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曲调欢快,旋律简洁。
歌曲描绘了铃铛在马车上的响声,以及冬天的雪景,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通过歌唱、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这首歌曲,并理解其歌词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欢快的氛围。
3.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3.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创设冬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氛围。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资料。
4.准备冬天的场景布置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曲乐谱,让学生跟随乐谱演唱歌曲。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巩固(5分钟)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课件
再见
第八段采用副歌旋律,含有摇滚乐的节奏与风格, 音乐欢呼、生动,刻画了孩子们活泼、热情的性情。
在一阵欢呼声中进入第九段,这段中,副歌旋 律经休止符分隔,时断时续,同时又加入击掌, 与旋律交替出现,十分有趣!
第十段是全曲的尾声,旋律以副歌的第一句 变奏而成,也会有爵士乐摇滚乐的节奏与风 格,速度越来越快,音乐到达了高潮。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编 创动作,边听边表演吧!
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身体动作参与表演:
பைடு நூலகம்
这首童声合唱曲系根据美国歌曲《铃儿响叮 当》改编。全曲十个段落,每个段落的旋律分 别采用原歌的主题或副歌加以变奏和发展。在 变奏中,吸取了圆舞曲以及属于爵士音乐范畴 的“摇摆”舞曲、“布基乌基”舞曲和“恰恰” 舞曲的节奏与伴奏音型特点。
第二段的音乐活跃、轻快、显露 了孩子们按捺不住的心情。
第三段采用了原歌的副歌旋律,但变奏为三拍子, 具有圆舞曲风格,明快、优雅的音乐掀开了雪中游戏 的序幕,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登上雪橇开始游玩。
第四段的旋律更为欢快,孩子们迎着风雪,奔 腾在原野上。他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愉快啊!
第五、六、七段音乐更多地采 用爵士音乐的节奏,表现了游玩 中的孩子们酣畅的心情。
你怎么理解“变迁”这个词? 《铃儿响叮当》的曲调是怎 么变的?变了多少次?
边听边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 听到摇滚风格处随音乐摇摆身体。 听到欢呼、击掌处随节奏拍手等。
歌曲在引子(第一段)的哼鸣声中开始,这是原歌 的主歌部分旋律,平静、空灵 的歌声给人以既遥远 又亲切的感觉。它好像展现了一幅大雪纷飞,悄然 落在旷野上的图景,面对这迷人的雪景,孩子们坐 不住了! 他们多么想在这白雪世界中纵情玩乐啊!
第四单元第2课时《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思维。通过学习《铃儿响叮当》及《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不同音乐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同时,通过分组合作演唱、演奏和改编创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此外,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明确团队任务,指导学生合理分工,提高协作效率。
-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相互信任、协作配合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铃儿响叮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曲?”(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变迁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铃儿响叮当》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圣诞歌曲,具有欢乐的旋律和富有节奏感的歌词。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这一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体现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以集体练习、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节奏感。
(3)音乐欣赏与评价:学பைடு நூலகம்往往难以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点,评价时缺乏依据。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传授评价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4)团队协作中的分工与配合: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配合不默契等问题。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课件(共13张)
MERRY CHRIMAS
铃儿 响叮当
的变迁
主题
思考: 主题旋律和《铃儿响叮当》相比,哪里 产生了改变?
速度——变慢 情绪——柔美
变奏一
思考:
“lalala”的旋律像什么发出的声音?
铃铛、孩子们欢笑的声音...
变奏二、三
思考: 两段旋律的节拍分别是什么?
变奏二
华尔兹风格
3/4拍
次)拍ຫໍສະໝຸດ 凳击子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变奏曲
是指主题音乐及其一系列变化反 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 的乐曲。
创编
每一位同学为自己喜欢的旋律创编 了合适的动作。
谢 谢MERRY CHRIMAS
变奏三
狐步舞风格
4/4拍
变奏四、五、六
爵
士
思考:
布
这段旋律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吉
附点节奏
乌
吉
变奏七、八、尾声
思考:
充分利用手、脚、周围的物品,为 旋律创编动作。
杨鸿年
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主牧 华狐 爵 题歌 尔步 士
式 兹舞 (
次
下铃 捻 拍 )
雪铛
指手
乐
器
2 3
摇尾 滚声 (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示了铃铛的声音和冬日里滑雪的快乐。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结构清晰,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审美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
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富有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乐曲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的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动。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冬日滑雪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音乐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铃铛等。
3.教学场地:教室、音乐厅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冬日滑雪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同时,教师演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歌曲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单独辅导部分学生,帮助他们突破难关。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铃铛等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冬日活动,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
一、教学内容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四章《音乐与生活》。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
2.了解《铃儿响叮当》的历史背景和变迁,感受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变化;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举例: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有一段快速的八分音符节奏,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快速地演唱,这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以采用逐小节教授,先将节奏简化,再逐渐增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难点。
直接输出。
二、核心素养目标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案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创造、文化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但有的小组在运用音乐元素时显得有些束手束脚。我认识到,我应该提供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交流观点时不够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的讨论中加入一些竞争性元素,比如设置时间限制或评分标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感知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特点,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2.表现歌曲的情感与风格,通过合唱等形式展示个人音乐表现力;
3.创作个性化铃声旋律,激发音乐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4.了解不同时期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增强音乐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5.在集体合作中发挥个人作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节奏时,尤其是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部分,明显感到困难。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应该采用更加直观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掌握节奏。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课件(共17张)
回忆主题
主题旋律和《铃儿响叮当》相比,哪里 产生了改变?
速度——变慢 情绪——柔美
歌曲在引子(第一段)的哼鸣(Hm)声中开始, 这是原歌的主歌部分旋律,平静、空灵的歌 声给人以既遥远又亲切的感觉。它好像展现 了一幅大雪纷飞、悄然落在旷野上的图景。 面对这迷人的雪景,孩子们坐不住了,他们 多么想在这白雪世界中纵情玩乐啊!
变奏四、五、六
这段旋律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附点节奏
爵
第四段的旋律更为欢快,孩子们
士
布
迎着风雪,奔腾在原野上。他们
吉
的心情是多么舒畅、愉快啊!
乌
吉
第五、六、七段音乐更多地 采用爵士音乐的节奏,表现了 游玩中的孩子们酣畅的心情。
在一阵欢呼声中进入第九段,这段中,副歌旋 律经休止符分隔,时断时续,同时又加入击掌, 与旋律交替出现,十分有趣!
下课啦
变奏二、三
两段旋律的节拍分别是什么?情绪有什么变化
变奏二
华尔兹风格变奏三源自狐步舞风格三拍子 四拍子第二段的音乐活跃、 轻快、显露了孩子们 按捺不住的心情。
第三段采用了原歌的副歌 旋律,但变奏为三拍子, 具有圆舞曲风格! 明快、 优雅的音乐掀开了雪中游 戏的序幕、一群天真烂漫 的孩子登上雪橇开始游玩。
欢迎来到音乐课
复习歌曲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铃儿 响叮当
的变迁
你怎么理解“变迁”这个词? 《铃儿响叮当》的曲调变了多少次? 听到熟悉的旋律,举手表示
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这首童 声合唱曲系根据美国歌曲《铃儿响 叮当》改编。全曲十个段落,每个 段落的旋律分别采用原歌的主题或 副歌加以变奏和发展。在变奏中, 吸取了圆舞曲以及属于爵士音乐范 畴的“摇摆”舞曲、“布基乌基” 舞曲和“恰怡”舞曲的节奏与伴奏 音型特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合唱曲目。
这首曲目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铃儿响叮当的变化过程。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到音乐的变迁,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材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合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合唱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变迁观念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次课程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合唱技巧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背景,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感受音乐的美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学生能体验音乐变迁的过程,提高音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会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2.难点:学生能理解音乐的变迁,并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快乐、活泼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迁。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变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合唱技巧,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变迁。
2.新课教学:讲解《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背景,教授合唱技巧。
3.实践练习:分组练习,学生互相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合唱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旋律简谱,另一部分是合唱技巧要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展现了铃铛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和跳动的旋律表现铃铛在马车上的声音,第二乐段则以稳定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表现铃铛在雪橇上的声音。
这首歌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较强。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铃铛的声音并不陌生,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含义。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尚有欠缺,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用歌声传达自己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用歌声传达情感。
3.掌握歌曲中的音乐术语,如速度、力度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采用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节奏。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旋律,让学生猜测歌曲名称,引出本课内容。
2.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指导。
3.情感体验:教师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足之处。
5.情景教学:教师创设相关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歌曲,增强体验感。
6.课堂展示: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杨鸿年根据《铃儿响叮当》进行变奏改编的,《铃儿响叮当》原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看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
- 表现了孩子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因为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吋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后米逐渐演变成圣诞节等节日歌曲,深受人们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四民歌。
-学生对此圣诞歌曲的主题旋律比较熟悉,但是变奏后的《铃儿响叮当》运用了多种变奏手法让学生重新认识了这首歌曲,也从中体验到一个文化主题。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课件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即兴创编
以歌曲《小星星》为主题,进行2种变奏创作。
2/4 1 4
1|5 5|6 6|5—| 4 | 3 3 | 2 2 | 1 — ||
聆听音乐,感受节奏的变化。
和
节奏鲜明,使音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风格:狐步舞风格。(狐步舞:一种舞蹈形式,特点是流动感强,动作
轻盈,舒展流畅,为4/4拍。)
聆听音乐,你都听到了怎样的节奏?
节奏:钢琴的伴奏采用固定低音“行进”和“双音”
反复,衬托合唱旋律丰富多样的变化。而演唱声部
的节奏
0 使歌曲的节奏特点十分明显。
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试听歌曲,你能猜出歌曲的名字吗?
思考:这三首歌曲都是一样的吗?有何特点?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作品简介: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A。波特作曲。原作在哼鸣时注明有:也许 从古至今,《铃儿响叮当》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从19世纪的英国开始, 后来传到美国,进入20世纪后,又起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做一个神奇的旅行, 再次体验这一广为流传旋律极其辉煌的历史变迁。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 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风格:爵士“布吉—乌吉”。(爵士钢琴奏法的一种演奏特
点,是一种快速的布鲁斯钢琴风格,常采用“滚奏”
来体现特征。)
聆听音乐有怎样的风格。
风格:摇滚音乐风格。合唱长音处的滑音和连续的附点与切分节奏, 以及较强的力度,都突出了摇滚音乐的特点。
聆听音乐感受与变奏五的不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课件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风格:爵士“布吉—乌吉”。(爵士钢琴奏法的一种演奏特
点,是一种快速的布鲁斯钢琴风格,常采用“滚奏”
来体现特征。)
聆听音乐有怎样的风格。
风格:摇滚音乐风格。合唱长音处的滑音和连续的附点与切分节奏, 以及较强的力度,都突出了摇滚音乐的特点。
聆听音乐感受与变奏五的不同之处。
连续使用切分音,旋律中空拍和跳音增加了歌曲的轻快感。从而形成硬摇滚风格。 (硬摇滚由布鲁斯发展起来的一种摇滚乐风格,是高声喧吵,带有侵略性的吉他摇滚。)
聆听音乐,感受摇滚乐节奏的强烈,并感受拍手伴奏的加入,增加了歌曲的活泼感。
变奏曲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 乐曲。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 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 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 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 段变奏。变奏 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
即兴创编
以歌曲《小星星》为主题,进行2种变奏创作。
2/4 1 4
1|5 5|6 6|5—| 4 | 3 3 | 2 2 | 1 — ||
请听音乐,回答下列问题。
1.歌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聆听主题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由钢琴演奏出一个模仿铃声的bB音,象 征着圣诞的到来,之后由人声轻轻哼唱出主 题旋律,人声声部旋律性较强,钢琴声如同 低音声部,在变化对比中映衬出圣诞节带给 人们的甜美与安详。
聆听变奏一,分辨演唱形式,感受速度如何?
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这是全曲中唯一的无伴奏合唱部分) 速度:较快。高声部用跳音模仿欢快的铃声,低声部演唱主旋律。 风格:牧歌风格。(牧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盛行于意大利。
1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
试听歌曲,你能猜出歌曲的名字吗?
思考:这三首歌曲都是一样的吗?有何特点?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作品简介: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A。波特作曲。原作在哼鸣时注明有:也许 从古至今,《铃儿响叮当》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从19世纪的英国开始, 后来传到美国,进入20世纪后,又起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做一个神奇的旅行, 再次体验这一广为流传旋律极其辉煌的历史变迁。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 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请听音乐,回答下列问题。
1.歌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聆听主题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由钢琴演奏出一个模仿铃声的bB音,象 征着圣诞的到来,之后由人声轻轻哼唱出主 题旋律,人声声部旋律性较强,钢琴声如同 低音声部,在变化对比中映衬出圣诞节带给 人们的甜美与安详。
聆听变奏一,分辨演唱形式,感受速度如何?
聆听音乐,感受摇滚乐节奏的强烈,并感受拍手伴奏的加入,增加了歌曲的活泼感。
变奏曲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 乐曲。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 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 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 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 段变奏。变奏 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
即兴创编
以歌曲《小星星》为主题,进行2种变奏创作。
2/4 1 4
1|5 5|6 6|5—| 4 | 3 3 | 2 2 | 1 — ||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流行乐风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1教学目标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等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变奏曲体裁的学习。
2学情分析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律动和节奏,让学生能充分的感受体验音乐3.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不同速度、不同节奏的特点,从而对比得出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风格。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一、导入1、在儿歌《铃儿响叮当》的伴奏音乐中进教室,音乐中间变化引导学生一起用母音“lu”演唱(钟声主题的感受),最后钟声结束音乐。
【用手势引导学生演唱的气息、音高及感受意境】2、提问:这是那首歌曲?我们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一次歌曲。
(英文歌词)(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活动2【讲授】出示课题《铃儿响叮当的变迁》1、今天我们听的是根据传统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为主题的改编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听一听曲中有哪些变化?(速度节奏方面提醒)活动3【活动】介绍不同变奏(一)、Waltz1、下面请大家听听,在我弹的旋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情绪怎样?(三拍子Waltz的弹奏,师用母音lv唱旋律)旋律改变了节奏,从原来的4拍子变成了3拍子,给人以旋转、飘逸的感觉。
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2、学生演唱,感受三拍子,体现重拍,旋转感。
【进一步感知速度、节拍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3 – 3 | 3 –– | 3 – 3 | 3 –– |Jin - gle bells Jin - gle bells!3 – 5 | 1 – 2 | 3 –– | 3 –– |Jin - gle all the way!4 – 4 | 4 – 4 | 4 – 3 | 3 3 3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5 – 5 | 4 – 2 | 5 3 1 |2 – 5 | 1 ––||one horse o - pen bi-cy-cle built for two活动4【活动】(二)、Boogie Woogie(动感性强)这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风格1、爵士介绍:布吉- 乌吉,爵士钢琴奏法的一种演奏特点,是一种快速的布鲁斯钢琴风格,常采用“滚奏” 来体现它的特征。
五年级下册第四课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五年级下册第四课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根据歌曲《铃儿响叮当》改编的。
原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大家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
作曲家将其主旋律作为主题,牧歌、圆舞曲、爵士、摇滚乐等不同风格的不同演绎,节奏的多变,调性的频繁转换,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为生动。
这个变迁其实也是一个音乐历史的变迁,它能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学习掌握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摇滚等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了解变奏方法及各种变奏的风格特征。
2. 体验歌曲的多种音乐风格,以及节奏、速度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像。
3. 了解音乐历史的变迁,引导学生学习健康向上具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作品。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欣赏作品《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聆听中分辨作品的风格变化。
掌握变奏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2.师生跟着范唱一起歌唱《铃儿响叮当》二、分段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一)播放主题音乐1.音乐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把你带到了怎样的意境中?2.跟音乐唱,感受安详的情绪(二).聆听变奏一,感受无伴奏合唱。
1.这段旋律有没有伴奏?情绪变得怎样?2.轻快的感觉,歌中是怎么体现的?(三)聆听变奏二,体验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1.听到这样的节奏你想做什么?人们在干什么?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舞动起来,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按节奏摆动3.师生随音乐摇摆起来,感受旋律节奏,归纳出节拍4.简介华尔兹(四).聆听变奏三,比较狐步舞和华尔兹的节奏变化。
气氛变得怎么样了?2.音乐的哪些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风格?他出现了什么节奏特点?(五)聆听变奏四,感受爵士音乐风格。
出现了什么节奏特点?(六)聆听变奏五、六、七,感受摇滚和硬摇滚音乐的风格。
1.哪个变奏最轻快?(变奏六;简介硬摇滚)2.师说唱变奏七第一句,学生模仿3.随音乐师生说唱加拍手三、完整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教学课件】《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示范课件
授新课
华尔兹(Waltz), 又称圆舞曲,一种自娱 舞蹈形式,是舞厅舞中 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 常强的自娱舞形式。
授新课
2.二听,共同拍打节奏。 3.三听,画图谱:圣诞老人轮廓。 4.一听,第二段音乐是几拍子?
(4/4,重音记号,强 弱 次强 弱)
新授课
爵士舞,即美国现代舞,是一 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 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 芭蕾舞或现代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 性的舞蹈。
新授课
变奏五 变奏七:摇滚风格 1.一听,猜风格。 2.二听,身体律动。 变奏八:尾声
新课
摇滚(Rock and Roll)是一种音乐 类型,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 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 全球。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 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 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并在1960年 和1970年形成一股热潮。
小学音乐 五年级下册
第十五课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导入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圣诞 名曲。同学们对圣诞节再熟 悉不过了,谁来谈谈你对圣 诞节的了解?
导入
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 生的庆祝日。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 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 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 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 树”,上面挂着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 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导入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 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棵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 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 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 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 枝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 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总结
1、《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共出现了几次? 2、全曲变奏出了几个段落?
变奏曲式
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 主题 —变奏1—变奏2 — 变奏3— 变奏4……—尾声
思考:可以从哪些音乐要素来进行变化?
作品简介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彼尔 彭特作曲。
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编,这是 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我们现在做一个神奇的旅行,再次体验这一 广为流传旋律及其辉煌的历史变迁。
思考:音乐有怎样的风格?
风格:摇滚音乐风格。 (节奏强烈、富有动感) 合唱长音处的滑音和连续的附 点与切分节奏,以及较强的力 度,都突出了摇滚音乐的特点。
聆听音乐感 受与变奏五 的不同之处。
连续使用切分音,旋律中空拍和跳音增加了歌曲的轻 快感。从而形成硬摇滚风格。 (硬摇滚由布鲁斯发展起来的一种摇滚乐风格,是高 声喧吵,带有侵略性的吉他摇滚。)
变 奏 七
感受摇滚乐节奏的强烈,并感受拍手 伴奏的加入,增加了歌曲的活泼感。
思考:速度、力度有何变化? 速度加快,力度逐渐变强
主旋律:钢琴,演奏出一个模仿铃声的音象征着圣诞的 到来,人声轻轻哼唱出主题旋律。 变奏一:恬美安详 牧歌风格(无伴奏合唱) 变奏二:华尔兹风格 三拍子 变奏三:狐曲风格 四拍子 变奏四:爵士布吉-乌吉,双音反复,节奏跳跃 变奏五:摇滚 变奏六:硬摇滚 变奏七:摇滚 变奏八:尾声(速度加快,力度逐渐变强)
杨鸿年
中国
问题
1、《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共出现了几次? 2、全曲变奏出了几个段落?
主 旋 律
钢琴演奏出旋律,象征着圣诞的到来! 人声加入,轻轻哼唱出主题旋律。 恬美、安详
变奏一 思考:这段合唱在整首乐曲中最特殊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