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特色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析
〔6—8〕
论据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梁
(三)结论:
今 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缺乏为据,看地底下
〔9〕
精读课文,争论沟通第一局部: 1、作者开篇树立的靶子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年前总自夸 “地大物博”
不久不自夸 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支持这个错误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 特点: ❖ 1、篇幅短小,取材〔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
出一条血路〕 ❖ 3、冷嘲热讽、幽默幽默。
作者简介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宏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 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 集》、《南腔北调集》、《坟》、《热 风》等十五部。
一、驳论文学问
2 、驳论方法
〔1〕、驳论点法 〔2〕、驳论据法
直接驳 间接驳
〔3〕、驳论证法
3、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4、驳论文写作思路
树靶子
打靶子
立观点
摆敌论 论点
驳敌论 论证
证明自己 观点
不像一般的谈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 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谈论说理。 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⑨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哄骗别人。
阅读思考
敌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了什么观点?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5〕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特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特色
1、采用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写法。
作者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指出对方论证的错误,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
接着指出“自古以来,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从古到今的事实加以证明,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增强说理的信服度。
2、语言犀利,富有战斗力。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表现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描绘了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刻画了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巧妙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9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课文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文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
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
第一个层次,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从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到求神拜佛。
第二个层次,从对方的论据出发,论述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个层次,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
文章成功地运用了驳论点和驳论证两种反驳。
第二个层次是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对方论据的分析,指出中国人现在失掉的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第三个层次,争锋相对地提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因为“有中国人不失掉自信力”真,那么,与之相矛盾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命题必然假显然,文章有着坚强的逻辑力量。
文章思想深刻,鲜明地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风范和魅力。
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
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我东北领土,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希望国际联盟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国联却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
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
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论调。
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自欺和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是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为了振奋民族精神,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称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正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作者痛斥说“那简直是诬蔑”。
作为思想家,作者不仅热情地赞颂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们,而且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看问题的正确方法:“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我们的自信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评析
我们的自信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评析这是一篇时文。
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抗日悲观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给那些消极无为者以最有力的反击。
作者先从当时国内的有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现象入手,依据此谬论顺势而下,肯定了其“他信力”的失却,证明了中国人正发展着“自欺力”。
接着,通过简练地概述了古今从来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
全文行笔流畅而精练,反驳有针对性又不缺有力的论据,思路清晰而富有鼓舞力,给抗战暂处低潮的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力量,确实是一篇及时而有效的论说文。
文章先摆出当时的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其事实根据有:一是自夸“地大物博”;二是把希望寄托在“国联”上;三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作者并没有从正面进行论述,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先陈述对方的论点及其论据,然后分析了其论点与论据之间相脱节的错误。
作者先肯定了其“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从其事实根据看,就可见其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只是一味地相信别人,确实存在着“他信力”,而当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时,就连这种“他信力”都失掉了。
当时的国人受当局的迷惑,自以为是、一味相信他人甚至是到了相信神佛的地步,这对于抗战是极其不利的。
作者指出国人“他信力”的失掉,未必是坏事,可是,国人却在迷失中麻醉着自己。
对于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可对于信“国联”──当局对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这怎能有希望呢?而最后把希望寄托在“玄虚”的“神佛”身上,那更是死路一条,更甚的是,“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当国人的精神到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时,除了任人宰割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呢?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现象应该是“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而非失掉“自信力”。
通过指出对方谬论之后,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正面论证,“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先概括了古代一大批有骨气的人,强调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善于为民请命,为国家社稷的兴衰成败出谋划策。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风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语言风格
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本文批驳的错误言论,对于抗日前途散布悲观情绪,实际上是混淆是非,诋毁民族精神。
对于这种反动言论,理所当然要采取严正的态度,痛加批驳,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意味。
开头揭示敌论,就富有嘲讽意味。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
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文章一开始就充满嘲讽意味,写得尖锐泼辣。
鲁迅接过对方的论据用来揭露那些人,他尖锐地指出,“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和“自欺力”,嘲讽那些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真是入木三分。
在“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后面,鲁迅故意提出一种可能性,“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明知绝无此种可能,故意这么说,可以反衬事实──“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斥责悲观论者“朽木不可雕也”,一扬一抑,尖锐泼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赏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赏析【小编寄语】鲁迅的杂文一直是被很多学者称为“辛辣的讽刺,热情的讴歌”,尤其是这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篇的赏析文,其独到的鉴赏角度及剖析风格,希望能够与您获得共鸣。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语言犀利,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仿拟修辞手法。
从教学资料中了解到,“自信力”本是当时《大公报》社评中使用较多的一个字眼,鲁迅抠住不放,就从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
“先从‘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从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在文中作者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的闹剧,进一步挖掘出反动政府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
鲁迅先生的仿拟,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依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更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
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独特见解。
在这篇驳论文中,由于运用“仿拟”修辞翻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剥笋,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也增添了许多辛辣的讽刺锋芒,让人产生拍案叫奇之感,怪不得人称鲁迅的杂文是刺向敌人的匕首。
鲁迅的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
在批驳了敌论的论点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到“笼罩了一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议论文”,旨在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理解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大量的论据进行论证。
课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既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对国人的警示和期许。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议论文知识,对论点、论据、论证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过于表面,缺乏深度。
此外,学生在论证过程中,论据的运用不够丰富,逻辑性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明确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运用论据进行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明确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
2.难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我国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课题。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知识清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猖獗,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活动也愈加明显。
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大肆宣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下这篇文章,予以有力的驳斥,鼓舞民族自信心。
三、文体特征这是一篇驳论文。
驳论文是一种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通常先指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进行批驳,最后得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四、文章结构1、摆出敌论点和论据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直接反驳作者指出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不是自信;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都不能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3、间接反驳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从古至今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4、得出结论作者强调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表明真正的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五、论证方法1、驳论证通过批驳敌论的论证过程来驳倒敌论。
敌论以部分中国人的表现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作者指出这些人的表现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从而反驳了敌论的论证逻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精品)
文体形式: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三要素 论据: 论证 方法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论点、论据、论证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了解杂文,驳论文及驳论方法。 赏析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辛 辣讽刺的语言。 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读赏析——范例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 简直就是诬蔑。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 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拓展延伸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历史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 等修辞方法,副词、动词等词也大 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自读赏析——范例
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 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 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 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 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 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 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 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 刺意味。
联系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
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 文艺两种因素。
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综合地运用了例证、引证、喻证和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
文章开始兼用例证、归纳法,从肯定的三个“事实”中引出一个似乎不错的结论,即“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就为后文的批驳提供了靶子。
那幺敌手这个观点是否对呢?作者从第三自然段起直至第四自然段,逐个分析“事实”,得出了与敌手完全相反的结论,即“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就用慨叹者自己的手打他自己的嘴,揭露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本质,从侧面暴露了敌论的谬误。
不仅如此,文章从第六自然段起至第八自然段,陡然推进,正反对比,论述古往今来“中国的脊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业,从正面批驳荒谬的政论,综合起来,推出正确的结论。
即“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文章最后宕开一笔,回应开头。
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篇文章条理分明,逻辑推理严密。
因此,它就在文章的段首、段末或衔接之处安排一些具有不同作用的句子。
●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8月3日)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现改名鲁迅路)周家新台门。
最初取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两字读音与“雨伞”相近,遂改为豫才。
●1887年,虚岁7岁的鲁迅被送到本宅大书房家塾读书。
启蒙塾师叫“蓝爷爷”周玉田,他是鲁迅的远房叔祖。
教科书是笔划繁多、字句难懂的《鉴略》。
鲁迅不喜欢这种“一字也不懂”的书,他喜欢到周玉田家找书读,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学习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
3、体会语言的感彩,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4、能用道理说服别人,会写短小的驳论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作品,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难点:1、体会语言的感彩,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2、能用道理说服别人,会写短小的驳论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和其他人发生过争执吗?当你和别人的意见不一致时,你是怎样说服别人的呢?是强词夺理提高声音威慑别人?还是有理有据的让别人心服口服?这其实是有技巧的。
今天,我将教给大家一种方法,让大家在和他人意见分歧时,有好的方法去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驳斥,从而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
请大家翻开书,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复习议论文知识,初步了解驳论文知识。
(一)、复习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分类:立论文和驳论文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二)、了解驳论文知识。
驳论文就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被并加以论证。
驳论点:直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
驳论据:指出其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是谬论,不能证明论点。
驳论证: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但是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三、了解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挖苦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表达。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表达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阔,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剧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疑难解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疑难解析一、有理有据,驳斥论证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其要害。
驳论文,大多驳斥对方的论点、论据。
驳论点,往往直接批驳,运用自己的论据,或讲道理,或摆事实,使该论点站不住;驳论据,即极力证明对方的论据是不真实的、不充分的或不诚实的,既然其论据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论点,其论点也不攻自破。
而本文恰恰选择了驳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开篇就摆出三种事实:中国人两年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着“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有人据此论据得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鲁迅接着分析,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一种“他信力”,现在玄虚地求神拜佛,是自我麻醉的行为,是“自欺力”作祟。
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这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表现,“从古以来”,有“中国的脊梁”在,“现在”也有“前仆后继”的战士,这些才是中国人的大多数,他们并不没有失掉自信力。
到此,对方以偏概全的论据就无法有力证明所有中国人都尽失自信力的论点了。
二、内容理解1、民族的“脊梁”和希望:鲁迅先生确认“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从古以来,人民大众虽被压在“地底下’,却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鲁迅先生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人民。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不息,他们奋不顾身,坚韧不拔,坚强不屈,是“中国的脊梁”。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鲁迅先生在我们民族积贫积弱的年代就看到我们民族蕴藏的伟力,他的眼光是令人钦佩的。
今天我们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力正在不断表现出来,看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谱写的民族颂歌,我们更加钦佩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目光如炬的识见。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答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抓住对方薄弱环节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
2、朗读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二、自主预习1、解释词语:搽:用粉末、油等涂(在脸上或手上)。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摧残:诓骗: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前赴后继:自欺欺人:不足为据:2、作者介绍:本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
然而鲁迅先生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4、文体知识: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
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三、整体感知:作者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为“突破口”,采用反驳对方论证的方法,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一举击中要害,反驳强劲有力。
论证思路上采用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特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第1、2段)论据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二)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第3、4、5段)发展着“自欺力”(三)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赏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赏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赏析
1、涵蕴丰富的标题:
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也很巧妙。
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显得太白,缺少张力;现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涵丰富。
2、热情的赞颂:
“冷峻”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但在本文第7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对“中国的脊梁”作了热情的赞颂,充满了自豪感。
他的'笔下,既有广大劳动人民,也有历史上那些改革家、发明家;既有反抗封建统治的人物,也有抵御外侮的英雄;既赞美为民之疾苦而呼吁的人,也颂扬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指出“正史”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
对敌人无情鞭笞,对人民赞颂讴歌,爱憎分明,极富感染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清单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清单驳论文文体知识1.驳论文的结构:摆出谬论(敌论)——批驳谬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树立正确观点。
2.驳论文的反驳方法①驳论点:A、直接驳论点,如《友邦惊诧论》反驳“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B、间接驳论点:可以证明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论点;也可以先假设对方论点是真的,再以此为依据,推出个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归谬法)。
②驳论据: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最终驳倒对方论点。
如《友邦惊诧论》最后一段。
③驳论证:指出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论证过程错误,从而驳倒对方论点。
驳论据、驳论证,最终都是为了驳论点。
3、驳论文的语言特点除了符合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外,还具有尖锐、泼辣、一针见血、痛快淋漓的特点。
一、驳论过程1、本文第1—2自然段揭示了敌方的什么错误论点?敌方有什么论据?答:敌方的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方的事实论据是:(1)自夸“地大物博”(2)寄希望国联(3)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2、本文第3—5自然段指出敌方论据不能推出敌方论点,只能得出什么论点?答: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本文3—5自然段的反驳方法是(驳论证)二、立论过程(通过立论间接驳论点)4、文章第6—8自然段针对敌方错误论点,提出了什么正确观点?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加以论证?答:(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举例论证比喻论证5、文章6—8自然段运用的反驳方法是(间接驳论点)6、文章第9自然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三、全文论证思路7、请结合以上问题,说说全文论证过程是怎样的,并拟出全文论证结构提纲。
一、(1-2)树立靶子,摆出敌论点。
敌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寄希望于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二、(3-5)驳论证:指出敌方论点只能得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特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特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
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
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材简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亭杂文》。
这是一篇“驳”、“立”紧密结合的驳论文。
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这种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也就是失掉自信力的仅是中国人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批驳了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本课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有“驳”有“立”,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
在初三学生学习、鉴赏、运用驳论文的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及掌握简单的驳论文写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对驳论文的鉴赏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低层次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教学时不宜过快,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对时代背景作者进行介绍,以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多举正面人物(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及反面人物进行比照、分析,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
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
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世纪的中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特色
针贬时弊,让人警醒。
本文是一篇对我们今天仍颇有启迪的文章。
鲁迅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
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在那样严重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作家的钦敬深情,是何等难能可贵!
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却又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杂文里,这也说明不同的思想感情的确也要求迥然相异的语言外衣才能出色地表现出来;二者不仅不相左,而且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
本文语言犀利是和作者出色地运用仿拟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
鲁迅笔下的仿拟,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动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用法。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语言犀利,就是和作者出色地运用仿拟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
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书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
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驳论文章里往往能产生一种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因而仿拟修辞格为鲁迅杂文广泛使用,如《拿来主义》中仿拟出“送去主义”便是。
这一篇中“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起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