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_六年级数学教案.doc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比例的意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比例的意义》-苏教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反比例的意义》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反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基本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反比例的乘积一定这一特点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这一概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乘积不变的特点。
其次,在案例分析环节,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判断方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反比例的应用还不够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难点突破:设计实际应用题,如“已知一辆汽车以固定速度行驶,求它行驶不同距离所需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4)识别生活中的反比例现象:学生可能难以发现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难点突破: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成员越多,平均每人可分配的食物越少”,让学生认识到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学生应学会将反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速度与时间、面积与长宽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比例的意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比例的意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比例的意义苏教版教案:反比例的意义一、教学内容1. 反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 反比例的计算:成反比例的两个量,它们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3. 反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反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反比例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反比例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反比例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反比例的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图片,如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数学关系。

2. 讲解反比例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定义,解释反比例的意义。

3. 反比例的计算方法:讲解反比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反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反比例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反比例的定义。

2. 反比例的计算方法。

3. 反比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反比例的意义。

2. 请举例说明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完成练习题:已知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为24,当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的变化是多少?答案: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解放路示范学校王碧霞【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反比例》【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

《反比例》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数量关系,而学生理解反比例的含义往往比较困难。

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对比例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依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原有正比例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建构新知,最大限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交流、比较、归纳等数学教学活动,探究新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初步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方法与途径: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与评价: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正比例,请同学们回忆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板书相关联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2.请说一说下面各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比例》中的内容。

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学生分析:在此之前,他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对“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经有了认识,这为学习《反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设计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发现、探究、创新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在设计《反比例的意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2.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猜想引入师:(1)表格里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猜想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

(板书:反比例)师:从字面上看“反比例”与“正比例”会是怎样的关系?生:相反的。

师:既然是相反的,你能联系正比例关系猜想一下,在反比例关系中,一个量会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变化会有怎样的规律?生:(略)反思:根据学生认知新事物大多由猜而起的规律,从概念的名称“正、反”两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顾名思义”,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愿望。

二、提供材料,组织研究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师:大家的猜想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反比例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能够识别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能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反比例的定义和意义。

反比例关系的识别。

反比例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反比例的概念。

利用图表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关系。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反比例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两个数的乘积为常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关系。

1.4.2 讲解:给出反比例的定义,解释反比例的意义,并通过图表和图形进行展示。

1.4.3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识别和应用反比例关系。

第二章:反比例的性质和运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性质。

让学生掌握反比例的运算方法。

2.2 教学内容反比例的性质。

反比例的运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复习反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4.2 讲解:讲解反比例的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展示。

2.4.3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反比例的运算方法。

第三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2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形和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4 教学步骤3.4.1 复习:复习反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3.4.2 讲解: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展示。

3.4.3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第四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4 教学步骤4.4.1 复习: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1. 引言反比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

本文将介绍反比例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2. 反比例的定义在数学中,两个变量 x 和 y 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可以表达为:反比例公式反比例公式其中,k 是常数,称为反比例常数。

3. 反比例的性质反比例具有以下性质:•当 x 增大时,y 会减小,且它们之间的比值不变。

•当 x 减小时,y 会增大,同样它们之间的比值不变。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反比例的定义得出。

4. 反比例的应用意义反比例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场景的例子:4.1. 比例尺在地理学或工程学中,比例尺用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当比例尺为 1:1000 时,即表示地图上的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千分之一。

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反比例,因为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地图上的距离会减小。

4.2. 物体运动许多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其所用时间之间是一个反比例关系。

例如,当一个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时,它所用的时间与行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反比例关系。

4.3. 光线传播光的亮度与距离之间也是一个反比例关系。

当光源离观察者越远时,亮度会逐渐减小,遵循反比例的规律。

4.4. 电阻与电流在电学中,电阻与电流之间是一个反比例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 R 等于电压 V 与电流 I 之间的比值。

这表明当电流增大时,电阻会减小,反之亦然。

5. 总结反比例关系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反比例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关系。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反比例关系来分析和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以及应用提供了帮助!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勿直接抄袭使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反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反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反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等方面,详细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反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我们将学习反比例的概念,理解反比例的性质,以及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反比例的概念,理解反比例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 教学重点:掌握反比例的性质,能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1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成反比例。

2. 反比例的概念:讲解反比例的定义,即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减少,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概念。

3. 反比例的性质:讲解反比例的性质,如:当一种量增加时,另一种量减少的比例相同;当一种量减少时,另一种量增加的比例相同。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反比例的性质。

4.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讲解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即观察它们的乘积是否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判断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典型例题,如:一种商品的原价是100元,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反比例的应用。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突出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比例的意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比例的意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比例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 知道反比例的定义;2. 掌握反比例的性质;3.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4. 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反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学生一些有关比例的问题,如什么是比例、怎么判断两个比例是等比例、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物有比例关系等等,调查学生对比例的了解程度。

2. 概念讲解反比例是指两个量中,当一个量增大时,另一个量减小,但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的关系。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x × y = k其中,x、y为比例中两个量,k为比例常数。

反比例的性质:(1)当x和y中的至少一个量为零时,反比例不成立。

(2)当x增大,y减小,x减小,y增大,k不变。

3. 举例说明反比例的意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玲从家里到学校,用时1个小时,她觉得行驶的速度有点慢,于是打算加速,这时她要多花30分钟才能到学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反比例来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小玲所需要走的路程是不变的,她希望缩短行驶的时间,就需要提高行驶的速度。

而在速度提高的情况下,行驶的距离还是不变,所以速度和时间是反比例的关系。

另外,我们在做饭时也可以用反比例的思想,比如说煮饭的时间和水的量就是反比例关系。

如果需要缩短煮饭的时间,那么只需要增加水的量就可以做到。

4. 讲解如何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解决比例中一个未知数的值在反比例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变量及比例常数,就可以求算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例如:x × y = 12,当y=2时,求x的值。

解:由于xy=12,所以x=12/2=6。

因此,当y=2时,x的值为6。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类似小玲上学的问题,用反比例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一位工人如果平均每小时工作20元,那么工人加班一小时需支付多少工资?解:设工人加班的时间为x小时,那么他在这x小时内赚的钱应该是相同的,即20x元,因此他加班一小时所得的工资就是20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识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识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的概念的理解。

2.识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3.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反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

3.准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场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在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成反比例关系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反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反比例的定义,让学生阅读并理解。

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识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比例和分数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关于反比例的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认识反比例的性质,能灵活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反比例的关系,并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示反比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反比例的性质和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认识反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灵活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反比例的关系。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思考,自主发现和总结反比例的性质。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反比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生活情境,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反比例的关系。

2.准备反比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路程和速度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

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种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反比例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数学语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反比例的性质,如乘积为常数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反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反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反比例的意义》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反比例的性质,并能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比例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是初中阶段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反比例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反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运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反比例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1小时,路程是多少?行驶2小时,路程是多少?引导学生发现,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反比。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反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反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会减小,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并掌握反比例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运用反比例的知识。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反比例的知识。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固定的,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利润会怎样变化?引导学生运用反比例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反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二)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

2.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为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出示幻灯)一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页数如下表: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量?(2)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表内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填空。

(小黑板(一))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________,这两种量叫做成________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

(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5)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可选其中一、二题,说一说为什么?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正比例的意义理解得很好。

你们想一想,有正比例就一定有反比例。

什么时候成反比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4。

(小黑板(二))例4 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如下表:(1)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

(幻灯出示)①表中有哪种量?②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如何变化的?③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吗?④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⑤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发言。

用“创设情境—归纳建构—回归生活—主动发展”四环节复习课教学程式。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天天在学校喝的“圣澳特”牌桶装纯净水。

仔细观察和思考,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生:装纯净水的桶是一个近似圆柱体。

2020—2021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 (2)精品教案.doc

2020—2021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 (2)精品教案.doc
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是一定的。
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题单。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 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请想一想,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2、如果用x和y表示相关联的两个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式怎么表示?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这是你们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那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的关系式表示:x×y=k(一定)
4、说说
抽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三、课堂探索
1、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2、完成第49页第1题:用24个边长为1dm的正方形拼1个长方形,把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填入下面的表格里。
长(dm)
宽(dm)
在上表中,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所需时间(分)
25
30
60
学习要求:
1独立计算,完成表格;②表中的两个量又是怎么变化的?
每分钟打的字数和所用的时间是两个相关的量。
每分钟打字的数量扩大,所用的时间反而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
)。

(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
)。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

(5)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

可选其中一、二题,说一说为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正比例的意义理解得很好。

你们想一想,有正比例就一定有反比例。

什么时候成反比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4。

(小黑板(二))
例4
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如下表:
(1)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

(幻灯出示)
①表中有哪种量?
②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如何变化的?
③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吗?
④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⑤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巡视、指导。

)
(2)同学们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