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优秀将领李秀成

合集下载

从陈玉成与李秀成之间的关系看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1

从陈玉成与李秀成之间的关系看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1

从陈玉成与李秀成之间的关系看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摘要:在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之中陈玉成与李秀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深远,在浦口、三河中李秀成与陈玉成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分歧丌始表面化。

而在湖北、第二次西征、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与李秀成这两个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之问的军事战略思想分歧进一步激化,导致了这三次战役的失败一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衰亡。

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分歧直接影响了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分歧大于合作,这样就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衰亡。

关键词:陈玉成李秀成军事斗争李秀成与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者中的佼佼者,也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值得歌颂的人物。

但是他们也是影响太平天国后期命运的最重要的人物。

陈玉成(1836~1862年),原籍广西桂平县,后移居广西藤县。

贫苦农民出身,14岁时随叔父陈承加入太平军,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

定都天京后被杨秀清选拔为左四军亚典圣粮,职同监军。

第二年五月太平军西征,在攻取武昌的战役中,他率领五百“天兵”首先登城攻入武昌。

18岁的陈玉成在这次战役中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略,被超升为殿右三十检点。

1 853年2月,陈玉成和李秀成等随燕王秦日纲救镇江。

当时,镇江守将吴如孝被清军围困,外援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陈玉成亲自驾一小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进镇江城,和吴如孝一起制定内外夹攻之计。

陈玉成、吴如孝从城里打出来,李秀成率奇兵从偏道攻城,终于把清将吉尔杭阿杀得大败,镇江之围遂解。

陈玉成智勇双全、年轻有为、战功显赫,敌人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说他是太平军中“最为可恨者”。

李秀成,本名以文,后来洪秀全给他改名为秀成,广西省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大黎里新旺村人。

他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舅父是个村塾教师,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

然后,又推荐他到其他村塾帮工,一边做工,一边自学.大黎里在藤县西北,界于燕县、平南、永安州之间,四面大山,中间平原数百里,居民多外来占籍者。

李秀成之死

李秀成之死

李秀成之死文丨王开林★平天国轰轰烈烈十四年,险些将清王朝推人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实事求是地说,其文化建设方面的作为乏善可陈,其军事拓展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以战略、战术为参照坐标,后世公允的评判是:开国六王中,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的本领最强;卫国百王中,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的手段最高。

四人皆被杀害,杨秀清死于政变内订,石达开死于穷途末路,陈玉成死于轻信苗沛霖,李秀成死于保全幼天王。

在天朝雪崩堤决的末期,李秀成之死等于拉下了曲终人散的帷幕,引人注目的兴趣点尤多。

倾覆之前,夭京城内情形如何同治元年(1862)春,湘军大将曾国荃急于图功,兵行险着,挥师攻克秣陵关,随即 入驻雨花台,对天京(今南京)初步展开攻势,但因其兵力不足两万人,暂且无法形成威慑。

曾国荃是湘军大帅、两江总督曾国藩的胞弟,绰号“曾铁桶”,围城打援是其拿手好戏,太平天国江北的头号堡垒安庆素以坚固著称,曾国荃率军围攻两年多,将它攻克,名震遐迩。

适值海暑时节,曾国荃顿兵于金陵城下,湘军很快就遭受到疫病袭击,非军事减员日益严重,但这支劲旅仍然能够以寡敌多,46个昼夜间,屡次击退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的反扑,扎牢了铁寨,站稳了脚跟。

当曾国荃统兵攻打天京时,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正踏上一条不归之路,被他轻信的反侧之徒、安徽军阀苗沛霖诱捕出卖,死于清军统领胜保之手。

大厦将倾,李秀成独木难支。

当时,天王洪秀全身患重病,他真正信任的大臣是其长兄信王洪仁发、次兄勇王洪仁达、堂弟干王洪仁开,还有一位神秘的沈真人(沈桂),这些人都不会打仗,不能统兵,要保卫天京城,根本指靠不上,而真能指靠上的军事统帅则是他并不怎么信任的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有两方面的难处:一方面,湘军大将曾国荃挺过至艰至险的日子后,开始不断增兵,湘军大帅曾国藩洞察全局,及时调遣虎将鲍超率领霆军前往增援,湘军水师与陆师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天京被清军重兵合围、粮尽援绝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李秀成多次劝说洪秀全及早放弃天京,另谋生路,但洪秀全执意不允。

历史趣闻李秀成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李秀成?

历史趣闻李秀成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李秀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秀成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李秀成?导语:梁启超极力推崇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并为之作传。

《李鸿章》这本传记里有不少章节言及李秀成,一提及时即是一连串的好评:“聪慧明敏,富于谋梁启超极力推崇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并为之作传。

《李鸿章》这本传记里有不少章节言及李秀成,一提及时即是一连串的好评:“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

”论及当时李秀成的功绩则说:“故洪氏未叶,得以扬余烬簸浩劫,使官军疲于奔命,越六七载而后定者,皆秀成与陈玉成二人之力也。

玉成纵横长江上游,起台飓于豫、皖、湘、鄂;秀成出没长江下口,激涛浪于苏、杭、常、扬。

及玉成既死,而洪秀全所倚为柱石者,秀成一人而已。

秀成既智勇绝人,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士心,故安庆虽克复,而下游糜烂滋甚。

自曾军合围雨花台之后,而于江苏地方及金陵方面之各战。

使李鸿章、曾国答费尽心力,以非常之巨价,仅购得战胜之荣誉者,惟李秀成之故。

故语李鸿章者不可不知李秀成。

”写到李鸿章建功立勋,却在克复天京一节之末,以大篇幅对李秀成的诸多事迹赞不绝口:“李秀成真豪杰哉。

当存亡危急之顷,满城上下,命在旦夕,犹能驱役健儿千数百,突围决战,几歼敌师。

……及城已破,复能以爱马救幼主,而慷慨决死,有国亡与亡之志,推古之大臣儒将,何以过之,项羽之乌骓不逝,文山之漆室无灵,天耶,人耶?吾闻李秀成之去苏州也,苏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

至其礼葬王有龄,优恤败将降卒,俨然有文明国战时公法之意焉。

……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梁启超对忠王给予极高评价,这些评价甚至高于传记主角李鸿章本身:“李鸿章与李秀成。

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

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

秀成之用兵之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太平军李秀成才华颇高 最终真的投降了吗?

历史趣谈:太平军李秀成才华颇高 最终真的投降了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军李秀成才华颇高最终真的投降了吗?导语:李秀成是天平天国后期非常重要的将领,在天平天国面临衰亡之时,与陈玉成等人一道支撑起太平天国。

封忠王,号荣千岁。

李秀成在后期的表现,李秀成是天平天国后期非常重要的将领,在天平天国面临衰亡之时,与陈玉成等人一道支撑起太平天国。

封忠王,号荣千岁。

李秀成在后期的表现,对于太平天国的局势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这样一个才华颇高,获得了许多非凡成就的农民起义军将领,应该会得到后世许多的赞扬。

然而事实上他却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而他争议的源头,就在于他在被俘虏之后,写下了上万字的自供。

从23日被抓,到次月七日被处死,一共有十六天。

在在十六天的时间里,他花了一般的时间,写下了他的自供书,也就是后世闻名的《李秀成自述》。

当今许多研究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的学者,总免不了从他的自述中去寻找太平天国的真实历史。

在自供书中,李秀成表现了一种乞降的心态。

面对前来审问他的曾国藩,他对曾大加谀颂,说:“久悉中堂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玉驾出临瑶。

”又说:“我见老中堂大义恩深,实大鸿才,心悔莫及。

”不仅如此,他还明确指出自己没有遇到好的君主,说:“一身屈错,未遇明。

”对于天京被清军攻陷,最后沦落,也没有表示出半分哀叹,甚至还说:“我主无谋,清朝有福。

”如光光是这些也就算了,但是在自供中,他还表示过,要对大清皇帝尽义,言:“尽义对大清皇上,以酎旧日有罪愚民”,“免大清心腹之患再生。

”李秀成这样的一个反应,不仅让人心生疑惑,他这是乞降变节了吗?现代学者,在研究李秀成被俘之后,写下上万字的自供,有这样两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军事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谁更厉害?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军事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谁更厉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军事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谁更厉害?
导语: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晚期将领,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在太平天国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陈玉成幼年父母双亡,十四岁跟随叔父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晚期将领,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在太平天国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陈玉成幼年父母双亡,十四岁跟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十八岁的时候随军西征,进攻西昌,率五百勇士率先登上武昌城头夺得首功。

陈玉成一路从童子军到童子军首领,到殿右三十检点等,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其骁勇善战,在太平军中夺得声名。

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陈玉成被洪秀全封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与洪秀全一同执掌军政大事,使得人心惶惶的太平天国开始稳定下来。

陈玉成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战役无数,是一位值得后世人敬重的将领,他曾经多次解太平天国危局,更是与忠王李秀成一起攻陷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危局。

尽管陈玉成个人能力十分出色,拥有极高的军事眼光,但是因为太平天国整个历史走向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呈现不可逆转之势,所以陈玉成最后还是没能看到真正的“太平天国”。

他后来受已经投降清朝的太平天国将领苗沛霖的诱骗,踏入清军包围圈,被清军合围,最后凌迟处死。

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个人都是太平天国晚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对太平天国后期的局势拥有很高的影响。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英王,一个是忠王,在太平天国前期的主要战将,死的死,出走的出走之后崛起,一力承担起太平天国后期危急的局势。

生活常识分享。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

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

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一)矛盾的历史现象历史的现象是多么矛盾。

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

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混合在一起了,多么不调和,多么不一致!怎样对待这件事,怎样理解这件事?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英勇的忠王怎么会写出丧失革命气节的自述!?一定是曾国藩的伪造。

”有人曾经简单地否定自述的真实性,来为李秀成辩护。

但是,经过历史学界一番争鸣之后,这种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

又有人说:忠王在自述里确实写了一些污辱自己、奉承敌人的话,甚至表示要向敌人投降,虽然这些话对李秀成的英雄事迹来说是个污点,但是那都是假的。

忠王的目的在于利用“伪降”来争取敌人的宽大,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满汉统治者,并且争取曾国藩调转枪口去对付外国侵略者。

主张这种说法最力的是罗尔纲先生。

罗尔纲先生在《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以下简称《笺证》)“三版自序”里说:“必须先对忠王的委曲的隐秘的心事有所了解,然后才不致入了那些诬罔先烈的皮毛之见。

”(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三版,第6页。

)他在该书三版的考证里指出:“在忠王自己打算,如果经过伪降,得到释放,借招降为名,先保存革命的实力,然后等待曾国藩与满清皇朝之间的矛盾的爆发,或满清皇朝、汉族官僚地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的爆发,他就企图利用这一情势的发展,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推翻反动统治,以达到恢复太平天国的目的。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参考一:李秀成简介李秀成(1823~1864)中国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

广西藤县人。

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

1863年6月16日,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

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参考二:李秀成简介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

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齐“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

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

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参考三:老干部工作总结李秀成简介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

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

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

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

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

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

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齐主持军事工作。

第二年,被封为忠王。

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

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邻。

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

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

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

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

洪秀全不听。

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

忠王李秀成是受了什么刑而死的?

忠王李秀成是受了什么刑而死的?

忠王李秀成是受了什么刑而死的?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曾国荃督湘军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

第二天清晨,忠王李秀成带一千多人,护着幼天王从太平门冲出。

这一着确是高招,一百年后,毛泽东登上太平门,盛赞李秀成这种胆识和智慧。

出城后,李秀成让幼天王等先走,自己断后。

由于李秀成出城时把自己惯骑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现找的马很不得力,渐渐地跟不上队伍,后面敌兵紧追,不得已,只好藏在南京郊外方山的农民家,不料被两个奸民认出,并向敌人报告,,李秀成不幸被俘。

,李秀成被送曾国荃部肖孚泗营。

据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日记记载:曾国荃“闻生擒伪忠王至,中丞亲讯,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

或告予,予以此人内中所重,急趋至中丞处。

耳语之。

中丞盛怒,于座跃起,厉声言:‘此土贼耳,安足留,岂欲献俘耶?’叱勇割其臂股,皆流血,忠酋殊不动。

”曾国荃久攻南京不下,对李秀成恼怒之极,暴跳如雷。

而李秀成则表现的大义凛然。

当晚,赵烈文前来探访。

李秀成与之作了长谈。

最后,赵烈文问李秀成对生死作何考虑,李秀成答道:“惟死而已”。

但也留了一句话:“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遣之,免戕害彼此之命,则瞑目无憾!”此时在安庆的曾国藩听说抓获了李秀成,一面上奏朝廷:对李秀成是“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

”一面赶往南京。

,曾国藩赶到南京,当晚即提审李秀成。

审后,曾国藩下决心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第二天,曾国藩给在安庆的儿子曾纪泽写信说:“伪忠王曾亲讯一次,拟即在此正法。

”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主要是怕清廷从李秀成嘴里得到对他不利的东西。

李秀成俘获李秀成,轰动朝野,为对天下有个交待,曾国藩“取伪忠王详供”,让李秀成写一份“供词”。

于是,李秀成在他生命的最后17天中,不顾伤痛和酷暑,留下了一部数万字的“自述”。

李秀成被害后,曾国藩把李秀成自述作了删改,抄一份交清廷。

为掩天下人耳目,十几天后,就在安庆刊出了经曾国藩删改的刻本,取名《李秀成供》。

简历

简历

李秀成李秀成又配合石达开参加破袭江南大营的战斗。

李秀成等进驻天京城外东北燕子矶观音门。

石达开部进占黄马群,把敌人切成两半。

20日,太平军与清军统帅向荣发生激战,攻破孝陵卫满、汉营寨二十余处。

杨秀清亲自派人从城内策应。

最后向荣败走丹阳,自缢而死,江南大营土崩瓦解。

1856年9月的天京变乱李秀成使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

在“朝无佐政之将”的情况下,洪秀全重建新的领导核心。

1857年10月,李秀成被升为副掌率,提兵符令,进入了领导核心。

但这时的洪秀全,“不肯信外臣”而“专信同姓”。

李秀成极力劝告洪秀全,要“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

”李秀成的犯颜直谏,惹恼了洪秀全,将李秀成一度罢官,经过李秀成和在朝文武的据理力争,才又恢复了李秀成的职务。

1858年,洪秀全恢复前期五军主将制,李秀成为后军主将。

同年,清军进逼天京,洪秀全任命李秀成主持天京解围的战斗。

8月,他约集太平军各地守将在安徽枞阳召开军事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除京围的作战方案。

会后,陈玉成东进破庐州、克滁州。

李秀成在滁州东南乌衣与陈玉成合兵击败清军主力德兴阿、胜保部。

紧接着奔袭浦口,摧毁江北大营,敌都统德兴阿部被歼一万多人。

正当陈玉成和李秀成乘胜扫荡苏北战场时,湘军首领曾国藩在安徽发动大规模进攻。

李秀成配合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歼敌李续宾部六千人,沉重打击了湘军的气焰,稳住了长江上游的局势。

三河大捷后议事厅李秀成与陈玉成又合兵解六合之围,拔清军营盘六十余座。

在李秀成、陈玉成和清军拚死奋战不断为太平天国事业立下显赫战功的时候,洪秀全封从香港回到天京还不到一个月、尚无尺寸之功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接着封陈玉成为英王。

敌人利用这一时机,指使叛将李昭寿寄书给李秀成劝降。

此信被天京戍卫部队查获。

洪秀全得知此事十分震惊,立即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

将李秀成的母妻押当,并下令封江不准李秀成回京。

此时,困守浦口的李秀成内无军饷支兵,外无援兵相救,但仍坚持与清军进行艰苦的战斗。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李秀成(1823~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广西客家人。

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

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秀成生平简介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8月7日,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家境非常的贫寒,后来参加了太平军,屡立战功,获得了提升,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进行的战役中可以说数次打败清军,堪称一代豪杰。

1855年清将吉尔阿和总兵张国梁围困镇江,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天京的安全。

1856年2月李秀成与秦日纲、陈玉成前去解镇江之围,李秀成亲自率领三千人马趁着夜色越过汤头岔河与陈玉成、吴如孝内外夹攻,给与清军重大的打击,解除了镇江之围。

太平军乘胜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

镇江大捷使得太平天国的声威大震。

1856年,刘秀成在镇江之役之后与大将石达开参加了破袭清军江南大营的军事行动,清军与太平军发生了激战,太平军攻下了清军的孝陵卫满、汉营寨二十余处。

杨秀清从城内进行策应,清军统帅向荣兵败自杀,清军的江南大营彻底的瓦解。

可以说这两场战役李秀成功不可没。

1857年,李秀成被封为合天候,掌握了军事大权,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石达开,不用于安、福王,遭到洪秀全的严斥并革除封爵。

事实证明李秀成是具有非凡的远见与知人善用的,洪秀全的决定是错误的。

1858年,李秀成与陈玉成一起主持军事工作,成为了一方统帅。

1859年,李秀成被封为忠王。

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清军攻陷,李秀成率领一千多人与幼天王突围出去,但是后来被村民俘虏献给了清军,在狱中,李秀成写下了几万字的自述,8月7日被曾国藩在南京处死,时年42岁。

太平天国主要人物介绍

太平天国主要人物介绍

太平天国主要人物介绍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

广东花县(今花都市)官禄人。

青少年时屡试不中,颇受刺激。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一次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自信为上帝使者,并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

他又在两广传教,并于1847年后成为广西拜上帝会的首领。

他制定了宗教和道德的戒律“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组织和约束拜上帝会会众,进行推翻清朝而另建新朝的活动。

其间,洪秀全与冯云山及广西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领导核心,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以坚定信徒信心。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

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

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

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

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

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

三年四月病卒。

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杨秀清杨秀清(1821~1856),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

广平桂平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拜上帝会。

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

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

金田起义后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

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节制诸王。

他是起义军前期的实际指挥者,曾指挥太平军成功地突围永安,攻克武昌、汉口、汉阳等重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他又筹划、组织了太平军第一次西征和北伐诸战役,并以其名义与英国公使通信,宣布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

他战功显赫,位高权重。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之谜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之谜

州 治南一 百 四十五里 , 其界 , 安东 ( 今 涟水 ) 、
沭 阳 共 得 三 分 之 一 ,海 州 得 三 分 二 。 南 岗 镇
( 今连 云港市灌 云县南 岗乡 )居 湖西 ,新 安镇
京 师 ”; 一面 嘱李 秀成不要 在供 状上 写 明 自己 是 海 州人 ,只写 参 加 起义 时 寄 居广 西 ,为 日
李 学 富 ,多 少 年 来 ,人 称 ‘ 小 王子 ’ ,在 我 们
度 势 ,认 为 天 京 城 破 ,只是 时 间 问 题 。而 城 内 严 重缺粮 , 如果坚持下去 , 军 民必 然 遭 殃 。 曾 、
这 一 带 当兽 医 ,和 他父 亲 李 秀成 一样 ,都会
针灸。 不信 , 你 问赵大庄 私塾先 生 ‘ 徐 大爹 ’ !”
二是 容幼天王洪天贵福 出城 ,不得追赶 。
李学 富告 诉 王公 王 与 ,为掩 盖 实情 ,天京 城是 清 军人 城 后 补轰 的 。李 秀成 先安 排 家将 带着 “ 小 王 子 ” 潜 逃 出城 ,径 去 海 州 家 乡 硕
项 湖滩 藏伏 , 自己带 着洪 天 贵福 冲 出城 墙 缺 口。后 来 得 悉 入 城 的 清军 背信 而无 恶不 作 , 后悔 不迭 , 而洪天 贵福也被 冲散不 知下落 ……
曾 国荃刺杀李 秀成 ( 素描 )
国故 事 的 《 洪 杨 演 义 》供
他 消 遣。谈 及 李 秀 成 时, 老农 一 语 惊 人 : “ 忠 王 李 秀 成 就 是 我 们
王: 只要让 出天京 ,什么条件 ,
皆 可 商 量。 忠王 得 知 后 审时
海州 ( 江 苏 连云 港 市 的 旧称 )人 ,他 的儿子
绝 望 之 下 ,李 秀 成 想 在 一 问 破 庙 里 自杀 ,被

李秀成的最后时刻

李秀成的最后时刻

了 ,亲兵报告 了萧孚 泗 ;于是故意宴请 陶大
连续 写了十天
来 ,让他不得脱 身。萧 自领亲兵一百余 名飞
奔涧西村 ,将李秀成押解而归 。
当时 ,李秀成并没有写供词。
两说稍有不 同 ,但李 秀成终究是成 了湘
直 到五 天 以 后 ,曾国 藩 由安 庆 来 到 南
军 的 阶下 囚 。
中 ,由四个健卒抬来 。曾国荃端坐大堂 ,列 可惜 !”还说 : “人杰也 ,不早遇知 己 ,乃
兵 如临大敌 ,数次 问话 ,李秀成傲然 视之 , 如 此 。”李被触 及心境 ,哭 了。这时 ,他所

不发一语 。曾在众 人面前 ,太丢面 子 。他手 执持的倔强气终于消解 了。
握 铁锥 ,对着李秀 成遍体狠刺 ,血流如注 。
薛福成事 后所 调查的 ,说 陶大 来原本是要赴 江南各地还 都有旧部 ,如能允 许我写封信 ,
太 平 门外 李 臣典 营 告 密 的 ,路 过钟 山 ,腹 让他们 自行解散 ,并得到妥 善安排 ,免得 无
中饥渴 。就在附近萧孚 泗营的某相识伙夫处 辜的死去 ,我虽死也无憾 了。”
休 息 ,闲谈中漏嘴说及 此事 。伙夫对亲兵 说
有名有姓人物 ,一个都没有 搜获 ,像望王黄 有意 掩护 。他为表示感谢 ,要将所 吊之物 相
文安 ,竟能混 迹在机 匠营 以度晚年 ,学王胡 谢 ,不料 已为另一批百姓取去 。这帮百姓 要
海隆 、贵王 陈得 顺等也是在城破 后若干天 , 平分 ,那帮 百姓说 : “此物是天朝大头 目方
人 物 f 43 l
李秀成 的最后 时刻
·《实说 太平天国》 盛巽昌 著
李秀成 (1823-1864年),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被洪秀全封为忠王。1864年7月被俘,在狱中 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8月7日被杀,年仅42岁。

谈李秀成伪降论

谈李秀成伪降论

谈李秀成伪降论摘要: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自述》引起了无数人的探讨与辨析。

本文从李秀成的出身、成长、斗争中的表现等方面浅析了李秀成的投降是伪降。

关键词:李秀成伪降天平天国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革命将领之一,他以雇农参加革命,历经革命爆发、发展、鼎盛时期,是一位有着丰富斗争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的忠诚战士。

在革命低潮的紧要关头,李秀成力挽狂澜,赢得了天朝后期的数次军事胜利。

那么,这样一位成功卓著的将领,为什么在被捕几天后却又有了《自述》,而投降清廷呢?笔者在查阅多方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秀成是伪降于清朝廷。

其理由如下: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其整体出发,全面详实地从实际情况了解得出结论。

首先,从李秀成的出身、成长经历看,在苦难的岁月里凝聚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李秀成于一八二三年出生于一个贫寒雇农家庭,由于偶然的机缘,念了一些书,然而生活中的阶级压迫和地主剥削深深地在李秀成的内心烙下仇恨的印记,从而在金田起义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太平军,同地主阶级展开了不屈的斗争。

而正因为作战的英勇、对天朝的忠诚、为人秉直无私,李秀成才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员大将。

其次,从李秀成的革命经历来看,在斗争中表现了果断的斗争才能。

在胡以晃军中,李秀成由二十指挥升为殿右二十二检点,又于1856年升为地官副丞相,这一切无疑应当归功于他为人忠诚、作战勇敢的原因。

在解镇江围之役、渡江破江北大营之役、大败清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之役、攻破扎在天京城外孝陵卫清朝钦差大臣向荣江南大营之役,李秀成都建立了功勋。

在经历标志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天京事变后,李秀成成为后期力挽狂澜的重要将领。

在天朝危急之时,李秀成与陈玉成合作经浦口之役和三河之役,使太平天国奇迹般地扭转了危局,打破了清政府的如意算盘。

在这两次战役中,李秀成都表现了他的天才领导才能和对革命的忠诚。

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李秀成芜湖用兵,以围魏救赵的计谋攻破江南大营,解救了天京之围,然后又乘胜克服苏州和常州,建立苏福根据地,收浙江,卫天京。

将相故事-忠王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人物结局

将相故事-忠王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人物结局

将相故事-忠王李秀成简介李秀成人物结局李秀成是太平天国中的著名将领,后封忠王,是太平天国后期撑起局势的重要大将,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人物档案姓名:李秀成别名:李以文、李寿成国家: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出生时间:公元1823年去世时间:公元1864年信仰:拜上帝教职业:太平天国将领、忠王职位:殿前吏部又副天僚,开朝真忠军师爵位:忠王荣千岁代表作品:《李秀成自述》主要成就: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公元1823年,李秀成在广西藤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

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也促使他产生了对当朝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他后来选择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关键所在,参加起义之后,李秀成很快因为作战勇猛,履立战功,从一个普通的起义军成长为一位非常勇猛的将领。

1856年,因在破江南大营时立功,任地官副丞相。

第二年,就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

1858年,任后军主将。

159年,封忠王,号称荣千岁。

李秀成真正成长起来,要算的上是在爱天京事变之后。

天京事变,作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不是没有缘由的。

因为在天京事变中,接连损失了太平天国前期好几位大将。

特别是在杀死杨秀清的同时,不仅仅只斩杀他一人,而是将他的部族全部杀害。

首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爆发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取缔洪秀全的地位,成为太平天国中掌握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

除了名分之外,杨秀清的势力已经远胜洪秀全。

而一个“天京事变”,基本上将杨秀清一部势力清洗,其对太平天国整个局势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再来这么一清洗,太平天国的中上层将领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自然要尽快弥补空缺,好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李秀成就是在这个时候,和陈玉成一起顶上来,主持军事工作的。

李秀成和陈玉成都是天平田国后期非常勇猛的战将。

在太平天国已经趋向衰弱的时候,李秀成仍然能带领太平军获取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诸多战役的胜利。

最新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最新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2016-04-12 02:12阅读:851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一、金田起义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

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

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

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

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

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

〕长、次兄在家种田。

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

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

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

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不敢拜别神。

为世民者,具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

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星罗数千里。

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

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

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

太平天国天京城破的时候,洪秀全的儿子是怎么逃出去的?

太平天国天京城破的时候,洪秀全的儿子是怎么逃出去的?

太平天国天京城破的时候,洪秀全的儿子是怎么逃出去的?本文导读:到了1863年12月时,四面而来的湘军已经把天京围成了铁桶一般了,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李秀成建议洪秀全“让城别走”,以图东山再起,但却被洪秀全彻底拒绝了,还口口声声地说“朕是受上帝旨意,是唯一的真命天子,何惧曾国藩之流。

朕的江山,尔不扶,有人扶!”甚至还号称要搬来天兵,决一死战。

就这样,天京彻底成了一座死城,没有一个人能事先逃出去,包括洪秀全的儿子洪福天贵,也就是后来的幼主。

太平天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而此时洪秀全却病危不治,一命呜呼了,只留下了一座被湘军死死围住的天京城。

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京城,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有紫金山、长江天险,修筑得十分坚固,湘军在曾国荃的率领下,以挖地道、居高架设山炮等方式,昼夜不停地进攻。

在这种环境中,洪秀全的儿子洪福天贵继任幼天王,由李秀成辅助。

虽然李秀成凭着勇猛和智谋,多次挫败了曾国荃的掘地战,但围困日久之后,既无援军又没粮草的天京还是在湘军日以继夜的攻击中,被炸蹋了一段城墙。

据幼主洪福天贵后来的供述中记载,城破那天,他站在内城城楼,眼睁睁地看着湘军鱼贯而入,只能慌慌张张地抛家弃子逃命。

而守城的主将李秀成此时也找到了幼主,商讨逃脱的办法。

战火纷飞,面对的又是彪悍的湘军,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李秀成等人领着一些亲兵,穿着湘军的服装,簇拥着幼主,企图趁着夜色蒙混过关,可是很快便在城门处被发现了,双方当即便短兵相接,李秀成等人知道,被拖住越久逃脱的机会就越少,于是他大义凛然,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幼主洪福天贵,自己却在混战中被俘获了。

在很多人看来,幼主洪福天贵之所以能逃脱重重围困,主要的原因在于李秀成的忠诚,让出了坐骑。

不可否认,这一举动的确有所帮助,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三国时期,曹操兵败之后,由于有身穿红袍、面有长须而被孟超的西凉兵一路狂追,最后只得割须弃袍,仓皇逃跑,由此可见,逃跑的时候越大众化、越不特立独行越好。

李秀成亲供手迹

李秀成亲供手迹

李秀成亲供手迹《李秀成亲供手迹》内容简介:一八*** 年七月廿三日天京城被曾国荃率部突破。

李秀成领千余人护幼主突围后。

在南京方山丁村被村民俘获。

献至清营。

廿八日。

曾国藩由安庆抵金陵。

亲审李秀成并令其书写供词。

是年八月七日。

曾国藩杀李秀成。

之后将李秀成所写供词删改。

命人抄写二份。

一份送清廷军机处。

另一份则交其子曾纪泽保存。

并于安庆刻板付梓曰《李秀成供》。

此即世所称“九如堂本”。

而李氏供词手迹原稿则秘不示人。

直到一九六二年七月。

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将李秀成供词手迹交台湾世界书局影印。

名《李秀成亲供手迹》。

至此“湘乡曾八本堂藏”原稿始公布于世。

安庆九如堂刊印本共二万七千八百一十八字。

而湘乡曾八本堂藏李秀成亲供手迹较刻本多九千余字。

约三万六千一百字。

计七十四页。

除此手迹与刻本外。

光绪末年。

扪虱谈虎客根据曾刻本再加删改。

交日本广智书局刊入《近世中国秘史》中。

一九四四年。

广西通志馆吕集义先生曾获阅曾氏家族秘藏多年的《李秀成亲供手迹》。

用“九如堂”刻本对勘。

抄补五千六百余字。

并摄供词手迹照片十五帧。

出版铅字排印“广西通志馆”本。

李秀成供词版本流序。

以上述四种为主。

余则不足论。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

李秀成在供词中对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及人物。

战役等皆有记录。

史料价值甚高。

历史学者每从李秀成供词里获得太平天国详细资料并引发争论。

但因供词原稿秘不示人。

世人对李秀成。

曾国藩之论多援传说。

因此。

出版《李秀成亲供手迹》对厘清历史。

比勘史料颇具价值与意义。

此版按曾约农“湘乡曾八本堂”藏本原貌影印。

原册高一七三厘米。

宽二七厘米。

作者简介。

李秀成。

广西藤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曾随舅父读书两年。

因家贫不能多读。

遂于村塾帮工以补家用。

一八五一年参加太平军。

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得杨秀清保举为右四军帅。

继而升任后四监军。

驻防天京城外高桥。

同年秋。

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

得石达开赏识。

一八五六年。

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两役中立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张)太平军当中能称得上政治家的只有两个人,前期是冯云山,后期是李秀成。

冯云山为太平天国接生,而李秀成呢,则是为太平天国送终。

(第二张)而我今天主要要讲的是太平天国后期优秀将领李秀成。

李秀成出生于广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艰难。

(第三张)1849年,李秀成二十六岁,他加入了拜上帝会。

(第四张)2年后,也就是1851年初,拜上帝会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经过多年筹备后,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

(第五张)同年3月23号,洪秀全在广西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建国号“太平天囯”,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第六张)然而李秀成错过了洪秀全3月东乡称王的盛典,刚刚赶上了9月永安建制的正规化操作,这一切的繁华都和李秀成无关。

9月份参军的他,只需背熟十款天条,坚耐威武,放胆诛妖。

(第七张)李秀成的这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奋斗史,他是从最底层圣兵开始做到一代忠王的,是典型的艰苦奋斗型的选手。

他还有一个超级粉丝就是梁启超,梁启超曾经说过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二李都是近世之人豪,曾国藩、左宗棠他们评价太平军将领的时候,往往要加上狡和猾这样的字眼,但是他们提及李秀成始终会以正大光明的大将来评价他。

(第八张)1851到1853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一路从金田打到南京,
(第九张)并宣布定都金陵,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第十张)当时的咸丰帝命令南北十省40余名在籍官员办团练,办得最成功的就是曾国藩创立的湘军。

(第十一张)1856年天京事变中,三王被杀,翼王因被怀疑而远走,太平天国由此走向衰弱。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

在“朝无佐政之将”的情况下,李秀成进入了领导核心。

(第十二张)翼王远走前,李秀成极力劝告洪秀全,要“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

”李秀成的犯颜直谏,惹恼了洪秀全,将李秀成一度罢官。

(第十三张)到了1858年,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击败湘军,获得了三河大捷。

(第十四张)在这之后,李秀成被敌人奸计陷害,妻儿被挟持。

自己仍然困守浦口。

内无军饷支兵,外无援兵相救,但仍坚持与清军进行艰苦的战斗。

李秀成的勇敢作战和忠贞不渝的表现,解除了洪秀全对他的疑虑。

洪秀全亲书“万古忠义”四字送给李秀成,并晋封他为忠王。

(第十五张)1857年6月清军重新组建的江南大营在当年年底,一举攻下了镇江。

还挖掘一条深宽大壕,在天京城外,绵延一百多里长,使人称为万里长壕。

(第十六张)李秀成采用了一种围魏救赵之策。

1860年3月19日,李秀成率部突袭他们粮饷的供应地杭州,当清军增援部队赶到时,李秀成却早已返回天京。

在天京的战场,派其余将领兵分五路环攻江南大营。

(第十七张)李秀成说,“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先须连万心而作一心” ,这战是由李秀成亲自组织,带领,并最后获得巨大成功的一战,就连曾国藩都说,这战是李秀成的“最得意之笔”。

陈玉成、李秀成两人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很长一段时间内,清军只视陈玉成为劲敌,根本不把李秀成放在眼中。

李秀成也承认这时“英王名显,我名未成”,直到二破江南大营,李秀成才声名鹊起。

(第十八张)二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再率大军东进,直取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富庶地区,忠王李秀成就此成为苏州的新主人。

李秀成来到苏州之后,展示了他才华当中更强大的另一面,他在这里大施仁政,狠抓经济,。

(第十九张)后来,1862年10月,深谋远虑的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京城不能守……让城别走“的建议。

但此时的洪秀全断然拒绝了这一正确建议。

(第二十张)可惜好景不长,清军和洋人联合起来,甚至组织了洋枪队来打压太平军。

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围要塞尽失。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

(第二十张)李秀成在洪秀全晚年时表现了一种大将风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独立支撑太平天国,一直支撑到1864年。

1864年7月19日晚上,李秀成为了保护天王洪秀全留下的儿子,李秀成告别了家中的老母和妻儿,带着残留的一千多士兵,选择了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太平门,从被围成铁桶的天京城成功突围出去。

(第二十一张)虎落平阳的的李秀成被饥民发现,他们豪不客气地瓜分了李秀成的财务,然后向湘军告密,农民起义军的一代忠王就这样栽在了另一群农民的手里,有人曾劝他剃发,换装逃命。

李秀成说,我为大臣,国破主亡,若不能出,犹死而已,说我出不去,我就死而已,若果有命能出险,如果我还能有命能出险,难以见我官军,我把头剃了,如果我突出去了,我拿什么脸去见我手下的官兵。

(第二十二张)李秀成7月22日被俘,8月7日被处死,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

读书不多的李秀成每日以六七千字的速度,完成了《李秀成自述》,这是一篇无比珍贵,但是也给他带来巨大争议的文章,他回顾了自己的起义经过,记录了太平军的重大事件,总结了导致太平天国毁灭的十大错误。

同时他也在自述当中流露出,没有遇到良主的感叹,赞美了曾国藩的过人之处,指出湘军招降太平军的十大要领。

李秀成被处决的时候42岁,命运的结果实在有些糟糕,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自己呢,并没有太后悔,他只是慨叹,人事已尽,死可无憾。

如今,一个农民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永恒印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