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面积
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三角形面积。
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在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获得初步的推导面积公式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检测旧知,揭示课题1.三角形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三角形?(课件再出示三类三角形)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怎么推导?教师用课件演示及强调公式推导过程与方法。
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拼一拼,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试着拼一拼,摆一摆,看能拼成那些图形。
动手前,注意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你选择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拼图?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课件出示)2.汇报交流操作结果。
请学生将自己的拼图贴于黑板上,对照拼图进行汇报交流,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同学补充。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概括总结。
通过动手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推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设计意图: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并能正确分类;2.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3.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4.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2.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3.实际问题解决训练。
三、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四、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五、教学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学生作业本、计算器。
六、课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黑板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概念。
引导问题:•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分类?2. 展示(10分钟)通过示范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给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形状,并标出各边长;•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演示,展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3. 计算练习(2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操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黑板或教学课件上的图形和数据,引导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
4. 实际应用(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题目,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三角形围墙的面积”、“三角形广告牌的面积”等,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5. 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并掌握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实际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的活跃参与度较高,但在计算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容易出现粗心错误,需要注意帮助他们进行细致的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4)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 三角形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底×高”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剪刀、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两个三角形纸片、彩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回顾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吗?三角形有什么面积计算方法?2. 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尝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分享计算方法。
3. 讲解与演示(1)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演示如何用三角板、直尺、剪刀等工具计算三角形面积。
4.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教师挑选几份作业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知道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这个公式,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七、作业设计(1)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
(2)底为8厘米,高为5厘米的三角形。
2. 思考题:一个三角形的底为10厘米,高为6厘米,请问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讲解演示、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角形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示的推导过程,今天就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教师揭题教师出示一条红领巾问,同学们,有关红领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指名回答:需要多少布就是要求三角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活动一:1.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2.学生展示:指名回答:(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一学生的拼图,这为学生为什么平不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学生回答:生1:他用的图形一个大,一个小。
生2:这两个三角形不一样,所以拼不成。
生3:只有完全相同的的三角形才能拼成。
教师问:生什么叫完全相同?指名回答:生1:能够完全重叠的图形。
生2:形状、大小都一样。
3.教师课件展示。
师生归纳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二:教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出示思考题: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小组交流(小组完成导学纸)2.议一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呢?(1).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 (5)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指一个三角形所占据的平面。
2.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树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
2.熟练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询问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面积的定义。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讲授(20分钟)1.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案例教学,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
3.培养学生使用公式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练习(20分钟)1.班内设计小组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计算不同形状三角形的面积。
2.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4. 引导(10分钟)1.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帮助他们找出解题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所在。
2.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结(5分钟)1.让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
2.整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强调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练习1.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册第30页。
六、板书设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S = 1/2 bh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注重公式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5)一、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能够灵活运用;2.能够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出三角形面积;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实际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3.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实际测量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方法•讲解法:教师通过板书、幻灯片等方式讲解内容;•实验法:让学生使用实际测量工具进行数据测量,并应用所学知识计算面积;•组织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组织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讲解一些与三角形面积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如房屋、广告牌、三角形花坛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解研讨环节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各种角度的解释,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3. 实验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三角形实际测量,并辅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并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
4. 辅导解答环节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将所得数据进行汇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解答学生在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
5. 总结环节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1. 同学评价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学习笔记,并对本节课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
2.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笔记、教学反馈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及反思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之前,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但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尚属新知。
由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涉及到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等概念,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难度。
因此,本课需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旨在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剪拼法,探索并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
2.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三角形面积|冀教版
课题:三角形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一)教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二)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指导探索(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如下:(1)先给你准备好的三角形画高,标出底和高。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想一想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3)仔细观察:三角形的面积与转化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变成转化后图形的什么?三角形的高变成转化后图形的什么?(4)你会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3.学生汇报。
4.教师演示。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5.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二)教学例1.例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由学生独立解答.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5.6×4÷2=11.2(平方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三、质疑环节(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教师提问:(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四、反馈练习(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3.底是1.8米,高是.1.2米;五、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S=a h÷2六、温馨提示:一会儿回教室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539)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1.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 学习如何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二、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 2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一、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三角形,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5)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三角板、剪刀、彩纸。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2) 组织学生讨论,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 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5.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底为4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
(2) 底为5厘米,高为8厘米的三角形。
2. 思考题:(1) 为什么三角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为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转化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
1、运用转化的思想,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能够分析三角形面积与拼成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3、知识迁移的能力
活动三
巩固这节课学习的三角形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底和高求三角形的面积,并且知道三角形面积的变化取决于底与高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动手操作、课上小组交流,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获得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经验。
3、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培养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小结:在比较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给你的图形面积与需要比较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选择合理的底与高求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
总结本课内容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转化
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等底等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全班汇报交流
要求:声音响亮,语言完整
方法一: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疑问:为什么我们既要研究直角三角形,还要研究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能不能只研究其中的一种?(三角形的面积要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如果只研究其中的一种就不能涵盖所有的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分为这三类,包含了所有的三角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4)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角形的面积(冀教版4)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使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面积计算过程中的阅读理解与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许多图形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而三角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
在以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定义、性质等内容。
今天我们会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演示接着,我向学生演示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并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用途和具体操作。
3.实践然后,我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给他们一张纸和一支笔,请他们计算出该纸片上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4.总结最后,我总结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了要用心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我也提出了一些注意点,比如计算时应注意单位,以及遇到棱长有小数时应采用保留一定位数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作为课后作业,我让学生自己编写出一道练习题,并写出答案和解法。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内容,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加强了实践与应用。
通过互动讨论和课后作业,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
但是在实践环节中,一些学生因为计算粗心出现了错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检查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精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内在联系,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图形的摆拼,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考方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3、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
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完全相同的锐角、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各一对)、ppt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你能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吗?(ppt)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4、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2、出示三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
提问:大家想一想,我这里这些三角形都能够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3、思考片刻后,请学生上黑板演示。
4、待学生拼好后,提问:为什么不用不相同的三角形拼呢?(加深对“完全相同”的理解)5、通过这三位同学拼成的图形,你知道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ppt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可以说它们拼成的都是平行四边形。
6、我们再来看一看(ppt),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呢?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②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宽=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长=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③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底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7、大家能够根据屏幕上的这些内容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齐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三角形面积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三角形面积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第三章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能否回忆起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新知1.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边之和等于180度。
•任何一条边都比另外两条边之和小。
•任何一条边都比另外两个角之和小,以此类推。
3.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底边上某一点为顶点作高线,三角形被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利用面积公式计算。
•直接利用海伦公式或除二法则公式计算。
(3)练习与巩固1.给出几个简单的三角形,要求学生自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 = 6cm,BC = 8cm,AC = 10cm,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3. 教学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包括:1.上课讲解新知时,教师最好用图形或实物辅助讲解,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2.在讲解新知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掌握状况,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3.在练习与巩固环节,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提问或小组竞赛等方式。
四、教学评价1.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学生应该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3.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其他习题进行评价,如对学生作业情况及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 冀教版
三、堂清检测
(3)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汇报。
教师板书拼接的几种情况,并让学生观察,思考:你们拼的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100×33÷2
=3300÷2
=1650(平方厘米)
答:红领巾的面积是1650平方厘米
(口答)
(1)底10厘米,高6厘米。
(2)高5米,底24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4)高125厘米,底8厘米。
(5)底08米,高11分米。
(6)底3分米,高2021。
2、一块三角形地种西红柿,它的底长28米, 高是2021如果每平方米可收西红柿8千克, 这块地可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本环节设计了操作转化、观察思考和概括公式三个层次的教学,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再从自己的展示和思考中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的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推导公式的过程,既培养他们回顾反思的能力,同时又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
(5)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接图,并让学生思考: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他们之间的高和底有什么关系?
(6)师生共同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下面我们解决红领巾的问题。
例: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1、根据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3)_冀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授课设计三角形面积(3)_冀教版授课目标:1、经历着手操作、讨论、概括等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研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在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转变〞的数学思想,获得初步的推导面积公式的活动经验。
授课重难点:授课重点:研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授课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授课过程:【导入】经过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导入三角形的面积1.复习。
师: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的?生:〔略〕〔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师:大家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掌握得不错。
我们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我们以前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尔后找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能不能够依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试着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呢?生:能。
活动 2【活动】学生们亲自实践操作,总结出用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2.操作实践。
师:好,我们先来试一试三角形能不能够转变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
好,开始。
〔学生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好等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拿出来。
〕师:同学们先拿出两个完好等的锐角三角形经过我们的本质操作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学生实践,教师参加到小组中进行指导。
〔实践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显现拼出的不同样学过的图形〕师:哪个小组来显现一下?生:拿着拼出的三种不同样的平行四边形登台显现。
师:与全班同学分享校正后得出 :两个完好同样的锐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三种不同样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生: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好同样的锐角三角形。
师:你怎么知道是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生: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就能够知道是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
师:你们用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怎么拼得这么快?生:我们找到了两条相等的边,而且两个三角形的方向相反。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角形面积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角形面积一、复习:教师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一组平行四边形,(图略,底和高分别为:3和2,2和3,1和6,6和1)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一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络?(形状不同、面积雷同)指出:作业中有这类习题的要求,有的学生只能画一些比较相同的平行四边形。
(举例几种比较相同的形状)小结:做这类习题应该怎么思考?二、学习三角形的面积:⑴取其中一个三角形,示范“沿对角线”分。
观察后说说得到了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为什么说是完全一样?(方法一:分别用底和高是多少来考虑。
同时可以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底和同高的。
方法二:可以用剪好的平行四边形来分一分,比一比。
……)⑵说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指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要除以2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
⑶利用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画好对角线,分别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或是告诉三角形面积,让学生说说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三、操作、练习:⑴取例4的三张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别列式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交流。
注意要让学生用综合算式来列式。
⑵取第127页上的六个三角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
教师巡视、指导。
发问:找其中最小的平行四边形,其中一半是多少面积?的呢?剩下的呢?补充:把这些三角形打乱,选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你有什么发现?(⑴只有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⑵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⑶完成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字母表示:ah÷2四、稳固练习:⑴完成试一试。
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指名交流。
⑵完成练一练。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⑶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3习题。
指名交流。
五、全课总结归纳:。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12)_冀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12)_冀教版学生列示计算,指名回答理由。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的一半)师:刚才我们在求三角形的面积时,是利用了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求出来的,那如果只有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计算它的的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活动2【讲授】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1.复习三角形有关知识。
师:说说你对三角形的了解。
学生自主说。
(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条高。
根据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2.小组合作,互相探讨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怎样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自己拼组图形,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拼图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应的课件。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
师:总的来说,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和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3)观察拼后图形,出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4)学生讨论、交流。
指名说一说。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这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这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引导学生概括: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求解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2.学生能运用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应用三角形的面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实际用途。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尺子、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定义、相似概念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2. 探究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比较面积大小、用面积比计算物品数量、计算面积来算价格。
教师通过课件、黑板等多种形式展示这三类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是如何应用三角形的面积来解决的。
3. 实践让学生利用尺子测量课桌、椅子、黑板等物品的面积,并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方法,理解面积的量值意义。
4. 拓展授课老师把三角形面积的应用场景扩展到生活实际问题中。
举例比如:市场上蔬菜的摆放面积、房子的面积计算、手机屏幕的尺寸计算等。
5. 总结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口头表述,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确保每位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梳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中,我突出实际应用的教育理念,着重在教授应用知识和能力上。
通过多种途径展示三角形面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概念,而是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场景的。
在实践环节中,由于学生对测量不够熟练,存在一些误差,影响了精准计算。
下一步,我计划通过多组织学生参与测量相关实物,增加有效机会来提高学生的测量精准度。
在拓展环节中,我使用了生活中一些具体情境来阐述三角形面积应用的具体场景,并且我还将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问题带回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2 三角形面积
2 三角形面积项目内 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 ),平行四边形的高h=( ),平行四边形的底a =( )。
2.三角形的高。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都是三角形的( )。
3.有两块白布,用它们做医院包扎使用的三角巾。
(不可拼接)第一块白布:长135分米,宽9分米。
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三角巾是两条直角边均为9分米的直角三角形)分析与解答:白布面积÷三角巾面积是否等于多少块三角巾呢?白布的面积,列式计算为( ),三角巾的面积,列式计算为( ),白布面积÷三角巾面积,列式计算为( )。
两个三角巾正好拼成一个边长为( )分米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宽相等,所以计算有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可列式为135÷9×2=( )(块),正好。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还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 )面积的一半。
5.预习后我还知道:在用三角形面积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用三角形对应的底乘( )的高,再( )。
6.分别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三角形纸片。
知识准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几何图形的剪拼。
参考答案:1.ah S a S ℎ2.高3.135×9=1215(平方分米)9×9÷2=40.5(平方分米)1215÷40.5=30(块) 9 304.S=ah 平行四边形125.对应 除以26.2.8×4.5÷2=6.3(cm 2)18×15÷2=135(cm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三角形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复习:说一说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指名说一说,师可再现推导过程。
2、导入:出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提问:按角分类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点名回答)它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学生数方格)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启发提问: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三角形面积,不准确,又比较麻烦。
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学生讨论后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
学生分组活动。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
(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4.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5、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三、课堂小结
(1)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2)教师提问:
①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②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巩固与应用
(1)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
五、作业:
59页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是值得引导学生去发现的问题,只有发现了不同之处,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也才能在今后的计算中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包办代替。
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