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实施方案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我们提出以下方案:首先,建立健全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在制定农业水价时,应充分考虑农业用水的成本、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确保农业水价能够合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采取差别化的定价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加强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加大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建立健全的农业水价监管机制。
加强对农业水价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农业水价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水价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对农业水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农业水价改革的顺利实施。
最后,加强对农业水价改革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及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确保农业水价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稳定推进。
总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概述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时,由于农业用水量较大,农业水价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国家将全面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出以下方案:目标本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是:1.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改革农业供水体制,提高水利工作的效益和服务水平。
3.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改革方案1.建立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并存的农业水价机制。
新水价机制的调整主要由市场调节价控制,政府指导价仅做干预。
市场调节价应逐步引导农民适应市场环境,合理选用节水技术,实现节水节能目的。
2.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和用水类型等情况,制定差别化的农业水价标准。
对于生产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给予适当的水价优惠,以鼓励农民科学种植、高效灌溉。
对于耗水量较大的农业生产活动,应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农业用水行为,根据用水情况,实行定量化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用水档案管理体制,推进农业用水量的统计和监测。
4.针对不同的农业水价政策,制定有关的财政扶持政策,以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施步骤1.积极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提高农民对改革的认识和参与度。
2.研究出适合本地区农业水价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
3.逐步推进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并存的农业水价机制。
做到信息透明、农民受益、农业转型的三个目标。
4.各级水管部门要落实好对农业用水的计量和管理工作,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水平。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广分时供水、滴灌等高效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完善与监督1.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涉嫌违法的行为。
特别是在制定差别化的农业水价标准时,要加强监督和审计,确保公平公正。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旨在推动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市场化,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一、改革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用水需求相对减少。
然而,传统的农业水价体系存在着价格低廉、市场扭曲等问题,无法激发农民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因此,为了调节农业用水结构,改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目标1. 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使农业用水市场化、法治化。
2. 调整农业用水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 保障农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三、改革内容1. 提高农业用水价格。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逐步增加水资源的价格。
市场调节力量将更好地发挥作用,鼓励农民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2. 推动农业水资源管理创新。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用水权交易制度,鼓励农民通过交易等方式优化农业用水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
加强在农田灌溉设施上的投资,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4. 完善农民生活用水政策。
保障农民的生活用水需求,设立农村生活用水基本收费标准,确保农民生活所需水量的供应,并合理调整水费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
四、改革措施1. 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引导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支持和理解。
2. 建立政策扶持机制。
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投入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提供购买节水设备的补贴和贷款支持。
3. 完善农业用水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业用水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实现农业水价与水资源供求状况相适应,促进农业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实现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农民对农业水价的积极性和支持度;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措施1.完善农业水价政策体系(1)确定农业水价的基本划分标准,按照供水服务的不同等级和水量使用情况划定区域价格,并与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制度相结合;(2)建立农民收入和用水量的正向关系,通过适度提高农业水价,调动农民的用水积极性和节水意识;(3)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别化的农业水价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
2.完善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制度(1)综合考虑农田灌溉用水的土地类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灌溉用水的定额标准;(2)建立健全农田灌溉用水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和管理,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3)对于农田灌溉用水超出定额的部分,采取差额价格和惩罚性水价措施,引导农民减少过量用水。
3.改善农田灌溉设施(1)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改造和维护力度,提高灌溉设施的效率和稳定性;(2)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田灌溉的精细化程度,减少灌溉用水的损失;(3)鼓励农民投入资金改善灌溉设施,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灌溉公共设施的依赖。
4.加强农业水价和农田灌溉用水管理(1)健全农田灌溉用水的计量和结算制度,建立农业用水的完整档案;(2)建立农业水价和农田灌溉用水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水价和用水定额;(3)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农地水资源的专有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实施措施1.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水价综合的理解和接受度;2.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3.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业水价综合的实施;4.加强农业水价综合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
四、预期效果1.农业节水效果逐步显现,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2.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3.土地肥力得到保护,减少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4.农业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相互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水价基本上是低价或免费的,导致农业
用水浪费严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为了解决农
业用水的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开始推进农业水价综合
改革。
二、改革的目标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使农业水资源的使用和
配置更加合理化,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逐步淘汰、调整低效、落后的农业用水设施和管理模式,引导农民节水用水,提高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三)完善农业用水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保护、
管理和监控,加强对农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避免浪费的教育和
宣传。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措施。
2023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用水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化。
为了促进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农业水权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我们制定了2023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推进农业用水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建立健全农业水权交易市场,促进水权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运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收益。
二、改革内容和措施1. 建立农业水权登记制度建立农业水权登记制度,明确水权使用范围、使用方式和期限,确保农业水权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登记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数据库,包括水源地、用水量和用途等信息,为农业水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持。
2. 制定农业水权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农业水权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用水单位的权责和义务,制定用水计划和配额管理措施,加强对农业水权的监管和执法,确保农业用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3. 调整农业水价机制根据不同农业用水需求和水资源丰缺程度,逐步建立差别化的农业水价机制,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价应包括基本水价和超配用水的超量使用费,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水价,并适时进行调整。
4. 建立健全农业水权交易市场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市场,推行水权交易制度,实行公开透明的交易规则。
水权交易应基于农业水权登记和用水计划,具体交易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自愿的原则,通过合同约束和交易凭证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5.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开展农业灌溉水资源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保障农业水权的实施。
三、实施步骤和计划1. 制定改革方案和政策文件在2023年上半年,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文件,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2. 推进农业水权登记工作在2023年下半年,组织开展农业水权登记工作,建立农业水权数据库。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69号)以及《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55号)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调节,逐步建立我市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执行定额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我市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水权流转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节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到X年,我市试点项目区实现改革目标;到X年,全市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二、主要任务(一)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1.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全市要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在现有和新建、改造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完善配套供水计量设施。
全市中型灌区(我市无大型灌区)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小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抽水站点要计量到泵站出口,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要计量到田间出水口,逐步全面配套设置供水计量设施。
2.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全市要确定农业各类水源用水量,实行总量控制。
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灌溉面积将农业水权分配给各用水户、合作组织、企业等,有条件的可分配到用水户,明细水权。
逐步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制度,鼓励用水户转让节水量或结转下年使用,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鼓励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
到X年,全市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小型规模以上灌区农业取水许可实现全覆盖,农业用水基本实现有效管控。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农业水价综合是指对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全面,推进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高效利用。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以下是关于农业水价综合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综合,建立合理、透明、可持续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科学合理、保障农民利益、鼓励节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提高农业水价。
二、内容和措施1.完善农业水价政策:制定并实施农业水资源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农业用水的使用权限、取水定额和用户类别。
2.调整农业水价结构:建立以水资源特征为基础的分类定价机制,对不同农作物和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进行差别化定价,引导农民选择节水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3.鼓励节水技术和设施: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设施,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等高效用水方法,降低农业用水强度。
4.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农业用水的监管力度,强化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农业用水审计和监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用水行为。
5.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减少高水消耗农作物的种植,提高农业用水效益。
6.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制定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制定细化的方案,并逐步推进实施。
2.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农业用水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农业用水和水资源利用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农业水价。
3.试点和推广:从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总结经验推广,不断完善方案。
4.完善政策保障: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的顺利进行。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水价综合的认识和理解。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8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综合施策、两手发力、供需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1.分级制定农业水价。
根据《X省定价目录》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
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按照“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收费标准”的终端水价模式制定。
中型灌区国有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实行政府定价,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农业水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具备条件的可实行协商定价。
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
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合理制定供水价格并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原则上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有困难的地区要适当提高价格水平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水资源紧缺、用户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农业水价可提高到完全成本。
加强成本监审,每3-5年进行一次农业供水成本监审,根据监审结果适时调整农业水价。
农业水价调整方案,由县物价部门按规定程序确定。
2.探索实行分类水价。
区别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终端末级渠系用水环节实行分类水价。
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用水量大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用水价格可高于其他用水类型,科学确定粮油作物供水与经济作物供水比价。
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是指以农业水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结合水价制度改革,对农业用水的管理、分配和定价进行全面改革,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本文拟就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3000字的论述。
一、农业水权制度改革方案1. 建立健全水权划定和登记制度(1)明确农业水权的定义和范围,将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确保农田面积与农业水权量的统一。
(2)建立统一的水权注册登记机构,负责农业水权的申请、审批和登记工作。
基于农田面积和农作物需水量,确定每一块农田的农业水权量。
(3)完善水权转让市场,鼓励农民通过交易方式灵活配置和流转农业水权。
2. 推行灵活的水权分配机制(1)根据农田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水权分配标准,实行差别化的农业水权分配。
(2)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进行农业水权分配。
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情况、水资源的供应情况等因素,确定水权的价格和数量。
(3)鼓励农民参与农业水权管理,设立农民委员会或农民代表机构,参与农业水权的分配和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得到落实。
3. 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1)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
优化现有灌溉设施,改造老化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果。
(2)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农田灌溉设施维护和修复机制,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农田灌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设施问题。
二、农业水价制度改革方案1. 确定农业水价的定价原则(1)坚持分类定价原则,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水量、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农业用水的价格。
(2)坚持阶梯水价制度,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
(3)坚持市场化定价原则,通过市场供需关系调节农业水价,实现供需平衡。
2. 建立农业水价收费机制(1)建立统一的农业水价收费机构,负责农业用水的计量和收费工作。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有力途径。
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6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综合施策、供需统筹、因地制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护主体明确。
农业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1.分级制定农业水价。
根据《X省定价目录》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区物价部门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确定。
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合理制定供水价格并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原则上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
加强成本监审,每3-5年进行一次农业供水成本监审,根据监审结果适时调整农业水价。
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具体方式由区水务部门结合各镇(街道)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2.探索实行分类水价。
区别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用水环节上实行分类水价。
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
农业灌溉要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区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
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水利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传统的农业水权水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和水利部门的需求。
为了推动农业水权水价的改革,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套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农业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方案(一)水权制度改革1. 设立农业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流转制度。
引入市场机制,将农业水权纳入交易范围,鼓励农户根据灌溉需求自由买卖水权。
2. 建立农田灌溉水权登记和监管机制,确保水权流转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3. 完善农田灌溉用水量定额管理办法,根据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效率确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定额。
(二)水价机制改革1.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由市场供求决定农业水价,价格浮动范围适度,以保证农民的灌溉需求。
2. 推行分区定价,根据水资源丰缺程度和灌溉设施设备水平制定不同区域的农业水价。
3. 推动农业水价与农产品价格挂钩,鼓励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技术支持与宣传1.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更新与升级。
2. 开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灌溉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灌溉管理模式。
3. 加强对农业水权水价改革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理解度,形成社会共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农业水利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水权水价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建立监测系统,强化对灌溉用水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合理现象,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灌溉用水成本的同时,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预期效果经过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合理配置水资源,降低灌溉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改革背景与意义 • 改革目标与原则 • 改革内容与措施 • 实施步骤与时间表 • 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 预期效果与影响评估
01
改革背景与意义
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的现状
农业生产依赖水资源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人口增长 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作。
04
实施步骤与时间表
前期准备阶段
水资源评估
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详细调查, 包括水源、水量、水质等方面,
为后续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农户调研
了解农户用水现状,评估他们的 支付意愿和能力,为水价改革策
略制定提供依据。
制定初步方案
基于水资源评估和农户调研结果 ,制定初步的水价改革方案。
试点实施阶段
选择试点区域
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
01
02
03
安装计量设施
在农业用水的主要供应点 和用水点安装计量设施, 实现用水量的准确计量。
设施维护与管理
建立计量设施的维护与管 理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 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平台建设
建立统一的农业用水计量 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 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共享 。
农业水权制度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农业水利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 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水利事业。
宣传引导与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改革的认知度 和参与度。
鼓励社会参与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 、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目标1.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实现农业用水的合理定价。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内容1.完善农业用水定价机制,建立合理的农业用水价格体系。
-基本农田灌溉水价格根据水资源稀缺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考虑进行定价。
-优先保障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优惠价格给予粮食作物的灌溉。
-引导农业结构调整,适当提高水价,减少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农作物的种植。
-考虑农业用水的季节性变化,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的价格差异,合理制定不同季节和地区的农业用水价格。
2.建立健全农业用水收费机制,增强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
-制定农业用水费用计算和收取标准,明确农民的用水权益和义务。
-逐步推行按量计费和超额买卖制度,鼓励节约用水和灌溉管理的技术进步。
-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对农田灌溉设备和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分配,推进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制定农业用水的总量控制指标和分配办法,建立农田灌溉用水权管理制度。
-加大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降低农业用水强度。
-鼓励农田灌溉用水的精细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用水的效率和精确度。
4.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业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
-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责。
-制定农业用水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灌溉用水管理。
-加强对农民的水资源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1.制定农业水价综合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2.开展农业用水的现状评估和需求调查,了解农业水资源利用和需求情况。
3.建立农业用水价格计算和收费标准,明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价格差异。
4.逐步推行按量计费和超额买卖制度,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5.开展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6.建立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构,制定农业用水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执法监督。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有力途径。
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6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综合施策、供需统筹、因地制宜,力争用5 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护主体明确。
农业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1•分级制定农业水价。
根据《X省定价目录》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区物价部门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确定。
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合理制定供水价格并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原则上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
加强成本监审,每3-5 年进行一次农业供水成本监审,根据监审结果适时调整农业水价。
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具体方式由区水务部门结合各镇(街道)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2.探索实行分类水价。
区别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用水环节上实行分类水价。
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
农业灌溉要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区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三篇精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开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根本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水价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本钱、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到达运行维护本钱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根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各地要根据灌区实际情况,按照“有利节水、有利计量、方便管理〞原那么,科学设置计量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小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使用地下水灌溉的要计量到井,有条件的地方要计量到户。
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已建工程需在指定位置补充安装计量设施,新建、改扩建工程计量设施的安装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对于已实施节水改造的灌区,在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配套安装计量设施,在高效节水灌溉管道进口设置水表,实行计量供水,计量到斗口,有条件的计量到户。
地下水超采地区要在3-5年内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结合灌区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大、中型灌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
同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在取水口和主要分水口建设取水量监测、图像或视频监控、网络通信等设施。
根据灌区工程渠道输水方式(渠道或管道),采用相应的流量监测设备。
流量监测设备的选型要结合地形地貌、渠线布置及供电情况确定。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开展改革委)(二)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1.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以大中型灌区为重点,按照先大型灌区再中型灌区、先重点中型灌区再一般中型灌区的原那么,以县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根底,严格实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分批推进农业取水许可管理。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引言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壮大,农业用水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农业水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的定价方式等,这导致了农业用水的浪费和滥用。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必须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一、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1. 综合考虑供需关系。
根据农业用水的实际需求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科学确定农业水价的水平和范围。
农业水价应当能够覆盖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成本,并确保农民的合理收益。
2. 引入市场化机制。
农业水价的形成应当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决定价格。
允许水资源市场的出现,农民可以通过竞拍等方式购买所需的水资源。
3. 区分不同农业类型。
考虑到不同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应对不同农业类型制定不同的农业水价。
例如,对于耗水量大的作物,可以采取较高的水价,而耗水量小的作物则可以采取较低的水价。
4. 鼓励节水技术的应用。
通过设立节水农业水价补贴、奖励机制,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
二、建立科学的农业水资源管理系统1. 制定农业用水定额。
根据不同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制定农业用水定额指标,并严格执行。
超过定额的农田不得继续种植。
2. 实施农业用水标准化。
制定具体的农田灌溉水标准,要求农民在灌溉过程中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灌溉损失。
3.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测量。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测量系统,对农业用水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用水违规行为。
4. 强化农业用水税收。
对农业用水超过定额的部分征收高额水资源税,增加农民对于农业用水合理利用的经济压力,激励其提高用水效率。
三、加强农民水资源管理意识培养1. 加强农民水资源管理培训。
通过开展农民水资源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于水资源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2. 建立农民自愿合作组织。
鼓励农民自愿成立灌溉农田管理协会,共同制定农业用水管理规范,并监督执行。
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供水量相对有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4年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将得到实施。
二、改革目标1. 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3. 保障农民的水权,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4. 增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三、改革措施1. 制定农业用水配额制度,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的需水量合理划定农田用水权,实行有序供水;2. 设立农业水资源交易市场,推进水资源的购买、销售和交易,允许农民之间进行水权交换,促进农业水资源的流动和配置;3. 完善农业用水定价机制,根据农业用水的需求和供求状况,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保障农民的合理利益;4. 建设灌溉设施和节水设备,推广先进的农业水利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5.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和保障;6. 增加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调度和监测系统。
四、改革机制1. 成立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组,负责制定和推动改革方案的实施,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2.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3. 加强农民的参与和宣传,提高农民的水权意识和水资源管理意识;4.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改革的公正和透明;5. 根据改革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保持改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预计效果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用水,降低浪费;2. 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3. 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优化和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 农民的水权得到有效保障,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施时间表2024 年-2024 年:制定改革方案,建立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组;2024 年-2025 年: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建立农业水资源交易市场;2025 年-2030 年:总结评估改革效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节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XX〕94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XX〕1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以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为目标,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健全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宏观指导、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别水价机制,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
积极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2.坚持综合施策,整体推进。
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措施,与其他相关改革相互配套,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针对自流灌区、扬水灌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及种养结构、城镇化进程等,结合土地流转、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实施,以点带面,梯次推进。
4.坚持供需统筹,注重实效。
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供水保证率,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实现以下改革目标: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经营性水利工程水价达到完全成本水平,分类水价普遍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2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X〕139号)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到X年基本形成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农业水价管理模式。
二、工作任务(一)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各县(市、区)要根据灌区实际情况,按照“有利节水、有利计量、方便管理”原则,科学设置计量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按省要求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小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使用地下水灌溉的要计量到井,有条件的地方要计量到户。
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已建工程需在指定位置补充安装计量设施,新建、改扩建工程计量设施的安装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对于已实施节水改造的灌区,在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配套安装计量设施,在高效节水灌溉管道进口设置水表,实行计量供水,计量到斗口,有条件的计量到户。
地下水超采地区要在3—5年内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结合灌区改造和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型灌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
同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在取水口和主要分水口建设取水量监测、图像或视频监控、网络通信等设施。
根据灌区工程渠道输水方式(渠道或管道),采用相应的流量监测设备。
流量监测设备的选型要结合地形地貌、渠线布置及供电情况确定。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二)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1.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以中型灌区为重点,按照先重点中型灌区再一般中型灌区的原则,以县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严格实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分批推进农业取水许可管理。
X年底前,完成重点中型灌区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实现用水计划等日常监督管理;X年底前,全面实施农业取水许可管理。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探索建立农业水权确权和转让机制。
学习水权试点先进工作经验,结合农业取水许可管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和农业取水计量监测、农业节水评估等工作,摸清农业用水现状,核定农业合理取水量,确定农业水权。
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推行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探索开展农业水权交易工作。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局)(三)提高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
加快完善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做好涉及农业供水的水库、灌区主干渠以及田间毛渠等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完善供水管网建设,明确管护责任人,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强化供水计划管理和调度,提高管理单位运行效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成本控制,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服务到位的运行机制,保障合理的灌溉用水需求,有效降低供水成本。
加强水费征收与使用管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水费征收标准、征收方式、使用范围以及监督检查措施等。
结合我市实际,落实上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激励机制,重点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性高、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倾斜。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四)探索终端用水管理新模式。
1.加强基层水利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各县(市、区)要明确负责基层水利服务的具体机构,结合功能、任务和工作需要等情况科学设置岗位,配备必要人员。
根据基层水利服务范围、工作人员数量、管理的水利工程数量和类型、技术服务任务等情况合理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
加强和规范机构内部管理,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运作规范。
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对水管所、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各类专业队伍等的业务培训。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推进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力争X年底前按省要求基本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革任务。
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经,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形成一批覆盖不同工程类型、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工程,加快建立多元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形成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建设管理机制。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五)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相匹配的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鼓励适当种植旱粮。
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集成发展水肥一体化、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节水措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开展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水平。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六)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明确水价定价机制。
农业用水价格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
跨县(市)和市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市级管理,县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县级管理。
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备条件的可由供需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促进节水、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则协商定价;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
加强定价成本监审,充分利用渠系节水改造腾出价格空间,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供水工程各环节水价并适时调整。
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原则上达到补偿运行维护费用水平,力争达到成本水平;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农业水价原则上达到成本水平。
确有困难的地区要尽量提高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各地要根据原X省物价局、X省水利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价〔X〕361号)的规定,适时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探索实行农业分类水价。
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区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终端用水环节探索实行分类水价。
用水量大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用水价格可高于其他用水类型。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4.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制度。
根据全省农业用水定额核定各地农业用水总量,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封顶”政策;区分不同作物和养殖产品,合理制定农业用水定额。
按照“多用水多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合理制定阶梯加价幅度,促进农业节水。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5.完善地下水价格政策。
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合理制定地下水收费标准和用水限额。
多措并举提高地下水用水成本,使其价格高于当地地表水,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用水价格要有利于采补平衡和地下水生态改善,且要率先调整到位。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七)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1.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
市、县(市、区)在完善水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包括明确补贴对象、制定补贴标准、确定补贴方式与程序、落实补贴资金来源等。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建立节水奖励机制。
市、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易于操作、用户普遍接受的节水奖励机制,重点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给予奖励,提高用户主动节水积极性。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多渠道筹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
统筹财政安排的水管单位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经费、上级补助的有关专项资金以及社会捐助等资金,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来源。
制定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使用范围和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操作,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三、保障措施(一)细化工作方案。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责任,着力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各县(市、区)发展改革、水利、财政、农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跟踪分析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二)分步组织实施。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明确改革时间表和分步实施计划,细化年度改革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
各县(市、区)要在每年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将上半年和全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发展改革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三)强化舆论引导。
认真做好政策解读,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义,提高用水户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