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答案

期末练兵——单选题1、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D )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古印度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2、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3、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这是(B )中的人文主义。

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埃及文化4、( A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A、荀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5、不属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是( D )。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守仁6、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的是( D )A、《论语》B、《孟子》C、《春秋》D、《老子》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为( C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8、秦朝统一中国后,以( B )作为治国之本。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9、《崇有论》的作者是( A )A、裴頠B、郭象C、王弼D、王充10、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 A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四书集注》D、《天论》11、以下除了( D ),都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A、向秀B、嵇康C、何晏D、范缜12、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B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C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整理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悠久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乃至塑造个人的精神风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一、儒家文化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儒家始终倡导仁爱之道,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仁爱亲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孔子是谁?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倡导仁爱之道,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3. 论语是什么?有哪些重要思想?《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共20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思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二、道家文化1.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刻意施为,重视修身养性、养生保健,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和解脱。

2. 老子是谁?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其代表作。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道德经是什么?有哪些重要思想?《道德经》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有81章。

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思想,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足不辱”等。

三、佛家文化1.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解脱生死轮回,超脱尘世,追求涅槃。

2. 《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有何特点?《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主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了哪些本土文化元素?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了道教、儒家等本土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以上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整理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复习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复习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提要考核知识点举要绪论一、文化的概念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三、中国传统文化个核心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背景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农耕和游牧两个文化类型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结构——“家国同构”三、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二、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三、孔子思想的核心四、“天人合一”思想五、根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借鉴作用。

第三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形成的标志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与规范三、“三纲五常”四、根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内容,联系社会及个人实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一、中国原始宗教的类型二、道教的产生三、佛教的传入四、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中国传统法文化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二、秦国的变法,魏国《法经》三、中国法文化的特质第六章中国传统教育一、春秋教育制度—孔子的私学二、汉代最高学府——太学三、宋代教育制度—书院四、科举制度五、科举制度的完备的时期六、孔子的教育思想七、《学记》的教育思想八、我国古代最后一所高等学府—国子监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学一、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二、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三、元曲四大家第八章中国传统艺术一、顾恺之的绘画成就二、阎立本的绘画成就三、吴道子的绘画成就四、张择端的绘画成就五、郑板桥的绘画成就六、秦俑的艺术成就七、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及其他佛教石窟的代表八、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九、欧阳询的书法成就十、张旭、怀素的书法成就十一、京剧的成就第九章中国传统史学一、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的代表著作——《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二、史学体裁的多样性三、中国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第十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一、中国传统的五礼二、古代婚姻“六礼”三、中国传统丧葬习俗四、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现代价值第十一章中国传统衣食住行一、服饰与传统礼制文化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三、古代建筑的四大类型四、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第十二章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一、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阶段二、明清医药学成就三、魏晋南北朝农学成就四、郦道元的《水经注》五、明代地理学成就六、四大发明七、宋元陶瓷技术——青瓷八、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九、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第十三章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二、结合陕西地域文化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复习资料1、下列哪种观念并不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a. D、重农轻商b. B、重实轻理;c. A、重道轻技;d. C、重直觉务实际;参考答案:C、重直觉务实际;2、下列哪个是我国最早的农书?a. C、《农政全书》;b. D、《本草纲目》c. A、《农书》;d. B、《齐民要术》;参考答案:B、《齐民要术》;3、以下( )不是传统的春季习俗。

a. ( 1)元宵节b. (4)上巳c. (3)社日d. (2)伏日节参考答案:(2)伏日节4、春联的发展与历史上的()皇帝有关a. (3)朱元璋b. (2)唐玄宗c. (4)乾隆d. ( 1)汉武帝参考答案:(3)朱元璋5、自()起,服饰开始成为了等级和礼法的象征。

a. (3)秦代b. (2)春秋战国c. ( 1)周代d. (4)西汉参考答案:( 1)周代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 A.郭沫若b. C.陈梦家c. B.于省吾d. D.徐中舒参考答案:C.陈梦家7、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 B.勤农观b. C.占验观c. A.天象观d. D.地利观参考答案:B.勤农观8、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 C.祖冲之b. D.蔡伦c. 张衡d. B.毕昇参考答案:D.蔡伦9、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 C.商代b. B.周代c. D.秦代d. A.夏代[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周代【题目】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 秦代b. B.汉代c. C.隋唐d. D.明代[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隋唐【题目】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 A.物质文化b. C.精神文化c. B.制度文化d. D.生产生活文化[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精神文化【题目】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 《孙子》b. B.《尚书》c. D.《诗经》d. C.《春秋》[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孙子》【题目】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 B.仁b. 孝c. D.礼d. C.义[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仁【题目】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 D.《荀子劝学》b. B.《孟子》c. A.《论语》d. C.《礼记大学》[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礼记大学》【题目】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 C.讲究装饰b. 木结构c. B.左右对称d. D.廊柱结构[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左右对称【题目】“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 B.《乐》b. 《书》c. C.《礼》d. D.《易》[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乐》【题目】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 B.崇拜b. C.恐惧c. 禁忌d. D.避讳[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崇拜【题目】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 两次b. D.五次c. C.四次d. B.三次[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两次【题目】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 A.道家思想b. D.杂家思想c. B.儒家思想d. C.佛家思想[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儒家思想【题目】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a. B:《梦溪笔谈》b. D:《本草纲目》c. A:《天工开物》d. C:《齐民要术》[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梦溪笔谈》【题目】中国古代人强调要节约粮食,是从爱惜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讲的。

中国文化概观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答案

试卷号:5314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答案一、填空题(空2分,共20分)1.“春秋战国”是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先秦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诸子(1)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言其多,主要的有(2) 十家,即阴阳、儒、名、法、道以及纵横、杂农、小说等,而最有影响的当属(3) 儒、(4) 道、(5) 墨、(6) 法四家。

2.魏晋玄学就是指研究(7)《老子》、(8)《庄子》和(9)《周易》的学说,他们把这三本书总称为(10)“三玄”。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C 】2.【 C 】3.【 D 】4.【 D 】5.【 D 】6.【 C 】7.【 D 】8. 【 C 】9.【 A 】10【 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历法就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订记时方式的方法。

主要分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2.传统算学我国古代算术是计算知识,研究轻重、长短、形体、多少等以及记数方法和算术、代数等知识。

3.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4. “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

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

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汉代察举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区别是什么?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他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其区别主要在于: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

士族通过把持察举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2.简述什么是“中和之美”?在艺术里是如何表现的?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1.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2.禅宗:始于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标本宗旨3.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与社会,并对之敬畏和崇拜4.宗法制:古代为解决职权、财产分配而建立的维护世袭统治的血缘宗法制度,是由古代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时完善5.姓与氏:姓由居住的村落或所属部落名称而来,氏由君主分封的地方、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谥号而来6.拱手礼:双手和握,右手握拳,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的一种见面礼仪7.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思想8.天人合一:最早产生于先秦,经汉唐发展,由宋代张载提出的关于人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思想理念9.四谛八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四谛,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道10.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唉一切物类11.厚德载物:以宽厚之道德心包含万物,对待事物由兼容并包之心12.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13.七出三不去:“七出”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嫉、多言、盗窃。

“三不去”指千贫后富、无所归、三年丧14.礼制的精神: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仪式,后被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实施推行,漫漫孕育了一种精神,包括维持社会秩序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等精神15.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二、简答1.简述道家与道教,并谈谈他们之间的关系答:道家是学术学派,不是宗教。

但道教在理论上却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宣扬清静无为、超凡脱俗,道教在此基础上再行演绎,形成出世的人生观,道家思想是道教直接吸收的思想养料,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紧密2.宗法制有哪些内容和特征?答: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制。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复习资料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

“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2.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答题要点:(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

(大型祭祀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巫史接着酒劲,才敢跟神交通,也只有在酒醉迷狂之中才会发生与神交通的幻觉。

)(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答题要点:(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

5.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答题要点:(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

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

(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不是如何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

1.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答题要点:(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2.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答题要点:(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

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

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

(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简答论述大全一 本科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简答论述大全一  本科考试复习资料

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p2答题要点: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

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

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

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p4答题要点: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

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

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p12答题要点: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

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么?答题要点: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

P275、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

p71答题要点:第一,学术原因。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第二,政治原因。

秦王朝在极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

第三,从文化形态上讲,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

6、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p87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

“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局部:A.人之外的自然。

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B.人自身的自然。

即人的"有机身体〞〔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

〔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的总和。

zy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复习资料

zy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复习资料

填空1.文化三现象包括(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西周_代,_秦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5.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科举制─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9.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本体,即“世界本原”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周敦颐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具体,后一个“马”指的是抽象。

15.宗教历史可分为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现世实用和平宽容政教分离。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译经、⑵融合儒道思想、⑶佛教世俗化、⑷自创宗派。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多神崇拜;⑵性命兼修;⑶善恶承负说。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诗化的倾向乐观的精神含蓄蕴藉之美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情_,一是景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累世不断;⑵体裁多样;⑶官修私撰,百科之首_;⑷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⑸_鉴戒垂训,以史鉴今。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心物对应_。

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娱乐音乐泻泄音乐“真乐”。

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_。

25.整一性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5篇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5篇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5篇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一、重要概念1、分封制: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

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也就是以“亲亲”作为分邦建国的基本法则。

同时,分封制也是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古老渊源的族群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

分封制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2、轴心期:轴心期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始创。

它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一个人类现象,就是在这五六百年的时期里,在印度、小亚细亚,古代伊朗、中国和古希腊,同时出现了圣贤兴起的文化现象。

具体到中国,则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

3、射礼:射礼有几种,大射、燕射和乡射。

大射是周王和诸侯一流高级贵族与群臣举行的射礼;燕射行于大夫以上人物。

而乡射应该说是这二、重要思考题1、分封制的历史价值:分封制是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

它有自身形成的特殊因果,也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分封制激发了人群的历史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诸子文化,而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经久不衰,其原因也在于分封制的激发。

(二)分封制早就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使得不同的人群最终放弃了敌对,走向融合,孵化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

相对于此前的“族群代兴”而言,西周的分封制凝聚了各古老的人群,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后,文化的统一,精神的统一才上升为历史和力量得到了激发。

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些射礼中最为普通的一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独特文化体系,它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1. 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

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派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五常道德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五常道德,即仁、义、礼、智、信。

仁指的是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义指的是正义和公平;礼指的是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智指的是智慧和学识;信指的是诚实守信。

3. 孝道和家族伦理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孝道和家族伦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孝道被视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1. 道和无为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种无为而治的原则,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2.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

它强调“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陀与佛教教义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四谛”和“八正道”的教义。

佛教教义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慈悲心可以摆脱痛苦,获得解脱和幸福。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多选题(130道)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多选题(130道)

多项选择题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穿插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ABCD 〕。

A 、引申为文字、文章B 、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C 、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文彩D 、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AB 〕。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西南地区D 、沿海地区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ABD 〕。

A 、制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B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构造的形成 C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D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BCD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CD 〕。

A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进展 B 、王充著《论衡》C 、根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D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ACD〕。

A 、造纸术B 、《甘石星经》C 、《氾胜之书》D 、《九章算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BC 〕。

A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B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C 、玄学的兴起D 、儒学的富强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ABD〕。

A 、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B 、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C 、赋与五言古诗D 、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AC 〕。

A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B 、浑天仪、地动仪C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D 、《伤寒杂病论》〕。

A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B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进展D 、科技文化的成就出色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ABD〕。

A、范晔的《后汉书》B、陈寿的《三国志》C、班固的《汉书》D、萧子显的《南齐书》11、〔CD〕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学习重点辅导[试题]

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学习重点辅导[试题]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重点辅导中国文化概观学习重点之一在《中国文化史》的教材中,首先涉及到的重要概念是:一圆、一直线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中,存在着“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南北辉映的历史大景观。

所谓“一圆”指的是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一条直线”则是指南方的经济大开发。

这“一圆”“一线”的大景象,每每于历史大混乱之后清晰浮现,是古老的中国史上最值得赞叹的现象。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重点之二北方融合可以说与历史相始终,若计其大端有三次:最早的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

春秋时代“王纲失统,四夷交侵”。

春秋初期北狄一次大举南下,灭掉卫国。

还有后来来自西北边地之民建立的中山国,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西戎人群也曾大举内迁。

西周以来封建邦国,邦国与邦国之间,城池与城池之间,还有许多空隙。

这些空隙,往往是文化不同的异族群体生存的空间。

到春秋战国,中原人群增加,这些空间没有了,这些空隙中的非华夏之族,也就消融了。

第二次融合是从东晋南北分裂到隋唐大统一。

强大的汉帝国震动了四方,不论是经由武力打击,还是自动的款塞,都导致了大规模远近边地人群向中原的拢聚,接受农耕文明生活。

同时,从汉至唐,中原王朝都有一个以“怀柔远近”的心态,但大批的边民内迁之后,政府又难以公平友善地对待他们。

几乎是每次内附民众的起事,都可以找到地方官员欺诈之的原由。

从三国时的魏借助内附的匈奴当兵打仗开始,到唐的任用蕃兵蕃将,如史达奈、黑齿长之、高仙芝、哥舒翰、李克用等,形成一种惯例:用边地人当兵,让内地人种地。

“永嘉之乱”以至“安史之乱”,无不与此政策有关部。

此期的民族融合到唐代大体结束,许多的人群在唐代几百年的和平生活里,消融在一个汉民族的大家庭中。

第三期的民族融合则是从唐末五代到元朝的大统一。

唐代结束以后,先是多政权亦即多人群的对峙,北宋南宋与辽、夏、金的对峙,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可以分一个“你是汉人,我是契丹,他是女真”。

一旦蒙古人将分立的政权一举扫荡,在他们的社会分类中只是留一个“汉人”的名目给所有北中国非蒙古和非色目的人群时,大家都成了元朝治下的臣民,人群的区分界限就丧失了。

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1)

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1)

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 先秦时期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2、、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是( A )A“礼”和“乐”B兼爱C法治D无为3、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B科举制的实施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4、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B )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 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 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 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5、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全盘西化C 对外开放D 闭关锁国6、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B)A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D )A术B仁 D 博爱 D 兼爱8、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9、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C )A 在善地停止下来B 停下来即是至善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0、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 天人合一B 中庸C 阴阳D 无为11、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C )A 诸子学术逐渐消失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统D 汉武帝独尊儒术12.、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教化论的国家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C礼乐文明D外法内儒13.关于教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君民同体B行动主义C行善性恶两种人性论D法家思想14、儒家经国理论的核心是(A )A 教化论B 非攻C 兼爱D 农战15、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的主要内容是(B )A治国B礼乐C技能D诗词16、提出“性恶论”的人是( A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17、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从( A )开始实行。

32018《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 判断题(110道)

32018《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  判断题(110道)

判断题1、“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T)2、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T)3、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文化分类。

(F)4、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F)5、宗谱,又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T)6、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F)7、法家学派的先驱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

(T)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以自然天论为前提。

(T)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T)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的价值体系,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反映。

(T)11、“天人合一”源于奴隶社会的需要。

(F)12、董仲舒认为“天”的性质“与地无异”,是无意志、无目的、无人格的自然物体。

(F)13、佛、儒分歧的焦点就是生死问题,儒家重生轻死;佛家重死轻生,以神不灭论为其理论根本。

(T)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T)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T)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

“中”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F)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中国文化则主张通过调和来化解矛盾。

(T)18、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T)19、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既维护了君主的权利也制约了君主的胡作非为。

(T)20、宋明理学自宋代兴起后,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封建礼教所鼓吹的“三纲五常”成了人们的基本规范。

(T)21、道的“无”“恒”“一”“朴”是一切事物原初状态。

(T)22、儒家的“贵阴尚柔”思想反映的是女性崇拜的文化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华夏文明,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

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佛教、道教等外来文化的传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在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义强调道德准则和正义观念;礼则是指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智则是指智慧和学问的追求;信则是指诚信和守信的重要性。

这些核心价值观贯通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易经》、《尚书》、《礼记》等典籍。

这些经典著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运用;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强调音乐的韵律和情感表达;中国舞蹈以古典舞和民间舞为主要形式,注重舞姿的优美和舞蹈的表达力;中国戏剧以京剧、豫剧等为代表,强调角色的表演和唱腔的演唱。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练兵——单选题1、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古印度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2、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3、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这是()中的人文主义。

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埃及文化4、()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A、荀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5、不属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是()。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守仁6、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的是()A、《论语》B、《孟子》C、《春秋》D、《老子》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为()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8、秦朝统一中国后,以()作为治国之本。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9、《崇有论》的作者是()A、裴頠B、郭象C、王弼D、王充10、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四书集注》D、《天论》11、以下除了(),都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A、向秀B、嵇康C、何晏D、范缜12、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

A、《诗经》B、《易传》C、《楚辞》D、《尚书》15、“庄周梦蝶”、“朝三暮四”体现得是庄子()的哲学思想。

A、神秘主义B、相对主义C、虚无主义D、浪漫主义16、()的“寡欲”、“养心”、“养气”的修养方法直接为宋明理学家所继承。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7、()是西周君主统治和宗族统治合二为一的政治基础。

A、贵族制B、世袭制C、推恩制D、分封制18、虽然孟子与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荀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

A、性善论B、性恶论C、性无善恶论D、性有善恶论19、秦始皇接受()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

A、李斯B、商鞅C、韩非D、李悝20、“存礼灭欲”是()的一致主张。

A、宋明理学B、魏晋玄学C、明清实学D、汉代经学21、宣扬孝谨第一,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清净无为是修道之本的道教教派是()。

A、正一道B、全真道C、大道教D、方仙道22、宋明新儒学的奠基者是()。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周程23、宣扬孝谨第一,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清净无为是修道之本的道教教派是()。

A、正一道B、大道教C、全真道D、方仙道24、()以《法华寺》为主要经典,主要理论是“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A、天台宗B、唯识宗C、华严宗D、禅宗25、“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出自()。

A、《国语·郑语》B、《诗经》C、《易传》D、《孟子·公孙丑》26、明末清初,提出儒、道、佛三教“理实唯一”主张的是()A、六贤禅师B、荡益智旭C、王重阳D、朱熹27、()针对佛教哲学宣扬的神不灭论,专门写了《神灭论》。

A、王充B、桓谭C、范缜D、王夫之2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格物致知B.陆王心学C.程朱理学D.黄老之学29、佛教汉化的最为重要的成果是()。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C、创立唯识宗D、创立禅宗30、道教对我国古代医药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现了一批炼丹家,下面不属于炼丹家的是()。

A、葛洪B、陶弘景C、孙思邈D、华佗31、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A、元始天尊B、道德天尊C、灵宝天尊D、太上老君32、对清代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 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 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 因文字犯罪而被迫入狱D 为加强文化专制而建造的监狱33、春秋战国()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划时代的革命,它对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官学B、私学C、大学D、小学34、除了(),都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

A、王安石B、朱熹C、陈亮D、黄宗羲35、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人才教育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36、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决定作用,拥有绝对权威的教育家是()。

A、董仲舒B、孔子C、朱熹D、荀子37、强调学校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核心和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提倡全面而实用的“取材”、“育材”标准,注重“实用”教育的是()A、王安石B、王守仁C、朱熹D、黄宗羲38、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唯心主义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的是唐代的().A、韩愈B、李白C、柳宗元D、杜甫39、下列著作由黄宗羲撰写的是()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天下郡国利病书》D、《文集》40、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1、中国古代选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

A、科举制B、文官制C、九品中正制D、分封制42、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B、统治着注重选拔人才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43、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

A、诗经B、礼经C、乐经D、易经44、下列观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B、性相近,习相远C、性善者伪也D、生之谓性45、《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孔子B、董仲舒C、司马迁D、许慎46、《颜氏家训》的作者是()A 、王安石B、颜之推C、孔子D、孟子47、()是记述学术源流的史书体裁,接近于今天的学术思想史。

A 、学案体B 、史评体C、政书D、纪传体48、《古文尚书》的作者是()A、董仲舒B、孔安国C、司马迁D、贾谊49、下列不属于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的是()A、《春秋》B、《左传》C、《世本》D、《国语》50、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A、《后汉书》B、《尚书》C、《诗经》D、《汉纪》51、“史学”一词出现于()。

A、南朝时期B、春秋时期C、隋朝时期D、先秦时期52、五代宋元时期,产生了具有总结性的三部通史巨著,下列不属于通史巨著的是( )。

A、《资治通鉴》B、《通志》C、《文献通考》D、《唐书》5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春秋》B、《史记》C、《左传》D、《汉书》54、《汉书》是我国第一本()史书。

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官修55、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历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

A、纪事本末体B、政书C、编年体D、纪传体56、以司马迁的()为开端,形成了官修史书的传统,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A、《资治通鉴》B、《史记》C、《通典》D、《通志》57、“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英才是唐朝的()。

A、李白B、杜甫C、王勃D、白居易58、《满江红》是宋代文人根据民族英雄()的《满江红》词所谱的曲子。

A、岳飞B、文天祥C、蔡文姬D、俞伯牙5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文学方面,()和诗经是杰出代表。

A、楚辞B、尚书C、春秋D、甘石星经60、以下()不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A、苏轼B、辛弃疾C、张孝祥D、周邦彦61、柳永的词以()为主要描写对象。

A、士大夫的雅致生活B、青楼歌妓C、朝廷盛典D、离人送别62、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金瓶梅》B、《儒林外史》C、《红楼梦》D、《喻世明言》63、除了(),都代表着清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红楼梦》D、《水浒传》64、中国唯一的帝王词人是()。

A、秦观B、柳永C、李煜D、苏轼6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的名句。

A、李煜B、温庭筠C、苏轼D、柳永66、()的散文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或创作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A、庄子B、墨子C、孔子D、老子67、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提出“文到合一”、“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观点的是()。

A、柳宗元B、白居易C、王维D、韩愈68、清朝中叶,文坛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众多散文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桐城派”,下面不属于桐城派作家的是()。

A、方苞B、刘大魁C、姚鼐D、候方域69、()的新体散文对一切传统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秋瑾70、五言诗盛行于()A、魏晋B、春秋C、西汉D、东汉7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诗句的作者是( ).A、曹操B、曹植C、曹丕D、阮籍72、“新乐府”一语的提出者是()A、白居易B、李绅C、元稹D、孟浩然73、下列不属于长篇小说的是()。

A、《西游记》B、《三国志通俗演义》C、《聊斋志异》D、《红楼梦》74、《白虎通德论》一书由()撰写而成。

A、班固B、王充C、董仲舒D、鲁班75、人称“小李白”的是()。

A、白居易B、杜甫C、陆游D、王维76、()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最好继承者。

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梅尧臣77、()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A、李白B、曹操C、白居易D、屈原7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左传》B、《楚辞》C、《诗经》D、《史记》7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陈天华80、下列作品不属于西周时期的是()A、《周颂》B、《大雅》C、《小雅》D、《史记》81、“新乐府”民歌出现在()。

A、南北朝B、汉代C、唐代D、魏晋82、《三国演义》取材于史学著作()。

A、《史记》B、《三国志》C、《左传》D、《资治通鉴》84、《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白居易85、中国艺术对欧洲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国( ) 艺术A、武术B、杂技C、园林D、戏曲86、不属于园囿建筑的是()。

A、御园B、宫囿C、别墅D、院落87、()不属于唐代诗人。

A、李白B、陈子昂C、孟郊D、陶渊明88、古代佛画第一人,有“画圣”之称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