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俗称月亮
月球俗称月亮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在太阳系中是地球中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学界这是一个大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俘虏”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原是一颗流星,当它在宇宙空间漫无边际飞行时,偶然进入地心引力范围,受到地球引力的约束,因而才意外地纳入了地球轨道。
“分裂”理论:持这一说法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是从一片炽热旋转的云状物包围着的地球中分裂出来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
“碰撞”理论:该理论认为,约45亿年前,一个比火星更大的行星,以每小时4000公里的飞行速度猛然撞击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这个行星的铁质核一直撞到了我们地球的中心。
碰撞结果是产生巨大爆炸,伴随有6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地球在爆炸的冲击下变了形,这个采取“自杀行为”的巨大天体的大部分与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为炽热的蒸汽与其他碎片一道汹涌地喷射入外层空间,后来这些蒸汽冷却下来并凝固成尘埃,尘埃与其他碎片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核,这个核后来凝聚成团,我们的邻居——灰色的月球从此诞生了。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
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
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
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球资料
月球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在太阳系中是地球中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其原因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时针绕日公转的。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月亮知识知多少
一、月亮的“档案”我的名片姓名:月球,又称太阴体积:地球的1/4质量:约7359亿亿吨直径:约3274.8公里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简介: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
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
月球概述: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1.地球的卫星——月球
相关资料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 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 器的国家。
环行山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月球是怎么运动的?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 针方向运行。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月球的基本数据: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B )。
1.地球的卫星-月球
• 当望远镜从荷兰传 入意大利时,引起 了伽利略的注意。。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 测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是那样 的凹凸不平,还分布有很多环 形山,伽利略据此绘制了第一 幅月面图。虽然从科学的角度 看,伽利略手绘的月面图还不 够精确,但月面的平原、环形 山清晰可见。后来,随着大型 天文望远镜的相继使用,人们 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
A、1/4 B、4倍 C、1/6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月球运动
相关资料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月球的恒星月周期为27.5天 月地的朔望月周期为29.5天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相关资料
二、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
月球体积是地球的1/49
月球质量是地球的1/80 月球质量小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地球的卫星——月球
9、1969年美国的( A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
着陆。 A、阿波罗11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六号
2023年关于月亮的说明文
2023年关于月亮的说明文2023年关于月亮的说明文1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月球俗称月亮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
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
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
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关于月球的知识
关于月球的知识
1、月球,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2、月球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3、中文的月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弯眉月的样子。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月的字型时说:月,阙也。
人们经过观察,发现月圆的时间少,阙(弦月或眉月等)的时间多,于是就照眉月的样子创造出这个象形字。
月球基本资料
月球基本资料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绕地球公转时间:27天7小时43分11.6秒,与自转周期相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质量约等于0.07348×10^24公斤,是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赤道上重力加速度:1.618m/s^2,是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为2.38公里/秒,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表面温度:-120~+150℃。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目录关于月球的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目录关于月球的描述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月球详细的资料
月球详细的资料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轨道资料平均轨道半径384,400千米轨道偏心率0.0549近地点距离363,300千米远地点距离405,500千米平均公转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平均公转速度1.023千米/秒轨道倾角在28.58°与18.28°之间变化(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升交点赤经125.08°近地点辐角318.15°物理特征赤道直径3,476.2 千米两极直径3,472.0 千米扁率0.0012表面面积3.976×107平方千米扁率0.0012体积2.199×1010 立方千米质量7.349×1022 千克平均密度水的3.350倍赤道重力加速度1.62 m/s2地球的1/6逃逸速度2.38千米/秒自转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同步自转)自转速度16.655 米/秒(于赤道)自转轴倾角在3.60°与6.69°之间变化(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反照率0.12满月时视星等-12.74表面温度(t) -233~123℃(平均-23℃)大气压1.3×10-10 千帕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月球知识
月球知识 月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这关系到它的起源与演化。
20世纪60年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人类才开始对月球的内部逐渐有所了解。
根据天然和人工月震所提供的资料表明,月球跟地球一样,也可以分成月壳,月幔和月核等层次。
月壳厚约60-65千米,它最上部的1000-2000米主要是月壤和岩石碎块。
月壳以下到1000千米处是月幔,有人把月幔的下限定在1388千米深处。
月幔的部分占了月球一半以上的体积,主要由相当于地球上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组成,物质密度一般超过每立方厘米3.5克,下层可能略低5%。
从月幔以下直到1740千米深处的月球中心为月核,主要由铁,镍,硫等
组成。
月核的温度大致在1000摄氏度-1600摄氏度之间。
关于月亮的说明文
关于月亮的说明文关于月亮的说明文1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月亮的资料
月球介绍月球,俗称月亮,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
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6%。
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
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即月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形。
月球简介
月球的自转和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
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 恒星月,所以 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 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 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 以看到59%的月面。
•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 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 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 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 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 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 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 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 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 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 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 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 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 工 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 实。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 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 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 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 离是384400千米)。1969年尼 尔· 阿姆斯特朗和巴兹· 奥尔德林成 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 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登月计 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另有2009 年发行的美国同名电影《月球》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 别名是什么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别名是什么月球,俗称月亮,月亮的别称有很多,如:玉兔、夜光、太阴、素娥、冰轮、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银钩、弓月、玉钩、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清虚、望舒、冰兔、冰魄、冰团、蟾户、大明、冻轮等。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别名是什么1月亮的别称1、半璧:喻弦月。
本为璜,即半圆玉器。
庾信《望月》:“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2、半蟾:半月。
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
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3、半弓:弦月。
元稹《春》:“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元郭钰《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古陂浄泻秋千顷,归路斜分月半弓。
”4、半轮:指半圆的月亮。
杜甫《月三首》:“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江月》:“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
”5、半魄:半圆的月亮。
唐张子容《碧池望秋月》:“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6、半照:指半边月。
唐韩偓《寄远》:“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干。
”7、宝鉴:明月的美称。
明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卷,遥看宝鉴空悬。
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
”8、宝镜:喻月。
唐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宋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9、宝月:明月。
南朝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
”唐鲍溶《怀惠明禅师》:“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瑠璃宫。
”明梁潜《元夜陪驾燕午门》:“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鳌飞出五云端。
”丘逢甲《元夕无月》:“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10、碧华:皎洁的月亮。
李贺《古悠悠行》:“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11、璧月:圆月的美称,取月圆如璧意。
《慈悲寺碑序》:“龙星起,曜璧月仪天。
”韦庄《咸通》:“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12、冰蟾:指月亮。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13、冰鉴:指月亮,以其清澈如镜。
高中说明文精选科普作文:关于月球的知识
精选科普作文:关于月球的知识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
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
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这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
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
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
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
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
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
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常识、节气、月亮别称)
【月亮别称】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月亮是古诗文描绘得最多的自然物之一。
(一)初月如钩,故称初月为银钩、玉钩(二)弦月如弓,故称弦月为玉弓、弓月(三)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满月为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四)传说月中有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五)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六)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七)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八)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九)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四时、五夜】(一)四时(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二)五夜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三更是23点至次日凌晨1点,四更是次日1点至3点,五更是次日3点至5点。
【节气】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第一段叫“节气”,第二段叫“中气”,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春季:立春、雨水(正月);惊蛰、春分(二月);清明、谷雨(三月)。
夏季:立夏、小满(四月);芒种、夏至(五月);小暑、大暑(六月)。
秋季:立秋、处暑(七月);白露、秋分(八月);寒露、霜降(九月)。
冬季: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一月);小寒、大寒(十二月)。
月球也称太阴
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伴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还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唯一一个亲身访问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0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正面地图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月球的背面地图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其原因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27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月球基本资料
月球基本资料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绕地球公转时间:27天7小时43分秒,与自转周期相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3800万平方千米,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1024公斤,是地球质量的1/;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赤道上重力加速度:1.618m/s2,是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为2.38公里/秒,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表面温度:-120~+150℃。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
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这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
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
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
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
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
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
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这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
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
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
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
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
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
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
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
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
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
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
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
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
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
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
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
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
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
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
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
此外,较大的还有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
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
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
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其反照率较高。
月球正面的月陆与月海面积大致相等,而背面则月陆面积大些。
月陆形成的年代经同位素年龄测定为46亿年,比月海要早。
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亚平宁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
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极附近,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
除山脉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峭壁,最长的是阿尔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
第谷环形山有辐射纹12条,从环形山周围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最长的达1800公里,满月时看得最清楚。
其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
长期天文观测与登月的直接考察证实,月球周围没有明显的磁场。
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
月球上更没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辐射带。
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几乎接近真空状态。
通过月球火箭探测查明:月球正面有称为"重力瘤"或"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达12处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为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所覆盖。
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的猛烈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月岩的化学成分、岩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结晶的程度。
月球早期广泛发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从而形成月面上广阔的熔岩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
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
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
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
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
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
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
月核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的。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
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
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
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
背面未发现"质量瘤"。
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关于月球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假说,即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俘获说: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
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
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
有人认为,这个事件发生在35亿年前,整个过程经历5亿年。
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分裂说: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非常快,自转周期只有4小时左右。
因此,这时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周期为 2小时。
这个周期恰与地球自由摆动周期相等,从而产生共振,于是在赤道面上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
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时留下的遗迹。
根据计算,地月系统现有的角动量总和,即使再加上几十亿年的角动量损耗,也不足使地球和月球分裂。
而且月球的位置又不在地球赤道面上。
这些事实是分裂说很难加以解释的。
同源说: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形成。
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星之前早已凝聚。
地球在形成行星时,一开始便以铁为主要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
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
月球形成的这三种假说,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月球的成分、密度、结构、轨道及其他基本事实。
除分裂说一般认为难以成立外,俘获说和同源说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对月球各种热历史模型的研究,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
在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的大部分温度曾达到1000摄氏度。
距今41亿年前,月球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运动,在岩浆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斜长岩成分的月壳,残留部分成为月表的高地。
月球表层固结后又在较深的部位发生局部熔融,产生苏长岩成分的熔体。
大约距今40亿年前,形成了富含放射性元素、难熔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
斜长岩高地长期裸露在月表,不断受到陨星物质的撞击,因而被削低了1.5~2公里,在高地上发育着大量古老的冲击月坑。
后期,高地为一系列的断裂所切割和破坏。
距今41~39亿年前,月球比较集中地遭受到各种大型陨星的撞击,使月表出现许多月海盆地,即大型的环形构造,最典型的是雨海事件。
月球上的月海大致都是在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
月海生成的大致次序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
雨海纪形成的各个月海大约在距今39~31亿年间,被后期喷发的玄武岩所充填和覆盖。
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大致充填的时间次序是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和风暴洋。
此后月表的轮廓基本形成,31亿年以来,月球内部的演化已处于"停滞"状态,外力作用在月球的演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
陨星冲击月表,使月坑继续形成和增多。
爱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月坑,其辐射纹受月表的各种作用,或者变得不明显,或者消失;而哥白尼纪形成的月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558x600 38k jpg月球的迷离582x600 92k jpg月球450x317 48k jpg月球探测车1280x520 78k jpg[月球].Moon.2009.DVDRiP.XV...1440x900 218k jpg月球774x527 98k jpg月球750x605 62k jpg月球真相- 异域深寒-300x217 10k jpg...到客机"穿越"月球的精彩瞬间...800x600 36k jpg专门收集月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