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语言,决定两类文字的发展过程的不同
高中一年级语文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
高中一年级语文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异。
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了解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可以增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围绕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内容,探讨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现象。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古代汉语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与现代汉语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词汇和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区别。
古代汉语以古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古文注重文辞之美、格调之高。
而现代汉语则更注重表达准确、简洁、通俗易懂。
除了词汇和句式的差异外,古代汉语还存在着繁体字的使用,而现代汉语则主要使用简化字。
二、方言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方言是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使用的语言变体,对语言文字的演变和变异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方言众多。
方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以至于有时不同地区的人甚至难以互相理解。
方言对语言文字的变异产生了深刻影响。
例如,江苏方言中的“我要去市里”在普通话中表达为“我要去市区”。
地方方言的存在使得中文的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三、外来词的渗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交流的增加,外来词逐渐渗入到中文当中。
外来词指的是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汇,如英语中的“computer”、“coffee”等。
这些外来词为中文增添了新的词汇选项,并且使得中文更加国际化。
外来词的渗入使得中文语言文字的变异更加显著。
四、网络时代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语言、网络用语进行交流。
网络语言通常存在着缩写、短语搭配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网络语言更加简洁、快速。
网络时代的兴起对语言文字的变异产生了新的动力。
五、语言文字规范和规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规范指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和表达规范。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docx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第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
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和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是能指,所指是语言的义。
而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文字中的形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所指。
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园子里的苹果熟了. *园子里的苹果生了. 他孙子的个子高了. *他孙子的个子矮了. 问题: “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 答案: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 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等等。
然而对甚么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可见系统不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以某种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历史变迁中的语言种类演变
历史变迁中的语言种类演变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手段,而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与历史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探讨语言种类的演变过程和特点,以及影响语言演变的主要因素。
一、语言种类的多样性语言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语言。
这些语言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语言种类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语言种类的演变过程1.原始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为了交流和沟通的需要,逐渐产生了原始语言。
这些原始语言最初只是简单的声音、手势、符号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逐渐演变成更加复杂和多样的语言种类。
2.语言的融合和分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融合和分化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语言的融合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而语言的分化则是指某些语言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语言种类。
3.语言现代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语言的现代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现代化的语言通常更加规范、标准化和简化,更加适合于机器处理和传播。
同时,现代化的语言也更加注重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三、影响语言演变的主要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语言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沟通需求不断增加,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融合和分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这也促进了语言的演变。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语言演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权力中心的语言通常会成为官方语言,并对其他语言产生影响。
同时,政治权力中心的语言政策也会对其他语言的演变产生影响,例如对语言的标准化、规范化、简化等。
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语言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并讨论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起源和演变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非书面交流方式,主要通过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进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需要更稳定和准确的交流方式,于是开始探索并创造出更具表达力的语言系统。
最早的书面语言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等。
这些早期的书面语言都是基于形状和图像的,每个符号代表着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更为简化和抽象的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交往的增加,语言逐渐从一种地方性的工具演变成了更广泛的交流方式。
不同地区的人们需要更有效地进行交流,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这些语言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形成了相互理解的桥梁,并逐渐发展成为正式的语言体系。
二、语言的多样性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00种语言被人类使用,这些语言以其独特的结构、词汇和语法规则而被区分开来。
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世界上最常用的语言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
这些语言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成为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在特定地区或社群中被使用并持续发展。
语言的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文学、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媒介。
三、语言的影响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语言可以传递信息和知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促进文化的传统和创新。
首先,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使得人类能够分享信息、观点和想法。
它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地传递和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语言的表达力也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语言的发展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的多样性为作家、诗人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汉语言文学)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有形、音、义三个部分。
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或者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发生关系的,这是文字的关键。
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
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
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
文字和语言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
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
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
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
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
文字还可以借用。
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如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借用过汉字,这些国家直到现在还部分使用汉字。
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
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
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字发展历程入手,探讨语言文字的演变和变化。
1. 史前时代的语言交流在史前时代,人类还未发明文字,主要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又称为原始语言,是人类不同部落和民族之间的基本工具。
原始语言主要通过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传递信息,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
原始语言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不同的语言群体。
2. 图画文字的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人们开始试图用图画来表示特定含义。
这种图画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象形文字通过图画和符号来表达事物的外形和象征意义。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的代表。
然而,象形文字的表达范围有限,传递信息不够高效,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3. 字母文字的诞生为了解决象形文字的局限性,人们开始尝试简化符号,发明更加高效的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是由一些基本符号(字母)组成的,每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语音。
这种文字有着强大的表达能力,可以表达丰富的语义和声音。
古代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后来各种文字系统的基础。
4. 书写系统的规范化和发展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开始规范化文字的书写方式和读写顺序,形成了各种书写系统。
例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化为象形音节文字,辅音连读文字,最终发展成为表意文字。
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也经历了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等不同阶段的变化。
这些规范化的书写系统使得文字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播和沟通。
5. 现代语言文字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变化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现代人们发明了电报、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更广泛。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日益频繁,许多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涌现出来。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知识点总结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是任何一个语言都必然经历的过程。
本文将对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语言和文字的定义及关系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通过声音、符号和语法等方式传达信息。
文字是语言的可见形式,是为了记录和传承语言而产生的。
二、语言文字的演变1. 语音演变语言的语音是最先发生变化的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会因语言的使用者的不同发音习惯、地域差异、文化影响等产生变化。
2. 词汇演变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容易受到演变影响的部分。
词汇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变以及新词的形成等。
3. 语法演变语法是语言中用于组织词汇和句子的规则体系。
随着社会变迁和语言使用环境的不同,语法也会发生演变。
比如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较为固定,而现代汉语则更加灵活。
三、语言文字的变异1. 区域变异由于地域差异、隔离和交流等因素,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这种变异在词汇、发音、语法等方面表现出来。
2. 社会变异社会因素也会对语言文字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社会阶层、职业群体和年龄段人群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俚语和语言风格。
3. 时间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字会受到社会环境、科技进步、文化影响等因素的变化。
比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词汇和语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语言文字的保护和规范为了保护和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语言文字规范机构或组织,负责制定语法、词汇和拼写等标准,确保语言文字的正确与统一。
1. 规范化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教育,使广大民众遵循标准的语言和写作习惯,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2. 语言文字规范机构各国的语言文字规范机构负责制定和修订语法、词汇和拼写等规范,守护语言文字的正确与统一。
3. 语言政策和法律一些国家通过制定语言政策和法律来规范和保护语言文字的使用,防止语言文字的滥用和变异。
五、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异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方言和语言差异,能够凸显各自的独特性和归属感。
论述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过程。
论述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过程。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的演化和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演化和语言的变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过程。
首先,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随着智慧的发展,人类逐渐掌握了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才有了语言的产生。
语言的起源与人类的社会化密切相关,人类为了更好地协作和交流,开始发展出一种共同的交流方式,即语言。
语言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演化和人为创造两种观点。
自然演化观点认为语言是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人为创造观点则认为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
不论是自然演化还是人为创造,语言的起源都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语言的演化来看,语言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语言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紧密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语言的演化。
语言的演化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增加和减少、语法结构的变化以及发音和语调的变异等方面。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科学名词和技术术语不断涌现,这就导致了词汇的增加。
另外,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对于某些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过时的词汇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新的词汇则被广泛采用。
此外,语法结构的变化也是语言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语法规则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消失或者进一步扩大。
总之,语言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最后,从语言的变化来看,语言的变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语言的变化可以分为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两种类型。
内部变化主要指的是语言本身内部的变化,包括音位变化、构词变化和句法变化等。
外部变化则是指语言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和交流所导致的变化,包括借词、语音和语法的变异等。
语言的变化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化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化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变化一直是人类学者和历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探讨它们的演变与变化。
一、语言的演变与变化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各地区语言的使用范围及发展历程各自不同,因此也会出现不同的方言和文化特征。
语言的演变与变化主要包括发音、词汇、语法、方言等方面。
1.发音发音是语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外来语言影响的一部分。
从音位到音素,从语音到习惯用语,从发音到口音,语言言外之音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和语音体系。
例如在中文中“将”、“江”等字在不同的地区音节及音调也各自不同,这是区域性语言特色的典型例子。
2.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词汇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人之间使用的词语往往是有区别的。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繁荣,许多新兴词汇也在不断涌现,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成为现代社会为数不多的普遍使用的词汇。
3.语法语法是一门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词汇和句子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一种规则,并影响着人们的交流和表达习惯。
在语法的演变中,随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的变化,语法规则也不断变化。
例如,现代汉语在语法上采取的是固定的主谓宾语结构,而古代汉语中则需要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
4.方言方言是语言在特定地区的方言,它的存在是因为历史、地理、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的。
方言的存在会对一些习惯用语和发音产生影响,引起彼此交流的困难,但同时方言也是很好的文化遗产,体现出多样性。
二、文字的演变与变化文字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符号系统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手段。
随着时间的延续,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文字也会发生演变和变化。
这种演变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形方面文字的形状演变是最常见的现象。
语言文字的演变及影响
语言文字的演变及影响语言是人类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而文字是语言的书写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演变,语言和文字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影响着人类的交流方式、文化传承以及认知能力。
本文将探讨语言文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语言文字的演变语言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中持续发展的过程。
从最早的原始语言到现代各个语种的分支,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变化使得语言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1.1 原始语言的演变人类最早的原始语言并无书面形式,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进行交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研究和记录语言,进而形成了文字。
这个过程中,原始语言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演变。
1.2 语言的分支和演化随着人们的移民和文化交流,一种原始语言逐渐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和语言。
例如,拉丁语分化为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而汉语则分化为普通话、粤语、四川话等。
这些分支语言在不同地域和社会中继续演化着,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口音。
1.3 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文字作为语言的书写形式,使得语言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最早的象形文字通过图画和符号来表达语言,后来逐渐演变为表音文字,继而发展成为象形字和表意字的混合体。
如今,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字系统,每一种都承载着不同语言的表达和传承。
二、语言文字的影响语言文字的演变不仅仅影响了交流方式,还对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2.1 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而文字则是思维的载体。
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运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维,提高认知和智力能力。
语言的变化和丰富使得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科学的进步。
2.2 文化传承与演化语言和文字是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语言的口头传承和文字的书面记录,人们能够将文化知识和经验代代相传。
每一种语言和文字系统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它们的演化和变化也同样受到文化的影响。
语言文字进化规律
语言文字进化规律语言文字进化规律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化和演变。
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科技等等。
通过研究语言文字进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首先,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对语言文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古代的贸易和征战中,不同地区的人们需要进行交流,于是产生了一种共同的语言文字。
这种语言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的语言文字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影响使得语言文字的进化速度更快,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语言文字的融合和发展。
其次,科技进步也对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书信、报纸逐渐被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所取代,人们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语言文字的变化是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结果,它反映了现代社会追求高效、快速交流的特点。
此外,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还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语言文字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字义和用法。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汉字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外来词汇和表达方式正被引入到汉字中,这使得汉字的进化规律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受到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文字的进化规律也将继续演变,展现出更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汉语文字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1分)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方面?A.汉字的属性B.汉字的起源C.汉字的构型原理D.汉字的形体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分)请选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八卦”的用途()A.装饰B.族徽C.卜筮D.通神E.计数2【多选题】(1分)请找出《周礼》中有关史官系统的名称()A.大史B.御史C.外史D.内史E.小史3【判断题】(1分)文字是圣人仓颉创造出来的。
()A.对B.错4【判断题】(1分)创造文字不是人类的共通能力,中国的汉字是受到西方古文字的影响而发展来的。
()A.错B.对5【多选题】(1分)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黄帝时期的特点。
()A.穴居B.宫室C.种植D.战争E.纺织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1分)由希腊文、拉丁文派生出的各种欧洲文字的共同特点是()。
A.拼音式B.借用型C.他源型D.自源型2【多选题】(1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变现为()。
A.综合的B.一一对应C.意象式D.灵活的3【判断题】(1分)汉字和汉语之间有严格的整体的语音对应关系。
()A.错B.对4【判断题】(1分)汉字可以只记录语言的意义信息,也可以记录语言的表达单位,包括语音单位和音义结合体。
()A.对B.错5【判断题】(1分)汉字的“用”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这是它区别于艺术绘画和专门标志的主要特征。
()A.对B.错第三章测试1【多选题】(1分)汉字的书写元素包括哪些内容:()A.书写单位的交接B.书写单位的种类C.书写单位的置向D.书写单位的数量2【多选题】(1分)汉字的书写风格包括哪些内容:()A.书写单位的数量B.书写单位的组构布局C.书写单位的具体样态D.整字的体式类型3汉字的书写单位主要有()类型。
A.笔画B.实块C.图画D.线条4【判断题】(1分)现代楷书中“鸡(鷄)”“汉(漢)”“难(難)”以及“赵(趙)”“区(區)”“风(風)”也是继承符号代替法而形成的简化字。
()A.对B.错5“隶变”是指李斯等人“书同文”之后的“小篆”字体演变为汉代“隶书”的过程。
语言种类的历史变迁
语言种类的历史变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承方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语言种类的演变和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概述不同时期的语言发展,来探讨语言种类的历史变迁。
一、原始语言时期在原始语言时期,人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系统,语言种类也相对较少。
这一时期的语言主要依靠口头传播,人们通过模仿和交流来传递信息。
在这个时期,语言种类的发展主要受到地域和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二、统一文字的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统一文字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最早的文字系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这些文字系统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形成了统一的书写体系。
统一文字的出现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为语言种类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语言的多样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语言的多样化也逐渐显现。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种类。
另一方面,随着移民和贸易的兴起,新的语言种类也不断产生。
这些新的语言种类通常是在原有语言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语言的特点而形成的,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四、现代语言的发展现代语言的发展主要受到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适应这种趋势,许多国家开始推广本国语言,同时引进外来语和混合语来丰富本国语言体系。
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语言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五、未来展望未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语言种类的演变和发展也将继续进行。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竞争将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增加和新兴媒体的出现,新的语言种类也将不断涌现。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字不断演变和发展,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变迁。
本文将探讨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古代语言的演变与发展古代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最早的语言是通过口头传播的。
古代人们主要使用象形文字,通过图画来表达事物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将象形文字演变为表音文字,即通过符号来表示发音。
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表音文字,为后来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二、文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字开始被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方便交流和传播。
古代的文字主要由官方机构或知识分子进行标准化,如古代中国的文字由官方机构进行规范,确保文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文字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基础。
三、语言文字的借鉴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不同地区的语言文字开始相互借鉴和交流。
这种借鉴和交流促进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汉字的传播和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四、科技的进步对语言文字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大大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和传承。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字的使用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文字的表达方式更加简洁、直接。
五、语言文字的社会影响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语言文字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它们的发展和演变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汉字的复杂性使得中国人注重细节和耐心,而拉丁字母的简洁性则使得西方人更加注重效率和直接性。
六、未来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字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和快速化。
文字的演变与语言的发展
文字的演变与语言的发展人类作为有语言能力的生物,通过语言来进行思维沟通和信息传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部分。
而文字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其演变过程与语言的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文字的演变与语言的发展,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文化背景下的变化与影响。
一、古代文字的起源与演变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出现。
在人类尚未发展出文字之前,口头语言成为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口头语言的局限性,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信息。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将语言转化为可见的符号,从而诞生了最早的文字。
古代文字的演变经历了许多阶段。
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人们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事物后进行模仿的产物,例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就属于这一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文字逐渐演化为表意文字,即通过一些简化的图案和符号来表示特定意义。
而这种文字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绘画的复杂性使得文字书写困难且篇幅冗长。
为了提高文字书写的效率,人们开始尝试创造表音文字,即以语音为基础的文字体系。
表音文字的出现为文字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进步,例如古代埃及的多音节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以音节为基础的表音文字,并且迅速传播开来。
随后,许多古代文明也相继创造了自己的表音文字,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小篆。
二、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与语言演变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不断演变,文字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文字的简化和标准化成为了后来的文字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文字书写的效率和传播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不断进化的语言需求。
文字的发展与语言的演变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以汉字为例,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古代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形式到现代汉字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形式,每个时期的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文化积淀,也反映了语言的演变和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不断简化和规范化,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基本形式,符合了语言的需求和书写的便利性。
口语、文字发展演变过程,比较二者相互优势
口语、文字发展演变过程,比较二者相互优势说到人类的语言,首先是自然语言的口语形式。
在动物界人类有着超强的发音能力,这种能力经常让人误以为人生来就会说话。
语言的能力不是由发音单方面的能力决定,它还取决于人类的听力与智力。
按瑞士语言学家——近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1—1913.3)的说法,我们的发音器官不是天生专门用来说话的。
正如我们的手不是天生用来写字一样,说话是在人类生理基础上后天习得的。
按一般的认识,人类的口语有数万年的历史,合理的推测: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语言与人类的发音、听觉及思维能力一起得到演化,塑造为今天所见的相互适配的形式。
通常的观点,历史上先有口语再有文字,也有看法认为口语与文字的出现并无明显的先后。
从普及应用的角度看,今天样式的文字在人类历史很晚的时期才出现。
在文字出现的很长时间里,文字只是社会里少数特权阶层人士——如僧侣、贵族所使用,这在世界各地都一样。
人类的族群无论大小都有自己口语形式的语言,文字则没有这种普遍性,许多小一些的族群至今未有效发展出自己的文字。
从历史的角度或人类心智的角度,口语是第一位的,口语与文字二者的功效并不在同一水平上。
文字的普及应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人类由此进入更文明的时代,并有了自己有记载的历史,每一代人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更深入地思考实践,这意味着思想的累积与进步:《工具论》、《几何原本》、《物种起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思想之后是科技的突飞猛进与生活的日新月异。
文字具有记载的功能,这是文字与口语功效差异的一个方面。
这听上去平淡无奇,然而人类历史进程表明,我们这几千年的历史台阶是以印刷术、造纸术这些促进文字应用普及的技术为地基。
口语与文字功效的不同,来源于二者媒介系统的不同。
从所使用的媒介物、所需要的工具,可以塑造出的符号及符号的使用方式等这些方面来研究语言,这是本书的视角。
初中历史: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
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方式和手段。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文化的基础和载体。
语言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本文将探讨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原始语言到现代语言的漫长历程。
原始语言是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存在的,是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初手段。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原始语言也逐渐演化成各种不同的方言和语种。
现代语言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和政治因素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语言出现和演变。
其次,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文化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频繁,这也促进了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二、文字的起源文字是人类为了记录语言而创造的工具。
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明社会,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
这些文明社会的人们为了方便记录宗教、历史和法律等事项,发明了各种不同的文字系统。
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文字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多种演变过程。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三、语言文字的演变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方式。
一方面,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断出现,旧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逐渐被淘汰。
另一方面,文字的演变也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语言文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人们需要更加便捷、高效和多样化的语言文字应用方式。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____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纹波折的曲折形式不同。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
3、词的形态分为构形形态和______。
4、现代汉语词汇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它有不同的来源,如“驸马”是______词,“埋单”是______词,“克隆”和“WTO”是______词。
5、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西安话属于______方言,广州话属于______方言。
6、现代汉民族普通话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______,以北方话为______,以______作为语法规范。
7、汉代通行的字体是______。
8、字典中汉字的排列顺序有义序法、______和形序法。
9、从表达功能来看,“冷、热、自由、浪漫”是______形容词,“雪白、漆黑、碧绿、飞快”是______形容词。
10、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______、稳固性和民族性。
二、判断题11、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2、“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14、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5、“全家人都希望她出国留学”是兼语句。
()16、动词可以修饰名词。
()17、语言规范化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
18、“这种文章让人实在没有胃口再看下去”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 )19、普通话中辅音只能充当声母。
()20、元音、辅音、声调都是音质音位。
()三、选择题21、下列划线音节都念轻声的一组是()。
A.看不看、说得妙、不好B.石头、木头、船头C.冷下去、屋里、凑合D.妈妈、莲子、帘子22、“不”在()读35。
A.句末B.去声前C.去声后D.非去声前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语言文字的演变
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这也是语言文字演变的重要原因。语言会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交流需求不断调整和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和功能要求。
总结起来,语言文字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交流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演变也将继续进行,为人类的交流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人们对语言文字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表达和交流,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文字形式。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语言文字的相互借鉴和演变。
2.社会变革和文化演化的影响
社会变革和文化演化也是语言文字演变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语言文字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语言文字不断演变和发展。
音素文字是通过符号来表示音素的,每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音素文字的出现使得文字表达更加简洁和高效,它可以表达更多的语言信息。最早的音素文字出现在古代腓尼基,它将每个音素用一个符号来表示。
3.字母文字的兴起
随着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为简化和高效的文字形式。于是,字母文字应运而生。字母文字是通过符号来表示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字母的,每个符号代表一个字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书面语言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通过图画和符号来表达事物和概念的,它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字形式。然而,象形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地表达抽象概念和语法规则。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更为灵活和高效的文字形式。
二、文字的形式演变
1.象形文字到表音文字
随着人们对文字的需求不断增加,象形文字逐渐演化成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通过符号来表示语音的,每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或一个音素。这种文字形式更加灵活,可以表达更多的语言信息。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第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
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和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是能指,所指是语言的义。
而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文字中的形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所指。
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园子里的苹果熟了. *园子里的苹果生了.他孙子的个子高了. *他孙子的个子矮了.问题: “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答案: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等等。
然而对甚么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可见系统不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以某种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类语言,决定两类文字的发展过程的不同人类语言第一、第二阶段所对应的文字因为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语言,都是语音单载的语言,它们所对应的文字的最佳形式,都是音素文字,所以,其发展的路径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就合并在本章里一起说了。
处在人类语言第一、二阶段的民族,其文字最先也如第二章所说的,经过“图符文字”-à“象形文字”-à“符号文字”的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变。
在文字发展到符号体式后,随着新词的不断增多,记忆和书写难的问题又凸显出来了。
此时,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从语言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语言中的单词音节,从几个削减到一个,即把语言由多音节改为单音节,从而保持文字与原先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不带语法的性能不变;二是继续从文字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文字原先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不带语法的性能,改为只具有直接表音的性能。
大多数的民族,没有发现和自觉运用“语音多载”的规律,来压缩单词音节,改进语言。
所以他们的语言一直停止在第二阶段不变,因此,大多数的民族都选择了第二条路经。
他们继续从文字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发现,每一个象形字的读音,是由几个音节构成的。
把很多字的读音对比来看,很多音节是相同的。
那么,凡是相同的音节,都可以用同一个字来表示。
那么,每个单词的几个声音不同的音节,就用几个读音不同的字表示出来。
这样分析起来,所有的单词的音节,都是由一千个左右的不同音型排列构成的。
也就是说,无数的单词的读音,只用一千个左右的不同读音的字就可以表示出来了。
这样,可以将原来用一个“表意字”表示的一个单词,用几个“表音字”来表示之了。
例如,原来用一个“X”“表意”字,来表示“曼彻斯特”这一个地方,现在改为用“曼彻斯特”四个“表音”字,来表示这个地方了。
这是文字发展历程上的表示性能的转变,即由“表意”转变为“表音”的转变。
在拼音原理没有发现之前,让文字“表音”还是“表意”,只能二者取一,是不能实现意、音兼表的。
让文字只表语音不表语意,正是符合了以音节表示语义的语言特性的。
这就与第二阶段的语言匹配起来了。
这是这类文字发展的第三次转变,即文字由表意到表音的性能变换。
这样一来,今后不论再增加多少新词,只要用这些有限的表示音型的字,作新的排列就可以将新词表示出来了。
只要语言的音素不增加,表音文字的数量在总体上也是不会增加的。
这就可以跳出那一恶性循环了。
这一阶段的表音文字,又叫“音型文字”或“音节文字”。
用这类“音型文字”表示单词,就等于把语音可视化了。
使人们能够“看到语音”,然后再“由音晓意”。
语言中有多少不同样式的音节,就用几种不同样式的字形表示。
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样式的数量都是不多的,约1000个左右,是一个有限数,这样,就可以用有限的表音字来表示无限的单词的读音了(以少表多)。
例如:“约克”、“斯托克”、“威克”。
通过表音字这一“桥梁”,就将“意、音分离”改成“形、意、音三者合一”了,从而构成了一个记忆联想闭合回路,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一个要素,另两个要素就能回忆起来了。
因此,只要学会了这1000个左右的有限的表音字,就能读、写所有的文章了。
这就极大地减轻了书写和记忆负担。
这是音节文字的一个突出优点。
这种音节文字,使表示语言的字数比原来表意文字增多了。
因为,在多音节语言里,一个语意(单词)一般是用几个音节表示的,所以把“以字表意”改成“以字表音”以后,假如要表示一个由4个音节构成的单词时,就得使用4个表音字。
同样的一句话,表音字数比原来表意字数增加了4倍,出现了“意少字多”的问题。
同时“意少字多”的问题还从另一方面加大:就是前面讲过的“新词增加----单词音节增加”组字的方式。
这样一来,表示每个单词的文字数量就会随着新词的增加也增加。
这个“意少字多”的问题,给书写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从而使记录语言的速度变得很慢。
怎么办呢?音节文字,在结构上已经让它达到最简化的了。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省力的办法吗?人们认识到,只有减少记录所需要的音节字的数量,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但是,单词的音节是不能减少的,记录的内容也是不能减少的。
怎样做到既保证记录音节和内容都不减,又能减少记录所必需的字数呢?人们经过对语音的分析研究,发现了语音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即元音和辅音。
用来表示音节的1000个左右的表音字,其元音和辅音有很多又是相同的。
那么,在这1000个左右的表音字里,只能找出几十个不同的元音和辅音。
人们把元音和辅音通称为“音素”。
如果把所有的不同的音素,分别用形状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只用几十个不同的符号就可以了。
反之,人们可以用这几十个不同的音素符号,作为改建音节文字的新的元件,按照“音、意同一”和“读、写一致”的规则,把所有的音节字都重新构建出来了。
例如,原先用间接表音的表示四个音节的符号“曼彻斯特”,表示一个地方名的,现在改用直接表音的音素符号“Manchester”来表示之。
人们把用元音符号与辅音符号组成的表音字,叫做“拼音字母文字”,或叫“音素文字”。
这样,“音节文字”就发展成“音素文字”了。
这是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发展历程中的第四次转变,即由“音节文字”到“音素文字”的转变。
“音素文字”,用构字元件直接表音,成百倍地减少了表音字的数量,并且实现了“读写一致”,人们只要认识了那几十个音素符号,就可以读、写所有的拼音文字了。
这样,原来需要人们死记硬背千多个音节符号的,现在只要记住几十个拼音字母就可以了。
从前是见字要回忆字意、字音,现在是见字拼出字音,由音知意,从而使长期困扰人们的“读、写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最好的解决。
给读、写带来了极大方便。
从拼音文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最后出现,不是人们随意偶然臆想出来的。
它是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推动下,从图形逐步发展出来的。
而最后为什么发展成拼音文字形式,而不是别的形式,也不是由人们随意决定的,而是由第二阶段的语言的特性导致的。
所以可以说,一定阶段的语言,必须一定性质和形式的文字才能与之匹配。
不是随便找一些任何符号就可以拿来作为任何语言的文字的。
拼音原理的发现,是人类语言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拼音原理的应用,引起了多音节文字的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苏美尔文字”楔形文字的发展过程,基本就是以上所讲的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的发展过程。
(见附图)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人们对平面音素符号再进行简化,简化成最简单的线形符号,这就是今天看到的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拉夫字母等。
这是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发展历程中的第5次转变,即“由平面文字到线形文字”的转变。
拉丁字母演变过程:(见附图)在第二阶段的语言还没有出现“一词多意”、“同音异意”词之前,语言完全是“音、意一一对应”的,语音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
在这一时期,与其对应的拼音文字的单词,从机构上看,各个单词的字母成分、字母数量和字母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所以,字形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因为所拼出的读音,同语音一致,因为此时的语音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所以,字形对语音而言也是“单载”的。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字形à语音 -> 语意” 三者互相单载的关系。
文字与语意,通过语音这个“桥梁”统一了。
三者实现了完全的一对一的单载关系。
实现了“音异意异字异”、“读、写一致”的最佳对应关系。
所以,这时的拼音文字是与人类语言第二阶段完全匹配的文字。
这时的多音节语言是单载的,拼音文字也是单载的。
所以,拼音文字在此时,对语言只具有复制作用,没有支持作用。
语言单词的扩展,离开文字,照常进行,不会引起误解现象。
拼音文字的显著特点和优点,就是直接表示出读音来。
因为人们“由音可以晓意”,就忽略了“由形晓意”了,所以人们一般注重了它的表音功能,才称为“表音文字”。
其实,它的不同的单词,是用不同的字母排列组成的,从这点上看,它也是同时直接“表意”的,只是没有方块式的文字好分辨罢了。
拼音文字在多音节语言处在“语音单载”的时期,是“音、意同一”、“读、写一致”的。
人们能够“见字知音”,“由音晓意”。
因为所有的文字又都由几十个最简单的拼音字母构成的,学会了那几十个字母,就会读、写所有的文字了。
如果事先已经知道了某一单词读音的含意了,这时看了这个单词的书面形状(文字),就立即读出它的语音和明白它的语意了。
这样,由可视物(文字)----可听物(语音)----事物(语意)三者就立即在头脑里联系在一起了。
拼音文字比原先的“以字表音”的文字,“学少知多”性更优良。
其书写和记忆都达到了最方便最容易的程度。
因此,它可以使本语言族的所有的人,都能看书写字,可以使社会成为“无文盲社会”。
基本合乎前述“理想文字”的标准了。
拼音文字是用几十的拼音字母组建的,在构字基元上和构字规则上说,具有简易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规律性的特点,所以在用于机器处理时,显得十分简便。
例如在电脑上,它只需要几十个拼音字母的字模就够了,并且达到文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会写字就会打字。
这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文字所没有的优点。
世界上大多数处在人类语言第一阶段的民族,都没有文字。
因为他们语言是语音是单载的。
所以,就近期看,最佳的文字形式就是拼音字母文字。
但是,从长远的发展前途上看,应当使用意、音双表的文字。
语言第二阶段所对应的文字,由图符发展成拼音文字,到此似乎达到完美的地步了,不会再有问题了。
其实,人类社会是永不停止地前进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表示新事物的新单词必然不断增多。
随着单词的增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前面的第三章,讲了多音节语言的“增词局限性”的问题。
在前面的第三章,讲了多音节语言的“增词局限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反映到多音节词的拼音文字上,就成了“构词局限性”问题了。
因为单词的字母是不能无限增多的,一般人在正常对话时,单词音节超过20个就觉得拗口了,音节再加长,一口气就说不出来了。
所以,单词的音节是存在一个有限数的。
又因为,每种语言的音节的样式(即音型)是由辅音、元音、声调三种音素合成的,而这三种音素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一般在很长时期内不会增加的,所以,音型的数量也是一个有限数(一般在1000个左右),增加新词时,只能在这个有限数范围内添加,即只能在已有的单词的基础上,用添加音节的办法来表示新词。
例如:英文:gel gelatin gelatinate gelatiniform generalissimo .语言音域的分布又是很不均匀的,而社会的发展,使新事物不断地出现,反映新事物的单词就得不停地增加,所以,有些音域的单词的音节数量(虽然数量很大) 不久就增到极限了,再有新词就没法拼写了。
扩词局限性就凸现出来了。
怎样才能克服这个局限性呢?在第四章里讲过,对于“异意同音词”,在语言对话环境里,可以用对话现场作参考来区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