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原理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1. 设计主题: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机器人等。

2.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书籍,了解所选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过程等。

(2)分析需求:分析所选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需要设计的部分,如传动系统、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

(3)方案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所选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传动方案、执行机构方案等。

(4)绘制图纸: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绘制所选机械系统的结构图、运动图、传动图等。

(5)计算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等,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6)撰写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分析设计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3. 设计要求:(1)方案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够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2)图纸绘制应规范、清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计算分析应准确、合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4)报告撰写应结构完整,语言流畅,逻辑严密。

四、课程实施1. 理论教学:教师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2. 实践教学: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如绘制图纸、计算分析、仿真实验等。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设计方案、图纸、计算分析、实践操作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预期成果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六、总结本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原理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不max得超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 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 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一台小型汽车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并设计一个能够模拟汽车运动的机械装置。

这个装置将包括几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车轮。

首先,我们将以发动机为中心展开设计。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组件,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辆前进。

我们将模拟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使用气缸、活塞和曲轴等零部件来展示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通过控制燃料的供给和排气的开关,我们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等部件。

离合器用于分离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变速器则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能够前进或后退。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车轮和悬挂系统,以便车辆能够平稳地行驶。

车轮通常由轮毂、轮胎和刹车器组成,它们通过悬挂系统与车身相连。

悬挂系统可以减震和支撑车身,以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通过模拟这一完整的机械系统,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运作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各个部件的参数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这样的设计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并培养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 使学生了解各类机械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系统的动态平衡、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机械原理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机械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工程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机械原理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介绍机械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牛顿运动定律: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机械传动系统:讲解各类传动系统(如齿轮、带、链传动)的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

4. 机械机构和控制系统:介绍常见机构和控制系统的类型、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分析:讲解机械系统动态平衡的条件、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6.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软件进行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1. 第1周:机械原理基本概念,教材第1章;2. 第2-3周:牛顿运动定律,教材第2章;3. 第4-5周:机械传动系统,教材第3章;4. 第6-7周:机械机构和控制系统,教材第4章;5. 第8-9周: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分析,教材第5章;6. 第10-11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材第6章。

车辆工程课程计划方案设计

车辆工程课程计划方案设计

车辆工程课程计划方案设计一、课程概述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车辆设计、制造、性能评价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车辆等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练掌握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车辆等的设计和制造知识。

2. 具备车辆运行和维修能力。

3. 掌握车辆工程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

4.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大纲1. 车辆工程概论-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车辆工程的学科范畴和基本理论2. 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汽车结构和原理-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制造工艺3. 摩托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摩托车结构和原理-摩托车动力系统-摩托车制造工艺4. 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轨道交通车辆结构和原理-轨道交通车辆动力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工艺5. 车辆性能评价-车辆性能测试方法-车辆性能评价指标-车辆性能优化方法6. 车辆维修与保养-车辆故障诊断技术-车辆保养和维护技术-车辆维修安全知识7. 车辆工程实践-汽车设计与制造实习-摩托车设计与制造实习-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实习8. 车辆工程前沿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实验与实践根据课程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车辆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实践性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车辆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理论课程- 汽车结构与原理- 摩托车结构与原理- 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 车辆动力系统- 车辆制造工艺- 车辆性能评价- 车辆维修与保养- 车辆工程前沿技术2. 实践课程- 车辆设计实习- 车辆制造实习- 车辆维修实习六、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占50%)- 课堂参与情况- 实践任务完成情况- 作业质量2. 期末考试(占50%)- 理论知识考试- 实践技能考核七、教材选用1. 《汽车工程》2. 《摩托车工程》3. 《轨道交通车辆技术》4. 《车辆制造技术》5. 《车辆维修与保养》八、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具有车辆工程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教师2. 助教:协助主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九、课程实施计划1. 第一学期:车辆工程概论、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摩托车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性能评价、车辆工程实践2. 第二学期: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车辆维修与保养、车辆工程前沿技术、车辆工程实践3. 第三学期:车辆工程前沿技术、车辆工程实践、期末考试十、结业考核与证书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期末考核的学生将获得车辆工程专业培训结业证书,证明其已经具备相应的车辆工程知识和技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定律;(3)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了解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简单的机械设计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原理概述:介绍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械元件、机械结构、机械系统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定律:讲解力学、动力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功的计算、摩擦力等基本定律。

3.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介绍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等。

4.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如机械传动、机械控制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课程中关于汽车的基本知识,包括汽车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汽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汽车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首先,介绍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讲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传动系统的传递方式、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介绍汽车的设计方法,包括汽车外形设计、动力设计、悬挂设计和制动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汽车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实际应用。

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模型实验,加深对汽车工作原理的理解。

最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机械原理》一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参考书方面,推荐《汽车原理与设计》等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准备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汽车模型和工具,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车辆工程的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的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的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

车辆工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涵盖了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制造、测试、管理等领域。

它不仅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等基础学科,还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学科。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及设计、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构造、汽车工程学、车身结构与设计等。

其中,汽车构造、汽车工程学、车身结构与设计等为该专业的特有课程。

此外,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

同时,该专业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

总体来说,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毕业生可以在汽车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该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研究生阶段可以从事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任务书2班2015车辆工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2班2015车辆工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2015车辆工程2班
、已知条件: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如图1所示,
一、设计题目: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活塞行程H=
连杆与曲柄长度之比入=
曲轴转速n i =
曲轴正时齿轮齿数Z i =
凸轮轴正时齿轮齿数Z2=
正时齿轮模数m=
正时齿轮压力角0=
气门推杆升程h =
进气凸轮推程运动角S 0 =
进气凸轮远程休止角S 01 =
进气凸轮回程运动角S=
进气凸轮推程许用压力角[0= 进气凸轮回程许用压力角
[0 '= 进气门推杆的运动规
律如图2所示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1•确定曲柄滑块机构杆件尺寸,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用A1或A2图纸绘制);
2•用作图法求出曲柄滑块机构任意三个瞬时位置的滑块速度(用A2图纸绘制);
3.确定计算齿轮机构基本参数和各部分几何尺寸;
4•画出凸轮轮廓曲线(用A2图纸绘制);
5.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循环图分析;
6.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3000字以上)。

61

4 ----
P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本课程设计共计一周(五天),时间分配见下表
设计日期:2017-05-29 〜2017-06-02
张淑贤
指导教师:
2017年5月20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车的基本知识,包括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用。

–掌握车的工作原理,能解释各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学习设计方法,能独立完成一辆简单的课程设计车。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仔细观察并分析实际车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实际操作工具进行简单的课程设计车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和新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原理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程设计车的基本结构:介绍车的各部分组成及其功用,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2.课程设计车的工作原理:讲解各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车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

3.课程设计车的设计方法:介绍设计过程,包括选型、参数计算、结构设计等。

4.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作课程设计车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设计车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车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课程设计车案例,让学生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课程设计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课程设计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基础。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课程设计车的结构和原理。

自卸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卸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卸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卸车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车卸载机构的类型、功能及运作机制;3. 学生能够描述自卸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特性及其适应性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图示和分析,识别自卸车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力学知识,分析自卸车卸载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问题;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模拟自卸车卸载机构的简易模型,展示其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尊重工程实践,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自卸车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自卸车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自卸车概述:介绍自卸车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自卸车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自卸车的主体结构、卸载机构及其工作原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自卸车力学分析:分析自卸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特性,包括受力分析、能量转换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4.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介绍卸载机构的设计原理、类型及优化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5. 自卸车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卸车工程案例,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卸车卸载机构简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材章节:实践活动。

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系统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自卸车机械原理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机械原理方案设计

机械原理方案设计

机械原理方案设计机械原理方案设计是指通过机械原理的应用和设计,解决特定工程问题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机械原理方案设计流程:1. 确定问题:首先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工程问题,例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等。

2. 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要求,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约束条件。

确定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3. 资料调研:通过文献查阅、查询资料库等方式,了解已有的解决方案和相关技术。

4. 原理选择: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料调研结果,选择适用的机械原理或机械装置,如杠杆原理、滑块机构等。

5. 设计方案:根据所选机械原理,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关键部件和连接方式,绘制草图和工程图纸。

6. 仿真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

模拟设计方案的运动、力学性能等,评估其可行性和优化空间。

7. 材料选型:根据设计方案和仿真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材料。

考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成本、可加工性等因素。

8. 制造加工:根据设计方案和选定材料,确定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包括CNC加工、3D打印等方式。

9. 装配调试:将各个部件按照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装配。

进行初步调试和测试,检查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10. 完善改进:根据装配调试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优化部分可以包括减少能耗、提高精度、增加安全性等方面。

11. 生产实施: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并投入生产。

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正常运行。

12. 售后服务:对已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售后服务和维护。

及时修理和更换故障部件,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机械原理方案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机械原理、材料学、力学等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设计方案与生产、工艺、安全等各个方面相结合,使其能够真正解决工程问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卸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机械优势。

2.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车各部件的功能、相互关系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自卸车涉及的基础机械原理,如简单机械、齿轮传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机械原理设计简单自卸车模型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自卸车的装载与卸载过程,并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口头报告的形式,清晰地表达自卸车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课程,旨在通过自卸车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已有一定物理和数学基础,具备初步的工程概念,对实践活动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需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强调动手实践,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自卸车概述:介绍自卸车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 内容:自卸车的结构、功能、发展历程等。

2. 自卸车结构与原理:深入学习自卸车的各组成部分,探讨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原理- 内容:简单机械原理、齿轮传动、液压系统等。

3. 自卸车设计要素:分析自卸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如车架、卸载机构、动力系统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 内容: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

4. 设计与制作实践:分组进行自卸车设计与制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教学- 内容:设计流程、制作方法、调试与优化等。

机械原理设计

机械原理设计

机械原理设计
机械原理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机械
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

机械原
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机械结构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高效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机械原理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机械系统的分析,包括
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等。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分析,可以确定机械结
构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在进行机械原理设计时,需要考虑机械结构的强度、刚度、稳
定性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可以保证机械结构
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另外,机械原理设计还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传动方式和传动机
构的设计。

传动方式的选择和传动机构的设计直接影响机械系统的
工作效率和性能。

合理的传动设计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
减小能量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在进行机械原理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
学特性。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械系
统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特性,为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机械原理设计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机械
结构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是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对机械原理设计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机械工程师的设
计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机械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汽车机械原理设计

汽车机械原理设计

设计题目一:牛头刨床一、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

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

刨床工作时,刨头6由曲柄2带动右行,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

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刨刀左行时,即为空回行程,此行程无工作阻力。

在刨刀空回行程时,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做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刨刀刀刃D点与铰链点C的垂直距离为50mm,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

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

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为最小值;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摆动从动件9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

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工作量:1、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将导杆机构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参数化的数学模型。

编程分析出刨头6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导杆4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运动曲线,并打印上述各曲线图。

要求将参数化建模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4、凸轮机构设计。

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o、机架l O2O9和滚子半径r r),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

将凸轮机构放在直角坐标系下,编制程序,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打印出从动件运动规律。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

车辆工程专业机械课程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机械课程方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题目1 压片成形机1.1设计题目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设计数据见表3。

表3 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b)。

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c),并保持一段时间。

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d)。

5.料筛推出片坯(图1e)。

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是: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秒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90~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2a)。

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型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图2b)。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1.2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可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3设计提示1.各执行机构应包括:实现上冲头运动的主加压机构、实现下冲头运动的辅助加压机构、实现料筛运动的上下料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题目1 压片成形机1.1设计题目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地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机器地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设计数据见表3.表3 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b).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c),并保持一段时间.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地片坯(图1d).5.料筛推出片坯(图1e).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地设计要求是: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地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秒左右.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地空间,故冲头行程为90~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2a).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型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图2b).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1.2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地三种机构.2.画出机器地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时,可执行构件地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地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地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进行连杆机构地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3设计提示1.各执行机构应包括:实现上冲头运动地主加压机构、实现下冲头运动地辅助加压机构、实现料筛运动地上下料机构.各执行机构必须能满足工艺上地运动要求,可以有多种不同型式地机构供选用.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2.由于压片成形机地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证,要求摇杆在铅垂位置地±2º范围内滑块地位移量≤0.4mm.据此可得摇杆长度r ≤︒--︒-+2sin 2cos 14.022λλ式中r L=λ——摇杆滑块机构中连杆与摇杆长度之比,一般取1~2.根据上冲头地行程长度,即可得摇杆地另一极限位置,摇杆地摆角以小于60º为宜.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为了“增力”,曲柄地回转中心可在过摇杆活动铰链、垂直于摇杆铅垂位置地直线上适当选取,以改善机构在冲头下极限位置附近地传力性能.根据摇杆地三个极限位置(±2º位置和另一极限位置),设定与之对应地曲柄三个位置,其中对应于摇杆地两个位置,曲柄应在与连杆共线地位置,曲柄另一个位置可根据保压时间来设定,则可根据两连架杆地三组对应位置来设计此机构.设计完成后,应检查曲柄存在条件,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选择曲柄回转中心.也可以在选择曲柄回转中心以后,根据摇杆两极限位置时曲柄和连杆共线地条件,确定连杆和曲柄长度,在检查摇杆在铅垂位置±2º时,曲柄对应转角是否满足保压时间要求.曲柄回转中心距摇杆铅垂位置愈远,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愈小,冲头在下极限位置附近地位移变化愈小,但机构尺寸愈大.3.辅助加压机构可采用凸轮机构,推杆运动线图可根据运动循环图确定,要正确确定凸轮基圆半径.为了便于传动,可将筛料机构置于主体机构曲柄同侧.整个机构系统采用一个电动机集中驱动.要注意主体机构曲柄和凸轮机构起始位置间地相位关系,否则机器将不能正常工作.4.可通过对主体机构进行地运动分析以及冲头相对于曲柄转角地运动线图,检查保压时间是否近似满足要求.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要考虑各杆(曲柄除外)地惯性力和惯性力偶,以及冲头地惯性力.冲头质量m 冲、各杆质量m 杆(各杆质心位于杆长中点)以及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均见课本上地表所示,则各杆对质心轴地转动惯量可求.认为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和保压时生产阻力为常数.飞轮地安装位置由设计者自行确定,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可不考虑其他构件地转动惯量.确定电动机所需功率时还应考虑下冲头运动和料筛运动所需功率.题目2 旋转型灌装机3:封口;工图3旋转型灌装机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技术参数见表5.表5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2.2 1.旋转型灌装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三种常用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图纸上画出旋转型灌装机地运动方案简图,并用运动循环图分配各机构运动节拍.4.电算法对连杆机构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图解法或解析法设计平面连杆机构.5.凸轮机构地设计计算.按凸轮机构地工作要求选择从动件地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6.齿轮机构地设计计算.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2.3设计提示1.采用灌瓶泵灌装流体,泵固定在某工位地上方.2.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地压盖机构.压盖机构可采用移动导杆机构等平面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3.此外,需要设计间歇传动机构,以实现工作转台间歇传动.为保证停歇可靠,还应有定位(锁紧)机构.间歇机构可采用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定位(锁紧)机构可采用凸轮机构等.题目3 巧克力糖包装机3.1 设计题目设计巧克力糖自动包装机.包装对象为圆台状巧克力糖(图4),包装材料为厚0.008mm 地金色铝箔纸.包装后外形应美观挺拔,铝箔纸无明显损伤、撕裂和褶皱(图5).包装工艺方案为:纸坯型式采用卷筒纸,纸片水平放置,间歇剪切式供纸(图6).包装工艺动作为:1.将64mm×64mm铝箔纸覆盖在巧克力糖ф17mm小端正上方;2.使铝箔纸沿糖块锥面强迫成形;3.将余下地铝箔纸分半,先后向ф24mm大端面上褶去,迫使包装纸紧贴巧克力糖.表6设计数据表方案号A(7)B(8)C(9)D(10)E(11)F(12)G(13)H(14)(学号)电动机转速1440 1440 1440 960 960 820 820 780 r/min每分钟包装120 90 60 120 90 90 80 60 糖果数目个/min1.要求设计糖果包装机地间歇剪切供纸机构、铝箔纸锥面成形机构、褶纸机构以及巧克力糖果地送推料机构.2.整台机器外形尺寸(宽×高)不超过800mm×1000mm.4.锥面成形机构不论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或者其他常用机构,要求成形动作尽量等速,起动与停顿时冲击小.3.2 设计任务1.巧克力糖包装机一般应包括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图纸上画出机器地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5.设计凸轮机构.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计算凸轮廓线值,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6.设计计算齿轮机构.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3.3 设计提示1. 剪纸与供纸动作连续完成.2.铝箔纸锥面成形机构一般可采用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等.3.实现褶纸动作地机构有多种选择:包括凸轮机构、摩擦滚轮机构等.4.巧克力糖果地送推料机构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5.各个动作应有严格地时间顺序关系.题目4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4.1 设计题目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地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地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地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地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地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地内孔.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检测地工作过程如图15 所示.当所测工件地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15a ),微动开关地触头进入压杆地环形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地最小直径时(图15b ),压杆地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如工件槽.a)内径尺寸合格 b)内径尺寸太小 c)内径尺寸太大图 垫圈内径检测过程具体设计要求见下表 .表 平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数据1.要求设计该检测装置地推料机构、控制止动销地止动机构、压杆升降机构.一般应包括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以及齿轮机构等常用机构.该装置地微动开关以及控制部分地设计本题不作要求.2.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地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画出机器地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5.设计凸轮机构.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计算凸轮廓线值,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6.设计计算齿轮机构.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8.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检测装置地计算机动态演示.4.3 设计提示1.由于止动销地动作与压杆升降动作有严格地时间匹配与顺序关系,建议考虑使用凸轮轴解决这个问题.2.推料动作与上述两个动作地时间匹配不特别严格,可以采用平面连杆机构,也可以采用间歇机构.题目5 高位自卸汽车5.1 设计题目目前国内生产地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地.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地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图5-1),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图5-2, 图5-3).设计要求和有关数据为: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地功能.2.在比较水平地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地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地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8.图5-2 高位自卸汽车卸货图5-1 自卸汽车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图23).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8.为保证车厢地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图5-3 自卸车厢倾斜角度6.举升和翻转机构地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地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地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7.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地动力传递性能.表5-1 设计数据5.2设计任务1. 高位自卸汽车应包括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2. 提出2至3个方案.主要考虑满足运动要求、动力性能、制造与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等方面地因素,对方案进行论证.确定最优方案.3. 画出最优方案地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 对高位自卸汽车地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及运动分析,求出各机构输出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画出机构运动线图.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6. 完成高位自卸汽车地模型实验验证.5.3设计提示高位自卸汽车中地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都具有行程较大,做往复运动及承受较大载荷地共同特点.齿轮机构比较适合连续地回转运动,凸轮机构适合行程和受力都不太大地场合.所以齿轮机构与凸轮机构都不太合适用在此场合.连杆机构比较适合在这里地应用.6.1设计题目设计某自动生产线地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25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地被输送地工件间隔相等地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距离a 后间歇时间t2.考虑到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维修方便等因素,不宜采用槽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具体设计要求为:1、电机驱动,即必须有曲柄.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地运动轨迹近似为虚线所示闭合曲线(以下将该曲线简称为轨迹曲线).3、轨迹曲线地AB段为近似地水平直线段,其长度为a,允差±c(这段对应于工件地移动);轨迹曲线地CDE段地最高点低于直线段AB地距离至少为b,以免零件停歇时受到输送架地不应有地回碰.有关数据见表194、在设计图中绘出机构地四个位置,AB段和CDE段各绘出两个位.需注明机构地全部几何尺寸.表1 设计数据方案号 ammcmmbmmt1st2sA(26)300 20 50 1 2 B(27)300 20 55 1 21 步进送料机1. 步进送料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二种常用机构.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 图纸上画出步进送料机地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 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并进行运动分析;验证输出构件地轨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求出机构中输出件地速度、加速度;画出机构运动线图.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6. 完成步进送料机地模型实验验证.6.3设计提示1. 由于设计要求构件实现轨迹复杂并且封闭地曲线,所以输出构件采用连杆机构中地连杆比较合适.2. 由于对输出构件地运动时间有严格地要求,可以在电机输出端先采用齿轮机构进行减速.如果再加一级蜗杆蜗轮减速,会使机构地结构更加紧凑.3. 由于输出构件尺寸较大,为提高整个机构地刚度和运动地平稳性,可以考虑采用对称结构(虚约束).示例糕点切片机6.1 设计题目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糕点地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地往复运动.通过两者地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地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地不同切片厚度地需要.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糕点厚度:10~20mm.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5)工作阻力很小.要求选用地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6)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6.2 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A3).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地选型.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地评价和选择.4)根据选定地电机和执行机构地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6)对机械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设计.7)画出机构运动简图.(A1)7)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地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A2)8)编写设计说明书.(用16K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6.3 设计方案提示1)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地选择很关键,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地变化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地.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采用其它调速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比较.3)间歇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需要注意地是,切口有一定地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但输送机构地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地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以利提高生产率,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应按照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地设计参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步骤1)明确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糕点切片机要求完成两个动作:a)糕点地直线间歇运动;b)切刀地直线往复运动.二者地动作要求配合完成切片,并能改变间歇运动地速度或间歇地输送距离,来完成糕点不同地切片厚度.2)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3)执行机构地选型切刀地往复直线移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组合机构等;糕点地直线间歇运动可选择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上述机构地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参考课本相关章节.机构地选型应遵循原则及方法:参考课本相关章节及相关手册.4)机械运动方案地评价对上述两执行机构,作其形态学矩阵,可得到很多方案.如:机械运动方案是由若干个执行机构组成地.在方案设计阶段,对单一机构地选型或整个机械运动方案地选择都应建立合理地、有效地评价指标.从机构和机械运动方案地选择和评定地要求来看,主要应满足五个方面地性能指标.见表2表2 机械运动方案地评价指标目前常用地评价方法很多,如系统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本次课程设计中机械运动方案地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集体完成.5) 机械传动系统地速比和变速机构机械系统通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操作部件组成.原动机是机械系统中地驱动部分,其类型和规格已经选定,执行机构地型式通过上述设计已经确定,此时应进行机构地传动系统设计计算.传动系统是把原动机和执行机构连接起来地装置.在糕点切片机中,传动系统将驱动电机地运动并列传递到两执行机构.传动机构地选择及传动装置传动比地选择见课本和手册第十章相关内容.6)绘制机械运动方案草图按已选定地执行机构地型式及机械传动系统,画出糕点切片机地机械运动示意图(草图).然后进行机械运动系统地尺寸计算,有关参数计算完毕后,应选取适当比例绘制机械运动方案图.7)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计算根据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行尺寸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考课本.部分无法确定地参数由指导老师给定.8)机构运动分析用图解法对两执行机构中地一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地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A2).该项任务由方案相同地一组同学共同完成,位置点有组长分配.9)编写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技术说明书地一种,是对课程地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题目简介、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执行机构地选择和评价、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计算、机械运动方案简图地绘制、机械运动系统机构地计算、机构运动分析.设计说明书用16K纸张书写,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分面(由指导老师提供统一格式)、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2.注意事项1)每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设计过程中查阅、摘录地资料、计算及构思草图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设计说明书地地基本要素.2)设计中所需知识可能会超出《机械原理》课堂讲述地知识,同学们应通过自学补充.3)推荐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