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之四——外公的故事
贺知章《回乡偶书》古诗翻译赏析
贺知章《回乡偶书》古诗翻译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知章《回乡偶书》古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6.乡音——家乡的口音。
[译文]年少时离开家乡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改而两鬓的头发已花白。
孩子们看见了个个都不认识,笑着问我这个远方的客人是从哪里来?[简析]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贺知章是武后时进士,历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唐玄宗时辞去官职,当时已是85岁的高龄,诗人离开家乡几十年,突然回到家乡不被相认的境遇被刻画得非常深刻。
这首诗写了作者年少离开家乡,到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才回到家乡所遇到的家乡的变化,一个“客”字刻画了作者的失落和茫然,此情此景,看似可笑可悲,实际上是抒写了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情,十分真切地传达了久客返乡的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
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
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
二年级童年作文:外公的童年
二年级童年作文:外公的童年我有一个外公,他已经年过七旬,但他的童年时光却历历在目。
每当我去拜访他,他总会借机与我分享他的童年趣事。
外公在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出生长大,那里的生活极其艰苦。
在日常生活中,外公大多数时间都在田地里劳作,这也使他的童年充满了勤劳与苦难。
外公告诉我,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哥哥们去捉虫子。
在那个时代,各种昆虫都是农村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对象。
他们可以整整一天时间蹲在田地里,抓来抓去,直到捉到上百只虫子为止。
除此之外,外公也很喜欢树林里的野果。
他和哥哥们会一起爬山找野草莓、野樱桃、野葡萄、野石榴等野果,然后躲在林子里大吃一顿。
这让我想起了童话故事中那些小动物在森林里采集食物的场景。
外公还讲述了他与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游泳的故事。
他和一个好朋友经常偷偷溜出去,找到湖边游泳。
在外公看来,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之一,他可以在水里尽情地畅游,忘却所有烦恼。
最令我感动的是,外公曾经告诉我一段故事,这段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小时候的艰辛。
有一年,水灾肆虐乡间,老家被洪水淹没。
当时,外公还很小,他和哥哥们在家中困在一起,家里的食物也被水淹没了。
父亲走了很远的路去城里寻找帮助,母亲则一直看守在家门口。
起初大家都很担心,但在父亲走了几天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灾难过去了。
听完外公的故事,我感动不已。
尽管外公的童年时代有许多的坎坷,但他依然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就是童年的魔力。
外公的童年虽然被苦难所笼罩,但他依然始终保持着纯真与快乐。
我从外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坚韧不拔、勤劳思考、乐观向前等。
谢谢你,外公,谢谢你分享了自己童年的故事,这种深刻的回忆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乡下的外公作文
乡下的外公作文《嘿,我的乡下外公》哎呀呀,我的外公住在乡下,那可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有一次,我去乡下看望外公。
一到外公家,就看到外公正在院子里摆弄他的那些花花草草。
外公看到我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哎呀,宝贝外孙来了,快,快进来。
”外公拉着我走进屋里,给我拿出好多好吃的。
我在乡下的日子可好玩了。
外公会带我去田里干活。
有一次,我们去种土豆。
外公拿着锄头在前面挖坑,我就把土豆种子放进坑里。
外公一边干活一边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我们那时候可苦了,没有这么多好吃的,也没有这么好的衣服穿。
但是我们很快乐,每天都在田里干活,看着庄稼一点点长大。
”我听着外公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干完活,外公会带我去河边捉鱼。
我们拿着渔网和水桶,来到河边。
外公可厉害了,他一下就捉到了好多鱼。
我也想试试,可是我怎么也捉不到。
“外公,你教教我嘛。
”我有点着急了。
外公笑着说:“别急,别急,捉鱼要有耐心。
你看,要这样轻轻地把渔网放进水里,等鱼游过来的时候,再快速地把渔网提起来。
”我按照外公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捉到了一条小鱼。
“哈哈,我捉到鱼了。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晚上,外公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
有自己种的蔬菜,还有河里捉的鱼。
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
“外公,这里的星星真多呀。
”我指着天空说。
外公笑着说:“是呀,乡下的空气好,星星也看得清楚。
”嘿,在乡下的日子真快乐。
我喜欢我的外公,也喜欢乡下的生活。
以后我还要经常来看外公,和他一起在乡下玩耍。
嘿嘿,外公,我爱你!。
作文我的童年回忆外公
作文我的童年回忆外公外公的菜园子。
小时候,我最爱去外公的菜园子玩了。
那片绿油油的土地,就像个无尽的宝藏,每个角落都藏着惊喜。
外公一铲子一铲子地挖土,我就跟在他屁股后面,学着他的样子,虽然每次都弄得一身土,但心里可乐开了花。
外公的故事。
外公可是个故事大王。
夏天的傍晚,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外公就开始了他的故事会。
他讲的故事都是亲身经历,那种绘声绘色的样子,听得我眼睛都舍不得眨。
有时他还会模仿故事里的人物,逗得我哈哈大笑。
外公的木匠活。
外公的手可巧了,他做的木工活,简直跟艺术品一样。
他雕的木雕、打的木盒,还有给我做的小木马,都是我的心头好。
每次看到那些作品,我都会想起外公专注工作的样子,真是帅呆了!外公的告别。
那天,外公走了,我哭得像个泪人。
再也听不到他的故事,再也看不到他做木工活的身影,我心里空落落的。
但我知道,外公的爱一直陪在我身边,他的故事、他的手艺,都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菜园子里的回忆。
每次走进那片菜园子,我就仿佛能看到外公忙碌的身影。
那片土地,记录了我和外公的点点滴滴。
我会继续照顾这片土地,就像外公曾经照顾我们一样。
传承外公的故事。
外公的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会讲给我的孩子听,让他们也感受到外公的智慧和魅力。
那些故事,就像外公的灵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继承外公的手艺。
外公的木匠活,我也要学。
我要把他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外公的才华。
每当我拿起工具,我就能感受到外公的力量和鼓励。
外公,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的一切都在我们心中。
您的爱、您的故事、您的手艺,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永远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
外公的故事
外公的故事
外公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我们一大家子在外婆的带领下,怀着思念的心情,给外公上坟。
外公是个可怜的孩子。
13岁时,他的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因为生活贫困,而改嫁他乡。
虽有个哥哥,但哥哥为了生存,也到外乡打铁讨生活。
小小年纪的他,勇敢地操持一份家。
我的外公,一生勤俭持家,对孩子们很关心。
在外公的呵护和教导下,三个孩子努力读书,相继考上大学,成为村里第一户都是大学生的家庭。
我曾问妈妈,外公是怎么照顾她的。
妈妈给我举例:她上大学时,外公都会买好车票,送到车站。
大学放假回来,外公都会在车站等候。
在那个时代的农村,那是多么难得呀。
我不住地想:如果没有那场意外,我就能见到外公那饱经沧桑的面孔,那该多好啊!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古诗回乡偶书诗中的故事
古诗回乡偶书诗中的故事《古诗回乡偶书诗中的故事》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回乡偶书》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话说啊,有这么一个人,在外闯荡了大半辈子。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啦。
这一路上啊,那可是经历了风风雨雨。
他见识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但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那个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地方。
终于啊,在头发都白了的时候,他决定回到家乡去看看。
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时,心里那叫一个感慨呀!“哎呀妈呀,我可算回来了!”看着那熟悉又有点陌生的街道,他的心情那是复杂得很呢。
走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小孩子,那些小家伙居然都不认识他,还好奇地看着他,好像在说:“这是谁呀?”他忍不住笑着摇摇头说:“哈哈,你们这些小鬼头,我当年离开的时候还没有你们呢!”回到家里,看到那曾经熟悉的房子,虽然有点破旧了,但还是充满了亲切感。
他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日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闹、一起欢笑。
他去拜访了一些老朋友,大家见面都特别激动,有说不完的话。
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叹时光过得太快。
在家乡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到处走走看看,感受着家乡的变化。
虽然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那份乡情永远都在。
最后,他要离开的时候,心里有着浓浓的不舍。
他知道,这次离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回来。
但他也明白,人生就是这样,有聚有散。
就像那首《回乡偶书》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不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嘛!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首诗的含义,让人深刻感受到了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光的感慨。
哎呀呀,这就是古诗《回乡偶书》诗中的故事啦,是不是感觉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呀?嘿嘿,咱这故事讲完咯,希望大家也能珍惜自己的家乡,珍惜那些美好的回忆呀!。
初二作文外公的故事
初二作文外公的故事《初二作文外公的故事》我的外公,那可是个超级有趣的老头儿呀!外公长得高高瘦瘦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眼睛里透着一股智慧的光芒。
每次看到外公,我就像小鸟看到了蓝天一样,特别开心。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公家玩,一进门就看到外公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报纸。
我跑过去,一下子跳到外公怀里,撒娇地说:“外公,陪我玩嘛!”外公笑着放下报纸,摸着我的头说:“好呀,小调皮,那外公陪你玩什么呢?”我歪着头想了想,说:“外公,我们玩捉迷藏吧!”外公哈哈大笑着说:“好呀,那外公来找你哟!”于是,我赶紧跑到房间里藏了起来。
我心想:外公肯定找不到我。
可是,我等了好久好久,都没听到外公来找我。
我心里正纳闷呢,就听到外公在外面喊:“小宝贝,快出来吧,外公认输啦!”我一听,得意地跑了出来,笑着说:“外公,你真笨,这么久都找不到我。
”外公笑着说:“是呀,外公老了,比不上你这个小机灵鬼啦!”外公还特别会讲故事呢!有一次晚上,我缠着外公给我讲故事。
外公清了清嗓子,就开始讲了起来:“从前呀,有一只小兔子……”外公的声音就像那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进我的心里。
我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变成了那只小兔子,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
外公讲完故事后,我还沉浸在故事里,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我忍不住对外公说:“外公,你讲的故事太好听啦,就像真的一样!”外公笑着说:“那当然啦,外公小时候可是听了好多好多故事呢!”外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的心态可年轻啦!他还会玩电脑游戏呢!有一次,我看到外公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玩着游戏。
我好奇地走过去,问:“外公,你在玩什么呀?”外公头也不抬地说:“外公在玩打飞机呢!”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外公,你也太厉害了吧,还会玩这个!”外公得意地笑了笑,说:“这有什么难的,外公可是很时髦的哟!”这就是我的外公,一个充满。
《乡下的名人我的外公》一年级作文
《乡下的名人我的外公》一年级作文在苏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无论是体育界的奥运冠军,还是演艺界的明星,他们都以各自的才华和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而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来自苏州乡下的名人——我的外公张荣康。
为何称我的外公为“乡下名人”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外公的长相颇具特色。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常常面黄肌瘦,而外公却鹤立鸡群,他有着一双修长的脚和瘦长的身材,因此人们送给他两个外号,长脚和长子。
他的头发稀疏,眉毛淡淡的,眼睛小小的,还有两只硬邦邦的招风耳,这样的外貌特征让人过目难忘。
外公非常聪明。
在乡村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难题。
每当村里的人家遇到棘手的事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办法时,就会想到请外公前来帮忙。
有一次,村上有一家要卖掉一棵已生长几十年的大桂花树,他们请了六七个壮汉将大树挖出,但随后却被一个难题困扰住了,因为这棵大树加上根部的泥土,实在太重了,无法运下山。
于是,大家请来了“大救星”外公。
外公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的头脑中却充满了智慧。
他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在周围的两棵树之间系上一根粗麻绳,拿来一根又长又结实的木头,在大树底下铺上一层尼龙纸,先将桂花树撬起,然后在尼龙纸的辅助下,将大树拖下了山。
这一巧妙的方法让在场的壮汉们都钦佩不已,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再者,外公的手艺极为灵巧。
外公年轻时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木工活,他制作的木工活儿精致又结实,因此其他村上的人家建造房屋时,都会邀请外公制作木头家具、木头窗架和木头屋梁。
也正是因为外公手艺精湛,做的木工活质量好,方圆几百里内的人们都认识他,并亲切地称呼他为“张木匠”。
外公就是以其独特的长相、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手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们乡下的名人。
他的故事不仅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名人并不一定是那些拥有巨大财富和名誉的人,而是那些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赢得人们尊重和爱戴的人。
初中叙事外祖父的故事
外祖父的故事在老家,我见到了十年未见的外祖父。
这是一个矮小但很壮实的老人,一件普通农民平日里常穿的白色汗衫,一条已经褪了色的青黑色长裤,裤脚上还附着田里的新泥;土褐色的皮肤犹如田里的土壤,微弓的背仍倔强地撑着生活的压力,岁月早已将他乌黑的须发抹成斑白。
布满皱纹的脸上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就是我的外祖父。
艰辛的童年98年农历8月8日,外祖父出生了。
外祖父周岁时,我的曾外祖父即他的父亲,在一次去山里放羊时就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只剩下外祖父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
9岁时,因为家境贫穷,曾外祖母已经交不起外祖父上学了。
于是,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外祖父便失学了。
为了维持生计,养活母亲,9岁的外祖父稚嫩的肩头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外祖父和村里的一群少年决定,一起到潮阳市海门县去担鱼来卖,以维持生计。
每天中午早早地喝了几碗稀饭,就挑着两个竹筐赶去海门了。
那时连自行车都还没有,外祖父只能靠一双脚踏着一路泥泞走到海门。
若赶上天下暴雨,本来就崎岖不平的红泥路上全是积水,有时积水甚至漫过年幼的外祖父的腰。
到了海门,还要将渔民们打剩的“漏网之鱼”一条条地挑,若是太小,赚不到钱,若是太大,又没有人要。
整整两箩筐,连鱼带水差不多有80斤重,外祖父就那么用肩膀挑回去。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外祖父才满身汗水的赶到家。
回到家还要把鱼一笼一笼的蒸熟,待干完活上床休息时已是凌晨两三点了。
后来我的曾外祖母回忆说:“那时候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我还记得有那么一次,天下暴雨,路上的积水漫上大腿,又是夜里,到处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那天晚上,我提心吊胆的等你外公回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时候突然有了一点声音,我就马上高兴的从床上爬起来,结果发现只有雨声。
就那么等了一夜,雨停了,你外公就刚好回到家,我就问他是怎么回来的,你外公就告诉我,他和那群朋友肩搭着肩,手抓着手,跌跌撞撞的冲回来的。
”这不禁让人的脑海出现一幅画面,一个漆黑的晚上,在一条狭长的崎岖小道上,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肩并肩,踏着一路泥泞,朝家的方向冲去……艰难的求学外祖父卖了几年的鱼,在6岁那年,继父的到来接过了外祖父肩上的重担,使外祖父有了上学的机会。
我的农村外公经历作文
我的农村外公经历作文《我的农村外公经历》篇一我的农村外公,那可是一个有着一箩筐故事的人。
在我眼里,他就像一本厚厚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外公的农村生活,那是从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那间有些破旧的瓦房开始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外公家,天还没大亮呢,就被一阵“咯咯咯”的鸡叫声给吵醒了。
外公已经早早地起了床,他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在昏暗的屋子里显得特别扎眼。
他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嘟囔着:“这些个鸡啊,比闹钟还准时。
”外公的一天可忙碌了。
他先去喂鸡,那些鸡看到外公就像看到了大救星似的,扑棱着翅膀围了过来。
外公撒着玉米粒,嘴里还念叨着:“吃吧,吃吧,多下点蛋给我的小外孙吃。
”我就站在一旁看着,觉得特别有趣。
喂完鸡,外公又扛着锄头去田里了。
他走路的姿势有点奇怪,一摇一摆的,可能是多年劳作落下的毛病吧。
到了田里,外公就像一个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一样。
他熟练地翻着土,那锄头一起一落,就像在土地上跳舞似的。
我在旁边问外公:“外公,种地这么累,为啥您还这么高兴呢?”外公直起腰,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说:“小娃子,你不懂。
这土地啊,就像咱的亲人,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你看,到了秋天,这满田的庄稼就像金子一样呢。
”外公还会种各种各样的菜。
那小小的菜园子,在外公的精心照料下,就像一个魔法世界。
翠绿的青菜像一个个小士兵整齐地排列着;黄瓜呢,像调皮的小娃娃挂在架子上;还有那红彤彤的西红柿,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我有时候会跟着外公去菜园子里摘菜,外公总是挑那些长得最好的给我,还说:“咱自家种的,新鲜着呢,可比城里买的好多了。
”不过,农村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遇上不好的天气,外公就会特别担心。
我就见过一次,眼看暴风雨就要来了,外公急急忙忙地往田里跑,一边跑一边喊:“我的庄稼啊,可不能被这老天爷给糟蹋了。
”那时候的外公,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和平时那乐呵呵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在外公的农村生活里,还有很多和邻居们的故事。
汪曾祺写外公的文章
汪曾祺写外公的文章
外公,一个深深刻在我记忆中的名字。
回忆着那过往时光,不禁
让我心生敬仰与感慨。
外公是一个乡村老人,他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的印记,干枯的双手
仿佛可以感受到他辛勤劳动的痕迹。
每当黄昏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时,他总是静静地坐在石桌旁,品茶抚琴,享受着属于他的宁静。
我记得小时候,外公总是带着我在田间地头散步,他指着一株株
绿油油的庄稼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他给我种下了对自然的敬重
和热爱之心,也在我心中埋下了对农田的向往。
外公为人谦和,待人和蔼可亲。
他喜欢和村里的老乡们聚在一起,交流生活的喜怒哀乐。
每当有人遇到困难,外公总是伸出援手,默默
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虽然外公不识字,但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人生体悟。
他教会我许多道理和智慧,让我明白做人要宽容和善良。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回老家与外公团聚,他常常坐在正中的
主位上,寿桃旁的香烛点亮,满脸欢喜的笑容。
我们围坐在他身旁,
陪他聊天,听他讲述过往的故事,共享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不知不觉间,时光已扬起了翅膀,外公已经离我们而去。
但他对
我的影响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
每当我迷失和困惑时,我总
是会想起外公的智慧和坚持,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夜深了,我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不禁涌起对外公的思念之情。
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走向人生的彼岸。
感谢外公,我将他深深记在心底,永不放弃对他的缅怀。
外公小传_初二优秀作文
外公小传_初二优秀作文外公小传我外公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身材高大,头发花白,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微笑。
外公的一双手总是有些许的粗糙,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每当我看着外公那双有力的大手,我就忍不住联想起他年轻时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个英姿飒爽,勇武善战的年轻人吧。
外公是一位老兵,他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耀。
我常常听外婆讲外公的战争经历,每一次听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我都为外公的勇敢和坚毅所折服,对他的敬佩之情愈加深厚。
外公在战争中屡建奇功,多次受到军队的表彰,而他更让外婆骄傲的是,他曾经救了一个小女孩。
那是一个阴冷潮湿的傍晚,外公带领战友在一片密林里,他们突然被敌人的狙击手袭击了,子弹呼啸而过,一群年轻的将士们顿时慌乱起来。
就在此时,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从丛林深处传来,原来是一个小女孩被困在了炮火的边缘,外公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将小女孩救了出来。
外婆说,当时外公身上被子弹打了好几个洞,但他始终没有放开那个小女孩的手。
这件事情让外公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但外公说,他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
但是我知道,外公救了那个小女孩,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和珍视,对那个小女孩的爱。
退伍后,外公就回到了老家,他开了一家小小的农家乐。
他喜欢在田地里耕种,喜欢和孩子们玩耍,我常常看到他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外公还是一位很好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楷书,他的字写得非常工整美丽。
他在农家乐里挂满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那些楷书字体端庄大气,让人赏心悦目。
外公同时还是一位很有爱心的人,他常常帮助一些贫困的孩子,经常在田地里来来回回地照看着他们,还时不时地给他们送一些食物和书籍。
每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外公总是笑着说:“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什么是贫穷,我也曾经是那个贫穷的孩子。
”外公的爱心感染了我,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弱小的关怀与爱护。
外公还是一位很喜欢讲故事的人,他常常给我们讲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那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感饱满,令人感慨万千。
行姥爷故事
行姥爷故事
我的姥爷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常常对我强调我们家的家训“人要脸,树要皮。
人得有尊严,得有骨气。
”从小他就会给我讲很多很多过去的事情。
我想,他不畏病痛,豁达洒脱的性格也是从此而生……
几十年以前,姥爷在想儿山当知青的时候,一天,生产队给他派了一份“俏活儿”:去五里外的武家沟去给队上的“菊花青”钉马掌,当他牵着马缰绳走了十几步时,背后的队长隔着老远喊他:“骑上走哇!”他回喊道:“我也不会骑马呀!”队长笑着怂恿:“你那么大高个子,扶着马背一蹿就上去了。
”于是他看看眼前的高头大马“菊花青”,虽然心中有些打怵,但毕竟正当年纪、一腔孤勇,不骑上去怕队长会小看了他。
踟蹰了片刻,双手一扶马背,蹭的就跳上了马(姥爷年轻时是篮球队的,弹跳力好)。
还好,“菊花青”这马很温顺,原地哒哒两声,竟顺利地慢悠悠驮着他就去了武家沟大堡。
钉完马掌,他又翻身骑上马,这次上马则很轻松(艺高人胆大)。
“菊花青”回家心切,“蹭蹭蹭”走得飞快,他在马背上左摇右摆颠簸一路地回到了队上。
当时他还颇有些自豪,后来才猛然发觉屁股有些刺痛,回家自己偷摸摸看了,这才发觉尾椎处已然被磨破了,又有些许沮丧(年轻人情感丰富)。
后来,姥爷不失遗憾地告诉我,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骑马,也是最后一次骑马,可至今难忘。
从这件事中,他又总结出道理用以告诫我: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需要足够的自信和勇气,而这些往往又出自人的一念之间。
外公的故事_初二随笔
外公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初二随笔的外公的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漆黑的桥洞,零零碎碎散落在地上的稻谷,一群“咕咕咕”叫的小鸡和一位两鬓早已苍白还稍稍有些驼背的老人。
洞口有一丝丝光映在稻谷上,映在老人身上。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是一个比较和蔼但稍有些严厉的老人。
我们一年才回去一次,很少见着,所以对外公的印象很模糊。
人近老年,自然想的事就多了。
外公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忙着放鸡赶鸭,闲着没事就去楼上练练毛笔字,看看书。
听外公说,小时候家里穷,供不起他读书,但对于知识的渴望,他每天坐在家里捧着书自学,不会的就去问。
外公的毛笔字也是自学,照着书本一个一个字,一笔一划地炼。
外公的字写的很秀气,特别工整。
乍一看以为他是读书人。
别看外公这么有闲情雅致,其实他也很孤独。
母亲跟我说,外公有段时间一直守着家里养的十几只鸡,因为那段时间小偷特别多,外公担心。
所以他一直守在桥洞,一日三餐也在那里解决。
我愣住了。
外公是个有心人。
母亲说,外公这一守就是一个月。
一位头发早已苍白的老人坐在稻谷上,手上抓着一把谷子,时不时洒在地上给鸡投食,这样坐着就是一天。
能想象得出老人眼中满是无奈。
我始终觉得外公太执着,可又转念一想,我们平常吃的蛋都是自家养的鸡生出来的,养了这么久,还是会有感情的。
对于外公的记忆真是少之又少。
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热爱知识的老人,一个执着的老人,这些都是我的外公。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贺知章《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
贺知章《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贺知章《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贺知章《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诗】: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cuī):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3】(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7)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
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作者简介】:贺知章简介与生平。
【朗读节奏划分】: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作背景】: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翻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翻译二】: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简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回乡偶书作文
回乡偶书作文回乡偶书作文1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乡偶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乡偶书作文1公元743年的深秋,长安城里,一个84岁高龄、两鬓霜花的老人在衙门忙完了公事,正在院中小憩。
秋风习习,落叶满地。
一阵雁鸣,勾起了老人对家乡的思念。
于是,他辞去了官职,决定告老还乡。
老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越州永兴。
此时已是初春,老人不禁放慢了脚步,欣赏路边的江南美景。
野花遍地,绿树成荫,枝头还有黄莺在歌唱。
老人一路兴致勃勃,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亲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他走近一个小山村,下了马,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画面:一间间矮小的茅草屋,一棵棵高大的刺槐树,一座座碧绿的小山丘,远处的镜湖依旧波光粼粼。
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白天,他骑在黄牛上,去山坡上放牛,放完牛,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在湖里游泳,打水仗,捉鱼摸虾;晚上,他躺在床上,数着窗外的星星,听母亲讲那遥远的故事。
他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多年了,家乡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么温暖。
”“嘻嘻……”一阵笑声打破了老人的回忆。
他抬头一看,一群乡村孩子正在竹林里做游戏。
一个年龄稍大的小男孩来到老人身边,打量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用纯粹的家乡话问道:“请问远方的客人,您从哪里来?”老人笑而不答,因为老人又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夜里,老人在自家的茅舍里,拿出纸笔,心中顿时有了灵感,挥笔写下了《回乡偶书》这样的千古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作文2在一个月圆之夜,贺知章望着这圆圆的月亮,久久的思念着他的故乡,他决定回故乡看一看。
第二天早上,他上路了,在柳树边的村间小路上,他杵着拐杖,一步一颤地向前走去,边走边想:自己三十七岁中进士后,村民们都在村口送他离去,还有年长的老母亲…..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他顿时老泪纵横。
外公与他的老村
外公与他的老村3月初的时候,我回村参加一个长辈的葬礼,顺便绕着村道转了两圈,突然发现故乡的形象苍老斑驳了很多。
就像我的外公这两年那样,独守在寂寞的老村,那么亲近又那么疏离。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的生活态度原本是很积极向上的,即便是在命运低谷中,他也一直在用超常人的力量来对抗周遭的不幸。
这种性格形成,与他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不无关联。
外公今年83岁。
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外公的父亲离世。
因为没有家庭主劳力,外公和他母亲的生活很快陷入了困境之中。
据外公晚年回忆说,为了生计,母亲先是变卖了家里所有资产。
后来孤儿寡母连三餐口粮都难以为继,就沿街乞讨。
幼年时,外公在同辈人的称呼里被叫作“没大娃”(“大”是陕西方言父亲的意思)。
而他们母子,也经常被村里人当成是欺凌和嘲讽的对象。
应该说,身世的悲剧和父爱的缺失,对外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同村的爷爷曾跟我说:你外公小时候特别不安生,待人不懂礼数,在村里匪得很。
1950年,外公随母亲改嫁到同村邓姓家族中。
继父家境尚可,尤其尊师重教。
得益于此,外公也被送进了公社学校。
然而外公对上学很排斥,只想着如何自立养家,最后在他母亲的强逼下,他勉强读完了初中。
回村之后,外公先是给生产队养牛,后来便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矿工生涯。
刚去煤矿的时候,外公先从看不见天日的井下工做起,后来因为识字又做了会计,但为了尽可能多挣钱,他从办公室下班后还会再下到矿井里去干临时工。
也正是凭借在矿上艰辛付出的物质积累所得,外公先后娶妻生儿育女,抛挖出了家里的两孔窑洞,盖上了非常阔气的门头,但也落下了终身的疾病。
1994年左右的时候,外公突然大病一场,症状是久咳不愈,间断还会咳血。
起先以为是伤风感冒,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外公有个寒冬深夜里险些没了呼吸。
我当时少不更事,目睹了那夜的场面。
后来,舅父借来了邻人的架子车,辗转百十里路,把外公送进了镇上的卫生院抢救。
直到那时我们才得知,外公得了煤肺病。
考虑到工作环境会持续催化这种病的复发,尽管煤矿上的工资收入依然可观,但在家人的强烈坚持下,外公还是辞了矿上的工作,回到了农村种地务农。
外公小时候的故事
外公小时候的故事《听外公讲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听外公讲故事,尤其是他小时候的故事。
每次听外公回忆起那些往事,我都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外公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日子过得可苦啦!外公说,他们兄弟姐妹好几个,经常吃不饱饭。
有一次,家里的米缸见底了,外婆只能去跟邻居借了一点米,煮成稀稀的粥,一家人就着咸菜勉强度日。
外公笑着说:“那时候啊,能喝上一碗白米粥都觉得是过年啦!”我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想外公他们小时候可真不容易。
外公还讲过他上学的故事呢。
那时候的学校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漂亮、宽敞。
外公说他们的教室就是几间破破烂烂的土房子,窗户上连块玻璃都没有,冬天的时候冷风呼呼地往里灌。
而且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破破烂烂的,有的还缺胳膊少腿呢。
外公说他每天都要走好几里路去上学,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得去。
我听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想想我们现在,上学有校车接送,教室里有空调、多媒体,条件真是太好了。
虽然小时候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外公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
外公说那时候他们虽然没有玩具,但是他们会自己动手做玩具。
比如用木板做手枪,用竹子做弓箭,还会用泥巴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外公说他们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捉泥鳅、捉蚂蚱、采野花,玩得可开心了。
听到这儿,我也忍不住想象自己在田野里奔跑嬉戏的场景,那一定非常有趣。
外公还讲了很多他们小时候过年的趣事。
那时候过年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宰羊,做很多好吃的。
外公说他最喜欢吃的就是外婆做的红烧肉,那味道,啧啧啧,至今都忘不了。
而且那时候过年还会放鞭炮、贴春联、走亲戚,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烟花和红包,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非常满足。
听了外公小时候的故事,我感慨万千。
外公他们那一代人,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依然乐观向上,努力奋斗。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我们这一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为我们的后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着外公越来越老了,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
苏静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为什么不把这种无谓的日子过户给外公20年呢,于是去了好几家银行,漂亮的柜台小姐总是礼貌地回答我:对不起,我们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
时光不能过户,不能转帐,也不能交易。
庸碌如苏静是一生,精彩如铁木真是一生,富贵如比尔是一生,传奇如外公也一生。
外公是一个中学老师,教了50年的书,最初教数学,后来教语文,再后来教的是政治,他教政治那几年正是邓爷爷最风光的那几年,那个时代的政治老师无不口水四溅、天花乱坠地歌颂“共同富裕”和“三步走”。
唯有外公讲课的时候眉头紧锁,每当讲述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外公的语调总是异常地沉重,显得那么地心口不一。
四*五*运动后,大学毕业的大舅舅被扔到了一个小山沟,外公讲课时候的语调越来越愤怒,声音高亢得让每一个瞌睡虫无心睡眠,作为元老级的老教师,他眼睁睁地看着师范毕业的小舅舅被扔到了另一个小山沟。
那些年唯一值得外公欣慰的就是他学生的成绩,无论初试、乡试、殿试,学生一律为外公拿下了大满贯,在那个奖罚分明的中学,年级组拿第一奖励20元,区第一奖40元,县第一是80元,每当学期结束的时候,外公总能拿到二三百元额外收入。
外公在50岁之前一直是学校教工篮球队的中流砥柱,如科比之于湖人,麦迪之于火箭。
50岁之后外公还是球队不可或缺队员,如霍利之于马刺。
不过不管外公是凯旋回来还是铩羽而归,我们都得为他准备止痛的膏药。
外公的笔头很硬,经常被邀请到其他学校教作文课,教作文课对于外公来说是真正快乐的一件事,外公教作文课从来不作任何的准备,信手撷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中考的作文题被他押中了N次,外公发表在县广播电台的几篇纪实文学,让大舅舅从小山沟爬到了县城,又从编外人员爬上局长宝座。
可见外公的笔头实在比他的社会关系要硬很多。
大年初二是晚辈们去外公家拜年的日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整整坐了四大桌,几个小鬼因为只腊鸡腿又吵又闹,外公只是安静地喝着外婆酿的米酒,70多年来的浮沉和变故,他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他把嚷嚷的权利交给了他的子孙们,默默地忍受着他们言语间的谬误和可笑,似乎已经把冲动和激情都溶入了碗中的米酒中,缓缓地灌入愁肠。
大舅舅刚辞去局长职务下海,于是也不再大谈三*个*代表,给我们讲了外公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外公师范毕业后,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校长,那时候正值大炼钢铁,学生每天上山去砍柴,苦不堪言,外公一当上校长,以为说话够份量了,上任第二天就跑到上头去发飚,要求上头把学生还给他,不要再炼那些废铜烂铁了,三天后,外公被免职了。
大炼钢铁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而当过5天校长的外公从此没有担任过任何的一官半职。
外公静静地听着舅舅讲着他的故事,表情和我们一样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