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41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原创
专题02 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型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02 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型专项训练】易错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若∠α=54°,∠β的两边与∠α两边互相垂直,则∠β=____________.【难度】★★【答案】54︒或126︒.【解析】∠α和∠β是相等或者互补的关系.【总结】考察垂线的意义以及两解问题,注意分类讨论.2.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m 个交点,最少有n 个交点,则m n +=____________.【难度】★★【答案】4.【解析】最多有3个交点,最少有1个交点.3m =,1n =,4m n +=.【总结】考察学生的作图分析能力.3.作图:已知线段AB 上一点Q 及线段外一点P .(1) 过点Q 作线段AB 的垂线;(2) 过点P 作线段AB 的垂线.【难度】★★【答案】如右图.【解析】注意标注垂直符号,以及字母的标注.【总结】画图一定要写结论.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公共顶点、公共边且和为180°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是对顶角C .对顶角的补角一定相等D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不可能相等【难度】★【答案】C【解析】有一条公共边,并且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故选项A 错误;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选项B 错误;C 正确;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可能都为90︒,故选型D 错误.【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D.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难度】★【答案】D【解析】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选项A错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选项B错误;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它们的内错角才相等,故选项C错误;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故选项D正确.【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内错角、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易错点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在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的八个角中∠1和∠5是一对________角,∠3和∠5是一对________角,∠4和∠5是一对________角.【难度】★【答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析】同位角像字母F,内错角像字母Z,同旁内角像字母U.【总结】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2.(1)如图∠1和∠2是直线________与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所形成的______角;(2)∠3和∠4是直线_____与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所形成的_______角;(3)∠C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_.【难度】★【答案】(1)DC、AB、DB、内错角;(2)AD、CB、DB、内错角;(3)14、、、.∠∠∠∠CBA CDA【解析】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内错角像字母Z,同旁内角像字母U.【总结】本题考查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和∠3是同位角B.∠1和∠4是同位角C.∠1和∠2是同旁内角D.∠5和∠6是内错角【难度】★【答案】B【解析】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故∠1和∠4不是同位角.【总结】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4,如图,与∠C是同旁内角的有()A.5个 B.4个C.3个D.2个【难度】★【答案】B【解析】∠C的同旁内角有:∠CED、∠B、∠EDC、∠ADC共四个.【总结】本题考查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5.如图,同旁内角的对数是()A.5对B.4对C.3对D.2对【难度】★★【答案】B【解析】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总结】本题考查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6.如图,∠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B .(2)(3)(4)C .(1)(2)(4)D .(3)(4)(4)(3)(2)(1)21212121【难度】★★【答案】C【解析】(1)(2)(4)中∠1与∠2都在截线的同旁,并且都在被截直线的同侧,是同位角;(3)中∠1与∠2两边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同位角,故选C .【总结】本题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及特征,注意很多学生会容易误以为(2)中的两个角不是同位角,老师们要注意纠错哦.7.指出下图中:(1)∠C 与∠D 的关系;(2)∠B 与∠GEF 的关系;(3)∠A 与∠D 的关系;(4)∠AGE 与∠BGE 的关系;(5)∠CFD 与∠AFB 的关系.【难度】★★【答案】(1)同旁内角;(2)同位角;(3)内错角;(4)邻补角;(5)对顶角.【解析】 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总结】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特征.8.找出图中∠1的所有的同位角.【难度】★★【答案】∠GEF 、∠CBM 、∠ADF 、∠BCN .【解析】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总结】本题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及特征.易错点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A .相等或互补B .互补C .相等D .相等且互余【难度】★★【答案】A【解析】分为同侧相等和异侧互补两种情况,故选A .【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基本应用,注意分类讨论.2.已若∠A 的两边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 是∠B 的2倍少30°,求∠A 与∠B 的度数.【难度】★★【答案】3030B A ∠=︒∠=︒,或70110B A ∠=︒∠=︒,.【解析】由题意可知,180A B A B ∠=∠∠+∠=︒或,又因为∠A 是∠B 的2倍少30°,所以230A B ∠=∠-︒,即3030B A ∠=︒∠=︒,或70110B A ∠=︒∠=︒,【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两个角的两边平行时的两种情况的讨论.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多12°,则这两个角是( ).A .42°和138°B .都是10°C .42°和138°或都是10°D .以上都不对【难度】★★【答案】A 【解析】由题意假设这两个角分别为A 、B ,则有:180A B A B ∠=∠∠+∠=︒或,又因为∠A 是∠B 的3倍多12°,则有:312A B ∠=∠+︒,即180********B B B A ︒-∠=∠+︒∠=︒∠=︒,解得:,.【总结】本题考查两角位置关系的可能性,注意两种情况的讨论.5.已知:如图,E 、F 分别是AB 和CD 上的点,DE 、AF 分别交BC 于G 、H ,∠A =∠D ,∠1=∠2,试说明:∠B =∠C .【难度】★★【解析】因为121AHB ∠=∠∠=∠(已知),(对顶角相等)所以2AHB ∠=∠(等量代换), 所以//AF E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 AF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A D ∠=∠(已知), 所以A AFC ∠=∠(等量代换) 所以//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6.如图,直线GC 截两条直线AB 、CD ,AE 是GAB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且//AE CF ,那么AB CD ∥吗?为什么?【难度】★★【解析】因为AE 是GAB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已知)所以GAE EAB ACF FCD ∠=∠∠=∠,(角平分线的性质)因为//AE CF (已知),所以GAE AC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EAB FCD ∠=∠(等量代换)所以//(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7.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求三角形EBC 的面积.【难度】★★【答案】8平方厘米.【解析】由题意可知:三角形EBC 与正方形同底BC ,且其高即是正方形的边DC ,故三角形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24428cm ⨯÷=【总结】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注意三角形与正方形同底等高.8.如图,AD //BC ,52BC AD =,求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ACD 的面积之比.【难度】★★★【答案】5:2.【解析】因为//AD BC (已知)所以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ACD 的高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52ABC ACD S S BC AD ∆∆==:(两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底之比)【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距离处处相等及三角形的面积比问题.9.如图,a ∥b ,.若△ABC 的面积是5,△ABE 的面积是2,则BEC S △=________;DEC S =__________;DBC S =__________;ADE S =___________.【难度】★★★【答案】3;2;5;43.【解析】因为△ABC的面积是5,△ABE的面积是2,所以△BEC的面积为5-2=3,因为△ABC和△DBC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所以△DBC的面积为5,所以△DEC的面积为5-3=2,因为△ABE和△BEC为等高三角形,所以面积之比为底之比,即AE:EC=2:3,因为△ADE和△DEC为等高三角形,所以底之比为面积之比,所以△ADE的面积为4 232=3÷⨯.【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求法.10.如图,已知∠1=∠2,AD=2BC,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求三角形CAD的面积.【难度】★★【答案】6【解析】因为∠1=∠2(已知)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D到BC的距离相等,设为a,所以三角形ABC面积=12a BC⨯ =3,所以三角形ACD面积= 12a AD a BC⨯=⨯=6.【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底之比的应用.11.如图△ABC中,∠ABC=∠ACB,AE是△ABC的外角的平分线,F是AE上的一点,试说明△ABC与△FBC的面积相等.【难度】★★【解析】因为AE 是△ABC 的外角的平分线(已知)所以∠DAF =12∠DAC (角平分线的意义)因为180DAC BAC ∠+∠=(邻补角的意义),180BAC ABC ACB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DAC =∠ABC +∠ACB (等式性质)因为DAC DAF CAF ∠=∠+∠(角的和差),∠ABC=∠ACB (已知)所以∠DAF =∠ABC (等式性质)所以AF//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等于点F 到直线BC 的距离(夹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ABC 与△FBC 为同底等高三角形,所以△ABC 与△FBC 的面积相等.【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应用.12.如图,已知AB ∥ED ,试说明:∠B +∠D =∠C .【难度】★★【解析】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CF ,因为AB ∥ED (已知)所以////AB CF ED (平行的传递性)所以B BCF D D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 D BCF DCF BCD ∠+∠=∠+∠=∠(等式性质)【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辅助线的添加.13.如图所示,已知,++360A B C ︒∠∠∠=,试说明AE ∥CD .【难度】★★【解析】过点B向右作BF//AE,所以180A ABF∠+∠=︒(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360∠∠∠=(已知)A B C︒所以180∠+∠=︒(等式性质)FBC C所以//BF 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E CD(平行的传递性)【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注意简单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4.如图,已知:AB//CD,试说明:∠B+∠D+∠BED=360︒(至少用三种方法).【难度】★★【解析】方法一:连接BD则∠EBD+∠EDB+∠E=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因为AB//CD(已知),所以∠ABD+∠B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ABD+∠EBD+∠EDB+∠BDC+∠E=360°,即∠B+∠D+∠BED=360°方法二:过点E作EF//CD,因为//EF AB(平行的传递性)AB CD(已知),所以//所以∠B+∠BEF=180°,∠D+∠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B+∠BEF+∠D+∠DEF=360°(等式性质)即∠B+∠D+∠BED=360°;方法三:过点E作//EF BA因为//EF AB(平行的传递性)AB CD(已知),所以//所以180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E BEF FED EDC∠+∠=︒∠+∠=︒所以∠B+∠D+∠BED=360︒(等式性质);方法四:过点E作EF⊥CD的延长线与F,EG垂直于AB的延长线于G,则有:∠B=∠BGE+∠GEB,∠D=∠EDF+∠DFE,所以∠B+∠D+∠BED=∠BGE+∠DFE+∠GED=180+180=360°.【总结】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注意多种方法的归纳总结.11。
中考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中考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2.下列各命题中,原命题成立,而它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3.下列结论中:①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互补;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 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④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如图,//,2,2,AB CD FEN BEN FGH CGH ∠=∠∠=∠则F ∠与H ∠的数量关系是( )A .90F H ︒∠+∠=B .2H F ∠=∠C .2180H F ︒∠-∠=D .3180H F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1=∠2,∠A=60°,则∠ADC=( )A .65°B .60°C .110°D .120°6.已知∠A 的两边与∠B 的两边互相平行,且∠A=20°,则∠B 的度数为( ). A .20° B .80° C .160° D .20°或160°7.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 的是( )A .∠1=∠3B .∠2=∠3C .∠1=∠4D .∠3=∠4 8.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的是( )A .25∠=∠B .45∠=∠C .35180∠+∠=︒D .12180∠+∠=︒9.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 ∥CE ,且∠ADC =∠B :④AB ∥CE ,且∠BCD =∠BAD .其中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10.已知:如图AB//EF ,BC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A .βαγ∠∠∠=+B .αβγ180∠∠∠++=C .αβγ90∠∠∠+-=D .βγα90∠∠∠+-=二、填空题11.小明用一副三角板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第一步固定直角三角板ABC ,并将边AC 延长至点P ,第二步将另一块三角板CDE 的直角顶点与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重合,摆放成如图所示,延长DC 至点F ,PCD ∠与ACF ∠就是一组对顶角,若30ACF ∠=,则PCD ∠=__________,若重叠所成的(090)BCE n n ∠=<<,则PCF ∠的度数__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1l ,2l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__个.13.如图,已知AB CD ∥,CE 、BE 的交点为E ,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 ∠和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1E ,第二次操作,分别作1ABE ∠和1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2E ,第三次操作,分别作2ABE ∠和2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3E ,…第n 次操作,分别作1n ABE -∠和1n 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n E .若1n E ∠=度,那BEC ∠等于__________度.14.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A =90°,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CEG =2∠DCB ;②∠DFB =12∠CGE ;③∠ADC =∠GCD ;④CA 平分∠BC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15.探究题:(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对;(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对,同旁内角有___对;(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对.(用含n的式子表示)16.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长方形A n-1B n-1C n-1D n-1沿A n-1B 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 n B n C n D n(n>2),若AB n的长度为2 016,则n 的值为__________.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⑤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⑥180°角是补角;⑦65.5°=65.50′;⑧如果∠1+∠2+∠3=90°,那么∠1、∠2、∠3互为余角.18.如图,直线a∥b∥c,直角∠BAC的顶点A在直线b上,两边分别与直线a,c相交于点B,C,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__.19.如果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如图所示折叠,那么∠α等于____.20.已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A为x°,∠B的为(210﹣2x)°,则∠A=____度.三、解答题AB CD,且点E在射线AB与CD之间,请说明21.(1)如图a所示,//∠=∠+∠的理由.AEC A CAB CD,但点E在AB与CD的上方,(2)现在如图b所示,仍有//①请尝试探索1∠,2∠,E ∠三者的数量关系.②请说明理由.22.如图①,已知直线12l l //,且3l 和12,l l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4l 和12,l l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点P 在线段AB 上,记1 23ACP BDP CPD ∠∠∠∠∠∠=,=,=.(1)若120,355︒︒∠=∠=,则2∠=_____;(2)试找出12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应用(2)中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②,点A 在B 处北偏东42︒的方向上, 若88BAC ︒∠=,则点 A 在C 处的北偏西_____的方向上;(4)如果点P 在直线3l 上且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1 23∠∠∠,,之间的关系(点 P 和,A B 两点不重合),直接写出结论即可.23.如图,直线MN ∥GH ,直线l 1分别交直线MN 、GH 于A 、B 两点,直线l 2分别交直线MN 、GH 于C 、D 两点,且直线l 1、l 2交于点E ,点P 是直线l 2上不同于C 、D 、E 点的动点.(1)如图①,当点P 在线段CE 上时,请直写出∠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P 在线段DE 上时,(1)中的∠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成立的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果点P 在直线l 2上且在C 、D 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4.如图1.已知直线AB ED .点C 为AB ,ED 内部的一个动点,连接CB ,CD ,作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ED 于点E ,作CDE ∠的平分线交直线BA 于点A ,BE 和DA 交于点F .(1)若180FDC ABC ∠+∠=︒,猜想AD 和BC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如图2,在(1)的基础上连接CF ,则在点C 的运动过程中,当满足CF AB ∥且32CFB DCF ∠=∠时,求BCD ∠的度数. 25.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28PAB ∠=︒,124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照小明的思路,写出推算过程,求APC ∠的度数.(2)问题迁移:如图2,//AB CD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记PAB α∠=,PCD β∠=,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在线段OB 上时,请直接写出APC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6. [问题解决]:如图1,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CD 内部一点,连接BE ,DE ,若∠ABE=40°,∠CDE=60°,求∠BED 的度数.嘉琪想到了如图2所示的方法,但是没有解答完,下面是嘉淇未完成的解答过程: 解:过点E 作EF ∥AB ,∴∠ABE=∠BEF=40°∵AB ∥CD ,∴EF ∥CD ,…请你补充完成嘉淇的解答过程:[问题迁移]:请你参考嘉琪的解题思路,完成下面的问题:如图3,AB∥CD,射线OM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A,C,射线O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B,D,点P在射线ON上运动,设∠BAP=α,∠DCP=β.(1)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P不与B,D重合),求α,β和∠AP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2)当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P不与点O重合),直接写出α,β和∠AP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2.B解析:B【分析】分别判断该命题的原命题和逆命题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成立,逆命题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不符合题意;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成立,逆命题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不成立,符合题意;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成立,逆命题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成立,不符合题意;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成立,逆命题为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成立,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命题和定理的知识,正确的写出它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依次判断.【详解】解:①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即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互补,说法正确;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说法正确;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法错误;④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有2个,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先设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表示出待求角,再利用整体思想即可求解.【详解】设,NEB HGC αβ∠=∠=则2,2FEN FGH αβ∠=∠=∵//AB CD∴H AEH HGC ∠=∠+∠NEB HGC =∠+∠αβ=+F FEB FGD ∠=∠-∠()180FEB FGC =∠-︒-∠()31803αβ=-︒-()3180αβ=+-︒∴F ∠3180H =∠-︒3180H F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5.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1=∠2得到AB∥CD,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ADC=180°,可求得∠ADC=120°. 故选:D.6.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20°,∠A 的两边分别和∠B 的两边平行,∴∠B 和∠A 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即∠B 的度数是20°或160°,故选:D.7.C解析: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由∠2=∠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 ∥BC ,由∠1=∠4,得到AB ∥CD.故选C.8.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由2∠和5∠是同位角,则25∠=∠ ,可得a//b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4∠和5∠是内错角,则45∠=∠,可得a//b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3和∠1相等,35180∠+∠=︒,可得a//b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1和∠2是邻补角,则12180∠+∠=︒不能判定a//b ,故该选项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 ∥CD ,不符合题意;②∵∠3=∠4,∴BC ∥AD ,符合题意;③∵AB ∥CD ,∴∠B+∠BCD =180°,∵∠ADC =∠B ,∴∠ADC+∠BC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④∵AB ∥CE ,∴∠B+∠BCD =180°,∵∠BCD =∠BAD ,∴∠B+∠BA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故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0.C解析:C【分析】分别过C 、D 作AB 的平行线CM 和DN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α+∠β=∠C+∠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分别过C 、D 作AB 的平行线CM 和DN ,AB//EF ,AB//CM //DN //EF ∴,αBCM ∠∠∴=,MCD NDC ∠∠=,NDE γ∠∠=,αβBCM CDN NDE BCM MCD γ∠∠∠∠∠∠∠∠∴+=++=++,又BC CD ⊥,BCD 90∠∴=,αβ90γ∠∠∠∴+=+,即αβγ9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 ,b//c ⇒a//c .二、填空题11.30° 180°-n°【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2)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1)若∠ACF=30°,则∠PCD=30°,理由是对顶角相等.(2解析:30° 180°-n°【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2)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1)若∠ACF=30°,则∠PCD=30°,理由是对顶角相等.(2)由角的和差,得∠ACD+∠BCE=∠ACB+∠BCD+∠BCE=∠ACB+∠DCE=180°, ∴∠ACD=180°-∠BCE=180°-n°.故答案为:30°,180°-n°.【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角的和差,由图形得到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4【分析】到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平行且与的距离是2的两条直线上;同理,点在与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平行,且到的距离是1的两直线上,四条直线的距离有四个交点.因而满足条件的点有四个.【详解】解:解析:4【分析】到1l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1l平行且与1l的距离是2的两条直线上;同理,点M在与2l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2l平行,且到2l的距离是1的两直线上,四条直线的距离有四个交点.因而满足条件的点有四个.【详解】解:到1l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1l平行且与1l的距离是2的两条直线上;到2l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2l平行且与2l的距离是1的两条直线上;以上四条直线有四个交点,故“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3.【分析】先过E作EF∥AB,根据AB∥CD,得出AB∥EF∥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1,∠C=∠2,进而得到∠BEC=∠ABE+∠DCE;根据∠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解析:2n【分析】先过E作EF∥AB,根据AB∥CD,得出AB∥EF∥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1,∠C=∠2,进而得到∠BEC=∠ABE+∠DCE;根据∠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则可得出∠CE1B=∠ABE1+∠DCE112=∠ABE12+∠DCE12=∠BEC;同理可得∠BE2C=∠ABE2+∠DCE212=∠ABE112+∠DCE112=∠CE1B14=∠BEC;根据∠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得出∠BE3C18=∠BEC;…据此得到规律∠E n12n=∠BEC,最后求得∠BEC的度数.【详解】如图1,过E作EF∥AB.∵AB∥CD,∴AB∥EF∥CD,∴∠B=∠1,∠C=∠2.∵∠BEC=∠1+∠2,∴∠BEC=∠ABE+∠DCE;如图2.∵∠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CE1B=∠ABE1+∠DCE112=∠ABE12+∠DCE12=∠BEC.∵∠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BE2C=∠ABE2+∠DCE212=∠ABE112+∠DCE112=∠CE1B14=∠BEC;∵∠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BE3C=∠ABE3+∠DCE312=∠ABE212+∠DCE212=∠CE2B18=∠BEC;…以此类推,∠E n12n=∠BEC,∴当∠E n=1度时,∠BEC等于2n度.故答案为:2n.【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解题时注意: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14.①②③【解析】①∵EG∥BC,∴∠CEG=∠ACB,又∵CD是△ABC的角平分线,∴∠CEG=∠ACB=2∠D CB,则①正确;②∵∠EBC+∠ACB=∠AEB,∠DCB+∠ABC=∠ADC,∴解析:①②③【解析】①∵EG∥BC,∴∠CEG=∠ACB,又∵CD是△ABC的角平分线,∴∠CEG=∠ACB=2∠DCB,则①正确;②∵∠EBC+∠ACB=∠AEB,∠DCB+∠ABC=∠ADC,∴∠AEB+∠ADC=90°+1 2(∠ABC+∠ACB)=135°,∴∠DFE=360°-135°-90°=135°,∴∠DFB=45°=12∠CGE,则②正确;③∵∠A=90°,∴∠ADC+∠ACD=90°,∵CD平分∠ACB,∴∠ACD=∠BCD,∴∠ADC+∠BCD=90°.∵EG∥BC,且EG⊥CG,∴∠GCB=90°,即∠GCD+∠BCD=90°,∴∠ADC=∠GCD,则③正确;④无法证明CA平分∠BCG,则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15.(1)4,2,2;(2)12,6,6;(3)2n(n-1),n(n-1),n(n-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内错角是两个角都解析:(1)4,2,2;(2)12,6,6;(3)2n(n-1),n(n-1),n(n-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内错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根据同旁内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 2对,同旁内角有 2对.(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 12对,内错角有 6对,同旁内角有 6对.(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2n(n-1)对,内错角有 n(n-1)对,同旁内角有n(n-1)对,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16.【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A1=5,A1A2=5,A2B1=A1B1-A1A2=6-5=1,进而求出AB1和AB2的长,然后根据所求得出数字变化规律,进而得出ABn=(n+1)×5+1求出n即解析:【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A1=5,A1A2=5,A2B1=A1B1-A1A2=6-5=1,进而求出AB1和AB2的长,然后根据所求得出数字变化规律,进而得出AB n=(n+1)×5+1求出n即可.解:∵AB=6,第1次平移将矩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矩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2B2C2D2…,∴AA1=5,A1A2=5,A2B1=A1B1−A1A2=6−5=1,∴AB1=AA1+A1A2+A2B1=5+5+1=11=2×5+1,∴AB2的长为:5+5+6=16=3×5+1;……∴AB n=(n+1)×5+1=2016,解得:n=402.故答案为:4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找规律.根据所求出的数字找出其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7.①③【解析】根据直线公理,可知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①正确;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脚两点的距离,故②不正确;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③正确;若AC=BC,只有在一条直线上时,点C是线段A解析:①③【解析】根据直线公理,可知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①正确;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脚两点的距离,故②不正确;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③正确;若AC=BC,只有在一条直线上时,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④不正确;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⑤不正确;根据和为180°的两角互为补角,知⑥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③.18.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解析: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b∥c∴∠2+∠4=180°,则∠4=180°-∠2,∵∠BAC是直角,∴∠3+∠4=180°-∠1+180°-∠2,∴90°=360°-(∠1+∠2),∴∠1+∠2=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解析: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12DCF DCE ∠=∠,∴∠α=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70或30.【分析】分∠A=∠B与∠A+∠B=18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1)当∠A=∠B,可得:x=210﹣2x,解得:x=70;解析:70或30.【分析】分∠A=∠B与∠A+∠B=18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1)当∠A=∠B,可得:x=210﹣2x,解得:x=70;(2)当∠A+∠B=180°时,可得:x+210﹣2x=180,解得:x=30.故答案为:70或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三、解答题21.(1);(2)①∠1+∠2-∠E=180°;②见解析【分析】(1)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AEF和∠FEC=∠C,再相加即可;(2)①、②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1=180°和∠FEC=∠2,从而可得三者之间的关系.【详解】解:(1)过点E作EF∥AB,∴∠A=∠AEF,∵AB∥CD,∴EF∥CD,∴∠FEC=∠C,∵∠AEC=∠AEF+∠FEC,∴∠AEC=∠A+∠C;(2)①∠1+∠2-∠E=180°,②过点E作EF∥AB,∴∠AEF+∠1=180°,∴EF ∥CD ,∴∠FEC=∠2,即∠CEA+∠AEF=∠2,∴∠AEF=∠2-∠CEA ,∴∠2-∠CEA+∠1=180°,即∠1+∠2-∠AEC=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辅助线并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35︒;(2)123∠+∠=∠,理由见解析;(3)46︒;(4)当P 点在A 的上方时,321∠=∠-∠,当P 点在B 的下方时,312∠=∠-∠.【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2)由题意过点P 作//PM AC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证明即可;(3)根据题意过A 点作//AF BD ,则////A BD CE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4)根据题意分当P 点在A 的上方与当P 点在B 的下方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即可.【详解】解:()1∵12l l //,∴∠1+∠PCD+∠PDC+∠2=180°,在△PCD 中,∠3+∠PCD+∠PDC=180°,∴∠3=∠1+∠2,则有∠2=∠3-∠1=35︒,故答案为:35︒;()2123∠+∠=∠理由如下:过点P 作//PM AC////AC PM BD ∴12CPM DPM ∴∠=∠∠=∠,12CPM DPM CPD ∴∠+∠=∠+∠=∠()3过A 点作//AF BD ,则////A BD CE ,则BAC DBA ACE ∠∠+∠=,故答案为:46︒;()4当P 点在A 的上方时,如图 2,∴∠1=∠FPC .∵14//l l ,∴2//PF l ,∴∠2=∠FPD∵∠CPD=∠FPD-∠FPC∴∠CPD=∠2-∠1,即321∠=∠-∠.当P 点在B 的下方时,如图 3,∴∠2=∠GPD∵12l l //,∴1//PG l ,∴∠1=∠CPG∵∠CPD=∠CPG-∠GPD∴∠CPD=∠1-∠2,即31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1)∠APB=∠NAP+∠HBP;(2)见解析;(3)∠HBP=∠NAP+∠APB【分析】(1)过P点作PQ∥G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过P点作PQ∥G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①,过P点作PQ∥GH,∵MN∥GH,∴MN∥PQ∥GH,∴∠APQ=∠NAP,∠BPQ=∠HBP,∵∠APB=∠APQ+∠BPQ,∴∠APB=∠NAP+∠HBP,故答案为:∠APB=∠NAP+∠HBP;(2)如图②,过P点作PQ∥GH,∵MN∥GH,∴MN∥PQ∥GH,∴∠APQ+∠NAP=180°,∠BPQ+∠HBP=180°,∵∠APB=∠APQ+∠BPQ,∴∠APB=(180°﹣∠NAP)+(180°﹣∠HBP)=360°﹣(∠NAP+∠HBP);(3)如备用图,∵MN∥GH,∴∠PEN=∠HBP,∵∠PEN=∠NAP+∠APB,∴∠HBP=∠NAP+∠APB.故答案为:∠HBP=∠NAP+∠AP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1)AD BC ∥,见解析;(2)108°【分析】(1)//AD BC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EDF FDC ∠=∠,又因为//AB ED ,因此EDF DAB ∠=∠,推出FDC DAB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结论;(2)设DCF x ,则32CFB x ∠=,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有32ABF CFB x ∠=∠=,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23ABC ABF x ∠=∠=,又因为//AD BC ,推出3BCD ABC x ∠=∠=,2BCF x ∠=,由//CF AB 得180ABC BCF ∠+∠=︒,从而可解得x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AD BC .证明如下:∵//AB ED ,∴EDF DAB ∠=∠,∵DF 平分EDC ∠,∴EDF FDC ∠=∠,∴FDC DAB ∠=∠,∵180FDC ABC ∠+∠=︒,∴180DAB ABC ∠+∠=︒,∴//AD BC .(2)∵32CFB DCF ∠=∠, ∴设DCF x ,则32CFB x ∠=, ∵//CF AB ,∴32ABF CFB x ∠=∠=, ∵BE 平分ABC ∠, ∴23ABC ABF x ∠=∠=,由(1)得//AD BC ,∴180FDC BCD ∠+∠=︒,∵180FDC ABC ∠+∠=︒,∴3BCD ABC x ∠=∠=,∴2BCF x ∠=,∵//CF AB ,∴180ABC BCF ∠+∠=︒,即32180x x +=︒,解得36x =︒,∴3108BCD x ∠==︒.【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图形找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是解此题的关键.25.(1)108°;(2)∠APC=α+β,理由见解析;(3)∠APC=β-α.【分析】(1)过P 作PE ∥AB ,先推出PE ∥AB ∥CD ,再通过平行线性质可求出∠APC ; (2)过P 作PE ∥AB 交AC 于E ,先推出AB ∥PE ∥D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 ,β=∠CPE ,即可得出答案;(3)过点P 作PE ∥AB 交OA 于点E ,同(2)中方法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 ,β=∠CPE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 作PE ∥AB ,∵AB ∥CD ,∴PE ∥AB ∥CD ,∴∠A+∠APE=180°,∠C+∠CPE=180°,∵∠PAB=128°,∠PCD=124°,∴∠APE=52°,∠CPE=56°,∴∠APC=∠APE+∠CPE=108°;(2)∠APC=α+β.理由如下:如图2,过P 作PE ∥AB 交AC 于E ,∵AB∥CD,∴AB∥PE∥CD,∴α=∠APE,β=∠CPE,∴∠APC=∠APE+∠CPE=α+β;(3)∠APC=β-α.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可得,α=∠APE,β=∠CPE,∴∠APC=∠CPE-∠APE=β-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6.[问题解决]见解析;[问题迁移](1)∠APC=α+β;(2)当点P在BN上时,∠APC=β-α;当点P在OD上时,∠APC=α-β.【分析】问题解决:过点E作EF∥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ED的度数;问题迁移:(1)过P作PQ∥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α,β和∠AP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2)分两种情况讨论:过P作PQ∥AB,易得当点P在BN上时,∠APC=β-α;当点P在OD上时,∠APC=α-β.【详解】问题解决:如图2,过点E作EF∥AB,∴∠ABE=∠BEF=40°∵AB∥CD,∴EF∥CD,∴∠B=∠BEF,∠D=∠DEF,∴∠BED=∠B+∠D=40°+60°=100°;问题迁移:(1)如图3,过P作PQ∥AB,∵AB∥CD,∴PQ∥CD,∴∠BAP=∠APQ,∠DCP=∠CPQ,∴∠APC=∠BAP+∠DCP,即∠APC=α+β;(2)如图4,当点P在BN上时,∠APC=β-α;如图5,当点P在OD上时,∠APC=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并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推算.。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详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特别注意: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互为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称呼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上才有的,这两条直线也可以不平行,也同样的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
第五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易错题5.1相交线1.判断题: 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a 、b 、c ,若a ∥b,b ∥c,则a ∥c ;同理,若a ⊥b,b ⊥c,则a⊥c 。
( )【错解】正确【错题剖析】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成立的(如图1),但由此推出的后半部分不成立。
平行具有传递性,但垂直不具有传递性(如图2)如果a ⊥b,b ⊥c ,则a ∥c 。
【正确解答】错误【应对攻略】画图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练习巩固】1.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2.判断题:只有过直线外一点才能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错解】正确【错题剖析】此句错误的原因是受“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这一事实的影响。
但画垂线可以过直线上一点,也可以过直线外一点来画。
正确说法是: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正确解答】错误【应对攻略】考虑问题要全面,全方面的多角度的分析,不能片面看问题.【练习巩固】判断(1)对顶角的余角相等.( )(2)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3)平面内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 )(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对同旁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 ) (7)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 )(8)“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是公理.( )a bc 图1 图23. 如下图,直线AB 、CD 、EF 和射线OG 都经过O 点,则图中对顶角有( )对A 、 6B 、 7C 、 5D 、 8【错解】A.【错题剖析】这种题目很容易“重复”解,也很容易“遗漏”解.本题很容易把 ∠AOG 也数进去. 【正确解答】C.【应对攻略】观察图形需要仔细,要有两个防止:既要防止“重复”又要防止“遗漏”并且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巩固】如图,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 、 3对B 、 4对C 、 5对D 、6对3.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⑴ 如图a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C EA OB G F DE DCB AA BCD Oa b c A A B B CCD DO OEFGH图a图b图c⑵ 如图b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⑶ 如图c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⑷ 研究⑴~⑶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⑸ 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初中数学易考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
初中数学易考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初中数学易考知识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在初中数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了解和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对于解题和理解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知识点,包括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在几何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性质1:平行线的夹角是0度。
性质2:被平行线切割的两个平行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3:同位角是对应角,即同位角相等。
性质4:平行线之间的任意一条直线和一条平行线相交时,所成的对应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外错角之和都是180度。
2.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与相交线之间有一些重要的性质:性质1:相交线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2:同位角是对应角。
性质3:相交线之间的任意一条直线和一条平行线相交时,所成的对应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外错角之和都是180度。
3. 平行线与图形的性质平行线与图形的性质也是初中数学中的常见考点。
下面介绍一些与平行线相关的图形性质:性质1:平行线切割平行四边形,所得的两个四边形面积相等。
性质2:平行线切割三角形,所得的线段成比例。
性质3:平行线切割梯形,所得的线段成比例。
4. 平行线与角度的性质平行线还与角度的性质息息相关,理解和掌握平行线与角度的性质对于几何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性质1:同位角是对应角。
性质2:同位角的和等于180度。
性质3:同旁内角是对应角,同旁外角是内错角。
性质4:内错角是同旁内角的补角,同旁外角是同位角的补角。
性质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旁外角的关系可以用来解决一些角度相关的问题。
5.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一些性质:性质1: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性质2:同位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同位角是相等的。
2023初三年级数学易错知识点
2023初三年级数学易错知识点初三年级数学易错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3.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4.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初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轴对称知识点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时需要注意的易错点
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时需要注意的易错点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和学生对知识点的疏忽,很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点,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时需要注意哪些易错点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易错点一: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几何概念,学生需要掌握相交线和平行线分别指哪些线段。
相交线是指彼此交叉的两条线段,交点为它们的交点;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永远不会相交。
其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清晰化,让学生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二、易错点二:对相交线的夹角概念理解不准确当我们掌握了相交线的定义之后,就需要了解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夹角。
夹角是指两条相交线段之间的角度,它可以是锐角、直角、或者是钝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夹角的概念,做到“看得懂”“说得清”,同时要教会学生利用角度计算器对夹角进行度数测量、角度转化等操作,从而巩固学生对夹角的认识。
三、易错点三:对相交线的性质理解不充分相交线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图形,除了了解它的定义和夹角的概念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相交线的一些重要性质。
例如,相交线夹角对应角相等;相邻角互补;垂直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例题来让学生掌握这些性质,激发学生对相交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易错点四:对平行线的性质理解不全面平行线是数学中的另一个基本图形,它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保持相同的间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同时也要重点强调平行线的三个重要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补角相等和交叉线段成比例,让学生对平行线有更全面的认识。
五、易错点五:对平行线的证明方法掌握不熟练在初中数学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证明平行线的性质。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对顶角、同位角、相交线、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逐一判断.【详解】A选项:同位角只是一种位置关系,只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相等,错误;B选项:强调了在平面内,正确;C选项: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错误;D选项: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不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本身,而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故选:B.【点睛】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要善于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如图,直线AC// BD, AO、BO分别是/ BAG / ABD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 BAO 与/ CAO相等B. / BAC与/ ABD 互补C. /BAO与/ABO互余D. /ABO与/DBO不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 BAC+/ ABD=180 ,选项B正确;因AO、BO分别是/ BAC /ABD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BAO=Z CAO, / ABO=Z DBO,选项A 正确,选项D 不正确;由/ BAC+Z ABD=180°, / BAO=/ CAO, / ABO=/DBO 即可得/ BAO+Z ABQ=90°,选项 A 正确,故选 D.3 .如图,直线all b,直线c 与直线a, b 相交,若/ 1=56 °,则/ 2等于()试题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 3=7 1=56。
相交线与平行线篇(解析版)--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
知识回顾微专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考点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邻补角、对顶角1.邻补角:①定义:两条相交之间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②性质:邻补角互补。
2.对顶角:①定义:有公共顶点,两边均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性质:对顶角相等。
1.(2022•北京)如图,利用工具测量角,则∠1的大小为()A .30°B .60°C .120°D .150°【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1=30°,故选:A .2.(2022•苏州)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C =75°,∠1=25°,则∠2的度数是()A .25°B .30°C .40°D .50°【分析】先求出∠BOD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得结论.【解答】解:∵∠AOC=75°,∴∠AOC=∠BOD=75°.∵∠1=25°,∠1+∠2=∠BOD,∴∠2=∠BOD﹣∠1=75°﹣25°=50°.故选:D.3.(2022•自贡)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30°,则∠2的度数是()A.30°B.40°C.60°D.150°【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2=∠1=30°.【解答】解:∵∠1=30°,∠1与∠2是对顶角,∴∠2=∠1=30°.故选:A.4.(2022•桂林)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1=70°,则∠2=°.【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和∠2是一对顶角,∴∠2=∠1=70°.故答案为:70.考点二: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垂直知识回顾微专题1.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若其中有一个角是90°,则此时我们说这两条直线垂直。
中考数学点对点-相交线与平行线(解析版)
专题16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知识点概述一、相交线1.邻补角(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性质: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2.对顶角(1)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垂线(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同位角定义:∠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内错角定义:∠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同旁内角定义:∠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平行线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想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记做a∥b 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
3.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1)公理: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证明的一般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例题解析与对点练习【例题1】(2020•北京)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B.∠2=∠3C.∠1>∠4+∠5D.∠2<∠5【答案】A【分析】根据对顶角定义和外角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解析】A.∵∠1和∠2是对顶角,∴∠1=∠2,故A正确;B.∵∠2=∠A+∠3,∴∠2>∠3,故B错误;C.∵∠1=∠4+∠5,故③错误;D.∵∠2=∠4+∠5,∴∠2>∠5;故D错误.【对点练习】(2019•河北省)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则回答正确的是()A.◎代表∠FEC B.@代表同位角C.▲代表∠EFC D.※代表AB【答案】C.【解析】证明:延长BE交CD于点F,则∠BEC=∠EFC+∠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之和).又∠BEC=∠B+∠C,得∠B=∠EF C.故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拨】以角度之间的关系为前提,得出两条直线平行,是平行线判定定理的运用。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知识点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1、相交线相交线的定义: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知识点2【对顶角和邻补角】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1、邻补角(1)邻补角的概念: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如图,∠1与∠2有一条公共边OD,它们的另一条边OA、OB互为反向延长线,则∠1与∠2互为邻补角(2)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例如:若∠1与∠2互为邻补角,则∠1+∠2=180°注意:①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②相交的两条直线会产生4对邻补角。
2、对顶角(1)对顶角的概念: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图,∠3与∠4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3的两边OB、OC分别是∠4的两边OA、OD的反向延长线,则∠1与∠2互为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注意:两条相交的直线,会产生2对对顶角。
3、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对顶角只有一个,但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注意:如果多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那么产生的邻补角的数量是对顶角的2倍。
【例题1】如图所示,∠1的邻补角是( )A、∠BOCB、∠BOE和∠AOFC、∠AOFD、∠BOC和∠AOF【解析】】据相邻且互补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判断,∠1是直线AB、EF相交于点O形成的角,所以它的邻补角与直线CD无关,即它的邻补角是∠BOE和∠AOF,故选B【答案】B【例题2】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答案】D【例题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考察对顶角的概念【答案】A【例题4】下列说法中:①因为∠1与∠2是对顶角,所以∠1=∠2;②因为∠1与∠2是邻补角,所以∠1=∠2;③因为∠1与∠2不是对顶角,所以∠1≠∠2;④因为∠1与∠2不是邻补角,所以∠1+∠2≠180,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填序号)【解析】对顶角、邻补角【答案】①【例题5】如图1,直线AB、CD、EF都经过点O,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解析】考察对顶角的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点剖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点剖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相交线与平行线错解示例一、对对顶角概念理解不透彻例1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错解:如图,对顶角为:(1)∠AOC与∠BOD ;(2)∠AOF与∠BOD ;(3)∠COF与∠DOE ;(4)∠AOC与∠BOE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正解:(1)∠AOC与∠BOD ;(2)∠BOE与∠AOF;(3)∠COF与∠DOE;(4)∠COE与∠DOF.(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BOC与∠AOD也是对顶角)二、对“三线八角”理解有误例2 如图,按图中角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 ∠ 1 与∠ 2 是同旁内角B. ∠ 1 与∠ 4 是内错角C. ∠ 5 与∠ 7 是同旁内角D. ∠ 4 与∠ 8 是同位角错解:选A、B、D.错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如何准确地找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要想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三种角的位置特点:在被截直线的内部,截线两旁的角叫做内错角;在被截直线的内部,截线同旁的角叫做同旁内角;在被截直线的上方(或下方),截线同旁的角叫做同位角.其次要搞清楚被哪条直线所截.正解:选 C .三、对平行线概念理解不透彻例3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是平行线.错解:对.错解分析:平行线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的两条线,说的不明确.若是射线或线段有可能不相交.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四、混淆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例4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错解:正确.错解分析:错解混淆了两直线的判定条件.正解: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五、对平行线传递性错误的扩展例5 平面上有三条直线a,b,c,如果a⊥b,b⊥c,则a⊥c.错解:正确.错解分析:此题错认为垂直也有传递性,平行有传递性,而垂直是没有传递性的.正解:a与c的关系是a∥c(这也是平行线判定的一种方法).六、对平行线的判定应用不熟练例6 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GH所截,∠1+∠2=180°,则.错解:因为∠1+∠2=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EF∥GH.错解分析:虽然“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但∠1与∠2是对直线AB,CD而言的,不能判定EF,GH的关系.正解:AB∥CD.七、不能很好地识别几何图形例7如图,在Rt△ABC中,∠ACB=90°,DE过点C,且DE∥AB,若∠ACD= 50°,则∠A= ,∠B= .错解:两条平行线ABBC所截,同位角相等,得∠B=∠ACD=50°,∠A=∠BCE=90°—∠B=40°.错解分析: 对几何图形观察认识不清楚而出错,简单观察三条直线中,AB,CD被第三条直线AC所截时,∠A与∠ACD是内错角,AB,CD被第三条直线BC 所截时,∠B与∠BCE是内错角,∠B与∠ACD不是内错角.正解: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A=∠ACD=50°,∠B=90°—∠A=40°.答案:50° 40°例8 如图,直线AB,CD分别和直线MN相交于点E,F,EG平分∠BEN,FH平分∠DFN.若AB∥CD,你能说明EG和FH也平行吗错解:因为EG平分∠BEN,所以∠BEG =12∠BEN.同理,因为FH平分∠DFN,所以∠DFH =12∠DFN.又因为AB∥CD,所以∠BEN =∠DFN;从而∠BEG =∠DFH.所以EG∥FH.错解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正确地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或性质的前提.认清一对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截线和被截线,截线就是它们的公共边,其余两条边就是被截线.而∠BEG和∠DFH不是直线EG,FH被某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所以由∠BEG=∠DFH不能判定EG∥FH.∠BEN,正解:因为EG平分∠BEN,所以∠BEG =∠GEN =12同理,因为FH平分∠DFN,所以∠DFH =∠HFN =1∠DFN,2又因为AB∥CD,所以∠BEN =∠DFN,从而∠GEN =∠HFN.而∠GEN,∠HFN是直线EG,FH被直线MN所截得的同位角,所以EG∥FH.例9如图,△ABC中,已知∠1+∠2=180°,∠3=∠B,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错解:因为∠1+∠2=180°,所以EF∥AB.所以∠3+∠BDE =180°.因为∠3=∠B,所以∠B+∠BDE =180°.所以DE∥BC.错解分析:由∠1+∠2=180°,不能得到EF∥AB.虽然∠1和∠2是由直线EF和AB被直线DC所截得的角,但由于它们不是同旁内角, 所以尽管∠1+∠2=180°, 也不能得到EF∥AB.正解:因为∠1=∠4,∠1+∠2=180°,所以∠2+∠4=180°.所以EF∥D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3+∠BDE=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因为∠3=∠B,所以∠B+∠BDE=180°.所以DE∥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析版】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4.1《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原创)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清单1. 平行线的性质.【例1】(2018·湖北襄阳)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A. 35°B. 45°C. 55°D. 65°【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答案】∵BC⊥AE,∴∠ACB=90°.∴∠A+∠B=90°.又∵∠B=55°,∴∠A=35°.又CD∥AB,∴∠1=∠A=35°.【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垂直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1的度数.【例2】(2018·广东梅州)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15°B. 20°C. 25°D. 30°【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3, 再求解即可.【答案】∵直尺的两边平行,∠1=20°,∴∠3=∠1=20°.∴∠2=45°-20°=25°.【误区纠错】误认为∠1与∠2是内错角来解题.【例3】(2018·湖北孝感)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 ).A. 46°B. 44°C. 36°D. 22°【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1,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l1∥l2,∴∠3=∠1=44°.∵l3⊥l4,∴∠2=90°-∠3=90°-44°=46°.故选A.【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要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例外识别∠3与∠1是同位角很重要.2. 平行线的判定.【例4】(2018·湖南湘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答案】∵∠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可填∠1=∠2.【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本题属条件开放性题.名师点拨1. 能记住点、线、面的概念.2. 能利用角的概念判断角的大小及角的表示方法;会进行角的换算;能正确区分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3. 能区分补角、余角的概念,记住补角、余角的性质.4. 掌握角平分线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并能正确使用.5. 会画直线的垂线;能区分垂线、垂线段的联系与区别.6. 掌握平行的概念,会进行平行线的判断.7. 能利用直尺画直线的平行线;会作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能确定并准确度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提分策略1. 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简单应用.计算角度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三角形内角和、互为余角或补角、平行性质、垂直)及角平分线知识的应用.【例1】如图,△ABC中,∠A=90°,点D在边AC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解析】由∠1=155°,可求得∠BCD=∠CDE=25°,最后求∠B=65°.【答案】65°2.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理解和掌握:(1)平行线的性质;(2)平行线的判定.【例2】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解析】①∠APC=∠PAB+∠PCD;②∠APC=360°-(∠PAB+∠PCD);③∠APC=∠PAB-∠PCD;④∠APC=∠PCD-∠PAB.如证明①∠APC=∠PAB+∠PCD.证明:过点P作PE∥AB,所以∠A=∠APE.又因为AB∥CD,所以PE∥CD.所以∠C=∠CPE.所以∠A+∠C=∠APE+∠CPE.所以∠APC=∠PAB+∠PCD.同理可证明其他的结论.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2018·四川峨眉山二模)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PB.若∠BOD=70°,则∠COE的度数是( ).A. 45°B. 70°C. 55°D. 110°(第1题)(第2题)2. (2018·北京平谷区模拟)如图,AB∥CD,O为CD上一点,且∠AOB=90°.若∠B=33°,则∠AOC的度数是( ).A. 33°B. 60°C. 67°D. 57°3. (2018·山东日照模拟)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α等于( ).A. 75°B. 60°C. 45°D. 30°(第3题)(第4题)4. (2018·广东广州海珠区毕业班综合调研)如图,∠1与∠2是同位角,若∠2=65°,则∠1的大小是( ).A. 25°B. 65°C. 115°D. 不能确定5. (2018·浙江温州一模)如图,在△ABC中,DE∥BC,AD=2,AB=6,DE=3,则BC的长为( ).A. 9B. 6C. 4D. 3(第5题)(第6题)6. (2018·湖北荆门东宝区模拟)如图,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 ).A. 100°B. 60°C. 40°D. 20°二、填空题7. (2018·广东模拟)将三角板ABC按下图放置,使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直线上,其中∠CAB=90°,且 CF 恰好平分∠ACB.若∠CBA=40°,则∠DAC的度数是.(第7题)(第8题)8. (2018·河南鹿邑一模)如图,∠1=∠2,∠3=40°.则∠4= .9. (2018·湖北鄂州二模)如图AB∥CD,∠1=50°,∠2=110°,则∠3= .(第9题)(第10题)10. (2018·湖北孝感模拟)如图, 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点E,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三、解答题11. (2018·河南安阳模拟)已知:在△ABC中,BC=a,AC=b,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2)如图(2),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3)如图(3),当∠ACB变化,且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求 CD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的度数.(第11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 C [解析]2. D [解析] ∠AOC=90°-33°=57°.3. A [解析] ∠α=45°+(90°-60°)=75°.4. D [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不能确定两直线是平行线则不能确定同位角之间的关系.5. A [解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得线段BC的长即可.6. A [解析]∠3=∠1+∠2=100°.8. 140°[解析] ∠4=180°-∠3=140°.9. 60°[解析] ∠3=180°-(∠1+180°-∠2)=60°.10. 149°[解析]∵EF⊥AB于点E,∠CEF=59°,∴∠AEC=90°-∠CEF=90°-59°=31°.∴∠AED=180°-∠AEC=180°-31°=149°.11.(3)以点D为中心,将△DBC逆时针旋转60°,则点B落在点A,点C落在点E.连接AE,CE. ∴CD=ED,∠CDE=60°,AE=CB=a.∴△CDE为等边三角形.∴CE=CD.如图(1),当点E,A,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CD=CE<AE+AC=a+b;如图(2),当点E,A,C在一条直线上时,CD有最大值,CD=CD=a+b.此时∠CED=∠BCD=∠ECD=60°,∴∠ACB=120°.因此当∠ACB=120°时,CD有最大值a+b.(第11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在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相交线与平行线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后续更复杂的几何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梳理一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点。
一、相交线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特点是:它们的和为 180°。
例如,在图中,∠AOC 与∠AOD 就是一组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比如,∠AOC 与∠BOD 就是一对对顶角。
3、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线的性质包括: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平行线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表示方法通常用“//”表示平行,例如,直线 a 与直线 b 平行,可以记作 a//b 。
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如,若 a//b,则∠1 =∠2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比如,若 a//b,则∠2 =∠3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即若 a//b,则∠3 +∠4 =180°。
4、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平行线的证明在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或者角的关系时,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例如,已知某些角的关系,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就需要根据角的关系找到对应的判定定理;反之,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要证明角的关系,就需要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易混淆知识点
(每日一练)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2=35∘B.∠2=45∘C.∠2=55∘D.∠2=125∘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由∠3=∠2=3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AB∥CD,故本选项错误;B、由∠3=∠2=4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AB∥CD,故本选项错误;C、由∠3=∠2=55°,∠1=55°推知∠1=∠3,故能判定AB∥CD,故本选项正确;D、由∠3=∠2=12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AB∥C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与∠2是内错角B.∠1与∠4是同位角C.∠2与∠4是内错角D.∠2与∠3是同旁内角答案:B解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定义: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一侧,被截线的同一方向的两个角是同位角;在截线的两侧,被截线的内部的两个角是内错角;在截线的同一侧,被截线的内部的两个角是同旁内角,结合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由图形可得:∠1与∠2是内错角,故A选项正确;∠1与∠4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旁内角,故B选项错误;∠2与∠4是内错角,故C选项正确;∠2与∠3是同旁内角,故D选项正确,故选:B.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定义是关键.3、如图所示,l1∥l2,∠1=105°,∠2=140°,则∠3的度数为()A.55°B.60°C.65°D.70°答案:C解析:首先过点A作AB∥l1,由l1∥l2,即可得AB∥l1∥l2,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4与∠5的度数,又由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3的度数.解:过点A作AB∥l1,∵l1∥l2,∴AB∥l1∥l2,∴∠1+∠4=180°,∠2+∠5=180°,∵∠1=105°,∠2=140 °,∴∠4=75°,∠5=40°,∵∠4+∠5+∠3=180°,∴∠3=6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4、如图,不能判定AB∥CD的是()A.∠B=∠DCE B.∠A=∠ACDC.∠B+∠BCD=180°D.∠A=∠DCE答案:D解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由∠B=∠DCE,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由∠A=∠A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由∠B+∠B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如图,在△ABC中,AB=AC,∠A=40°,CD//AB,则∠BCD=()A.40°B.50°C.60°D.70°答案:D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D.解:∵AB=AC,∠A=40°,∴∠B=∠ACB=70°,∵CD∥AB,∴∠BCD=∠B=70°,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是关键,难度不大.。
【配套K12】【解析版】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4.1《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原创)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清单1.平行线的性质.【例1】(2014·湖北襄阳)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A. 35°B. 45°C. 55°D. 65°【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答案】∵BC⊥AE,∴∠ACB=90°.∴∠A+∠B=90°.又∵∠B=55°,∴∠A=35°.又CD∥AB,∴∠1=∠A=35°.【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垂直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1的度数.【例2】(2014·广东梅州)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 15°B. 20°C. 25°D. 30°【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3, 再求解即可.【答案】∵直尺的两边平行,∠1=20°,∴∠3=∠1=20°.∴∠2=45°-20°=25°.【误区纠错】误认为∠1与∠2是内错角来解题.【例3】(2014·湖北孝感)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A. 46°B. 44°C. 36°D. 22°【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1,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l1∥l2,∴∠3=∠1=44°.∵l3⊥l4,∴∠2=90°-∠3=90°-44°=46°.故选A.【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要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例外识别∠3与∠1是同位角很重要.2.平行线的判定.【例4】(2014·湖南湘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答案】∵∠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可填∠1=∠2.【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本题属条件开放性题.名师点拨1.能记住点、线、面的概念.2.能利用角的概念判断角的大小及角的表示方法;会进行角的换算;能正确区分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3.能区分补角、余角的概念,记住补角、余角的性质.4.掌握角平分线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并能正确使用.5.会画直线的垂线;能区分垂线、垂线段的联系与区别.6.掌握平行的概念,会进行平行线的判断.7.能利用直尺画直线的平行线;会作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能确定并准确度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提分策略1.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简单应用.计算角度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三角形内角和、互为余角或补角、平行性质、垂直)及角平分线知识的应用.【例1】如图,△ABC中,∠A=90°,点D在边AC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解析】由∠1=155°,可求得∠BCD=∠CDE=25°,最后求∠B=65°.【答案】65°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理解和掌握:(1)平行线的性质;(2)平行线的判定.【例2】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解析】①∠APC=∠PAB+∠PCD;②∠APC=360°-(∠PAB+∠PCD);③∠APC=∠PAB-∠PCD;④∠APC=∠PCD-∠PAB.如证明①∠APC=∠PAB+∠PCD.证明:过点P作PE∥AB,所以∠A=∠APE.又因为AB∥CD,所以PE∥CD.所以∠C=∠CPE.所以∠A+∠C=∠APE+∠CPE.所以∠APC=∠PAB+∠PCD.同理可证明其他的结论.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2014·四川峨眉山二模)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PB.若∠BOD=70°,则∠COE的度数是().A. 45°B. 70°C. 55°D. 110°(第1题)(第2题)2. (2014·北京平谷区模拟)如图,AB∥CD,O为CD上一点,且∠AOB=90°.若∠B=33°,则∠AOC的度数是().A. 33°B. 60°C. 67°D. 57°3. (2014·山东日照模拟)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α等于().A. 75°B. 60°C. 45°D. 30°(第3题)(第4题)4. (2013·广东广州海珠区毕业班综合调研)如图,∠1与∠2是同位角,若∠2=65°,则∠1的大小是().A. 25°B. 65°C. 115°D. 不能确定5. (2013·浙江温州一模)如图,在△ABC中,DE∥BC,AD=2,AB=6,DE=3,则BC的长为().A. 9B. 6C. 4D. 3(第5题)(第6题)6. (2012·湖北荆门东宝区模拟)如图,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A. 100°B. 60°C. 40°D. 20°二、填空题7. (2014·广东模拟)将三角板ABC按下图放置,使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直线上,其中∠CAB=90°,且CF恰好平分∠ACB.若∠CBA=40°,则∠DAC的度数是.(第7题)(第8题)8. (2014·河南鹿邑一模)如图,∠1=∠2,∠3=40°.则∠4= .9. (2014·湖北鄂州二模)如图AB∥CD,∠1=50°,∠2=110°,则∠3= .(第9题)(第10题)10. (2013·湖北孝感模拟)如图, 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点E,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三、解答题11. (2014·河南安阳模拟)已知:在△ABC中,BC=a,AC=b,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2)如图(2),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3)如图(3),当∠ACB变化,且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求CD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的度数.(第11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 C[解析]2. D[解析] ∠AOC=90°-33°=57°.3. A[解析] ∠α=45°+(90°-60°)=75°.4. D[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不能确定两直线是平行线则不能确定同位角之间的关系.5. A[解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得线段BC的长即可.6. A[解析]∠3=∠1+∠2=100°.8.140°[解析] ∠4=180°-∠3=140°.9.60°[解析] ∠3=180°-(∠1+180°-∠2)=60°.10.149°[解析]∵EF⊥AB于点E,∠CEF=59°,∴∠AEC=90°-∠CEF=90°-59°=31°.∴∠AED=180°-∠AEC=180°-31°=149°.11.(3)以点D为中心,将△DBC逆时针旋转60°,则点B落在点A,点C落在点E.连接AE,CE.∴CD=ED,∠CDE=60°,AE=CB=a.∴△CDE为等边三角形.∴CE=CD.如图(1),当点E,A,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CD=CE<AE+AC=a+b;如图(2),当点E,A,C在一条直线上时,CD有最大值,CD=CD=a+b.此时∠CED=∠BCD=∠ECD=60°,∴∠ACB=120°.因此当∠ACB=120°时,CD有最大值a+b.(第11题)。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BE平分∠DBC,点A是BD上一点,过点A作AE∥BC交BE于点E,∠DAE=56°,则∠E的度数为()A.56°B.36°C.26°D.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BC=56°,∠E=∠EB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BC=12∠DBC=28°,进而得到∠E=28°.详解:∵AE∥BC,∠DAE=56°,∴∠DBC=56°,∠E=∠EBC,∵BE平分∠DBC,∴∠EBC=12∠DBC=28°,∴∠E=28°,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11∥l2,∠1=100°,∠2=135°,则∠3的度数为()A.50°B.55°C.65°D.70°【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延长l2,交∠1的边于一点,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3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l2,交∠1的边于一点,∵11∥l2,∴∠4=180°﹣∠1=180°﹣100°=80°,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3+∠4,∴∠3=∠2﹣∠4=135°﹣80°=5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A.50°B.70°C.80°D.1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进而可得∠BAC的度数,再根据补角定义可得答案.【详解】因为a∥b,所以∠1=∠BAD=50°,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所以∠BAC=2∠BAD=100°,所以∠2=180°-∠BAC=180°-100°=8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几个()(1)12∠=∠ (2)34∠=∠(3)5B ∠=∠ (4)180B BCD ∠+∠=︒.A .4B .3C .2D .1【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一判定即可.【详解】因为12∠=∠,所有AD ∥BC ,故(1)错误.因为34∠=∠,所以AB ∥CD ,故(2)正确.因为5B ∠=∠,所以AB ∥CD ,故(3)正确.因为180B BCD ∠+∠=︒,所以AB ∥CD ,故(4)正确.所以共有3个正确条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找准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是关键.5.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A 的度数是( )A .28°B .30°C .38°D .3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FA=∠CD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DB 的度数从而得到∠DFA 的度数.【详解】 解:∠C=(52)1801085︒-⨯=,且CD=CB , ∴∠CDB=∠CB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C+∠CDB+∠CBD=180°∴∠CDB+∠CBD=180°-∠C =180°-108°=72°∴∠CDB==∠CBD=72362︒︒= 又∵AF ∥CD∴∠DFA=∠CDB=3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正n 边形的内角读数为(2)180n n-⨯.6.如图,直线a ∥b ,直角三角开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 上,一条直角边与直线a 所形成的∠1=55°,则另外一条直角边与直线b 所形成的∠2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直线a ∥b ,∴∠3=∠1=55°,∵∠4=90°,∠2+∠3+∠4=180°,∴∠2=180°-55°-90°=35°.故选C .7.如图,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其中//AB CD ,45A ∠=︒,60C ∠=°,90AEB CED ∠=∠=︒,则AEC ∠的度数为( )A .75°B .90°C .105°D .120°【答案】C【解析】【分析】延长CE 交AB 于点F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FE =∠C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延长CE 交AB 于点F ,∵AB ∥CD ,∴∠AFE =∠C =60°,在△AEF 中,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C =∠A +∠AFE =45°+60°=10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相关性质并作出正确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两点,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30PNG ∠=︒),若75EMB ∠=︒,则PNM ∠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75︒【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75EMB ∠=︒,可以计算75EN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由75END PNM PNG ∠=∠+∠=︒,30PNG ∠=︒从而得到PNM ∠的度数.【详解】解:∵//AB CD ,∴75EMB E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0PNG ∠=︒,75END PNM PNG ∠=∠+∠=︒,∴753045PNM END PNG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性质. 牢记知识点: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同位角相等B .对顶角互补C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D .如果点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A 、C 进行判断;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对B 进行判断;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点坐标特点对D 进行判断.【详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A 是假命题;B .对顶角相等,故B 是假命题;C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 是假命题;D .如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 在直线y x =-的图像上,故D 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利用了平行线性质、对顶角性质、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特点等知识点.10.如图,12180∠+∠=︒,3100∠=︒,则4∠=( )A .60︒B .70︒C .80︒D .100︒【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证明a ∥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3=∠6,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4.【详解】解:∵∠1+∠5=180°,∠1+∠2=180°,∴∠2=∠5,a ∥b ,∴∠3=∠6=100°,∴∠4=180°-100°=80°.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1.如图,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100BED ∠=︒,则BFD ∠的度数为( )A .100°B .130°C .140°D .160°【答案】B【解析】【分析】 连接BD ,因为AB ∥CD ,所以∠ABD +∠CDB =180°;又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ABE +∠E +∠CDE =180°+180°=360°,所以∠ABE +∠CDE =360°−100°=260°;又因为BF 、DF 平分∠ABE 和∠CDE ,所以∠FBE +∠FDE =130°,又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连接BD ,∵AB ∥CD ,∴∠ABD +∠CDB =180°,∴∠ABE+∠E+∠CDE=180°+180°=360°,∴∠ABE+∠CDE=360°−100°=260°,又∵BF、DF平分∠ABE和∠CDE,∴∠FBE+∠FDE=130°,∴∠BFD=360°−100°−130°=13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BD这条辅助线.12.如图,直线AB,AB相交于点O,OE,OF为射线,则对顶角有()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可以判断.【详解】图中对顶角有:∠AOC与∠BOD、∠AOD与∠BOC,共2对.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注意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本题关键是分清楚已知的角是哪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根据角的两条边,找出它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夹角即可13.如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1和∠4是内错角B.∠1和∠3是同位角C.∠3和∠4是同旁内角D.∠1和∠C是同位角【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内错角、同位角以及同旁内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2和∠4是内错角,故本选项错误;B、∠1和∠C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C、∠3和∠4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D、∠1和∠C是同位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答案】D【解析】【分析】运用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判定即可.【详解】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下,故A选项错误;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B选项错误;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应为垂线段的长度,故C 选项错误;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与性质.15.如图,11,,33AB EF ABP ABC EFP EFC∠=∠∠=∠∥,已知60FCD∠=︒,则P∠的度数为()A .60︒B .80︒C .90︒D .100︒【答案】B【解析】【分析】 延长BC 、EF 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BG BG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最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延长BC 、EF 交于点G∵//AB EF∴180ABG BGE +=︒∠∠∵60FCD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 ∵11,33ABP ABC EFP EFC ∠=∠∠=∠ ∴360P PBC BCF PFC =︒---∠∠∠∠2236012033ABG EFC =︒---︒∠∠ ()223606012033ABG BGE =︒--︒+-︒∠∠ 223604012033ABG BGE =︒--︒--︒∠∠ ()22003ABG BGE =︒-+∠∠ 22001803=︒-⨯︒ 80=︒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角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ABC 中,∠C=90°,则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 ( )A .线段ABB .线段AC C .线段BC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三角形ABC 中,∠C=90°,则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线段B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点到之间的距离,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7.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等边ABC V 边长为a ,点O 是ABC V 的内心,120FOG ∠=︒,绕点O 旋转FOG ∠,分别交线段AB 、BC 于D 、E 两点,连接DE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E V 形状不变;②ODE V 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③四边形ODBE 的面积始终不变;④BDE V 周长的最小值为1.5a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答案】A【解析】【分析】 连接OB 、OC ,利用SAS 证出△ODB ≌△OEC ,从而得出△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即可判断①;过点O 作OH ⊥DE ,则DH=EH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H=12OE 和3OE ,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 △ODE 32,从而得出OE 最小时,S △ODE 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求出S △ODE 的最小值,然后证出S 四边形ODBE =S △OBC =2312即可判断②和③;求出BDE V 的周长=a +DE ,求出DE 的最小值即可判断④.【详解】解:连接OB 、OC∵ABC V 是等边三角形,点O 是ABC V 的内心,∴∠ABC=∠ACB=60°,BO=CO ,BO 、CO 平分∠ABC 和∠ACB ∴∠OBA=∠OBC=12∠ABC=30°,∠OCA=∠OCB=12∠ACB=30° ∴∠OBA=∠OCB ,∠BOC=180°-∠OBC -∠OCB=120° ∵120FOG ∠=︒∴∠=FOG ∠BOC∴∠FOG -∠BOE=∠BOC -∠BOE∴∠BOD=∠COE在△ODB 和△OEC 中BOD COE BO COOBD OCE ∠=∠⎧⎪=⎨⎪∠=∠⎩∴△ODB ≌△OEC∴OD=OE∴△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ODE V 形状不变,故①正确;过点O 作OH ⊥DE ,则DH=EH∵△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ODE=∠OED=12(180°-120°)=30° ∴OH=OE·sin ∠OED=12OE ,EH= OE·cos ∠OED=3OE ∴DE=2EH=3OE∴S △ODE =12DE·OH=3OE 2 ∴OE 最小时,S △ODE 最小,过点O 作OE′⊥BC 于E′,根据垂线段最短,OE′即为OE 的最小值∴BE ′=12BC=12a 在Rt △OBE ′中 OE′=BE′·tan ∠OBE ′=12a 33 ∴S △ODE 3223 ∵△ODB ≌△OEC∴S 四边形ODBE =S △ODB +S △OBE = S △OEC +S △OBE =S △OBC =12BC·OE′=2312∵2348=1423 ∴S △ODE ≤14S 四边形ODBE 即ODE V 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故②正确; ∵S 四边形ODBE =2312a ∴四边形ODBE 的面积始终不变,故③正确;∵△ODB ≌△OEC∴DB=EC∴BDE V 的周长=DB +BE +DE= EC +BE +DE=BC +DE=a +DE∴DE 最小时BDE V 的周长最小∵DE=3OE ∴OE 最小时,DE 最小而OE 的最小值为OE′=3a ∴DE 的最小值为3×36a =12a ∴BDE V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 +12a =1.5a ,故④正确; 综上:4个结论都正确,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的应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下列图形中线段PQ 的长度表示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PQ ⊥a ,P 到a 的距离是PQ 垂线段的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20.如图,AB CD ∥,BF 平分ABE ∠,且BF DE P ,则ABE ∠与D ∠的关系是( )A .2ABE D ∠=∠B .180ABE D ∠+∠=︒C .90ABED ∠=∠=︒D .3ABE D ∠=∠【答案】A【解析】【分析】 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 G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G ABF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详解】证明:如图,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AB CD Q ,D G ∴∠=∠,//BF DE Q ,G ABF ∴∠=∠,D ABF ∴∠=∠,BF Q 平分ABE ∠,22ABE ABF D ∴∠=∠=∠,即2ABE 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1)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 ∥b ,直角三角开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 上,一条直角边与直线a 所形成的∠1=55°,则另外一条直角边与直线b 所形成的∠2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直线a ∥b ,∴∠3=∠1=55°,∵∠4=90°,∠2+∠3+∠4=180°,∴∠2=180°-55°-90°=35°.故选C .2.如图,在ABC ∆中,90,2,4C AC 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使点C 落在点E 处,点B 落在点D 处,则B E 、两点间的距离为( )A 10B .2C .3D .25【答案】B【解析】【分析】 延长BE 和CA 交于点F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CAE=90︒,证明∠BAE=∠ABC ,即可证得AE ∥BC ,得出2142EF AF AE FB FC BC ====,即可求出BE . 【详解】延长BE 和CA 交于点F∵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D ∴∠CAE=90︒∴∠CAB+∠BAE=90︒又∵∠CAB+∠ABC=90︒∴∠BAE=∠ABC∴AE∥BC∴2142 EF AF AEFB FC BC====∴AF=AC=2,FC=4∴BF=42∴BE=EF=12BF=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对顶角互补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D.如果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在直线y x=-的图像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A、C进行判断;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点坐标特点对D进行判断.【详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A是假命题;B.对顶角相等,故B是假命题;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是假命题;D.如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在直线y x=-的图像上,故D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利用了平行线性质、对顶角性质、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特点等知识点.4.如图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A .80°B .50°C .30°D .2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4=∠2=5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3=∠4-∠1=50°-30°=20°.故答案选D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5.如图,直线AB AC ⊥,AD BC ⊥,如果4AB cm =,3AC cm =, 2.4AD cm =,那么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 )A .3cmB .4cmC .2.4cm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根据AB ⊥AC ,得出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AC .【详解】解:∵AB ⊥AC ,∴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指AC 的长度,即等于3cm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难度适中.6.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A .65︒B .55︒C .70︒D .4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170∠=︒,得到∠2+∠4=110°,由折叠得到∠2=∠4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a ∥b ,∴∠3=170∠=︒,∴∠2+∠4=110°,由折叠得∠2=∠4,∴∠2=55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7.如图,点D在AC上,点F、G分别在AC、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B交BD于点O,且∠EOD+∠OBF=180°,∠F=∠G,则图中与∠ECB相等的角有( )A.6个B.5个C.4个D.3个【答案】B【解析】【分析】由对顶角关系可得∠EOD=∠COB,则由∠COB+∠OBF=180°可知EC∥BF,再结合CE是角平分线即可判断.【详解】解:由∠EOD+∠OBF=∠COB+∠OBF=180°可知EC∥BF,结合CE是角平分线可得∠ECB=∠ACE=∠CBF,再由EC∥BF可得∠ACE=∠F=∠G,则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GDC=∠CBF.综上所得,∠ECB=∠ACE=∠CBF=∠F=∠G=∠GDC,共有5个与∠ECB相等的角,故选择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8.如图,直线AC∥BD,AO、BO分别是∠BAC、∠ABD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AO 与∠CAO 相等B .∠BAC 与∠ABD 互补 C .∠BAO 与∠ABO 互余D .∠ABO 与∠DBO 不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BAC+∠ABD=180°,选项B 正确;因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O=∠CAO, ∠ABO=∠DBO,选项A 正确,选项D 不正确;由∠BAC+∠ABD=180°,∠BAO=∠CAO, ∠ABO=∠DBO 即可得∠BAO+∠ABO=90°,选项A 正确,故选D.9.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A .EDC EFC ∠=∠B .AEF ACD ∠=∠C .34∠=∠D .12∠=∠【答案】C【解析】【分析】 对于A ,∠EDC=∠EFC 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据此进行判断;对于B 、D ,∠AFE=∠ACD ,∠1=∠2是EF 和BC 被AC 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和内错角,据此进行判断;对于C ,∠3=∠4这两个角是AC 与DE 被EC 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据此进行判断.【详解】∠EDC=∠EFC 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因而不能判定两直线平行;∠AFE=∠ACD,∠1=∠2是EF 和BC 被AC 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和内错角,因而可以判定EF ∥BC,但不能判定DE ∥AC ;∠3=∠4这两个角是AC 与DE 被EC 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可以判定DE ∥A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掌握相关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D ∥BC ,∠B =30o ,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30o B.60o C.90o D.120o【答案】B【解析】∵AD∥BC,∴∠ADB=∠DBC,∵DB平分∠ADE,∴∠ADB=∠ADE,∵∠B=30°,∴∠ADB=∠BDE=30°,则∠DEC=∠B+∠BDE=6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出∠ADB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1.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A.115°B.120°C.145°D.135°【答案】D【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得∠3的度数,又由邻补角定义,求得∠4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在Rt△ABC中,∠A=90°,∵∠1=45°(已知),∴∠3=90°-∠1=4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4=180°-∠3=135°(平角定义),∵EF∥MN(已知),∴∠2=∠4=13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2.如图,OC 平分AOB ∠,//CD OB .若3DC =,C 到OB 的距离是2.4,则ODC ∆的面积等于( )A .3.6B .4.8C .1.8D .7.2【答案】A【解析】【分析】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OC=∠DOC ,由CD ∥OB ,得出∠BOC=∠DCO ,进而可证出OD=CD=3.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 到OA 的距离是2.4,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ODC ∆的面积.【详解】证明:∵OC 平分∠AOB ,∴∠BOC=∠DOC .∵CD ∥OB ,∴∠BOC=∠DCO ,∴∠DOC=∠DCO ,∴OD=CD=3.∵C 到OB 的距离是2.4,∴C 到OA 的距离是2.4,∴ODC ∆的面积=13 2.4=3.6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 到OA 的距离是2.4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现将一块含有60︒角的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那么1∠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到∠3=∠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列方程即可得解.【详解】∵AB ∥CD ,∴∠3=∠2,∠1=∠2,∴∠1=∠3,∴2∠3+60°=180°,∴∠3=60°,∴∠1=60°,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知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AD>AB).下列说法:①AB=CD;②AOB AOD S S ∆∆=;③∠ABD=∠CBD;④对边AB,CD 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等于BC 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易错清单
1.平行线的性质.
【例1】(2014·湖北襄阳)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A. 35°
B. 45°
C. 55°
D. 65°
【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
【答案】∵BC⊥AE,
∴∠ACB=90°.
∴∠A+∠B=90°.
又∵∠B=55°,
∴∠A=35°.
又CD∥AB,
∴∠1=∠A=35°.
【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垂直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1的度数.
【例2】(2014·广东梅州)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15°
B. 20°
C. 25°
D. 30°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3, 再求解即可.
【答案】∵直尺的两边平行,∠1=20°,
∴∠3=∠1=20°.
∴∠2=45°-20°=25°.
【误区纠错】误认为∠1与∠2是内错角来解题.
【例3】(2014·湖北孝感)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
A. 46°
B. 44°
C. 36°
D. 22°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1,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l1∥l2,
∴∠3=∠1=44°.
∵l3⊥l4,
∴∠2=90°-∠3=90°-44°=46°.
故选A.
【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要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例外识别∠3与∠1是同位角很重要.
2.平行线的判定.
【例4】(2014·湖南湘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
【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答案】∵∠1=∠2,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可填∠1=∠2.
【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本题属条件开放性题.
名师点拨
1.能记住点、线、面的概念.
2.能利用角的概念判断角的大小及角的表示方法;会进行角的换算;能正确区分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
3.能区分补角、余角的概念,记住补角、余角的性质.
4.掌握角平分线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并能正确使用.
5.会画直线的垂线;能区分垂线、垂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6.掌握平行的概念,会进行平行线的判断.
7.能利用直尺画直线的平行线;会作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能确定并准确度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提分策略
1.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简单应用.
计算角度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三角形内角和、互为余角或补角、平行性质、垂直)及角平分线知识的应用.
【例1】如图,△ABC中,∠A=90°,点D在边AC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
【解析】由∠1=155°,可求得∠BCD=∠CDE=25°,最后求∠B=65°.
【答案】65°
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主要理解和掌握:(1)平行线的性质;(2)平行线的判定.
【例2】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
【解析】①∠APC=∠PAB+∠PCD;
②∠APC=360°-(∠PAB+∠PCD);
③∠APC=∠PAB-∠PCD;
④∠APC=∠PCD-∠PAB.
如证明①∠APC=∠PAB+∠PCD.
证明:过点P作PE∥AB,所以∠A=∠APE.
又因为AB∥CD,所以PE∥CD.
所以∠C=∠CPE.
所以∠A+∠C=∠APE+∠CPE.
所以∠APC=∠PAB+∠PCD.
同理可证明其他的结论.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4·四川峨眉山二模)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PB.若∠BOD=70°,则∠COE的度数是().
A. 45°
B. 70°
C. 55°
D. 110°
(第1题)
(第2题)
2. (2014·北京平谷区模拟)如图,AB∥CD,O为CD上一点,且∠AOB=90°.若∠B=33°,则∠AOC的度数是().
A. 33°
B. 60°
C. 67°
D. 57°
3. (2014·山东日照模拟)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α等于().
A. 75°
B. 60°
C. 45°
D. 30°
(第3题)
(第4题)
4. (2013·广东广州海珠区毕业班综合调研)如图,∠1与∠2是同位角,若∠2=65°,则∠1的大小是().
A. 25°
B. 65°
C. 115°
D. 不能确定
5. (2013·浙江温州一模)如图,在△ABC中,DE∥BC,AD=2,AB=6,DE=3,则BC的长为().
A. 9
B. 6
C. 4
D. 3
(第5题)
(第6题)
6. (2012·湖北荆门东宝区模拟)如图,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
A. 100°
B. 60°
C. 40°
D. 20°
二、填空题
7. (2014·广东模拟)将三角板ABC按下图放置,使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直线上,其中∠CAB=90°,且CF恰好平分∠ACB.若∠CBA=40°,则∠DAC的度数是.
(第7题)
(第8题)
8. (2014·河南鹿邑一模)如图,∠1=∠2,∠3=40°.则∠4= .
9. (2014·湖北鄂州二模)如图AB∥CD,∠1=50°,∠2=110°,则∠3= .
(第9题)
(第10题)
10. (2013·湖北孝感模拟)如图, 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点E,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
11. (2014·河南安阳模拟)已知:在△ABC中,BC=a,AC=b,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探究下列问题:
(1)如图(1),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
(2)如图(2),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
(3)如图(3),当∠ACB变化,且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求CD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的度数.
(第11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解析]
2. D[解析] ∠AOC=90°-33°=57°.
3. A[解析] ∠α=45°+(90°-60°)=75°.
4. D[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不能确定两直线是平行线则不能确定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5. A[解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得线段BC的长即可.
6. A[解析]∠3=∠1+∠2=100°.
8.140°[解析] ∠4=180°-∠3=140°.
9.60°[解析] ∠3=180°-(∠1+180°-∠2)=60°.
10.149°[解析]∵EF⊥AB于点E,∠CEF=59°,
∴∠AEC=90°-∠CEF=90°-59°=31°.
∴∠AED=180°-∠AEC=180°-31°=149°.
11.
(3)以点D为中心,将△DBC逆时针旋转60°,则点B落在点A,点C落在点E.连接AE,CE.∴CD=ED,∠CDE=60°,AE=CB=a.
∴△CDE为等边三角形.
∴CE=CD.
如图(1),当点E,A,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有CD=CE<AE+AC=a+b;
如图(2),当点E,A,C在一条直线上时,
CD有最大值,CD=CD=a+b.
此时∠CED=∠BCD=∠ECD=60°,
∴∠ACB=120°.
因此当∠ACB=120°时,
CD有最大值a+b.
(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