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
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2.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解题技巧。
【考点阐释】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对语言设置了考题,2010年有8套考查。
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形式,重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用词、用语技巧的能力。
角度一:分析炼字型【考向探究】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在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鉴赏遣词用语】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2.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分类练习(学生使用)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题材分类练习(学生版)宁国市津河中学杨祥海 2010-10-19山水田园诗一、(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水田园诗)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二、(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水田园诗)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三、(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水田园诗)…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四、(09年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水田园诗)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诗歌炼字题-教师版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炼字命题人:史文龙初步感知,体会炼字的妙趣(一)回顾古人有关炼字的名言,从中体会炼字的重要性。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二)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三)体会诗人的炼字魅力炼动词1、示例: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提问: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解析:“见”好。
两字意境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
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穿、拍、卷”。
穿,化静为动,写出山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
整个画面雄伟壮丽,富有动感。
2、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炼形容词1、示例: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解析: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王安石)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下子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活了。
作者借此景表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2、小结: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炼数词1、讲解:齐己《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诗歌鉴赏专题——炼字类型试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炼字类型试题练习及答案诗歌鉴赏专题——炼字答题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步_________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释含义、明手法)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高考山水田园诗情感把握训练题及答案15题
山水田园诗情感把握训练题江苏省泰州中学鞠景祥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3、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闲适的心情。
4、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江间作四首(其三)》阅读答案附赏析-江间作四首
《江间作四首(其三)》阅读答案附赏析:江间作四首江间作四首(其三)阅读答案附赏析江间作四首(其三)阅读答案附赏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连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 1057 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样诗鉴赏题。
宋诗的总体风格是“生新瘦硬”。
所谓“生新”,就是刻意求奇;所谓“瘦硬”(瘦劲),就是洗净铅华,刚健有力。
有人说,宋诗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读宋诗既像欣赏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又像品尝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潘大临这首诗首联写地势险要,虎踞龙盘西山重峦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之渊,江中巨石嶙峋,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颔联写古贤功绩,波流万世;地势优越壮美,三国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建立的丰功伟绩,就像滚滚东去的波浪奔流万世。
这里写“虎穴”“龙宫”,刻意求奇生新;英雄伟绩,流之无穷,写得壮美瘦劲.颈联写沙明天阔,宿鹭飞鸿俯视沙滩,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在那里栖息,仰视天空,开阔无垠,鸿雁高飞云端,似乎不是前移,而是后退。
这一联炼字极见功力。
“拳”是名词,修饰“宿”,名词作状语,表现一种神态,是说“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得像拳头一样,瘦劲。
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
“拳”与对句中的“退”相对,“退”字仅是字面上的借用,事实上飞鸿并没有后退,只是由于天空太阔,鸿雁飞得太高,蓝天背景太大,使人无法觉得它们有移动。
以“退”写“进”“生新”,这生动地表现出飞鸿在天空飞行的状态。
“拳”“退”都是朴实的常用字,洗净铅华“瘦”。
古诗江间作·白鸟没飞烟翻译赏析
古诗江间作·白鸟没飞烟翻译赏析《江间作·白鸟没飞烟》作者为宋朝诗人潘大临。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舡。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罗浮南斗外,黔府古河边。
【前言】《江间作四首》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情景交融,在思想内容方面,慨叹岁月易逝并怀念远谪的好友,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
在艺术特色方面,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语言凝炼,诗味深永,颇类杜诗的风格。
【注释】⑴舡:同“船”。
⑵樊口:地名,在今湖北鄂城县西北,长江在此由南流转为东流。
⑶武昌:地名,即今湖北鄂城县。
⑷罗浮:山名,在今广东惠州市附近。
苏轼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被贬往惠州。
⑸黔府:黔州(今四川彭水县),黄庭坚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被贬往那里。
【翻译】我驾着船逆风而上,白色的水鸟在烟霭中出没翱翔。
长江在樊口转向东去,青山连绵直到武昌。
日月上悬终古不变,一去不返的是过去的时光。
罗浮山远在南斗星之外,黔州府更不知在何方?西山深处猛虎出没,赤壁下面隐藏着龙宫。
这形胜之地是三国遗迹,万世功业如长江流之无穷。
拳腿休息的白鹭照亮了沙滩,鸿雁仿佛在退飞,显得江阔天空。
最羡慕持竿的钓客,乘舟归去,听着雨点敲打船篷。
【赏析】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写乘船入江:船逆风行进,白色水鸟向远处飞去,隐入一片雾霭之中。
颔联两句写沿江行进时所看到的景色:黄州这个地方,江山秀丽。
颈联两句抒发感慨。
对这两句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他曾应试不第。
其挚友张耒称他为“有志之狷士”(《潘大临文集序》),可见他并不是完全忘却世事的人。
他面对滔滔东去的江水,慨叹时光易逝,肯定包含着“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的怅惋。
末联两句怀旧。
诗人曾伴随苏轼在这一带徜徉啸傲,睹景生情,怀旧之心油然而生。
这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苏轼、黄庭坚的深情厚谊。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最新2019】高考古诗阅读试题及答案:《江间作四首(其三)》-范文模板 (1页)
【最新2019】高考古诗阅读试题及答案:《江间作四首(其三)》-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古诗阅读试题及答案:《江间作四首(其三)》【201X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⑴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⑵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备考答案]⑴第三联中“拳”和“退”两个字写得十分传神。
“拳”字形象地描绘出鹭鸟在明洁沙滩上栖息的形态,应该是一腿蜷缩、一腿伸展的样子。
形态中有一种怡然悠闲的神态,寄托着诗人的羡慕之情。
“退”字表现鸿鸟在辽阔天空逐渐飞远的状态,写的是飞行动作却呈现出静态的画面,别致而有所寄托。
两个字使作者江边俯仰所见、由近及远的画面鲜活生动,表达出他触景而生发的思慕退隐的感情。
⑵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远离世俗功名,归隐江湖的生活。
首联,写眼前宏观景象:虎穴龙潭,山川险要,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颔联顺势转入怀古:赤壁形胜,造就了三国一代英雄,但是这万事功业终究被大江的波涛所涤荡,深长的感喟里包含着对追逐功名的失望。
颈联又回到现实,写眼前微观景物,作者描摹宿鹭的悠闲、飞鸿的远引,透露出触生的羡慕之情。
于是引发尾联的直抒胸臆,用“渔竿客”这一归隐的典型意象,表达自己的感情寄托;最后勾勒出一幅烟雨归船的想象画面,传达出对归隐江湖的无限向往。
炼字
不好。(1分)“冲”字描绘出了战士们在雪 不好。 分 夜中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1分)表现出将士 分 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全诗充 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如果换成“ 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如果换成“冒”字, 虽然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 虽然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明 显不如“ 字强烈。 分 显不如“冲”字强烈。(2分)
答 题 步 骤
①定字词,明手法 定字词, (1分) ②绘景象,说意境 绘景象, (1分) ③点作用,说情 点作用, (2分) 感
答题的语言组织模式: 答题的语言组织模式:
该句( 该句(诗)中“某”字用得好。 用得好。 用了“某词类活用”“ ”“某修辞手 用了“某词类活用”“某修辞手 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 情态。一个“ 情态。一个“某”词,展现出一 画面, 幅 画面,传达出了诗人 情感。 情感。
强化概念题:苏家典故
苏轼、苏小妹和黄庭坚一起论诗, 苏轼、苏小妹和黄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 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 试。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苏 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 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 句加“ 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 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 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花。”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 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 轻风舞细柳, 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 梅花。 小妹微笑道: 虽好, 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 上品。 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 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 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 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 了解作者 典故,深入理解诗意。细心看下面两诗的注释。 典故,深入理解诗意。细心看下面两诗的注释。
例1、全国I卷《江间作四首》 全国I 江间作四首》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 潘大临( ~ :字邠老, (今湖北黄冈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今湖北黄冈)人 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今湖北黄冈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 作者从眼前之景, 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 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 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3、4句,作者赞叹宿 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 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 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 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 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课堂活动 (1)“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在说梦话吗? • 没有“以意逆志”,不了解诗人创作的目的和表 达的特点。由于诗人向黄河上游望去,看到水天 相接的磅礴气势,写出他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也符合常人的感觉。用意并不注重说明黄河的真 正源头在那里。
(2)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一句,有人则 发出“肉可以臭,酒怎么会臭”的疑问。你认 为他的错误出在哪里? • 没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扣词句,以文 害辞。“酒肉”借代朱门富户的奢华生活, 不可硬拆来理解。
有关爱国的诗句
45、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____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4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47、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空林。____郑思肖《二砺》
48、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____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4、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____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5、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____屈大均《秣陵》
16、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悲哀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1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____陆游《金错刀行》
1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有关爱国的诗句
有关爱国的诗句
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____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整理]
4、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____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5、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绿色环保
6、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____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7、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____周邦彦《六丑·落花》
8、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____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简简单单的网名
5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___曹操《龟虽寿》
55、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____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5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国爱国名言诗句
中国爱国名言诗句1、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2、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3、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曹植《怨歌行》4、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5、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陆龟蒙《吴宫怀古》6、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何承天《战城南》7、乘云径到玉皇家。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试听别语慰相思。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10、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11、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1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14、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1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16、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17、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1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9、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20、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21、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周邦彦《六丑·落花》22、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张华《游侠篇》2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聂夷中《咏田家》24、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屈原《国殇》25、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范云《效古诗》26、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诗歌鉴赏炼字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明确:“垂”和“涌”用得好(1分) 放眼岸上,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 纵目江上,月光随着波涛上下涌动,(1分) “垂” 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 “涌” 字烘 托出了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2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确:“直”和“圆”用的好。(1分) “直”和“圆”勾画了一幅巨大的风景画, 辽阔的大漠之中,一缕孤烟笔直向上;静 静流淌的长河之上,浑圆的落日低垂。(1 分) “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圆” 表现出落日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 人的苍茫之感。俩个字将直线之美和浑圆
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 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 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解释)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 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 “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 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祝大家 花开六月 金榜题名 谢 谢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确:“绿”字用得好。(1分) 春风吹过,江南岸万物复苏,一片新绿。 (1分) 一个“绿”字将春天到来后江南的变化写 了出来,既描绘了春天鲜明的色彩,又展 现了 春季的盎然生机。(2分)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明确:“忽”字用得好。(1分) 前两句写少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的登上翠 楼,去赏春景。忽然看见了路边的杨柳,不由得 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离别之苦让 她后悔让丈夫去求取功名。(1分) “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的淋漓尽致。(2 分)
古诗江间作四首其三翻译赏析
古诗江间作四首其三翻译赏析《江间作四首其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潘大临。
其全文如下: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
【前言】《江间作四首》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情景交融,在思想内容方面,慨叹岁月易逝并怀念远谪的好友,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
在艺术特色方面,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语言凝炼,诗味深永,颇类杜诗的风格。
【注释】⑺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⑻赤壁:即赤鼻矶,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江边,与樊口隔江相对。
相传这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之处,其实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在今湖北蒲圻境内。
⑼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翻译】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这三国必争的要冲之地,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去。
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
最羡慕江边的渔者,悠闲的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赏析】第三首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
虽说叹时思隐,情调比较低沉,但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中,所发出的不平之声。
只要看“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这样的诗句便可体会到。
诗人对于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人物是非常景仰的,他希望能有一番作为。
可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只能终老于江湖之上。
尽管诗人故作平淡之语,读者却不难看出隐藏在平淡下面的一颗不甘寂寞的心。
这使得全诗感情沉郁,得杜诗五律之妙处。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还是这组诗的艺术特色,简单地说,有下面三点:第一,意境阔大,笔力雄健。
第一首诗一开始就把读者的目光引向烟斜雾横的远方,三四句用“从”、“自”两个虚字斡旋,又用“日月”与“乾坤”作对,笔力遒劲,是学杜所致。
虽然比不上杜诗的千钧笔力,但也没有举鼎绝膑之病。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全解释
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一、(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赏析】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
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
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
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
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
古诗
欧阳)公名颍,字孝叔。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 考上了进士,开始担任峡州军事判官,因为有治理的 才能而名声远扬,就被州中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 担任建宁县知县。不到半年时间,峡路转运使薛颜巡 视检查到万州,撤消那些不称职的官吏,认为要替代 那些不称职的官吏没有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是做 不到的。因而上奏朝廷从建宁县派遣欧阳颖前往担任。 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从万州担任州级长官 连续九次担任州级长官并且都治理得很不错。一迁再 迁而到那叫做鄂州的地方,他两次推辞没有到任:第 一次是安排在彭州,因为母亲老夫人年岁太老,没有 真正到任;最后安排在嘉州,因为年岁已老,而告老 还乡,也没有到任。真正治理的是七个州,大州繁杂 宽广,小州民俗恶劣而奸窄,都是世人所指的难于治 理的地方。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1)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2)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作品译文 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 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三 国必争的要冲,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 去。 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 仰望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驾 船归来。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 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 要分析。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 “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 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 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 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 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 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测试
诗歌鉴赏测试班次学号姓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答: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5.阅读下面的诗歌。
爱国主义精神诗歌
爱国主义精神诗歌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周邦彦《六丑·落花》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谢灵运《七里濑》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李商隐《茂陵》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严遂成《乌江项王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胡未灭,鬓先秋。
与爱国的古诗词
与爱国的古诗词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家国春秋,历来激励着一代代有志之士。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把自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给大家分享了与爱国的古诗词,欢迎借鉴!爱国的古诗词 11、《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宋·岳飞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白马》三国·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关山月》宋·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夜泊水村》宋·陆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出塞曲》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金错刀行》宋·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诗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 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解析: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
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
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 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 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 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 者(隐者)。 答第一题首先应着眼描摹情状的词语和动 。 答第二题也应体会“隐、羡”一类词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