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害虫草地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草地螟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对策

草地螟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对策
() d

表 2 商都 县 2 0 0 8年 草 地 螟 各 龄 幼 虫 平均 历 期
卵 黄浓 缩 为 缺 环 状 . 即蜷 曲的 幼虫 原 始 体 。 育 到 6h后 缺 环 的 发 0 端 出现 黑 点 。 即幼 虫 头 壳 。 在孵 化 前 1h左 右 。 虫 前 胸 背 板 4 幼 出现 , 时 卵外 观 呈 黑 褐 色 。 后 幼虫 咬 破 卵 壳 钻 出 。 成 孵 化 , 这 最 完
i m "'0 7. 0 (0 00 - 14 0  ̄: 0 - 9 72 1)3 0 0 - 2 1 0
草 地 螟 是 内蒙 古 自治 区农 作 物 的重 要 害 虫 之 一 为 了 全 面
掌 握 草地 螟 的 生 活 习 性 . 好 预 测 预 报 工 作 , 而 提 高 综 合 防 治 做 进
1 . 群 集及 迁 飞 性 .5 3
草 地 螟 成虫 具 有 高 度 的群 集 性 ,其 取 食 、
交 尾 、 卵 、 息 、 飞 等 活 动 均 表 现 为 大量 的 个 体 高 密 度 地 群 产 栖 迁
集 , 导 致 某一 地 区草 地 螟毁 灭 性 危 害 的重 要 因素 之 一 。 成虫 具 是
草 地 螟 虫 害 的能 力 。 少 对 农 作 物 造 成 危 害 , 者 从 19 减 笔 9 9年 以 来 . 草 地螟 的生 物学 习性 进 行 了一 些 观 察探 索 . 对 实 践 中形 对 并
成 的 防治 对 策 作 了 初 步 的 总结 和整 理 。 l 草 地 螟 的 生 物 学 习性
12 各 虫 态历 期 .
1 . 取食 .4 3
草 地 螟成 虫对 成 片 开 花蜜 源植 物 有较 强 的 趋性 。 在

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草地螟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性器官才能充分 发育 ,提高繁殖力。所以 ,在成虫盛发期,当地 蜜源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对草地螟发育影响很大。 蜜源植物丰富 ,有利于草地螟的发生 ;反之 ,不 利期发生。 草地螟成虫还需要 吸足水分 。所 以,低洼
虫性,增强预见性 ,住防冶上才能取得主动权。 灯光诱测,在成虫发生期前几天开始,利用 虫于顶部嫩叶上吐丝结网, 潜于叶苞中取食,3 龄 黑光灯诱测调查。黑龙江垦区各地可以从5 0日 月2 后开始向甜菜 、大豆等作物田内迁移。在甜菜叶 开始设灯观察 ,在成虫盛期应有专人通宵捕察。 片上吐丝拉 网,咬食叶 肉,留下表皮与叶脉 ,重 成虫数量较多时 , 每天取1一 0 O 2 头雌蛾解剖观察孵 者只剩下叶脉或被吃光 。在大豆上为害时,先于 巢的发育进度 ,记入备注内。田间步测蛾量,在 下部叶面上拉网为害 ,逐渐向上部叶片取食 ,也 成虫发生期,选有代表性田块,每3 天一次,采用 是咬食叶肉,剩下表皮与叶脉 ,但未展开的心叶 步行的方法,目 测尺起的蛾量。蛾量分为5 级,即 因被生绒毛 ,幼虫不便下 口,所以 , 少受害 , 1 : O 很 级 5 步内起飞蛾数不超过1 ; 级 :5步内超 头 2 0 即使下部叶片全被吃光 ,未受害的心叶仍能展开 过5 ; 级:5步内6 5头 ; 级:5步内5— 0 头 3 O —0 4 0 1 50 继续生长。在发生田调查,各代幼虫的密度都很 头 ;5 级:5 步内5 0 0 0 头以上。成虫盛发期每台黑 大 ,一般每平方米有虫5一l ( 0 】 0 头,多的2 0 3 0 0 — 0 光灯诱蛾量达千头以上 ,田间步测在3 级以上,就 头,个别地块高达40 — 00 ,稍一延误防冶时 要 特别注 意幼 虫期 的预测 工件 。 00 5 0头 机,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幼虫调查 ,选代表田块 ,用棋盘式1 A取样 o 幼虫吃光一块 作物后 ,即群 集爬行迁移 。 ( 特别注意临近草荒的田边 ),垄作甜菜每点l O 35 — 龄幼虫都可爬行迁移,每分钟可爬行卜 15 .X 株;大豆取双垄 ,每垄l 米长。根据幼虫密度,确 远,这就使其较容易的找到新的食科基地 ,扩大 定防治 中地块 。大豆及其他阔叶作物等 , 每平方 为害面积。在发生年 ,幼虫在整个为害期中可能 米有幼虫l头以上,甜菜每株有虫2 O 头以上,应进 有三次迁移活动 ,第1 代幼虫开始多发生在灰菜等 行防治。 杂草上,3 龄后向甜菜 、 大豆等田间迁移,这是第 6 、防治方法 次迁移 ; 迁入 田间的幼虫开始多集 中于地边的 在防治策略上,应注意作好防治第1 代为主, 作物上为害,当叶片被吃光后 ,即由地边向大 田 兼顾其他世代的发生动态 ;以防治幼虫为主 ,结 内部迁移,随着幼虫密度的增高,寄主作物的受 合除草灭卵;以防治低龄幼虫为主 ,但不忽视老 害程度也随着而加大 ,并扩展了受害面积,这是 龄幼虫的防冶 。目前为药剂防治为主 ,更应注意 第二次 田间内迁移。一旦迁移成功,未受害田作 研究和采用综 合防冶。防冶草地螟为害的方法很 物即遭其为害 ,扩大了受害面积和范 围。当然也 多,归纳为三项措施。 有些成虫直接产卵于作物上 ,所以,孵化出来的 诱捕成虫,在成虫发生期 ,蛾量很多,有严 幼虫即开始为害寄生作物 ,并在田间扩展迁移 , 虫量大时,一片作物被吃光叶子后,即可群虫 向 重为害趋势时 ,可采用灯光诱捕成虫。在产卵盛 外迁多 ,寻找新的食物 。这样的一代幼虫期 ,只 期前,也可在 田问拉网捕蛾。无论是灯光诱杀、 拉网捕蛾或其他诱捕成虫的措施 ,都要在大打雌 有两次大迁移。 蛾尚未产卵或产卵很少时进行,如大量的卵已经 草地螟幼虫无 假死性 ,行动 活泼 ,稍受触 动,即扭曲前进或后退,叶丝下垂地后很快就 向 产下,再诱捕成虫,其意义就不大了。 除划灭卵,在越冬代成虫产卵后 尚未孵化 前爬行。幼虫期2 天左右,老熟幼虫入土结 茧直 O 可 立于土表下,上端向地表开 口处有薄丝封闭。蛹 前,铲除 田问及大田周围的杂草 ,妥善处理 ,

突发性害虫草地螟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突发性害虫草地螟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2 草 地螟 综 合 防治 技 术
面 积在 30 , 0 亩 成虫 高峰 期每盏灯可 诱杀成虫 1 万头 , 0 平均
防 效 达 7 %左 右 。 0
几年来 , 针对我市草地 螟发生特 点 , 我们开展 了大量 卓 有成效 的防治研究 , 制定 出以药剂 防治一 代幼 虫为主 , 结合 高压汞灯诱杀 , 除草 灭卯 , 挖防虫沟 或撒药带 阻隔幼 虫迁移
综 合制定。如草地 螟发生 时期 比常年晚 , 农作物长势好 , 抗 虫咬能力强 , 这时可适 当放 宽 防治指 标 , 防治时期 可推迟 到 幼 虫3 龄 。如草地螟发生 时期 比常年早 , ~4 农作物长势差 ,
这时就要提高防治指标 , 同时要将 防治时期提 前到幼虫 1 ~2
龄期。如 2 0 0 4年我市草地 螟特大发生 ,发生时间 比常年早 1 ~1d, 0 5 受干 旱影响 , 市农作物普遍苗小 苗弱 , 全 为此 , 我 们将防治指标在 常年基础上提高 1%, 0 并提早开展 防治 , 有 效扼制 了草地螟在 我市的猖獗危 害, 避免了绝产地块的发生。
在 开展 大面积防治时 可首选机引悬挂式喷雾机 , 利用其
防治 效率 高 、 防治效果 好等优点 开展 统防统治 , 喷药时拖拉
应急防治区:幼虫密度达 到防治指标 , 发生面积 达5 亩 机 应保持 二档速度 , 0 亩喷液量 l k 。防治小 面积地 块时, g 5 可
以上的地 区。该区一般 以药剂 防治3 以下幼虫为主 。 龄 重点 挑治区 发生面积在 5 亩 以下地 区。该 区 以除草灭 0 卵、 挖防虫沟或设药剂 隔离带 防治 为主。
2 2 2 生 态 控 制 。 是 改 变 草 地 螟 栖 息地 环 境 , 之 不 适 宜 .. 使

草地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草地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农化新世纪草地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innaeus属鳞翅目,螟蛾科。

它是一种广食性的食叶害虫。

幼虫取食叶肉下叶脉,亦可侵害根头。

分布于东北、内蒙、山西、河北、甘肃、青海、陕西等地。

除甜菜外,尚有向日葵、豆类、马铃薯、麻类、蔬菜、苜蓿等寄主,食料缺乏时,也加害禾谷类作物。

近些年来,对部分地区农作物的危害非常严重,现将其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发生危害特点初龄幼虫常常先取食杂草,再转移危害作物,在叶背吐丝拉网,藏在网内食叶肉组织,三龄幼虫开始出网危害,食叶穿孔而留下叶脉和叶柄,大发生时,高龄幼虫除严重为害叶片外,还可侵食块根,常从根头蛀入根块中央,被害株有丝缠绕。

幼虫行动活泼,稍受触动,即扭曲虫体前进或后退,吐丝下垂落地后,很快就向前爬行。

虫口密度大时,也会大批迁移危害,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茧直立于土表下,上端向地表开口处有薄丝封闭,蛹期10-15天左右。

草地螟各代老熟幼虫入土后,有一部分正常化蛹羽化,有一部分滞育,越冬后在第二年春季羽化,这可能是造成越冬代成虫量大,第一代幼虫密度大,为害严重的原因。

二、生活史和习性草地螟在内蒙、山西、河北、吉林等省(区),一般每年发生2代,部分地区可发生3代,陕西地区可能发生3-4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在每年主要发生2代的地区,越冬代成虫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为盛发期。

第一代卵发生于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期4-6天。

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而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严重危害期,幼虫期20天左右,第一代成虫在6月中旬至8月出现,迟羽化的可延至9月。

第二代幼虫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幼虫期17-25天,一般为害不大,陆续入土越冬,少数可在8月化蛹,化为第二代成虫,不产卵而死亡。

草地螟蛾白天潜伏在草丛及作物田内,受惊动时作短距离飞行(高度约1米,距离为3-7米),据此习性可进行步测及网捕。

草地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草地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草地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者:于晓东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就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草地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草地螟食性很杂,据记载,寄主植物有35科。

200多种,其中最喜食藜科、豆科、麻类等植物,大发生年,禾本科作物也会受害成灾。

草地螟成虫能运距离迁飞,危害来势猛.突然爆发。

幼虫发育快,暴食性强,又往往群集迁移危害,如果不及时防治.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毁灭性灾害。

1 形态特征1.1成虫小型淡褐色的蛾子,体长8~10 mm,翅展 14~26 mm。

前翅灰褐色,外缘有淡黄色的条纹,翅中央近前缘处有黄褐色斑纹一块,顶角内侧前缘有一不明显的三角形淡黄色小斑。

沿外缘有明显的淡黄色波状纹,外缘有类似前翅外缘的条斑,静止时两翅叠合成三角形,复眼蓝绿色,触角鞭状。

1.2卵初产时乳白色,有珍珠光泽,后逐渐变为浅黄褐色、椭圆形,长0.8~1.2 mm,宽0.4~0.5mm,上端稍突起,接近羽化时内有黑斑点。

卵多数复瓦状或串状排列,也有少数单产的卵。

1.3幼虫初孵化的幼虫身体淡黄色,老熟体长约25 mm,灰绿至黑色。

头部黑色,体驱有明显的褐色背线,两侧有黄绿色的线条,腹部为黄绿色,每节各有瘤状突起两对,分列在背线两侧。

幼虫一般分5龄。

在食料和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常发生增龄或减龄。

1.4茧灰白色,长筒形,丝质粘着土粒,茧长25~40 mm,径粗3~4 mm。

1.5蛹淡黄色,背部各共有14个赤褐色的小点,排列于两侧。

尾刺8根,蛹长14~20 mm。

2 发生规律草地螟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属于迁飞性害虫。

本地虫源是翌年发生的虫源来源之一、大发生年份虫源并不以本地为主,而主要来自北纬38~43度,东经108~118度的高海拔(1000~1600m)地区。

年积温较小的年份只发生2代,以2代幼虫在高寒山区越冬,年积温较高的年份发生3代,以3代幼虫在乎川或山谷暖区越冬,所以多数年份这里都有大量的越冬虫茧,另外这里的荒坡、草滩和休闲地面积大,越冬虫茧受人为耕作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幼虫越冬,每年5月下旬越冬基地蛾大量羽化时期,如果天气条件是在高压控制下,地面有北方气旋活动,8.5×103帕高空有西南方向的气流,蛾就可能起飞上升,随气流从西南方向东北沿两条线飞行。

草地螟的形态特征、为害与综合防治

草地螟的形态特征、为害与综合防治

Lr a0 , e m be、 nd e v tt
) 属鳞翅 目螟蛾科, 突发性迁飞性害虫, 是 它
的存在方式有越冬茧、 成虫、 卵和幼虫四种, 其中幼虫主要以农作物 的叶、 茎为食 , 危害的作物有 20多 0 种, 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一般危害大豆、 玉米、 向日葵、 马铃薯、 甜菜、 苜蓿等, 当虫 口密度大时。 也危害禾
本 科作物 。
据调查了解, 草地螟 20 年在布尔津 、 05 哈巴河、 吉木乃、 阿勒泰市等几个县市大爆发, 危害面积达 5 0
多万亩 , 口密 度在 有些地 块达 1o 5 虫 0 ~10头/ 2对农 作物造 成严重 危 害。 m,
1 形 态特 征
11 成 虫 . 为小型淡灰褐色的蛾子。 体长 8 0T I ~1 I , I 翅展 1  ̄2 —1前翅灰褐色, T 4 6 11 1 , | 外缘有淡黄色的条纹, 顶角 内侧前缘有一不明显的三角形淡黄色小斑。沿外缘有明显的淡黄色波状纹, 外缘有类似前翅外缘的条 斑。静止时两翅叠合成三角形, 触角鞭状。
(. 1 阿囊 t 地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 新疆 阿勒 t 8 0 ;. 勒 t 地 区 农 广 校 。 -  ̄502 阿 - 新疆 阿 勒 t 8 o ; -  ̄5o 3 阿囊 t 市 红 墩 填 农技 站 。 疆 阿勒 t 860 ) . - 新 - 3 55
摘要: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 害 Nhomakorabea , 主要 为害大豆 、 玉米、 日葵 、 向 马铃薯 、 甜菜和 苜蓿等 。05年 在 阿勒 泰地 20
维普资讯
新疆 农业科 学 20,3 s)15—16 064 (1 :3 3 X ̄i gA r u ua Si cs i a gi l r1 c ne n et e

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报告

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报告
山一 带 的 富蕴 县 图 尔洪 、 阿勒 泰 市 的东 戈壁 等 地 也 曾有 一定 数量 一代 草 地螟 成虫 迁入 。
中央 近前缘 ( 中室 内) 有一 较大 菱形 淡 黄 色斑 。后 翅 灰 黄 色 , 两 条 与外 缘 平 行 的 波状 纹 。静 止 时 两 翅 有
5 2 1 一l 一l
哈 巴 河 县 危 害 区调 查 :.7 m 优 质 高 产 饲 草 料 2 h 6
地 , 常 年份 可用 4 正 0个 小 四轮拖 拉 机 草 , 地 螟 危 草 害后产 草 4马车 , 损失 约 2万元 。 全地 区草地 螟 危害 面积最 高年份 为 2 0 0 5年发 生 面积 86 . 7万 h , 重 m 严 危 害 面 积 2万 h 2 0 m ;0 6年 发 生 面 积 l.3万 h O1 m,
3 草 地 螟 的危 害
31 寄 主 .
椭 圆形 , 08 1 rm, 04 05 长 . . — 2 a 宽 . . ~ mm, 产 时呈 初 乳 白色 , 有珍 珠 光 泽 , 呈淡 黄褐 色 。卵 面 稍 突起 , 后
草地螟 是杂食性 害虫 , 幼虫喜食 植物 的幼嫩 叶 此
底部 平 , 贴植 物 表 面 , 单 产 , 有 的成 串状 排 列 紧 多 也 或 复行 排列 , 散或 2 l 分 ~ 2粒覆 瓦状 排 列成 卵 块 。
作 者 简介 : 光 青 (9 4 ) 男 , 族 , 学本 科 , 徐 16 一 , 汉 大 高级 农 艺 师 ,
长期 从 事草 原保 护 工 作 。
草原保 护 与
严 重 危 害 面 积 达 57 .3万 h 2 0 m ;0 7年 危 害 面 积 达
52 . 7万 h m ,严 重 危 害 面 积 2 . 2万 h 2 0 m ;0 9年 严 重

草地螟发生与防治

草地螟发生与防治
七、 小 结
法, 节 约 虫 害 防治 成本 , 增 产 增 收 。但 由于一 次 性 投 入 价 格较 高 , 需 经 过大 面 积示 范 、 培训 、 推广 , 以引 导 种 植 户采 用 , 达 到防治 烟 粉虱 的 目的。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0 1 )

发 生趋 势
制定 应 急 防治 预案 , 一旦 大 发 生 , 应及 时 启 动 防 治 预案 , 快 速组 织 人 力 、 物力专业化防治 ; 对 于 点 片 发 生 区域 , 要 做 好 田间调 查 , 确 定 防治 地 块 , 提前 防
2 0 1 2年 , 草地 螟在 裕 民县 玉米 上发 生严 重 。 技 术 人员在 2 0 1 2年 5月底 对 全 县 山前 平 原 冬 小 麦 和 红 花地 块 , 山旱 区春 小麦 、 红 花 地块 、 苜蓿 地 块 , 井 灌 区
冬代 成 虫 在农 田及 农 牧 交 错 草 场共 发 生 0 . 5万 公 顷
次。 二、 危 害特 点
再 清 除杂 草 , 以免 幼虫 向农 作 物转 移 。
②开渠挖沟,喷施隔离带 当农 田周 围杂草上
草 地 螟虫 源 数量 较 大 时 ,可在 农 田 四周 挖 防 虫 沟或
喷施 药带 , 封 锁控 制草 地 螟幼 虫 向农 田迁 移扩 散 。
甜 菜 网螟 等 , 为 多食 性 害 虫 , 可危 害瓜类 、 玉米 、 小 麦、 红 花等 作物 。草地 螟 有远 距 离迁 飞 的习性 . 属 于
迁 飞性 害虫 , 是 我 国北方 农 田、 草 场 主要 害虫 之一 。

高 度重 视 。 采 取措施 防 o n g G u n K e Ji

草地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草地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草地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张丽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0期张丽蓉草地螟是重要的迁飞性、突发性大害虫。

受南方虫源和当地虫源以及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该虫近几年在我市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对大豆、甜菜等农作物生产影响很大。

此虫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大陆,我国近临的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为害也很严重。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北京、陕西、宁夏、青海等北方省(区、市)。

主要发生基地大致在北纬38~43,东经108~118的高海拔地区(海拔100~1600米)。

它包括山西雁北、内蒙乌兰察尔盟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属部分县。

近年研究证实东北地区大发生的草地螟虫源主要来自蒙古共和国东部及中蒙边境地区,具有间隔10~13年周期性爆发成灾的特点。

一、发生规律草地螟在我市一年发生2代,各代发生较整齐。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吐丝作茧越冬。

第二年5月羽化。

成虫飞翔力强,飞行高度一般为20-30米,一天飞行距离250-300公里,第1次成虫迁入高峰期为6月4日,第2次高峰期为6月18-22日。

第1代成虫始见期为7月上旬,第1次高峰期为7月19-23日,第2次高峰期为7月29日。

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上旬。

第2代成虫始见期为8月中旬,盛发期为8月27日。

以第1代幼虫为害严重,第2代幼虫发生少而轻。

草地螟寄主范围广,可取食35科近200种植物,喜食甜菜、大豆、向日葵等栽培作物,还喜食灰菜、猪毛菜等黎科杂草。

常呈间歇性或局部暴发为害。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虫发生,而高温干旱对该虫发生不利。

因此,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受到临时性高温,会使羽化后的成虫生殖力显著下降。

草地螟幼虫三龄期以后进入暴食期,幼虫取食大豆叶片的食量平均为39.53cm2,3龄以下食量很小,只有2.484cm2,仅占整个食量的6.29%,4—5龄的食量为37.05cm2,占整个食量的93.71%。

浅谈大豆田草地螟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大豆田草地螟综合防治技术
定着 产卵量 的大小 。 草 地 螟 成 虫 还 需 要 吸 足 水 分 。 以 , 洼 多湿 , 江流 域 等 所 低 沿
由丝 土 构 成 ,茧 长 2 0~4 0
体长 8 2毫 米 , 展 2 ~l 翅 4— 2 6毫米 ; 、 灰 褐色 , 翅有 暗 体 翅 前
褐色斑 , 翅外 缘有淡 黄 色条纹 , 中 室 内有 一个 较大 的长方 形黄 白色 斑 ; 翅灰 色 , 后 近翅 基 部较 淡 , 沿
技水推广 ●
中图分类号:4 56 1 ¥ 3 .5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64 34 ( 1)30 5 — 2 17 - 572 00 — 0 6 0 0
浅谈大 豆 田草地螟综合 防治技 术
田 婧
( 黑龙 江农 业 经 济职 业 学 院 ,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4) 50 1
及时 清 除 田问
草 地螟 的 天敌 种 类 很 多 。 国 外报道 有 7 余 种 , 中赤 眼蜂 用 0 其 于防治 草地螟效果 较好 。 我 国主要 的 天敌类群 有 寄生 蝇、 寄生 蜂 、 白僵 菌 、 菌类 以及 细 捕 食性 的蚂蚁 、 步行 甲和 鸟类 等 。 自然 寄生 率一 般 为 6 ~7 , % % 有 时高达 5 % ~6 % , 目前 只 限 0 0 但
占总量 的 6 % ~ 0 0 9 %。
椭 圆形 ,. 米 ×1毫 米 , 05毫 乳 白色 , 有光泽 , 分散 或 2~1 2粒 覆 瓦状排 列成 卵块 。
1 . 老 熟幼 虫 3
体长 1 9~2 毫米 ,头黑 色 , 1 有 白斑 , 、 部 黄绿 或 暗 绿 色 , 胸 腹 有 明显 的纵行 暗色条纹 ,背 中央
于研 究 阶段 。 34 田 间管理 .

试论草地螟对农田的危害与防治

试论草地螟对农田的危害与防治
诱 测 螟 蛾 数 量 、 雄 比 ; 二 剖 查 雌 蛾 卵 巢 发 育 进 度 ; 三 雌 第 第
看成虫产卵期气象条件。 一般来说 , 蛾量大 、 雌蛾多 、 产在卵
多 、 虫 密 度 大 危 害严 重 。 在 营 养条 件 和 气 象 条 件 不适 宜 幼 但
午 6时 以后施药 , 最好夜间施药。长期干旱 , 空气 相对 湿度 低时 时药 液中加入喷液量 1 %的药效宝 、信得宝 等植物油
秋季耕耙地 , 破坏草地螟 的越冬环境 , 增加越冬期的死 亡率 , 时清除 田间及地边杂 草 , 及 消灭成 虫产卵的场所 , 减 少田间卵量和幼虫量 , 以减轻危害。 可 农作物生育期问加快 农 田铲趟进度 , 消灭杂草 , 铲除草地螟赖 以栖 息 、 落卵的环
境。
灰绿色 , 老熟时体长 1~ l毫米 , 92 头部黑 色 , 白斑 。背部 有
3 0L。
进行药剂防治。 3草地螟防治技术 31 中统防统治 .集 针对草地螟具有突发性 、 暴食性和迁移危害的特点 。 最
( 者单位 :60 0黑龙 江省 齐 齐哈 尔 园艺研 究所 、 作 1 10
1 10 5 90黑龙 江省 木 兰县 东兴 镇农 业综 合 服 务 中心 )
口 试论草地螟对农 田的危害与防
龙照春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 , 是多食性大害虫 , 可取食 3 , 5科 20余种植物。主要 为害甜菜 、 0 大豆 、 日葵 、 向 马铃薯 、 麻类 、 蔬菜 、 药材等多种作物 。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 、 林木等均受 其害。 但它最喜取食的植性害虫 ,有间歇暴发性 、迁移性和毁灭性 等特 点, 属国家农业部高度关注的重大害虫 。
黑色 ,两侧有若干条纵线。腹部 每节背面有 6个暗色的毛 瘤, 呈三角形排列。开始仅为害杂草 , 以后转移到大豆上为 害。初孵幼虫取食叶 肉残留表皮 ,长大时 即将茎叶吃成缺 刻, 危害严 重则 仅留叶脉 。 草地螟 在黑龙江省一般发生每 年发生 1 2 , - 代 以一代

草地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草地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草地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作者:张丽华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7期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

是一种突发性、多食性的迁飞害虫。

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

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

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

最喜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一带。

其发生常表现为来势猛、密度大、危害严重。

1、生活史及习性草地螟在东北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

1982年在佳木斯调查,越冬代成虫始发期为5月下旬,第一次高峰期为6月9日,第二次高峰期为6月18~22日。

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下旬20~23日。

第一代成虫始发期为7月上旬,第一次高峰期为7月19~23日,第二次高峰为7月29日。

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上旬。

第二代成虫始见期为8月中旬,盛发期为8月17日。

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期为9月中旬。

各地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为主。

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发生少,为害轻。

草地螟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并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

飞行的高度一般20~30米。

但也有高达100米以上。

草地螟老熟幼虫可耐~30°低温,越冬的幼虫到第二年春可以化蛹,羽化为成虫。

所以,各地越冬的草地螟幼虫就成为当地的虫源之一。

草地螟幼虫吃光一块作物后即群集爬行迁移。

每分钟可爬行1—1.5米远,这就使其较容易找到新的食科基地,扩大为害面积。

在发生年幼虫在整个危害期可能有三次迁移活动。

第一代幼虫开始多发生在灰菜等杂草上,三龄后向大豆、甜菜等田间迁移;迁入田间的幼虫开始多集中在地边的作物上危害,当叶片被吃光后即由地边向大田内部迁移。

随着幼虫密度的增高,寄主作物的受害程度也随之加大,并扩展了受害面积。

一但迁移成功,未受害田作物即遭其危害,扩大了受害面积和范围。

也有些成虫直接产卵于作物上,所以孵化出来的幼虫即开始危害寄生作物,并在田间扩展迁移。

虫量大时,一片作物被吃光叶子后即可成群向外迁移,寻找新的食物。

防治玉米粘虫、草地螟技术

防治玉米粘虫、草地螟技术

防治玉米粘虫、草地螟技术玉米粘虫玉米粘虫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

是具迁飞性、暴食性、杂食性害虫,对玉米生长危害很大,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如何防治?1、农业防治: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浅耕灭茬,破坏玉米粘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

2、人工捕杀:玉米出苗后,在幼虫取食的早晚人工捏杀幼虫。

3、化学防治: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2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尽量在玉米粘虫三龄以前防治,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

也可用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等。

这些药剂基本上是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喷药要喷到粘虫栖息活动的位置。

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最好不要单独使用。

虫害高发,玉米变“竹子”(1)毒饵诱杀:亩用90%敌百虫100克兑适量水,拌在1.5公斤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顺着玉米行撒施,进行诱杀。

(2)叶面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加灭幼脲5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3)撒施毒土:亩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适量加水,拌砂土40-50公斤扬撒于玉米心叶内,即可保护天敌,又可兼防玉米螟。

在玉米粘虫的防治过程中,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

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注意个人防护,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草地螟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

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

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

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

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

来看看草地螟长啥样?草地螟的危害不可忽视在东北、华北、内蒙古主要为害区一般每年发生2代,以第1代为害最为严重。

草地螟发生与防治

草地螟发生与防治

草地螟发生与防治
草地螟(LoxostegestieticatisLinnaeus)又叫黄绿条螟,分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为害枸杞、人参、西洋参等药材。

幼虫取食叶片,咬断叶柄,发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剩纤维状白色茎秆,严重影响产量。

形态成虫体长10~12毫米,体黑褐色,有光泽,下唇须向上翘起,触角丝状。

前翅灰褐色,外部颜色稍淡。

翅面有暗纹,翅中央近前缘有1个长方形白斑。

后翅灰褐色,缘毛灰白色。

卵椭圆形,有珍珠光泽。

老熟幼虫体长19~21毫米,灰绿色。

头部黑色,有白斑。

背部黑色,两侧有若干条纵线。

前胸背板黑色,上有3条横向白线,腹部每节背面有6个暗色的毛瘤,呈三角形排列。

发生规律草地螟每年发生代数随分布地区而不同,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羽化。

在河北每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6月盛发。

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

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

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及药材田内,夜晚活动,趋光性较弱。

雌蛾产卵在灰菜、刺蓟等寄生植物茎叶上。

1~3龄幼虫多群集在网内就近取食。

4龄后迁入药材田内为害,并可转株为害。

在高龄暴食期,1~2天可将大面积叶吃光。

防治方法①春夏季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药材田及其周围杂草,可消灭卵和初孵幼虫。

②幼虫发生盛期可在田块四周挖沟,撤25%的敌百虫粉剂,防止幼虫侵入药材田。

③幼虫侵入药材田后及时喷施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浅谈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作者:姜洪涛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姜洪涛(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辽宁沈阳 110101)摘要: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是我国北方农牧业生产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是一种周期性、突发性、杂食性的迁飞害虫。

大发生时可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损失,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广大地区,近几年在沈阳地区屡有发生,沈阳地区虫源主要来自华北地区。

该虫食性极杂,能危害20多科100多种植物,尤其喜食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花生等双子叶作物的幼嫩叶片。

当食物缺乏时,玉米、高粱、小麦、树苗和牧草等均可受害。

野生杂草寄主要是苋科的灰菜。

关键词:草地螟;发生;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2mm,翅展18~26mm,体翅灰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斑,翅外缘有淡黄色彩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静止时两翅叠合成三角形,卵椭圆形,长约1mm,一般5~8粒粘在一起,平滑而有光泽,老熟幼虫体长16~25mm,体灰黑色,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暗色条纹,周身有毛瘤。

2 危害特点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大面积发生可吃光整块地。

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幼虫共5龄,可转株为害,大面积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荚。

草地螟主要为害豆类(大豆、菜豆、绿豆、红小豆、芸豆等)、甜菜、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首蓿、燕麦、牧草、浆果等。

初龄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以后转移到作物上为害,喜食柔软叶片汁,吐丝拉网,取食叶肉。

3龄幼虫出网为害,食叶穿孔留下叶脉和叶柄。

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吐丝下垂逃遁。

大发生时成群迁移数公里。

白天取食,夜间和雨天不活动。

4~5龄幼虫为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

食料缺乏时也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

人工草坪病虫害防治措施

人工草坪病虫害防治措施

人工草坪病虫害防治措施(1)地老虎病症:专食草坪草嫩茎嫩叶,严重时能造成草坪中的“秃斑”。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幼虫、蛹及成虫都可越冬,以早春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

防治方法:在小地老虎夜间出来觅食时,可结合附表一选用相关农药进行喷洒防治,也可在凌晨进行化学诱杀;对于受害较重的草坪局部,出现死苗时,可于清晨拨开断苗附近的表土,捕杀高龄幼虫。

(2)蟋蛀病症:蛟蛀成、假设虫均在土中食刚发芽的种子、根及嫩茎,使植株枯死。

这类害虫还可在土壤表层穿掘隧道,咬断根或掘走根周围的土壤,使根系吊空,造成植株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利用蟋蛀趋光性强的习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3)蟒蜡病症:蟒蟾是绿地、草皮等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绿地不能翻耕,更有利于其繁殖。

受害的草坪草根系被其截断,咬食一空,成片死亡。

发生规律:该虫为金龟子幼虫,金龟子主要发生在清明期间(4月份),持续时间大概为1个月,所以该虫的高发期在5-6月;在缺水干旱的地块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土壤处理,可结合附表一选用相关农药进行喷洒防治或灌根处理。

(4)粘虫病症: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圆孔,3龄后形成缺刻,5〜6龄达暴食期。

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使植株形成光杆。

防治方法:可结合附表一选用相关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5)草地螟病症:蛀食草根及茎部,使供水中断,导致茎、叶发黄、枯死。

防治方法:可结合附表一选用相关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6)蚂蚁病症:该虫通过在草坪上筑巢危害草坪,常可在草坪及草坪边缘看到堆起的一个个小土包,严重影响草坪的美观。

发生规律:该虫四季均匀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特别严重,其迁徙性强,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市场上有专门针对红火蚁的粉剂或药水灌蚁穴,见一处杀一处。

(7)蝗虫类病症:蝗虫类属直翅目蝗总科。

蝗虫食性很广,可取食多种植物,但较嗜好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喜食草坪禾草,成虫和假设虫蚕食叶片和嫩茎,大发生时可将寄主食成光秆或全部食光,多在5〜9月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瓦 状排 列 。
幼虫 , 幼虫 头 黑色有 白斑 , 前 胸盾板 黑 色 , 有 3条
黄色 纵纹 。 虫体 黄 绿或灰 绿 色 , 有 明显 的纵 行条纹 。 体 上疏 生 刚毛 , 毛瘤 较显 著 , 刚行基 部黑 色 , 外 有两 个 同
幼 龄林 和新 植林 危 害 。 2 0 0 8年 8月 初 , 草 地 螟大 量迁
灰菜、 甜菜 和大 豆等 。 草 地螟 在 我 国主要 分布 于东 北 、 西北 、 华北 一带 , 除 为害农 田外 , 林 木 也受 其为 害 。
1 . 草 地螟 形态 特 征 成虫 , 成 虫 为 灰褐 色 小 型娥 子 , 体长 8 ~ 1 2毫米 ,
翅展 2 0 ~ 2 8毫 米 。前翅 灰褐 色 至暗 褐色 , 外缘 有 一黄
人 黑龙 江省 富 锦市 .一 台黑 光灯 最 高透 蛾量 达 6 5万
头以上, 百 步惊 蛾最 高达 8 0 0 0头 以上 。为此 , 富 锦市
制 定 防治 技术 要 点指 导林 农大 面积 全力 防治 草 地螟 。

心 的黄 白色环 。老熟幼 虫体 长 l 9 ~ 2 l 毫米 。
剂 喷雾 防治 。
对 于多种 病 虫混合 发 生的麦 田 , 可将 杀菌 剂 与杀 虫 剂混 合使 用 。如三 唑酮 与抗蚜 威 或吡虫 啉 混用 , 可
兼 治麦 蚜 和 白粉 病 、 锈病 、 纹枯病 等 多种病 虫 ; 每 亩用 5 0 %辛 硫 磷 3 0毫 升 、 拟 除 虫 菊 酯 类 农 药 3 0毫 升 、
市科 研所 一 台虫情 测报 灯 ,诱捕 蛾高 达 1 0 0 0 0余 头 ,
并发 现 每 日 2 3时 3 O分 至 次 日 2时 3 0分 ,趋 向灯光
米, 宽0 . 4 ~ 0 . 5毫 米 , 乳 白色 , 分 散 或一 处 2 ~ 1 2粒 呈
敌 种群 数量 急剧 上 升 , 因此 , 在控 制 害虫 的 同时 , 要注 意 保护 利 用天 敌 。 1 . 抓住 关 键 时期 。 开 展化 学 防 治 。 当旗 叶始 见期 锈 病 病 叶率 达 5 %、 扬花期达 2 0 %, 孕穗 到抽穗期 白 粉病 病 茎 率 达 l O ~ 2 0 %时 ,应 及 时用 三 唑 酮 喷雾 防 治. 对 白粉 病 也 可用 7 0 %甲基 托 布津 或 2 5 %多 菌灵 、 5 0 %退 菌 特 等 药 剂 ; 在赤霉病发生区 , 当小 麦 扬 花 株 率达 1 0 %以上 时 , 可 用 多菌 灵 、 甲基 托布 津 防治 1 ~ 2 次: 当百 穗蚜 量 达 5 0 0头 以上 , 且 天 敌 与 麦蚜 的 比例 低于 1 : 1 5 0时 , 用5 O %抗 蚜威 ( 辟蚜雾 ) 可 湿 性 粉 剂
蛹, 蛹长 8 ~ 1 5毫 米 , 黄褐 色 , 腹 部 末 端 由 8根 刚
毛 构成锹 形 。茧 由丝土 组成 , 长筒 形 , 长2 O ~ 4 0毫米 ,

草地 螟发 生规 律
草 地螟 ( L o x o s t e g e s t i c t i c a l i s L i n n e ) , 螟 蛾科 。又 叫黄 绿条 螟 、 甜菜 、 网螟 。草地 螟为 多食 性 大害 虫 , 可
治时 , 要协 调好 化学 防治 与利 用天 敌 的矛盾 。通 过调 查麦 田害虫 、 益虫 的发 育进 度 和 益 害 比 , 若 天 敌 与麦 蚜 比在 1 : 1 5 0以下 、天 敌 与粘 虫 比在 1 : 2 0 ~ 3 0以下
下旬 2 0 ~ 2 3日。第 1 代 成虫 始发期 为 7月上 旬 , 第 一 次高 峰 期 为 7月 l 9 ~ 2 3 日,第 二 次 高峰 7月 2 9日。
第2 代 幼 虫为 害盛 期为 8月 上旬 。 第 2代成 虫始 见期
为 8月 中旬 . 盛 发期 为 8月 2 7日。 第 3代幼 虫为 害盛
白色条 纹 , 位 中央稍 近前 缘 处有 一黄 白色 斑纹 。后翅
期 为 9月 中旬 。
暗褐 色 , 外 缘有 较 细 的不甚 明显 的一 淡 黄 白色条 纹 。
卵, 卵椭 圆形 , 卵 面稍 凸起 、 底面平 , 长 0 . 8 ~ 1 毫
草 地螟 成虫 具 有强 烈 的趋 光性 。2 0 0 8年 在 富锦
1 0 %三唑 酮可 湿性 粉 剂 3 0克对 水 3 0 — 5 O千克 。加 入
0 . 2 %浓 度 的磷 酸 二氢 钾 , 一 次性 混 合 喷雾 , 可 同时 防 治麦蚜 、 吸 浆虫 、 棉铃虫 、 白粉病 、 锈 病和 纹 枯 病等 多
种 病虫 , 并 能提 高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麦抗 干热 风 的能 力 。 2 . 合理 使 用农 药 , 保 护 麦 田天 敌 。在进 行 化 学 防
现 代农 业 2 0 1 4年 8 期
植 保
土 肥
突发性害虫草地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马 琳
黑龙 江 省 富锦 市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草地 螟 是远 距 离 迁 飞性 害虫 , 具有突发性 , 暴 食 性的特点 , 对农 作 物具 有 毁 灭 性 危 害 , 大 发 生 时也 对
直 立于 土表 上 , 上端 开 E l 以丝状 物封 盖 。
2 . 草地 螟 生活史 及 习性
取食 3 5科 , 2 0 0余 种 植 物 。主要为 害甜 菜 、 大豆、 向1 3
葵、 马铃 薯 、 麻类 、 蔬菜 、 药 材等 多种 作 物 。 大发 生 时禾 谷类 作 物 、 林 木 等均 受其 害 。但 它 最 喜取食 的 植物 是
草 地 螟 在东 北 每年 发 生 3 ~ 4代 ,以老熟 幼 虫结
茧 在土 中越 冬 。 2 0 0 8年在 富锦 市调 查 , 越 冬代 成虫 始 发期 为 5月 下旬 , 第一 次 高 峰期 为 6月 9 日, 第 二 次 高峰 为 6月 1 8 2 2日。第 1 代 幼 虫 为害 盛 期 为 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