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骨料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04骨料常见质量问题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备用)
提倡采取的措施---粗细砂搭配使用
粗砂 + 适量特细砂
• 降低砂子的空隙率,减少胶凝 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混凝土性能
• 砂的空隙率不同,特细砂的最 佳掺量不同;粗骨料孔隙率不 同,特细砂的最佳掺量不同
• 当石子空隙率较大或砂子的细 度模数较大时,适当提高细骨 料中的特细砂掺量能有效改善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冻性降低
骨料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充分重视、理解标准
• 有据可依 • 保持可追溯性
• 按照标准进行全面检测 • 常规项目自检: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 • 非常规项目外检:坚固性、碱活性、体积稳定性、放射性等 • 坚固性差的风化岩骨料---麻刚砂 • 高温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钢渣、镍铁渣 • 含有有害杂质的骨料---海沙
石子粒形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理想的粗骨料粒形 • 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小、需浆体量小 • 可以同时满足施工和强度等指标 • 胶凝材料用量少,成本低,混凝土收缩小,开裂机率低,耐久性高
石子粒形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粗骨料粒形
针片状骨料
• 石子粒形差,空隙率高,混凝土拌和物要达到一定流动性所需浆体体积多; • 如要保证坍落度,措施一是增大浆体用量,既不经济,又会增大开裂风险; • 水泥用量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石子空隙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空隙率4体含量一定的情况下,石子孔隙率越高,混凝土工作性能越差 • 空隙率为大,新拌混凝土的石子易裸露在浆体表面,和易性较差 • 当空隙率低,混凝土的工作状态明显改善
骨料空隙率对胶凝材料用量的影响
胶凝材料用量与石子空隙率 和砂子细度模数的对应关系
混凝土用细骨料定义及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用细骨料定义及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一、部分细骨料定义1.机制砂定义将岩石、尾矿、建筑垃圾等通过破碎、筛分形成的细骨料称为机制砂,俗称机制砂。
发展机制砂产业,可以利用一些废弃采石场,有效解决我国庞大的尾矿资源再利用问题,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并可以为建筑业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天然砂匮乏的问题。
2.尾矿砂定义尾矿砂是铁、铜等矿山开采后的废弃物,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机制砂。
试验研究证明,尾矿砂MB值不大于1.4,石粉含量不大于7%,混凝土收缩并无明显增大。
尾矿砂的保水性不如天然砂,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泌水。
3.钢渣砂钢渣砂是炼钢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经陈化、热闷、风淬、水淬等工艺稳定化处理后,再经磁选除铁处理,具有砂级配的细骨料。
因为经过热闷处理,钢渣砂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已被有效消解,从而消除了钢渣砂的不稳定因素。
钢渣砂中存在耐磨矿物如蔷薇辉石和橄榄石等,使其具有耐磨、硬度高等特点。
根据我国目前的行业标准,钢渣砂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
钢渣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规定为25%%大部分钢渣砂都能满足此要求。
钢渣砂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2,空隙率平均47%表面粗糙多棱角,可采用浸水膨胀率对钢渣砂的体积稳定性进行检查。
浸水膨胀率不大于2.0%合格。
钢渣砂无须测定泥土、石粉和泥块含量。
二、砂子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1.砂子过细、过粗会带来什么影响?细度模数1.6~2.2的砂为细砂,1.5~0.7的为特细砂。
砂子太细,混凝土需水量上升,当混凝土用砂从中砂变为细砂时,若保持相同流动性,则单方用水量需上调5kg。
同时,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和保塑性都很差,混凝土强度会下降,梁板结构易开裂。
细度模数3.1~3.7的砂为粗砂。
采用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差,不黏稠,极易泌水。
此时应掺入一些细砂,将细度模数降到2.7左右。
例如:粗砂细度模数为3.3,细砂细度模数为1.5,此时,可用70%粗砂加30%细砂调成细度模数为2.76的中砂。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水泥和水是相对固定的条件,而粗骨料(卵石、碎石)、细骨料(砂)却总会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之下而不同。
在建筑施工技术上,探讨粗骨料与细骨料活性的质量对钢筋的质量、硬度、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的关系,使我们可以在节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增强钢筋的品质和整个施工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物质,以砂、石作集料,与普通水泥(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比例配制后,经拌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应用于土木建筑。
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对含量所决定,同时与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工艺手段(配制、拌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系。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品质,而其原材料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品质。
所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品质的一项关键性要素必须从其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入手,原材料使用不正确将使得混凝土施工出现品质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构件的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现就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使用、粗骨料、细骨料的作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和研究。
一、粗骨料(碎石、卵石)对混凝土的影响1.1骨料的分类普通混凝土,一般将粗骨料分成卵石与碎石二大类。
石子,是指由自然石块通过自然界的风化、雨水搬运,或分选、堆砌而产生的粒径超过4.75mm的细微粒。
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河卵石、海卵石、火山石子等多种。
以河卵石使用的较多。
碎石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石块进行粉碎、筛选而制备的,也可将自然石子轧碎筛选而制备。
碎石、卵石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尺寸分成单颗粒级和连续颗粒级,亦可按照要求选择将不同单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混合制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石子。
细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细骨料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细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分,约占混凝土体积总量的30%~40%,其性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
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的广泛使用,细骨料与其适应性好坏同样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已有文献介绍,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十分敏感,既能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在砂子含泥量超过3%时还会对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除了砂子含泥量之外,砂子的其他性质也将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指标。
实验实例选用两组胶凝材料及两种砂子进行试验,其中1号砂是由于不合格而被施工方否定掉的砂子,2号砂是施工最终选用的砂子。
本实验中为了对比细骨料对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特选用这两种砂子做了一个对比分析。
试验中发现,采用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没有出现分层、离析,也没有出现泌水现场,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而采用1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出现了泌水现象,和易性欠佳。
使用同一种砂子,选取不同组胶凝材料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基本一致,说明该工程现场使用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和易性无不良影响。
而在胶凝材料相同,砂子不同时,均需增加50%的减水剂,且W-1尚需多加2kg水才能勉强达到施工要求。
此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1号砂子比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含气量高,含气量偏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原因分析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如单位用水量、水泥品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骨料性质、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搅拌工艺、放置时间等。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在配合比一定的混凝土设计中,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最大的是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尤其是近年来外加剂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胶凝材料水泥适应性问题层出不穷。
但事实证明,细骨料的性质,以及细骨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时能直接决定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
骨料粒形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新版】
骨料粒形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目前对于骨料粒形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以及耐久性的影响,而对于细骨料粒形对混凝土影响研究较少。
宋伟等研究了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含量超过10%时,片状颗粒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增大,抗折弹性模量降低明显,抗压弹模变化不大;混凝土工作性则变差。
此结果对细骨料片状颗粒对混凝土的影响有所启示。
张显军研究认为粗骨料针片状含量最好不大于10%~15%。
他还研究了针片状颗粒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其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
黄晓峰研究了粗骨料形状对混凝土的影响,发现粗骨料越接近球形,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越有利;粗骨料形状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影响很大,其随粗骨料短长轴比的增加而降低。
张燕研究认为随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有下降趋势。
严琳研究了粗骨料颗粒形状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认为当骨料针片状含量越小时,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毛军等研究了骨料粒形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骨料的压碎值呈线性增大,当针、片状颗粒含量为20%时,骨料的压碎值达到最大,这也就解释了针片状颗粒对骨料强度的影响。
(2)片状颗粒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针状颗粒。
(3)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当针片状含量超过15%时,混凝土拉弯强度和抗渗性明显下降。
张书亮研究了骨料针片状含量及粒径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粒径的增大可以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片状颗粒的影响比针状颗粒的影响更加明显。
(2)针片状颗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对抗弯拉强度影响较大。
(3)针片状颗粒使得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增加,抗渗性下降。
这与毛军得出的结论相似。
(4)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混凝土的干缩率,当针片状含量为15%~25%时,混凝土28d干缩率提高1.6~2.6倍。
细骨料检测报告
细骨料检测报告一、引言细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
为了确保细骨料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报告对细骨料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和分析。
本报告将提供详细的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及结论,为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二、检测目的通过对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全面评估细骨料的质量,为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检测方法1、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将细骨料按筛孔大小分为不同粒径,测定各粒径的通过率和累计筛余率,计算出颗粒级配。
2、含泥量:采用烘干法,将细骨料烘干并称重,测定原样和烘干后的重量差,计算含泥量。
3、泥块含量:采用筛分法,将细骨料按筛孔大小分为不同粒径,测定泥块通过率和累计筛余率,计算泥块含量。
4、云母含量:采用荧光分析法,通过荧光分析仪器测定云母的含量。
5、轻物质含量:采用烘干法,将细骨料烘干并称重,测定原样和烘干后的重量差,计算轻物质含量。
6、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通过滴定试验测定硫化物和氯化物的含量。
四、检测结果1、颗粒级配: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各粒径的通过率和累计筛余率均在规定范围内。
2、含泥量:细骨料的含泥量为X%,超过规范要求的X%。
3、泥块含量:细骨料的泥块含量为X%,超过规范要求的X%。
4、云母含量:细骨料的云母含量为X%,符合规范要求的X%。
5、轻物质含量:细骨料的轻物质含量为X%,符合规范要求的X%。
6、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细骨料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分别为X%和X%,符合规范要求的X%和X%。
五、数据分析及结论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1、颗粒级配: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合理,符合设计要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以保证细骨料的质量。
3、云母含量和轻物质含量:云母含量和轻物质含量符合规范要求,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适宜的和易性、稳定而匀质的新拌混凝土、正确的施工和充分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因此,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是整个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了解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控制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因素改善措施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新拌混凝土,是指以水泥、水和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符合要求的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经一定的设备、搅拌工艺获得的混凝士拌和物。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综合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测量并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牯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发生泌水现象的混凝土拌和物,由于水分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质量。
二、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1.水泥特性的影响水泥的品种、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加量等因素会影响到需水量,不同的水泥品种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制成的拌和物的和易性不同。
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好。
矿渣水泥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大,但粘聚性差,容易泌水离析;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不同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目前骨料使用的现状1 砂的质量状况目前大多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的细骨料为河砂,河砂的细度模数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太稳定,市场上砂的细度模数大部分在2.3~2.9,有时最小为2.0,最大为3.2,根据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经验,细度模数在2.6左右比较好用,在一般情况下砂的细度模数在2.4~2.8之间,基本上符合正常生产的需要,这样不用调整其他材料的用量,对生产成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有的砂场产的砂很粗(细度模数大于2.9)、而有的砂场产的砂又比较细(细度模数小于2.3),用这二种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仅仅对砂率进行调整还不能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 碎石的质量状况现在大部分搅拌站进货使用的粗骨料主要有16~31.5mm单粒级、10~20mm单粒级、5~16mm连续粒级(也有5~25mm连续粒级碎石,但极不稳定)。
石场在生产碎石时只是大致的分类,并没有严格控制碎石的级配,加上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颗粒不可避免的存在离析和不均匀性。
因此在生产的混凝土中碎石的级配并不一定是较好的。
近年以来虽然也有采取一些搭配使用措施,但也只是凭经验确定的一种粗略的方案,碎石的空隙率不一定是最少,用水量不一定是最少。
二、关于砂的细度模数、碎石颗粒级配的调整方法1 砂的细度模数的调整河砂的供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细度有时并不稳定。
当细度模数在2.6左右时比较适合配制各混凝土(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宜用细度模数更大的砂)。
砂源充足在不影响到停产的情况下,对于细度模数大于3.0或小于2.3的砂会拒收。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砂的细度模数与基准配方所选用砂的细度模数偏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砂率就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所需要的工作性能。
然而在砂源紧张的情况下,不管细度模数是多少都得收货。
砂的细度模数变化太大,生产配方的调整幅度就较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有时就算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其结果也并不理想。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因素
(一)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1)浆体量混凝土骨料间的摩擦力对拌合物的和易性具有重要影响,其大小受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浆体厚度的影响,即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浆体量的影响。
在浆体稠度不变(即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拌合物中浆体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浆体层越厚,对骨料颗粒的润滑作用越好,骨料间摩擦力越小。
若浆体量过少,不能有效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或对骨料表面包裹厚度不足,会容易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变差,产生崩塌现象。
但若浆体量过多,骨料用量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水中浆体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2)水胶比混凝土拌合物所产生的内在阻力来自浆体与骨料间的摩擦力和浆体的粘聚力对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的粘滞力,浆体的粘聚力主要受水胶比大小的影响。
混凝土水胶比减小,浆体稠度变稠,浆体的粘聚力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会变好,而混凝土拌合物发涩导致流动性变差。
若水胶比增大,浆体稠度降低,过稀的浆体容易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变大,严重时会造成拌合物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
减水剂时调整浆体稠度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水胶比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浆体稠度降低,流动性增加。
使用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时,应注意掺量对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分层离析、泌水。
(3)砂率砂率时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组合比例,砂率的变动,会引起骨料总的比表面积和空隙量发生变化,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会产生影响。
混凝土浆体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适砂率值不但可以使骨料的混合空隙率最小,还能使骨料表面包裹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使骨料颗粒间的摩擦力较低,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最大,且具有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这个砂率值是该混凝土拌合物的最佳砂率(合理砂率)。
砂率值超过最佳砂率值时,骨料的总比表面积和总空隙量都变大,在浆体一定的情况下,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体厚度变薄,骨料间摩擦力变大,混凝土拌合物显得干涩,和易性差。
骨料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3 骨料中有害成分对混凝土强度的影 响
31 针 片状颗 粒 , . 无论是粗 骨料 , 还是 细骨料 , 针片状 骨料对混 凝土 强度都是极有害的。 一般级配较差及针 片状颗粒含量较多时拌制的混 凝 土.在振捣过程中 由于受到骨料 的阻碍而在 骨料 周围形成水膜 , 骨 料 下部更厚 在振捣过程中形成 的离析 泌水 浮在上 面 , 内部泌水通常 在长条 、 扁平 和软弱大颗粒上聚集 , 最终形成裂缝 。 针片状含量越多使 颗粒周 围集聚水膜倾 向也越大 . 形成裂缝越 多。 在结构受力状态下 , 结 构内的针片状未能 同水泥浆形成 良 的粘结 , 好 不能形成有效的受力状 态. 降低结构 的抗压 、 抗拉和抗剪强度。 另外由于骨料周 围形成水膜与 } 凝土 的内部 泌水 . 昆 使骨料处 的水泥浆体 中水灰 比大 , 这些部位 的孔 体较大 . 受荷时的破坏极 易在这些位置 出现。 3 骨料 中有机杂质 . . 2 混入骨料 中的有 机物有 时是坚硬的 , 在混合 料 拌 和过程 中并未粉碎 . 因而在混凝土 内部形成一块相 同体积的空隙或 空洞 这样 不仅容 易造成混凝土的渗漏 。 同时也会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1 骨 料 品种 对 强 度 的 影 响 3 骨料外表 杂质 . . 3 骨料 中含 较多的黏性土等杂质 , 黏土杂质 附在 骨 骨料来源于岩石 . 的性质取决于岩石 的天然性质 。岩石组成 和 它 料表面 . 妨碍水泥浆与骨料表面粘结 , 形成较大面积软弱点 。 若黏土杂 结构不同 . 其强度也不相 同, 于骨料 的岩石一般有 : 用 石英石 、 岗石 、 花 质存在 于细骨料 中, 则增大细骨料浆的收缩量 , 降低强度 。 另外粗细骨 大理石 、 石灰石 、 砂石等 。它们 的天然性质各不相 同, 决定 了骨料 的性 料中规定黏土 的含量不得超过 3 并且不得有黏土块状物存在 , %. 如存 质也不相同 . 拌和的混凝土强 度也有所差 异。混凝 土的强 度一定程 度 在时必须用水 冲、 水洗 的方法处理 , 也可用化学方法处理骨料表面 。 这 上取决于水泥与骨料的的砂率都会影 响拌 合物的和易性 . 同时砂的细 样不但可增加 骨料 表面活性 , 且还 具有提高粘结 强度的效果 , 而 而 从 度模数 也直接关系到砂率 的选择 , 为获得相 同的和易性 。 随砂 的细度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模数 降低 . 砂率也相应降低 . 在保证 和易性 前提下 , 应尽量选用小的砂 率. 以减少水泥 的用量 , 降低成本。 4 观察针片状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 混凝 土的性质是脆 性的 . . 主要作用是承受压应力 . 选用 骨科品种 41 针片状碎石含量对混凝 土强度 的影响 . 应具有较高 的抗压强度 。 同品种的骨料 , 不 有着不同的比重、 同的孔 不 在表 中.对每组新拌混凝 土测完其坍落度 和扩 展度 后装模 成型。 隙率 、 不同 的吸水率 、 不同的孔 隙结构 , 其强度也不 同 , 配制的混凝土 每组成 型九块尺寸为 1x 5 l c 5 l x 5m试模 .三条尺寸为 1x 0 lc 0 l x 0m的 强度 也有较大差异 。当比重小 、 吸水率高 、 孔隙大其抗压强度低时 , 配 试模 . 以便测试 C 0 4 混凝 土的 3 、d 2 d d 7 、8 抗压强度值 。试块成型后放 制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应也低 。反之 , 当比重大 、 吸水率低 、 隙小其抗 孔 于室内 . 后脱模放于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到 2 天龄期时 , 1 d 8 提前几 压强度高时 . 配制的混凝 土的强度相应也高 以在配制混凝土时 . 所 骨 小时从养护室取出, 晾干 。按规范操作万能压力机测试混凝土 的抗压 料品种 的选 择至关重要 . 不仅影响混凝土 的强 度 , 它 而且对抗剪 强度 强度 . 其值列于表 3 。从表 3 的数据可 以看 出, 混凝 土 3 抗 压强度基 d 和弹性模量也有较大影响 本上达到了设计强度值 的 7 %~ 0 0 8 %.符合设计要求 。2 d 8 抗压强度 1 骨料 品种不 同. . 2 化学 活性不 同 . 拌和 的混凝 土强度 也不 同 , 钙 含 值. 除了针片状含量较高 的 7 #和 8 #达不到设计强度值 ( . P ) , 52 a 8M 外 质和钙 的玄武岩 、 含氧化铝的矾土有较 强的活性 , 而通常用 的花岗岩 、 其余都能达到设计强度值 。 石英岩和砂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 出现活性 。 由活性高 的骨料拌和的混 不 同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 a MP ) 凝土在水化时骨料表面发生微变化 .骨料表面与浆体发生化学作用 . 龄期 1 # 3 # 5 # 6 # 7 # 8 # 将会 生成新的反应产 物 . 增加化学粘结 力 . 这种混凝 土的强度较活性 3 d 3. 18 3 . O4 2 . 1 3 . 99 O1 2 . 97 2 88 2 . 87 2. ] 83 低 的骨料拌和 的混凝土强度高 1 骨料品种不 同. - 3 亲水性不 同, 和的混凝 土强度 也不同 。为 了使 拌 7 d 4 . 04 3 . 95 3 . 88 3 . 70 3 . 52 3 . 34 3 . 24 3 . 17 水泥浆能很 好地包裹骨料 表面 .除水灰 比外 骨料 还应有 良好 的亲水 2d 8 4 . 66 4. 71 4 . 48 4 . 35 4 . 27 4 . 12 3. 91 3 . 89 性。 亲水性能很好的骨料易被浸湿并形成水化物 , 增强了粘结力, 提高 了混凝土强度 相反 . 如果骨料表面憎水不易湿润 . 将影响生成物与骨 料共生条件 . 粘结力差 . 土强度会降低 。 混凝 42 混凝 土试配 的结果分析 . () 1新拌混凝土 的和易性随针片状含量 的增加而变差 2 骨 料 形 状对 混凝 土 强 度 的 影 响 在现场实际施工 中 . 为便于混凝 土的泵送施工 。 依据 现场实际操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 制在 2 c I 0 I左右 . T 扩展度控 用于混凝土的骨料表面有较光滑 的卵石和多棱 角的碎 石 . 细骨料 作经验可以知道 , 0m左 右 。 浆体量 、 粘聚性适中 , 不离析不泌 水( 这是混凝土 出场 也有同粗骨料相同的形状。 混凝土强度取决予骨料 同水泥浆体粘结的 制在 5c 。 对粗 牢 固程度 。 石表面粗糙增大 了粘结面积 , 碎 提高界面的粘结 比例 , 其混 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 为使 混凝土达到这种好的泵送效果 , 粗骨料 的颗粒级配要合理 , 粒形要好 , 既要 凝 土的强度较高 . 卵石表面较光滑粘结 面积相对�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6.3.4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一、水泥浆数量的影响水泥浆作用为填充骨料空隙,包裹骨料形成润滑层,增加流动性。
砼拌合物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流动性越大,反之越小。
但水泥浆用量过多,粘聚性及保水性变差,对强度及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泥浆用量过小,粘聚性差。
因此,水泥浆不能用量太少,但也不能太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要求为宜。
二、水泥浆的稠度当水泥浆用量一定时,水泥浆的稠度决定于水灰比大小,水灰比(W/C)为用水量与水泥质量之比。
但W/C过小时,水泥浆干稠,拌合物流动性过低,给施工造成困难。
W/C过大,水泥浆稀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产生流浆及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故水灰比大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用,取值范围为0.40~0.75之间。
无论是水泥浆的数量还是水泥浆的稠度,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体积用水量的多少,即恒定用水量法则:在配制混凝土时,若所用粗、细骨料种类及比例一定,水灰比在一定范围内(0.4~0.8)变动时,为获得要求的流动性,所需拌合用水量基本是一定的。
即骨料一定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只与单位用水量有关。
三、砂率的影响(1)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2)砂率对和易性的影响砂率过大,孔隙率及总表面积大,拌合物干稠,流动性小;砂率过小,砂浆数量不足,流动性降低,且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
故砂率大小影响拌合物的工作性及水泥用量。
(3)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砼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值。
或指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及保水性,而水泥用量为最少时的砂率值。
如图6.3.4和图6.3.5。
图6.3.4砂率与坍落度的关系图6.3.5砂率与水泥用量的关系(水与水泥用量一定)(达到相同的坍落度)四、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1)水泥品种的影响水泥对和易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泥的需水性上。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洪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3期摘要:砂石最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在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根据实际的试验方式,在控制不同砂率和级配的条件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比对,得出砂率和级配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设计配合比中最佳的砂率和级配。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确定合理砂率和级配的基本原则,充分遵循实际施工的需要得出最优的配合比。
关键词:砂率;级配;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主要起到填充和密实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不同,砂石采挖的条件不同,导致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不相同,以至于后期配置的混凝土强度不同。
为了更好的了解砂石的特性,应对现阶段砂石短缺的因素,在混凝土研究中深入对原材料控制的方法探索,从不同角度出发,了解砂石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一、混凝土用砂基本概况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比达到60%以上,骨料的特性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直接表观的影响就是混凝土的密实度。
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砂石来源不同,对细骨料的级配和密度无法进行保证。
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砂石的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一是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充分考虑砂石粒径对拌合中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二是砂石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密度的影响。
三是不同的级配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面就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式对砂石的粗细和级配改变,了解对混凝土产生的性能影响。
二、试验相关情况混凝土拌合试验中选用水泥为P42.5硅酸盐水泥,Ⅰ级粉煤灰和粒径为5-25mm三级配的碎石,外加剂选用高羧酸减水剂。
根据测算,碎石的含泥量为0.5%。
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2.5,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根据砂石的颗粒级配不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比对,将砂石的级配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800kg/m3、810kg/m3、820kg/m3、830kg/m3、840kg/m3,定义组别为1、2、3、4、5。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内容提要: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牡绥铁路二标段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试验检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试验检测单位对于混凝土实体质量控制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在牡绥铁路二标段试验室的工作经验结合工程实际,谈谈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看法。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是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1.1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主要起润滑和胶凝作用,水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混凝土实体质量,因此对于水泥质量的控制应放在首位。
水泥在使用之前出应持有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在工程开工之前水泥应提前检验,不同品种的水泥应分开存储。
由于水泥入场时温度较高若立即使用,则会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变大,与外加剂适应性变差,还有可能因为温度过高出现假凝现象,从而影响施工,对混凝土的质量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水泥在使用之前应预先存放2-3天,使温度降低,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水泥强度必须按批次检测,根据水泥的强度变化来指导生产。
根据TB10424-2011标准要求水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表1.1-1水泥的性能7 MgO含量≤5.0%按GB/T176检验8 SO3含量≤3.5%按GB/T176检验9 Cl-含量≤0.06%按GB/T176检验10 碱含量≤0.80%按GB/T176检验11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12 石膏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3 混合材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14 熟料中的C3A含量≤8%按GB/T21372相关规定检验1.2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什么意思2024
引言: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可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评价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是关于混凝土的和易性的进一步阐述,着重探讨了和易性的具体定义、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及和易性的改善措施和应用。
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工艺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和使用性。
和易性的好坏可以通过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来评价,流动性主要指混凝土的坍落度、泵送性和流动度等,可塑性则表现在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水性能等方面。
一个具有良好和易性的混凝土可以更方便地施工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正文内容:1. 和易性的具体定义和测试方法:1.1. 和易性的定义: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衡量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和易性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坍落度试验、流动度试验和泥饼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塑性等参数,从而评价其和易性。
2.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2.1.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差。
2.2. 水胶比:水胶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过高的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分散性差,流动性差,降低和易性。
2.3. 水泥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不同的影响,适宜的水泥种类和用量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2.4. 骨料的粒径和形状:骨料的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细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角状骨料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
2.5. 外加剂的选择和掺量: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和粘结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3.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3.2. 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如采用细磨水泥、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摘要:从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外加剂、混合材、钢筋及配合比的选择上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及和易性,减少水化热。
关键词: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高强大体积混凝土不仅要保证实现强度,尤其要预防开裂,尽可能提高密实性,降低水化热。
必须从材料这个源头上严格控制、筛选。
1.粗骨料1).最大粒径选择。
虽然高强混凝土,强度及相对均匀性要求高,以及泵送混凝土要求粒径不大于输送管直径的三分之一。
但较粗大的骨料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及增加体积稳定性,在低强度等级如基础垫层,埋石混凝土等使用有优势。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综合考虑优缺点后,最大粒径通常不超过31.5mm。
2).级配选择。
单粒级的石子空隙率大不宜使用,应该采用连续级配或二级配,尽量减少孔隙率,最终可以增加石子用量并降低细骨料及胶凝材料用量,对保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及减少温升都是有利的。
3).种类选择。
由于配制相同强度混凝土,根据鲍罗米公式计算结果,使用卵石需要的用水量比使用碎石更大,所以优先选用碎石。
其压碎指标<10、含泥量≤0.5、针片状≤5。
即要求指标达到GB/T1485-2011《建设用碎石卵石》I类标准。
4).石子有害指标。
重点预防碱集料反应及SO3超标。
碱集料反应是混凝土的癌症,其破坏力是难以想象和弥补的。
避免含镁质碳酸岩及含一定量活性二氧化硅岩石加工的石子。
使用前须作砂浆棒试验确定无碱集料反应危害。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以SO3计≤0.5。
2.细骨料1).级配选择。
细砂需水量大,粗砂保水性及润滑性不好。
最理想的是选用II区中砂,或中粗砂,这类砂通常级配好,在填充空隙,保水性及润滑性等综合性能上是最好选择。
2).种类选择。
天然砂及机制砂。
天然砂特别是经过长距离河流搬运的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的砂,单晶石英含量高,颗粒坚韧性好,软弱颗粒含量低,压碎指标低,是理想的高强混凝土用砂。
但现实情况下,机制砂应用较多,其压碎指标等参数必须达到I类,特别强调碱集料反应及有害物指标必须合格。
混凝土原材料》
粗骨料
一、粗骨料分类和品质指标 二、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三、粗骨料品质检验标准和试验方法
一、粗骨料分类和品质指标
(一)粗骨料分类 (二)粗骨料品质指标
(一)粗骨料分类
粗骨料也可分为人工碎石骨料和天然骨料(卵石)。 从颗粒级配分,可分为连续级配骨料和间断级配骨料。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钢筋净间距的2/3,小于构件断面 最小边长的1/4,小于素混凝土板厚的1/2。
检测项目
pH值
不溶物(mg/L)
可溶物(mg/L)
氯化物(Cl -) ( mg/L )
硫酸盐(SO4 2-) ( mg/L )
钢筋混凝土 >4
<2000 <5000 <1200 <2700
素混凝土 >4
<5000 <10000 <3500 <2700
二、水的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拌和水品质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2、拌和水品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拌和水中含有氯离子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4、拌和水中含有CO2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骨料中含有泥块时,混凝土强度降低,干缩 增加,混凝土耐久性降低。骨料中不允许含有泥 块。
4、粗骨料坚固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坚固性是决定骨料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重 要参数。有抗冻性要求时,粗骨料坚固性损失率 ≤5%,无抗冻性要求时,粗骨料坚固性损失率 ≤12%。
5、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性能 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
细骨料、粗骨料、水
混凝土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占混凝土总 体积的3/4以上。混凝土的很多物理特性取决于骨 料特性,如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等。
一般把0.16~5mm粒径的骨料称为细骨料; 把大于5mm粒径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机制砂细度模数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细度模数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庄绍牧【摘要】细度模数是反映细骨料的粗细程度的重要指标,文中研究了机制砂细度模数对堆积密度、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减小,堆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细度模数为2.7的机制砂具有最大的堆积密度,且细度模数为2.7时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最优;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2~2.7范围内,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并不显著,但当细度模数降为2.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一定的降低.【期刊名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细度模数;机制砂混凝土;堆积密度;工作性;力学性能【作者】庄绍牧【作者单位】清远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检测站,广东清远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河砂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其中在广西、贵州、四川等山区河砂资源较为匮乏。
砂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份,如远距离运输用于工程建设,将使得工程成本巨增,采用当地矿石制备机制砂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天然河砂不足的现实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为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耐久性等方面具有优于河砂混凝土的特征,并在我国西部山区的交通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细骨料是配制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混凝土总质量的1/3,其粗细程度(一般采用细度模数表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长期耐久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调整设备参数来改变机制砂粗细程度。
因此,研究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长期耐久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确定合理机制砂细度模数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细度模数的机制砂堆积密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混凝土试验研究,分析了机制砂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为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作者:春芳摘要: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易于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和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和易性为一综合技术性能,它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和易性有时也称工作性。
Abstract:workability refers to the concrete mixing easily, transportation, casting, ramming construction work,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and to obtain uniform quality and dense. And as a prehensive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cluding liquidity, cohesiveness, water retention of three aspects, and is also sometimes referred to the work of.关键词: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1)水泥浆的数量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赋予混凝土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拌合物,如果水泥浆愈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若水泥浆过多,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拌合物粘聚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水泥用量也大。
水泥浆过少,不能填满骨料空隙或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表面时,就会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
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水泥浆的稠度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决定的。
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不变增加用水量,这种情况下拌合物中的水泥浆增多,当水泥浆增加量在一定围时,骨料周围水泥浆润滑作用增强,减少了骨料间的摩擦力,使拌合物流动性增大,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但是,当水泥浆增加量过多时,骨料用量必然相对减少,这时混凝土拌合物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致使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反而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坏。
c20混凝土骨料粒径
c20混凝土骨料粒径【原创版】目录1.C20 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2.C20 混凝土的骨料粒径要求3.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结论正文1.C20 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C20混凝土是一种按照国家标准GB/T 17671-1999《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标号》划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中“C”代表混凝土,“20”代表该混凝土的 28 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20MPa。
C20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耐久性和适中的抗渗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主体结构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工程。
2.C20 混凝土的骨料粒径要求C20混凝土的骨料粒径要求根据GB/T 14684-2011《普通混凝土用骨料》标准进行划分。
其中,粗骨料(碎石)的粒径范围为 5-20mm,细骨料(砂)的粒径范围为 0.17-4.75mm。
对于 C20 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15mm,细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5mm。
此外,骨料的颗粒形状、级配和含泥量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骨料粒径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骨料粒径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因为大颗粒间的空隙难以被水泥浆填充。
反之,如果骨料粒径过小,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降低,因为水泥浆用量过多,颗粒间的摩擦力减小,混凝土的黏结性能降低。
(2)骨料粒径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骨料粒径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般来说,骨料粒径越大,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磨性越差。
因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粒径适中的骨料。
(3)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骨料粒径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和坍落度等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骨料粒径越小,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好,但同时成本也会增加。
因此,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适当的骨料粒径,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结论C20 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耐久性的混凝土,其骨料粒径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人工细骨料石粉含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的探讨
人工细骨料石粉含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的探讨摘要:在混凝土工程中,人工细骨料石粉含量对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耐久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正确检测和使用骨料石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骨料石粉含量检测方法应用探讨在《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中,人工细骨料石粉含量试验方法与其它规范如《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较之不同,而最终结果相差也较大。
1、骨料石粉含量相关定义的解析在《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中对石粉含量是指人工骨料中粒径小于0.16m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而在《建筑用砂》(GB/T14684-2011)中则指人工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在《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条文说明“骨料”一章指人工骨料中粒径小于0.16mm包含0.08mm的颗粒含量。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11)中对天然砂含泥量的定义为天然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2、三种规范的石粉含量试验方法分析2.1、DL/T5151-2014中细骨料石粉含量试验方法在DL/T5151-2014规程中,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是将缩分、烘干的试样500g两份置于洗砂筒中注入清水充分搅拌,静置2h后开始用手淘洗砂样,约1min后将将浑水倒入1.25mm和0.16mm的套筛上,筛子按孔径大小由上至下套放,反复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留在筛子上的颗粒,最后将筛上试样倒入搪瓷盘中放入105±5℃烘箱中烘至恒量,最后根据0.16mm以上试样质量来计算石粉含量,整个过程防止试样丢失。
2.2、GB/T14684-2011中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在GB/T14684-2011规程中,石粉含量试样方法是将缩分、烘干的试样500g两份放置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之高出试件表面150mm,搅拌均匀后静置2h,用手淘洗砂样使尘削、泥土与砂样分离,直至水清澈为止,将砂样置于1.18mm和0.075mm的套筛上(1.18mm筛在上,0.075mm筛在下),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并将0.075mm筛子放入水中使水略高于试样表面进行来回摇动筛洗,最后将两只筛子上的试样倒入搪瓷盘放置105±5℃烘箱中烘至恒量,最后根据0.075mm以上试样质量来计算石粉含量,整个过程防止试样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骨料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11-30 来源: 混凝土细骨料砂子减水剂
细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分,约占混凝土体积总量的30%~40%,其性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
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的广泛使用,细骨料与其适应性好坏同样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已有文献介绍,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十分敏感,既能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在砂子含泥量超过3%时还会对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除了砂子含泥量之外,砂子的其他性质也将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指标。
实验实例
选用两组胶凝材料及两种砂子进行试验,其中1号砂是由于不合格而被施工方否定掉的砂子,2号砂是施工最终选用的砂子。
本实验中为了对比细骨料对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特选用这两种砂子做了一个对比分析。
试验中发现,采用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没有出现分层、离析,也没有出现泌水现场,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而采用1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出现了泌水现象,和易性欠佳。
使用同一种砂子,选取不同组胶凝材料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基本一致,说明该工程现场使用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和易性无不良影响。
而在胶凝材
料相同,砂子不同时,均需增加50%的减水剂,且W-1尚需多加2kg水才能勉强达到施工要求。
此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1号砂子比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含气量高,含气量偏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原因分析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如单位用水量、水泥品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骨料性质、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搅拌工艺、放置时间等。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在配合比一定的混凝土设计中,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最大的是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尤其是近年来外加剂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胶凝材料水泥适应性问题层出不穷。
但事实证明,细骨料的性质,以及细骨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时能直接决定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
细骨料的性质
1号砂偏细,细度模数只有2.2,而且级配不良,出现中间级配脱节的现象。
一般来说,细骨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需要越多的水泥浆来润湿,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
砂的级配不良,以至空隙率和比表面积过大,需要消耗更多的水泥浆才能使混凝土获得一定的流动性,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
GBl4684-2001标准中规定了砂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轻物质含量等,如表2所示,1号砂子含泥量较高,含有一定量的泥块,轻物质含量
也偏高。
砂子中的泥会吸附一定量的外加剂,同等条件下相当于减少了外加剂的掺量,使混凝土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外,泥的颗粒极细,会黏附在砂粒表面,影响砂粒与水泥浆体的黏结,导致新拌混凝土和易性不佳。
而当泥以团块存在时,会在混凝土中形成薄弱部分,对混凝土的质量危害更大,且混凝土强度越高影响越明显。
砂子中氯离子含量较高,有可能是将海砂混入河砂中使用。
海砂的吸附能力大于河砂,使得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变差。
轻物质多为轻质多孔结构,会吸附外加剂,还会使砂子的蓄水量增大,它的存在降低了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有效掺量,若黏结在骨料表面,还会破坏水泥浆包裹骨料的黏结力,起隔层的反作用。
砂率的确定
实验选取42%的砂率,针对该配合比而言是合适的,但由于1号砂子细度偏细,相当于增加了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相对而言水泥浆的用量变小了,减少了颗粒表面具有的润滑层,增加了集料颗粒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拌合物的流动性。
细骨料一般采用中砂,要求细度模数为2.6~2.9,当实际使用的砂子偏细时,应相应的减少砂率或增加水泥浆用量(同时提高胶凝材料与水的用量,保证水胶比不变,但这势必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以便达到设计
要求。
控制措施
从原因分析中不难看出,细骨料含泥量、氯离子含量,以及轻物质含量显著影响减水剂效用和掺量,究其原因是其对减水剂会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消耗掉了相应减水剂用量的效能。
因此,如何降低细骨料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吸附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鉴于国内砂源紧张,机制砂和海砂利用的技术尚不成熟,单单依赖严格控制砂源已经不太现实,因此,如何使外加剂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细骨料对减水剂用量的影响,降低减水剂的掺量,保持减水剂的使用效能,成为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日本学者已有研究表明,在制备聚羧酸时引入阳离子单体,可以有效抵抗骨料中泥的吸附问题,还有学者通过聚羧酸和二丙稀二甲基氯化胺共聚物盐的复配解决了此问题。
而我国也有学者着手研究该问题,如刘国栋等研制的Z剂等,其主要作用机理很可能是细骨料对Z剂有更强或更快的吸附作用所致,即泥土会选择性地优先吸附Z剂,从而减少了对减水剂的吸附。
但这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试验研究来证实、优化。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砂子作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及耐久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随着建筑业发展和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建筑市场用砂数量越来越大,质量上要求越来
越高,而合格的河砂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工程质量,破坏农田、水利资源等问题日趋严重,砂子生产也因资源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建筑用砂的质量和数量对建筑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
在河砂资源缺乏的地区,合理使用海砂和优质机制砂进行混凝土施工生产不仅是可行的,其综合效益也是显著的。
同时在海砂和机制砂使用中,也可以进行建筑材料学科方面的研究试验,积累经验,为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石。
此外,及时研制出具有抵抗骨料中泥、有害物质等吸附外加剂迫在眉睫,这将对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提出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