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液化2覆盖层厚度3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武汉理工配套)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

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 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P1 答: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 答: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

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

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P4答: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土木工程抗震试卷试题(附答案)

土木工程抗震试卷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地震烈度:2、场地土的液化:3、场地覆盖层厚度:4、强柱弱梁:5、剪压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2、地震作用是振动过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

3、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和。

4、抗震设防标准是依据,一般情况下采用。

5、地震作用的大小不仅与地震烈度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建筑物的有关。

6、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的影响。

7、《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8、地震系数k表示与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与的比值。

9、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和判别。

11、高层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分为、、几种类型。

12、隔震又称为“主动防震”,常用的隔震形式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9分)1、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2、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3、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 )4、 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 )5、当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相同或接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 )6、地震动的三大要素是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 )7、任何结构都要进行两个阶段的抗震设计。

( )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 )9、框架梁非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否则破坏可能转移到加密区之外。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什么是隔震?什么是减震?2、“抗震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3、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f f ς=,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地震烈度2、抗震设防烈度3、场地土的液化4、等效剪切波速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6、场地覆盖层厚度7、重力荷载代表值8、强柱弱梁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10、剪压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和波,而面波分为波和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和划分为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表示与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与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和。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和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四、计算题(共15分)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m1=60t,m2=50t,层高如图所示。

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 g=0.25s的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max=0.16(多遇地震)和max=0.90(罕遇地震)。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场地土的液化地: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其中ζa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其中fv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剪压比:剪压比为,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

震级: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它是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距震中100KM 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的常用对数值表示的。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叫震源距。

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f aE =ζa ⋅ f a,其中ζa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建筑抗震设计时使用的重力荷载。

一般是恒载标准值和活载标准值的组合。

】8、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85%;9、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10、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fVE =ζN fV,其中fv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1、剪压比:剪压比为V/f cbh0,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12、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13、反应谱: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14、地震影响系数α: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剪切波:就是横波。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归纳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归纳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归纳
序号
知识点
详细说明
1
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
抗震设防分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3
抗震等级
分为一、二、三、四级,不同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和结构类型划分
4
抗震设防烈度
分为6、7、8、9度,依据地区地震风险确定
9
结构延性设计
通过控制结构物的刚度和强度,使结构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有较大延性,吸收地震能量
10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计算楼层抗剪承载力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用于判断结构薄弱层
11
抗震验算内容
包括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强度验算,以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12
抗震计算
5
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震级表示地震大小,与释放能量有关;烈度表示某区域地表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程度
6
结构选型
包括框架体系、框架-支撑体系、筒体体系等,根据建筑高度、使用功能等选择
7
抗震设计方法
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等,根据建筑高度和结构类型选择
8
抗震构造措施
包括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圈梁、防震缝等,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包括结构所受地震惯性力(地震作用)的计算,以及结构内力、变形、位移等的计算
13
抗震规范与标准
遵循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名词解释及其他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名词解释及其他

★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两个阶段设计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三水准通过良好的抗震构造措施满足。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②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③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它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平面不规则类型I)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II)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

III)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者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竖向不规则类型I)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者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II)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III)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地震烈度2、抗震设防烈度3、场地土得液化4、等效剪切波速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6、场地覆盖层厚度7、重力荷载代表值8、强柱弱梁9、砌体得抗震强度设计值10、剪压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得体波与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得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与波,而面波分为波与波,对建筑物与地表得破坏主要以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与划分为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得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附加ΔF n,其目得就是考虑得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与9度得大跨与结构、烟囱与类似得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得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得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与采用不同得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得计算与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表示与之比;动力系数就是单质点与得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得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得就是,根据房屋类别与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得目得就是。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得手算方法一般有与。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与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得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得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得勘察工作量,饱与沙土液化得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与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得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主要步骤。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得基本原则。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得震害情况。

四、计算题(共15分)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得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m1=60t, m2=50t,层高如图所示。

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 g=0、25s得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max =0、16(多遇地震)与max=0、90(罕遇地震)。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1、简述地基土液化原因答: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则将使其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未能排出而受到挤压,这将使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1).土的地质年代和组成(2)土层的相对密度(3)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2、简述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内容答:(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a.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控制与计算b.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的控制与计算。

3、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场地选择(2)建筑的平面布置(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处理4、简述结构隔震设计中基础隔震的原理答:即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使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5、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震害有哪些?(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3)框架柱、梁、或节点的震害(4)框架砖填充墙的危害(5)抗震墙的震害。

6、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准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抗震结构设计》测习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场地土的液化:、重力荷载代表值、强柱弱梁:VE N Vf f ς=0、剪压比:剪压比为c V/f 二、填空题(每空1、波和 洛夫 波,234、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D 值法 。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的一般知识本章重点关键词——震级、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设防类别、设防目标、概念设计掌握以上关键词的定义;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了解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了解震害规律:烈度相同,震中距大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震中距小的影大;相反,震中距小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破坏比震中距大的影响大。

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5)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6)震中:震源正上方在地表的投影(7)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8)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9)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整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等。

(1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4.地壳深处释放能量的地方称为( 震源)。

5.一次地震能量大小称为( 震级),地震对各地影响的强度称( 烈度)。

6.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7.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8.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9.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抗震—名词,简答,填空

抗震—名词,简答,填空

一、名词解释1.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度。

3.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4.特大地震:地震等级M>8的地震。

5.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6.地震作用:地震时作用在房屋上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也称为地震力。

7.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8.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9.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的某个分量在穿过场地土时被放大的最多,这个行波分量的周期称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0.“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2.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12.双共振现象: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波中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的行波分量被放大二次的现象。

13.隔震设计:进行隔震的建筑结构设计称为隔震设计。

14.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通过消能元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二、填空题1.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2. 一般来讲,震级大,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长,震中距离远,场地土层松软、厚度大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偏于(较长的周期);相反,震级小,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短,震中距离近,场地土层坚硬、厚度薄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则一般偏于(较短的周期)。

3. 地震的不平稳性取决于(震级)、(震源特性)、(震中距)、和(地震波传播介质的特性)等因素。

4. 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地面运动周期特性)和(强震的持续时间)三个参数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液化:
2、覆盖层厚度:
3、卓越周期:
4、地震动及三要素:
5、震源:
6、震中距:
二、简答题
1、我国《抗震规范》将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场地类别是依据哪些指标确定的?
2、何谓结构地震反应?地震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建筑物的震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5、在抗震设计中,应尽量满足哪三强三弱?并简要说明。

三、计算题
有一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位于Ⅲ类场地,8度设防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已知一、二、三层质点重kg m 3110125⨯= kg m 3210115⨯=kg m 331050⨯=;对应的m H 51=,m H 92=,m H 133=;m kN k /2550001=,m kN k /2050002=,m kN k /1050003=;s T 716.01= s T g 45.0= 16.0max =α 0673.0=n δ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三质点体系在多遇地震下的各层水平地震作用、顶点最大位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液化: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2.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

为了实用方便,我国建筑抗震规范进一步采用土层的绝对刚度定义覆盖层厚度,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3.卓越周期:在岩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本来具有多种频率成份,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4.地震动及三要素: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

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通常称为地震动的三要素。

5.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

6.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

二、简答题
1.我国《抗震规范》将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场地类别是依据哪些指标确定的? 答:四类。

场地类别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两个指标综合确定的。

2.何谓结构地震反应?地震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3分)
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结构地震反应。

结构地震反应是一种动力反应,其大小(或振幅)不仅与地面运动有关,还与结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 振型和阻尼)有关。

3.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4.建筑物的震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建筑物的震害除与地震类型、结构类型等有关外,还与其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密切相关。

5.在抗震设计中,应尽量满足哪三强三弱?并简要说明。

(3分,3分)
答:强柱弱梁: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而避免出现在柱顶,保证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的抗弯能力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强剪弱弯:为避免不过早的发生剪切破坏,使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对同一杆件,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剪力设计值略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及梁上荷载反算出的剪力。

强节点弱构件:为防止节点核芯区发生剪切破坏,必须保证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强度和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使节点的破坏不早于构件的破坏。

三、计算题
解 9.011⎪⎪⎭⎫ ⎝⎛=T T g α1053.016.0716.045.09.0max =⨯⎪⎭⎫ ⎝⎛=α,而结构总重力荷载为
()kN G E 31368.970120130=⨯++=
则结构得底部剪力为
1185.0ααE eq EK G G F ==
kN 7.2801053.0313685.0=⨯⨯= 已知s T g 45.0=,s T s T g 63.04.1716.01=>=。

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需考虑结构顶部附加集中作用。

因0673.0=n δ
kN F F EK n n 9.187.2800673.0=⨯==∆δ 又已知m H 51=,m H 92=,m H 133=, ()m kN H G j n j j
⋅=⨯⨯+⨯+⨯=∑=258728.91370912051301
则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EK n n j j
j
F H
G
H G F δ-=∑=111
11 =()kN 5.647.2800673.0125872
8.95130=⨯-⨯⨯⨯ ()kN F 1.1077.2800673.0125872
8.991202=⨯-⨯⨯⨯= ()kN F 2.907.2800673.0125872
8.913703=⨯-⨯⨯⨯= 由此结构的顶点位移为
3323213k F F k F F F k F U n n EK ∆++∆+++=
m 0033.01150001.109205000.2.2162150007.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