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电子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
(1)占星术(2)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3)祭天的文字(4)天文知识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
(1)《文选》(2)《尚书》(3)《史记》(4)《说苑》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1)文字(2)花纹(3)以文教化(4)学历4.在文化定义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
(1)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4)文化事像和文化产品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
(1)狭义文化(2)广义文化(3)文化内涵(4)文化事像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
(1)物质财富(2)事物的复合体(3)能力与习惯(4)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
(1)审美文化(2)精神文化(3)观念文化(4)物化的精神文化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1)具有表意性(2)具有语言性(3)具有储存性(4)具有图形性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
(1)甲骨文上(2)铜器铭文上(3)竹简上(4)丝织品上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
(1)战国(2)唐朝(3)明朝(4)清朝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
(1)齐桓公(2)秦始皇(3)朱元璋(4)孙中山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具有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
(1)历史悠久性(2)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3)历史封闭性(4)超稳定结构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
(1)地理环境(2)生活环境(3)政治环境(4)社会环境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
(1)春秋战国(2)秦汉(3)隋唐(4)明清15.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南方经济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是在()。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 __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 _。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 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_____ 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
6. 和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
9.儒家发展了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说以及“仁义礼智”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为基本框架,以“”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的神学目的论,以及“”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精神、“”精神、“”与“”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丰富多样。
13. 和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
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 《老子》C 《庄子》D 《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 科举制的实施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 敦煌B 洛阳C 河北D 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国开作业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1(25分)46参考(含答案)
题目:()是服装功能的实质,或者说是服装美的内容,它是构成服装的基本因素或条件之一,也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原则之一。
选项A:审美功能
选项B:艺术美
选项C:实用美
选项D:美化功能
答案:实用美
题目:()高椅大桌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分餐制的进餐方式,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共餐制。
选项A:宋代
选项B:汉代
选项C:唐代
选项D:明代
答案:唐代
题目:诗僧陆羽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选项A:《煎茶水记》
选项B:《十六汤品》
选项C:《茶述》
选项D:《茶经》
答案:《茶经》
题目:()说明人类已经掌握把酒陈化这种优良技术,懂得了酒经过陈化会使其味道越发香醇。
选项A:“琬液”
选项B:“金浆”
选项C:“琼浆玉液”
选项D:“陈年佳酿”
答案:“陈年佳酿”
题目:()以来,楼和阁无论是从建筑方式还是外观造型上,都愈加趋于融合,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选项A:唐宋
选项B:明清
选项C:魏晋
选项D:汉代
答案:唐宋
题目:中华文化的特点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选项A:强调道德的伦理性和民族的凝聚力
选项B: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选项C:内在的包容性和灵活的会通性
选项D:稳定的一统性和活跃的多元性。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中国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三)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是远古时代华百夏集团和与东夷集团碰撞与融合的场所,也是黄河中下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场地。经过千年的只累
7.阐述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形成情况:诸侯强国的相对稳定,其制度也各具特征,人们的思想、风俗习惯等也因制度的不同而成为封国文化的重要成分。这也使文化的地域性更加明显。《诗经·国风》就是按照15个诸侯国汇集诗歌的。其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文化区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封国分类的滥觞。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风俗的异同和中心城市的有无为依据,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山西(崤山以西的关中地区)、山东(崤山以东至沿海地区)、江南(长江以南至沿海地区)、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以北4大经济区,以及18个小区。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以风俗的异同以及星
、演变而形成的华北文化,由此而辐射的周边地区。这里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要发祥地。
3、 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2.王朝政治的特点
奴隶制国家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它的一种对抗力量。而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
国开-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学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
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小李杜”指()。
a. 李商隐杜牧
b. 李商隐杜甫
c. 李白杜甫
d. 李白杜牧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李商隐杜牧
第2题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时期。
a. 唐高宗
b. 唐中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唐太宗
第3题《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 罗贯中
b. 孔子
c. 李斯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罗贯中
第4题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
a. 孔子
b. 周文王
c. 李斯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周文王
第5题“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对()的评语。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杜甫
第6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中华文化概说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的是((4))。
(1)陶渊明(2)孔子(3)谢赫(4)白居易2.开创了早期青绿山水画先河的《游春图》作者是()。
(1)展子虔(2)李思训(3)李昭道(4)阎立本3.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1))。
(1)《史记》(2)《战国策》(3)《中庸》(4)《周易》4.下列京剧行当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是()。
(1)旦行(2)老旦(3)青衣(4)生行5.相传秦朝狱隶程邈在狱中化繁为简创立的一种新字体是((4))。
(1)魏碑(2)楷书(3)章草(4)隶书6.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四大须生”是((4))。
(1)余、高、言、梅(2)余、马、言、程(3)梅、尚、荀、谭(4)马、谭、杨、奚7.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即()。
(1)民间风俗(2)民间风情(3)民间习俗(4)民间习惯8.“苏菜”是江苏菜系的简称,是由扬州、南京、苏州等地的地方菜发展形成的,也称()。
(1)淮扬菜(2)苏州菜(3)南京菜(4)扬州菜9.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
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建造出的住宅是()。
(1)地坑(2)土房(3)窑洞(4)阿以旺10.我国传统节日中防病除疫的节日是()。
(1)春节(2)清明(3)端午(4)重阳11.民间寒食节的产生最初是是为了纪念()。
(1)屈原(2)介子推(3)管仲(4)伍子胥12.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1)彝族(2)傣族(3)白族(4)壮族13.农历五月五端午节的民间禁忌习俗之一是()。
(1)躲端(2)躲毒(3)躲节(4)躲午14.中国第一座位于河南洛阳的佛教寺院是()。
(1)法门寺(2)白马寺(3)东林寺(4)灵隐寺15.道教遵奉的教主是()。
(1)孔子(2)孟子(3)老子(4)庄子16.道教与其他许多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作业一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 唯一没有间断唯一没有间断2、 中国中国 西汉西汉 纹理纹理 《易·贲卦·象传》《易·贲卦·象传》3、 物质文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4、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5、 起源起源 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成型成型 多元化发展与融合多元化发展与融合 繁荣繁荣继续发展发展 沉暮总结沉暮总结6、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7、 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8、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甲骨文与金文甲骨文与金文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9、 “周礼”“周礼” “仁” “仁”“仁” 五伦五伦 四德四德10、 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三纲三纲 五常五常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1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人文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天人和谐天人和谐 12、季风气候明显季风气候明显 大陆性气候强大陆性气候强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13、农耕文化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游牧文化 长城长城 纽带纽带 14、多元结构多元结构 包容性包容性 15、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 家国同构家国同构 16、夏商周夏商周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17、子学子学 经学经学 玄学玄学 佛学佛学 理学理学 实学实学 18、商鞅商鞅 申不害申不害 慎到慎到 韩非韩非 19、如家学说如家学说 佛道佛道 程朱程朱 陆王陆王 20、 韩愈韩愈 李翱李翱 朱熹朱熹21、 先秦先秦 天人天人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1.2.3.42、1.23、1.2.44、2.3.45、3.46、1.3.47、2.38、1.2.49、1.3.410、1.2.411、1.212、1.2.3.413、2.3.414、2.3.415、1.2.3.4 16、1.2.317、1.2.418、1.2.4 19、1.2.3.420、1.2.321、122、123、1.2.3.424、1.225、1.226、1.2.3.427、1.2.428、1.229、1.2 30、1.231、1.2.332、1.2.333、1.2.434、1.2.435、1.2.336、1.2.437、1.2.438、1.2.439、340、1.2.4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P22、狭义文化P33、中国文化P34、中国传统文化P35、宗法制度P266、分封制P267、宗庙祭祀制P278、家国同构P289、君主专制制度P2710、先秦子学P3111、玄学P3212、隋唐佛学P3213、宋明理学P3214、明清实学P3315、乾嘉朴学P33 16、五行说P3417、天道观P4318、人道观P4419、古今观P4420、名实观P4421、天人合一P5022、知行合一P50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文化?P3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中国文化形成后,经过先秦的发展,到汉代忆日臻成熟,汉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中国人已从自家的小田园中抬起头,把目光转向一个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并动手拆开篱笆,打破箫墙,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具有两种不同的范畴。
一是华夏文化,即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由内向外进行单向辐射性传播,文化交流的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是中会文明对其疆域以外的国家进区域性有限的文明辐射。
因环绕中的诸民族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文化上,均视封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帝国为楷模。
但是,游民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曾经几度打破贯常的均衡。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
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
这一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貌及其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答:(一)做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
这里的所谓西北文化一带的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关中”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民;其二,在大西北长期以来所体现的民族冲突而导致的民族交融。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测试(一)
试卷总分:30 得分:301.【判断题】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曹氏父子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答案】:正确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越剧的是()A.《滚楼》B.《追鱼》C.《西厢记》D.《梁山伯与祝英台》【答案】:A3.【单选题】“新乐府”一语的提出者是()A.元稹B.孟浩然C.李绅D.白居易【答案】:D4.【判断题】西周文化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
【答案】:正确5.【判断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名句。
【答案】:正确6.【单选题】春秋战国()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划时代的革命,它对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私学B.大学C.官学D.小学【答案】:A7.【单选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诗句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操C.阮籍D.曹植【答案】:B8.【单选题】《汉书》是我国第一本()史书。
A.纪传体B.官修C.断代史D.通史【答案】:C9.【单选题】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注重色的作用B.重视材料的运用C.注重线的作用D.注重光的作用【答案】:C10.【判断题】西周时期,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十五国风是十五种地方性的民歌。
【答案】:正确11.【单选题】五言诗盛行于()A.春秋B.东汉C.魏晋D.西汉【答案】:C12.【判断题】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答案】:正确13.【判断题】禅宗是东土佛教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影响最大传播最久远的一个宗派。
【答案】:正确14.【判断题】佛教在汉晋时期主要是翻译佛经,最著名的翻译家是支娄迦谶和安世高。
【答案】:正确15.【判断题】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年间,创始人张陵被尊称为张天师,故该教也被称为“天师道”。
【答案】:正确16.【单选题】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的是()A.庄子B.老子C.墨子D.孔子【答案】:D17.【判断题】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俾算经,最早记录了勾股定理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测试(二)
试卷总分:40 得分:40
1.【单选题】“疱丁解牛”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的思想。
A.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B.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C.天人相分的观点
D.天道自然的观点
【答案】:D
2.【单选题】“存礼灭欲”是()的一致主张。
A.魏晋玄学
B.明清实学
C.宋明理学
D.汉代经学
【答案】:C
3.【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医四大经典”的有()。
A.《金匮要略》
B.《伤寒论》
C.《耒耜》
D.《黄帝内经》
【答案】:ABD
4.【单选题】“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英才是唐朝的()。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王勃
【答案】:C
5.【单选题】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中国传统文化
B.古巴比伦文化
C.古埃及文化
D.古印度文化
【答案】:A
6.【多选题】下列属于五言诗的是()。
A.《古诗十九首》
B.《青青河畔草》
C.《行行重行行》
D.《离骚》
【答案】:AB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绪论至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P22、中国文化:P33、中国传统文化:P3二、简答并论述:1、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P42、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基本精神?P8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P124、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P145、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P18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有何影响?P237、哲学分为哪三在类?中国的哲学又分为哪二个阶段?P318、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有哪七个阶段?P319、中国传统哲学的五种哲学观?P4310、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P461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与规范?P56第四章至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宗教:P732、道教:P763、佛教:P834、法文化:P91二、简答并论述:1、宗教特点?P732、宗教类型?P743、道教的教义和教规?P794、佛教的教义和教规?P825、中国传统法文化基本特质?P1016、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其特征?P1167、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P125第七章至第九章简答并论述:1、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主要的作家作品?P1302、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与基本特色?P1363、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P1414、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P1455、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P1656、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成就?P1557、试论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P1868、试论传统史学的优良功能?P188第十章至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礼:P1932、仪:P1933、服饰:P213二、简答并论述:1、中国传统的五礼?P1972、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P2013、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P2054、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的现代价值?P2085、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发展?P2166、中国传统的饮食类型?P2217、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P2278、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P2309、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P23310、中国主要科技成就?P24111、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P24912、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P25213、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与特点?P26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简答题[1]
作业一四.简答题1.中国文化其实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的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简单概述一下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3.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义轻利的主要内容;3.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4.齐国的;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建立了比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义轻利的主要内容。
12.简述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13.简述佛教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文学的影响。
14.中国传统法文化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哪些方面?15.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有哪些?16.我国封建正统法文化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 2 题) 1.根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内容,联系社会及个人实际,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试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4.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5.董仲舒在我国封建传统法文化形成过程中起了哪些作用? 6.试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作业3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其主要特点是: 3. 孔门私学稷下学宫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序、学等形成。
自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依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齐国的秦代,基于法家思想,“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体内容。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3、简述南北朝以前,中国文化在东、西不同地域中往复增长的概貌。
4、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5、结合教材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北、南两大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理解6、结合教材,简析气候及农作物待秫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7、结合教材,谈谈你结“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和一元突破”的理解。
8、简述分封制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
9、结合教材,简要评析以“旧邦维新”为本质特征的西周文明路径在人类文明之路中的独特性。
10、试结合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从原始部族走向国家时代的独特之处。
11、周礼体系庞大,子目繁多。
试结合教材,择其大端加以简述。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21、从个体自身修养、个体与他人交往两个方面,简述《礼记。
曲礼》对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所作的细致规范。
2、结合教材,谈谈周礼对中原、楚吴等不同的域的人群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
3、简术国人的概念内涵及其政治表现4、结合教材,试简析在历史的进程中国人所呈现的历史品格的复杂性5、结合教材,简述商鞅变法对民众的多方面控制。
6、简述在几千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从的各种反叛方式7、简述先秦时期人群在文化上的若干共同价值取向。
8、简述孔子“仁”道的内涵9、简述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10、结合教材,简析孔、孟、荀诸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11、简述道家思想的两大渊源。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31、道家“无为”、“自为”、“无不为”等思想的内涵2、结合教材,简析《管子》中“轻重”治国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3、简术孔子的“君子”理想的内涵。
4、简述孟子的“大丈夫人生”的内涵。
5、简述《老子》中的智慧人生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作业1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 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 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 。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 。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 与 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 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阶段,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
6. 和 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 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 。
9.儒家发展了 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 ”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 ”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 说以及“仁义礼智” 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为基本框架,以“”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的神学目的论,以及“”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精神、精神、“”精神、“”与“”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丰富多样。
13.和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
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完备而系统,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时期,形成于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为代表。
战国末年的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辅而相成。
19.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为中心,兼容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理学以理学和心学为主流。
20.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21. 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的。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西南地区④沿海地区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②王充著《论衡》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①造纸术②《甘石星经》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③玄学的兴起④儒学的繁荣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①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③赋与五言古诗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浑天仪、地动仪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①范晔的《后汉书》②陈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11.()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①《晋书》②《隋书》③《史通》④《通典》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刘焯的《皇极历》③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
①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②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学派的形成③市民文化的兴起④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14.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火药武器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
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④《徐霞客游记》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红楼梦》④《永乐大典》17.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①《永乐大典》②《康熙字典》③《本草纲目》④《四库全书》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层次。
①以民为本②重人伦远鬼神③“人文”精神④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①民族性与农耕性②连续性与传承性③显著的伦理型特征④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
①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②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③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
①“无为”②克己复礼③任贤④以德服人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
①《道德经》②《论语》③《庄子》④《管子》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
①“恻隐之心”②“羞恶之心”③“恭敬之心”④“是非之心”24.墨家主张()。
①“节用”②“节葬”③“非攻”④法治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
①《商君书》②《韩非子》③《吕氏春秋》④《论语》26.王充的主要哲学观点有()。
①“天自然无为”②“天不能故生人”③神灭无鬼④今胜于古27.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有()。
①《周易外传》②《尚书引义》③《明儒学案》④《读四书大全说》28.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要点有()。
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③人性论④“三纲五常”29.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
①神学史观②复古谬论③厚今薄古④进化论3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
①表达的复杂多样性②外表形式的齐合性③折衷融合的倾向④对身份秩序的尊重31.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层次。
①以民为本②重人伦远鬼神③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④重义轻利32.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①《诗经》②《楚辞》③诸子百家的著作④乐府诗;33.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①《春秋》及其三传②《国语》③《华阳国志》④《战国策》34.春秋战国时期科技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①《甘石星经》②《黄帝内经》③地动仪④以青铜器和铁制农具为代表的冶炼工艺技术35.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
①造纸术②《氾胜之书》③《伤寒杂病论》④《黄帝内经》3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①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③乐府诗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37.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
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和编制的《大明历》③造纸术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8.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有()。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刘焯的《皇极历》③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④僧一行等制作的黄道游仪和实测子午线39.理学家以()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①道家思想②佛教思想③儒家思想④法家思想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等。
①《资治通鉴》②《通鉴纪事本末》③《通典》④《文献通考》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6题)1.“广义文化”2.“狭义文化”3.中国文化4.中国传统文化5.宗法制度6.分封制7. 宗庙祭祀制8.“家国同构”9. 君主专制制度10.先秦子学11.玄学12.隋唐佛学13.宋明理学14.明清实学15.乾嘉朴学16.五行说17.天道观18.人道观19.古今观20.名实观21.“天人合一”22. 知行合一四、简答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3题)1.什么是中国文化?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4.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5.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简述《周易》的辩证法7.简述老子的哲学思想8.简述孔子的哲学思想9.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伦理学说。
10.简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11.什么是宋明理学?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2题)1.试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2.试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成型期的主要标志。
3.试述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
4.什么是“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5.试述孟子的哲学思想6.试述王充的哲学思想7.试述王夫之的哲学思想8.根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借鉴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作业2一、填空题1.伦理道德是对和的深层规范。
2.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3.《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的宇宙论体系;“”、“”的精神;的信念;的思维方式。
4.西周时期,周公对夏商及周初的原始伦理思想加以归纳整理,建立了一个以为道德榜样,以为核心,以和为道德规范的学说——“周礼”5.“”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6.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为代表的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因而它逐步兼容各家而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