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物质基础-高考模拟题
高考一轮复习基础训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C.一个染色体含有一条多核苷酸链D.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4.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5.T2噬菌体的结构组成为()A.蛋白质、脂类B.糖类、蛋白质C.蛋白质、DNAD.蛋白质、RNA6.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皆无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A. B. C. D.8.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DNA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1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或RNAD.是DNA和RNA11.车前草病毒是一种不含DNA的病毒,其遗传物质是()A.车前草的DNAB.车前草病毒的RNAC.车前草的RNAD.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12.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核内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C.细胞质的基质内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13.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A.4,4,5B.5,4,4C.4,5,4D.5,4,514.疯牛病病毒仅由一小团蛋白质构成,由其感染牛的脑细胞后,繁殖出的新个体仍含有与原来的一小团蛋白质,这个事实说明()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B.DA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D.蛋白质也可作为遗传物质15.现有两组实验数据:(1)测得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2)进一步测得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是:DNA占36.5%,RNA 占9.6%,蛋白质占48.9%。
2022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仿真押题)(解析版)
1.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试验中,下列试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别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别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别出活的S型菌【答案】 C2.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X”代表磷酸基,“A”代表腺苷B.DNA复制时,图中“N”键首先全部断开C.DNA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催化D.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M”键的形成【解析】图中的“A”代表腺嘌呤,而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故A错误;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氢键是逐步断开的,故B错误;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故C错误;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故D正确。
【答案】 D3.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育液中连续培育2代,则在其次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5条B.40条C.20条D.10条【解析】DNA有两条链,由于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得的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3H 标记,另一条链中不含3H,这样的一条DNA分子在不含有标记的环境中再复制一次,将得到两条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被标记,而另一条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标记。
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40条染色体中有20条被标记,另外20条没有被标记。
【答案】 C4.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有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供应原料、能量和酶等B.DNA中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C.该过程至少需要2.97×105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分别得到4种和8种核苷酸【答案】 D5.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遗传学练习题
高三生物遗传学练习题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着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高三生物学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高三生物学学习者更好地复习遗传学知识,我将提供一些练习题,并给出详细解答。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练习题一:某种牛的毛色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有两种基因型:纯黑色(BB)和纯白色(bb)。
这个基因是完全显性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纯黑色牛和纯白色牛分别与一个黑白相间的杂色牛交配后,产生了多少种颜色的后代?给出各种颜色的比例。
2. 黑白相间的杂色牛与一个纯黑色牛交配后,产生了多少种颜色的后代?给出各种颜色的比例。
解答一:1. 子代一共有三种颜色:纯黑色、黑白相间和纯白色。
根据孟德尔的规律,纯黑色牛的基因型是BB,纯白色牛的基因型是bb,黑白相间的杂色牛的基因型是Bb。
交配时,纯黑色牛的基因型是BB,与黑白相间的杂色牛的基因型Bb结合,产生的子代都是纯黑色(Bb)。
同理,黑白相间的杂色牛的基因型是Bb,与纯白色牛的基因型bb结合,产生的子代都是黑白相间的(Bb)。
因此,纯黑色:黑白相间:纯白色= 1:1:0。
2. 子代一共有两种颜色:纯黑色和黑白相间。
由于黑白相间的杂色牛的基因型是Bb,纯黑色牛的基因型是BB,交配时,黑白相间的杂色牛的基因型Bb与纯黑色牛的基因型BB结合,产生的子代都是黑白相间的(Bb)。
因此,纯黑色:黑白相间 = 0:1。
练习题二:在一种植物中,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基因A和a决定花瓣的颜色,基因B和b决定花蕊的颜色。
具体分析如下:AA花瓣深红色,Aa花瓣粉红色,aa花瓣白色;BB花蕊黄色,Bb花蕊淡黄色,bb花蕊白色。
请回答以下问题:1. AA BB和aa bb两种纯合子(纯种)植株交配,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表型分别是什么?2. Aa Bb和Aa bb两种杂合子(杂种)植株交配,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表型分别是什么?解答二:1. AA BB和aa bb交配的子代基因型为Aa Bb,表型为粉红色花瓣和淡黄色花蕊。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综合 单元检测题 基础训练A卷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综合单元检测题基础训练A卷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中亲本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可能不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一对表现正常的双亲生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1/4C.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D.细胞内任何一个DNA分子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及其传递规律探索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需用含32P培养液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标记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通过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等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3.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4.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是( )A.豌豆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B.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C、H、O、N、S等元素C.T2噬菌体内,由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D.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数等于磷酸基团数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B.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C.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形成许多个不同的RNA分子D.DNA聚合酶与DNA分子结合能使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6.若不考虑突变,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 )A.来自同一红眼雌果蝇卵细胞B.来自同一个玉米果穗的籽粒C.来自同一株花生上的不定芽D.来自同一株紫花豌豆的花粉7.下图为基因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B.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C.基因指导合成的产物都是蛋白质D.基因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8.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所形成的产物分别是( )A.RNA、RNA、蛋白质B.DNA、RNA、蛋白质C.RNA、DNA、蛋白质D.DNA、DNA、蛋白质9.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B.玉米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8种核苷酸C.一个具两对等位墓因果蝇精原细胞至少会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D.人的胰岛素有51个肽键,指导它合成的基因至少有1534种不同的排列顺序10.下列关于“噬细体侵染细菌”实验内容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可获得两种噬菌体实验材料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保温培养时间越长实验结果越可靠C.用含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若沉淀物中放射性过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D.噬菌体侵染实验充分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能作为遗传物质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0 遗传的分子基础(分层训练)(解析版)
解密10 遗传的分子基础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1.(2021·礼泉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B.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C.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D.图乙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 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
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
因为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搅拌过程不充分,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详解】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A正确;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B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
2.(2020·江西赣州市·)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训练B卷含答案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训练B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在艾弗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DNA中嘌呤碱基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进入肺炎双球菌中而把蛋白质留在外面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遗传物质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烟草叶片感染病毒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细菌体内的病毒,在细胞核内含有一个DNA分子B.科学家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其中含35S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含32P的是噬菌体的DNAC.用35S标记的实验组悬浮液放射性较强的原因是含35S的壳体蛋白分布在悬浮液中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加热冷却后,S型菌的蛋白质和DNA都失去了活性B.进入R型菌细胞内的S型菌DNA片段的表达产物是荚膜多糖C.增加膜的通透性会提高R型菌摄入S型菌DNA的效率D.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绝大多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B.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C.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6.某同学对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采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作实验材料B.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C.都遵循了相同的实验设计思路D.体外转化实验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7.如图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名师伴你行】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高考真题:第5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
回访真题领悟高考统计考题细观其变[理解力量题组]1.(2022·课标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解析:学问:本题考查DNA的复制、转录、DNA的结构及观看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等相关学问。
力量:考查对核酸等学问的理解力量和试验分析力量。
试题难度:较小。
A项,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B项,植物细胞中DNA复制的场全部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C项,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连接的;D项,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观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2022·江苏卷)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试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别及自由组合规律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试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白DNA的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生物学史相关的试验,意在考查识记与分析理解力量。
孟德尔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别和自由组合规律,A项错误;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试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B项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C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并未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
第8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
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第八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1.(2013年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题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2-12、27-35):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②约翰逊: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③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类比推理)④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⑤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42-46):① 1928年,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③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当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之后,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47-54、68):①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依据之一DNA的X光衍射实验)。
②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而DNA的X光衍射实验则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别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依据上述试验,结合现有生物学学问所做的下列推想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丢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答案】D【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探讨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试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想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丢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故选D。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精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C【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专项二 选择题提速练(5)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
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1.细胞中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链始终沿着5′端向3′端延伸,因此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的(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是边解旋边进行复制的B.图中不连续片段需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新合成的两条子链(A+T)/(G+C)的值相同D.PCR过程中有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答案 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左侧DNA双链已经打开并开始复制,而右侧双链没有打开,说明该DNA分子是边解旋边进行复制的,A正确;DNA每条链上相邻两个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因此图中不连续片段需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只能与T配对、G只能与C配对,则(A+T)/(G+C)的值在单双链中是相等的,因此新合成的两条子链(A+T)/(G+C)的值相同,C正确;PCR过程中的链的合成都是连续的,D错误。
2.小鼠常染色体上的Igf2基因存在促生长的A和无此功能的a两种类型。
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
甲基化修饰对Igf2基因传递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本B.雌雄鼠基因型相同表型不同C.雌雄鼠杂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3∶1D.甲基化不改变Igf2基因碱基序列答案 C解析由于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而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没有甲基化,因此雌鼠中没有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本,A正确;雄鼠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基因可以表达,雌鼠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基因能表达,A基因具有促生长作用,a基因无此功能,因此雌雄鼠基因型相同表型不同,B正确;设甲基化的基因用1标记,则A1a雄鼠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1∶1,Aa1雌鼠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1∶1,因此雌雄鼠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1∶A1a∶Aa1∶aa1=1∶1∶1∶1,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不能表达,因此子代表型比例为1∶1,C错误;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但不改变Igf2基因碱基序列,D正确。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________,可以准确地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等。
2.S型细菌的________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噬菌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________注入细菌内。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
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________。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________标记而不用14C和3H同位素标记的原因:________。
6.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得到的________培养________,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7.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________。
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9.8.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________,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0.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等特点。
1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
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复制。
12.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
高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典型例题解析
遗传的物质基础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什么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对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DNA是遗传物质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例3】如果用15N、32P、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 N、32P 、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参考答案例1解析:这是艾弗里在格里菲思的“细菌转化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的一个实验设计。
该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分离提取出S型细菌的各种组成成分,然后用每种成分单独的去侵染细菌,看哪种成分是“转化因子”。
当实验中发现DNA有转化作用时,艾弗里并没有停止实验,而是做了对照实验,即用DNA酶破坏了DNA的结构,看它是否能完成转化作用。
注意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结果时实验本身出现的,具有个别特性。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会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此实验仅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1)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分离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
(2)用DNA酶破坏了DNA的结构,然后去实验,看它是否能完成转化作用。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测试)(原卷版+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1.(2023春·四川泸州·高一泸县五中校考期末)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DNA中的部分元素来自亲代噬菌体B.35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获得需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检测到较高的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2.(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基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B.在“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验证实验中,利用了“加法原理”C.探究“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利用了“加法原理”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3.(2023春·山东烟台·高一统考期末)为了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为空白对照组,以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的可信度B.根据实验1、2、3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实验4是利用“加法原理”设计的一个补充实验组,可以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D.该实验与格里菲思的实验都是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后分别研究各自的效应4.(四川省南充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出了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B.格里菲思在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证明了DNA才是转化因子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自然界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2023·辽宁沈阳·高一统考学业考试)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微专题1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2·江苏南通大联考)在探索遗传物质的道路上,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判断S型菌的DNA是否导致R型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判断R型菌是否向S型菌转化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差异推测侵入细菌的物质D.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判断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A错误;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分别将特异性去除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菌落的特征判断R型菌是否转化为S型菌,从而确定谁是遗传物质,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以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差异推测侵入细菌的物质,从而确定遗传物质,C正确;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一步步排除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2.(2022·江苏南京调研)叶绿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点,同时在起点处解旋并复制,其过程如下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的合成需要RNA或DNA引物B.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相同C.两起点解旋后均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D.子链合成后即与母链形成环状双链DNA答案 A解析DNA复制需要引物,故脱氧核苷酸链的合成即子链的合成需要引物,在体内引物常是一段RNA,在体外如PCR时引物是一段DNA单链,A正确;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互补,方向相反,B错误;由题图可以看到,两起点解旋后均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C错误;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子链合成后需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环状,D错误。
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3—遗传: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训练(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省娄底模拟)从格里菲思到艾弗里再到赫尔希和蔡斯,前后历经24年,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若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只能得到一种菌落C.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相同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检测到沉淀物中具有较高的放射性,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1广东省广州综合测试)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尿嘧啶的数量相等B.在脱氧核苷酸长链中,连接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C.在骨骼肌细胞中,DNA分子数随线粒体数增加而增加D.饥饿时,人体肝脏细胞中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大量表达3.(2021河北省模拟)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分子晶体衍射图谱,解析出经典的DNA 双螺旋类型(B-DNA),后续人们又解析了两种不同的DNA双螺旋类型(A-DNA和Z-DNA),它们的螺旋直径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Z-DNAB.不同的双螺旋类型中,基因的转录活跃程度不同C.三种双螺旋类型DNA双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推测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4.(2021山东省聊城一模)2020年2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 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
该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的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
而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一个DNA分子上只可能含有一个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C.开发抑制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作肿瘤的治疗D.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会受到抑制5.(2021山东省百师联盟二轮联考)如图所示为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是4条脱氧核苷酸链,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链的3′端,不能将脱氧核苷酸片段进行连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DNA复制过程需要引物、DNA连接酶B.若图中脱氧核苷酸甲链中(A+G)/(T+C)=m,则丙链中(T+C)/(A+G)=1/mC.如图过程中可以体现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体内可进行图示过程和转录、翻译过程6.(2021湖北省大联考)某植物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下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
单元检测卷06 遗传的物质基础(解析版)
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个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除了极少数RNA病毒,其余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D【分析】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具有转运、催化、翻译模板等功能。
【详解】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能得出这个结论,A错误;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个结论,B错误;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以RNA作遗传物质,比如HIV病毒,因此生物界中,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
2.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经历许多科学家的不断接力,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R型细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B.艾弗里和同事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D【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遗传的物质基础测试2参考答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测试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解析】病毒自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不能进行逆转录。
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内。
【答案】 B3、【解析】图解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①过程碱基配对情况为:A-T、 T-A、G-C、 C-G; ②过程碱基配对情况为:T-A、A-U、G-C、C-G。
②过程的场所为细胞核;③过程的场所为细胞质。
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从肽链的长度可看出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答案】 D4、C5、B6、C7、Merlin蛋白是由NF2基因控制合成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需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Merlin 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积累,通过与E3泛素化连接酶的结合,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抑癌作用。
答案:B二、填空题8、答案:(1)细胞核、线粒体(2分,写对1个得1分,多写扣1分)(2)a和c、b和d (2分,写对1组得1分,多写扣1分)(3) 116(4)RNA聚合酶(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2分,写对1个得1分)9、 (1)不正确。
缺乏酶①,体内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仍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或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缺乏酶①不会导致尿黑酸症或白化病。
(2)①隐常② 9/64 ③DNA 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当缺乏酶①时,体内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仍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或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缺乏酶①不会导致尿黑酸症或白化病。
(2)这里考查的是遗传系谱的分析。
由Ⅱ3和Ⅱ4没有病,而生出患此病的孩子,证明是隐性遗传病。
若是伴X遗传,Ⅲ8患病,则Ⅱ3一定患此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山东省2022年高考生物 各地市最新试题分类汇编13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专题五遗传的物质基础(选择题)【2022山东济南一模】18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待测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质标记,如果能与芯片上的单链DNA探针配对,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出现“反应信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C.“反应信号”是由待测DNA分子与基因芯片上的放射性探针结合产生的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待测DNA分子,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答案】C【2022山东济南一模】22 对DNA分子的碱基进行数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其中某种碱基的数目及其比例来推断其他碱基数目及其比例。
假如检测某DNA分子得知碱基A的数目为,其比例为,以下推断正确的有A.碱基总数量为/ B.碱基C的数目为(—1)C.嘌呤与嘧啶的比例为/1- D.碱基G的比例为(1—)/2【答案】A【2022山东济南一模】26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
右图表示的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值相同的DNA分了中G+C数量有可能不同C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之间多【答案】D【2022山东临沂一模】16.用321 RNA D.rRNA【答案】C【山东省胜利油田一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5、如下面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只能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D【山东省胜利油田一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6、用经3H标记的n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同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噬菌体m个,试问此时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最高时A、n/mB、2n/mC、n/2mD、n/nm【答案】B(非选择题)【2022山东临沂一模】32.(14分)双子叶植物大庥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中rbc基因表达的产物是的产物是,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卷(五) 遗传的物质基础一、选择题1.(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只有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病毒的RNA都能直接复制,因此可作为病毒的遗传物质D.若DNA中腺嘌呤的比例为X,则腺嘌呤在每一条链中的比例也为X答案B解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一定都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所以只有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正确;病毒的RNA不一定都能直接复制,例如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RNA不能直接复制,C错误;若DNA中腺嘌呤的比例为X,则理论上腺嘌呤在每一条链中的比例为0~2X,D错误。
2.(2019·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三期中)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控制生物性状B.转化而来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有R型活菌和S型活菌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答案A解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可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可以控制S型细菌性状的出现,A正确;转化而来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只有S型活菌,B错误;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或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故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C错误;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32P,D错误。
3.(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三质检)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答案B解析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也可能有少量噬菌体未侵入到细菌中,导致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A正确;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B错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该实验可以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C正确;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内,会产生许多同样的子代噬菌体,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D正确。
4.(2019·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期末)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若沉淀物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细菌没有分离答案D解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要获得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时,应先用放射性同位素培养细菌细胞,然后让噬菌体侵染该细菌,A错误;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中,不能观察到蛋白质在亲子代中的作用,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由于缺乏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作为对照,故也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C错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也有一定放射性,D正确。
5.(2019·哈六中高三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的实验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B.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鉴定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两类C.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D.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存在一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这种物质是DNA,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6.(2019·湖南永州高三模拟)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具有a个碱基对,含有b个腺嘌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为一个基因B.该DNA分子片段中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该DNA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是(A+T)/(C+G)=1D.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a-b)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片段不一定为基因,A错误;该片段是双链DNA分子的一段,应该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链的两端,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DNA 分子片段中,(A+T)/(C+G)=b/(a-b),不一定等于1,C错误;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n-1)×(a-b)个,D错误。
7.(2019·山东七校联考)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
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首次发现的②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③用DNA解旋酶可打开该结构中的氢键④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G~四联体螺旋结构”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首先发现,不是沃森和克里克首次发现的,①错误;由图中实线可知,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②正确;DNA解旋酶能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因此用DNA解旋酶可打开该结构中的氢键,③正确;DNA双螺旋中A=T、C=G,所以(A+G)/(T+C)的值始终等于1,而该结构只有一条DNA单链,所以其(A+G)/(T+C)的值不一定等于1,因此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不一定相等,④错误。
8.(2019·天津七校高三期末)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D.噬菌体的DNA复制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答案D解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正确;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通过逆转录实现,C正确;噬菌体的DNA复制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噬菌体的DNA提供模板,D错误。
9.(2019·山西太原五中高三阶段性检测)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增殖四次,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C解析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依赖大肠杆菌为其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A正确;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则胸腺嘧啶为(m-n)个,噬菌体DNA含有氢键数=3n+2(m-n)=2m+n个氢键,B正确;该噬菌体增殖四次,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1P,C错误;该噬菌体DNA含有腺嘌呤数量为(m-n)个,第四次复制共增加8个DNA分子,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
10.(2019·山东青岛高三调研)下列有关双链DNA及其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B.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C.某一段若含有6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胞嘧啶D.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相同答案B解析DNA中的大多数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只有两个脱氧核糖才与一个磷酸相连,分别位于链的两端,A错误;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的原因有: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形成氢键等,B正确;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某一段若含有6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胸腺嘧啶,而胞嘧啶的数量无法判断,C错误;DNA 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互补,D错误。
11.(2019·浙江4月选考)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甲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因此甲组培养皿中不仅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测转化物质是DNA,B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后R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DNA参与了R型菌的转化,C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