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研究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论翻译研究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潘文国、谭慧敏则 认为微观研究是 对
2009 年第 4期
论翻译研究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描写或预测上述现象 并将翻译学划分为 纯
的
普遍原理
[ 6 ] ( P 415)
;
性和科学性的辩证法及翻译理论的艺术论与科学 论的辩证法。 此外, 该书还提出了作者对翻译 学的体系构架及其基本特征的设想, 廓清了翻译 学中的 一些基 本概 念, 探 讨了 翻译 学的 根本 性 质 , 勾勒了翻译学的体系架构。这些都是翻译研 究者需要运用宏观研究的方法加以 解决的问题 , 需要研究者具有 高瞻远瞩 的视野。 胡庚申 的 !翻译 适应选 择论 ∀ 以达 尔文 的 适应 /选 择 学说为基础对翻译本质、过程、原 则、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宏观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 研究, 是 一 部具有探 索精神 的译学新 著
西方学者 R. R. K H artm an 等认为, 宏观语 言学指与各种人类交际相关联的语言学外围研究 领域
[ 2]
, 它不仅包括微观语言学 , 而且还包括象 前语言 现象, 以及辅助语言
模仿和手势等的
特征和文化行为等; 微观语言学指对语言材料进 行直接分析的语言研究 , 如音系学、语法学、词 汇学等。中国学者刘重德则把宏观研究看作是语 言结合社会、思想、文化等因素的研究 , 具体表 现为对 语 言 表 达 法 和 不 同 民 族 语 言 心 理 的 研 究。
[ 12] [ 11]
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 ,
认为应高度 重视 翻译研 究中 感性、理性 和知 性 ( 即形而上学 ) 的认 识作用。许 钧认为, 翻译 是 多层次的实践活动 , 要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 , 应 该具有系统和层次的观点 , 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 野。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汉英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汉英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外宣翻译已成为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一环。
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也是对外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对外宣汉英翻译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以期提高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的翻译理论,强调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下的动态、多元化和共生的翻译观。
这一理论主张将翻译视为一个包含源文本、译者和译入语环境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译者应关注文化、语言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相互影响,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三、外宣汉英翻译的特点与挑战外宣汉英翻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首先,外宣翻译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要求译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外宣翻译应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和意图。
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外宣翻译还需考虑如何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和融合。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汉英翻译策略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外宣汉英翻译应遵循以下策略:1. 保持原文本与译文之间的生态平衡。
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能够与原文本保持一致,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
2. 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确保译文既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又能体现原文的文化特色。
3. 强调整体性思维。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多个因素和层面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具备整体性思维,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原文和译文的关系,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五、案例分析以某市政府的外宣材料为例,探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汉英翻译实践。
首先,译者需充分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在英语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探究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破碎与威胁之中,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协作和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更具体、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宏观生态学的新视角和研究意义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宏观生态学指的是研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形成的生态系统的科学分支。
与传统生态学研究单一种群或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不同,宏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生态系统可以覆盖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而这种全局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地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特征,从而提供确定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监测方法和预测模型。
同时,宏观生态学还可以改进生态保护措施和管理决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个重要的宏观生态学研究领域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受影响生态系统的关注。
宏观生态学通过对全球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生态系统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例如,宏观生态学可以对全球陆地覆盖范围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此来预测地球生态系统的全球性响应。
为此,研究者可以分别研究全球收集到的不同栖息地的样本和数据,进而系统了解生态系统中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宏观生态学领域还兴起了“生态综合体”理论。
生态综合体包括了一个或多个连续物种的群体,其相邻的生态位构成了一个生态单元。
这种理论可以成功地揭示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将为我们更好地探究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能。
虽然宏观生态学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繁琐,但是通过其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以及在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方面,如何采取更好的决策。
对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研究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收稿 日期:2Ol . 5 1 2O.6 科 研 项 目: 本文是广东省 “ 千百十工程 ”( 粤教 师函【叭O9 2 】2号 )人才计划阶段- 陛研究成果 ,广东省河 源 市 2 1 年 度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 一 五 ”规 划 课 题 ( yk 00 5 00 十 H s 1.2 )及 广 东 省 教 育 科 研 “ 一 十 五 ”规 划 课 题 2 1 度 研 究 项 目 ( 0 0 k 8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0 0年 2 1 ̄ 2 6 作 者 简 介 : 向群 飞 ( 9 l ) 18 一 ,湖 北武 汉 人 ,广 东省 河 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翻 译 理 论与实践、外语教 学。
不 提译 者。译者地 位的低 下不言而喻。 翻译官 职和机构 的出现极 大地 改变 了这一 状
( 2年) 月氏国使 者伊存 向汉朝 的博士弟子景卢 前 大 口授 《 浮屠经 》开始。 之后 ,随着封建统治者 的 重 视 ,佛 经翻译 开始盛行 ,佛 经典籍 的卷帙浩 繁, 使得大规模译场应运 而生 , 而其 中最为著名 的译场
夷 ”的方 针 ,开始 “ 特译 紧要 之书” ,形成 了清末 西学 翻译 的高潮 。 从 明清这一 阶段 的翻译 政 策对 中 国翻译 事业 的影响可 以看 出 ,翻译政 策对 翻译 发展 的显 著影 响。 当翻译政策开 明, 符合促进 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 翻译事业则繁荣发展 ; 之 , 反 当翻译政策落后 于时 代发展要求 时 , 则会影响 翻译发展 , 阻碍社会进步 。 3 .大规模 翻译 场所在宏 观 翻译 生态 环境 中起 着重要导 向作用 中国大规模 的翻译场所 , 得从佛经 翻译开始说 起。 佛经 翻译在 中国的历 史可以从汉哀帝元寿元年
生态翻译学下的英语新闻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下的英语新闻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中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涉及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翻译。
在翻译环境新闻时,译者需要对原文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注意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译者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例如,气候变化、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等词汇都是环境专业术语,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正确翻译。
其次,译者需要了解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和国内政策法规。
随着全球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来保护环境。
译者需要了解这些政策和法规,并在翻译中反映出来。
第三,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例如,对于普通读者,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对于专业读者,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和措辞。
第四,译者需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规范性。
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理解偏差和语言错误,同时要符合语言规范性。
最后,译者还需要注意新闻风格的翻译。
新闻风格是一种简明扼要、直接生动的表达方式,译者需要在翻译中保持新闻风格的特点,以使读者更加易懂。
总之,环境新闻翻译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语言功底,译者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内容并进行恰当的转换和表达,以达到正确传递信息的目的。
生态翻译学下的英语新闻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下的英语新闻翻译分析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关注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翻译在文化传播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翻译学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使用和传播,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环境。
在新闻翻译中,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所涉及的环境问题,把握其所承载的生态信息,从而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二、其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1. 对环境相关词汇的敏感度生态翻译学要求翻译人员对环境相关词汇有着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问题,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一定的生态常识和环境意识,能够准确理解和传达这些词汇的含义。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一词时,翻译人员不能简单地将其翻译为“环境污染”,而应该根据具体环境背景和所涉及的污染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选择更贴切的表达方式,如“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等。
2. 注重环境信息的传递和保护生态翻译学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信息的传递和保护。
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往往包含大量的环境信息,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能源开发等。
翻译人员需要在准确传达新闻内容的尽量避免对环境信息的损失和歪曲。
这就要求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借助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对新闻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确保所翻译的内容符合环境信息的科学规范和传播原则。
3. 推动生态意识的传播和普及生态翻译学提倡通过翻译来推动生态意识的传播和普及。
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翻译人员不仅要关注新闻内容本身,还要关注其对受众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他们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策略和表达方式,使得新闻内容能够更好地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价值取向,促进生态意识的提升和传播。
对于涉及环境保护的英语新闻报道,翻译人员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环保倡导语言,以提醒受众关注环保问题,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关于“翻译生态环境”的新思考
夕卜语与翻译2019年第3期(*'102期)・19・蒋骁华澳门理工学院关于“翻译生态环境O的新思考【提要】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69年提出生态学概念,认为它是研究动物与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
在人文学科中“生态”是一个隐喻,表示一种“美好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想状态。
在“生态翻译学”中,“生态”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一个隐喻,也是“美好的、健康的、和谐的”意思。
因此,“翻译生态环境”是指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等所处的理想环境。
本文从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念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性质、特点和内涵,并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讨论了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位置。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生态伦理,翻译环境【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648(2019)03-0019-071.胡庚申关于“翻译生态环境”的主要观点“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胡庚申在多篇论文和专著中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论述。
按时间顺序,胡的主要观点如下:1)“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Hu2003:288)。
2)“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胡庚申2004:40-41)。
3)由于生物体(动物和植物)都要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要接受“自然选择”;而译者和译品也都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也都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因此,就这一点来看,两者的确有相通的和类似的情形。
这也表明,运用适用于生物界的法则来解释包括翻译行为在内的人类行为是可行的(胡庚申2004:70)。
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评介《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 226 -校园英语 /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评介《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马升慧【摘要】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从生态学视角综观翻译,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翻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整合适应选择度,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和生态整体主义。
该书从无到有,构建了翻译学研究的崭新框架,为翻译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生态范式 整合适应选择度 生态整体主义【Abstract 】Eco-Translatology: Construction & Interpretation by Professor Hu Gengshen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es and studie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It embodies four characteristics: eco-paradigm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three levels of macroscopic ,mid-scale and microscopic views ,and eco-holism.This book constructs the brand new frame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contributing a pioneering work for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Construction & Interpretation; eco-paradigm;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eco-holism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哲学思潮也由人类中心向生态整体转向。
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活动的生态性,即翻译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动态平衡。
本文首先将对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生态理性的内涵和特征。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以及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特征,本文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翻译研究向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
二、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视角,其理论基础源于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融合。
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核心理念是生态平衡和共生共荣。
而翻译学,作为研究语言转换和文化交流的艺术与科学,其目标在于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的有效沟通。
生态翻译学借鉴了生态学的核心观念,将翻译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原文、译文、译者、读者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翻译被看作是一种适应和选择的过程。
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系统中的主体,需要适应原文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语境等因素,同时也要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自身的翻译能力和智慧,进行恰当的选择和转换,以实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生态平衡。
生态翻译学还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层面的转换过程,更是一个涉及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系统。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译文在语言、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规律,还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在未来的翻译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索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为推动翻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翻译的生态环境
论翻译的生态环境作者:黄俊萍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6期摘要翻译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
本文例证了这些环境对于翻译的影响,并指出其对翻译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翻译学生态学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HUANG Junping(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AbstractA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ranslation ecology analyses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normativ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exemplifies their impact for translation, as well as its revelation for translation studies.Key wordstranslation ecology; translatology; ecology翻译生态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系主任兼翻译与语篇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Cronin首次提出的。
翻译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研究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翻译发展的规律,解释翻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的实践和思考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的实践和思考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各国政府和组织纷纷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的实践。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生态环境建设是指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的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很多,常见的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体治理等。
植树造林是最为直观和简单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显著提高地表覆盖率和土壤固结度,从而减缓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程度。
同时,树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湿地保护则是另外一种生态环境建设方式。
湿地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对环境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通过湿地保护,不仅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维护水域的氧气含量与水质。
中国的洱海湿地区,自从开始实施湿地保护以来,洱海周围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水体治理则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另外一种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水源被污染和破坏。
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对河道和湖泊清淤,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处罚,可以使污染的水体得到治理,并最终实现对水质的保护。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是呈现出多种形式的,需要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而这个干预的核心在于减少人类的影响,尽可能出现最佳的处理手法,从而达到环境优化。
二、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考生态环境建设所能改善的环境受限于破坏的程度和情况,有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无法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来修复。
这时候,就需要采用生态环境修复的方式来达到生态环境的重建目的。
生态环境修复是指运用人工或半人工的方法使被破坏的环境原貌得以恢复的过程。
生态环境修复中,常见的方式是提供植物根系的土地技术,即在破坏区域的枯石地面上部署一个隔离膜,上面在切割出的活动层上培育树种,使应用的土地增厚,从而保护土壤不集水,改善土壤肥力,使得水下植物的根所在部位的生态恢复。
论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
论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而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则涉及到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前途。
在当前,全球
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生态翻译学则具有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潜力。
因此,学者们需要保持理论自信,探索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实践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翻译作为人类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文化交流方式,其在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尤为重要。
生态翻译学的研
究应当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为
保护全球环境做出贡献。
第三,生态翻译学在实践中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
因此,生态翻译学在实践中也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
例如,生态翻译应当关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
多元性,探索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架起桥梁。
总之,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需要在创新、可持续性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并加
强国际合作,为环保事业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宏观生态学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宏观生态学这一重要领域。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生态学界的同仁,就宏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以下几点意见。
一、宏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宏观生态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宏观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学术界,宏观生态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宏观生态学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恢复力、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如生态系统服务、全球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2. 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宏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为揭示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我国宏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二、宏观生态学面临的挑战1.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等。
2. 研究方法与数据不足。
宏观生态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目前我国在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宏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才。
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三、宏观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1. 强化跨学科研究。
宏观生态学需要与地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合作,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 深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是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未来应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研究。
3. 关注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未来应加强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研究。
4.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生态翻译学读书报告(一)
生态翻译学读书报告(一)生态翻译学读书报告简介•生态翻译学的定义•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性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原则•文化适应性•生态平衡•信息传递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长期实地考察•文本分析•语言对比生态翻译学的应用领域•生物学研究•环境保护项目•跨文化交流生态翻译学的挑战与前景•多样性保护•文化认同与表达•科技发展的影响•全球合作与交流结论•生态翻译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面对各种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生态翻译学方法。
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更好的生态平衡与文化融合。
简介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生态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的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文化交流。
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帮助我们了解和传达跨文化环境中的信息,同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原则生态翻译学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文化适应性: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进行调整,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受众的理解。
- 生态平衡:翻译过程中要尊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相互依存性,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
- 信息传递:翻译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关注目标文化受众的需求和背景,使翻译更加有效。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翻译学,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例如: - 长期实地考察:对特定生态环境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当地语言和文化的细节。
- 文本分析:研究和比较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文本,分析其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 语言对比: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深入研究语言间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反映。
生态翻译学的应用领域生态翻译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生物学研究:通过翻译和跨文化交流,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保护项目:在国际环境保护项目中,生态翻译学帮助不同国家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论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
论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下,尤其凸显其重要性。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翻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学者们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也日益活跃起来。
当前的生态翻译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不完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等方面。
有必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其理论研究水平,推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
本文将围绕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自信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提升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理论自信度,并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理论自信,是当前翻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全球化交流的不断深化,生态翻译学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生态翻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引发学术界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关注和讨论,也可以促进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本文将结合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探讨如何提升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理论自信度,以期为未来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在生态学和翻译学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翻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影响。
生态学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概念。
而翻译学则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强调了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沟通,以及翻译在不同文化、社会和环境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还包括跨学科性与整体性,它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起来,强调了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跨学科性的综合和整体性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宏观生态学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宏观生态学这一重要领域进行讨论发言。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宏观生态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宏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宏观尺度的生态现象和规律。
在我国,宏观生态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宏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宏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研究物种组成、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2)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生态系统生产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
(3)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4)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2. 研究方法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生物、环境等数据。
(2)模型模拟: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生态系统过程,分析生态现象。
(3)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大尺度生态信息。
(4)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生态规律。
三、我国宏观生态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生态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等。
同时,我国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挑战(1)研究基础薄弱:我国宏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相对薄弱。
(2)数据共享困难:生态数据分散于各个研究机构和部门,数据共享困难。
(3)政策支持不足:生态保护政策与宏观生态学研究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四、我国宏观生态学研究的展望1.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宏观生态学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2.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生态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宏观生态学研究地位。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近年来在翻译研究中备受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英同传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国际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英同传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其理论框架、实践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生态活动,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原文的语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等因素,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认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转换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与挑战汉英同传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具有即时性、准确性、文化差异等挑战。
首先,同传翻译要求译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这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和快速反应能力。
其次,由于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表达。
此外,同传翻译还要求译者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翻译策略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汉英同传翻译应遵循以下策略:1. 语境适应策略:译者应充分了解原文的语境、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在同传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翻译策略,以适应不同的语境。
2. 语言转换策略: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译者应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通过运用合适的语言转换技巧,使译文更加自然、地道。
3. 文化适应策略: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更好地适应文化背景不同的受众。
在同传翻译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文化适应策略,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的文化习惯。
五、实践方法与案例分析在汉英同传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预先准备:译者在翻译前应充分了解会议主题、发言人的背景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并做出准确的翻译。
再论翻译生态环境
再论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翻译活动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社会、文化、语言、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对翻译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使得翻译具有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本文将再论翻译生态环境,并探讨其中三个关键要素:文化意识、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
一、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和理解。
翻译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理解和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翻译生态环境中的文化意识也应更加开放和包容,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应用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使得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语料库建设、术语库建设等也为翻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改变翻译的学习方式和职业前景。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翻译市场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各种类型的翻译服务不断涌现,从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到技术翻译等等。
翻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翻译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也各不相同。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
总之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又独特的领域,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而文化意识、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则是其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对翻译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探讨其他要素,如教育政策、人才培养以及新技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等,以不断完善和深化我们对翻译生态环境的理解和研究。
近年来,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成为了翻译界的热门话题。
这两个概念虽然相似,但在实践中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学翻译通常被视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而翻译教学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专门针对翻译技能的教学方式。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标签: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
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
“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1]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
[2]“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導、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
[3]二、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
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
[4]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
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第8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1 No.8 2012年8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ug. 201257文章编号:1008-8717(2012)08-0057-04对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研究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向 群 飞(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摘 要: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典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基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的,阐释了加强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建设与研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翻译; 社会主义文化; 宏观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宏观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无疑处于主体地位,然而正如所有其它科学或者艺术创作一样,译者受制于他所在历史时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主客观因素形成了一个“翻译生态环境”。
上海大学教授方梦之将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
[1]国内学者胡庚申教授和许建忠教授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前者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2]后者提出了 “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
[3]一般认为,影响翻译的因素主要有:原作、原作者、译者、读者、翻译赞助人、文化背景(译出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
按照其发生作用的主体不同以及产生影响的不同,本文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即:微观翻译生态环境和宏观翻译生态环境。
所谓微观翻译生态环境,指影响单个翻译作品的相关因素,如译者,文本等,而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则是指对于某一历史时期,对整个国家或者社会的翻译倾向(翻译选择),翻译发展等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相关因素,如国家制定的翻译政策等。
本文通过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典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基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的,阐释了加强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研究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历史上典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改变 中国历史上的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变化的发展收稿日期:2012-05-16科研项目:本文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粤教师函[2010]92号)人才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河源市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Hysk10-025)及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2010年度研究项目(2010tjk2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向群飞(1981—),湖北武汉人,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而它的每一次改变,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翻译的发展。
这些变化发展对今天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1. 翻译官职及机构的设立使译者在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中国历史悠久,译事活动源远流长,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居摄六年即公元前1058年。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和刘向《说苑·善说》分别记载了最早的口译活动和诗歌译文(《越人歌》)。
[4]其实若单从社会融合发展的规律进行推测,那么在夏商甚至之前应该早有翻译活动。
然而历代史书均少记载译事,即便记载也大都不提译者。
译者地位的低下不言而喻。
翻译官职和机构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状况(当然还谈不上根本的)。
《周礼·秋官》中记载“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该记载表明,象胥是周王朝负责外事之主脑,并有不同层级下属三十一人。
[5]就如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1945-1996)对“赞助人”的论述:意识形态左右选材,经济方面提供报酬,地位方面表达身份认同(代表了他们能够融入某些团体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6]作为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赞助人”——封建统治者或统治阶级,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周王朝时,周边主要藩属国有“八蛮四夷七闽九貉四戎六狄”[7]),迫于统治的压力,以翻译赞助人的身份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设立翻译官职(象胥),成立翻译组织机构:上士——中士——下士——徒。
这一官职和机构,使得译者成为一种职业,融入了主流生活,同时使得这一群体在经济上得到保障。
2. 翻译政策在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起主导作用政治内涵的核心就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而采取的策略、行为、手段和组织形式,翻译政策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政治统治的一部分,也要维护这统治阶级的利益。
翻译政策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下面以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典型历史时期翻译政策对翻译的影响为例进行说明。
封建末期的明朝时期奉行的是“不拒来者”政策,对翻译行为是“不倡不禁”,这一时期翻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翻译事业在中国稳步发展。
而到了康熙年间,以“禁教”为开端的政策扩展成为“禁绝西学”,中国近代的被动挨打是诸多原因作用的结果,而西学翻译的没落不能不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被迫实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开始“特译紧要之书”,形成了清末西学翻译的高潮。
从明清这一阶段的翻译政策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影响可以看出,翻译政策对翻译发展的显著影响。
当翻译政策开明,符合促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翻译事业则繁荣发展;反之,当翻译政策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时,则会影响翻译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3. 大规模翻译场所在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导向作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场所,得从佛经翻译开始说起。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可以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向汉朝的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开始。
[8]之后,随着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佛经翻译开始盛行,佛经典籍的卷帙浩繁,使得大规模译场应运而生,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译场为敦煌寺,它是众多学者公认的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翻译佛经的场所。
敦煌菩萨竺法护在此翻译出《正法华经》、《光赞般若经》等重要经典。
大规模翻译场所的出现是翻译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且由于其规模宏大,组织科学,人力物力充沛,因而一般译作精良,最终其译作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导向作用,能够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4. 词典的编撰及翻译学校的建立与翻译学科的建立如果翻开汉语西语双语词典的编撰史,就可以发现,词典的编撰在确定翻译规范和保证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而到20世纪末,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所藏各类英汉、汉英词典就在1000种以上。
[10]由于字词构成语句,语句构成语篇,因此翻译工作通常是从字词开始的,而双语词典是以字词为基础进行双语转换的,它的出现为翻译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和不可或缺的工具。
双语类词典的编撰促进了翻译实践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翻译质量的提高,因此可以说,词典的编撰是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规范和质量的保证。
翻译的发展,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中央机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四夷馆①,“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才而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
”[11]它是“我国外语学校的滥觞”。
[12]而翻译教育制度推动了京城民间少数民族及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利于民间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间的融合。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明王朝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
”[13]因此可以说,在整个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专门学校58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是翻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对当前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发展的思考和启示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提出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等具体举措。
中国当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基于对历史上典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1. 重视译者在宏观生态环境中地位的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强国应有的地位,需要“引进来”和 “走出去”,即“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个过程离不开译者,译者的地位理应得到尊重和提升。
在微观翻译生态环境中强调译者的地位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译者不再依附于原文作者处于边缘地位。
而在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的文化转向让我们意识到,强调译者的地位,指的是对译者身份的认可,译者不是“舌人”、“媒婆”、“译匠”,译者应该得到与其创造性劳动相对应的身份认可;对译者权益的认可,比如“现在国际通行的著作权法规定译文的版权不再为原作者独立所有,而是为原作者和译者所共有。
”[14]2. 重视政府在宏观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翻译政策从明清时期翻译政策对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翻译政策是政府主导的,要顺呼时代发展,适应国家实际。
当前,我国翻译实际就是几对矛盾:翻译市场的日益扩大化与国内翻译服务机构发展缓慢的矛盾。
2003年国内首次公布的翻译产业市场年产值为人民币110亿元,而2005年国内翻译产业产值已突破人民币200亿元,[15]到2008年翻译产值接近300亿元人民币②。
翻译产业发展是迅猛的,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需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速国内翻译服务机构的翻译规模和翻译服务水平。
“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的不均衡性矛盾。
以英语翻译为例,无论是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的西方科技著作翻译,“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哲学翻译,还是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翻译,都是中译外—“引进来”居多,而外译中—“走出去”偏少,这与中国当前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是极其不相称的。
因此,政府要制定具体政策,“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③翻译领域多元化需求与翻译对象单一性的矛盾。
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多元化趋势得到增长,但是当前我国翻译现状是题材和体裁的单一,翻译语言的单一(以英语为主),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得翻译向多元化发展,全方位地认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全方位地认识中国。
3. 加强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规范化和质量化的梳理就如词典编撰在翻译发展中所起的标准化作用一样,宏观翻译生态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规范化和质量化。
规范化和质量化是翻译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翻译行业标准的建立,翻译行业的准入机制和审查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无视或者小视必将危害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