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3、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4、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
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形成表象,形成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用纸条打印本单元的知识点、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整理。
1、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三单元的全部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把所学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2、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①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顺序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出示相关知识点在右边的黑板上)。
全班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②引导学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我们先学了什么?后学了什么?最后学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并把刚才粘贴在右边的纸条按一定的顺序粘贴在左边的板书上二、复习。
(一)、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①面: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②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③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2、正方体:①面: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完全相同)。
②棱: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③顶点:正方体有8个顶点。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它们的展开图,能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能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正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公式、体积计算公式。
2。
独立完成达标测评,同学们做出判断。
教学过程一、本单元知识梳理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来说。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什么叫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什么叫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教师出示答案。
二、达标测评(一)数学诊所1.一个木箱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2.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3.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4.用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
()6、把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变。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6倍。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长方体与正方体》整理与复习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容积)及其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合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归纳整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几何与图形领域内容的学习经验。
三、学习者分析同时上本节课的班级有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和同安区阳翟小学两个班级,两者相距13公里。
学生们在学习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后,已经有相应的知识积累,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些欠缺。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知识,使之系统化。
理解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通过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讨论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丰富对现实形体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知识的自我总结能力。
在梳理知识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表格,使学生的思维有序。
同时展示学生的作品或是表格或是文字整理法或是框架式整理法。
这样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一目了然,也便于比较。
学生在讨论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的,同时也能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增强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利用一个鱼缸让学生们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整节课都在一个整体的主题情景进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由于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是两个班级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一个老师上同一节课,又有交流,又有互动,确实需要各系统的有力保证,如录播系统,能否将视频、音频信号同步传输到对方班级,白板内容是否能够同步等。
五、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第1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与复习学习内容第十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与复习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难点巩固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形成知识体系,发展空间观念。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独立自主学习: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关系?2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有哪些不同?3、容积和体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时,要注意哪几点?5、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二、合作互助学习:书本42页整理与复习中的1、2和思考题。
三、展示引导学习:分小组展示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四、评价提升学习:1、判断题:①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②至少要9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③容器的容积一定比它的体积小。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①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20(),它的表面积大约是400()。
②一节集装箱所占的空间约是60()。
③一个汽车油箱的容积大约是72()。
④一个茶叶罐的容积大约是900()。
3、3.05立方米=()立方分米60毫升=()升4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0.8升=()立方厘米4、完成表格形状长宽高表面积体积5厘米3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5、一个长方体框架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厘米铁丝,是求长方体()。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平方厘米的塑料板,是求长方体的()。
在里面能盛()升水,是求它的()。
这个盒子占去空间()立方厘米,是求它的()。
6、一个正方体纸盒每个面的周长都是20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7、一个长方体的高缩短3厘米后变成了一个正方体。
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整理之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包括它们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对它们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有所遗忘,需要通过复习和整理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它们。
2.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巩固和提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直尺、三角板、剪刀、胶水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例如:“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教室的桌子,它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1.利用PPT课件,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
2.利用PPT课件,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公式和计算步骤。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准备:编制学生课前复习单、课堂练习单、课堂检测单、ppt。
预习设计
见课前复习单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正反思
一、依据目标,自主整理(预设5分钟)
1、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进行交流和研讨。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 赵勤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共几课时
5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4
三维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板块四]
1、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巡视,特别关注个别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2、组织集体批改。
3、了解作业的错误情况,讲评错题。
二、梳理建构,形成网络(预设5分钟)
1、各组汇报要点,并加以必要的举例说明。
2、根据交流汇报,形成知识板块。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各自练习“课堂练习单”。
2、同桌交换并批改。
3、错例讲评。
4、错题订正。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单》。
2、集体校对,同桌互相批改。
1、特征:面、棱、顶点
2、表面积公式:S=2(ab+ah+bh)
S=a×a×6
体积公式:V=abh
精选数学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2 .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 .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正,会应用公式正确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说明本节课复习内容二、1、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名回答。
2、整理所学内容: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应练习表面积:分别如何计算,以字母表示。
相应练习体积和容积:如何计算,统一公式,字母表示。
相应练习体积(容积)单位:如何规定,进率。
相应练习3、以一个鱼缸为例将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复习:介绍鱼缸构造。
(这些银色的金属条就是角钢;)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具体问题是求的什么?(说明:之前介绍过前后左右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给出具体数据,根据上一步思考如何列式计算?(做到问题5时,问求水的体积与求鱼缸的体积一样吗?哪儿不同?有相同之处吗?)4、提升练习第2题,展开后出示展开图两个数据12时,分别对比原图问:这个12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这个12呢?由此能想到什么?(底面边长就是12除以4等于3厘米)三、机动练习事先准备一些机动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A.3x+8=12 B.3x-8=12 C.12-3x=82.把90.060化简,可以去掉的零有()个。
A.1 B.2 C.3 D.03.用一枚硬币连续抛20次,落地后面值的图案分别向上、向上、向下…第20次硬币面值的图案.()A.向上B.向下C.向上、向下都有可能4.某品牌手机打“九折”出售,后又涨价10%,与原价相比较,()。
A.比原价贵B.与原价相等C.比原价便宜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50cm2,则黑色部分的面积为()cm2。
A.33.5πB.37.5πC.40πD.47.5π6.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阴影1的面积比阴影2的面积小23平方米,则BC是()米A.20 B.19 C.18 D.177.东门中心小学今年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数量是去年的()A.90% B.110% C.10%8.河岸边种了200棵树苗,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管理,成活率达到百分之几?()A.200% B.95% C.120% D.300%9.观察下图,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长方体正方体的整理复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
教材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行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图形体积的基础,因此理解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今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教法:教学由复习引入,通过回忆小学阶段所有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整个小学生阶段几何图形中的地位及各种图形相互之间的联系。
知识的整理分为三个层次,先是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制作的知识图,然后是知识图整理的较好的学生全班交流知识图,以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目的,最后是教师展示知识图,其作用一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二是对整理的方法进行指导。
练习题的设置富有层次性、综合性,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采用自主学生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法:1以学生自主整理知识为主,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展示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水平,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巩固加深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使知识的掌握条理系统,培养根据、归纳能力。
2 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水平,通过知识的整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形成空间观念。
3 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积极与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1合理系统的整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提高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案)
(4)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学生在面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时,需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举例:计算长方体箱子、正方体礼物盒的包装纸用量等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掌握相关知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及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推导及应用;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及应用;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思考,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提高对立体图形的认知;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长方体是一种有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其六个面相等。它们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一个长方体纸箱的表面积和体积,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水池的表面积和体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体积计算的拓展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能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肥皂答题卡学生准备:直尺香皂答题卡练习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手里托着一盒新的香皂)香皂是我们的常用物品,对它的作用我们都非常熟悉。
可你们知道吗,工人叔叔在生产香皂时还要计算一些数学问题,大家猜猜看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生1:工人叔叔会算一块香皂用了多少料,生2:会想做一个香皂包装盒要用多少纸,一只大箱子可装多少盒香皂,……同学们想得真不错~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就用到了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今天这节数学课,这块小小的香皂和润肤露就将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这些知识。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香皂”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礼轻情义重”“健康最重要的”的朴素思想。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一)自主回忆1教师用大屏幕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请看大屏幕,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 (板书:特征、表面积、体积)问:什么是体积, 什么是容积,什么是表面积, 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又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板书: 面、棱、顶点)我们在研究立体图形时,一般都是从点线面开始研究的。
2 看来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还真不少,如果我们这样写下去,显得很乱,也太浪费时间了。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2、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通常我们是怎样整理复习学过的知识?学生回答:整理出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梳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机板书:知识点、联系、实际应用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这种方法来整理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1、小组合作整理课前大家已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现在拿出你们的数学整理记录单,把你整理的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并解决你在复习中的问题。
如果发现在整理中有遗漏的内容,就边交流边补充到整理记录单中。
一会在全班进行交流。
看哪个小组对这部分知识梳理得更完整、更全面。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学生能有条理的独立整理复习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整理复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小组交流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遇到困难能主动请教他人,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从而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46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的: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同时,解决一些实际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微机、软件、投影仪、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概念1.长方体的特征。
(1)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
问:这是一个什么物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③长方形和正方体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问:长方体有些什么特征呢?[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上下面(红色)、前后面(蓝色)、左右面(黄色),并使画面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接着微机显示12条棱、8个顶点,使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归纳引导板书:面:6个(有可能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棱:12条(相对四条棱长相等)顶点:8个(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6页第1题。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怎样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或棱长决定的。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分别给出长、宽、高和单位。
单位:分米问:①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式:_________②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列式:__________③求容积(微机显示往长方体盒子里倒砂子的全过程)什么叫容积?怎样计算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2)通过微机显示把长方体转化为正方体。
问:这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什么形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教师继续板书面:6个(都是正方形)正方体棱:12条(长都相等)顶点:8个有关正方体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案例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宁都三小廖光明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56页整理与复习,练习十。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知道各自的计量单位及进率,会总结各自的计算方法。
3.教会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知道各自的计量单位及进率,会总结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长方体或正方体学具,表格,硬纸板。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板书课题.3.简单向学生说明要复习的内容。
板书或课件出示。
二、学生自学(一)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1.我会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我能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知道各自的计量单位及进率,会总结各自的计算方法。
3.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师谈话: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认真自学,小组内积极讨论交流。
(二)出示复习指导一:1.完成教材第56页第1题。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共同完成表格。
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归纳出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三)出示复习指导二:1.每个小组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
(1)什么是棱长总和?什么是表面积?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以上各种的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3)说一说以上各种的常用计量单位及进率。
2.带着上面问题,完成表格。
三、学生展示,教师指导(一)展示一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6页第1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教学设计钓鱼台小学周婵【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17~118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容积)及其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合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归纳整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积累空间和图形领域内容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整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正确应用.【教学难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铁架、圆柱体、500张打印纸、1000张圆形纸.【教学过程】一、系统整理,建构知识1、揭题讲台上摆出: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框架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2、师:你想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点?生回答,师板书特征(注意:学生在说顶点、棱、面时,师要进行总结:“这些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应用体积单位联系3、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咱们先来看“特征”(板书:“特征”前打√)请大家拿出复习单,昨天我们回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行了整理与复习。
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还有什么补充的!备注:在交流“特征”时,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我们看长方体有8个顶点,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长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也有12条棱,而且12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也有6个面,而且6个面完全相等也就是说长方体的这些特征正方体都具备,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补充板书:联系) 师:如果用一个大集合圈表示长方体,正方体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课件出示得出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4、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特征咱们整理过了,接下来咱们再来看表面积(板书:“表面积" 前打√) 师: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生: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说(文字)师板书:()2⨯++=bh ah ab S 长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26a S =正好,咱们又完成了一项接下来看体积(容积)(板书:“体积(容积)” 前打√)5、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师: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什么叫做容器的容积生: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 师: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bh a V =长师:怎样计算正方体的体积3a V =正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还有一个统一公式:h 底S V =过渡师: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 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6、应用你们举了什么例子? 请学生读出自己的例子 请其他学生解决师:课前我们除了自我复习有关知识外,还在书上尝试练习了几题,谁想汇报一下? 1.课本第117页第20题2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⑴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⑵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20(立方厘米) ⑶一辆汽车上邮箱的容积大约是72(升) ⑷一个茶叶罐的容积大约是900(立方厘米) 学生口答后提问,还有没有和她不一样的?这儿有体积又有容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是什么吗?然后集体反馈,并板书.2.课本第117页第21题21. 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复习教课方案及反省◆您此刻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复习教课方案及反省文章内容由采集 !本站将为您供给更多的精选教课资源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复习教课方案及反省教课内容: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第十单元第20-24题及第 30 题。
教课假想:组织学生依据供给的表格,自己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点;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底面积、表面积、不完整表面积和体积、容积;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会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体积,认识侧面积,会用侧面积加底面积计算表面积,并适合延长推行到常有的圆柱体、多面柱体等。
经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感觉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因素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空间观点、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目的:1.学生应用表格法整理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点。
2.正确进行长正方体的有关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交流长正方体之间的联系,适合延长推行到各样柱体。
4.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因素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空间观点、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要点:整理掌握长正方体的特点,正确应用。
教课难点:交流长正方体的联系及推行延长。
课前准备: ppt 课件教课过程:一、激趣导课1.出示:一个点,问:同学们猜猜,这个点运动此后会留下什么?2.动画演示:点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印迹。
(直线、曲线、折线等)点运动成线。
想象生活中点动成线的例子。
(看到的喷气式飞机飞过留下的印迹,流星、礼炮等的印迹。
)3.问: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什么呢?请看动画演示:线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印迹。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线运动成面。
想象生活中线动成面的例子。
(用粉笔擦擦黑板就是线运动形成面、甩动竹杆、甩动系着球的短线)小球这个点运动获得一条曲线圆周,这条短线运动获得一个面 --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56---P57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粉笔盒、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2、屏幕上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两个图形你们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板书:特征、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问:什么是棱长总和?什么是表面积?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它们的特征又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板书:面、棱、顶点)
2、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可以把这些知识很清楚很有条理的展示出来,
你们认为用什么形式比较好呢?(画表格)
3、大家翻过桌子上的答题卡,为了清楚,我们把表格分为两部分,能看懂
么?
4、现在就请你们一边回忆一边整理,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以表格的
形式整理出来。
整理完后,和同桌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整,看谁能够在较
短的时间里全面、具体的整理出来。
5、学生汇报,归纳总结
出示表格:
师:长方体棱长最多只有4条是相等吗?长方体的面最多只有2个面是相等
吗?(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就像我的这个特殊的长方体。
)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一说。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
体,可以把正方体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原有的知
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
)
三、理解应用 走进生活
(一)基础练习
1、大屏幕演示:计算下列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
6cm
5cm 10cm 6 dm
师:表面积和体积都是6×6×6,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2、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长方体中有时有4个面的面积相等。
()
(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相等。
()
(4)a3表示a×3。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扩大8倍。
()
(6)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7)一只正方体的木箱,体积等于容积。
()
(二)强化提高
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的鱼缸的长7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水深3分米。
(出示课件)你能根据这个鱼缸所用的各种材料,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同桌可以进行讨论。
学生提问。
(说一说下列问题实际要求什么?)
问题一:做这个鱼缸要用多长的铝条?(7+3+4)×4
问题二: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大的玻璃?(7×4+4×3)×2
问题三: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大的铁皮?7×4
问题四:这个鱼缸装了多少水?7×3×3
问题五:这个鱼缸能装多少水?7×3×4
师:这些问题你能够解决吗?(只列式不计算)教师巡视。
问题六:如果老师往里面放一些鹅卵石后,水面上升了1厘米,那么鹅卵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3×0.1
师:这种方法就是在我们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它也有一个计算公式,它是怎样的呢?(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鹅卵石的体积)师:在这样一个普通的鱼缸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数学问题,那大家想想你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能找到哪些跟我们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问题吗?
2、想一想,说一说
判断下列各问题实际是要求什么?
①操场上的沙坑占地面积是多少,需求它的
②做一个纸盒需要多大的纸板,需求它的
③仓库所占的空间有多大,需求它的,
④集装箱能装多少货,需求它的。
⑤贴一圈包装纸的面积,需求它的。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所以有人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出示牛奶盒。
老师也在牛奶盒中找到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
把两个牛奶盒拼在一起,可以怎样拼?怎么拼最省包装材料?(
同桌讨论)
左右面拼在一起,减少的面积:10×4×2=80(为什么要×2?)
上下面拼在一起,减少的面积:6.5×4×2=52
前后面拼在一起,减少的面积:10×6.5×2=130
师:你发现了什么?(减少的面积最大,所以最省材料;把最大的面拼在一起,减少的面积最大)
4、四盒牛奶怎样拼最省包装材料?你支持哪一种拼法?
前后面拼在一起,减少的面积:6.5×10×6=390
师:还可以怎样拼?
前后拼,再左右拼,减少的面积:4×10×4+10×6.5×4=420
师:这一种实际上大大小小重叠了几个面?牛奶的包装就是采用这种拼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经验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去尝试去实践。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给定数据的题目,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这种练习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
四、课堂总结适当延伸
1、师: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2、适当延伸: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牙膏盒,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得到
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这个牙膏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我们同学呢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学习的有心人,真正做到我们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一节课复习完后,宜让学生谈谈收获与遗憾,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而延伸题则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出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让数学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激励着一部分学生。
)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特征面棱顶点
棱长总和
表面积
体积
(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