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人生皆苦”理念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 觉悟人生——佛家的人生模式

2021年整理 觉悟人生——佛家的人生模式

觉悟人生——佛家的人生模式佛家是以慈悲大师的形象出现的,济世度人,予乐拔苦。

1一切皆苦、放下便好的人生真谛佛家认为众生之一切苦厄、诸般迷惑,皆因执着而产生。

破执途径,不外“放下”二字意即除去一切贪欲、邪念、妄想等,使自己进入无牵挂的境界。

“放下”一词,最早见于《杂部经》:“昔有梵志出家人,双手持鲜花礼佛,求佛开示解脱之道。

佛说:‘放下!'梵志乃放下左手的鲜花。

佛再说:‘放下!'梵志复放下右手的鲜花。

佛三说:‘放下!'梵志不解佛意,乃问佛曰:‘我已放下一切了,还有甚么要放下呢’佛答:‘汝须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放得干干净净,才是汝安身立命处。

'"昔五祖弘忍大师,为六祖慧能说《金刚经》,曾言世人“今天放下,明天却放不下;口头放下,内心仍放不下;心猿意马,放下之后又舍不得,如此辗转反复,始终放不下”。

佛曰:修行者,只需放下,并无一法可得。

放下迷即成觉,放下妄心即现真心,放下烦恼即显菩提,放下差别即呈平等,放下污垢即见清净,放下生死即入涅槃,最后连“放下”之念亦放下,才达到彻底放下。

到此境界,则心归本性,光洁如镜。

2行善止恶、慈悲为怀的价值取向佛家以六道轮回说和因果报应说来劝导人们弃恶从善,积德积福。

种善因必开善花结善果,种恶因必开恶花结恶果,今世行善来世为人或上天堂,今世为恶来世入地狱或变饿鬼、畜生等。

同时,佛家认为人世的一切痛苦烦恼,皆由我们的身、口、意所做的恶业造成,唯消除十恶,力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患、不邪见,才能求得解脱,免除此生及来生烦恼。

3不嗔不怒、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佛家把忍辱归为“六度”修行方法之一,要求对于所有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嗔、不怒、能忍。

“忍”是为了负重,是的行为准则。

儒家也讲“小不忍则乱大谋”,也主张忍让,三家构建的“忍”之境界深深地影响了人的处世方法。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次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便立刻修书一封云:“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佛教中人生是七苦还是八苦?

佛教中人生是七苦还是八苦?

佛教中人生是七苦还是八苦?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

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

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

观修人道三苦的心得

观修人道三苦的心得

观修人道三苦的心得
在佛教里,把痛苦分为三类,第一是苦苦,第二是变苦,第三是行苦。

所谓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上苦字,逼迫义;下苦字,名词。

因寒、热、饥、渴等忧患逼迫,皆名为苦,故曰苦苦。

佛经当中关于苦苦的定义,就是存在之时能感觉到痛苦;一旦消失,就会感到幸福的感觉。

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感受,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年龄的增长,亲人的离去,感冒发烧,头疼脑热。

但是在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更加可怜,他们由于无使劫以来所造的恶业在一直承受着这杨种种的痛苦,这种痛苦很明显,很粗大,很直接,让人提到名字就如同这种感受到了自己身上一样。

苦苦主要是在三恶趣,在人道与天道也有苦苦,比如,人间的生、老、病、死等八种根本痛苦,就属于苦苦的范畴。

佛学经典语录人生四苦

佛学经典语录人生四苦

佛学经典语录人生四苦佛学经典语录人生四苦(经典篇)1.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2. 佛说: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因此,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3. 佛说: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正因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4. 佛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5. 佛说: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6. 佛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 佛说: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8. 佛说:当你对自我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9. 佛说: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0. 佛说: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

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

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11. 佛说: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一天睡醒之后就应对现实的生活。

12. 佛说:人不全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人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一样而已。

13. 佛说:愚痴的人,一向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发奋的了解自我。

14. 佛说: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5. 佛说:笑着应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刻。

佛学经典语录人生四苦(热门篇)1. 佛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其核心教义包括“四正谛”,也被称为“四圣谛”或“四大真谛”。

该教义是佛教修行的基石,通过理解和实践四正谛,信徒可以获得解脱和智慧。

本文将介绍四正谛的概念和意义,并探索广兴它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正谛:苦谛苦谛是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

佛教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存在都与痛苦有关,无论是生老病死、分离或是无法满足欲望的焦虑。

苦谛告诉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特征。

苦谛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接纳痛苦,而不是回避或逃避它。

通过观察和体验苦难,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培养出自我反思和慈悲的品质。

第二正谛:集谛集谛是指痛苦的起因和根源。

佛教认为,痛苦的原因是欲望、贪心和妄念。

我们对于外物的执着和对于自我存在的执念,是我们经历苦难的根源。

集谛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如何消除痛苦的起因。

通过减少欲望、超越贪心,我们可以减少自身的痛苦,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当我们摆脱对物质和地位的追求,我们能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平静。

第三正谛:灭谛灭谛是指消除痛苦的可能性。

佛教强调通过戒律、定力和智慧来达到痛苦的解脱。

戒律指导我们如何避免负面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定力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冥想,智慧则是培养洞察力和正确认知的能力。

通过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摆脱痛苦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和平与解脱。

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妄念,我们能够超越自我,迈向更高的境界。

第四正谛:道谛道谛是指达到解脱和智慧的方法和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信徒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超越人类凡俗的境界。

道谛包括八正道,即正确的观点、意念、言辞、行为、生活、努力、思维和冥想。

通过追求道谛,我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八正道的修行能够彻底转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使我们与我们自己、他人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和谐共融的关系。

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其起源时间早,影响范围大,信众分布广,理论教义丰富。

佛教在不同时期、不同部派的佛学理论各有不同,但其学说的精华及大致轮廓是相似的,其中,作为四圣谛之首的苦谛更是佛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一、佛教关于苦的认识(一)苦的基本认识在佛教看来,从时间上讲,人的一生从生至死,时刻充满痛苦。

从空间上讲,红尘如茫茫苦海,无一处没有痛苦,犹如“火宅”、牢狱。

所以佛教把我们凡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指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须忍受种种苦难。

1.苦的种类苦谛是佛教对社会人生及外部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本性都是苦。

苦是释迦牟尼对有情世间的基本看法,佛陀出家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认识和解脱人的痛苦。

在佛教看来,人生的痛苦有很多,种类繁杂,但八苦是最常见的说法,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蕴盛八种苦。

2.苦的特点在佛教看来,苦具有逼迫性和恒常性(连续性)。

所谓逼迫性就是必然性的意思,[1]而恒常性就是不间断的意思。

理解为人生“不得不”持续面对各种苦,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有来自工作、家庭、人际方方面面如潮水般不可抗拒的种种苦恼,便是这两点的感性体现。

(二)苦的原因1.烦恼烦恼是导致苦的表面原因。

烦恼,有折磨、使人产生痛苦的意思。

烦恼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恶见,一般强调前三者。

三者中,贪为最普遍者,因此排在第一,是人感到苦的重要原因。

而嗔相较于贪,其危害更大、更难去除,贪者事小,嗔者事大,发怒、排斥、仇恨、破坏等嗔的心态和行为,对人生理心理的危害比贪更为严重。

痴即无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亚丁(1992-),德宏芒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宗教学专业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佛教。

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王亚丁(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对人而言,人生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禅学思想谈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禅学思想谈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课程作业论文(报告)以禅学思想谈“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姓名(有法名的加括号注出俗名)学号交文年月【摘要】本文旨在以禅学思想解读“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首先介绍了禅学主张的基本思想、苦难的定义、特征以及苦难在禅学中的理解,分析了“欲”、“求”与“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无欲无求”的禅修要点及其现实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持着有所求,有所不求,努力而求,又绝不强求的心态,拥有一颗释然之心,才能达到得失皆乐的境界。

【关键词】禅学思想;有求;苦难;禅修引言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痛苦和灾难时常纠缠着我们的身心,包括身体之苦,心理之苦或遭遇灾难造成的痛苦,在禅宗看来,“苦”是世界人生的本质,人生有八苦,而所求不得苦就是八苦之一,所有这些“苦”都由“贪”、“嗔”、“痴”三毒造成的,但根源在于我们自己内心,所以要想化解苦难,也唯有修心才能破解。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出自《二入四行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过多在乎得与失,一切随缘,心无增减,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若没有贪求,就会得到快乐。

一、禅学基本思想“禅”是梵语,译为中文即“静虑”。

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日“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

也可理解为把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这即是“禅”O作为禅宗经典代表作,《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

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从《六祖坛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禅宗思想认为一切的大智慧都是从自性而生,从你自己本身的自性生出来,不是从外而来的。

包括你一切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是从你自身内心产生的,你的内心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感受。

禅宗是中国固有文化与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用现代的说法,禅宗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家七苦——精选推荐

佛家七苦——精选推荐

佛家七苦佛家七苦佛家对⼈⽣组成的七种痛苦:⽣、⽼、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佛教认为⼈⽣是苦,红尘⽆可留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于⼈。

在于⼈与⽣俱来的弱点和本性。

中⽂名佛家七苦外⽂名Buddhist seven bitter性质宗教解释⽣⽼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家七苦说七种,即⽣、⽼、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佛教将⼈⽣之苦分为七种其中前四种是⾃然的痛苦,难以避免。

后三种即是⼀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合理的⽣活现实,⽽苦的总的原因和概括则是求不得,欲求长⽣不⽼不得,欲求⾝体健康不得,欲求不遇怨敌不得,欲求爱侣不分不得,这些都是痛苦,有求不得,有愿不遂,当然使⼈痛苦。

佛⽈七苦:⽣、⽼、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字不过⼗三,然脱此诸苦需多少年?天龙⼋部中⽞苦⼤师纵是⽞苦⼤师,是否⼜彻底解脱七苦了呢?临死之际“脸上⼜是惊骇、⼜是痛苦、⼜混和着深深的怜悯和惋惜之意”,这般表情⼜为哪般?遍观天龙⼋部芸芸众⽣不乏豪杰,却更恩怨纠缠,⼏乎⽆⼀⼈尽脱诸苦,可谓深得七苦之真谛。

可见解脱七苦之难。

或⽈五台⼭南⼭寺有⼀联,其辞⽈:我未⽣时谁是我,我⽣之后我是谁。

佛且如是,⽩⽻何能?不敢⾔⽣。

⼈⽣苦短,然所去尚不过⼗之三四,未得有⾔⽼之实;尝记⽼莱⼦之戏彩娱亲,⾼堂安健,焉敢有⾔⽼之⼼,是故不⾔⽼。

然则其奈病何?⽈,⾝体发肤受之⽗母不敢毁伤,幸得⼆⼗余载远杏林。

虽欲⾔病⽽不能,计从安出?奈何!奈何!论语先进有⾔,未知⽣焉知死。

圣⼈尚如此,况⽩⽻呼?罢罢罢,死之为物,亦道不得。

怨憎会,⼈世之憾事也。

众唯忘之不及,更⽆诉怨憎之于笔端。

君⼦坦荡荡,⽻亦坦荡荡,并⽆怨憎博君⼀呬。

爱别离⾃是寻常事,然执⼿相看泪眼之故事,实不⾜为外⼈道也。

⾮理勿听,⽻不敢误⼈。

求不得或可做君⼦论道之资也。

诗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独美⾊求不得使然。

予夺之⼤柄,差⿁之孔⽅,求不得则苦⼈尤甚。

⽻俗⼈,胸中⽆⼤志,⽆点墨,⽆成⽵,⽆丘壑,更⽆昭昭之野⼼,平⽣求不得之撼⼤抵⼼仪之书失之交臂,盖⽆欲则⽆求,⽆求则⽆求不得,唯知⾜者常乐。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源自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摆脱痛苦,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佛教强调人生的智慧,通过深思熟虑和内省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佛教的人生智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离苦得乐:佛教教导人们通过认识和理解痛苦的本质,以及痛苦的原因,来摆脱痛苦并获得真正的快乐。

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对欲望的执着和贪婪。

只有通过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和幸福。

2. 缘起空性:佛教教导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和永恒的存在,它们只是因缘和条件的产物。

通过理解事物的空性,人们可以超越对物质和世俗的执着,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3. 四谛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教义,它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出生老病死和各种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集谛指出痛苦的原因是欲望和执着,灭谛指出通过放下欲望和执着可以消除痛苦,道谛指出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达到解脱和解放。

4. 中道之道:佛教教导人们走中道之道,即避免极端的执着和放纵。

佛教认为,过度的欲望和放纵会导致痛苦和困扰,而过度的禁欲和苦行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通过平衡和调节,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5. 慈悲与智慧:佛教强调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

慈悲是指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怜悯,智慧是指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

佛教认为,只有通过慈悲和智慧,人们才能真正摆脱痛苦,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总结起来,佛教的人生智慧是通过理解痛苦的本质和原因,放下欲望和执着,走中道之道,培养慈悲和智慧,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摆脱轮回的苦难,实现解脱和解放。

这些智慧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可以指导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佛教思想与人生观念

佛教思想与人生观念

佛教思想与人生观念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话题,既包涵了佛教哲学的基本原则,也融合了佛教文化的伦理价值观。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本质是充满了无常和苦难,并且我们必须在这个世界中寻求解脱之道。

在此基础上,佛教提出了一系列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其中包括了禅修、布施、戒律、智慧等方面的修行方法,为我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理解。

佛教思想的本质是“四圣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个方面的真理。

其中,“苦”指生老病死等人类普遍存在的苦难;“集”指苦难的形成原因;“灭”则是这些苦难被消除的方向和目标;“道”则是消除苦难的方法和途径。

佛教通过对四圣谛的分析,进一步将人生的苦难问题归纳为“三禅世界”和“十二因缘”,告诉我们人生中的苦难是源于我们的轮回和因果作用,进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轮回彻底解脱的出路。

除了解释人生中的苦难以及解脱的出路外,佛教还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和要求。

其中,禅修是佛教修行的核心。

禅修指的是通过专注和冥想,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清晰,从而逐渐从纷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重建自己的世界观,从而超越轮回和苦难,实现内在的平静和安宁。

佛教还要求我们秉持“三学”——戒、定、慧,其中“戒”是指我们必须遵守佛教的道德规范,保持清淨的身心;“定”则是保持心灵的清晰和专注;“慧”则是我们要认知和洞见世界的本质,以便我们有效地解决人生中的问题和苦难。

佛教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伦理观。

佛教强调“舍”,即对物质和欲望的超越。

这一理念为很多文化和宗教中的清福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佛教还提倡“慈悲”,即人们应该以仁爱和善良对待自己和他人,执着和贪嗔痴才是人生的苦难之源。

在实践中,“慈悲”也体现在佛教僧侣的修行生活中,他们常常会开展慈善活动,为社会和广大人民服务。

在人生中,佛教的思想和人生观念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要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和困境,我们能够秉持着“苦即是乐”的观念,表现出一种从苦难中成长和深思的态度。

什么是佛教的人生观

什么是佛教的人生观

什么是佛教的人生观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作为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观点,信仰就建立不起来,道心不够稳定。

“观身不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五蕴身是不干净的,是脆弱的、变化的,所以不要围着这个色壳子整天打转转,贪这贪那。

“观受是苦”,就是说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外境,所领受到的都是痛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悲欢离合等等,都是痛苦,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

今天钱多,明天不见得钱多;今天地位高,明天不见得还高;今天家庭团聚,到了有一天也要分散,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分离。

所以《法句譬喻经》中谈到:积聚终消散,崇高必堕落。

合会当别离,有生无不死。

观一切法是苦的,无常故苦,认识到这一点,对外境的攀缘追逐,就可以看淡放下。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什么心?妄心,众生心,有漏心。

心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事物也是随着心在变化。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就是因为这个“心”是变化的,故不可得,一切事物也是无常变化的,刹那即逝。

“观法无我”,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其中没有一个实际主宰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变化的东西,大家想想,俗语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十年变化许多人。

哪件事情没有变化?哪件事情是主宰?我有变化,一切法有变化,故要建立无我观点。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之苦摘要: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随着佛教的广泛、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

在佛教的基本人生观影响下,中国诗学充满着浓郁的佛家风味,如《古诗十九首》中浓厚的人生悲戚色彩。

关键词:佛教;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古诗十九首人生充满苦难,而苦难又是从何而来?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们常常不明白苦难的根源,总是想方设法希望可以消灭苦难本身,结果百般的努力却是换来徒劳无功,于是陷于苦海而无法自拔。

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的总的价值评判,是佛教的基本人生观。

一切皆苦则是佛教的出发点。

佛教自传入中国开始,就对中国士大夫形成了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候,随着佛教的广泛、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解读佛教人生观的烙印下的诗学感伤、诗学感叹,以及该如何做到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脱,以此说明佛教给中国诗学带来的影响。

一、“人生无常”的诗学感伤“佛家认为没有觉悟的人生是充满苦难的。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

浩浩长河,流的是苦泪;巍巍宫殿,筑的是苦骨;嗨哟号子,发的是苦声;灿灿华服,织的是苦丝,……总之一切皆苦。

”[1]人们因为没法理解真理,所以时常作茧自缚,因而流转生死,死死生生,永远受苦。

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虚无的,所以人生是无常的。

佛教讲人生之苦,重要的一点指生命无常的痛苦。

它给中国诗学注入了生命易逝、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

生命无常,转眼即逝。

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存在。

有生命的人生也是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易无常规律。

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的第二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2]意为天地如此广阔,何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却像出远门的旅客,那样匆忙,也就是每个人不久都即“归”(死)的意思。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1. 引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释迦牟尼(佛陀)所创立,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哲学以佛陀的教义为基础,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以期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导人生、优化心灵的精神资源。

2.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 苦谛:生活中充满了苦难。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这是其基本观点。

痛苦源于多种因素,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等。

- 集谛:痛苦的根源在于渴爱。

佛教认为,人们的痛苦源于内心的无明和渴爱。

无明导致人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渴爱使人们陷入轮回之中。

- 灭谛:通过修行,可以断除渴爱,从而消除痛苦。

佛教认为,只有消除内心的无明和渴爱,才能真正摆脱痛苦。

- 道谛:达到涅槃的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八正道等修行方法,可以消除无明和渴爱,最终达到涅槃,即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3.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基本途径,包括:- 正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正思维:积极的思考方式。

- 正语: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

- 正业:正当的职业和行为。

- 正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正精进:努力践行佛教教义。

- 正念:时刻保持正念,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正定:通过禅定等方法,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4. 因果律佛教哲学强调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认为,人们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决定的。

只有通过修行,积累善业,才能得到美好的果报。

5. 无常观佛教哲学强调无常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应该认识到万事无常,看淡名利,从而减少痛苦。

6. 空性观佛教哲学强调空性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人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空性,从而摆脱对事物的执着,达到解脱的境界。

7. 结论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对痛苦的认知、对因果律的信仰、无常观和空性观等。

这些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视角,有助于优化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宁静的生活。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以下是关于佛教的人生智慧的一些重要方面:1. 缘起性空:佛教教义中的缘起性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没有固定、独立的实体。

这个概念教导我们要超越对事物的执着和執著,明白一切皆无常,一切皆空。

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摆脱对物质和欲望的追求,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2. 四谛:佛教的四谛是佛陀对人生苦难的观察和分析,它们是苦、集、灭、道。

苦指的是生老病死、痛苦和不满足感;集指的是苦的原因,即贪欲、嗔恨和无知;灭指的是苦的终结,即通过消除贪欲、嗔恨和无知来达到内心的平静;道指的是通往灭苦之道,即八正道。

通过理解和修行四谛,我们可以摆脱苦难,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幸福。

3. 无我:佛教教义中的无我观念是指人们没有固定、独立的自我实体。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相互依存的,没有永恒的自我存在。

这个观念有助于我们超越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减少自我中心的思维和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关爱、宽容和平和。

4. 慈悲与舍弃:佛教强调慈悲和舍弃的重要性。

慈悲是指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同情心,舍弃是指放下贪欲和执着,乐于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

通过培养慈悲和舍弃,我们可以减少自私和贪婪的心态,培养善良和宽容的品质。

5. 念与禅修:念和禅修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方法。

念指的是保持对当下的觉察和专注,不被过去和未来的思绪所困扰。

禅修是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通过念和禅修,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减少烦恼和困扰。

6. 业力与因果:佛教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因果关系,即善行带来善果,恶行带来恶果。

这个观念教导我们要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行为,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通过培养善行和避免恶行,我们可以创造积极的因果,获得幸福和利益。

7. 生死与轮回:佛教教义中的生死与轮回是指人们的生命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通过不断的转世和轮回来体验各种因果和修行。

佛家七苦_精品文档

佛家七苦_精品文档

佛家七苦佛教是东方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宗教体系。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修行摆脱生活中的痛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其中,佛家七苦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痛苦和苦难。

本文将从佛家七苦的起源、定义以及对人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起源佛家七苦,也被称为“苦苦集苦”,是佛教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最早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后来被视为佛法的关键要素之一。

佛教教义中认为,生活中的痛苦源自贪欲与嗔恨之间的冲突,通过解脱欲望和远离贪嗔痴,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平静与内心的解脱。

定义佛家七苦分别是:生老病死苦、怨憎会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五蕴盛苦、五取蕴盛苦、心所盛苦。

这七种苦难贯穿了人们一生的方方面面,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无常与痛苦。

生老病死苦是人类常常面对的四大问题,它们是人生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怨憎会离苦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常常会出现的矛盾和离别,这些都会给人带来痛苦。

求不得苦是指人们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与名利,但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带来失望和不满。

五阴盛苦、五蕴盛苦、五取蕴盛苦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灵层面上所承受的痛苦。

心所盛苦是指内心的困扰和精神上的苦难。

对人们的影响佛家七苦是佛教教义中对人生常态的描述。

它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痛苦和苦难,进而引导人们寻找摆脱苦难的方法。

佛家七苦通过告诉人们生活中的无常和不可避免的痛苦,促使人们认识到欲望的束缚和痛苦的根源,进而寻求真正的解脱和满足。

佛家七苦对人们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佛家七苦使人们能够对痛苦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人生中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逐渐接受和面对生活中的痛苦。

其次,佛家七苦教导人们要远离欲望和贪嗔痴,从而减少痛苦的产生。

在佛教中,欲望被认为是痛苦的根源,只有通过修行和禅定,才能够减少或消除欲望的困扰。

此外,佛家七苦引导人们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平静。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名利、地位、物质和他人的批评而忧愁焦虑。

佛家讲人生感悟心得体会(2篇)

佛家讲人生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修行方法,引导着无数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佛家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全新视角。

以下是我对佛家讲人生感悟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缘起性空,人生如梦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无有自性,这就是所谓的“缘起性空”。

人生如梦,一切都是无常,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放下执着,不被世间万象所迷惑。

1. 看淡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最终却发现,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佛家教导我们要看淡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当我们放下对名利的执着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2. 欣赏世间美好,感恩生活尽管人生如梦,但我们仍应欣赏世间美好,感恩生活。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有值得我们珍惜的瞬间。

学会感恩,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

二、因果循环,善恶有报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认为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因果循环的规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善良的本心,行善积德。

1. 善待他人,传递正能量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关心他人。

当我们给予他人关爱和帮助时,也会收获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得到净化,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2. 珍惜生命,关爱动物佛教认为,众生平等,生命可贵。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关爱动物,尊重自然。

当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和生物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三、放下执着,自在随缘佛教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自在随缘。

只有放下对事物的执着,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才能在无常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1. 看淡成败,享受过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然而,佛家告诉我们,看淡成败,享受过程,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当我们放下对成功的执着时,才能在失败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2. 随缘而安,顺应自然人生无常,世事变幻。

我们要学会随缘而安,顺应自然。

学佛心得体会感悟(3篇)

学佛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便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慈悲的情怀,吸引着无数信众。

我自从接触佛教以来,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以下是我学佛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主张“四圣谛”:苦、集、灭、道。

即人生充满苦难,苦难源于无明和欲望,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的教义包括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旨在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觉悟人生。

二、学佛的心得1. 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佛教教导我们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关爱他人,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2.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佛教强调修身养性,要求信徒们具备良好的品德。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命运。

因此,我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如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等,使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3. 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佛教教导我们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和名利所困扰,导致心灵疲惫。

通过学习佛教,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学会了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所累。

现在,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4. 学会感恩,珍惜当下佛教强调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同时,我也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不再为过去的遗憾而纠结,也不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

5. 勇于面对,接受生命的无常佛教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生命的起伏。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勇敢地去解决问题。

当我遇到挫折时,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三、感悟1. 学佛让我更加自信通过学习佛教,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努力去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佛教“人生皆苦”理念
于恒
(11级汉语言111420119)
摘要:佛教宣扬“人生皆苦”,认为众生只有皈依佛教潜心修行才能摆脱苦海,达到涅槃之境。

那么“人生皆苦”是否有现实依据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世之苦呢?就让我们结合佛教思想与梁武帝皈依佛教的史实,谈一谈佛教“人生皆苦”的理念及如何看待人生之苦吧。

关键词:佛教“人生皆苦”现实依据正确对待
佛教宣扬“人生皆苦”,认为只有遁入空门放弃一切杂念才能摆脱苦海,赢的人生的救赎。

但在许多人看来,“人生皆苦”非但不符合现实反而还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态度,会使人变得消极颓废,不思进取。

但佛教“人生皆苦”理念就真的不符合现实吗?接受“人生皆苦”的理念就真的会使人颓废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生皆苦”是有其现实依据的,而接受“人生皆苦”理念也不会使人变的颓废。

让我们看一下佛教对苦的阐释:
佛教无上的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不可动摇的基础。

这苦谛便放在了第一位。

它是佛法存在的原因。

佛教为什么把苦作为人生意义的判断呢?因为它是生活的真相。

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苦确确实实是人生的主题。

[1]
佛教讲苦是人生的主题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

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是精神上的痛苦,这样一来八苦思想便概括了人生的一切痛苦,同时它又很现实,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八苦的依据,生老病死自不用说,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也能在每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中找到其现实依据,而八苦又会伴随人的一生,[1]一种人生观:人生皆苦,中国佛网,/fxdg/HTML/fxdg_51090.html,2012年7月1日下载
所以说佛教“人生皆苦”思想也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如果以八苦观点来看待人生,那么苦就是人生的主题,谁都不想经历痛苦,那怎样才能摆脱人生“苦”的主题呢?佛教讲要通过戒除五毒,潜心修行来实现。

五毒贪嗔痴慢疑几乎是所有的“苦”的来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五毒中的几项缺陷,以此来劝导人们摆脱欲望潜心修行是比较能得到人们信服的。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南朝梁武帝因为两件事情认识到了人世“苦”的主题,从而皈依佛教,甚至还曾几次舍身入佛寺。

第一件是由他六弟萧宏引发的:梁武帝对皇室亲属格外照顾,萧宏曾经窝藏过杀人凶手,梁武帝发现后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给他加官进爵,但即使是这样,萧宏也没有对梁武帝感到感激。

后来,萧宏竟然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梁武帝的女儿私通,并图谋篡夺梁武帝的皇位,但因事情败露,没有成功。

虽然梁武帝没有怪罪萧宏,但是他的心中却多了一份深深的痛苦。

另一件事是由他的次子萧综引发的: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因此萧综很可能是东昏侯的儿子,即使这样,萧衍仍然封萧综为王,还让他做将军。

但是肖淑媛失宠后,就把七个月生萧综的事告诉了萧综,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之后就与萧衍疏远了。

后来梁和北魏打仗,萧综在领兵督战的过程中投降了北魏,北魏非常高兴,授予了萧综高官,萧综不仅坦然接受还改名为萧攒,并为东昏侯服丧。

这使梁武帝非常生气,撤消了萧综的封号,
并把吴淑媛贬为庶人。

后来梁武帝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派吴淑媛送去了萧综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仍然不愿回来。

后来吴淑媛病逝,梁武帝又动了恻隐之心,恢复了萧综的名号,给吴淑媛加封谥号“敬”,但萧综至死也没回来,这也使梁武帝非常痛苦。

因为这两件事,梁武帝认识到佛教“人生皆苦”的理念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那么佛教宣扬的摆脱苦海方法也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梁武帝决心遁入空门,通过潜心修行来摆脱苦海。

梁武帝皈依佛教后曾三次舍身入佛寺,与此同时还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因而南朝佛教发展到梁武帝时达到全盛。

以上事例表明佛教“人生皆苦”的理念具有强烈的现实依据性,易于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可。

佛教以八苦观点来阐释“人生皆苦”的理念,使“人生皆苦”理念与实际非常符合,易于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可。

但即使它与实际非常符合,它也只是一种宗教的观点,宗教的观点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它也是不正确的。

即使是抛弃宗教问题不谈,人生皆苦的观点也是不对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有苦必有乐,以苦来看待人生的一切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

宗教无论宣扬何种观点都是为了传教,佛教作为宗教中的一种,它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传教。

因为“人生皆苦”比较容易得到广大人民认同,所以佛教通过它拉近自己与人民的关系。

佛教通过对人生皆苦的概念的阐释,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痛苦,人们既然已经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痛苦,便会寻求摆脱
痛苦的方法,佛教在此时便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授给人民,教导人民潜心向佛,从而摆脱痛苦,而人们为了摆脱痛苦,自然虔诚的相信佛教,这样一来佛教便达到了传教的目的。

所以说佛教宣扬“人生皆苦”的观点只是作为传教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为了传授他人正确的哲理。

虽然我对佛教人生皆苦的观点不赞同,但是我比较欣赏佛教对待人生皆苦的态度。

佛教的出世解脱思想虽然是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但却表达了对永超苦海之极乐世界的向往,透露出了对人生永恒幸福的一种追求。

这种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人生的理论,其中蕴含着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现实的社会人生显然也是有意义的。

[1]
佛教宣扬“人生皆苦”,但它并不是让人们逆来顺受,消极的对待人生的一切痛苦,而是劝导人们向善,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与社会,同时积极进取,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种向善精神与积极进取精神是任何时代都需要和推崇的,所以我比较赞成这种对待人世之苦的精神。

谁都不想经历痛苦,因为痛苦的滋味非常难熬,可是谁又能够摆脱人世之苦呢?既然人世之苦是摆脱不了的,那为什么不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呢?以悲观的心态对待痛苦,痛苦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使你痛得更深,若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痛苦,痛苦便会很快的过去。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世之苦吧,要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看得到彩虹,不经历痛苦怎能体会到快乐的珍贵”这句
[1]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香港宝莲禅寺佛教文化传播网,/gnews/2008131/200813187186.html,2012年6月28日下载
话,只有苦过了,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痛苦是一种经历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的宝贵财富,只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你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是经过痛苦的磨砺之后才走向成功的!在古代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在当代有身残志坚的盲人歌手杨光,经历过多次高考失败的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从跑堂工到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把痛苦看成是你成功的垫脚石,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他们,你会发现它们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痛,他们还给你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经历,一种精神上的财富,一种别有滋味的快乐。

佛教“人生皆苦”的观点虽不正确,但他对待苦的精神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学会这种对待苦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向善,不断进取。

人世之苦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的对待它,那样才是真正的痛苦。

所以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人世之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读懂苦的含义,享受苦后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一种人生观:人生皆苦,中国佛网,
/fxdg/HTML/fxdg_51090.html,2012年7月1日下载
2.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香港宝莲禅寺佛教文化传播网,/gnews/2008131/200813187186.html,2012年6月28日下载
3.萧衍,百度百科,
/s?tn=site888_pg&bs=%C1%BA%CE%E4%
B5%DBsheshenrufosi&f=8&rsv_bp=1&wd=%C1%BA%CE%E4%
B5%DB%C9%E1%C9%ED%C8%EB%B7%F0%CB%C2&inputT= 9765,2012年7月3日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