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1
1《劝学》作业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劝学》作业检测(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作业检测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绳:墨线,是木匠做工时用来取直的工具。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这里指乘车而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接着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B.第三段着眼“登高而招”等日常生活现象,指明了学习中常用的借地势、借风力、借车马、借舟楫的方法。
《师说》《劝学》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师说》测试练习一、基础选择题(85分,每小题5分)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其.如土石何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也,道相似也..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C.吾从而..贤于弟子..师之 D.师不必6.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8.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9.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而耻学于师向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比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B.各不相同C.只有①⑥相同D.只有②③⑤相同10.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师.道不传也久矣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1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A.吾从而师.之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吾师.道也D.犹且从师.而问焉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取②彼童子之.师的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标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⑤士大夫之.族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①和③相同B.②和⑤相同C.①和⑥相同D.②和④相同14.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高一月考试卷语文劝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à)B. 风驰电掣(chě)C. 源远流长(yuán)D. 惟妙惟肖(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增加自习课的时间。
B. 学生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C.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D.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马上解决。
”老师严肃地说。
B. “你看过《红楼梦》吗?”他问。
C. “你应该先复习一下,然后再去做题。
”妈妈说。
D. “你觉得这个电影怎么样?”他问我。
4. 下列词语中,与“劝学”最相关的成语是:A. 奋发图强B. 破釜沉舟C. 闻鸡起舞D. 持之以恒5. 下列名句中,出自《劝学》的一项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本书里的内容太枯燥了,像石头一样硬。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7.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B.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
C. 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
D.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B. 她的文笔流畅如水。
C. 他的态度十分傲慢。
D. 这件事的后果不堪设想。
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劝学《劝学》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一篇著名论文。
文章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劝学》测试题
劝学》测试题劝学》测试题(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一、自我检测(18分)1.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木直中绳(zhòng),参省(cān),锲(qì),跬步(guǐ)。
2.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停)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上食埃土,上饮黄泉,用心一也。
(使用)4.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名式相同的一项是: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请你练一练(14分)1.假舆马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09山东)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得意。
(09安徽、10浙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07山东)4.XXX跪而二螯。
(11四川)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上海)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上海)三、名句填空(20分)1.故木受绳则直,XXX则利。
人非生而知之,_______。
_______。
(07川、10陕苏、12北京安徽)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_______。
_______。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XXX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
_______。
(09全国2、09山东)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06北京、11沪)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致千里;假舆马者,非能行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者,方能致远。
(08全国、08天津)5)积善成德,日积月累,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方能成就大事。
(10皖、11福建、12山东)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09天津、10闽)7)非能水也,能登舟而过之;非能山也,能涉山而行之。
君子生非异也,能假于物而成其事。
高中语文《劝学》诗词鉴赏练习题
高中语文《劝学》诗词鉴赏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对“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只鸡B.五天的鸡
C.五更鸡叫时D.五次鸡叫声
2.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头发不知道勤奋早学,白头发只懂得读书要慢慢品味。
B.年轻人发愤也不知道怎么早学,老年人方悟出读书慢慢来的道理。
C.黑夜发愤不如早晨勤学好,天亮了又后悔读书太晚了。
D.年轻时不知道勤奋早读,到年纪大了才懊悔读书晚了。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 )A.靛蓝(diàn) 舟楫(jí) 輮以为轮(róu)B.槁暴(ɡǎo pù) 参省(cān shěnɡ) 金石可镂(lòu)C.须臾(yú) 跬步(ɡuǐ) 锲而不舍(qì)D.舆马(yú) 骐骥(qí jì) 跂而望矣(jì)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E.则知明而行无过矣F.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金就砺则利。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E.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F.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G.劝学。
( )H.木直中绳。
( )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假舟楫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说明下面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说明下面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下面三个句子是同一个句式,请你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句式?应该怎样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劝学》同步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语文《劝学》测试练习一、基础选择题(80分,每小题5分)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鞣(róu) 以为轮金就砺( lì)则利知(zhī)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C.善假(jià)于物跬( kuǐ)步金石可镂( lòu)D.跂(qǐ) 而望骐骥( jì) 爪(zhǎo) 牙2.对下边句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己,通“矣”,罢了)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D.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于之"从那里B.什么C.了D.代词“之”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A.量词; 功劳,功勋___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同叁,多次或三方面。
今常用义为:加入)B.声非加疾也(疾:劲疾。
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C.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
今指动词“跪下"的“跪”)D.金就砺则利(金:黄金。
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10.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吾恂恂而起"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A.知明而行无过矣B.吾尝终日而思矣C.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1.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高中语文1劝学试题
高中语文1劝学试题 2019.091,1.下列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B.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班列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2,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3.翻译下列文句。
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A.①②③B.④⑤⑦C.③④⑤D.④⑤⑥5,5.选出对加黑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体和容貌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6,6.选出对加黑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7,7.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8,8.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①屈原②文天祥③李白④苏洵⑤辛弃疾⑥史可法⑦归有光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⑥⑦9,9.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劝学检测题及答案
《劝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上册】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一上册教材,精心整理了三个方面的题目----赏析辨析类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题、理解赏析类简答题。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行李之往来。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4、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6、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8、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9、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步其韵奉和一首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D.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日食饮得无衰乎10、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高一语文劝学试题
高一语文劝学试题1.文学常识(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2)《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篇。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发展为,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答案】1)况卿儒制天命而用之(2)战国末期 32 语录体有标题的论文【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
主张“性本恶”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2.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答案】(1)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日名词作状语,表示经常性,每日(3)下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4)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5)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快,走得快(6)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
高一语文劝学试题
高一语文劝学试题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答案】D【解析】D.定语后置。
A宾语前置,B前句判断句,后句宾语前置,C判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凌万顷之茫然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言文句式类型的积累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ABD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
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下列加点字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挟飞仙以遨游B.用心一也C.吾从而师之D.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内古今异义的知识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B项,“用心”是古今异义词,古使用心力;今指勤奋、勤勉或用功以精力集中为特征地;C项,古义: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等;D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君子生非异也B.反而登舟C.自余为僇人D.渺渺兮予怀【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课内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知识点,应对此类文言实词题,可根据平时在课内学习文言实词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生,通“性”;B项,“反”通“返”;C项,僇”同“戮”刑辱的意思。
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5.下列加点字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挟飞仙以遨游B.用心一也C.吾从而师之D.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A【解析】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知识点,是高考近几年常见的考查题型,分析时,应根据对课内古今异义的知识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B项,“用心”是古今异义词,古使用心力;今指勤奋、勤勉或用功以精力集中为特征地;C项,古义: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等;D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劝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劝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不拘于时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而寒于水于:介词,比B.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助词,表递进C. 善假于物也也:助词,表判断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从这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而:助词,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吾尝终日而思矣③顺风而呼④而闻者彰⑤蟹六跪而二螯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⑦吾从而师之⑧而耻学于师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A. ①④⑧∕②③⑥∕⑤∕⑦⑨B. ①④⑧⑨∕②③⑥∕⑤∕⑦C. ①④⑧⑨∕②③∕⑤∕⑥⑦D. ①⑧∕②③∕④⑥⑦⑨∕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④⑧⑨转折②③⑥修饰⑤并列⑦顺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有疾在腠理A.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D. 疾风知劲草【答案】B【解析】疾病。
A.洪亮;C.快;D.猛烈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及用法,A项中的“君子”是古今异义词,在《劝学》中应理解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一语文上册10.1《劝学》测试题-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10.1《劝学》测试题-人教统编版(含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鼓励)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B.参省乎己(检验)假舟楫者(借助)C.绝江河(横渡)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D.金石可镂(镂空)闻者彰(清楚)2.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非能水也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积善成德⑥栗深林兮惊层巅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④/②⑤/③/⑥C.①④/②⑤⑥/③D.①②/④⑤/③/⑥3.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与时间词“未几”“俄而”“既而”“而已”“寻”都表示时间过了不久或者时间很短暂。
B.江河,在古诗文中往往特指长江和黄河,还可引申为江山、国土。
如今常用来指大河。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如《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先秦时期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在《劝学》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鼓励”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从课文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后天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D.文章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
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赞学王符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劝学》一文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A. 青色比蓝色更美B. 学习可以超越前人C. 青色是蓝色的一种D. 学习可以改变自然答案:B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 温故而知新D. 学以致用答案:D二、填空题4. 《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出“_________,不亦说乎?”来强调学习的乐趣。
答案:学而时习之5.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三、简答题6. 简述《劝学》中荀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观点。
答: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
荀子还指出,学习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7.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答: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了多种学习方法,包括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等。
他强调了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巩固新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以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学习。
四、论述题8. 结合《劝学》的内容,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
答: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荀子在《劝学》中所提倡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反思和总结,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五、翻译题9. 将《劝学》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如果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如果不积累小溪,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完整版)《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二十三劝学复习指导:1.荀子,名____,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是先秦_____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2.《劝学》是一篇______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
“劝”的意思是________。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阅读理解。
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篇1一、理解性默写1《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劝学》中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说明人的资质差异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解: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完毕B.木直中绳中:符合C.輮以为轮为:成为D.金就砺则利就:凑近解析:A.已,停止。
答案:A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C.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知”通“智”,B.“有”通“又”,D.“生”通“性”。
答案:C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取之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吾身寒于水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 相同,不同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D. 相同,相同解析:于,介词,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 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C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A.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了这个样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劝学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治学(zhì)博览群书(bó)B. 亵渎(xiè)纵情任性(zòng)C. 葱郁(cōng)震古烁今(shuò)D. 妄自菲薄(fěi)崇洋媚外(m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勇夺冠军。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人心。
B. 那里的风景美如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C. 他勤奋好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D. 夜晚的星空,星星点点,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填空题1. 《劝学》一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重要性在于__________。
2.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__________,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__________,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劝学》一文中荀子对学习的观点。
2.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了哪些学习方法?四、作文题目:劝学要求:1.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2. 从《劝学》一文中汲取启示,提出自己的学习建议。
3. 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二、填空题1. 学不可以已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三、简答题1. 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学习是提高自身修养、成就事业的关键。
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2.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了以下学习方法: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课文阅读洲统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
1.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6.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本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1.注音
①衢()②()
2.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译: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译:
4.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5.这一段的论点是:
【学科渗透训练】
老约翰过去是个商人,但后来破产了,他孤身一人搬到约克镇的乡下,过着冷清的生活。
一天晚上他在卧室中生了一个炭炉,接着便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原来的仇家趁他不备,用绳子勒死了他。
第二天早晨邮递员进一封电报,却发现老约翰家门窗紧闭,敲门里面没人应。
从卧室的窗户看到老约翰已经倒在床下死了。
警方没有找出任何他杀的痕迹,便断定老约翰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上面叙述的老约翰临死前和死时的情况,都是约克镇的乡民们讲述的。
细心的读者,你发现其中的谬误吗?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D2.C3.(1)C(2)A(3)B(4)C(5)D
4.①c②b③f④d⑤f⑥a
5.B
二、1.B2.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3.B4.A5.略
6.分三层。
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7.比喻论证
【创新能力训练】
1.①qú②téng
2.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②显著盛大的样子
③侍奉④善;仪态⑤凝结在一起
3.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
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4.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5.故君子结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