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与意义程控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将电话交换机自动化的方法,使得通信服务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体系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于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理解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掌握典型的程控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 能够进行程控交换的基本设计和调试;- 熟悉程控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程控交换技术概述- 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程控交换技术与其他交换技术的比较2.2 程控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 程控交换系统的总体框架- 程控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模块- 程控交换系统的接入方式和通信模式2.3 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与调制技术- 交换技术与信令传输- 码流的处理和传输2.4 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5 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设计与调试- 程控交换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2 评估方式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方面。

其中,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将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将占总评成绩的50%。

四、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1. 《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 《数字交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1. ITU-T 技术标准文档2. 学术期刊论文以上是《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在程控交换技术领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程控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

程控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

数据管理部分
总结词
数据管理部分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高效性要求数据管理部分能够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提高通信网络的效率;可靠 性要求数据管理部分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安全性要求数据管理部分 能够保护用户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故障诊断与维护部分
• 总结词:故障诊断与维护部分负责对交换机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修复。 • 详细描述:故障诊断与维护部分通过实时监测交换机的运行状态和各种参数,及时发现并诊断故障,采取相应
模拟传输
指将信令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 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较远,但 容易受到干扰和衰减。
数字传输
指将信令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 传输,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 输质量高,但需要数字通信链路。
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
信令系统的基本组成
包括信令节点、信令链路和控制设备 等部分。
信令节点的作用
负责处理和传输信令,实现不同通信 设备之间的通信控制和管理。
预先设定好的路由,交换机按 照预定的路由进行接续。
动态路由
根据网络状态和通信需求动态 选择的路由,能够提高网络的 利用率和可靠性。
最短路由
选择最短的路径进行接续,能 够减少传输时延和开销。
负载均衡
根据网络负载情况选择路由, 能够平衡网络负载和提高网络
性能。
03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组成
话路系统
01
02

模拟程控交换
20世纪70年代,模拟程控交 换技术开始出现,实现了电话
交换的自动化。
数字程控交换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数字程 控交换技术逐渐取代模拟程控 交换,成为主流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的基本概念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是目前网络通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服务。

因此,培养学生对于这一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介绍的是,基于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交换网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此外,通过课程设计,希望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够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及其相关原理;2.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交换技术,解决实际通信问题;3.学生能够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项目;4.学生能够加强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3.1 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2.交换网的构建与节点的部署;3.交换网的优化与故障处理。

3.2 课程设计的方法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学生将会进行以下实验:1.模拟交换网的构建,了解节点的基本配置;2.程控数字交换机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掌握其基本操作;3.实现网络的拓扑结构、交换机配置和网络通信;4.具体问题的调试及解决。

此外,课程设计还将采用案例分析、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本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如下:4.1 系统的理解在开始本课程设计之前,学生需要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及其相关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4.2 规划与构建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构建,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交换机配置等参数。

4.3 实验与调试学生根据构建好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实验,进行具体问题的调试与解决。

4.4 优化与完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完善,提升课程设计的性能和可用性。

4.5 总结与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和目的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是计算机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对该技术的掌握能力,我们针对该技术进行了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二、设计内容1. 实验设备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下列设备:•C++编程环境•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TSSNET模拟实验软件•一台支持串口通信的计算机2. 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包括:•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调试方法;•能够自主完成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仿真设计。

3. 实验步骤步骤1:系统框图设计熟悉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并利用C++编程语言编写基本的通信控制程序,实现模拟数字交换机的基本接口控制程序。

步骤2:信令编码对信令进行编码,制定各类信令的编码规则,实现接口之间互联并进行双向的通信。

同时,还要实现呼叫进程和拆除进程的控制。

步骤3:通话控制在向通道发送空闲消息过程中,关键之处在于程序如何检测闲置状态,这涉及到通道状态的检测和通道状态的改变方法。

步骤4:虚拟信令编码程序还需要编写监控程序,完成对已建立的连接的监控和控制,保证通信正常进行。

4. 实验效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的完成,我们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程控数字交换机仿真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该仿真系统进行虚拟通信实验,模拟真实情况下的呼叫和通话过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效果。

通过参与该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是针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通过这个实践项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该实践项目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计算机通信领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程控交换》课程标准

《程控交换》课程标准

《程控交换》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程控交换》是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通信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通信专业知识,以加强对通信技术其他课程的理解。

教学主要围绕通信的基本交换原理展开,掌握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以及程控交换机的原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通信的基本原理来选择课程内容,并与实践课程相连系,重点学习与实践有关的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为学生技能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技能训练,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通信终端维修技术”项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做学一体化。

按照电子基本技能的训练、常用维修和检测工具的使用、实用技能操作、手机的基本维修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各项电子技能的操作要领。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电子产品的结构及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通信产品的安装、维修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4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学时分配的建议教学形式教学时数讲课实验习题课复习考试机动合计教学内容一程控交换机概述 4 4 二程控交换技术基础 6 6 三数字程控交换机组成 6 6 四数字交换网络10 2 12 五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8 2 10 六程控交换机程序概述 4 4 七典型程控交换机简介 4 4 八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 6 6 合计48 4 52机动 4 4 复习考试8 8 总计48 4 12 64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通信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交换原理课设

交换原理课设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局内呼叫处理程序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设计,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层次及各模块组成与作用。

呼叫处理程序用于控制呼叫的建立和释放。

呼叫处理程序包括用户扫描、信令扫描、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输出驱动等功能块。

2.熟悉系统运行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在交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3.通过设计流程及实例验证,进一步加强对程控交换机组成的理解。

二、功能需求分析1. 基本原理实际程控交换机中的用户级入网结构方式框图,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话路部分和控制都分,话路部分包括交换网络,用户电路出中继电路,入中断电路,收号器,音信号发生器以及话务台或信号设备等;控制部分则是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从计算机观点来看,我们把中央处理器叫做“主机”(包括存储器),而其它各部分设备都叫做“外围设备”(简称外设),送样对于程控交换机来说,它有二类外设备:电话外设:这指的是交换机所特有的外设,就是图1所示的话路部分。

一般电子计算机不包含这些部分。

图中的用户电路则可看作是终端设备。

对于程控交换机来说,这些电话外设数量很多,品种也不少,应该算作是主要的外围设备。

图1.电信局程控交换机用户级入网结构方式方框图数据处理型外设:它是一般电计算机所具有的外围设备。

包括外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如磁带,磁盘,监视器,打印机和键盘等。

在本实验系统中,交换网络的方框图见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该实验系统也是由话单元和控制单元两大都分组成,其中话路单元由用户电路,自动交换网络,人工交换设备(话务台),音信号产生电路,供电系统电路等组成,因为它是实验系统,所以它与实际交换机相比少了中继电路和收号器电路,在本实验系统中,由于话务量较小,因而把收号器做在CPU中央器单元上了,不再单独列出。

图2.交换网络结构方框图呼叫处理程序负责呼叫的建立、监督、撤销及呼叫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其他处理。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程控交换原理,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软件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软件如下: - 电脑及相应操作系统 -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实验内容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工程中添加两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4.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RIP,实现路由的自动学习和转发。

实验二:VLAN配置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编号为VLAN10和VLAN20。

2.将两个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10,将另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20。

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Trunk模式,实现VLAN间的互通。

4.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Access模式,实现主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实验三:QoS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和带宽,实现带宽控制和流量限制。

2.配置交换机的QoS策略,对不同应用和流量进行优先级排序和限制。

实验四:远程管理配置1.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协议,如SSH或Telnet。

2.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安全的远程管理。

实验步骤以下是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左侧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一个路由器和一个交换机,拖拽到工程中。

3.在工程中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使用网线连接它们。

4.右键点击路由器,选择“配置”选项,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5.在配置界面中,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为10.0.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空。

6.右键点击交换机,选择“配置”选项,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程控交换原理 学习课件教学课件教案PPT

程控交换原理 学习课件教学课件教案PPT
3)基站收发器将收到的三组号码发给BSC,BSC再收 到后再转发给主叫用户所在地区的MSC。
4)MSC在收到三组号码后,首先分析IMSI来判断用户身份的合 法性,如果用户是合法用户;则继续分析IMEI来判断用户 手机的合法性,如果用户手机是合法手机;则分析主叫用户 所拨叫的号码,即被叫方号码。
5)MSC通过分析被叫方号码,判断出被叫用户所在大致区域。 然后MSC将被叫号码传输给TMSC,进行数据汇接。
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固定分配带宽,主 被叫建立连接后,一直占用电路,直到一次通 话结束,才释放这条电路。电路交换必须事先 建立连接,对传送的信息不进行差错控制,适 合实时传送信息的要求。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在 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或者说将入 线上的信息分发到出线上去。在交换系统中完 成这一基本功能的部件就是交换单元。交换单 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而各种交换单元组成了 交换网络。
10)当被叫用户接通电话后,双方电路接通开始通话,通话结束 后一方挂机,整个移动电话通话过程结束。
3. 电话通信所需设备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
➢ 终端设备:完成声电转换和信令功能,将人的话音 信号转换为交变的话音电流信号,并完成简单的信 令功能
➢ 传输设备:连接 ➢ 交换设备:交换
电话通信网组成图
图2.2 M×N的交换单元
4.2.2 时间(T)接线器基本原理
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交换的基本功能,可简称为T接线器。 交换网络是交换 机能实现任意两个用户通话最关键的部件,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单元都是接线器。接线器按其功能不同,可 分为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本节主要讲述时间接线器。
对于读写的控制方式,从图2.21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输入级和输出级的T接线器使用了 不同的控制方式,所以它们的控制存储器可以合并使用。图2.22是T接线器的控制 存储器的合用。

程控交换原理课程大纲

程控交换原理课程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程控交换原理课程类型: 职业总学时:课时 36 讲课学时:课时 36学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要求: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程控交换机基本取代了步进制和纵横制交换机,程控交换原理课程也取代了电话交换原理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软、硬件技术,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信方面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并辅以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技术,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阐明了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和软硬件实现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通过介绍语音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组成,数字交换网络的组成,小型数字交换网络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模拟用户线接口的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基本掌握程控交换的技术理论,加深对程控交换机硬件实现的理解。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本门课程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课程内容相互补充,为电子信息工程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

也为毕业后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应紧密围绕课程重点进行教学,教学中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四、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移动的交换机系统,在实习中结合所学课程考察各交换系统的构造,原理、运行方式、网络容量等相关内容。

使学生达到能够独立完成程控交换机的简单操作。

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案例教学:除了现有教材的教学之外,增加几次程控交换机实践案例教学讨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展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程控交换系统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系统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系统架构;2. 掌握程控交换系统中常用的交换技术、信令系统和故障处理方法;3. 了解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认识程控交换系统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程控交换系统的运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2.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文献、手册等进行资料查询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完成程控交换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通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程控交换系统概述- 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

2. 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架构- 学习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分析交换网络、控制设备、话路设备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常用交换技术- 研究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分组交换等常用交换技术;- 掌握各种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4. 信令系统- 介绍信令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工作原理;- 掌握我国常用的信令系统及标准。

5. 程控交换系统的故障处理与维护- 学习程控交换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了解系统维护的基本知识,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程控交换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了解程控交换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和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并解释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流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程控交换系统进行设计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通信技术的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程控交换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程控交换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程控交换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程控交换的概念,讲解程控交换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在通信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2.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讲解程控交换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交换机、传输线路、信令系统等,并阐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3.程控交换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介绍程控交换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场景,如电话通信、数据通信等,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控交换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控交换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程控交换系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通信原理》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程控交换技术》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程控交换的相关内容。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 (2)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 (2)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讲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让学生了解数字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和应用,掌握数字交换系统中各种交换设备及其作用、接线方法及其原理等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通信技术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数字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数字交换系统中各种交换设备及其作用、接线方法及其原理3.常见数字交换网络类型及其原理2.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本次教学的主题是“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首先我将通过介绍一张图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数字交换示意图数字交换示意图此图是数字交换系统的示意图,数字交换技术通过解决电话通信过程中需要占用电话线路等问题,实现了电话通信的自动化,并且可以实现电话信令、数据传输和图像传输等多种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逐项讲解数字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和应用。

2. 数字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字交换技术是指通过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

在数字交换系统中,将每一话机呼叫产生的电平脉冲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进而再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数字交换系统由许多部件组成,包括接收端、转接机、存储器、控制器和发送端。

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交换系统,使得通信过程自动化,可以实现多种通信功能。

3. 数字交换系统中各种交换设备及其作用、接线方法及其原理数字交换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交换设备:1.集中控制器:接收和寄存呼叫信息及相应话机的地址,从而对话路进行建立、断开和转移等操作;2.交换网络:通过交换器之间的连接,使完成呼叫的各路终端之间联系起来;3.转接机:完成多话机转多话机通话的任务,实现交换器之间的互联。

在数字交换中,需要对外接口线路进行配置;在数字交换系统的设计中,提供了通用接口和私有接口两种接口。

私有接口的接线方法有自制柜式接口与标准化接口两种。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教学设计一、前言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更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科学的结合体现。

这种交换技术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呼叫处理和路由等方面,将传统的电路交换逐渐淘汰。

本教学设计将介绍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以及如何设计一门贯穿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大学通信类的本科生,为其提供了系统的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机会。

二、教学目标1.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与基本概念。

2.理解话务量理论模型,掌握基本的呼叫路由策略。

3.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交换机的性能与利用率。

4.了解数字局对数字交换机的要求。

5.能够进行实际的数字交换机安装与调试。

6.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实现呼叫的建立。

三、教学内容1.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基础概念介绍。

2.话务量理论模型,基本的呼叫路由策略。

3.交换机的功能模块与工作原理,交换性能分析与利用率计算。

4.数字局对数字交换机的要求。

5.数字交换机的实际安装与调试。

6.数字交换机结构与实现原理的实验演示。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解和PPT演示进行。

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图表来解释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中,实验教学将重点涉及到数字交换机的结构与实现原理的实验演示。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验资历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选择本教学设计建议使用以下教材:1.《通信原理》(第3版)/ 刘宋,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4年2月2.《数字交换技术基础》(第2版)/ 徐江祥,吴长青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4年3月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其他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教材。

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目录引言 (I)设计目的及要求 (II)第一章交换原理 (3)1.1交换机构成 (3)1.2交换机的控制方式 (5)1.3信令系统 (6)第二章单板原理 (7)2.1MP介绍 (7)2.2通信板(COMM)介绍 (8)2.3 DSNI板介绍 (9)2.4 多路数字中继接口板(MDTI)介绍 (9)2.5 FBI板介绍 (9)2.6 环境监控板(PEPD)介绍 (10)2.7 ODT板介绍 (10)第三章数据配置 (11)3.1系统配置 (11)3.2用户配置和号码分析 (15)3.3商务群配置 (19)第四章设计总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交换原理1.1交换机构成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由两大部分组成: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 (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 /输出设备。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

它将各种控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1.1.1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在纵横制交换机中它采用各种机电式接线器 (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在程控交换机中目前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交换网络,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续网络。

1.1.2 用户电路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 (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

程控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_OK

程控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_OK
程控交换原理
✓主讲:
✓院系:信息学院通信教研室302
✓地点:理论 周一6-7节A301;周三6-7节A301 周一8-9节A301;周三8-9节A301
实验 信息楼
✓Email:
2021/7/1
1
课程要求以及考核方式
✓作业-作业雷同者以0分记,每个班选一名课代表。课 堂练习。
✓实验-实验结果50%,实验报告50%,实验报告雷同者 以0分记。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器 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总结。
2021/7/1
12
采用多个交换节点
2021/7/1
13
采用汇接交换节点
2021/7/1
14
电话交换机(交换节点)能 完成如下接续
✓本局接续:本局用户线之间的接续 ✓出局接续:在用户线和出中继接接续:在入中继线和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
2021/7/1
2021/7/1
5
你能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吗?
✓当你拿起电话时,听到“嘟嘟”的声音,这种声音意味着 什么 ✓电话号码由一串数字组成,你知道这些数字当中所蕴含的 信息吗?
✓你给你女朋友打的电话,为什么不会被你的男同学接到? 你给你女朋友发的email,同样为什么不会被他人收到?
汗!我好像 都不知道!
没关系,且听 为师慢慢道来
布控交换和程控交换
✓布控:布线逻辑控制
✓程控:存储程序控制
✓布控交换:利用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步进制、 机动制、纵横制等机电制交换机都是布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包括模 拟程控交换(控制部分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的模拟交换)和数 字模拟交换(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的数字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IP电话系统设计课程:程控交换原理课程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72学生姓名:任增强学号:2007081293指导教师:郝丽丽完成日期:2010年12月目录摘要 (II)1 设计目的 (1)2 设计要求 (1)3 设计内容 (2)3.1 Interne语音通信系统概述 (2)3.2分组交换的特点 (2)3.3 IP电话基本结构 (3)3.4 IP电话网络组件 (5)3.5 IP电话的基本通信过程 (7)3.6 IP电话的业务流程 (8)3.7 基于局域网的PC TO PC的可视IP电话的开发 (11)总结与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一原理图 (17)摘要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技术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个人化的发展,使得在单一网络平台上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成为可能。

综合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IP电话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语音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IP电话除了具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提高线路利用率,降低通信费用等优点外,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的增值,并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使其在通信领域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根本原因。

虽然IP电话的语音质量还不是很完善,但是IP电话技术的发展方向却受到了通信业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国际标准化组织正积极制订各种相关的标准,其着眼点不仅在于IP电话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未来IP多媒体多点通信和IP电话的各种增值业务的应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课题结合了IP电话的关键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局域网环境下的PC到PC的可视IP电话软件,并对IP电话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其目的是掌握IP网络电话的工作原理,以及IP网络电话实现中一些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同时,对该软件进行扩展可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Web电话以及语音信箱等业务。

本文首先探讨了IP电话的相关协议、标准、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对本文所设计实现的可视IP电话软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

其中系统实现主要包括语音的录制、播放、编解码、压缩、实时传输协议等的实现。

对影响语音质量的语音压缩技术、语音时延、语音抖动性、回声以及静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处理。

关键词: IP电话;音频;视频;实时传输协议IP网络电话泛指在以IP为网络层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话音通信的系统,它采用的技术统称为V oIP(V oiceoverIP),即将语音信号压缩、打包后在IP网上传输到目的地后再恢复成语音的技术。

由于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实现通信信道的复用,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因此V oIP占用资源小,成本很低,价格便宜。

最初,lP电话只是个人计算机与个人计算机之间通过IP网来进行的通话;随着IP电话的优点逐步被人们认识,许多电信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发,从而实现了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但是,这种方式仍旧十分不方便,无法满足公众随时需要的通话方式,因此国际上许多大的电信公司又推出了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过IP网的通话,即普通电话客户通过本地电话拨号连上本地的IP电话网关(Gateway),输入帐号、密码,确认后键入被叫号码,这样本地与远端的普通电话通过网关经IP网进行连接,远端的网关通过当地的电话网呼叫被叫用户,从而完成普通电话客户之间的电话通信。

2 设计要求本课题的任务是建立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IP电话网络,以替代传统电话设备系统成为企业的目标。

本设计就是要设计这样一个基于IP技术的电话系统。

整个软件由音频功能和视频功能两部分组成。

音频部分包括呼叫处理、音频录制与播放、音频数据的编解码、音频数据压缩与解压、音频数据的打包与解析、音频包的发送与接收等;视频部分包括视频数据的采集与回放、视频数据编解码、视频数据的打包与解析以及视频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等。

通过分别编程实现各个模块,最后形成一个PCTOPC的可视IP电话软件。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设计系统结构。

选择确定处理器型号以及其他电路芯片型号,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完成软件设计。

3.1 Internet语音通信概述Internet是由遍布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使用标准的TCP/IP 协议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TCP/IP协议将要传输的计算机数据分组排队发送,每个分组均包含目的地址及数据重组信息,确保数据安全和数据包交换正确无误。

Internet语音通信的简单原理如图3.1所示。

图3.1 Internet 通信原理图基于Internet的语音通信过程为:首先,通信双方都通过计算机向ISP发出业务请求,ISP经过身份认证后,与计算机建立连接,并为计算机提供数据转发。

当呼叫开始后,发送端通过语音输入设备将语音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内,计算机通过处理形成IP 包,然后经ISP发送到Internet上。

IP包内包含目的地址信息,供Internet选路用。

数据到达接收端,由接收方ISP转接到被叫终端。

然后,被叫端将IP数据包还原成语音信息,经由语音输出设备发出。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Internet的语音通信过程。

与短路交换的语音通信不同,Internet是无连接的,具有如下特点:1.通信双方不需要进行链路建立的初始化过程,可随时传送数据。

2.Internet内所有路由都是共享的,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不独占路由。

3.由于数据包需要排队传输,会产生时延。

4.用户计算机至ISP的通信通过PSTN,所以仍然会独占该段通信的路由。

由于IP电话是基于Internet传输的,所以IP电话的通信原理与Internet数据通信原理类似,区别在于考虑和PSTN的连接,所以存在着链路建立和控制方面的问题。

3.2分组交换的特点IP电话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体系结构的系统,而分组交换既解决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的矛盾,又克服了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延太长、不满足许多数据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的缺点。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一转发”机制,把报文分成许多比较短的、被规格化了的“分组(packet)”进行交换和传输。

由于分组长度较短,具有统一的格式,便于在交换机中存储和处理,“分组”进入交换机后只在主存储器中停留很短的时间,进行排队和处理,一旦确定了新的路由,就很快输出到下一个交换机和用户终端。

“分组”穿过交换机或网路的时间很短(“分组”穿过一个交换机的时延平均为数毫秒或更短),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数据通信用户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

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有:1.为用户提供了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规程的数据终端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灵活的通信环境。

2.信息传输时延较小,能够较好地满足会话型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3.实现线路的动态统计时分复用,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高。

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4.可靠性高。

每个分组在网络中进行独立的传输和差错校验,当网络中的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分组”可以自动地选择一条新的路由避开故障点,使通信不会中断。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有:1.由于网络附加的传输信息很多,长报文通信的传输效率比较低。

2.技术实现复杂。

分组交换机要对各种类型的“分组”进行分析处理,为“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提供路由,并且在必要时自动进行路由调整,并为用户提供速率、代码和规程的转换,为网络的维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报告信息等,要求交换机要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IP电话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电话技术逐步向分组电话技术过渡,基于IP的开放式标准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模式。

3.3 lP电话基本结构IP电话根据终端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PC TO PC、PHONE TO PHONE、PC TO PHONE以及PHONE TO PC四种基本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 IP电话的四种基本结构3.3.1 PC TO PCPCTOPC结构如图3.2(a),是Internet电话的最初形式。

PC用户为通信终端,以Internet为传输网络。

在PCTOPC方式中,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需要通话的用户同时开启多媒体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可以通过局域网,也可以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Internet上。

其中语音采样、编解码、压缩与解压和打包等工作均通过PC机上的处理器、声卡、网卡等硬件资源来完成。

根据呼叫方是否知道被呼叫方的IP地址,PC TO PC 的通信方式分两种。

第一种是呼叫方知道被叫方的IP地址,通过被呼叫方的IP地址直接与被呼叫方通话;第二种是呼叫方不知道被呼叫方的IP地址,首先与关守进行连接,通过关守得到被呼叫方的IP 地址,然后再与被呼叫方通话。

在实现语音通信时,呼叫方首先向被呼叫方发起呼叫连接请求,被呼叫方接受连接请求后,双方就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通信了。

建立连接后,发送端通过语音输入设备将音频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内,经计算机处理形成IP数据包,然后以IP分组发送到Internet 上,接收方收到IP分组形成数据包后,经处理还原成音频信息,最后语音信号由语音输出设备发出。

语音通信过程如图3.3。

图3.3 PC TO PC 语音通信过程3.3.2 PHONE TO PHONEPHONE TO PHONE结构如图3.2(b),是使用常规电话作为终端用户,通过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和Internet来发送和接收语音。

这也是现在IP电话最普遍的方式。

由于语音的传输要经过PSTN和Internet两种不同的网络,因此需要连接这两种网络的网关以及关守,因此这种结构也称为网关结构。

在实现语音通信时,主叫方首先通过PSTN与发送网关建立连接;发送网关通过识别主叫方身份,检查权限以及计费信息等(通过关守进行),对主叫方进行响应,并请求输入被叫方的电话号码;发送网关根据被叫方的电话号码,通过关守的作用,与接收网关建立连接,接收网关把相应信息通过PSTN传送到被叫方。

这样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就可以进行通话了。

在通话的过程中,语音信号通过PSTN并被数字化后传输到发送网关;发送网关通过关守找到接收网关的IP地址,并引入H.323协议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打包等处理,形成可以在Internet传输的IP数据包,然后发送给接收网关;接收网关接收由发送网关发送的IP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析、解压、解码等处理,然后传送到PSTN;语音信号经PSTN并被模拟化后,传送给被叫方。

3.3.3 PC TO PHONE与PHONE TO PCPCTOPHONE与PHONETOPC的结构也称为混合结构,是介于PC TO PC和PHONE TO PHONE 之间的一种结构,如图 3.2(c)、3.2(d)所示。

在这种结构中,语音通信的终端分别为普通的PSTN电话和工nternet上的P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