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游嵩峰

合集下载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词中峰宋欧阳修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

一径林杪出,千岩云下看。

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登崿岭望少室山明王尧弼赤日登崿岭,熏风自南来。

涤波溽暑退,吹我衣裳开。

我怀觉清洒,我行实徘徊。

节彼少室山,峰峦郁崔嵬。

白云锁其颠,苍松盘其隈。

芙蓉接汉出,罨画倚天排。

不说神仙事,云霞亦奇哉。

平生爱山水,此兴讵能灰。

仰止意不尽,日夕还登台。

何如凌绝顶,凭高瞰九垓。

少室南原金元好问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登封县宇观少室宋邵雍天地始融结,此山已高极。

群峰拥旌幢,巨石罗剑戟。

日出崖先红,雨馀岚更碧。

安知无神仙,其间久遁迹。

出石门唐骆宾王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

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登太室中峰宋梅尧臣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少室明王履和九顶莲华叶叶分,旭光一抹净尘氛。

洛川风起晴飞雨,崿岭烟封晓度云。

万壑钟声通窈窕,千秋剑气吐氤氲。

汉唐御跸从何识,古木萧萧鸟自群。

缑山西峰草堂作唐岑参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

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闲心魂。

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

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

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

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

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归山唐刘希夷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黄盖峰清桑调元东岱比中嵩,黄盖为梁父。

凌霄峰势独,峨青照神宇。

灵通山泽气,崇辟天地户。

笼山雾作巾,酾空雨如弩。

云破青冥开,风回翠柏舞。

淡淡扫修岚,联娟秀眉抚。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唐孟浩然出谷未停午,至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嵩游记文言文翻译古云

嵩游记文言文翻译古云

古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余闻之,心向往之。

嵩山者,天下名山也,位于河南登封,为五岳之中岳。

余遂决意一游,以寻访其胜景。

癸卯年仲夏,余携友数人,骑马登山。

沿途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风景如画。

行至半山腰,已见峰回路转,奇石怪树,令人叹为观止。

沿途所见,皆是古松翠柏,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恍若仙境。

一日,余等至中岳庙。

庙宇雄伟,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庙内供奉着中岳大帝,两侧壁画琳琅满目,讲述着中岳的历史传说。

余等瞻仰神像,虔诚祈祷,以求得平安吉祥。

翌日,余等继续登山。

沿途奇峰异石,形态各异,如飞龙、卧虎、观音、济公等。

更有名者,为“南天门”,门洞高耸,气势磅礴。

余等步履艰难,攀爬而上,终于到达南天门。

放眼望去,群山环绕,云海茫茫,恍若置身仙境。

午后,余等至嵩山寺。

寺内古木参天,梵音缭绕,香烟袅袅。

寺内有一座高大的佛塔,名为“嵩岳寺塔”。

塔内供奉着佛像,香客络绎不绝。

余等瞻仰佛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次日,余等游览了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乃中国武术发源地,寺内古树参天,砖瓦飞檐,气势恢宏。

寺内有一座千年古塔,名为“塔林”。

塔林内埋葬着历代少林寺高僧,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余等参观塔林,感慨万千,对我国佛教文化肃然起敬。

游罢少林寺,余等继续登山。

沿途风景更加秀丽,奇峰异石层出不穷。

终于,余等到达嵩山之巅——峻极峰。

峰顶之上,有一座古建筑,名为“峻极宫”。

宫内供奉着道教神像,香烟袅袅。

余等瞻仰神像,虔诚祈祷,以求得平安吉祥。

游览完毕,余等依依不舍地离开嵩山。

回首望去,嵩山巍峨壮丽,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此次嵩山之行,使余等领略了五岳之中岳的壮美景色,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等感慨万分,愿将此次游览之情,铭记于心,传颂于世。

翻译:古语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听闻此言,心中向往。

嵩山,乃天下名山,位于河南登封,为五岳之中岳。

我于是决定一游,以探寻其胜景。

癸卯年仲夏,我携友数人,骑马登山。

以下是十首描写飞鸟的诗词

以下是十首描写飞鸟的诗词

以下是十首描写飞鸟的诗词1.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题破山寺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4. 《孤雁》秋水长天
孤雁陷豪家,禁身苦叹嗟。

惟祈重展翅,指日傲天涯。

5. 《咏鸟》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6. 《咏鹰》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7.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8. 《饮酒·结庐在人境》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9. 《湖上》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0. 《孤鸟》
孤鸟窗前立,望天泪满衣。

欲飞还顾影,长恨入笼时。

50嵩峰寺

50嵩峰寺

江西省广丰县嵩峰旅游系列介绍之五十
嵩峰寺
嵩峰寺位于嵩峰山海拔1020米处,现名冲霄庵。

寺脚四周高山环绕,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嵩峰寺占地面积广,殿宇分为三栋,有廊庑、龙井门、后坛,
中间人井卜加顶棚,装饰有藻井,藻井有八边形和六边形,饰以扦种线条图案,精致雅观,屋架结构,梁架式,软桃口上雕有人物、花鸟、形态逼真、造型优美,雕刻细润,该寺是广丰县罕见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寺门前有两棵白银杏树,相传宋代寺庙主持所栽,已有壹千多年的历史,树围3—4米,树高32米左右,且牛长茂盛,其叶、果都有很高的药物价值,既是珍贵树种,又是稀少古树之物。

相传该寺始建于唐初(原名为嵩峰寺),当时该寺住持和尚是一个无恶不作之人。

每逢庙会烧香拜佛,香客中有漂亮年轻良家女子,其便利用各种手段奸污。

有一次官家女子前来烧香求神,在此寺,被该和尚奸污至死,官家一怒之下将寺中十来个和尚全部抄斩。

然后该寺慢慢消失。

到明宣德午间有位尼姑名冲霄进入该寺住持,此人为人正派,专做善事,为当地贫民百姓治病,百姓称她为活佛。

后来百姓为了纪念她的美德,将嵩峰寺改为冲霄庵。

1983午5月3日该寺成为广丰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
单位。

1996年12月10日,在国务院边界办的主持下,浙江省与江西省依据国务院有关边界的文件和规定,本着“顾全大局、实事求是、互谅互让”和平等友好协商的原则,对嵩峰寺及寺前两棵银杏树的权属问题达成双方共管共有的协议,嵩峰寺的管理本着“尊重历史、维持现状、财产共有、共同管理”的原则。

初见嵩山张耒阅读理解 初见嵩山张耒翻译

初见嵩山张耒阅读理解 初见嵩山张耒翻译

初见嵩山张耒阅读理解初见嵩山张耒翻译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中岳河南嵩山、北岳恒山、南岳湖南衡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中国的五座名山,泰山以雄著称、华山以险著称、衡山以秀著称、恒山以奇著称、嵩山以绝著称。

五岳以各自的特点而令世人称道,引人入胜。

五岳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当寄情山水的诗人登临五岳时,那壮美的景色总会将诗人的满腹的才情激发出来。

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就是东岳泰山;李商隐的“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就是他登上以险峻著称的华山后写下的。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就是元好问登临恒山之后写下的千古名句;李白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用极尽夸张的手法“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写出了南岳衡山的秀美。

刚才说到五岳中的几座名山以及与名山有关的诗歌文化,好像漏掉了一位。

对了,差点把中岳嵩山给漏掉了。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的中岳嵩山,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有“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窿然特起,形方气厚,故曰嵩高”的美誉。

嵩山还是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的地方,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初四大书院的嵩阳书院,就位于嵩山南麓。

嵩阳书院还是宋明理学教育中心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旁不远处的崇福宫,不仅是名儒云集之地,也是历代著名道教学者栖身传教之所。

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李纲等均在此工作过。

宋代有一位叫张耒的文学家,也曾在嵩山崇福宫担任过教职工作。

张耒,字文潜,熙宁年间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后以直龙阁知润州。

张耒曾受知于苏轼门下,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成为“苏门四学士”。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夏秋之交,诗人张耒赴任洛阳寿安县尉,途中作此诗。

张耒以前只是听说过嵩山的俊秀奇绝,只是没有机会来此一游,这次正好借工作调任途经嵩山之际,他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嵩山。

嵩山峻极峰介绍

嵩山峻极峰介绍

嵩山峻极峰介绍
峻极峰,又称少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南,因有峻极殿而得名。

因峰顶有石砌的高大平台,下有石阶可登,故名。

峻极峰是嵩山诸山中最高峰。

它是中岳嵩山的主峰,海拔1545米,比东岳泰山高出400多米。

峻极峰与中岳嵩山的其他峰峦比较,不高不矮,不大不小。

但它在嵩山诸峰中却是最高的,如登上峰顶,即可一览中岳嵩山全景。

峻极峰海拔1545米的主峰有殿宇九间,亭台楼阁13处。

其中有两座大殿是殿内供奉道教的真武
大帝和观音菩萨的塑像。

它们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峻极峰是嵩山七十二峰中最秀奇的一座山峰,因它拔地而起、峻峭挺拔而得名。

峻极峰以其峰峦奇险而著称于世,千百年来被誉为“登封第一名山”。

登封是嵩山上最有名的地方之一了吧!我听说峻极峰很高,要爬到山顶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 1 —1 —。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嵩山位于中原腹地,自古就是中国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武术圣地、禅宗发祥地、中华道教圣地”。

嵩山是五岳中的一座,也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素有“嵩岳禅风吹万秋,嵩山万仞崖巅摩天”的美誉。

嵩山山势雄伟,风景绮丽,被誉为中国十大胜境之一。

山上群峰叠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景色壮美。

山下溪水潺潺,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处处都散发出浓厚的禅意,被誉为禅意流千秋。

嵩山的禅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嵩山就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禅宗寺庙,如少林寺、大禹陵、嵩阳书院等,这些寺庙都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禅意文化。

嵩山禅意的流传,也使得这里成为中国禅意文化的一块重要的发散地。

特别是少林寺,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更是中国武术发祥地之一,将禅意与武术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发源地。

少林寺中传承的少林武功更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代表,流传至今,备受世人推崇。

嵩山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嵩阳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曾经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中心,这也使得嵩山充满了古老的儒家智慧和禅意思想。

嵩山所散发的这种深厚的禅意,不仅仅是禅宗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更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代表。

嵩山的禅意历经岁月沉淀,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嵩山的禅意更是体现在这里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观之中。

嵩山的寺庙和古迹络绎不绝,这里的山水自然风光也是旖旎动人,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种古老而深厚的禅意。

游客们在嵩山的神秘气息中慢慢地品味着这份禅意,感受着这片土地沉淀的智慧和文化。

在这里,许多人前来参禅修行,寻找心灵的寄托,感受大自然的包容和慰藉。

他们沐浴在这片大山大川之间,静心观禅,领悟着生命的真谛。

嵩山禅意苍茫流千秋,让人们在这里找到自我,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除了寻禅修行,嵩山的自然景观也是一大亮点,山上群峰叠嶂,气势磅礴,飞流直下的瀑布、秀美的高山草甸、古老的松柏林,都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风景名胜区。

归嵩山作王维注释和译文

归嵩山作王维注释和译文

归嵩山作王维注释和译文一、原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二、注释
1. 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2. 清川:清清的流水,川,河流。

3. 带:映带。

4.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薄,草木丛生之处。

5. 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6. 暮禽:傍晚的鸟儿。

7. 相与还:相互结伴而还。

8. 荒城:按荒废的旧城。

9. 临:靠近。

10. 古渡:古老的渡口。

11. 迢递:遥远的样子。

12. 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13. 且:将要。

14. 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

三、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也和我结伴而归。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我归来之后就要闭门静修了。

大嵩岭古道名人历史简介

大嵩岭古道名人历史简介

大嵩岭古道名人历史简介
大嵩岭古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岭古道之一,位于河南省南部
的嵩山之上。

这条古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嵩山与中原地区的
重要通道之一。

在大嵩岭古道上,曾经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这
些名人在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大嵩岭古道与中国古代文化名山嵩山紧密相连,嵩山是
五岳之一,自古就有“嵩山之玉”、“嵩山之秀”之称。

在大嵩岭
古道上,曾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文
学家白居易。

白居易曾在嵩山隐居,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及嵩山的壮
丽景色和险峻山势,对大嵩岭古道的历史和风景也有着深刻的描述。

其次,大嵩岭古道还与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古道上遍布了许多道观和寺庙,吸引了大
量的信徒和朝圣者。

在古代,许多著名的道士和僧侣也曾在大嵩岭
古道上修行传教,对当地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大嵩岭古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古道沿线,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和石刻,这些文物见证了古道的
兴衰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同时,古道
上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为大嵩岭古道增添了神秘和魅力。

总的来说,大嵩岭古道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山岭古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名人、文化名山、宗教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大嵩岭古道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道的魅力和韵味。

九华山赋王守仁译文

九华山赋王守仁译文

九华山赋王守仁译文
哎呀呀,要说这《九华山赋》的王守仁译文啊,咱可得好好唠唠。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

”咱就这么翻哈:沿着长江往南边去,指着青阳那个地儿去好好找找、探寻探寻。

“揽九华之秀色,挹五溪之渊奥。

”就是说啊,瞅瞅九华山那好看的景色,汲取汲取五溪那深奥的玩意儿。

“陟莲华之峰巅,咀金沙之林杪。

”登上那莲华山的山顶峰,在那金沙的树梢上啃一啃(哈哈,开个玩笑,就是在那感受感受啦)。

“挂玉龙于悬崖,挺霜标于木杪。

”把玉龙挂在那悬崖上,让那像霜一样白的树梢挺立着。

“蹑匡庐之飞瀑,揖武夷之云峤。

”踩着匡庐那飞泻而下的瀑布,给武夷那云雾缭绕的山峰作个揖。

“横彭蠡之素波,渺洞庭之浩渺。

”横在那彭蠡湖那平平的水波上,看着洞庭那广阔无边的样子。

“尔乃蹑陵霄,披蒙茸,跻攀绝壑,窈窕幽峰。

”就是说啊,然后呢就登上那高高的云霄,拨开那乱糟糟的草木,爬上那深深的山谷,还有那弯弯绕绕的山峰。

“扪萝薜以登陟,援葛藟而扳缘。

”摸着那藤萝啥的往上爬,拽着那葛藤啥的往上攀。

“跻鸟道之屈盘,蹑羊肠之诘曲。

”爬上那像鸟飞的道儿一样弯弯曲曲的路,踩着那像羊肠一样弯弯绕绕的路。

出处嘛,这可是王守仁写的《九华山赋》的译文哦!咱这么翻译是不是挺通俗易懂的呀,就跟咱平时唠嗑一样,多有意思!哈哈!。

秦桧的诗词作品

秦桧的诗词作品

秦桧的诗词作品
秦桧(1049年~1126年),字赦之,号思文居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词作品风格优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感慨。

以下是他的几篇代表作品:
1. 《东篱竹亭寄清夏》:诗中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景象,清新的竹林和凉风带来的舒爽让人心旷神怡。

东篱竹亭寄清夏,绿竹阴中听客车。

山鸟半啼如有语,寒砧微作似无声。

岁华尽与人心远,事故成从世事空。

若得清凉应永住,世间何处是桃源?
2. 《登清凉山》:描绘了秦桧爬上清凉山俯瞰大好山河的壮丽景色,感叹人生短暂,带有浓郁的禅意。

纷纷红叶卷朝云,烟雨朦胧画渭源。

眼界涉新能远鉴,智慧飘然过海渊。

略看江天笼雾卷,疏见云魄脱泥尘。

终年赞叹山河丽,仰听深情肃松音。

3. 《金陵谣古》:这首诗是秦桧表达对祖国江南地域的深情与关切之作,抒发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望东楼上,日暮若曦。

江风寒未破,合钓忆秋时。

尽收失笑欠状,禅寂忆,还当得几人知。

遗恨千依百顺,难行尽。

滞灞岸远,长安路迢遥。

念玉壶山下,行悠唱好,旧游悯云霄。

秦桧的诗词作品在北宋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以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感人的诗意,赢得了当时文士和读者们的共鸣与赞赏。

描写泰山南天门的诗句

描写泰山南天门的诗句

描写泰山南天门的诗句
哎呀,说起泰山南天门,那可是诗人们笔下的宠儿!“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这一句写得多豪迈啊!就好像你站在南天门,放声大喊,那清爽的风呼呼地就吹过来了,把你心里的烦恼都吹跑啦。

“盘路入云斜,行行思无涯。

”你想想,那蜿蜒曲折通往南天门的路,是不是像咱们人生的道路,有时曲折,有时又充满期待?咱们一直往
前走,思绪也飘得老远老远。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这描绘的
景色多美呀!那蓝色的烟雾渐渐消散,山峰上的雪还残留着一些,冰
冷的泉水在众多山谷中悬挂着,通往南天门的云路盘绕了好多好多圈。

这不就像咱们追求梦想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又有着无限的
魅力?
我觉得啊,这些描写泰山南天门的诗句,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把南天门的雄伟、神秘、美丽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们让咱们即使没
站在南天门,也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和魅力!难道不是吗?。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答:惊喜而又亲切。

前有铺垫:①风尘仆仆,青山开阔了作者情怀→→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一道雨幕被拉开,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答: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解句】用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以动写静,赋予山峰动感,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耿介、人格独立的精神气质。

《少林寺志》(清)叶封、焦钦宠 原辑 施奕、焦如蘅 补辑

《少林寺志》(清)叶封、焦钦宠 原辑 施奕、焦如蘅 补辑

《少林寺志》(清)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焦如蘅补辑《少林寺志》(清)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焦如蘅补辑序纂修姓氏修少林寺志纪事序嵩山名蓝以百数惟少林最著自北魏太和间经始虽历载成毁迭更而不失故址尺寸周大象中曾更名陟岵至隋仍复其旧以迄于今亦惟少林为最久嵩既居四岳之中而寺又居一山之胜,其见于名贤歌咏者炳炳矣。

有明登令傅元鼎,探讨故实,著《嵩书》十三篇国朝康熙间乡先生汝将焦公取前书裁润之为《嵩高志》于是少林之胜浮见于篇然未有专志也有之则自焦君远倩始远倩为汝将先生之后谓寺之久而且著固灼然在人耳目而其间名迹不有纪述何以垂后乃援笔作志其目有八其卷有四云盖尝念自有此寺以来元魏李唐间翠华游豫尤为极盛一时离宫别馆之稀金渥玉检之文与夫高僧隐士之窟骚人墨客之遗丰碑大刻千章十围之森列照耀林谷几与二室群峰并峙不朽而沧桑递变不幸为风霜之所剥兵火之所燔樵童牧竖之所摧折欲求当年之仿佛已邈不可得徒存其名于残篇零楮之间以供登临者之想像凭吊而已是可慨也然向非探奇嗜古之士远寄冥搜掇拾而抉剔之则并此区区之名将归于澌尽不又重可惜哉远倩之为此志也距其先世著书之日七十余年矣寺中胜概往往守土者不加爱惜而寺僧辈更缘以为利其间划削者又不知凡几远倩抚名迹之就芜念先泽之犹新不惮蹑险仄穷幽深屡更寒暑于嵁岩断壑颓垣藓壁间得其片碣支字摩挲珍惜如获拱璧而登之竹素庶几寺之久而且著者益有以永其传于来兹云尔余承乏观察登邑在所辖内当按部其地今年戊辰春恭逢车驾东幸祀岱礼成复推广德意于四狱四渎皆遣官致祭余又奉檄肃将祀事往来于少林殆将十载而公程卒无暇穷极林壑之胜三十六峰笑人久矣祀事既毕邑令施君以寺志来谒余序君素培护此寺而志又其校仇者余亟携舆中读之峰峦苍翠扑人眉宇不啻卧游其际既以释余登临不尽之憾而贤令之留心艺文远倩之克绍前绪所愿与读斯编者共珍重而爱惜之也是为序乾隆十有三年岁次戊辰秋闰七月既望中宪大夫河南分巡河陕汝道按察使司副使京江张学林撰尝读天下名山记载嵩少林壑之美心甚艳慕之岁乙卯余衔命赴中州出都门循太行而南迄河千遥望层峦叠翠上出重霄知中岳在豫心忆其为嵩也适并辔同人有曾履其地者指顾谓余曰其端严俊伟者太室也迤西峭壁为少室二室之间名刹栉比兰若相望选佛盛区首推少林自达磨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称释氏祖庭殿阁巍焕古树阴森王公卿士游览题咏碑碣林立宇内名胜允属巨擘比入豫卜居山之上方寺其主僧派衍少林又为余道其详余益艳慕不能置夏杪中丞王公羽檄示余云登封少林奉修葺机务殷繁邑令乏员命余往治邑事兼董厥役余闻之欣然适获我心矣比乘传至工巳将就竣急求曩所谓碑碣林立者纵观之率多唐宋以来上自宸翰下迄游士果更仆莫能数其碍颁式者且多除去或跌仆或毁弃惜不能卒读迄甲子余奉宪修邑志毕念少林为海内名刹景物艺林虽杂见于嵩山志说嵩诸书仅全豹一斑不可无专志以表其盛无如金石所载多所遗失何邑孝廉焦子远倩出其家藏少林志稿为其乃祖樗林与前令楚黄叶并叔所辑今除去者悉在焉遂相与裁酌编次俾成完璧会巡台张大人承祭至嵩驻节少林顾谓余曰予先王父暨先严连主中州文衡名山大川皆化雨所及今予又继秉节钺得历览名胜予与嵩少可谓有缘暇当为文以纪之适焦孝廉呈志稿就公质公披阅颜颇霁即命付梓为名刹增色且自书鸿章以弁厥端余不妄坐公春风中久文事吏治指授靡穷今兹之役又获步公后尘表章名胜曩所艳慕从此畅怀矣书成聊附片言俾后之览是志者如读天下名山记均当卧游云时乾隆十三年岁次戊辰中元吉旦累授文林郎知登封县事晋江施奕簪锦蹊甫撰嵩山少林寺古今名刹也其间形胜景物美不胜收兹为绘图具说编订付梓披览一过可当卧游云乾隆戊辰邑人焦如蘅客严氏题纂修姓氏总裁分巡河陕汝兼管水利道按察使司副使张讳学林字东江南丹徒人知河南府事陈讳锡辂字圣岩浙江嵊县人河南府通判张讳禹字江南人原采辑前知登封县事叶讳封字井叔楚黄人登封县候选训导焦讳钦龙字锡三号樗林续辑知登封县事施讳奕簪字佩其福建人登封县举人焦如蘅字远倩号客岩校正登封县儒学教谕张鹗荐字步青号倬轩信阳人登封县儒学训导牛承德字振宗汜水人登封县候选训导传汝躬字赤玖校刊登封县典史闻源远字静庵浙江人登封县儒学庄员焦如字幼倩登封县儒学生员焦如兰字芳倩登封县儒学生员傅维城字宗子修少林寺志纪事盖闻巨岳长川恒赖珠玑之点缀鸿章佳什必藉贞珉以流传故蔽芾咏夫甘棠昭千古岣嵝镌于禹穴彪炳万年聿惟少林夙称名刹地辟嵩邱之右院开少室之阴九莲砦耸翠于前五乳峰环绕于后钟楼藏阁势凌云霄碧殿金绳光摇翡翠亭名立雪仿佳话于程门堂颜传心效精一于虞字鲸音吼夜月谷应山鸣鼍韵鼓晨星梦回尘断孝文开创适有跋陀西来梁武漏因致使达磨北渡九年面壁本欲无言只履西归反教有象洎乎唐太宗龙兴之始乃值王世充鼠窃之候僧徒勤王元凶授首凤诰宠锡沙门晋秩大将军鸿文褒功庄严少室寺从此乘舆频降珠旗与贝阙争妍宸翰叠颁铁画偕银钩并勒高宗赐飞白之笔武后锡冬笋之书翰墨来自天家山灵增色榱题撤于藩邸毗卢扬辉圣祖御额双悬赤文绿字相辉映世宗敕修持见朱甍青美奂轮斯历代帝王之宸游为百尔臣工所瞻仰匪徒移情于释教留胜迹于名山于是台阁重臣封疆大吏代天巡狩而至止采风问俗以遥临以及迁客骚人高贤韵士蜡屐选胜美景良辰或竹里逢僧冀偷闲于半日或峰巅舒啸欲消遣于寸衷靡不即景留题亦且登高作赋九潭印月见白侍郎之赏心五品封槐知交潞公之怀古文如韩潮苏海翻巨浪于长江大河诗成岛瘦郊寒写游踪于短音劲节东坡山谷碑碣参差思臼子昂文石绣错黄绢幼妇莫可尽其形容继晷焚膏岂能穷其流览惜年深岁远风雨剥侵致藓护苔封鲁鱼莫辨兼以僧俗罔识宝重一任图书半没尘埃见者怦心闻之动念前任叶明府井叔约同先王父樗林于五十年前搜罗钞集俾万斛珠玉收贮箧笥遂什袭以贻后人备采择以修寺志奈余小子愧乏寸长才疏既不足以任纂修力绵又无能以付剞劂仅继前人之志不惮校缮之劳祗期别类分门罔计点金成铁兹逢邑侯施老夫子仰承巡台张老大人博古通今察来彰往念贞珉之多失慨珠玑之仅存辑刊新编流芳奕则天下第一名刹可展卷以当卧游而案头一纸烟云并金石以垂不朽矣时大清乾隆十二年岁次丁卯嘉平之吉邑人焦如蘅远倩甫识绘图总图--寺院全图初祖庵--达磨像只履西归像--观音像鱼蓝菩萨像--紧那罗王像关夫子像--面壁图影石图--钟馗像形胜太室在少林寺东即嵩山诗曰嵩高维岳即此详见嵩山志少室在少林寺前有三十六峰郡国图志云少室其高十六里傅梅云看山如相人先论面背由孟津渡河望之见少室之背如墙壁然若逾轩辕历少林东去正从臀下过耳由密县自告城来俱十得其四西方由颖阳来十得其六西南惟汝州正相对峰峦层叠耸出云表如千叶舒萼虽太室雄伟逊其花秀五乳峰在少室北自钵盂峰斜分一支五顶相连围逾十里如凤张两翼少林寺建其中山名五乳后传法源流分为五宗若预兆云又山顶皆圆如僧帽宜其为释家胜地也钵盂峰在少室阴上下相半形如钵盂之覆二祖庵建于其上庵内有四井水皆清冽相去咫尺水味各别御砦即少室顶有两叠宽平如砦有四天门险峻可避兵金宣宗置兵其上俗称御砦明季土寇李际遇窃据之上有水柜碾等具面壁洞在五乳峰上去绝顶仅数武石洞幽邃深丈有半石痕如水面波纹连蜷层叠入洞寒冽粟起不可禁为达磨九年面壁处今洞外有石坊阳面刻西来肇迹阴刻默元处三字内有石象坐洞腰旁一僧合掌侍立则慧可也入洞之道盘曲周折险处尽夷寺僧曰火龙治之烈石成土道屈如龙养龙崖在面壁洞之西傍陷一隙自下上穿传为火龙洞达磨入洞龙自隙遁也崖因洞得名饮龙池在五乳峰址阻道而立有石槽纳百石水相传卢能带柏之钵掷而化石蓄水以资灌溉虎涧在面壁庵左二里许涧石磷磷有流水屈曲之形而无水每静夜听之石内冷冷作声东来西去盖暗泉动荡于山之内也相传跋陀开创时有谶云后五百年当有女主来欲葬此因叱水不令东流至唐则天后果幸此欲夺此地竟以无水而止炼魔台二祖庵前一山耸起南对岩下临深壑有石方广二丈余相传为慧可经行处一称觅心台嵩山志曰炼魔台甘露台跋陀翻经天降甘露处因名台砌柱础镂刻精巧非近代制上有殿三楹祀真武柏谷坞在少林寺西北五十里属偃师隋以柏谷屯田一百顷赐少林王世充乱少林寺僧志操惠昙宗等擒充侄仁则以归唐太宗嘉其义烈降玺书赐地四十顷水碾一具称柏谷庄今俱无考少溪在少林寺前绕少室趾北流而东而南阳或涸故少林之胜在山而无水少阳桥在少林寺前跨少溪通南北旧桥凡三今仅存其一卓锡泉在二祖庵前相传慧可卓锡得泉因名庵内四井亦称卓锡井朝阳洞在少室阴数柏蔽芾诚栖静奥区靠崖多自然岩穴俱壁劂诸佛寺僧多坐静其中珍珠帘在少室阴源自山上水匮倒泻而下如万斛晶珠落注陡涧五龙潭在少室阴传为慧可截锡掷跌而成下注少溪俗称龙潭沟崖上亦多静室文殊洞在少室西岩下有自然石像营建少林寺在五乳峰前对少室如翠屏端立形势绝佳魏书云跋陀自西来有道业深为孝文所敬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以居之周大象中改为陟岵寺隋开皇中复名少林寺唐太宗为秦王时有赐少林书高宗武后常幸此地清康熙四十三年御书匾额颁悬寺内雍正十三年奉敕重修山门雍正十三年奉敕创建东石坊在山门左外额曰祖源谛本内额曰跋陀开创联曰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嵩峰静夜风闻子晋笙西石坊在山门右外额曰嵩少禅林内额曰大乘胜地联日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天王殿外塑金刚像内塑四天王外旧有额曰天下第一祖庭清康熙四十三年奉颁少林寺御书三大字匾额悬挂殿外大雄殿清康熙四十三年御书宝树芳莲匾额悬殿内雍正十三年奉敕重修左梁旋折乾隆十年邑令晋江施奕簪重修紧那罗殿在大殿左内祀紧那罗王三像相传中像为王自制左铜像右铁像俱奇伟相彷元至正间传王御红巾事甚奇人人敬畏称本寺护法伽蓝与他寺祀关圣帝君为伽蓝者异六祖殿在大殿右内祀六祖朝观音像两山画传代僧像二十九人钟楼在紧那罗殿南西向高十丈钟大四人围声闻三十里鼓楼在六祖殿南东向旧为转龙藏雍正十三年改称鼓楼高与钟楼齐阎王殿在钟楼南西向龙王殿在鼓楼南东向香积厨在大殿左库房在大殿右东禅堂在厨房北西禅堂在库房北法堂在大殿后五楹为高僧说法处乾隆八年奉颁藏经贮内客堂在法堂左静室在法堂右方丈在法堂后东西寮在方丈前方丈退居在方丈西南向廓然堂旧在方丈东南向明巡抚蔡汝南建沈荃题额今废立雪亭在方丈后即二祖神光立候达磨雪深过膝不动处千佛殿即毗卢阁在立雪亭后依山辟基明慈圣皇太后撤伊王殿材创建白衣殿在千佛殿左西向地藏殿在千佛殿右东向以上寺院由山门至千佛殿共七层西来庵在天王殿外甬道西寺僧官真喜创建徒孙僧官海岱重修千佛庵在山门内甬道东寺僧清戒改建慈云庵旧在千佛殿西祀白衣大士康熙二十五年巡道张思明倡捐重修境最幽胜雍正十三年奉敕修寺欲拓其制庵基稍碍毁撤一空今寺僧改建于寺山门外道北规模狭隘仅存其名观音庵在寺东鄙内为接官厅南园在寺南明周藩建亦称周府庵永化堂在南园内明周藩为僧无言道公建今废址基仅存白衣殿在永化堂前柏坂在永化堂后明无言道公植柏千万株布满崖谷遥望蓊蔚葱郁最壮寺观明刘余祜为纪戒后人见艺文雍正十三年奉敕修寺取材斩伐一空十方院在永化堂之西与寺山门正相对为寺中邮亭行脚旅舍溪上亦有石桥仅存其半初祖庵在少林寺西北三里许面壁洞之前背倚五峰前临双涧古松偃盖老柏参天为山中胜境昔人建殿三楹中祀达磨两山画达磨以上二十七代佛像外为山门祀关帝伽蓝像东一小亭祀达磨父母兄弟西一小亭移面壁石于其内后为千佛阁住持福元创建僧会真喜重修内碑碣如林悉历代名公题咏俱见艺文一祖庵在寺对岸少室之半钵盂峰上为慧可禅栖胜地三祖庵在寺东十余里法王寺后为圣竹林寺废址北有罗汉祠古迹秦槐嵩书载少林寺藏经阁后有古槐一株相传秦时所植封为五品宋文彦博诗曰五品封槐今尚在都穆游记曰秦槐高十丈围二十尺王士性记曰风摧二十年矣影石相传达磨面壁九年影透石内今观其石围长三尺许光滑如卵白质黑文隐隐一僧背坐石上露其侧颔纹如淡墨画衣褶仿佛毕具诚可异也娑罗树在寺方丈后来自西域结实如木桃而无花或云即贝多三花树在初祖庵前盖凌霄滕附桧而生者色深红可爱为创寺时所植六祖手植柏在初祖殿左墀高与花树并卢能钵盂中带至下有碑明王士性大书六祖手植柏五字面壁之塔字在寺右六祖殿檐下字体端严遒劲可宝为宋蔡京书千崖万壑字在天王殿前行书前后各二字古峭飞动为明张钦书高宗飞白书唐高宗御札飞白书一飞字题寺壁今亡戒坛见释义净文王世贞跋张杰书俱云在寺内今坛无考苏轼画梅在少林寺有二一竖梅一卧梅传塌甚众苏赵字王士性记日少林寺碑刻种种苏子瞻赵孟辈其尤者灵芝碑详见祥异第一山碑在山门内左墀米芾书董其昌碑凡四碑俱在寺内祥异紧那罗王元至正初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著单在厨中作务数年殷勤负薪执爨朝暮寡言暇则闭目打坐人皆异之莫晓其姓名至十一年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始知为菩萨化身也塑像寺中遂为护法伽蓝至今灵异按传灯录载隋开皇中天台禅师居荆州玉泉山有神通谒称蜀汉前将军关某以战功庙食此山欲营精蓝愿庇役事七日而成捷出神功事闻敕封关某玉泉山护伽蓝神今天下寺院皆奉关公独少林以紧那罗王代也灵芝建中靖国元年少林寺芝生十二茎守臣图本奏状明年五月遣御乐阎守勤降御香于达磨庵竣事诏具进诸御府芝图刻石碑于寺壁今亡白雀武德中有白雀见贞观中造重塔之辰白雀复见五色云雍正十三年敕修寺院有五色云见西方精采夺目千人共见督工守臣绘图呈报艺林宸翰达磨大师碑颂梁武帝大师讳达磨天竺人也莫知其所居未详其姓氏以梁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终于洛州禹门茔葬于熊耳用锡鸿章以昭来兹颂曰楞伽山顶生宝月中有金人被缕褐形同大地体如空心如琉璃色如雪匪磨匪莹恒净明被云卷雾心且彻芬陀利华用严身随缘触物常欢悦不有不无非去来多闻辨才无法说实哉空哉离生死大之小之众缘绝刹那而登妙觉心跃鳞慧海超先哲理应法水永长流何斯暂涌还暂竭骊龙珠内落心灯白毫慧刃当锋缺生徒忽焉慈眼闭禅河驻流法梁折无去无来无是非彼此形骸心碎裂住焉去焉皆归寂寂理何曾存哽咽命之执手以传灯生死去来如电掣有能至诚心不劫火焚烧斯不灭一真之法尽可有未悟迷途兹是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唐太宗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寺主以下徒众及军民首领士庶等比者天下丧乱万方乏主世界倾沦三乘道绝遂使阎浮荡覆戎马载驰神州糜沸群魔竞起我国家膺图受护持正谛驭象飞轮光临大宝故能德通黎首化阐锱林既沐来苏之恩俱承彼岸之惠王世充叨窥非据慧炬照临开八正之途复九寓之迹法师等并能深悟机变早识妙因克建嘉猷同归福地擒彼凶孽廓兹净土奉顺输忠之效方著阙廷证果修真之道更宏象观闻以欣向不可思议供养优赏理殊恒数今东都危急旦夕殄除并宜勉终茂功以垂令范各安旧业永保休故遣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安远往彼指宣所怀可令一二守领来此相见不复多悉四月三十日碑在钟楼前赐少林寺书唐武后省状致灵塔寺二所有新笋生者具知伏以先慈凝心之妙觉冯胜地载广庄严故得于此鹫宫冬节生此凤筱凌元霜而挺秀擢翠干而呈奇三处抽筠表三归于夙念一茎标质彰一至于先衿亦由师等薰修福缘所致原修微恳岂敢当斯延望祗园倍深追慕遣书示意不敢多云御制修少林书武后暑候将阑炎序弥溽山林静寂梵宇清虚宴坐经行想当休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观宝塔以徘徊者先妃之净业薰修之所犹未毕功一见悲惊万感兼集攀光宝树载深风树之哀吊影珠泉更积寒泉之思弟子自惟薄镇切怀每届秋期倍轸推心之痛炎凉递运愈添切骨之哀未极三旬频钟二忌恨乘时而更恨悲践露而愈悲谁托福田少申荒思今欲续成先志重整庄严故遣三思赍金绢等物往彼就师平章幸识斯意即务修营望及讳辰终此功德所冀罄斯诚恳以奉津梁稍宣资助之怀微慰茕迷之绪略书示意指不多云御制诗武后从驾幸少林寺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衿愈凄远慕聊题即事用述悲怀陪銮游奈苑侍赏出栏闱云偃攒华盖霞低插浪日宫疏涧户月殿启严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迎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逝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碑在山门内明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帝敕谕嵩山少林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朕惟佛氏之教具在经典用以化导善类觉悟群迷于护国佑民不为无助兹者圣母兹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命工刻印续入藏经六百三十七函通行颁布本寺尔等务须庄严持诵尊奉珍藏不许诸色人等故行亵玩致有遗失损坏特赐护持以垂永久钦哉故谕清康熙四十三年奉颁御书宝树芳莲四大字匾额悬挂大佛殿内同时奉颁御书少林寺三字匾额悬挂天王殿外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十三日河南巡抚王承准中堂扎开钦奉上谕据河东总督王士俊奏称豫省少林寺岁久失修今委员相度确估重加修建绘图呈览等语朕览图内门头二十五房距寺较远零星散处俱不在此寺之内向来直省房头僧人类多不守清规妄行生事为释门败种今少林寺既行修建成一丛林即不应令此等房头散处寺外难于稽查管束应将所有房屋俱拆造于寺墙之外左右两旁作为寮房其如何改造之处着王士俊酌量办理至工竣后应令何人住持候朕谕旨从京中派人前往钦此附河东总督王讳士俊檄为钦奉上谕事照得登封少林乃系东土初祖道场九年传冷坐之心五叶启宗门之绪法灵普覆慧日光涵缘自历代相沿迄今实多颓圯恭逢圣人首出大沛恩纶特命发帑重修增辉佛地本部院恭承谕旨随面委署南汝道南阳府程守亲至少林会同河南府刘守敬谨估计今已据确估禀覆事关钦工讵容延缓现在奏请钦定兴工吉日一面星速攒办料恭候钦颁日期令饬布政司查发司库所存雍正十二年漕运节省米价银两及豫省积有河北捐项存公银两给发九千两兑交总理之河南府刘守迅赴少林寺率同派往督工之河南府通判谢伟渑池巡检王钟巩县典史钱历洛阳县丞俞孚升永宁县典史魏炳登封县典史金大纶洛阳县典史严维寅偃师县县丞陆廷华采办料件务各矢丹诚仰副圣天子福国牖民至意面壁旃檀遇圣朝而光风再振渡江芦叶际盛世而古刹腾辉各罄厥心毋稍泄视藩王文翰重修少林寺记嘉靖癸丑明徽王首阳子予尝闻少林寺之胜也盖嵩阳第一观云按舆地中岳嵩山天地之中所谓风雨之交阴阳之会是以嵩东南六十里为石峡峪庄祖简祖窀穸其中又东南六十里为三峰山我恭考之寿藏在焉说者谓岳神灵秀钟于人杰诗称生甫及申盖从古而然矣岁壬子予承天子显休命嗣奉国王乃惟祖考之德郁焉思存而请于朝得展谒松楸盖庶于礼追远思酬罔极云尔已矣礼成因取道嵩山求所谓少林寺者而缔游焉时维仲春风日融和乃遵缑氏礼岳神历二室阅三台纵目巢由之峰振衣壶邱之巅飘乎。

霞客游文本歌词

霞客游文本歌词

人间富贵非所求
偏爱布衣游九州
青山遍访绿水行舟
山翁相识松石亦友
捧雪或探花南行又北走一览风月尽天涯有迹留入深涧攀高崖前路行不休穿三峡登太和哪管春与秋凭我心不老路难亦无愁不负少年志半生游
重远峰二江流
似乘鲲鹏起俯瞰水云悠
飞虹悬雨初收
山川虽无名盛景存千秋踏山行水云巅风起振双袖积文成卷万里江山凭墨留高门锦衣皆染愁
唯有山川任遨游
青山遍访绿水行舟
山翁相识松石亦友
探花或捧雪南行又北走一览风月尽天涯有迹留
越山岭下釜穴策马过桥头渡宁溪探白石此生四方游但随人笑我山泉最解忧孑然多自在任去留
重远峰二江流
似乘鲲鹏起俯瞰水云悠
飞虹悬雨初收
山川虽无名盛景存千秋殿堂虽远山有古冢访君侯不慕功名愿化天地一蜉蝣。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嵩山是中国五岳中的一座,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嵩县境内,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有“华夏脊梁”的美誉。

嵩山历史久远,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曾经是道家丹功和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宗教历史。

嵩山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嵩山高万尺,是指嵩山主峰嵩岳海拔2160米,高度达到万尺以上。

这个描述充分表达了嵩山的壮丽和高峻。

登上嵩岳可以俯瞰群山峻岭,蔚为壮观。

禅意流千秋,是指禅宗和嵩山的历史传承和精神传承。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嵩山则是禅宗发源地之一。

禅宗强调“心与境合一”,让人探寻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嵩山禅宗的兴起为中国佛教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为世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禅意流千秋的意思是,禅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积淀了千百年的智慧和精神,散发着深邃而动人的气息。

嵩山禅宗文化在千秋万代中不断流传和传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嵩山和禅宗的结合,不仅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给世界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

嵩山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的代表之一,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禅宗让人们思考智慧人生,寻找生命的真谛,将精神融入到自然之中。

禅意流千秋就是让人铭记禅宗的智慧和意义,领略嵩山的壮丽和魅力,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嵩山禅宗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独特、和谐的整体。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这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所在。

嵩山和禅宗的结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探索自我、信仰和感悟人生的精神家园。

嵩山禅宗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被珍视和传承,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人的加入,共同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岳带望的景点

五岳带望的景点

五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这五大名山各自都有一些带“望”字的景点,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点:
1. **东岳泰山**: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其中,日观峰、玉皇顶等都是著名的带“望”字景点,可以俯瞰群山,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

2. **西岳华山**:华山以险峻著称,其中“望日台”、“望云台”等景点都是以“望”字命名,可以远眺群山,欣赏华山的险峻之美。

3. **中岳嵩山**:嵩山的“望岳楼”、“望岳台”等景点可以俯瞰嵩山山脉,是欣赏嵩山美景的好地方。

4. **南岳衡山**:衡山的“望岳楼”、“望日台”等景点也有着极好的视野,可以远眺群山,欣赏衡山的秀美景色。

5. **北岳恒山**:恒山的“望月峰”、“望云楼”等景点也是以“望”字命名,可以在高处欣赏恒山的壮丽景色。

这些带“望”字的景点都是五岳中的精华所在,是欣赏中国五大名山美景的绝佳之地。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游嵩峰
江风
昨天,我们几位老同学共六家人约好了去登山。

目标是位于浙赣交界处的一座大山
------嵩峰山。

嵩峰山是我心仪多年的胜处,打小就听母亲念叨过,那时信佛的长辈们前往赴与佛会的头一天要把贴身衬衣放在厅堂之上,第二天临出发才穿上以示拜佛心诚。

后来我念高中时,班上有几对同学就去过,可惜自己没有机缘拜会。

但求谒的心愿却更加近切了,去年的一天我突发奇想,带着家人和朋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嵩峰山,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们停好了车,找到了一条上山的路,可是还是在山脚没转悠多远就迷了路,准确来说是无路可走,后来下到山来一打听原来是近年来在别处另修了山路,这边的路已几无人登攀,原先的一些小径也消失于杂草中可迹可览了。

真正应了望山兴叹这句话,明明是人在嵩峰下却登不了嵩峰顶,后来只有无功而返。

这次却好,队伍更大了,我们的准备也更充分,连午餐的菜都自备好了。

天公虽不作美,一路上阴沉沉的,可是登到半山腰却让我们领略到了平日里没有的奇景,只见铺天盖地的白雾,缥缈无边却又似严严实实,风虽说很大,可是雾却更浓了,分不清是雾霰还是水汽,从脸上滑过,从发梢飘过,把衣裳沾得潮潮的,却让人有一股说不出的舒爽。

登山的队伍时聚时合,我和东东几乎在打前仗,十多岁的儿子和他表弟紧随在我们,老同学良崽和阿贵则率着负有粮草的大部队断在最后。

山势很陡,走不到几十米就要迂一回“之”字型,我们登在高处,后面队伍的传来的声音仿佛就在我们的脚底下。

登到半山腰,良的女儿因为前期有些晕车,再加上山路陡峭,显得有些累着了,我那位老同学二话没说就把女儿往身上一背,轻轻松松的往上赶了。

由于石级很陡,再加上趴在背上的孩子,老同学的背影就显得更加高大了,让随后的我要用仰视才能看到,我开玩笑的说这就是父爱如山啊!石级时陡时缓,时正时斜,大约一小时样子,我们的队伍终于登到一块凿有200字样的台阶,我们高兴的嚷道,登顶了,前方就是寺庙了。

中国的寺庙往往和大山是一体的,大山吸引了有缘人,建起了寺庙,寺庙红火了,大山也就成了名山了。

庙以山建,山以庙而名,莫不成就一段佳话。

嵩峰山也是这样,据山上的几位看庙人介绍,嵩峰山是在唐朝时被一位太上元君看上,并且当时手栽银杏(成活至今)二棵,后来出游在外,被另一位神仙看中并建冲霄庵在此,老君只好别过嵩峰另到上饶灵山建寺。

可见嵩峰确有灵性,各路神仙都有情有独钟。

说是庙,外面看起来就像农舍,里面供奉的也集中了多路菩萨与神佛,进门是一大肚弥勒,后面供着的有观音、有送子娘娘,有玉皇大帝夫妇俩,也有阎罗夫妻,还有关公爷,俨然是一个儒、释、道三军会师之所,颇具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特色。

估计什么时候,上帝上来了,也会安排他一个位置。

更为奇怪的是,小小庙宇里面,却有深井二口,看那封闭得严严的井盖可见一斑。

高山之巅,方丈之间,却有深井,传说还是通着鄱阳湖底的呢,莫非一路上伴着我们飞瀑争暄的山泉却是在此巅涌出?庙虽不大,可是却归二省之辖,上面有“广江毗连一家人,嵩寺兴全团结心”的字样。

庙虽不大,却有千年古树相守,门前的二棵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银杏恐怕得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虽有千年树龄可是依然枝繁叶茂,若非汲灵山之气焉能及此。

如果把银杏看作是一老者,那么银杏后面一青松,挺拔圆实,则是活脱一意气少年。

给我们留下难忘印象的还有热情勤劳的几位守庙人,得他们热情招待,我们大大小小享受了一个丰盛而又快乐的午餐。

素菜三五,米饭二碗,清茶一杯,登山劳累之后的那刻,人生乐趣,夫复何求?
临别了,还有二位小伙从山下姗姗来迟,扛着GPS定位仪,一打听,原来是上饶地质大队的,在替嵩镇做地质勘探。

好客的看庙人赶紧招待他们入座,享用我们同样的午餐。

看来,嵩峰之行,都是有缘人哪!
下山的路上,天空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