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的超越式写作——作家静心访谈

合集下载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
• 简单的饭食,素淡的家居服饰,是本色 却也处处透着“适宜”,是绝不会令人 产生轻贱之心的。
• 小说描写王琦瑶与康明逊在爱情试探中 的内心渴望与言行的小心翼翼,正是坚 定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但是,一旦知道 康无意与自己结婚而只想保持一种感情 的联系也就退而求其次了:’不妨抓住 眼前的欢爱”。“虚无就虚无,过眼就 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 一总是流逝,没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
• 上海弄堂小家碧玉一生的爱恨悲欢虽与时代的 风雨紧紧粘在一起,但远离政治的边缘人,却 是在主流历史之外经营自己的小天地。然而真 正决定她命运的还是历史。
• 铁凝的《玫瑰门》以女性的血缘为主脉, 构建小说框架,是一部母系族谱的女性 生活史。同时也是“仿男性争斗”式的 女性关系的逼真描写。它是祖系(外 婆)、母系(舅妈)与孙系(苏眉)在 “文革”专制年代下的性别罹难、人格 异化与最终难以获救的故事。既是性别 的,又是政治的,既是生理的,又是社 会的。地主出身的外婆司绮纹在灾难面 前练就了非凡的生存本领和能屈能伸、 随机应变的个性。
• 表面的日子平淡如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 平息。与程先生、康明逊、老克腊等几个男人 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爱她的和她 爱的。
• 80年代改革开放,沙龙、舞会再度时兴,王琦 瑶在她的小巷里一下又成为关注的目标。一边 是怀旧,一边是憧憬。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 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恋,最终 是长脚盗金被发现,王逼其自首而被对方失手 杀死,命丧黄泉。
• 《长恨歌》叙写一个上海女人四十年的 情与爱,笔致细腻绚烂、跌宕起伏。
• 1948年,还是上海弄堂里普通中学生的 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 了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爱丽丝 公寓里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 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 瑶带着受挫的心回到乡下外婆家。

女性意识觉醒下的“自由”选择——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女宾》为例

女性意识觉醒下的“自由”选择——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女宾》为例

2020年第”期(总第857期)丈教%’科女性意识觉醒下的“自由%选择----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女宾》为例朱春金(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00)摘要: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权运动的鼻祖,其处女作《女宾》以弗朗索瓦兹、皮埃尔与格扎维埃尔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女主人公弗朗索瓦兹一段被异化的感情历程。

丁玲创作的《莎菲女士的1记》,以1记体形式,刻O了在五四思潮影响下,知识女性冲I的思想、矛盾的情绪、痛苦的挣扎。

莎菲和弗朗索瓦兹,都在个体意识觉醒的情况下,挣脱时代束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解脱(本文以上述两篇小说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对主人公主体意识觉醒后作出的“自由”选择,进行解读,以期有助于女性主义的思考(关键词:莎菲女士女宾女性意识自由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女宾》中的女性主义1927年,丁玲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便“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震惊了”。

在她接下来的创作生涯中,无论是她笔下的梦珂、曾淑、节大姐,抑或是玛丽、美琳、丽嘉都带有“一种具有非常浓重的'世纪末’的,’近代女子’的姿态”,这些女性敢于蔑视传统的道德礼,(在这一作中,莎菲女士这一有的高度远远地超出了其他,茅先生曾在《女作家丁玲》中这样:“莎菲女士是上:代创的年女性的的,是’五四’以后的年女子在性上的的代表!-0德0是“世的出作家”,她中的在性美地在一,“女不是先天生的,而是天的”,是这了的女性(《女》是一为的,书中的女是一•了“”“”,作出的。

在中,为“他”,了当时女性可的生遭遇,要想必须做出选择,却无法承受带来的果。

这两跨越了国度,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但是其呼吁女性得的愿望达了统一。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女宾》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1.莎菲----积极的主动选择莎菲女士的问世之所引了文坛的“震惊”,不仅是因为莎菲作为一个在思潮影响下觉了的对于生活的,更是因为她挣脱了传统以男性为中心的枷锁,敢于提高女性的姿态,以女性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受过一育的资产阶级女性,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莎菲的性格是向的(首先,她毫不掩饰己对于异性的官能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165.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概述:①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②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而有着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

③它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诸多批评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与女性阅读等。

(2)主要主张与研究领域有:①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②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新评价文学史。

③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

④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

(3)现实背景:①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②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妇女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女权主义批评应运而生,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性别歧视和女性作家作品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等现象,并对之加以批判。

③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这样依托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发展起来的,反之又为女权政治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4)思想来源:①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②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的理论创造(5)主要代表是英国的弗吉尼亚•沃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德•波娃。

(6)影响评价:①从总体上看,女权主义批评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批评研究的成果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而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摘要:丁玲是一位在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现代女性作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赋予女性叛逆的性格及反抗精神,以此展现出女性追求人格尊严、个性独立,与封建传统社会抗争的意思,进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

在欣赏丁玲文学作品时,通过对女性主义进行鉴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丁玲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丁玲;文学作品;女性主义前言丁玲是著名的现代知名作家,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因此,丁玲的作品也被称为是女性文学,丁玲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细腻的写作方式,将女性意识的苏醒形象的展现到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女性坚强的一面。

1.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特点丁玲在写作的时候会通过女性意识觉醒来突出女性自身美,所以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都会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强烈的追求。

不管是深陷苦海的贞贞还是莎菲,她们都是追求自身价值和独立的典型形象。

丁玲笔下女性的个性为豪爽浪漫,通过这种个性形象的展现她们的精神面貌和灵魂,并且丁玲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出于同社会环境相冲突的立场中或是对立的立场中,这种强烈的对比能使得女性人物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得到有效诉讼。

丁玲在小说中充分的展现女性的毁灭和挣扎等,在作品中一气呵成那些女性遭遇的苦难以及沉浮等,如,陈老太太苏醒的民族意识、贞贞对传统禁锢思想的挣扎和黑妮转向另外一个阶级立场等,她们的举措均表明女性在备受摧残中坚持的尊严和坚韧的挣扎品质,绝对不是像祥林嫂那样麻木的生活下去,不敢同境遇和传统思想相抗争。

丁玲在小说中创造的女性主要是对她们情感历程的描述,写作的方式为虚写或者是通过人物潜意识心潮起伏,通过这一方式将人们的情感心态进行很好的反映,虽然这种方法表现的较为含蓄,但是很强烈。

剖析传统文化背景下人物心理状况为丁玲创作的切入点,写作的时候通过她自身独特的语言和视野等深切思考女性生命,并用自己的笔让世人知道女性生存状态,使得女性原本的生命状况得到充分还原。

从本质到关系:女性写作的来路和去向

从本质到关系:女性写作的来路和去向

起。 她的困境 , 是她的性别的困境 , 是缺乏 自我言说与 绵悱恻秋波潋滟嗲声嗲气忸怩作态等等 , 这些与大器无 表达的困境 。女性对话语位置 的要求 , 与她们对主体性 涉 的印象联 系在一起 。” ④ 悖谬出现了 : 为了获得 自我 , 她必须开 口说话 。为 了不被遗忘和轻视 , 她必得以“ 的口吻说话 。这是写 他”
全部文学进行探索研究 ; 它不仅 要发掘一个 已被遗忘 的
批评不仅没有“ 灭亡”还壮大为 当代批评阵列中呈赫赫 ,
在女性写作 被“ 误读 ” 的时候 , 女性 主 义文学批评
验的正确性 , 而且需 要系统阐述一种理论态度 , 以此对 之势的一支生力军 。 文学 史, 同时也要对现存的全部文学 史进行重新解释。⑥ 致 力于揭示女性 在写作 中呈露 的 “ ” 那一份 不同于 男性 历 史所 昭示 的事实是 : 批评 话语中女性声 音 、 女性 的 、 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 , 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 她们 立场 的确立 , 是在西方女性 主义思潮和文学批评理论大 唤的焦灼 ” 。最终使人们 明白:这个世 界不光是男性一 “ 量涌 入的 2 0世纪 8 年代 中期 。它为社会文化普遍接 人的世界 , f 1 不光有 男性那粗厉 、 坚硬 、 喉结上下窜动翻滚 受, 则是在 91 ( 年代。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作 者 是 一 个 受 到 作 为女 性 的 教 育 而 成 长 起 来 的 妇 化 , 给视觉戴上男性或 中性的眼镜 。” ⑤
女——我敢说 只有极 少数生理异常 的女 人没有作为女 因此, 一定意 义上说 , 具有她的文 一种瓦解男性叙述所有权的写作 。或者说 , 它是一种确
望及女性隐秘心理的大胆呈示 , 挑战了旧有 文学批评对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1、【英】xx·xx:《妇女与小说(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法】xx·xx:《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xx:《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xx】xx·弗里xx:《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英】xx·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英】xx:《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7、xx、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xx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9、xx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xx】xx·xx:《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xx等译,xx: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xx:《“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xx】xx:《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xx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xx:《走出男权传统的xx: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xx: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xx:《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xx:《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xx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xx:三联书店1995年版。

18、xx:《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9、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20、【xx】E.M.xxxx:《女性主义神学景观》,xx译,xx:三联书店1995年版。

谈谈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

谈谈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

谈谈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放眼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蔚为大观,惹人注目。

而且已形成燎原之势,新老作家的队伍在不断扩大。

作家有宗璞、杨绛、张洁、谌容、王安忆、毕淑敏、池莉、铁凝、方方、迟子健、张抗抗、徐小斌、斯妤、残雪、陈染、凌力、林白、海南、周洁茹、徐坤、李碧华、安妮宝贝、卫慧、棉棉、魏薇、戴来、蔡蔡等等。

中国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现在的女性文学写作已真正进入了它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

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

女作家张抗抗说:今天的新锐女作家群体,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观。

女性作家写作的普及,对于古代崇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来说,这是个质的飞跃,这是个可喜的社会现象,但是近来却又发现了一个堪忧的现象:那就是对于写作的女性作家,在称呼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前冠以“女”字。

甚至于还有“美女作家”地称呼。

写作是有关灵魂的事,我们不应该主张在文学上有性别的区分和偏见。

没听说过谁特意叫男主席,为什么偏要强调女作家呢?当“美女作家”及“用身体写作”这些词频繁地出现在一些评论文章中,甚至津津乐道,蔚然成风。

这就值得深思了。

一种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原因。

其中,不可否认,有商业性炒作的成份,鼓吹个人不择手段地攫取名利与地位,发泄个人的畸变心理,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情绪渲染,歇斯底里的病态表露等等往往被冠之以“创新”、“突破”而受到大肆吹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评论家王绯说:“我认为首先是金钱这只魔手在作怪。

面对商品经济,女性写作的人文价值被商业性炒作贬损了。

不能不承认,女性文学、女作家的性别身份、甚至关于女性的理论,也被有些人操纵成为市场的”卖点“,这是女性在文化领域的悲哀。

”对文学事业整体来说,“性别”毫无理论上的判断价值,只能令人隐约地感到某些畸型心态。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1女性主义教学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出现了女性主义教学法这一概念,女性主义教学法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女性主义教学法指的是只要与女性主义相关的知识传授与学习,都归为女性主义教学论中的一部分。

女性主义教学论尽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其在进展过程中却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即通过对社会和教育领域进行批判与改造来实现公正与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女性主义教学法属于狭义的层面,即该教育不仅要将知识进行传授,更重要在于让学习者能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

女性主义教学法使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更为突显,同时也打破了教师的只是权威形象,强调了课堂教学平等与合作的理念。

女性主义教学法最初只运用在妇女研究项目中,而近些年来则逐渐成为了高校的学科教学中的一部分。

在女性主义教学法中主张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较为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其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参与、对话以及经验传授等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是女性主义教学法的重点。

同时女性教学法还是分注重多元文化,提倡教师创设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通过互动来增加学生的知识,同时锻炼其制造与批判能力。

教学课堂中的民主与开放氛围也是女性主义教学法的主要特色,教师运用女性主义教学法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思维锻炼与积极反馈的良好课堂氛围,使教学能够持续进行并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的概念混淆,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也就容易出现错误的观点见解。

女性主义教学法注重的是对男性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历史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女性形象与作用进行细致的探寻。

在英美文学中,男性文学作品占据了大多数,而这些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观念,男作家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刻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过分理想化女性形象,作家笔下的女性往往具有完美的性格,或温柔或美好,二是过于极端刻画女性形象,将女性视为社会异类,刻画成恶魔。

而这两种形象显然都不是真实的女性形象。

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

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庞婧 河北大学文学院摘 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从性别角度对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法再现了底层女性被压抑被损害的真实面貌,颠覆了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萧红在民族话语大背景下对于女性个体生命的关注,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消解与批判。

关键词:《生死场》;女性形象;女性主义作者简介:庞婧(1993.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56-01《生死场》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生”与“死”的故事,在8万字的小说中,萧红成功塑造了王婆、金枝等经典女性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清醒的女性立场,以绝不自恋的态度对女性自我世界进行解剖,从而显现了超越时代的文学意义。

一、女性形象特征长久以来女性处于被言说、被塑造的地位,因此女性基本上以“天使”或“妖妇”的面目出现。

萧红以独特的女性角度展现了女性生活的真态,塑造出挣脱固定模式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形体形象女子的美貌一向是文人墨客乐于描写歌颂的,女性的容貌成为了 女性的根本存在价值。

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描写并非是为了给读者绘制一幅仕女图,而是为了真实展现女性躯体是如何饱受摧残的。

首先是动物化的劳作形象:女性在田间的劳作多被描写成力与美的典范,但辛苦的劳作对于女性身体和性别身份的摧残却鲜有人注意到。

萧红通过描述如牛似熊一般的王婆书写女性柔软的身躯逐渐被生活压垮的过程。

其次是似鬼的病中形象:即使是被病痛折磨不堪的女性躯体,展现在文学中却被包上了华丽柔美的裹尸布,萧红直写下了女性肉体遭受病痛后的惨状:“病”将月英由美人虐成了鬼,牙齿变成惨绿色,臀下满是蛆虫。

身_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_埃莱娜_西苏_女性书写_论辨析

身_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_埃莱娜_西苏_女性书写_论辨析
在出发sorties1975等论著中她列出了如下众多的二元对立组或对子太阳月亮白昼黑夜文化自然男人女人父母身心理性感性内容形式言说书写阅读书写等等文化的理论社会的理论一般的象征系统艺术宗教家庭语言全都用一种相同的组合来呈示每一对组合都建立在压抑之上不是平等关系而是主人奴隶式的从属关系呈现为一种阉割丧失和恐惧状态
身Π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
的及政治的角色差异理论的可信度等问题的 激烈论争 。”①
西苏 1937 年出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的 欧汉 (Oran A1geria) 。父亲出身于西班牙南 部的犹太裔 , 讲法语 , 母亲出身于奥匈捷克 境内的犹太族 , 讲德语 ( “我的母亲使我把 法语当作了外国语”②) 。其父在她 11 岁时 去世 , 母亲以助产士谋生 , 在阿尔及利亚战 争期间 , 她的家庭迁到了法国 。西苏的母语 为德语 , 懂法语 、英语 、阿拉伯语和西班牙 语 。对于这种 “多重错位”, 她曾表明 , 自 己没有合法的出身地 , 没有祖国 , 没有自己 的历史 。她未想到自己是一个法国人 , 感到 自己既来自法国也来自阿尔及利亚 , 甚至不 来自任何地方 。童年时家庭的不幸遭遇 、战
一般将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 白人女权主义批评分为美英派与法国派 。美 英派注重社会批判 , 张扬女权主义大旗 , 强 调女性文学传统 , 尝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建 立一个女性文学模式 。伊莱恩·肖瓦尔特 、 艾伦·莫里斯及桑德拉·吉尔伯特等都是美英 派的重要人在西苏看来 , “妇女”生存在众多的历 史评判中 , 承载了过多的文化重压 , 再重复 一次说 “妇女”, 便会再一次封闭自己 。她 强调道 :
我的母亲不是一名 “妇女”。她是 我的母亲 , 她是微笑 ; 她是我母亲的舌 喊出的不是法语的声音 ; 在我看来她像 一个年轻男人 , 或者像一个姑娘 ; 她是 外国的 ; 她是我的女儿 。λω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欲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

因为整个人类书写的历史都浸透了男性中心主义,所以女性书写理念倡导者坚持开创一种全新的女性书写,即让写作回归女性身体,从描写女性身体的独特经验开始,让女性重建对世界的认知,让世界正视女性的存在。

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女性更多地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或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附属物,如豪车与美女,而男性成为消费者,尤以“成功’’的男性为主。

商品经济取代男权文化成为女性新的主宰,在这种背景下,女性主义写作不无现实地具有批判意义。

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权主义思想之间紧密相连,它从一开始便以其对男权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的强烈质疑而显示着自己的价值。

20世纪20年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及庐隐的《海滨故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显示出了西学东渐之后在现代思想启蒙下女性意识在文学写作中最初的自觉。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一方面十分注重对深深地镶嵌在封建专制体系中的男权文化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努力地展示觉醒了的知识女性决绝抗争的勇气及其所承受的伤痛与孤独感。

从长久的男权文化压制下所苏醒了的女性解放意识,具有一种强烈的对抗与批判要求,它与“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思想解放力量,体现出了一种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价值取向,成为那个时代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中,20年代的女性写作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最为醒目的,它激起的社会反响也是最强烈的,同时也使得女性意识的自觉与解放诉求成为三四十年代女性写作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缪斯或是塞壬:艺术创作中作为model的女性

缪斯或是塞壬:艺术创作中作为model的女性

缪斯或是塞壬:艺术创作中作为model的女性女性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极富魔力的,她可以是激发灵感的缪斯女神,也可以是以美妙歌声颠倒众生的妖女塞壬。

如此富有魅力的想象力应该在艺术创作中充当怎样的角色?Model一词在英文中既有“模特”的意思,又有“榜样”、“模范”的意思。

女性可以是作为模特的缪斯,也可以是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所称赞的,如左拉一般具有魔力的榜样。

长久以来,女性在艺术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女性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创作、人们又该如何评判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批评界对这些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

本文以model一词作为引子,结合不同时代女性在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批评家对于女性艺术创作提出的不同观点,来探讨女性与艺术创作之关系在近代艺术史中的嬗变。

一.草地上的缪斯——“有势无位”者的沉默与悲哀在《阁楼里的疯女人》中,吉尔伯特与格巴提到了安妮·芬奇的一首诗,“生为男性何其幸运!。

而我们如谜一般地站立姿阿你们身边/为你们添丁添口、壮大家族,为取悦你们而展示我们的魅力”,吉尔伯特与古巴进一步解释道,所有女性都是“谜”一般的存在,如“虚”如“空”,即“有势无位”,她们的存在仅仅是为男性提供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

这首诗也令人想起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画面上的焦点毫无疑问是其中赤身裸体的那位女性,她泰然自若地望画面之外,优雅而安静。

然而她在画中男人们的高谈阔论中却没有位置,她只能优雅而安静。

这便是一个如“谜”一般的女人,如“虚”如“空”,如同一个大写的零,刺目而空洞,即“有势无位”。

作为大写的零而存在的女性,不会影响男人的高谈阔论和自我欣赏,其中这“有势无位”的悲哀,恐怕只有女性自身才能有最深切的感悟,很多女性主义批评家都对女性的这种处境做出的自己的阐释。

在吉尔伯特与古巴以前,费尔曼已经注意到女性的被迫沉默,并将这一现象称作之为“安静的女人”,她认为,父权社会的历史中,“男性已经将女人贬低至沉默、附属的客体位置”。

论丁玲女性主义创作论

论丁玲女性主义创作论

论丁玲女性主义创作论——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女性主义文学是指那些有自觉的女性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目前学者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种是“女性形象说,”这种观点认为,任何描写女性形象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文本。

第二种是“女性题材说”,此说主张凡以女性生活为创作题材和作品主要内容的,均可看作“女性文学”。

第三种是“女性作家说”,此说认为只要出自女性作者的手笔,均可看作女性文学。

第四种观点是“女性现代意识说”,这种说法认为,是否属于“女性文学”,其区别的标志是:作品通过描写所表现出的对女性形象的评判和对女性生活的理解,以及其沿用的标准,是原有男性化的社会文化的原则,还是从现代女性健康的身心、新颖的生活以及女性独特的心理等因素引申出来的原则。

第五种观点是“女性话语说”,此说认为女性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来对抗男性的话语。

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立场的先驱。

丁玲早期的创作充满着“五四”落潮后新女性对“个性解放”的幻灭感,大胆的描写她们精神的苦闷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叛逆性格,以一种独立的女性意识,表达了现代女性在30年代的人生感受。

丁玲坚持女性主义立场写作与其惊世情骇俗恋一生的情感密不可分。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其一生的三个主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丁玲牵挂的唯有爱情。

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

丁玲毫不隐瞒自己的一生情爱,曾大大方方写在文章里:她最纪念也频,最怀念雪峰。

她与胡也频是两小无猜,英文里叫做puppylove的那种,遇见冯雪峰,是真的动了情,两人都动了情。

她还曾在信中这样写过她与冯雪峰的感情:“我和他(胡也频)相爱得太容易,太自然了,我没有不安过,我没有幻想过,我没有苦痛过,然而,对于你真真追求,真有过宁肯失去一切而只要听到你一句话:就是‘我爱你’!你不难想象着我的过去,我曾有过的疯狂,你想,我的眼睛,我不肯失去一个时间不望你,我的手,我一得机会我就要放在你的掌握中,我的接吻......”在这里,我简要摘录下丁玲一生的四段情感经历。

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

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

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莫詹坤陈曦钱林森访谈时间:美国中部时间2018年4月20日下午3时许访谈地点:美国爱荷华城聂华苓女士住所(亦称“安寓”①)问:聂先生您好。

从您首部短篇小说《翡翠猫》(1959)和第一部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1960)到自传《三生三世》(2004),迄今为止,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旅程,创作了大量作品。

请问,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保持长盛不衰的跨文化创作动力?聂华苓:创作就像运动,是一种习惯。

这好比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晨跑的人,这种习惯已融入他的生活脉络。

写作也是一样,想写就写,永远不会觉得累。

您如果深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我,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作家圈里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那就是,我急切地想要展现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我愿意撕开伤口,探讨“中国式”的痛苦。

如果说欧洲文化(尤其是法国文化)呈现出浪漫主义式的悖论性,那么中国文化就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苦情矛盾。

我在战乱式的被动环境中成长,成年后我试图摆脱,但事实证明我一辈子都摆脱不了,我在40岁之后甚至开始深入体会这种文化。

并且,我也知道,从广义上来说,这已经超越了国家、民族这些概念,展现了人性的本质、生命的脆弱,进而让无数挣扎的个体在阅读之后,进行一些必要的思索,这些是我进行跨文化创作的主要动力。

很少一部分作家是真正乐天派的,跟我相处的人都说我是个非常容易开心的人,我不否认这一点。

但是,就我个人的生活经历而言,无论是在湖北度过青少年时代,还是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乃至在台湾、美国的生活轨迹,这些都使我不再容易真正大笑,也不贪图安逸享乐,相反,我要不停地坚持跑下去。

问:您漂流过“三生三世”,您的个人生活分别经历了中国大陆时期(1925—1949)、中国台湾时期(1949—1964)、美国爱荷华时期(1964年秋至今)的“三辈子”。

回首过往的跨世纪、跨文化写作与人生岁月,依您看,哪一时期对您的创作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您是否可以对这三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分别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自我评述呢?在我们看来,您跨世纪、跨文化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经验,对海内外读者必有深刻的教益。

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超越——再读《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超越——再读《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奥斯 丁 的作 品 中尤 其 以表现婚姻 和爱情 对女 性的社 会意 义
《 ・ 的发 表在 当时 的英 国文学 界掀起 很大 的波澜 , 简 爱》
许多与夏洛 蒂 ・ 朗特 同时代 的人并不欢 迎《 ・ , 勃 简 爱》 害怕其
破 坏 固有 的社会 和文化体系 。小 说中 , 者在一个外表平庸 作 的女人 身上展 现 出的不是传 统文学 作 品中的女性 的温柔 魅 力, 而是 强烈 的力 量 冲击 , 读者感 受到 的不是传 统意义 上 让
己的丈夫 “ 必须 怀着 类乎崇拜的感情” 另一方面 , 口; 她对这种 婚姻 是否存 在 , 则完全是 一种否 定 的悲 观态度 。她认 为 , 婚
无论爱情看 似多么美好 , 必须时刻警示 自己 : , 爱 绝不能盲 目
到丧失 自我。而笔者所认 为的女性 的个性的人格的独立决不
是要与男性对抗 , 而应是在男女平等互爱 、 相互理解与尊重的
V0 .5 No 2 1 2 . Fe . 0 2 b2 1
女性 意识 的发展 和超越

再读 《 傲慢与偏见》和 《 爱》 简・
张 霞 ,周 盛
( 庆三峡学院外 国语学 院,重庆 ,4 4 0 ) 重 0 1 0
[ 要 ] 简・ 摘 奥斯 汀和 夏洛蒂・ 朗特是 十九世纪英国杰 出的女作家 ,她们 的代表作 《 慢与偏见》和 《 勃 傲 简爱》是维 多利 亚 时期最具代 表性 的作 品,在这两部作 品 中对女性 的社会 地位有 了深入 的描写。本 文在分 析女性意识在 文学作 品中从萌 芽 到发展 的过程基础之上 ,试 图 讨女性意识如何能够在文 学作 品 中 到发展和超越 的问题。 探 得

发展 的过程 。然而 , 种体现在文学作 品中将 如何继续发展 这 和 超越 , 正是 笔者想 要探 讨 和反思 的 问题 。提及 “ 展 ” 发 和 “ 超越 ” 有一个现 存的参 照物 , 认为女性 化 的文 学总脱不 必 “ 出小 家碧玉的巢 臼, 总跟 自叹 自怜缠 绵悱恻秋波潋滟 嗲声 嗲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权主义写作风格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权主义写作风格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权主义写作风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加拿大作家,她以其强烈的女权主义观点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讨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女权主义写作风格。

1. 强烈的性别意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小说和诗歌中经常探索性别议题,并用细腻而深刻的方式展现女性面对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的内心体验。

她深入剖析了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政治领域中所面对的挑战,并呼吁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和改变。

2. 对权力结构和社会规范的批判阿特伍德通常通过描绘存在于高度束缚、压抑或极权主义社会中的人物来暗示并批判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压迫和剥夺。

她使用小说中的角色来突出显示这些权力结构和社会规范的问题,并展示追求平等与自由的重要性。

3.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除了女权主义,阿特伍德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的深刻关切。

她通过描绘荒凉、禁闭和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未来世界,提醒人们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

她呼吁读者们思考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地球。

4. 简明而精确的叙述风格阿特伍德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风格著称。

她善于用凝练而有力的词汇描述情感和场景,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故事的核心内容。

这种写作风格使得她能够深入人心并富有影响力。

总结起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在文学领域中以其女权主义写作风格而著名的作家。

她通过强烈的性别意识、对权力结构和社会规范的批判、关注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以及简洁而精确的叙述风格,将女权主义理念融入她的作品中。

这些特点使她的作品成为了探讨和传递社会问题、激发读者思考和行动的重要工具。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以“妇女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观,实际上最早是由英国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一间屋》(1929)中提出来的。

从伍尔芙到波伏娃再到米利特,她们的基本思想是反抗父权制文化对妇女的压抑和迫害,反对妇女的屈从地位,要求妇女解放。

这也是女性意识的要义和中心所在,“女性意识”由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在我国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女性意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它成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尺度,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界定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依据。

“躯体写作”一词,是在八九十年代之交,随着欧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大陆时渐为人们所知。

“躯体写作”说到底,还是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如何表述自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保持女性写作的想象自由。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一文中,从性别角度揭示女性写作的特殊涵义,并阐述了“躯体写作”的概念。

她认为,以往文学史由于缺乏女性观点,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

因此,西苏在这篇文章中对女作家说;“写吧!写作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你的,你的躯体是属于你的,接受它吧。

”接着她通过揭示女性写作在男性中心社会和文化传统中遇到的阻力,进一步说明“妇女必须写妇女”的意义。

从而说明“躯体写作”真实的内涵决非一种纯粹生理上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历史中的无可替代性,和其中潜在的错综复杂,被以往历史和文化遮蔽的那些历史和文化内涵。

她呼吁:“妇女必须参与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

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的躯体那样,妇女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出于同样的目的。

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本文—就象通过自己的奋斗嵌人世界和历史一样。

”川对“躯体写作”观念的认同,使中国女性写作真正回到了女性自身。

如王安忆、张洁、铁凝、刘索拉、徐小斌、蒋子丹、徐坤等大批女作家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男性中心话语的挑战,通过“身体书写”,在“性”的描写上表现得大胆泼辣无所顾忌,无所不至,以女性话语,以“女性独语”书写生命体验,女性经验,赤裸裸地祖露女性的性觉醒、性期待、恋父恋母情结、性恐惧、自慰、同性恋等女性的一切神秘话题。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解读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解读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解读在当代,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女性不仅在社会经济领域崭露头角,还开始重新定义自己在文学和写作领域的地位。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经说过:“女性写作就是为了使女性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够听到对她们的世界和经验的描述。

”从这个角度来看,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女性写作提供了一个表达和宣扬女性主义观点的平台。

女性主义倡导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探讨性别不平等,揭示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夺。

例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光之塔去》通过女性角色的内心独白展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精神健康的摧残。

这样的作品不仅为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鼓励和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

其次,女性写作打破了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学模式。

过去,男性是文学的主流创作者和读者。

女性的视角和经验被边缘化和忽视。

然而,女性写作的兴起改变了这种格局。

女性作家带着她们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和创造了文学作品。

女性作家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写作的限制,丰富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真实且多元化,从而使得整个文学领域更加包容和丰富。

此外,女性写作还为女性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救赎的方式。

通过写作,女性作家能够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在文字中获得自由和解放。

例如,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提的《贝尔·杜·犹太人》中,主人公贝尔·杜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反抗精神,表达了对女性地位束缚的不满和追求真正自由的渴望。

这种通过写作寻求自我认同和解放的经历,不仅激励着其他的女性作家,也启发了更多的女性去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挑战社会的不公。

然而,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之间并非总是完美契合。

有些女性作家更注重个体的表达和创作,而并非刻意强调女性主义的立场。

女性主义写作的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写作的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写作的名词解释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女性主义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女性主义探讨了女性在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待遇,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其中,女性主义写作作为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传达女性的经验和观点,探索女性权利和身份的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女性主义写作的含义和价值,并探寻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女性主义写作的定义女性主义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女性经验、探索女性身份和权力的文学创作形式。

它旨在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问题,并提供对于性别不平等的反思。

女性主义写作的特点是关注女性的权利和自由,批判性地审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设定,并为女性探索自身的声音和权力提供平台。

二、女性主义写作的起源女性主义写作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女权主义运动,当时女性开始要求自己的平等权利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

作为女性主义活动的一部分,女性开始运用文字来表达自身的经验和追求。

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为女性权益的争取提供了力量和认同。

三、女性主义写作的形式女性主义写作包含了多种形式,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文学语言和艺术手法,呈现了女性的才智、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叙事、描写和对话等手法,女性主义作家探索女性身份的多元性,并呈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经验。

四、女性主义写作的价值女性主义写作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首先,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女性主义写作给予女性权利和自由,让她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

其次,女性主义写作为女性权益的倡导者和捍卫者提供了证据和论据。

通过呈现女性的经验和观点,女性主义作家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同时,女性主义写作也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帮助她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力量。

五、女性主义写作的现实意义女性主义写作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同心理世 界所 传达 出来 的不 同人 生观念 乃至 哲学
理 念 互相碰 撞 而构成 的 复调叙 事模 式 ,一种 思 维缜 密 的心理 现实 主义 的再 现小说 。由于作 家 心理 现 实 主义 小说 摹 写 的 主要 是 女 性 的微 观 心 理 和 精 神 世 界, 关 注 的主要 是 女 性 的生存 状 态 以及 婚 姻 家 庭 , 因此 被评 论者 称 为女性 心理 现实 主 义 的力作 。事 实
仅局 限于女性 自身 ,而且 以女性 为 轴 心辐 射 到我 们
所处 的共 时 的物质 与精 神生存 空 间。静 心 的小 说 带 有女 性 主义写 作特 征 , 她 以女 性作 家 的 身份 ,展 现
出处 于社会 、 家庭中的女性生活和命运。她们 的生
活 和命 运不是 单一 的女 性氛 围 , 而 是女 性 在人 世 间
作者简介 :朱彦芳( 1 9 7 7一) ,女,吉林 白城人 ,洛 阳师 范学院新 闻与传播 学院讲 师;寿静 心( 1 9 5 6一) , 女, 安徽 濉溪人 ,现为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文学研究 中心主任 、 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 著有长篇小说《 迷旎
花 园》 《 活着 ,为 自己快乐》 《 大家小事》,中篇 小说《 无奈 》 《 女人 到四十》 《 嗓子 里的别针》 《 心脏病》 等。
中。 俄苏作家中的托尔斯泰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 中对人 物 心理 的 解 析 在 我 看 来 简 直 就 是 透 骨 的 力
度, 这 些都 影 响了我 对人 的精 神世界 的关 注 。 “ 上 帝视 角 ” 对 写作 者很 有利 , 有 时却 不能让 阅
狂 欢 流泻 , 足 以激起 读 者 的 阅读 兴 味 ,叙 事 节奏 的 某种 程度上 的舒 缓恰 是小 说叙 事魅 力体 现 的必 要前 提 。在人 物纤 毫毕 现 的心 理展 示 中 ,作家 完 成 了 由
物 的处世 态度 和价值 理念 会形 成 对 立或 对峙 ,甚 至 交锋 。不 同读 者会 不 自觉地 去 选择 与 自己的想 法相 契合 的人 物或 观点 去认 同。叙述 者 也 并 未在 文 本 中 带 有 明确 倾 向性 的话语 。那 么 , 在 您 小说 中形 成 了
师。 外国小说 中对人物心理 的透彻剖析在我很年轻
的时候就 吸 引 了我 。我常 常在读 完 一 本小 说后 沉 浸 在 文本人 物 或喜 或悲 或悲喜 交加 的心 理过 程 中无 法 自拔 。 这 样说 吧 ,很 多 时候 ,我 已经 忘记 了文 本 的
情节 ,文本 人物 的心 理活动 细 节却 牢 牢地 印刻 在 脑
2 0 1 4年 1 2月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o u mM o f L u o y a n g N o r m ̄ Un i v e mi t y
De c ., 2 01 4 V0 1 . 3 3 No .1 2
第3 3卷 第 1 2期
女 性 主 义 的 超 越 式 写作
在 当代 女性 写作 的大潮 中 , 静 心 是一 位值 得 关 注 的作家 。她 的小 说 , 尤 其 是 长 篇 小 说 ,擅 长 演 绎
人 物细致 绵 密 的心 理空 间 。虽 然有 时 小说 的叙 事 节
进而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 。
问 :您 的 小说 长 于心理 刻 画 ,作 者 宛若 洞 悉人 物 内心的一 切静 默 、波 动 与 漩 涡的 心灵 使 者 ,而人
— —Leabharlann 作 家 静 心访 谈 朱 彦旁
( 洛 阳师范学院 新 闻与传播学院 , 河南 洛 阳 4 7 1 9 3 2 )

要: 静心是 当代 一位值得 关注 的作家。身为女作 家,她 以女 性视 角进行 写作 ,小说是 女性 主义 的,
同时又超越 了单纯的女性主义。对人物心灵世 界 的洞察幽微 与对 时代 症候 的广 角 扫描 , 使 静心 的小说呈 现 出细致与宏 阔的双重格局 , 在 当代女性作 家 中占据着 不被 重复与不 可替代 的位置。笔者 就静心 写作 的具体
特 质 和 创 作 流 程 与作 家 静 心 进 行 了初 步 的 交流 与 探 讨 。就 创 作 中 的具 体 问 题 ,如 外 国 文 学 中心 理 剖 析 对 其
写作 的影响 ,为什么对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情有独钟 , 对 时代大 环境 的忧 患心态,对小说 隐喻性 的追 求,对
男 女 共 存 世 界 的本 质 探 寻 等进 行 了访 谈 。静 心 用 幽 默 睿 智 形 象 风 趣 的 语 言 解 答 了笔 者 的提 问 ,同 时对 女 性
上, 静 心 的这类 心理 现实 主 义 小说 ,叙 述 的范 畴 不
种“ 复调 ” 的 效果 。从 您 的 已有 成果推 测 您对俄 苏
文 学很 熟稔 。俄 苏文 学 中的心理 分析 倾 向以及 巴赫 金 的文 艺理论 对 您的 写作是 否有 一定影 响 ? 在小 说创 作上 我受 外 国文 学 的影 响 比较 大 ,这 可能 跟我 的职 业有 关 ,因为 我是 教 授外 国文学 的 老
物 的心理 变化 又是 由切切 实实的外在 现 实惹动 的 心
理 ,可 以说 您 的 小说 是 “ 心理 现 实主 义 ” 的 。不 同人
奏 稍嫌舒 缓 , 然 而生 动 逼真 的心 理世 界 的再 现 ,以
及 不 时从 描 摹人 物心 理语 言 的字里行 间跃 动着 的方
言 俗语 , 伴 随 大珠小 珠落 玉盘 般 的人 物 内心语 言 的
文学写作 与研 究也做 出 了中肯的评价和 前瞻性的展望。
关 键 词 :寿 静 心 ; 女 性 主义 ;写 作 ;心 理 现 实主 义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7; I 2 0 7 . 4 2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8—1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 4 9 7 0 ( 2 0 1 4 ) 1 2—0 0 4 5—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