旧译唯识学、二是新译唯识学。
太虚大师认为大乘佛教有三大宗:一是法性空慧宗、二是法相唯识宗、三是法界圆觉宗。
印顺法师则以三论来判别大乘佛学:一是性空唯名论、二是虚妄唯识论、三是真常唯心论。
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判是合乎中国佛教情况,与印度佛教历史实际不甚相符。
据唐代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所传讲,印度大乘佛法共有瑜伽与中观两大系。
旁证,西藏佛教也认为印度佛教有空有两轮。
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就作如是说。
所谓的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它实质是中国化佛学。
它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旧译唯识学的典籍的引申与误读、二是汇综本土哲学观念。
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
关于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中,确实存在这种观念,在印度有著名的经典有十六之多,论典也有但不多。
如来藏思想是关于成佛的问题,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如来藏思想体系。
如来藏最终被唯识学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唯识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然而,由于旧译唯识学的典籍在文质两方面的缺欠,导致了中国解释家们用本土哲学的体用思维方式来诠释和引申发展如来藏义。
论“一种七现”说之误(林国良)
论“一种七现”说之误(林国良)论“一种七现”说之误——以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为中心作者:林国良【摘要】“一种七现”说主要由现代印顺法师等人提出。
本文主要分析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的有关说法。
印顺认为无著的《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等著作反映的是“一种七现”思想,即第八识不是现行识,只是种子识。
但印顺也承认,《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反映的是“八识现行”说思想,即第八识是现行识。
本文据理分析,指出与大圆镜智相应的第八识也必然是现行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圣位第八识是现行识,凡位第八识,据《瑜伽论》等说,也是现行识,那么,为何《摄论》等说是种识?进一步对《讲记》作深入分析,实际上,印顺并没有提出《摄论》第八识是种识的决定性论据,他所作的论证,都是在自己设定的概念中打转。
再对《摄论》作深入分析,该论实际上也包含第八识是现行识的证据,所以,严格地说,《摄论》的论述侧重于第八识是种识的一面,但并不限定其是种识。
再从圣言量的立场分析,圣者所见第八识,是现行识还是种识,应该所见一致。
既然《瑜伽论》《显扬论》说第八识是现行识,那就没有道理到《摄论》等又说是种识。
所以,断言《摄论》第八识是种识,是没有道理的。
而为使“一种七现”说更为圆满,印顺据真谛之说,提出第七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是一识,阿赖耶识是种识,末那是其现行识,而此说之论证更是谬误众多。
从唯识教法演变来看,《瑜伽论》详说法相,也奠定了唯识论基本原理。
《摄论》等则是强化唯识论的特色,强调“一切即是识”。
最后,《大乘百法明门论》和《唯识三十颂》进一步完善唯识教法,构建了完善而精致的唯识论体系。
就圣言量立场看,圣者证到的实相应该没有差异,至于唯识教法的演变,不是圣者所证不同,而是在弘扬唯识教法过程中,圣者在作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并使唯识教法越趋完善。
“一种七现”说,主要是现代的印顺法师、牟宗三[1] 等人所主张。
“一种七现”,意谓前七识既有种子也有现行,而第八识只是种识,没有现行识。
印顺导师简介
印顺导师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俗名:张鹿芹
法号:印顺导师
生日:一九0六年农历三月十二日
性别:男
原籍:浙江海宁人
印顺导师浙江海宁人。
一九0六年农历三月十二日出生,俗名张鹿芹。
印顺导师印顺导师一九三0年十月十一日于福泉庵清念老和尚座下剃度,法号印顺,内号盛正。
旋赴天童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为圆“日*英”长老。
导师学优行粹,为海内外佛子所同钦。
一九六七年中华学术院授导师以该院“哲士”荣衔。
一九七三年日本大正大学亦因导师《中国禅宗史》一书之创见,而授予博士学位。
导师于年青时,曾追随太虚大师办学。
来台后历任善导寺、福严精舍、慧
日讲堂、妙云兰若住持及导师,暨福严佛学院、华雨精舍、妙云讲堂导师。
并多次前往国外弘法。
数十年来著述研学,不遗余力。
撰书数十种,蜚声士林。
晚近钜着频出,尤为海内外学界所推重。
其于印度佛学之厘清与判摄,于中国禅宗史之疏解,见解独到,迥异流俗。
自唐末以还,鲜有堪与比肩者。
妙云集上篇:七册;
妙云集中篇:六册;
妙云集下篇:十一册,另加《平凡的一生》增订本一册;
华雨集:五册;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中、下三册等。
本文地址:
一行
徐日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
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自唐武灭佛、三论宗中夭之后,曾盛极一时的中观学遂不绝如缕,人们只能在天台、华严以及禅宗等的典籍中找到一些它的踪迹。
随着佛教义学的普遍衰败,中观学在数百年来更是乏人问津。
清末民初,由于杨仁山、欧阳竟无和太虚大师等人的大力推动,佛教义学得以复苏,一时之间,法相唯识学、天台、华严等竟相争秀。
相形之下,虽有藏传宗喀巴中观学的刺激,鸠摩罗什师弟所倡导的中观学仍处于相对冷寂之中。
所幸的是,经过一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的毕生努力,古老的中观学终于焕发出了奔放的活力,成为当代台湾佛教的显学,影响了一大批的佛教徒和佛教学者,并波及香港、东南亚、大陆等地,诚可谓为中国现代佛教作出了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贡献。
印顺导师可谓与中观学有不解之缘,第一部接触的佛典即是《中论》,出家后一直受嘉祥的三论宗影响。
抗战后西游四川,接触到藏传的中观学,并返源于阿含圣典,视野为之大开,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中观思想。
三十年代的《中观今论》一书为印顺导师思想成熟期的杰作,系统、集中地展现了导师对中观学的独到见解,这在导师的庞大的著作群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
导师本人也对之甚为看重:“《今论》并不代表空宗的某一派,是以龙树《中论》1为本,《智论》为助,出入诸家而自成一完整的体系。
” 本文以《中观今论》的相关章节为中心,探讨印顺导师关于“缘起自性空”,“八不”,“有、时、空、行”三方面的中观思想,以期表明印顺中观学的创造性贡献。
一缘起自性空众所周知,“缘起自性空”是中观学的根本论题。
导师从三方面说明了缘起的特性:即相关的因待性,序列的必然性,自性的空寂性。
第一,相关的因待性,这是指由此故彼的因果关系。
这种相待的因果关系又可分为相顺相生的和相违相灭的,”缘起法有此二大定律?即相依相生的流转律,又相反的有相依相灭的还灭律。
依于缘起,成立生死,也即依之成立2涅盘,佛法是何等善巧~”; 第二,序列的必然性,即因果的序列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有着不变的必然性,是客观的规律;第三,自性的空寂性,即彼此因待,前后必然的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当体绝待,了无踪迹。
中国真常唯心佛学思想刍议
中国真常唯心佛学思想刍议胡晓光中国佛学的基本原理就是真常唯心论。
太虚大师判别大乘佛教为三宗,一法性空慧宗,二法相唯识宗,三法界圆觉宗。
在太虚大师的判教前提下,印顺法师又提出大乘佛学有三论,一性空唯名论,二虚妄唯识论,三真常唯心论。
两位大师的判别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笔者对此也有一点看法,笔者认为,真常唯心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哲学观,印度婆罗门教是真常论,中国天道哲学也是真常论,西藏原始苯教同样可以被当成真常论。
但是中国佛学的真常唯心论是非常独特的,它与外道各种真常唯心论都有本质区别,即便与印度佛教中的真常唯心论和藏传佛教中的真常唯心论也是不同的。
中国佛学真常唯心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初步是由圆教义理的构造,后来以顿超直指的实证为完成。
中国佛教徒坚信,中国佛教真常唯心论的法脉是源于释尊的菩提性海。
在印度大乘经典中,确实有谈常论实的圣教,不过在印度,真常唯心论没有形成学派,而所谓的印度佛教的真常唯心论,那不过是梵化的佛教而已。
西藏佛教深受印度晚期佛教影响,故而其真常唯心论也没有摆脱外道真常唯心论的桎梏。
唯有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论,是彻头彻尾的独立体系,虽然在文化背景上看,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渊源关系,但那是在克服中国传统哲学真常论的不足。
其实印度佛教又何尝不是源于婆罗门教,最后超越了婆罗门教,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笔者鉴于真常唯心论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对中国真常佛学的探讨,从而厘清真常唯心论的概念及其理论价值。
一、中国佛学的根在印度佛学中。
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其思想文化根源也是在印度历史社会中形成的。
由于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化到了不同文化的国度,也就与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其国度特色的新佛教文化。
虽然在不同的国度中,佛教文化表现形式会作适应性调整,但是佛教的主体精神仍是以印度佛学思想为其根基,中国佛学就是如此。
在当今世界上,佛教有三大语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
从文化背景上讲,汉语系佛教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所以中国佛学也是最具特色的。
《中观今论》
福严推广教育班第26期(《中观今论》)第五章中观之根本论题第一节缘起(pp.59-63)释厚观(2013. 11.30)p.59)《中论》说:「众因缘生(即缘起)法,我说即是空。
」1「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
」21(1)《中论》卷4〈24 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大正30,33b11-14)※「无」,依梵文原意是「空」。
(2)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p.461-463:一切「众」多「因缘」所「生」的「法」,「我」佛「说」他就「是空」的。
虽说是空,但并不是否认一切法。
这空无自性的空法,「亦」说「为是假名」的。
因离戏论的空寂中,空相也是不可得的。
佛所以说缘生法是空,如《智度论》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目的在使众生在缘起法中,离一切自性妄见;以无自性空的观门,体证诸法寂灭的实相。
所以一切法空,而不能以为胜义实相中,有此空相的。
这即缘起有的性空,「亦是中道义」。
……上颂已成立缘生性空的空,是不碍有的,是不着空的正见;下颂才说明一切无不是缘生法,所以一切无不是空的。
凡是存在的,无一不是缘生的。
所以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凡是从因缘生的,无一不是空无自性的。
实有的缘生法,决定没有的。
所以说:「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这一颂与上一颂的意义,是连贯的,不能把他分开,而断章取义的。
离後颂而读前颂,决定会作别解。
论主所以引这两颂,因外人与论主诤论,说性空者主张是破坏一切的;论主才引经证成自己,不特没有过,而且这是佛法的精髓,是佛法的真义所在。
《十二门论》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3缘起,所以是无自性的;无自性,所以是空的;空,所以是寂灭的。
「缘起自性空」,实为中观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的法则。
缘起、自性、空,到底是什麽意义呢?pp.59-63)pp.59-60)p.59)佛法以有情的生死相续及还灭为中心,所以经中说到缘起,总是这样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以佛教空性论与量子理论为线索2008-06-05 13:53:15 作者:王萌教授来源: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2期浏览次数:7939 文字大小:【大】【中】【小】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
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古老的理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
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
在此意义上,“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等同的含义。
空性的思想,表达了佛教的基本立场,也是佛教根本区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佛教讲空,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atman)本体存在,即自我的实体为空;法空则认为诸法皆幻,并无实体存在。
佛教讲空的根本依据,在于佛教的缘起观点。
缘起法则认为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无固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在佛教历史上,讲空最彻底的是龙树开创的大乘中观派。
该派认为,“空性”者,即是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是真如。
具“空性”见者,即了达佛法正见;具“空性”观者,即证悟世界的实相。
这种认识,在龙树的《中论颂》中表示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对于佛教的“空性”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它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一种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
印顺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
在某 种程度上讲 , 印顺 的人 间佛教 似乎成为 了识
别 印顺 的一个重要标志① 理论界对 于印顺人 间佛教思 。 想 的争议或批评很 大程度上是源 自对其人间佛教 的不 同理解⑦ 人间佛教涉及 的问题深刻 而又庞杂 。 这些 。 在 问题之 中 , 间佛教 中的“ 间” 词 的含义 , 似简 人 人 一 看
维普资讯
第 5卷第 5 期
20 0 6年 5 月
南 阳师范学院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
Junl f ayn om l n esySca Sine) ora o N nagN r a U i r t(oi cec s v i l
V0 . No 5 J5 .
Ma .2 0 y 06
印 顺 人 间 佛 教 的 “人 间 "三 义
蒲 长 春
( 中共 中 央党 校 民 族 与 宗教 教 研 室 ,北京 10 9 ) 0 0 1
摘 耍: 印顺的人间佛教 内涵的歧异是其 思想受到置疑 的重要原 因之一。 在印顺佛 学中,人 间佛教” 人 “ 的“ 间” 包含 了六道 中的人界、 世俗社会和胜艾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 而并非只指称其一。 印顺的人 间佛教的“ 间” 人 三史的提 出, 目的是为 了克服现实中佛教 的某些弊端 , 其 充分显示 出印顺佛学针砭时弊 、 当机摄化的特点。 关键词 : 印顺 ; 人间佛教 ; 人间 中圈分类号 :9 8 B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12 2 0 ) 5一 O 9—0 17 —6 3 (0 6 0 O l 3
来 纠正他 ”2页叭 太虚 对治“ Ic2 。 1 鬼本 ” 的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印顺所吸 纳, 同时 , 印顺认为 不只是要对 治“ 鬼本 ” 鬼教 ”还 的“ ,
观音菩萨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_传说
观音菩萨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音的传说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千手观音的由来古时候,有个妙庄国,国王叫妙庄王。
他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爱打扮,天天浓妆艳抹,穿红戴绿;二公主一天到晚轻歌曼舞,吃喝玩乐;三公主却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读诗文。
妙庄王年老了,他想,这王位传给谁呢大公主、二公主整天花天酒地,不知进取,三公主贤淑方正,人又生的聪明,比较合适。
故妙庄王拿定主义,要给三公主招个上门女婿,尽早成家立业。
一天,妙庄王对三公主道:“儿呀,宰相的大公子才学过人,可配于你,我想叫老太师去做媒,如何”三公主听了眼中含泪,只是摇头。
过了数日,妙庄王又说:“儿呀,当今的新科状元才学出众,这桩婚事你愿意吗”三公主听了又摇摇头。
不几天,妙庄王又来了:“儿呀,这回你一定满意了,为父给你找的这个驸马郎是当朝首富,他家有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不待妙庄王说完,三公主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父王,女儿不愿。
女儿甘愿侍奉父王一世,终生不嫁”。
妙庄王听三公主说终身不嫁,立即气得脸发青,跳起来喝道:“大胆畜生,你敢违抗父王的旨意!老实告诉你,今日这桩婚事,不管你愿还是不愿,一定得办!今日定亲,明日行聘,后天就成婚!”第二天一早,新驸马家吹吹打打来送聘礼,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源源不断地用车子运进宫来。
妙庄王看了乐得什么似的,忙吩咐身边宫娥,请出三公主来看看,跟这样富贵人家结亲,有多体面,多荣耀!宫娥奉命去了,不一会儿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启禀陛下,不好了!三公主失踪了!”妙庄王闻报也慌了神,顿足道:“来人呀,快给我去找三公主!”刹,王宫里乱了营,宫女、太监奔来窜去到处搜寻。
妙庄王又派人外出各处寻找,历经半年,才在舟山桃花岛的白雀寺里找到了。
三公主已出家当了尼姑,法名妙善。
妙庄王派大臣去劝说三公主,要她回心转意,还俗回宫。
论印顺对于修行中德性实在的思考
在 于人 间佛 教不仅 是一种理论 , 是一种 实践 。 更 人
间佛 教 的 实 践 主 要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社 会 生 活 的 实
佛 教 中一 般 称 为 禅定 , 时候 也 翻译 为静 虑 。 有 无
论 是 在较 早 期 的阿含 经 中 , 是在 后 期 的密 宗经 还 典 中 , 方 面 的 内容都 十分 丰 富 。 什 么 一定 要 这 为 “ 定 ”呢 ? 根 据 相 关 的 佛 教 经 论 , 顺 在 该 文 中 修 印 重 点 分 析 了 “ 定 ” 能 产 生 的 四种 效 果 ( 德 ) 修 可 功 : “ 法 乐 ” 住 ) “ 知 见 ” “ 别 慧 ” “ 永 尽 ” 现 ( 、胜 、分 和 漏 。 这 四种 功 德 , 是 修 定成 就 的具 体反 映 , 折射 既 也 着各个 修定 方法 的局 限性 。 第 一是得 “ 法乐 ” 现 。现 法 是 现 生 、 世 的 , 现
是 一 切 烦 恼 的 通 称 。佛 法 认 为 生 死 的 根 源 是 烦
恼 , 有 净 除 一 切 烦 恼 , 能得 到 究 竟 的解 脱 。 只 才 但 修定 只是一 种 方便 法 门 , 力 虽然 也 能暂 时伏 定 断烦 恼 , 是不 能从 根本 上根 除烦恼 。 但
第 二 是得 “ 知见 ” “ ” 殊 胜 、 超 的意 胜 。胜 是 高 思 , 知 见 ”是 指 知 觉 、 “ ” 得 “ 知 见 ” 又 “ 见 相 。 胜 , 可 以细分 为 “ 光 明想 ” “ 净 想 ” “ 神通 ” 修 、修 、发 三 类 。 修 光 明 想 ” 本 是 针 对 昏睡 而 产 生 的 修 行 方 “ 原 法 ,目 的 是 克 服 睡 眠 中 常 有 的 梦 想 颠 倒 、昏 睡 不
印顺法师资料
印顺法师资料印顺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慈悲心著称,对佛法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印顺法师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事迹印顺法师,原名曹梦庚,192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
早年间,他研习佛教并加入了佛学研究团体,开始了他对佛教的追求和探索之旅。
后来,他又到日本修行学习,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佛学学位。
印顺法师回国后,在台湾开展了广泛的佛学研究、教学和弘法活动。
他出版了大量的佛教著作,在佛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他还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学术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佛学家,印顺法师在佛教思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对佛教经典的解读和诠释独具一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和修行方法。
印顺法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多次获得各种学术奖项和荣誉,被誉为当代中国佛教界的重要智者。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影响力印顺法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无数人,他的弘法事业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佛法,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的智慧。
印顺法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见解和建议。
他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修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印顺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对佛法的理解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习他的智慧和慈悲心,将佛教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从印顺的佛教研究看佛教的“无我论”
论文:从印顺的佛教研究看佛教的“无我论”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中,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作为印证某些理论、观念是否是佛法的标准。
印顺法师认为三法印可以统一于“空无我”的思想,换言之,在佛教的理论中,无我以及相关的缘起理论具有根本重要的意义。
但非常奇怪的是尼采在评价佛教时却认为佛教是“唯我论”,一个宣扬无我论的宗教形态怎么又会被判定为“唯我论”呢?印顺法师对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有着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梳理,并且又是一位虔敬的佛教徒,因此我们方便地从印顺法师的相关论述中汇总出其对佛教自我的看法,并以此与尼采的相关论述进行对较,以从中发现佛教的无我与我之间的真正关联。
一、佛教中的我“我”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再经常不过的字眼,我们经常我呀我呀的说着,却很少去反思什么是我的真正含义?换言之,我的真正实质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即使经常进行理性反思的哲学家,对“我”、“自我”等也缺乏明晰的或者说让人信服的说法,更有甚者,有的学者干脆否认自我的存在。
佛教对“我”的理解即倾向于这最后一种观点,但跟通常的学者不同,佛教中对自我的否决有着特别的方法和意义。
为什么会有“我”?这起码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我的存在问题。
即我是如何存在的,我从何而来,往何而去。
如何存在关涉的是人的存在状态,通常认为人是肉体与精神的和合体,或者说是灵与肉的结合。
我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则关涉的是人的存在过程。
对此又有几种典型的不同解释,一是认为人由神所创造,如基督教中的上帝造人说和中国的女娲造人神话。
二是认为人自然由天地所生,中国古代的儒家与现代的自然科学都持有这种观点,虽然二者对具体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过程有不同的描述。
对于人的终了而言,基督教认为存在末日审判,人的灵魂可以升入天堂,也可以堕入地狱,而在儒家和现代科学看来,人死之后则知“万事空”。
与“自我”相关的第二层含义是为什么会有自我意识的产生。
人为什么会我呀我呀的进行言说并不是一个明了的问题,至少动物不会总是说“我”,甚至从来没有说过我这个词。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的原因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的原因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已经灭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印度也已经灭亡。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佛教在印度的灭亡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的原因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其教理影响了世界哲学,其教法传遍了东亚及南亚诸国。
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宗教,在经历了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后,却从她的发源地印度灭亡了。
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有很多。
印度自古是个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度,因此我们似乎不能从史料中直接看到佛教灭亡的记录,近代学者们对其研究的结论也众说纷纭,但是,所有观点无外乎两点:一、佛教自身发展的问题所致。
二、其他宗教的竞争排斥。
或许,就佛教徒而言。
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共业、法难,令印度的佛教一时所灭亡。
但回顾现实,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却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和沉重的教训。
今天,研究印度佛教之历史,一方面追宗溯源,另一方面即当引以为鉴。
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是密教的时期。
密教大量采用了婆罗门教的仪规和形式。
从大乘佛教对入世的融合思想来说,这并不是什么过错,也是佛教自我发展的一种方法。
但是密教在这个融会的过程中却偏离了方向。
他过多的流于繁琐的仪式,一些密行修持的方法,成为邪师们放纵自我的借口。
最终,他失去了信徒的拥护和敬仰。
即如今天,我们每每看到一些人,以修持大乘佛教要做到无挂碍,无拘束,自在无相为由,于世俗中肆意享乐,违背佛法之初衷。
如圣严法师所说:“以佛教的本质而言,唯有理解并实践四谛法,才能达成真解脱的目的;唯有实践戒定慧三无漏学及四摄六度,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若藉佛法之名而行外道之实,佛教岂能不亡!”实际上,今日之佛教,在看似繁华的背后,在众多仪式活动接连不断的背后,信徒的怀疑和不满,社会的指责和评论亦愈加的多了。
我们应当时刻的提醒自我,不应该借以大乘佛教之口,行外道邪师之法。
大乘佛教的自由思想,原本出于佛教完善自我而逐步兴起。
然而自由的思想,即需要人为努力的把握,不使其偏离正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乘空义大乘空义印顺法师著一空为大乘深义二空与灭之深义三从事相而观见空寂之深义四法空寂灭即法之真实(自性)五法相与法性空寂之关系一空为大乘深义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
从因觉证而得解脱来说,空是解粘释缚的善巧方便;空,无所住,无著,无取等,是趣证的方便,是觉证的成果。
一约真性说,一约行证说。
现在要说的大乘空义,是约真实义说。
在大乘法中,空是被称为:‘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
如般若经说:“深奥者,至是其义,无相、无作是其义,不生不灭是其义”,是大乘的甚深义。
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
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所以称为甚深。
二空与灭之深义这一最甚深处,佛常以空、无生、灭、寂灭等来表示。
凡佛所说的一切名言,都可以说是世间共有的。
如依世间名义去理解,那只是世间知识,而不是佛说的深义。
所以这些词语,都含有不共世间的意义,而不能‘如文取义’的。
例如空与无生灭的寂灭,一般每照世间的解说,认为是虚无消极的,而不知恰好相反,这是充实而富有积极意义的。
空,佛经每举虚空为譬喻,有时更直称之为虚空。
从一般来说,虚空是空洞得一无所有。
而佛法中说:虚空是‘无碍为性’,‘色于中行’。
物质——‘色’的特性,是碍;而虚空的特性,是无碍。
无碍,不但是在于物质的质碍以外,也与物质不相碍。
由于虚空的无碍性,不但不障碍物质,反而是物质——色的活动处。
换言之,如没有虚空,不是无碍的,物质即不可能存在,不可能活动。
因此,虚空与物质不相离,虚空是物质的依处。
佛法所说的空或空性,可说是引申虚空无碍性的意义而宣说深义的。
空、不是虚空,而是一切法(色、心等)的所依,一切法所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活动的原理。
换言之,如不是空的,一切法即不能从缘而有,不可能有生有灭。
这样,空性是有著充实的意义了。
说到寂灭,本是与生灭相对的,不生不灭的别名。
生与灭,为世俗事相的通性,一切法在生灭、灭生的延续过程中,但一般人总是重于生,把宇宙与人生,看作生生不已的实在。
但佛法,却重视到灭灭不已。
灭,不是断灭,不是取消,而是事相延续过程的一态。
在与生相对上看,‘终归于灭’,灭是一切必然的归宿。
由于灭是一切法的静态,归结,所以为一切活动起用的依处。
佛法称叹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而从‘落日’去展开,正是同一意义。
灭是延续过程的静态,是一切的必然归结,引申这一意义去说空灭,那寂灭就是生灭相对界的内在本性。
生灭灭生的当体,便是不生不灭的寂灭性。
由于这是生灭的本性,所以矛盾凌乱的生灭界,终究是向于寂灭,而人类到底能从般若的体证中去实现。
三从事相而观见空寂之深义一切法空性或寂灭性,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所以要从一切法上去观照体认,而不是离一切法去体认的。
如般若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深般若,是通达甚深义的,照见一切法空的智慧。
经文证明了,甚深空义,要从五蕴(物质与精神)去照见,而不是离色心以外去幻想,妄计度的。
说到从一切法去观察,佛是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的,也就是从种种意义,种种观察去通达的。
但总括起来,主要的不外三门:一、从前后延续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时间观念去观察的。
二、从彼此依存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空间观念(或空间化、平面化的)去观察的。
三、直观事事物物的当体。
这犹如物质的点、线、面一样;而甚深智慧是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去体认,而通达一切法性——空或寂灭性。
一、从前后延续去观察时,得到了‘诸行无常’的定律。
一切法,不论是物质或精神,无情的器世间或有情的身心,都在不息的流变中。
虽然,似乎世间有暂住或安定的姿态,而从深智慧去观察时,发觉到不只是逐年逐月的变异,就是(假定的)最短的时间——一刹那,也还是在变异中。
固有的过去了,新有的又现起,这是生灭现象。
这一刹那的生灭,显示了一切都有‘诸行’(动的),都是无常。
这种变化不居的观察,世间学者也有很好的理解。
但是,世间学者,连一分的佛学者在内,都从变化不居中,取著那变动的事实。
也就是为一切的形象所蒙蔽,而不能通达一切的深义。
惟有佛菩萨的甚深般若,从息息流变中,体悟到这是幻现的诸行,不是真实有的。
非实有的一切,尽管万化纷纭,生灭宛然,而推求本性,无非是空寂。
反过来说,因为一切法的本性空寂,所以表现于时间观中,不是常恒不变,而现为刹那生灭的无常相。
无常,是‘无有常性’的意义,也就是空寂性的另一说明。
二、从彼此依存去观察一切法时,得到了‘诸法无我’的定律。
例如有情个体,佛说是蕴界处和合,不外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现象。
所谓自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存在,而只是身心依存所现起的一合相——有机的统一。
称之为和合的假我,虽然不妨,但如一般所倒想的自我,却不对了。
印度学的(神)我,是‘王宰’义,就是自主自在,而能支配其他的。
换言之,这是不受其他因缘(如身心)所规定,而却能决定身心的。
这就是神学家所计执的我体或个灵。
照他们看来,惟有这样的自主自在,才能不因身心的变坏而变坏,才能流转生死而不变,才能解脱生死而回复其绝对自由的主体。
但这在佛菩萨的深慧观照起来,根本没有这样的存在。
无我,才能通达生命如幻的真相。
依此定义而扩大观察时,小到一微尘,或微尘与微尘之间,大到器世界(星球),世界与世界,以及全宇宙,都只是种种因缘的和合现象,而没有‘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独立自体。
无我,显示了一切法空义。
无我,有人无我与法无我;空,有人空与法空;空与无我,意义可说相同。
从彼此依存去深观空义,如上面所说。
如从法性空寂来观一切法,那就由于一切法是空寂的,所以展现为自他依存的关系,而没有独存的实体。
这样,无我又是空义的另一说明。
三、从一一法的当体去观察时,得到‘涅槃寂静’的定律。
虽然从事相看来,无限差别,无限矛盾,无限动乱;而实只是缘起的幻相——似有似无,似一似异,似生似灭,一切终归于平等、寂静。
这是一一法的本性如此,所以也一定归极于此。
真能通达真相,去除迷妄,就能实现这平等寂静。
矛盾,牵制,动乱,化而为平等,自在、安静,就是涅槃。
大乘法,每每著重此义,直接的深观性空,所以说:‘无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而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但这决非三条不同的真理,而只是唯一绝待的真理,被称为‘一实相印’——法性空寂的不同说明。
三印就是一印,一印就是三印。
所以,如依此而修观,那末,观诸法无我,是‘空解脱门’:观涅槃寂静,是‘无相解脱门’:观诸行无常,是‘无愿(作)解脱门’。
三法印是法性空寂的不同表现,三解脱门也是‘同缘实相’,同归于法空寂灭。
总之,佛法从事相而深观一一法时,真是‘千水竞注’,同归于空性寂灭的大海。
所以说:“高人须弥,咸同金色”。
四法空寂灭即法之真实(自性)一般名言识所认知的一切法,无论是物质,精神,理性,虽然被我们错执为实有的,个体的,或者永恒的,而其实都只是如幻的假名。
假名,精确的意义是‘假施设’,是依种种因缘(意识的觉了作用在内)而安立的,并非自成自有的存在。
所以,这一切都属于相对的。
那末,究竟的真实呢?推求观察一一法,显发了一一法的同归于空寂,这就是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真相,也就是究竟的绝对。
空寂,不能想像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取消,而是意味著超脱一般名言识的自性有,而没入于绝对的不二。
经论里,有时称名言所知的为一切法(相),称空寂为法性,而说为相与性。
但这是不得已的说法,要使人从现象的一一法去体悟空寂性。
法与法性,或法相与法性,实在是不能把他看作对立物的。
这在空义的理解上,是必不可少的认识。
方便所说的法与法性(空寂),在理解上,可从两方面去看。
一、从一一法而悟解到空寂性时,这就是一一法的本性或自性。
例如物质,每一极微的真实离言自性,就是空寂性。
所以法性空寂,虽是无二平等,没有差别可说,而从幻现的法来说,这是每一法的自性,而不是抽象的通性。
二、从平等不二的空寂去看,这是不可说多,也不可说为一(一是与多相对的)的绝对性。
不能说与法有什么别异,而又不能说就是法的。
总之,空寂性,是一一法自性,所以是般若所内自证的,似乎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有著具体的、充实的意义。
五法相与法性空寂之关系从上面的论述,法与法性,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极为明白。
所以在大乘法中,这——不一不异是无诤的定论。
但在古代大德的说明方面,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思想方式,也就多少差别了。
一、如法相唯识学者,著重于法相。
在‘种现熏生’的缘起论中,说明世出世间的一切法。
当他在说明一切法——无常生灭时,从不曾论及与法性不生灭的关系。
依他说:一切法要在生灭无常的定义下,才能成立种现熏生,不生灭性是不能成立一切法的。
这一学派,一向以严密见称。
但或者,误以不生灭(无为法性)与生灭(有为法),是条然别体的。
其实,这决非法相学者的意趣。
因为,当生灭的一切因缘生法,离妄执而体见法性时,与法也是不一不异的。
这就是一一法的离言自性,何尝与法有别?所以,专从生灭去成立染净一切法,只是著重性相的不一而已。
二、如天台,贤首、禅宗,著重于法性,都自称性宗,以圆融见长。
从法性平等不二的立场来说,一切事相都为法性所融摄;一切染净法相,都可说即法性的现起。
因此,天台宗说‘性具’,贤首宗说‘性起’,禅宗说‘自性能生’。
一切法,即法性,不异法性,所以不但法性不二,相与性也不二——理事不二。
由于理事不二,进一步到达了事与事的不二。
这类著重法性的学派,也就自然是著重不异的。
虽然不得意的学者,往往落人执理废事的窠臼,但这也决非法性宗的本意。
三、被称为空宗的中观家,直从有空的不一不异著手。
依空宗说:一切法是从缘而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性空的。
因为是性空的,所以要依因缘而现起。
这样,法法从缘有,法法本性空,缘起(有)与性空,不一不异,相得相成。
空与有——性与相是这样的无碍,但不像法相宗,偏从缘起去说一切法;也不像法性宗,偏从法性去立一切法,所以被称为不落两边的中道观。
虽有这大乘三系,虽然法与法性,近似世间学者的现象与本体,但都不会与世学相同。
在大乘中,不会成立唯一的本体,再去说明怎样的从本体生现象;因为法性是一一法的本性。
也就因此,法与法性,虽不可说一,但决非存在于诸法以外;更不能想像为高高的在上,或深深的在内。
惟有这样,才能显出佛法空义的真相。
《返回世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