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
梁冬和倪海厦的对话
梁冬和倪海厦的对话我非常幸运,在生命中碰到几位恩师,都对我影响很大。
其中有的老师已经走了,以后的人都没机会见到他们了,就是同时代的人大部分人也没见过他们。
在这里,我想借由我的讲述,让大家认识他们,曾经有这样的一些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还离我们这么近。
——梁冬首先我想讲讲本焕长老。
若干年之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机缘,我到深圳弘法寺,当时有机会和本焕长老、还有印顺师(现在弘法寺的方丈),一起吃斋饭。
都是很平常的,吃吃芽菜,吃吃豆角,关键是很好吃,他并没有把素菜做成各种素鸭素鹅、素的水煮鱼什么的,就是特别简单的炒青菜,但是很好吃。
吃完饭以后,我和印顺师在院子里散步看星星,突然一个侍者说本焕长老让您过去,我很高兴。
然后进去见到老和尚坐在禅堂里面,我就跪下了,你面对一个一百多岁的老先生,这么慈悲的看着你,你很难不跪在那儿。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孙子辈的小朋友见到长辈一样,就跪在那儿,他就伸出手来,我以为他要对我进行灌顶,当时我激动万分,赶紧把头伸过去,觉得自己快要打通了。
他摸着我的头说:发财发财发大财。
真的,我身边有人听过很多次这个故事,还是觉得挺有意思。
我当时就觉得为什么是这一句话,为什么不是各种“嗡阿吽”呢?后来出来,我就一直想,当时正好一抬头看到普贤菩萨十大愿望,其中有一个愿望叫做“随喜功德”,我就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德”,就是让别人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就叫“德”。
「发财并不是一件罪恶的事」,你用罪恶的方式发财才是罪恶的。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并且承认,大声响亮地说我很想发财呢,人家老和尚一眼就看穿了你的想法。
于是他就祝你发财发财发大财,难道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真正的慈悲是不抗拒你内在现在这个阶段的诉求,哪怕这个诉求你未来会觉得很幼稚很愚蠢,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不会因为你现在还很低级,就在你面前显得很高级。
他只会用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帮助你,或许他帮助我们,或者是祝福我们发大财之后,又会有另外一个生命的角色会告诉你说,把你发来的大财都拿来去做更大的善事,那不是很好吗?后来本焕长老过世的时候,深圳几万人去送他,为他磕头,你就知道他都做了什么。
羊城晚报专访本焕长老
羊城晚报专访本焕长老羊城晚报首席记者樊克宁法名心虔,102岁。
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于湖北新州县。
1930年出家,出自中国现代两位佛教宗师来果禅师与虚云法师的宗门下,先后在扬州高旻寺、五台山碧山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等众多佛教名寺修行、弘扬佛法。
南禅临济宗第44代传人。
被尊为佛门泰斗。
“国家领导人尊他为佛门泰斗”羊城晚报:我第一次同102岁的人坐得这么近。
本焕长老:我102岁,减去100岁,我两岁。
羊城晚报:我的年龄减去50岁,也两岁呢。
本焕长老:那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呢?羊城晚报:您的名字原来是释本幻,后来为什么改成了释本焕?本焕长老:我原来叫本幻,这个“幻”字是幻化的“幻”,佛教认为一切皆是幻象。
为什么改成现在这个光“焕”的“焕”呢?1948年,我接法于虚云老和尚宗下,在他的宗门里,我也是排本字辈的,所以虚云老和尚就给我改动一个字,改为光焕的“焕”。
你觉得焕发的“焕”好呢,还是幻化的“幻”好呢?羊城晚报:在您面前不打诳语,以我个人的喜欢,我喜欢原来那个“幻”。
本焕长老:不错,本来就是幻化呵。
呵呵,你还有这种幻化的幻想呵。
羊城晚报:那您呢?您自己喜欢哪一个名字?本焕长老:不是我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当然我喜欢以前那个“幻”。
本来幻化有幻化的作用,光焕有光焕的作用。
虚云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我光焕佛法。
1948年我在南华寺接了他的法,第二年做了南华寺的方丈。
那时虚云老和尚111岁了,他从百里之外的云门寺步行来为我送方丈座。
羊城晚报: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道场,之后形成了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五大流派,因此南华寺有“祖庭”之称。
您在南华寺接虚云老和尚的法,成为禅宗临济宗的传人,您是第几代?本焕长老:第44代。
羊城晚报:本老,在您的经历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来果禅师。
他对您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本焕法师:来果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齐名,是当代禅宗两大宗师,都是已经明心见性了的。
悄然兴起的建筑风水文化——访天源大师易洪永
悄然兴起的建筑风水文化——访天源大师易洪永《今日湖北》2014年第3期总第333期文/贾冰易洪永简介:号天源大师,乃其行风水术之艺名,中国佛教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皈依弟子,法名顿瑞。
将佛道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五术玄学相结合,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实践有独到的见解。
广泛参与城建规划,房地产项目研究,寺院陵园,银行,企业,居家的建造选址,方案设计,以及行政院所,旧城改造规划方案的审定。
编者按:有一种行当,在中国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人们趋之若鹜,却又不便公开谈论,这就是风水。
风水,即堪舆,堪为天,舆为地。
也就是研究人与环境和谐的一门学问。
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门学问得到极大程度的应用,曾被斥为封建迷信的风水行业正在浮出水面,风水师也时常若隐若现地出没于我们身边,却又始终披着一层神秘面纱。
有人称他们“风水先生”,也有称为“阴阳师”。
从事这个行业显得格外神秘。
就让我们走近风水师,窥其真身。
低调的“高参”深圳宝安区内一栋闲置的烂尾楼被一开发商收购,引得当地居民议论纷纷。
一桩简单的交易引起如此反应,里面有多少内幕?该楼开始并不烂尾,本是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但开发后两年多一家商户都没有招来,反而让原开发商欠债累累,迫不得已转手他人。
却不曾想,接手的人依然如此,不到一年就支撑不下去了。
几次转手后,再也无人问津。
当地居民都谣传这个烂尾楼风水不好。
这次闲置多年的地方重新开张,当地居民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看着这次接手的人又能撑多久。
其实这个老总对这个烂尾楼早有耳闻,也没想着要拿下来。
但是他的“高参”易洪永先生极力支持他拿下此地。
根据易先生推算,这个老总,69年生属鸡,(干支为)已酉年纳西方(之本气为生气)。
刚好这栋楼卯山酉向,立向朝西方与其人年命相合,正如风水术上所述的天人合一。
老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下该楼,当年公司业务不断增长,如滚雪球样一发不可收拾,不几年时间就成为资产过亿的上市公司。
该公司的成功也成为当地一段美谈。
本焕长老的禅学思想
本焕 长老 的禅 学思想
印 顺
( 深圳 弘法寺 , 广东 深圳 5 1 8 0 0 4 )
总
第
一 工
期
’一
c n
二
摘
要: 本 焕 长老 传 承 了禅 宗的 话 头禅 和 默 照禅 等 禅 学思 想 以及 修 行 观 和培 福 观 , 并指 出禅
宗的 宗 旨是 “ 即 心 即佛 ” , 主 张成佛 要 自修 自度 , 修 行 方法是 活泼 泼 的 、 不拘 一 格 的 。
早行早 回家 , 迟 行 迟 回家 , 不 行 就 永 远 回不 了
家 。行 贵在 坚 持 , 贵 在不 间断 。不 能说 今 天行
了, 明天 就 不 行 ; 此时行 了, 彼时就不行 ; 在 禅
●一
总
也就不知道什么叫 ‘ 妄想 ’ , 什么叫 ‘ 用功 ’ 。如 果 今 天能 够 知道 有 了妄 想 , 那 就 证 明你 的思 想
年, 听闻他老人家的开示说法 , 眼观他 的顿人 修行 , 听弟子们讲 师父 的为人佚事 , 师父 的形
象、 声 音 乃 至 为 人 处 世 等 已深 入 我 心 , 可 以 说
在 师父 的薰 染之 下 , 我 这 个 弟 子 已经 真 的有 了 醍醐灌顶 、 饱 参 法 味 的感 觉 , 虽 然 不 能 说 全 部
禅 门五宗 的 “ 中兴 之 主” [ 1 1 , 我 的师公虚 云老 和 尚 和高 曼寺 的来 果老 和 尚把这 两种 禅法 承传 给 了
我 与恩师的最初接触源 于一次偶然 的机 缘 。 当 时 一 位 朋 友 只 是 让 我 送 一样 东 西 给 师 父, 但是没有想 到却与师父结 了不解之缘。从
弘法寺方丈印顺
印顺大和尚,字源利,湖北襄樊人。
2000年于深圳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
云门佛学院禅修班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2008年升座深圳弘法寺方丈,并任深圳佛教协会会长。
印顺法师倡导人文佛教,带领弘法寺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佛教文化对外交流。
自从担任弘法寺监院以来,根据其恩师本焕长老的意愿,实行了多项新举措,使弘法寺各项工作都迈向了新台阶。
他坚持“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的宗旨,带领弘法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多年来,弘法寺为社会兴办希望学校、建医院、修桥铺路、赈灾扶贫等捐款达5000多万元。
他主编出版了《弘法寺佛教文化系列丛书》,积极倡导《神州和乐》,制定《弘法寺禅堂仪规》,参与多项慈善募捐,策划并主持了本焕长老99岁、100岁、101岁寿诞庆典,深得本焕长老和广大信众的好评。
印顺法师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弘法寺方丈。
目前,他还兼任深圳弘源寺(宝安石岩)、大佛禅寺(深圳东湖公园)、华兴寺(东部华侨城)的方丈。
顺大和尚送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印顺大和尚送座,并寄语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印顺升座,道场增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佛教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与发展,就是在历代祖师大德的努力下完成的。
本焕长老勇于退居,为中国佛教界人士树立了一个榜样,现在,弘法寺经本焕长老之手交到了印顺大和尚手里,印顺大和尚接掌弘法,乃是人天所愿,众望所归。
印顺大和尚荣膺海南三亚南山寺方丈世界各地高僧云集三亚祈愿世界和平2012年9月23日,中国海南三亚南山寺,中国佛教协会副次借印顺大和尚升座之机,世界各地高僧大德、两岸四地诸山长老云集三亚,共同祈愿世界和平、干戈永息。
释永信释永信(1965年9月-),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自号皖颍上人。
现任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深圳弘法寺住持印顺大和尚
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活在当下,把握现在霍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做用佛学的智慧点亮人们的心灵,教大家学会把握现在,在嘈杂的世界里学会放下,轻松地走回家,走向内心的祥和与平静。
演讲中,他以幽默、智慧的语言讲解深奥的禅意,并辅之以轻松的小故事,不时引发现场听众的共鸣,整个演讲过程中共爆发掌声达19次之多。
一切烦恼的根源皆因心动“我们的心常常会被金钱、爱情、名誉、地位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现代社会,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然而,很多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长。
相反,很多人感到自己很不幸福,烦恼很多。
印顺说,之所以出现这一悖论,就是因为物质的发展让我们的心灵迷失了。
迷心逐物,心灵得不到滋养,信仰得不到确立,自然难以感到幸福,心也终将不安。
“一切烦恼的根源皆因心动。
”印顺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一颗心,烦恼痛苦是这颗心,幸福快乐也是这颗心;忧郁恐惧是这颗心,平静安详也是这颗心。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心做不了主,都是心随物转,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团团转。
由于金钱、爱情、名誉、地位等,使心失去它本来的面目。
印顺引用了一首诗来描绘现代生活: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哭婆婆”学会变“笑婆婆”“换一个想法,心态改变了,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面对这样的生活现实,印顺指出,修心很重要。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讲的就是修心。
”印顺说,“其实心是不需要修的,要做的只是改变,只是减少。
”改变和减少我们无始以来的妄想、执着、分别。
就如同一面镜子,上面蒙了许多灰尘,只有去掉灰尘,才能回归它光亮照人的本来面目。
他用了禅门里的一个故事阐释这个道理:有一个老婆婆,整天哭个不停,人称哭婆婆。
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
天晴的时候,她因为担心小女儿卖不出雨伞而哭;下雨的时候,又因为担心大女儿卖不出布鞋而哭。
本来风光焕大千——本焕上人法影
印顺 大和 尚怀着拳拳之 心 , 欣携 常住 大众, 为
弘扬正法, 为彰显圣行 , 特辟碑廊 , 镌铭这部双
重 法 宝 ,以光 照 千古 , 乐 人 天 ! 利
诚然 , 寺耸梧桐 胜景 慧 曰禅 月千 山翠, 印仙 法
湖 碧 澜 慈云 觉 光 四海 明 。亦 可谓 :法 驾梧 桐 山 本 来风 光 现 禅 意 , 心造 法王 城焕 然 华严 出佛 国。 佛 门龙 象行 愿 南 国普 度 众 生登 净 域 , 界 凤 凰 法 放 光梧 桐 广 宣 妙 音 觉大 千 。
佛 门 问 鼎 l 4 1
尼 。 实乃 勇 猛 精 进 、兴 灭 继 绝 ,续 佛 慧命 、 法
轮大转。
待 法 务 。 无 论 是 达 官 贵 人 , 是 平 民 信 众 ,师 还
常常亲切 问候 , 微笑善待 。恩 师经常告诫弟子
们 :“ 未成佛道 时, 要先结人缘 , 广结善缘 , 为
清凉 国师在 《 华严经 疏序 》 中说 ,“ 众 尽 生界如普贤” 。是啊 , 一切众 生皆是普贤菩萨 的
善 巧 妙 化 。 惟祈 大众 均 能如 恩 师本 公 上 人 一 样 法 效 普 贤 , 愿 无 尽 , 进 不倦 , 行 精 妙造 华严 觉 海 , 普 登 光 明世 界 … …
本焕长老在此主持 法事寺务和 受访 开示之 外, 常常随缘 应请 弘法传 道 , 也往 往不 顾年迈 奔波 四方,弘化海 内外 ;甚至在 百余 高龄 , 仍
不舍众 生, 于凌晨 四点起床课 诵 ( 晚十点 日诵 后 休 息 ) 早 斋后 便 大开 丈 室, 始 一天 的接 , 开
的声 音 , 里要有大众 的功 绩, 心 身上要 有大众 的恩 惠。使佛教 的理 义 能深入社会 , 能在群众 中植根 , ”并 “ 当引导正见 , 适 来过合理 的经济
本焕寺
、本焕寺三水本焕寺坐落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三水森林公园内,依托三水森林公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佛教文化氛围而建,是佛教高僧本焕长老生前发愿建设,同时是国内首座以当代高僧德号命名的寺院。
三水本焕寺原名为极乐寺,原址建于1995年,新址在2009年奠基,自2009年由中国佛教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会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长老衣钵弟子印顺大和尚续建,于2016年1月更名为本焕寺。
续建以来,已建成由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法堂为主轴线的核心建筑,以及斋堂、客堂、僧寮等配套建筑,寺庙总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2015年11月3日,三水本焕寺大雄宝殿落成并投入使用,礼请来自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美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僧王、长老,世界三大语系汉传、藏传、南传的高僧大德,为开幕式及祈福法会主礼,两万多信众共同见证这中国佛教界的盛事。
现建成本焕寺、大佛区、禅修中心、环山面水,湖明山清,风景秀美,绿树掩映,环境静谧幽深。
作为佛教文化高地,三水本焕寺旨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弘法体系,现设建的本焕法老展览馆、禅修中心等,实行慈善公益、安老、对外交流,大力促进佛教文化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体系相融合。
把个人融化为大众,把佛法融化为生活,以平和的佛性蕴藉心灵,摆渡精神。
让您在都市喧嚣中寻一禅修之地。
大佛区:大佛区的卧佛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雕卧佛,以盛唐敦煌卧佛为范本,身长108米,肩宽18米,高16米,由一大块完整的岩石雕刻,筑60吨紫铜装身,姿态舒展而从容,表情柔和而安详,堪称世界之最。
大佛前面是锦鲤池和荷花池,与大佛相互映衬引人入胜。
对岸一层是60米的长廊,廊内彩绘佛教的故事;二层为敬香台。
凭栏远望,大佛全景一览无余。
敬香台对面,为本焕长老纪念馆,展示了长老的生平事迹。
大雄宝殿:殿内供奉华严三圣,贴金彩绘,庄严宏大,由山门、由多个大殿、钟鼓楼等组成,山门的木门一扇就重达1.5吨,由菠萝格木精心制作而成,全部由师傅现场精心制作。
怎么做一个优秀的书法老师---胡祥
据说他是佛山最帅的书法老师
近日,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园本焕寺的公益书法课程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
本焕寺书法学习班自去年(2014)开班以来,不设任何条件限制,开方便之门、广结善缘,收不同年龄段学员一百多人。
他们中有八九岁的小学生,也有具备一定书法功底的成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这个书法班的创始人胡祥老师,号顿和,201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上学期间皈依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后跟随师父在本焕寺发心学习佛法。
在此期间,组建了本焕学院三水书法实验班,在每个周末聚集着佛山地区信众前来寺院通过学习书法,培养自己的心性,在那里他们不止是写字,更多的是在境界上的提升,这也是三水书法实验班最大的亮点所在。
书法班每週六、日授课,同时提供笔墨纸砚等一应书写用具,中午学员还可以在寺院免费用餐,让学员工作之余,潜心於书道。
胡祥老师教習書法。
從簡單的一筆一畫開始,老師教得細心,學員學得更是認真,也非常開心。
仿佛在筆墨轉折間悟到了更深刻的人生。
学员灵非说,她来学习书法是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安静,通过练习书法和自己内心对话,努力做到时时刻刻享受当下,人在这裡心在这裡,用心享受这个过程。
把字写好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用心去写,字自然会写的很好。
因為公务繁忙,虽然很多时候,不能保证每週都能来,但是几个月下来,灵非女士的篆书已经练得颇见功力了。
这不仅仅是技法的提升,更是境界的提升。
开班一年多来,书法班学员都有很大的收穫。
為展示学员学习成果,书法班特地在两周前进行书法创作,举办了本学期书法成果展示。
印顺大和尚一行参观了学员的作品后不住称讚!。
深圳弘法寺
深圳弘法寺之旅3月7日,参加完为期三天的“公益深交会”,贤启法师、贤志法师带领我们仁爱志愿者开始了参访深圳、广东等地的禅宗祖庭之旅。
参拜本焕长老清晨七点半,鸟语花香,我们到了位于深圳市东郊的弘法寺,拜见近代大德——佛门泰斗本焕长老。
1983年,本焕长老亲自到深圳选定在梧桐山建立弘法寺。
1985年长老首先从韶关丹霞山别传寺选派13名法师到弘法寺,令弘法寺三宝具足。
1992年弘法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及本焕长老升座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深圳特区内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
经过短短的六、七年时间建设,弘法寺的建筑面积已达1.4万多平方米,成为深圳特区内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丛林,而这丛林的镇山之宝,便是这位今年105岁高龄的本焕长老。
两位法师带领大家,在佛前至诚跪拜祈求,祈求我们能如愿亲近这位大善知识。
贤启法师策励大家思维自己亲近善士的愿望,最希望自己在善知识处获得何种受益。
排班、等候,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如愿来到了丈室,得以亲见本焕长老。
长老的欢笑声先入耳,大家欢喜无比,一一跪拜礼敬。
排班等候拜见本老本老:“你们从哪里来?”贤启法师:“北京龙泉寺来的,学诚法师所在的寺院。
我们寺院有一个慈善基金会,这次来深圳参加一个公益界的交流会。
”说着,法师给本老递上了仁爱慈善基金会在“公益深交会”中使用的介绍手册。
本老:“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学佛教的吗?他们都进来了吗?”侍者:“都是学佛教的,全都到齐了,您给他们一起开示一下吧!”本老:“可以吧!我们非常有缘,为什么讲有缘呢?你们是从北京来的,我是住在广东深圳弘法寺的,中间有几千里的路,几千里的路,你们都来到这个地方,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不是今生的缘,这是过去多生多世的好因,才有今生的这个好果,好因好果可以说是不容易、不简单的、不容易、不简单。
为什么不容易,不简单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不要说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你就拿深圳一千几百万人口,也没有人今天和你们一起来,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
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
有一个老婆婆,整天哭个不停,人称哭婆婆。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天晴的时候,她因为担心小女儿卖不出雨伞而哭;下雨的时候,又因为担心大女儿卖不出布鞋而哭。禅师得知后,让她换一个想法,天晴的时候,人们都会买布鞋,大女儿生意会好;下雨的时候,人们需要伞,小女儿生意会好。
宽恕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烦恼痛苦和幸福快乐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怒就是地狱,一念容就是天堂,关键是你如何选择。”
印顺说,人生要快乐,还要学会一个“恕”字。曾经,一位居士带着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来找他,这个女孩遇到一个麻烦:
严重洁癖。印顺说,自己跟她聊了一会后,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对地板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对她身边的人和事也经常吹毛求疵,经常因为一点小问题和别人吵架。并且,因为几年前的一件小事,至今对母亲耿耿于怀。印顺说,这就是不能宽恕,结果导致自己很烦恼,家人也很痛苦。
于是,xx给这位女孩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子恨自己的父亲恨了20年,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一切的怨恨才化为乌有,化作悔恨和痛苦。“一念之差,失去了整整20年的亲情、幸福与快乐!”印顺说,其实“烦恼痛苦和幸福快乐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怒就是地狱,一念容就是天堂,关键是你如何选择。”
印顺还强调了“舍得”,“有舍才有得”,向大家阐释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心安首先要活在当下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如何才能心安?关键要活在当下。印顺讲了一个蜘蛛的故事。一个在寺庙里住了1000年的蜘蛛,受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陶,有了灵性。一天,佛祖来到寺庙,问道:
“你觉得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答:
“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又过了1000年,佛祖又来,重复原来的问题,蜘蛛还是同样的回答。再过了1000年,一天,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旋即又吹走了。失而复得的心情,让蜘蛛再次面对佛祖的问题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回答。
印法大师103岁,身患多种重病奇迹康复
印法大师103岁,身患多种重病奇迹康复
昨天上午,解放军153医院病房内,103岁的释印法大师平躺在病床上。
他面色红润,找不出一块老年斑,眉毛还是黑色。
说起话来,思路清晰,记者怎么看,他都像60岁出头儿。
更让人称奇的是,大师身患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多种重病,但经过抢救,他奇迹般地康复了。
●方丈年少时下井挖过煤
“南有本焕,北有印法”,这是目前我国佛教界送给两位长寿高僧的美誉。
大师69岁的弟子妙喜介绍,南本焕是指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北印法指的就是民权县白云禅寺方丈释印法。
“师父还曾被授予全国十大高僧之一”。
“师父的思路清楚得很,闲了常跟我们讲以前的事。
”妙喜介绍,师父籍贯是平顶山市郏县黄岛乡黄道南村,小时候因家贫,10多岁就给地主打工,后来受不了地主的欺压逃了出去,18岁时下煤矿挖煤。
“十家就有九家贫,吃糠咽菜,生活苦得没法说。
”这是释印法对新中国成立前生活的记忆。
21岁时,他在桐柏县曾家湾太山小庙落发为僧,法号释印法。
步入佛门后,释印法多处拜学佛学经典。
1987年,81岁高龄的释印法经河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能先法师推荐,到民权县白云禅寺任住持,他是这里的第43世方丈。
●四处奔波迎回百尊玉佛
白云寺是座千年古寺,位于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
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原名观音堂。
清康熙为寻父,三次南下莅临白云。
阳光奖候选人印顺大和尚:欲富有,先布施
阳光之约印顺大和尚如何让心灵充满阳光?又如何在嘈杂的世界安自己的心?印顺大和尚以各种方式给世人安心,带去阳光。
有着佛学博士学位的他升座深圳弘法寺方丈后,倡导人文佛教,带领弘法寺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佛教文化对外交流。
他坚持“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的宗旨,带领弘法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多年来,弘法寺为社会兴办希望学校、建医院、修桥铺路、赈灾扶贫等捐款达5000多万元。
这是一次采访,更是一场心灵洗礼。
与印顺大和尚真正对话,这是一件难事——句句皆常语,却又字字有禅味。
他与佛门结缘的那些故事,也是这座繁华都市的一席佳话——20世纪之初,遇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经长老呼唤不辍,对长老生起了极大信心……如今,老和尚走了,他成为了弘法寺的“掌门人”,但他不忘恩师教诲,祈福、弘法、行善……他经常说,如果不是老和尚给他信心,他不会弃俗出尘,但如果不是对自己有信心,他不会在弘法寺坚持到现在。
其实,他如此积极弘扬人间佛教,又何尝不是对众生有着充分的信心?编辑:黄淳谈老和尚: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晶报:本焕长老的离世引起了震动,短短几天,世界各地近30万人前来哀悼。
在您看来,老和尚离世,为何世界为之震动?印顺大和尚:“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这是中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说的话。
佛就是觉行圆满的人,老和尚在他106年的生命历程中,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完成了一个凡人到圣人的蜕变,超越烦恼苦海,成为万众敬仰的一代高僧。
晶报:他的一生,能给我们普通人什么启示?印顺大和尚:他老人家的一生,就是修行的一生,体现了佛教里的一些智慧之道,能给大家在去除烦恼、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的道路上一些启示。
晶报:可以举个例子吗?印顺大和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快乐,就是有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太多的奢求无法节制。
老和尚世寿106岁,僧腊84夏,他被尊称为佛门泰斗,一生持戒精严,从不放逸。
在他离世前,只要身体还能动,他都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十分起床,然后诵经打坐。
印顺法师资料
印顺法师资料印顺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慈悲心著称,对佛法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印顺法师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事迹印顺法师,原名曹梦庚,192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
早年间,他研习佛教并加入了佛学研究团体,开始了他对佛教的追求和探索之旅。
后来,他又到日本修行学习,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佛学学位。
印顺法师回国后,在台湾开展了广泛的佛学研究、教学和弘法活动。
他出版了大量的佛教著作,在佛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他还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学术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佛学家,印顺法师在佛教思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对佛教经典的解读和诠释独具一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和修行方法。
印顺法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多次获得各种学术奖项和荣誉,被誉为当代中国佛教界的重要智者。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影响力印顺法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无数人,他的弘法事业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佛法,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的智慧。
印顺法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见解和建议。
他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修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印顺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对佛法的理解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习他的智慧和慈悲心,将佛教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本焕长老灵骨舍利
本焕长老灵骨舍利一颗颗舍利五颜六色,晶莹剔透,在白色的水晶棺中显得异常美丽,这是弘法寺本焕老和尚留下的。
昨日是本焕老和尚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7天,化身窑开启后进行灵骨、舍利分拣,大量舍利子出现。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晓薇)昨日,在深圳弘法寺开山方丈本焕长老法体进入化身窑荼毗(火化)后的第7天,弘法寺举行了长老化身窑开启仪式。
据目击者透露,开窑后,从长老的法体骨灰中看到了很多舍利子,至少有上万颗,而且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4月2日凌晨35分,一代佛门高僧本焕长老在弘法寺圆寂,世寿106岁。
4月5日上午,弘法寺按佛教的传统方式将老和尚的法体付诸荼毗(火化)。
在荼毗现场,载着本焕长老法体的佛龛被抬至化身窑中,工作人员在佛龛上堆放檀香木块,遍淋檀香灯油。
随后,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等高僧为本焕长老举行法会,并进行了点火仪式。
荼毗结束后,化身窑一直处于封窑状态,开启时间由本焕长老治丧委员会来决定。
连日来,在化身窑旁一张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印顺大和尚整夜打坐诵经,为恩师守夜。
昨天上午9时08分,在弘法寺后山的本焕长老荼毗地,由印顺大和尚、法师、居士以及安保人员等七八十人共同参与和见证,在一片诵经声中,印顺大和尚将本焕长老化身窑徐徐开启。
在开窑后的处理工作中,很快便确认火化后的本老法身留有舍利子,法师和工作人员随后进入窑内择取灵骨和舍利。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弘法寺方面表示,因舍利和骨灰、龛木灰、炭灰等混合在一起,工作人员仍在加紧进行灵骨和舍利的分拣工作,具体的舍利数目和相关情况将在今天公布。
但据现场目击者透露,窑内发现的本老舍利大大小小可能有上万颗,颜色超过10种,其中有一颗血红色的舍利比红宝石还璀璨,十分神奇和罕见。
在长老化身窑开启现场,印顺大和尚表示:感谢十方善信、社会各界的支持,使长老后事得以圆满;同时,迎请灵骨舍利等也是遵照长老生前嘱托及按照丛林古制如法进行,也一定会圆满,请大家放心。
据此前本焕长老治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公告,本老生前已经安排了荼毗灵骨的处理方案,凡是本老生前住持过的寺院都可以迎请灵骨、起塔供养,具体方案将在今年本老106岁冥寿纪念期间落实,捡出的灵骨舍利将暂珍藏在适当的地方集中供奉。
云溪之大师专访下
“呃——,左边象母,右边是公。
”“你说对了,喏,你看,左边的龙尾环转时涂抹了一片,呈阴,右边竟是枯笔带过,呈阳,都不是有意而为之,写出来就是这样,你说奇不奇?”“奇,真太奇了!”我啧啧叹道,又问:“听孟总说您与佛门还有着一段佳话,写了一篇《印顺教我写如意》的美文,你的龙还颇具禅意,印顺也十分的喜爱,是这样的吗?”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赏龙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与溪之先生合影云溪之先生与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合写“如意”,印顺说“一”就是“意”,一生万物,都包括了。
“嗯,是这样的。
艺理皆通于道,无论是艺术还是佛学,当人们造诣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可以窥见那种文化形式与自然和人生相融为一的和谐。
”“真说得太好了,我定要把你的作品好好拍一下,以飨读者,我先代我们南方大视野的读者谢谢您了,溪之先生。
”“千万别这样说,大众永远是我的恩师,每次拿作品请人看我都会诚惶诚恐,生怕大家不喜欢,你能喜欢,我比你还欢喜呢,是真的。
”溪之先生说着朗朗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的豪放,他真象个小学生,又象一口深邃的井,艺海无涯,溪之先生他赢了,赢在他的艺途,赢在他那风卷残云,呼啸腾挪的栩栩蛟龙!临别之时,又有一老者前来拜谒,经溪之先生介绍,原来是中华一代收藏天娇、世界级富豪——黄志焕博士。
黄老的家父是黄埔一期的,家藏几乎可以倾城。
他的藏品,故宫博物院为其汗颜,乾隆皇帝一生喜收藏,似乎为他的收藏而准备。
他的商业王国遍布全球,涉及金融、银行、石油、保险。
他富可敌国。
世界排名前三甲的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也是他家族所有。
黄老深信,溪之先生的龙每平尺价值在50万元。
黄志焕博士夫妇收藏云溪之先生(右)作品“太极鱼”黄志焕博士之五公子黄可发先生收藏云溪之先生一笔龙且即将在广州番禺宾馆将军楼(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分会场)开展并竟拍。
今日到访,为请寿而来,说溪之先生的寿字亦如他笔下的龙一样气韵亨通,腾挪有灵,常赏之亦可增寿。
气,如果不是,那么我想说,溪之先生他神了!结束语:溪之先生说:“龙一定是有的,可能真龙就是长成这样,不然,一笔下去,无论如何不可能如此神似。
本焕与印顺——精选推荐
本焕与印顺
2000年,本焕收下俗家弟⼦张源利为徒,也就是如今的弘法寺⽅丈印顺⼤和尚,那时的张源利在武汉⼯作,他来深圳休假时,听说有个湖北籍叫本焕的⽼和尚⽣病住院,张源利本是受⼀位领导的委托,前去探望⽼和尚,谁知⽼和尚却与他⼀见如故,抓着他的⼿谈了3个多⼩时,并叮嘱张源利⽆论如何都要出家。
释印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丈):其实这个事我出家以后,我⼀直在反省,我为什么要出家,特别是遇到挫折的时候,除了使命之外,使命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我有时候想想,可能就是除了使命以外,就是⼀个亲情,他⽼⼈家90多岁⼀个⽼⼈,每天能惦记着你,每天能给你⼀个电话,不管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他都不舍弃你。
还有⼀⽅⾯就是,我觉得他⼀个90多岁的⽼⼈,他见我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情,他都是为佛教,为众⽣,没有⼀句是为他⾃⼰的,这⼀点让我⾮常⾮常感动。
当时⽼和尚劝我出家的时候,他在讲,他说你出家以后,⽐你在家要有意义的多,太阳能够照耀的地⽅,你都可以把佛法传播到那⾥,那⾥的众⽣都可以知道你的名字。
我当时觉得很荒唐,我说在中国这种结构下,你怎么可以让佛法⾛出去呢。
解说:张源利不为所动回到武汉,⽼和尚每晚固定时间给他打⼀个电话,这敢事⾜⾜坚持了半年。
半年中张源利先后换掉四部电话,但⽼和尚总能找到他,(⾮常奇妙!)半年之后,张源利遁⼊空门,成为本焕的侍者,追随其左右,除了每天早期诵经,禅坐静思外,更是从本焕⽼和尚的⼀⾔⼀⾏中得其真传。
本焕长老:众生皆是未来佛 希望众生早成佛道
本焕长老:众生皆是未来佛希望众生早成佛道
2012年04月02日 18:35
来源:弘法寺
本焕长老在印顺大和尚升座庆典宴会上的开示:
首先要感谢党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今天大家来到弘法寺,参加我们印顺大和尚升座(庆典)。
来了这么多长老,这么多来宾,我本人万分地欢喜,也万分万分地感谢!按时间的关系,本来不想讲得太多。
因为这一讲呢,就有好多话要讲,但是我不讲,又不好。
大家能相聚在这里,庆贺印顺大和尚升座,这是缘,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呢,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为什么讲不可思议?这不只是几百人,几千人,是上千万人都有这个缘分的,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
这个缘,不是今天(才)有的,这个缘是大家无量劫以来结成的。
我希望这个缘,永远永远结下去,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未来,直到未来大家都成了佛。
我常讲大家都能成佛,这不是我本人讲的,我经常讲这个故事:以前,有个叫常不轻的菩萨,那个常不轻菩萨,就不敢轻慢人,不敢轻慢人的原因,因为大家都是未来的佛。
现在在座的人,不管是中央领导也好、各级领导也好、各位来宾也好,不管是男的也好,女的也好,大家都是未来的佛。
我希望大家早早成佛!
希望印顺方丈升座后,还能得到各级领导、政府像以前支持我的工作一样,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印顺的工作,使弘法寺的一切工作做得更好。
好了,我就讲到这里。
最后祝各级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一切吉祥如意,万事顺利!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好了,大家时间到了,开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6
:活在当下,把握现在
xx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做用佛学的智慧点亮人们的心灵,教大家学会把握现在,在嘈杂的世界里学会放下,轻松地走回家,走向内心的祥和与平静。
演讲中,他以幽默、智慧的语言讲解深奥的禅意,并辅之以轻松的小故事,不时引发现场听众的共鸣,整个演讲过程中共爆发掌声达19次之多。
一切烦恼的根源皆因心动
“我们的心常常会被金钱、爱情、名誉、地位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现代社会,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然而,很多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长。
相反,很多人感到自己很不幸福,烦恼很多。
印顺说,之所以出现这一悖论,就是因为物质的发展让我们的心灵迷失了。
迷心逐物,心灵得不到滋养,信仰得不到确立,自然难以感到幸福,心也终将不安。
“一切烦恼的根源皆因心动。
”印顺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一颗心,烦恼痛苦是这颗心,幸福快乐也是这颗心;忧郁恐惧是这颗心,平静安详也是这颗心。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心做不了主,都是心随物转,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团团转。
由于金钱、爱情、名誉、地位等,使心失去它本来的面目。
xx引用了一首诗来描绘现代生活: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
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哭婆婆”学会变“笑婆婆”
“换一个想法,心态改变了,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
面对这样的生活现实,印顺指出,修心很重要。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讲的就是修心。
”
2 / 6
印顺说,“其实心是不需要修的,要做的只是改变,只是减少。
”改变和减少我们无始以来的妄想、执着、分别。
就如同一面镜子,上面蒙了许多灰尘,只有去掉灰尘,才能回归它光亮照人的本来面目。
他用了禅门里的一个故事阐释这个道理:
有一个老婆婆,整天哭个不停,人称哭婆婆。
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
天晴的时候,她因为担心小女儿卖不出雨伞而哭;下雨的时候,又因为担心大女儿卖不出布鞋而哭。
禅师得知后,让她换一个想法,天晴的时候,人们都会买布鞋,大女儿生意会好;下雨的时候,人们需要伞,小女儿生意会好。
如此一来,天天都可以开心了。
哭婆婆一听,果然有道理,于是笑口常开,变成了笑婆婆。
“换一个想法,心态改变了,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印顺说,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心态。
好的心态就是平常心
“放下,再放下??唯有放下沉重的行囊,你才能轻松地走回家。
”“好的心态是什么呢?好的心态就是平常心。
”印顺说,平常心就是不执着、无分别的心;无得失、无取舍的心;就是知足常乐、无凡无圣的心;就是宁静淡泊,随缘自在的心。
他举了慧海禅师的例子。
有弟子问慧海禅师:
“师父,你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活得如此潇洒自在?”慧海回答道:
“饿了端起饭碗就吃,困了躺下就睡。
”弟子一听吃惊道:
“这似乎没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呀。
”慧海禅师笑着说:
“这可大不相同,一般人吃饭时挑肥拣瘦,百般计较,睡觉的时候呢,胡思乱想,寻思算计,夜不能寐。
”“现代人有太多的欲望难以满足,太多的怨气难以发泄,太多的痴情没有寄托,所以烦恼不断,焦虑不已,紧张恐惧,躁动不
3 / 6
安??”印顺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放下,再放下??唯有放下沉重的行囊,你才能轻松地走回家。
”
心安首先要活在当下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
如何才能心安?关键要活在当下。
印顺讲了一个蜘蛛的故事。
一个在寺庙里住了1000年的蜘蛛,受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陶,有
了灵性。
一天,佛祖来到寺庙,问道:
“你觉得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答:
“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又过了1000年,佛祖又来,重复原来的问题,蜘蛛还是同样的回答。
再过了1000年,一天,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旋即又吹走了。
失而复得的心情,让蜘蛛再次面对佛祖的问题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回答。
后来,甘露、寺庙前的芝草与蜘蛛、风分别作为男、女投胎人间,蜘蛛仍执着于自己的回答,希望得到甘露。
然而,甘露恋上了风。
为此,蜘蛛寻死觅活,而芝草却决定为她自刎。
此时,佛祖出现了,点拨蜘蛛:
甘露是风带来的,而寺庙前的芝草守候了你3000年,你却从来没有低下头看过它。
听了佛祖的话,蜘蛛才突然大彻大悟:
“原来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
印顺说,人总是怀念过去,盼望未来,其实真切地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怕,不要悔。
”
人生在世要学会放弃
“只有学会了舍弃,我们才能活得轻松。
”
面对众多的“欲壑难填”,印顺认为“放得下才会知足”。
他说,现在很多人除了赚钱,啥都不管,而且永远都嫌没赚够。
到最后,
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一身
4 / 6
的病,家庭也一团糟。
“这样没日没夜地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印顺说,差不多就可以了,该放手时就放手。
而“放下就是舍弃。
只有学会了舍弃,我们才能活得轻松。
”他说,就像一个背负沉
重行囊的登山者一样,只有卸下沉重的负担,才能到达山顶,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同时,他指出,人们还应该学会“不攀比”。
“人类的不安和烦恼往往来自无休止的攀比计较。
”而事实上,“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印顺认为,所谓咸与淡都是我们自己心的体验,如
果没有这样的分别心,一切烦恼也就烟消云散。
学会放大自己的心量
“人是不是有烦恼取决于你的心量是大还是小。
”
“现在,我要喝一口水。
”演讲间隙,印顺还不忘与听众互动,
坦率的语言引得现场笑声和掌声一片。
随即,他以手中水杯为例,说:
“如果我将一把盐撒到杯子里,会不会咸?可如果我将同样一把盐撒到深圳湾呢,会不会增加它的咸度?”
印顺说,烦恼就像盐,杯子就像人的心量,心量放大了,烦恼自然也就没有了。
“希望大家今天回去之后,内心都可以像大海一样。
”
“现在做和尚也不容易啊,”印顺笑着说,信佛不信佛的都要找
他聊一聊,使得他经常从早上五点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上床睡觉。
然而,自己秉承本焕老和尚“事忙人不忙,人忙心不忙”的教诲,事情再忙心也不去忙,事情再烦乱,内心也不去烦乱。
宽恕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烦恼痛苦和幸福快乐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怒就是地狱,一念容就是天堂,关键是你如何选择。
”
印顺说,人生要快乐,还要学会一个“恕”字。
曾经,一位居士带着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来找他,这个女孩遇到一个麻烦:
5 / 6
严重洁癖。
印顺说,自己跟她聊了一会后,发现,这个女孩不
仅对地板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对她身边的人和事也经常吹毛求疵,经常因为一点小问题和别人吵架。
并且,因为几年前的一件小事,至今对母亲耿耿于怀。
印顺说,这就是不能宽恕,结果导致自己很烦恼,家人也很痛苦。
于是,xx给这位女孩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子恨自己的父亲恨了20年,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接到父
亲去世的消息,一切的怨恨才化为乌有,化作悔恨和痛苦。
“一
念之差,失去了整整20年的亲情、幸福与快乐!”印顺说,其实“烦恼痛苦和幸福快乐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怒就是地狱,一念容就是天堂,关键是你如何选择。
”
印顺还强调了“舍得”,“有舍才有得”,向大家阐释了“送人玫
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最后,他送了一首禅诗给大家,结束了当日的演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对话
回家就是走向灵魂的栖息处
听众:
您刚才讲到,“放下,轻松走回家”,“家”是指什么?走向哪儿?xx:
家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处。
走向内心的祥和和平静,走向内心的安乐和宁静,阿弥陀佛。
听众:
请问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佛学的“放下”是否相通?
xx:
一切法的根源都相同,所有的路都可以回家。
6 / 6
听众:
佛学讲放下,但是社会需要目标和动力,这矛盾吗?
xx:
一点都不矛盾。
因为我们的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选择,放下是让我们更好地前行,放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达到目的。
听众:
目前物价飞涨,我的收入却没有增加,何来心安呢?
xx:
还是要增长智慧,培育美德,如果有了智慧还有什么不可以成就呢?
听众:
在嘈杂的世界里,我们年轻人需要奋发有为,如何把握进退,最应该保有的是什么?印顺:
xx和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