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jqmg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北京市考研地理学常见地质现象整理

北京市考研地理学常见地质现象整理

北京市考研地理学常见地质现象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类地理现象的学科,对于考研地理学的学生而言,了解地质现象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地质现象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较为常见的地质现象将在本文中进行整理与介绍。

一、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地表面的土壤受到水流、风蚀、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剥夺和破坏,导致土地可利用能力下降的现象。

在北京市,由于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且夏季多暴雨,水流侵蚀是最主要的土壤侵蚀形式。

此外,农业活动、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也对土壤的侵蚀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地下水位下降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特别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和井破坏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

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了农田和城市的灌溉用水,还会导致地表下陷、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出现。

三、地震活动北京市处于中国北方地震区域,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虽然大部分地震都只是轻微震动,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震不仅能够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建筑物、交通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影响。

因此,准备应对地震成为了北京市地理学相关专业学生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在北京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特别是在大范围的开发建设之后,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要想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地质灾害的分布和防护措施的研究至关重要。

五、土地沙漠化北京市北部地区沙漠化的现象相对较为明显。

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北部平原的土地逐渐沙漠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质量下降,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

研究土地沙漠化的过程和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理沙漠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北京市地理学常见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地下水位下降、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等。

了解和研究这些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对于管理和保护地理环境、预防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北京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地质灾害的防治

探讨北京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地质灾害的防治

规划设计图1 西山地貌图北京地区地质灾害种类多,形成条件复杂,地灾灾害的形成不仅仅受到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内在因素控制有关。

目前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已由灾情、灾种、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的研究,逐步转向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防灾减灾等工作,目的是做到防其害、收其益,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西山地区因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导致了北京西山地区较为多样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清水镇等地。

4.采空塌陷采空塌陷由于采矿造成地下大面积采空,形成围岩失稳、开裂、垮落,进而引起土体覆盖层向下陷落,地表产生变形和破坏的现象。

采矿塌陷可能造成地表建筑物开裂、变形甚至倒塌、线路工程扭曲下陷,农田树木被毁的一系列灾害。

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区的斋堂、清水、大台、潭柘寺、王平地区和房山区的史家营(图3)、南窑和周口店地区,归其原因均为采煤造成。

三、西山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1.滑坡治理实例结合门头沟区某小区安全隐患处置应急工程总结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该项目位于门头沟区二斜井小区东侧,规划建设中的黑山大街北延道路左侧边坡。

当时黑山大街北延道路工程正处于施工中,事故地点西侧紧邻二斜井小区。

2017年6月20日,该处边坡发生滑坡,坡长约80m,宽约60m,造成道路及管线损坏,同时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次滑坡体坡向约120°,坡角约30°。

滑坡后缘存在近垂直裂缝,错台迹象明显,最大错台高差3-4m;滑坡台出现数十条张裂缝,裂缝长度3~8m,宽约1~3m;滑坡体前缘可见剪出、隆起迹象。

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如进一步发展将对周边住户居民、规划道路施工人员、车辆及电力管沟的安全产生威胁。

经过对项目现场进行勘察、评价,查明了滑坡的成因、规模及危害性,最终提出采用抗滑桩、格构锚杆的支护方式对滑坡隐患点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周边居民安全的同时,保证了道路施工。

2.煤矿采空塌陷区监测以房山区史家营乡西岳台村为例,在该村域范围内采取传统的区域地表形变监测与深部岩体力学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监测,通过地表形变监测和微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采空区塌陷监测区内地面塌陷动态变化和规律。

北京山区道路沿线崩塌灾害特征分析与防治思路探讨

北京山区道路沿线崩塌灾害特征分析与防治思路探讨

北京山区道路沿线崩塌灾害特征分析与防治思路探讨作者:李岩南赟曹颖来源:《城市地质》2022年第03期摘要:崩塌是北京地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突发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2011—2021年应急调查统计,道路沿线崩塌灾害占已发生灾害的65.7%,严重影响行人、游客及车辆安全。

崩塌规模一般介于几十至几百立方米,极个别超过5000 m3;崩塌灾害具有很强的继发性,同一路段斜坡发生崩塌后还会连续发生;汛期强降雨仍是崩塌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6—8月,崩塌灾害发生率占82%;砂岩孔隙率高,吸水性好,汛期砂岩斜坡发生崩塌概率高,非汛期白云岩岩质斜坡受冻涨作用影响容易发生崩塌。

针对崩塌灾害存在的问题,如识别发现难、风险防控难、成灾模式复杂、治理效果不能满足防灾要求以及民众防范意识较弱等,提出了开展高精度调查和风险普查早期识别相结合、“人防+技防”、不同风险斜坡分级管控以及治理效果监测评价、多渠道科普宣传等措施,为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制定、防范措施实施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崩塌;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北京市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discussion of collapse disasters along road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LI Yan, NAN Yun, CAO Ying(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Beijing 100102, China)Abstract: Collapse is the most numerous and widely distributed type of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 in Beijing. According to the emergency investigations and statistics over the years, the collapse disasters along the road account for 65.7% of the hazards occurred,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pedestrians, tourists and vehicl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apse disaster data along the road in recent 10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apse scale affects tens to hundreds of square meters with some rare exceptions exceeding 5000 m3. The collapse hazards is highly secondary in nature, and often occur continuously after the first collapse in the same section; Heavy rainfall in flood season is still the main inducing factor. From June to August, the occurrence rate accounts for 82%. Sandstone has high porosity and good water absorption, and so the probability of collapse of sandstone slope in flood season is high. Dolomite rock slope in non flood season is prone to collap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rost swelling.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such as difficult identification and discovery, difficult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plex disaster mode, ineffective governan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eople's weak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bination of high-precision investigation and early identification through risk census, "people participation + technical prevention", hierarchical control of different risk slop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governance effect, and multi-channe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hich provide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llapse risks, the formulation of emergency plans and the adoption of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long mountain roads in Beijing.Keywords: collaps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factor; Beijing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隅,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衔接部位,自然地质条件较复杂。

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

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

精品文档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1、干旱:北京干旱历来严重,1368〜1949年发生较大的旱灾400次。

6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着一个枯水期, 80年代城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已降至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北京地区近 25 年来的自然降水较平均值累计减少了 325亿立方米。

农田受旱面积较 50年代大面积增加,对人民生活和首都经济活动都有严重反映。

2、洪涝:新中国成立前 580年间,发生洪涝灾害 380多次,永定河决口 81 次,漫溢 59 次,改道 9 次。

清代平均 4 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15年,北京处于丰水期, 1949、1950、1952、1953、1956、1959、1963 年都发生较大洪水。

近 20 年来,在干旱威胁情况下,仍曾发生洪涝,如 1969、1972、1976年。

3、冰雹:北京 50%的雷雨会发生冰雹,平均每年发生 28次,最多 46 次,成灾率有时达到 75%。

4、大风:冬春多大风,延庆平均每年大风日数达 36 天。

多发区为昌平、怀柔、石景山,并向东南部平原延伸。

夏季雷雨大风,少时有龙卷风。

5、雷击:北京许多古代建筑毁于雷击,人员也有伤亡。

6、寒潮:精品文档初冬是寒潮的高发期,恰与秋菜的收获时间重合, 1948、 1959、1968、1976、1979年 11 月上旬,寒潮暴发使大白菜遭受严重冻害,直接影响城市人民生活。

寒潮也对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7、霜冻:1、4 月下旬的晚霜冻最为严重,危害菜瓜幼苗。

8、高温:平均每年有7天高温,平均气温大于35C,引起人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与心肺病也有密切关系。

9、阴雨:“三夏”的连阴雨,引起小麦大量发芽霉烂,1954、 1977年连阴雨使小麦减产上亿斤。

10、雪灾:冬末初春容易发生雪灾,大雪压垮蔬菜大棚,交通事故也有明显上升。

11、大雾:每年有 25 次左右大雾,在交通高速运输条件下,大雾成为视程障碍的原因。

12、地震:1900年以前发生6〜6.9级4次,合计4次;1900〜1976年无,总计4次;公元 438年至 1976年共发生地震 168次,其中 4级以上地震 29 次, 4〜4.9 级 11 次, 5〜5.9 级 9 次, 6〜6.9 级 8 次, 7〜8级地震 1 次。

北京地震带

北京地震带

北京地震带1. 引言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的发生与地震带有密切关系,地震带是指地震发生频繁的区域。

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存在着一个被称为北京地震带的地震活跃区。

本文将介绍北京地震带的概念、特征、成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北京地震带的概念北京地震带是指位于中国北京市境内的一个地震活跃区,也称为京津地震带。

该地震带南起北京市,北至天津市,东西两端分别沿着冀东边陲与廊坊相交,呈带状分布。

3. 北京地震带的特征(1)地震带的范围北京地震带的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市和周边地区,大致是一个长方形的区域。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的统计,该地震带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山、八达岭以及密云等地。

这些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地质构造较复杂。

(2)地震带的活动性北京地震带属于华北地震带的一部分,是中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从历史地震数据来看,该地震带的平均地震级别相对较低,多为3至4级地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震的危险性较低,因为地震频繁意味着地质应力积累较大,可能随时发生较强的地震。

(3)地震带的成因北京地震带的形成与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有关。

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燕山山脉交界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同时,该地区地壳强度较低,地质活动频繁,容易发生地震。

4. 地震对北京的影响(1)人员伤亡由于北京地震带活动频繁,地震发生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尤其是在老旧房屋较多的城区,地震所产生的破坏力更为严重。

因此,地震对于北京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

(2)建筑破坏地震发生时,北京的建筑物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尤其是那些没有经过抗震设计和建设的建筑,地震往往会导致其倒塌或受损。

因此,加强地震抗震能力的建筑设计和建设非常重要。

(3)经济损失地震对于北京的经济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除了建筑物的损坏外,地震还可能导致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受损,这将给北京的经济活动带来重大的干扰和损失。

5. 防震减灾措施为了减少地震给北京带来的破坏和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措施。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

北京沉降导语:北京平原地区1/3的面积,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地面沉降,这为区域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敲响了警钟,当然也包括房地产开发在内。

经济观察报记者胡芳洁地面下沉,并不只是电影里的画面。

实际上,北京平原地区1/3的面积,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北京平原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在这些沉降区的沉降中心,地面下沉的速度和幅度则更为剧烈。

这为区域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敲响了警钟,当然也包括房地产开发在内。

北京地面沉降,南城的大兴礼贤、北部昌平小汤山沉降值居首,10年内下沉将达1米。

下沉的地面北京地面沉降历史测量资料可追溯到1935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发展,北京地面沉降的范围逐步扩大。

根据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报告,截止到2006年11月,北京市地面沉降量大于50mm的面积达到4129.67平方公里,大于100mm的面积达到2976.59平方公里。

而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吕晓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截止到2010年,北京市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mm的面积为2474.70平方公里,已经占到了北京平原面积的1/3。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的,这一点是比较明确没有什么争议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位资深研究人员对本报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到现在,过去的30年,北京地下水一直是超采,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地下水是北京最主要的供水来源,占据总供水量2/3以上。

有数据显示,1980-2005年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面积达5980平方公里,占平原区面积的86.7%,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达2288平方公里。

随着地下水的超采,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范围和幅度不断增加。

目前北京市地面沉降从总体上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北区有朝阳东八里庄-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顺义平各庄四个较大的沉降中心,南部有大兴榆垡-礼贤沉降中心。

根据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报告,北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早已经超过了1000mm。

北京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易发生地区

北京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易发生地区

北京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易发生地区
北京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滑塌)、地面塌陷(采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这几类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平原区。

根据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最新统计,全市现有64个乡镇、242个行政村、32条道路、50个景点、17个度假村、19个矿山、6所中小学校,共4775户14643人和24413间房屋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

灾种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大的就是泥石流灾害。

北京市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山区受泥石流威胁的户数达3202户9624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泥石流灾害已造成500余人死亡,7530多间房屋被毁,其中一次致死人数超过100人的泥石流2次,一次致死人数超过10人的泥石流9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如1969年8月10日密云、怀柔山区发生泥石流死亡159人;1976年7月23日密云冯家峪、半城子等地发生泥石流死亡104人,1991年6月10日密云、怀柔等地发生的泥石流也造成28人死亡。

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为18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2%;中易发区约为366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22%;低易发区约为379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23%;其余7083平方公里为不易发区,约占全市面积的43%。

地质灾害具有广泛性、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突发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等特点。

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普及科学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地裂缝、泥石流、塌陷、崩(滑)塌、滑坡、地面沉降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崩(滑)塌、塌陷和滑坡。

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点,并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

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崩(滑)塌、滑坡、矿山地面塌陷。

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密云、怀柔、延庆、房山、门头沟、平谷、昌平等山区境内。

泥石流分布广泛,有9个区县60余个乡镇发育有泥石流;崩滑塌规模较小,主要对少量居民和公路交通造成威胁;矿山塌陷主要分布在房山、门头沟煤矿采空区,目前西山地区已发现塌坑千余处。

塌陷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有哪些类型?地面塌陷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1)岩溶塌陷;(2)采空塌陷;(3)黄土塌陷。

北京地区地面塌陷主要为采空塌陷。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概况西山地区地面塌陷灾害严重,造成的危害时有发生,解放以来有7人死亡、3人受伤,已影响到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截止1993年底,塌陷区内村庄、居民点受灾达40处,4247间房屋被毁,成灾后全村迁移的5处,部分迁移的4处。

初步统计,迁移耗资约400多万元。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有什么危害?(1)对居民地的危害:目前因房屋出现裂缝,塌陷险情或居住在不明老采空区上,随时可能发生灾害的有25处。

另外,仅国营采矿区有计划分期分批搬迁的居民点37处,耗资达2858万元。

(2)对交通设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门头沟——木城涧铁路及矿区运输小铁路的破坏,共7处。

此外,塌陷还对108国道及矿区公路和乡间大道造成破坏;破坏桥梁2处。

北京地区崩塌监测预警初探

北京地区崩塌监测预警初探

北京地区崩塌监测预警初探作者:***来源:《城市地质》2020年第02期摘要:北京地区崩塌隐患多发,崩塌是北京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但崩塌监测预警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琉辛路(密云段)监测路段崩塌多发,根据崩塌发育特征及仪器安装条件共布设1台雨量站,1台预警警示装置,10台崩塌监测仪,监测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份;D4-D5-D7、D10为拉裂-倾倒式崩塌,位移呈现缓慢移动,变形量17~77mm,曲线表现为平滑状;D3-D9-D11、D2为拉裂-坠落式崩塌,位移变化呈现突然移动,变形量0.6~16mm,曲线表现为阶梯状。

崩塌监测预警指标选取位移量、位移加速度和降雨量3项指标,以位移-时间绘制变形曲线,以切向角、裂缝宏观特征、加速度为判据判定预警级别,并做出应急响应。

关键词:崩塌;监测预警;切向角;危岩变形;应急响应;北京Abstract: Collapse hazards occur frequently in Beijing,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Beijing, but the collaps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work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monitoring section of Liuxin Road (Miyun section) is prone to collaps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pse and the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of theinstrument, a rain measuring station, an early warning device and 10 collapse monitoring devices have been set up.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l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July and August of each year. D4-D5-D7 and D10 are split-dumping collapses, with a slow displacement, a deformation of 17-77mm and a smooth curve. D3-D9-D11 and D2 are tensile-falling collapses, with a sudden movement, a deformation of 0.6-16mm and a stepped curv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forming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ing monitoring project, at present, three indicators of collaps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Beijing are selected: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acceleration and rainfall, i.e., drawing deformation curve with displacement and time,determining warning level with tangential angle, 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s and acceleration as criteria, and making emergency response.Keywords: Collapse hazar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angential angle; Dangerous rock deformation; Emergency response; Beijing0 前言北京地处太行山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非常发育,岩层风化破碎严重,新构造运动频繁,加之人类剧烈活动,致使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且灾种多,群发性强(赵忠海,2009)。

原创2: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原创2: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三、滑坡和泥石流
根据所学知识思考: (1)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2)它们主要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3)滑坡和泥石流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生?
(一)滑坡
1、定义: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
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A:原斜坡剖面;D:滑坡后的剖面;E:滑动面
2、滑坡发生的条件
(2)我国各类火山的分布如何?
我国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台湾和新疆境内,他 们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黑龙江的五大 连池是休眠火山,他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 山西的死火山群,在人类历史以来没有重新喷发 过。
火山喷发的火山
灰和熔岩流,常常破 坏田园、建筑,有时 引起地震;同时也可 能带来丰富的地热、 温泉、肥沃的火山灰 土和硫磺等资源,许 多火山地区已成为旅 游和疗养胜地。
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 西北天山和祁连山
西南青藏高原及边缘川、滇 东南部的台、闽
地震的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 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 加30倍。
A、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 B、3—5级的地震,人们有不同的感觉,称为弱震 或小震 C、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 破坏性地震
山区发生滑坡,在地形、岩石、植被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地势起伏大 岩石: 较破碎 植被: 植被覆盖较差
(二)泥石流
1、定义: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 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

北京市 规自 地灾 初步设计概算

北京市 规自 地灾 初步设计概算

北京市规自地灾初步设计概算一、背景介绍北京市位于我国北方平原的西北边缘,地势平坦,主要由平原和丘陵地形组成。

由于地势平坦和气候多变,北京市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台风、暴雨、地震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地质灾害,北京市规自局进行了相应的初步设计概算。

二、地质灾害类型北京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

山体滑坡是由于土地沉积物受到水的侵蚀,导致土地失稳滑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岩石失去支撑力而引起的。

泥石流是由于降雨较大时,流水冲刷山体,导致山体松散岩石和土壤被水冲走形成泥石流。

三、初步设计概算内容在初步设计概算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地质调查与评价:对北京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地震烈度、山体稳定性、地下水位等。

2.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监测站建设、监测设备采购等。

3. 防灾减灾工程:对具有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区域进行防灾减灾工程设计,并制定相关方案和概算。

4. 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包括避难场所、物资储备等。

5. 安居工程规划:对可能影响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地质灾害进行安居工程规划,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初步设计概算结果根据初步设计概算,北京市规自局初步预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上需要投入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地质调查与评价、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安居工程规划等方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和协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通过初步设计概算,北京市规自局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防治体系,保障城市安全。

北京市规自地灾初步设计概算,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和规划,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确保城市安全稳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北京市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23.04.001Vol. 18 No.04 December, 2023第 18 卷 第4期 2023 年 12 月/北京市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罗守敬(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北京 100120)摘 要:北京是世界上受突发地质灾害威胁最大、破坏后果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北京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最多的地区。

文章收集整理了房山区2013—2022年已发生的106起突发地质灾害资料,总结了已发生地质灾害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探讨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岩土体结构、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因、外因与地质灾害发生的相互关系,确定了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激发因素;结合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建议在原有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从早期识别、重点区精细调查及风险评价、群测群防、趋势预测、科普宣传等方面继续加强防治,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关键词:突发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成因;防治对策Occurrence patterns,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sudden geologicaldisasters i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LUO Shou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Beijing 100120, China )Abstract: Beijing is one of the capital cities in the world that are most threatened by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with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destruction. Fangshan 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Beijing, which is prone to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there are frequently threatened by this natural disaster.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of 106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in Fangshan District from 2013 to 202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opography, stratigraphic lithology, rock and soil structure, rainfall,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It is deter-mined that rainfall is the main triggering factor. Recommendations are then made to continue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early identification, trend prediction, inves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key areas, and popular science pro-motio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mitigate the har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Keywords: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distribution law; orig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突发地质灾害是山区发育的主要灾害之一,因其多样性、群发性、隐蔽性、突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

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

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特征分析与防治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的土地利用频繁变更,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其中尤以崩塌隐患成为严重威胁城市稳定发展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地区崩塌隐患的特征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一、崩塌隐患特征分析1.地质条件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块,主要以第四纪黄土、冲洪积土、填埋土等为主要地质背景。

这些地质条件的特点是结构松散、亲水性大、抗剪弱等,在水分的影响下易发生溶解变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2.地形条件北京地区地形复杂,几乎涵盖了各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形区域受到崩塌隐患的影响更为明显,存在较为陡峭的山坡、不稳定的岩石等,容易发生崩塌。

3.人为活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加剧了崩塌的风险。

首先,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填方改地引发了土壤松动,使得原本稳定的地质地形发生了变化。

其次,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下土体松动;同时,过度开发山地资源导致了丘陵地貌的破坏。

二、崩塌隐患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1)地震:北京地区属于华北地震带,地震频发,地震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

(2)降雨:北京地区季节性降雨较为分明,春季和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大,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3)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或不均匀分布,导致土壤湿度变化。

2.人为因素(1)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2)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3)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不严格;(4)违规填埋和破坏山地。

三、崩塌隐患防治方案1.加强监测预警采用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监控设备,加强对潜在崩塌隐患地区的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以便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理。

2.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或减少对潜在崩塌隐患地区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山地和丘陵地区。

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

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

北京市常见自然灾害1、干旱:北京干旱历来严重,1368~1949年发生较大的旱灾400次.6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着一个枯水期,80年代城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已降至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北京地区近25年来的自然降水较平均值累计减少了325亿立方米。

农田受旱面积较50年代大面积增加,对人民生活和首都经济活动都有严重反映.2、洪涝:新中国成立前580年间,发生洪涝灾害380多次,永定河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9次。

清代平均4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5年,北京处于丰水期,1949、1950、1952、1953、1956、1959、1963年都发生较大洪水。

近20年来,在干旱威胁情况下,仍曾发生洪涝,如1969、1972、1976年。

3、冰雹:北京50%的雷雨会发生冰雹,平均每年发生28次,最多46次,成灾率有时达到75%.4、大风:冬春多大风,延庆平均每年大风日数达36天.多发区为昌平、怀柔、石景山,并向东南部平原延伸。

夏季雷雨大风,少时有龙卷风。

5、雷击:北京许多古代建筑毁于雷击,人员也有伤亡。

6、寒潮:初冬是寒潮的高发期,恰与秋菜的收获时间重合,1948、1959、1968、1976、1979年11月上旬,寒潮暴发使大白菜遭受严重冻害,直接影响城市人民生活.寒潮也对交通运输带来不便.7、霜冻:1、4月下旬的晚霜冻最为严重,危害菜瓜幼苗.8、高温:平均每年有7天高温,平均气温大于35℃,引起人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与心肺病也有密切关系。

9、阴雨:“三夏”的连阴雨,引起小麦大量发芽霉烂,1954、1977年连阴雨使小麦减产上亿斤.10、雪灾:冬末初春容易发生雪灾,大雪压垮蔬菜大棚,交通事故也有明显上升.11、大雾:每年有25次左右大雾,在交通高速运输条件下,大雾成为视程障碍的原因。

12、地震:1900年以前发生6~6。

9级4次,合计4次;1900~1976年无,总计4次;公元438年至1976年共发生地震168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29次,4~4.9级11次,5~5。

北京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北京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北京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冰雹—是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冰雹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冰雹自然灾害的介绍通常情况下,降雹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 的说法。

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二是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三是要有强的风切变;四是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千米~8千米;五是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六是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

冰雹活动具有三大特性冰雹的活动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季节性等特征。

地区性主要表现在: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

我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

降雹的持续时间都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季节性主要表现在:冰雹大多出现在4月~10月。

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

一般而言,我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冰雹自然灾害的防治冰雹的预防1、冰雹的预测: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在低空暖湿空气与高空干冷空气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气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中纬度内陆地区多。

由于它的出现常有突发性、短时性、局地性特征,这使得对它的预测非常困难。

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北京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北京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北京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地理环境相对较好,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京市也曾经历过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暴雨、雪灾和沙尘暴等多个方面介绍北京市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首先,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的自然灾害,虽然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少,但历史上仍有多次地震发生。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就给北京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北京市受到了强烈震感,大批建筑物受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北京市也经常受到来自其他地区地震的影响,尽管影响较小,但仍有一定的损失。

其次,洪水是北京市面临的另一大自然灾害。

北京市地势相对平坦,降雨量较大时,就容易出现洪水。

特别在夏季,由于北京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相对滞后,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2024年7月21日至22日的一场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市多个区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应对洪水灾害,北京市政府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了抗洪能力。

第三,暴雨也是北京市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暴雨频率的增加,北京市近年来经常受到暴雨的影响。

暴雨导致的洪水和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道路水浸、交通瘫痪等问题,还会对建筑物、农田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尽管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暴雨灾害,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暴雨造成的损失。

第四,雪灾是北京市常见的冬季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寒冷,北京市冬季经常出现大雪天气。

大雪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2024年的特大暴雪,导致北京市交通瘫痪,机场关闭,给城市运行造成了巨大困难和损失。

最后,沙尘暴也是北京市的一种自然灾害。

由于远离沙漠,北京市沙尘暴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在春季和夏季,由于黄沙的传输途径和气象条件,北京市仍然会受到沙尘暴的影响。

沙尘暴给北京市带来了沙尘飞扬、能见度降低等问题,也给交通、农田和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预防地质灾害普及科学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地裂缝、泥石流、塌陷、崩(滑)塌、滑坡、地面沉降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崩(滑)塌、塌陷和滑坡。

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点,并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

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崩(滑)塌、滑坡、矿山地面塌陷。

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密云、怀柔、延庆、房山、门头沟、平谷、昌平等山区境内。

泥石流分布广泛,有9个区县60余个乡镇发育有泥石流;崩滑塌规模较小,主要对少量居民和公路交通造成威胁;矿山塌陷主要分布在房山、门头沟煤矿采空区,目前西山地区已发现塌坑千余处。

塌陷的危害及预防
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有哪些类型?
地面塌陷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1)岩溶塌陷;(2)采空塌陷;(3)黄土塌陷。

北京地区地面塌陷主要为采空塌陷。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概况
西山地区地面塌陷灾害严重,造成的危害时有发生,解放以来有7人死亡、3人受伤,已影响到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截止1993年底,塌陷区内村庄、居民点受灾达40处,4247间房屋被毁,成灾后全村迁移的5处,部分迁移的4处。

初步统计,迁移耗资约400多万元。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有什么危害?
(1)对居民地的危害:目前因房屋出现裂缝,塌陷险情或居住在不明老采空区上,随时可能发生灾害的有25处。

另外,仅国营采矿区有计划分期分批搬迁的居民点37处,耗资达2858万元。

(2)对交通设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门头沟——木城涧铁路及矿区运输小铁路的破坏,共7处。

此外,塌陷还对108国道及矿区公路和乡间大道造成破坏;破坏桥梁2处。

(3)对水力、电力设施的危害:地面塌陷对水力、电力设施的破坏总量不多,但形成较严重危害的地方共13处。

西山地区共有7处高压输电线路受采矿塌陷影响而遭到破坏,其中4处损坏后被迫改道,2处尚未处理。

另一处,电业部门被迫耗资24万元封闭小窑,禁止其继续开采,以保证电网安全。

(4)对林木及耕地的危害:地面塌陷破坏林木的灾害点共有66处,陷入坑中的林木2774棵,受影响林木达数十万棵。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采空塌陷集中发育在西山采煤区,总面积约1370多平方公里,涉及房山、门头沟、丰台、海淀四个区的20多个乡镇和9个国营矿区。

北京地区塌陷有什么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规律:集中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采煤区。

塌陷沿含煤地层走向分布,总体呈条带状。

(2)时间分布规律:总体上看,塌陷逐年增多;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塌陷有所减轻(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地震也将越来越严重);塌陷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

怎样预防和治理塌陷?
(1)工程措施:对不明老采空区进行勘查,这是了解及掌握地下采空情况、制定规划建设和预防灾害发生的前提;针对危害情况实施搬迁工程;修复、加固或重建地面毁坏设施;对塌陷坑进行填埋或充填。

(2)非工程措施:加强对现采小窑的管理;加强对压煤村庄的管理;加强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选址论证工作;加强塌陷危险区的管理;建立矿山开采损坏赔偿法;建立门头沟城镇地区综合监测站;加强预防塌陷灾害的群众宣传活动。

采空塌陷应急避险的方法
(1)凡居住在老采空分布区的居民,在汛期可注意房前屋后地面有无显著变形、裂缝等迹象;
(2)注意房屋在短期内有无明显倾斜;
(3)注意下大雨时地表水是否大量、快速渗入地下等现象;
(4)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撤离并通知有关部门,而不要冒险停留在原地或居室内;
(5)在放牧及采集山货时不要冒然进入塌陷危险区内。

崩(滑)塌的危害及预防
北京崩(滑)塌灾害
崩(滑)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滑)落、滚(滑)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滑)塌是北京山区最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雨季经常发生。

本地区崩滑塌的特点是分布广、规模较小。

主要分布在密云北部、怀柔中部及房山大石河等地区。

经调查圈出崩塌3850处,其中自然形成的3587个,人工形成的263个,全区共圈出崩塌密集区40片,占山区总面积2.65%;圈出滑塌共30700个,其中自然形成的30681个,人工作用形成的19个,全区圈定滑塌密集区183片,占山区总面积13.35%。

崩塌有哪些类型?
(1)按崩塌体的物质组成分为两大类:一是产生在土体中的,称为土崩。

二是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崩。

当其岩崩的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又俗称山崩。

当其崩塌产生在河流、湖泊或海岸上时,称为岸崩。

(2)按照崩塌体的规模、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剥落、坠石和崩落等类型。

剥落的块度较小,块度大于0.5米者占25%以下,产生剥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40度;坠石的块度较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50~70%,山坡角在34~40度范围内;崩落的块度更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75%以上,山坡角多大于40度。

崩塌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
(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微滞后。

这里说的降雨过程主要指特大暴雨、大暴雨、较长时间连续降雨。

这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

(2)强烈地震过程之中。

主要指在震级6级以上的强震过程中,震中区(山区)常有崩塌集中出现。

地震过程之后发生崩塌很少。

(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

因工程(或建筑场)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上部岩土体的稳定性,常常发生崩塌。

崩塌的时间有的就在施工中,这以小型崩塌居多。

较多的崩塌发生在施工之后一段时间里。

(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

水库蓄水初期或库水位的第一个高峰期,库岸岩土体首次浸没(软化),上部岩土体容易失稳产生崩塌。

(5)强烈的机械需要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形成条件
(1)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

(2)诱发崩塌的外在因素:
①地震。

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崩塌。

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②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体,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差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

可能的崩塌体具有哪些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崩塌应急避险
(1)应对陡坡下的住户进行搬迁。

(2)新建住房、厂房、道路和旅游景点时,施工应避开危岩体,尽量躲开陡坡,以防易外发生。

(3)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4)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泥石流小常识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由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通常这种流动体中,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

泥石流的形成具备什么条件?
大量的固体碎屑物;数量足够的水体;较陡的沟坡地形。

泥石流易发生在什么时间?
泥石流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时间段,常发生于下午至次日凌晨之间,易发生在一次连续降雨中大暴雨出现之时或稍后。

泥石流有哪些征兆?
巨大的轰鸣声、短暂的断流;强劲的冲刷、刨刮与侧蚀;弯道超高与遇障碍爬高;巨大的撞击、磨蚀现象;严重的淤埋、堵塞现象。

泥石流的特点
暴发迅猛:流速一般为5~8m/s,龙头冲高达10余米。

持续时间短:一般为0.5~2小时。

群体暴发:泥石流常为十余条,甚至上百条同时暴发。

泥石流避险
1、泥石流发生后立即逃逸,不要沿沟谷跑,应向沟谷两则山坡或高地跑;
2、不要上树躲避,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
3、山区沟谷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4、不要躲避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体下方;
5、泥石流一旦发生,首先要抛弃影响运动速度的背包和其他携带品,迅速转移安全地区;
6、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7、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8、在放牧及采集山货时不要冒然进入塌陷危险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